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 >> 恭城县 >> 栗木镇

栗木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恭城县三庙一馆景区

恭城县三庙一馆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到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旅游,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三庙一馆(文庙、武庙、周渭祠、湖南会馆)”不可不看。  恭城文庙,又称孔庙、学宫,是纪念我国古代杰出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庙宇。文庙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是广西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气势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的庙宇,有“华南小曲埠”之称。它始建于明朝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论年龄,它比北京故宫小四岁,比天安门大七岁。坐北朝南,依西山之势,筑六级平台,递进而建,层层叠起,气势宏伟,蔚为壮观。建筑布局依次为照壁官墙,礼门、义路门、棂星门、泮池和状元桥、左右碑亭和东、西厢房、大成门、名 祠、乡贤祠、东西庑殿、露台、大成殿,最后是崇圣祠。门、院、殿宁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布局严谨。庙内的棂星门由青石砌筑,“棂星门”三字是由乾隆所题;泮池上下班状元桥及桥上的云纹石雕即是“平步青云”的意思;双扇大成门上有着非常精致的双面镂空雕花;象征天子地位的大青石龙陛(全国仅存两块);还有大成殿内清代帝王康熙所题《万世师表》、雍正所题的《生民未有》、光绪所题的《斯文在兹》三块扁额及像高3.5米,座高0.8米的孔子塑像、像高2米的“四配”像。  武庙与文庙相距50米,左为文庙,右为武庙,文武两庙并存一地,相得益彰,实为全国仅有,该庙是纪念祭祀三国时期的名将关羽的祠庙,又称关帝庙。它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一年(1603),庙宇面积2100平方米。整个布局由古戏台、雨亭、正门、正殿、后殿和东、西厢配殿组成。武庙很多雕刻非常精细。  周渭祠,恭城人称它为周王庙或嘉应庙。它建于明朝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清朝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重修,是纪念祭祀北宋监察御史周渭的祠庙。周渭祠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由戏台(毁于三十年)、门楼、大殿、后殿及左右厢房组成。周渭祠门楼,是全庙的精华所在。门楼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颇有明清古建特色。檐柱承托下檐,金柱通顶支承上面重檐,体型在中间骤然收小,五层斗拱逐层出挑,使整个层顶飞檐高翘,显得雄伟壮观。由座斗、交手斗、鸳鸯交手斗三种形式组合的严谨而有规律的重檐,形似蜂窝,人们称之为“蜜蜂楼群”。正殿塑有周渭像,两边的墙壁上用壁画的形式展示周渭生平故事,并配有诗赋。对于周渭,外面的人可能不太了解。据《宋史》记载,他是恭城县路口(炉口村)人,生城残唐五,卒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赐同进士出身,宦至侍御史。因他一生廉洁奉公,颇有政绩,死后被朝廷敕封为“忠祜惠烈王”。同时他也非常关心家乡人民的疾苦,奏请朝廷税赋,竭力开发民智,兴办乡学。所以死后家乡百姓感恩德,捐款为他建庙、塑像。  湖南会馆就在周渭祠的隔壁。它建于清朝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为当时的三湘同乡会集资所建,占地面积为1847平方米,建筑面积1420平方米。由门楼、戏台、正殿信两边厢房组成。因其结构独特,造型奇巧,雕饰丰富,花草人物繁杂,故有“湖南会馆一枝花”之美称,它是恭城“四大会馆”(广东会馆、湖南会馆、福建会馆、江西会馆)至今惟独保存完整的一座。其门楼和戏台的结构很有特点,整个平面呈凸字形。门楼第二层既是戏台的后厢房,临街的一面为门楼,戏台在门楼之后。说是说,戏台和门楼互为前后,在梁架结构上采用“移柱造”法,以适应戏台和门楼双层使用的功能。陡峻的层顶显得玲珑休憩又富于变化;丰富的彩饰古戏台显得古朴又富丽堂皇,具有明显的岭南古建特色,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是广西较为罕见的古建筑珍品。  

红岩生态旅游新村

红岩生态旅游新村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红岩生态旅游新村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南面,距莲花镇圩1.2公里,交通和通讯十分便利,自然环境优美,莲花河流经该村,河畔翠竹林立、绿柳成荫,河水清澈缓流,是泛舟休闲之佳处。房前屋后都是茂盛的果木,村后是溶岩地貌的马头山,山青水秀、景色怡人。村前是恭城最大的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莲花镇莲塘岭无公害月柿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村内至今还有较多的百年古柿及一些古建筑、拴马石、牌匾等古遗迹,有一定的文化底蕴。红岩村有农户95户,人口390人,在九十年代初,该村经济发展还十分落后,主要以种水稻及其它经济作物为主,家庭收入低,人均年收入不足400元。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他们,在政府的引导下,在技术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他们充分利用本地优势,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开发荒山荒岭,连片种植月柿。至2003年,全村种植月柿600多亩,年产量达2800多吨,全村年人均收入达4000多元。十多年来,红岩村人的生活就象芝麻开花——节节高。  为了使“亮点”更亮,充分发挥资源及区域优势,全面提升生态农业档次。今年初,县委、政府把红岩村正式确立为富裕生态家园建设示范村,决定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对全村的生态环境与道路、水利、种植、养殖、绿化、环境卫生等进行整体规划,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红岩新村于今年3月初正式动工兴建,按照规划要求,现已完成31户独立别墅式小洋楼建设,瑶寨风雨桥、滚水坝梅花桩、大小型停车场、旅游小道、环园路、观景亭、环境绿化、大型养猪场、联用大型沼气池等也基本完成。在抓新村建设的同时,全村人不忘本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核心,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实施无公害月柿标准化栽培,同时利用屋前房后建起了10多个小鱼池,并在鱼池上方安放诱虫灯,以沼液、虫子作鱼的饲料,这样既减少了养鱼成本,又可减少果园用药次数,确保水果食用安全,优化了环境,增加了收入。红岩人注-果生产及养殖业的发展,也注重生态农业旅游业的发展,万亩月柿园观光、庭院养殖观光、吃、住、玩一条龙服务设施建设正在逐步完善。   

恭城文庙

恭城文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恭城文庙,又称孔庙、学宫,是纪念我国古代杰出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庙宇。文庙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是广西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气势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的庙宇,有“华南小曲埠”之称。它始建于明朝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论年龄,它比北京故宫小四岁,比天安门大七岁。坐北朝南,依西山之势,筑六级平台,递进而建,层层叠起,气势宏伟,蔚为壮观。建筑布局依次为照壁官墙,礼门、义路门、棂星门、泮池和状元桥、左右碑亭和东、西厢房、大成门、名祠、乡贤祠、东西庑殿、露台、大成殿,最后是崇圣祠。门、院、殿宁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布局严谨。庙内的棂星门由青石砌筑,“棂星门”三字是由乾隆所题;泮池上下班状元桥及桥上的云纹石雕即是“平步青云”的意思;双扇大成门上有着非常精致的双面镂空雕花;象征天子地位的大青石龙陛(全国仅存两块);还有大成殿内清代帝王康熙所题《万世师表》、雍正所题的《生民未有》、光绪所题的《斯文在兹》三块扁额及像高3.5米,座高0.8米的孔子塑像、像高2米的“四配”像。

恭城武庙

恭城武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恭城武庙又称关帝庙,是祭祀三国名将关羽的庙宇。武庙右侧是恭城文庙。文、武两庙把印山一山分二脊,一东一西。左右文武,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恭城武庙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现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庙宇占地2100平方米,坐落在印山南麓文庙的右侧。  武庙建筑分戏台、正殿、协天宫、后殿及东西两厢配殿。整座建筑重檐歇山,翼角飞翘,脊山花饰泥塑,明暗八仙,栩栩如生。黄绿琉璃瓦顶与文庙的芒辉溶为一体,形成了印山下金碧辉煌的光波海洋。  武庙戏台是目前广西保存最完整的两座古戏台之一。  戏台除台基砌石外,上部为全木结构。台基石刻有人物浮雕,台上有雕花的门窗格扇和神龛,四根金柱直通顶层,承受顶层荷载,檐柱到下檐。戏台板底曾安放36口水缸,当台上敲锣打鼓时,声音由水缸从不同角度向上反射,集中在藻井中产生共鸣,可扩大音响,使声传十里之遥。戏台红墙黄瓦,屋面重檐歇山,飞檐高翘,脊山上龙凤呈祥、明暗八仙等人物花鸟泥塑,形态逼真。前殿和后殿更是雕梁画栋、飞檐挽天,令人叫绝。  文、武两庙的传说:  相传恭城县的先民之所以要将文庙建在左边,把武庙建在右边,是因为在中国古代传统观念里,左为东、为阳,东方主生,为尊,故为文庙,以示崇文;右为西、为阴,西方和杀,为卑,故为武庙,以示抑武。而文庙与武庙之相依相傍,又表示阴阳相合,文武相成。既崇文,又尚武,先文后武,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恭城文武两庙一东一西同处一地,这在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每年的农历六月十六日是祭祀关羽,举行-的日子。

湖南会馆

湖南会馆为文化旅游景点。  因其结构独特,造型奇巧,雕饰丰富,花草人物繁杂,故有“湖南会馆一枝花”之美称,它是恭城“四大会馆”(广东会馆、湖南会馆、福建会馆、江西会馆)中,至今唯独保存完整的一座。  湖南会馆位于恭城县城的太和街,是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馆建于清朝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为当时水路商务繁华时期由三湘同乡会集资所建。占地面积为l84平方米。由门楼、戏台、正殿、两边厢房组成。  会馆的大门有石刻对联一幅:“客馆可停骖七溪三湘允矣同联梓里,仙部堪得地千秋,百世遐哉共镇茶城。”整个会馆布局严谨,红墙黄瓦,泛翠流金,飞檐挽天,蔚为壮观。大殿装修华丽,壁画花饰繁多,前后风檐镂雕细致,檐墙彩绘构画新颖。馆内戏台矗立,呈凸字形,105平方米,青石垒砌台基,台底浅埋水缸36口,以增强音响效果。看台能容纳1000余人。馆内还有“八桂第一壶”紫砂壶,及各种茶艺、风情表演,并可以一边品尝瑶乡特有的油茶、中国茶,—边欣赏在几百年前的古戏台上演出的瑶族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傩舞,更显中国茶文化之博大精深。  餐饮/住宿/购物  恭城县城内有当地的油茶及各种小吃。随便找一家小巷或当街的大排挡,即可品尝到被中国清朝乾隆皇帝赞为“爽神汤”的油茶,其佐料十分讲究。独特小吃有“排散”、“板栗”、“芋头糕”、“灯盏耙”等。  交通  1、阳朔车站可乘桂林至恭城的班车(普通车票价约5元/人)。  2、也可从桂林乘坐桂林至恭城的班车(空调直达快班15元/人,普通班车13元/人)。  门票/开放时间7元/人。

大岭山桃园

  介 绍: 平安乡大岭山桃园位于恭城西岭乡大岭山屯,是当地政府充分利用3月桃花绽放的契机,开展的生态旅游观光项目。 阳春三月,大岒山桃园-漓江畔上的中国桃花艺博园,十里桃花,百里画廊,万亩桃花相映红;金秋时节,水果飘香,果不醉客客自醉。有山歌唱道:“来到恭城逛果园,果子碰头又碰肩。万亩果园耍一转,不愿天上做神仙。”这时,漫山遍野盛开的桃花,染红了大岭山,每到当季都吸引着各方游客前来观光。交 通:乘车指南: 桂林——恭城——西岭 即在桂林市汽车总站可搭乘直达班车(春运直达22元/人,班车16元/人),108公里,行程2小时,下车后就可转乘至西岭乡的公交车(2元/人),8公里,约15分钟到西岭乡。 阳朔——恭城——西岭 在阳朔汽车站可搭乘班车到恭城(春运直达车10元/人),50公里,行程1小时,下车后就可转乘至西岭乡的公交车(2元/人),8公里,约15分钟到西岭乡。自驾指南: 桂林——恭城——西岭乡。 即出桂林(往南)——阳朔(往东南)——平乐(往东)——恭城(往西北)——西岭乡, 沿途都有清晰的路标指示牌,全程省级双向四车道公路。 广东——贺州——恭城——西岭乡, 即从梧州进广西——贺州——钟山——源头——平乐——恭城(往西北)——西岭乡。    广西桂林市

恭城古建筑群

恭城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恭城古建筑群位于广西省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拱辰街、太和街。  建筑群包括文庙、武庙、周渭祠、湖南会馆等四座院落式布局的明清建筑。文庙位于拱辰街西山南麓,始建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建。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状元门、棂星门、泮池、状元桥、大成门、露台、大成殿和崇圣祠;两侧还有义路、礼门、碑亭、乡贤祠、名宦祠、庑殿、昭文楼、尊经阁等建筑,分布于依山六级平台上,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是南方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文庙之一。武庙与文庙相邻,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同治元年(1862年)重修,由戏台、雨亭、头门、正殿、后殿和两侧配殿组成,建筑面积1146平方米,戏台为武庙建筑之精华,台基前饰戏剧故事浮雕,门窗、雀替、风檐板雕花,脊饰多种戏剧人物和花草虫鱼,形态逼真,是难得的艺术精品。周渭祠位于太和街,由戏台、门楼、正殿、后殿和厢房组成,现存建筑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主体建筑门楼,木构件浮雕、透雕动物、花草、人物图像,内墙壁画精巧,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湖南会馆位于太和街,与周渭祠相邻,由门楼、戏台、正厅、后厅和左右厢房组成,占地面积1847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  2006年恭城古建筑群作为明代至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渭祠

周渭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周渭祠即周王庙,位于恭城县城东,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清雍正元年(1723年)重修,是祭祀宋御史周渭的祀庙。由戏台(已毁)、门楼、大殿堂、后殿(已毁)、左右厢房组成。  大殿为两榀五拄穿斗架及三面砖墙混合结构。厢房面宽和殿进深一致。门楼重檐歇山式,面阔五间,分明间、次间和梢间。  门楼构造具有广西特色:一是檐柱承下檐,金柱支到上檐,体形在中间骤然收小;二是斗拱主要起装饰作用。周渭祀门楼的斗拱除有装饰作用外还有奇特的功能——这种斗拱由座斗、交互斗、鸳鸯交手斗三种形式组合成严谨而有规律的蜂窝状,使气流通过时产生回流而发出轰鸣声,令蝙蝠不敢稍歇,鸟雀恐为筑巢,起到自然抵御虫鸟侵害的作用。这在古建筑中是少有的。  在梢间外围墙壁挑檐上,全楼一千多根坚实木料互相串连吻合,合理承担上层荷载,使屋面飞檐远挑,雄伟壮观,为清代建筑所罕见。这些斗拱结构和木构架,是研究古建筑的宝贵例证。周渭简介  恭城路口村人,生于南唐五代,故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出身进士,官至侍御史。是一位刚正不阿、廉洁奉公的清官,因而其家乡人民建庙以祀奉。  每逢农历六月十五周渭的诞辰日,县城及附近农村群众即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在庙前演戏酬神,沿街家家户户摆设供品祭祀。  门票·开放时间8元/人。  交通乘坐桂林至恭城的班车即可到达。   

平安乡

  平安乡大岭山桃园位于恭城西岭乡大岭山屯,是在县旅游局、西岭乡党委、政府出谋划策,充分利用3月桃花绽放的契机,结合实施"富裕生态家园"工程,开展的生态旅游观光项目。在哪里"三.八妇女节"前后,漫山遍野盛开的桃花,染红了大岭山,在春光下,桃园中穿梭的游客,体验着大自然的美好。每到季节都吸引着各方游客前来观光,同也增加了农民的收。  平安乡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则充满着浓郁地方特色的广告片,使得北京的平安巷、上海的平安里、广西的平安乡一夜之间家喻户晓。电视机前的观众每当看到那风景秀丽的平安乡画面时都会不禁为之打动。尤其许多广西电视观众一定会问,咱们广西的平安乡究竟在哪里?  广西的平安乡位于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的东南面,距县城3公里,全乡总面积240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9528亩。该乡水果种植历史悠久,果质优良,2000年全乡水果种植4.4万亩,水果总产量5.017万吨,农民人均有果2200公斤,人均纯收入达3341元。   

栗木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栗木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