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王仙岭 | 王仙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王仙岭,又名王相山,位于郴州市东郊。郴资桂高等级公路及京珠高速公路郴州互通处位置,距城区5公里。王仙岭主峰高999.6米,景区内山泉遍布,溪水潺潺,瀑布层叠,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植物品种2000余种,空气负离子含量是城区的50倍以上,是理想的天然氧吧。 青山绿水之间的普济寺、王仙庙、凤谷庵、蝴蝶谷、情人泉、鸳鸯池及我市一流的水上游乐中心更是令人神往。景区集奇、险、秀、美、幽、旷于一体,溪湖瀑布、古林竹海、仙寺古寨、险径雄峰交相辉映。 地址:湖南郴州市京珠高速公路郴州出口处(左行300米) 等级:AAAA 电话:0735-2857111,0735-2857209,0735-2857268 官方网站:http://www.czwxl.com/ 开放时间: 9:00-17:00 交通 乘坐公交21路到王仙岭站下,13路、22路、27路、33路、36路到王仙岭生态公园站下可到。 门票 门票50元/人,优惠票25元/人。 身高1.3米以下的儿童免费;60岁以上老年人持老年证免费。 身高1.3-1.5米之间儿童购景区优惠票;60-70岁之间老人(无老年证)购景区优惠票。 |
万华岩 | 万华岩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万华岩地处市西南17公里,柏油公路直达景区。它是一个正在发育的地下河溶洞,规模宏大,当年曾是太平天国大军活动的地区之一。 万华岩全长约9公里,主洞长2200米,洞外有泉、洞内有天、洞中有洞,洞里的溶岩石像千姿百态,具有古、奇、绝、幽等特点。洞中还有一条暗河,游客可以从洞口乘舟逆流而上。1988年有一支美国溶洞考察队来这里时,称该洞中的“水下晶锥”景观是全世界第二次发现的天然奇宝。 洞穴系统主、支洞已探明长度超过9千米,是一个流域面积为28.5平方千米的地下河洞穴系统。万华岩为洞穴系统主洞,长2550米,在平面上旱洞和地下河基本重合,已开发的游览段长2200米,地下河部分已开辟为洞内漂流段,漂流长度1850米。主洞有北、中、南三个洞口,北洞口(地下河出口)为游览入口,中洞口为黑岩天坑,为游览段出口。游览洞穴通道以峡谷式和厅堂式洞道为主,结构相对简单,宽5至70米,高10至30米以上。洞内气温17.9至18.7℃,相对湿度90至99.8%,负离子浓度2840至12420个/cm3,空气清新、洁净,依据洞内恒温、高湿度、高负离子浓度的环境背景,在洞内开辟了主要针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疗养的洞穴疗养所。 万华岩发育的母岩为距今约3.55亿年的石炭系下统石灰岩;洞穴空间的形成年代比较年轻,约100万年左右;而洞穴内钟乳石类景观的形成则更为年轻,在十万年之内。 万华岩是一处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科学价值和探险价值的国家级洞穴,具有三大特色。其一,流石坝钟乳石类甚为发育,体量巨大、成群出现;其二,发育有仍在生长中的水下晶锥和钙膜(浮筏),国内外罕见;其三,地下河道坡度较大,十分有利于洞中漂流,其漂流的刺激性位居国内已开发的水洞前列。洞内多种岩溶形态是本区域地壳运动和现代地质作用的产物,尤其是水下晶锥,目前全球仅见2例,是打开本区域新近纪以来的地壳运动、岩溶发育、地下河演化等诸多方面的钥匙。万华岩支洞长度超过6千米,洞身曲折,钟乳石形态多样,急流、险滩、悬瀑多处,是探险猎奇的好去处,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万华岩景观较为丰富,钟乳累累,千姿百态,如禽若兽,拟人状物,惟妙惟肖,气势磅礴,别具一格。主要景点有25处,其中塔松傲雪、湘南风貌、石蛋生笋、艺术宝殿、水下晶锥堪称万华岩的五绝。洞内景观精彩纷呈,洞外环境优美宜人,空气清新,堪称“山青、水秀、洞幽、气爽”,是湘南旅游一颗璀璨的明珠。 万华岩有悠久的洞穴考察游览历史,至少自南宋起即已留下丰富的诗词、题刻与游记资料。1985年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进行系统探测和旅游开发规划与设计,现已对外开放。该所还在1988和2005年分别组织了中美联合探险队,对万华岩洞穴系统进行了探测,扩大了万华岩的知名度。 经过风景区管理处多年的科学经营与管理,万华岩已发展成郴州市乃至湖南省重要的风景区,并屡获殊荣:1991年入选湖南省首批重点风景区;1993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3A”级景区;1995年,被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列为科学研究基地;2001年,万华岩景区作为飞天山地质公园一个重要部分,与飞天山景区一起,成为我国第二批33个国家地质公园的成员。2002年和2005年,分别通过国际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1996环境体系标准认证;2007年,万华岩景区重新进行改造,以崭新的面貌呈献给游客。 地址: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万华岩镇坦山村 电话:0735-2888002,0735-2795057,0735-8887665 官方网站:http://www.sxlwhy.com/ 开放时间: 8:00-17:00 交通 公交: 乘坐公交车9路、9路支线1、9路支线2到万华岩站下。 自驾车: 1、郴州市-郴州大道-X049-万华岩。 2、益阳市-长常高速公路-岳临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郴州市-郴州大道-万华岩。 3、永州市-厦蓉高速公路-郴州市-郴州大道-万华岩。 门票 成人票:55元 1.3米以下的儿童、70岁以上的老人凭老年证免票; 1.3米-1.5米的学生凭学生证、60岁-70岁老人凭老年证享受半价优惠。 |
邓华故居 | 邓华故居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邓华故居位于郴州市北湖区鲁塘镇陂副村。 邓华,1910年4月28日生于郴县永宁乡(今北湖区鲁塘镇)陂副村一个书香门第。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在工农革命军第7师政治部任组织干事。4月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连党代表,曾出席古田会议。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685团政治处主任,参加平型关战役之后历任115师独立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5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保安副司令兼沈阳卫戍司令、辽西军区司令员、第44军军长等职。平津战役中,曾根据前方态势,提出以少数兵力监视塘沽、集中兵力先打天津的建议,被中共中央军委和中共总前委所采纳。 新中国成立后,兼任广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50年组织指挥海南岛战役,以两个军的兵力乘木帆船进行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突破并摧毁国民党军陆、海、空“立体防御”体系。7月任第13兵团司令员。 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朝鲜停战后,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4年回国,先后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 1959年,受彭德怀错案株连被撤职。1960年任四川省副省长。1977年后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他是第一、第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九至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0年4月,中共中央为他平反,恢复名誉。翌年7月3日在上海病逝。 故居始建于清末,属于砖木结构,大量使用了木质材料,其上大多雕刻有精美的图案,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性,是典型的湘南民居风格。1983年对邓华将军故居进行了修缮,2009年8月再次进行大规模修缮。 邓华故居于2003年11月被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8月被北湖区委宣传部公布为北湖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2006年7月被郴州市委宣传部公布为郴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南岭植物园 | 郴州市南岭植物园位于郴州市骆仙岭,于1989年成立,与郴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组建于1963年)实行一套人马统一管理。2009年,经湖南省林业厅批复加挂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南岭分园牌子,2010年4月,经郴州市编办批复同意加挂郴州市国有实验林场牌子。植物园目前核心管理面积40.2公顷,联营面积813.3公顷。工作职能主要从事林业科研、物种迁地保存、先进林业实用技术推广示范和为公众提供科普教育和休闲游览场所。 园内植被丰富,林木郁葱,现迁地保存植物188科860属2132种,其中国家和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植物75种,包括被誉为“植物熊猫”的银杉、“植物活化石”的水杉、“第四纪冰川时期遗留古老物种”南方红豆杉、柔毛油杉等珍稀珍贵植物,并建立了植物引种资料卡档案和植物资源数据库,使植物资源管理不断规范化和科学化。现园区建有桂花园、樱花园、杜鹃园、木兰园、竹园、林邑兰园等专类植物收集区。 建园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本园共承担国家、省市科研课题140项,共取得科研成果53项,出版专著(含参编)10部,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特别是近年来,科技创新又有了新的成就,取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湖南省科技科技进步二等奖五项(含合作),郴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郴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郴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近年来,我园以其丰富的植物资源,优美的园林景观,以普及植物科学知识、倡导生态文明为理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每年举办郁金香和向日葵等季节性主题花展,年游客量达30万人次。植物园先后被授予“全国林业科普基地”、“湖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湖南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郴州市科普基地”、“郴州市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基地”,成为我市林业科研科普的桥头堡。 位置: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骆仙路12号 电话:0735-2812006 公交线路: 23路,62路,33路 |
坦山岩劝农记碑刻 | 坦山岩劝农记碑刻立于万华岩洞口处,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碑高2.50米,宽1.73米,厚0.54米。上有南宋郴州知军赵不退在此进行劝农活动的记载,全文23行,楷书,碑额横题《坦山岩劝农记》篆体六字。作为现存不多的古代官员重农桑的碑刻,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研价值。 绍兴十六年(即1146年)朝奉郎赵不退来郴州任知军,两年后(即1148年)赵不退带领部属、官员、门人等到郴州各处巡查,进行劝农活动,来到万华岩时发现洞口凉风习习,在这里小憩,又见周边山青水秀、风景优美、崖壁雄奇,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即兴归来后命门人安世隆撰文记录这次劝农活动情况,并在万华岩就地取石,刻碑记事。大家请看这一句,“务农重谷,天下之本”就是这篇碑文的中心思想。 碑刻字数虽然只有400多字,但从碑文内容看,把农业提升到了“天下之本”的境界,可见南宋时期郴州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了。特别是碑文一开篇就显示出这种重视是来自皇帝赵构,大家请看这一句:“建炎天子即位之十九年,眷怀南亩,无以慰其勤,乃诏郡国司牧臣,奉将德意,每岁之春,躬行阡陌,敦劝农桑。”碑文显示,建炎天子赵构要求下属官员每年春季都得“躬行阡陌,敦劝农桑”!也就是要求各级官员下到基层、田间地头去做农业调查和宣传。其实除此以外,赵构自己也率先垂范,在杭州西湖八卦田里“躬耕”,以示对农业的重视。《宋史》(元.脱脱撰)本纪.高宗七351页就有记载:绍兴十六年(1146年)春,“壬辰,(赵构)亲飨先农于东郊,行籍田礼,执耒耜九推,诏告郡县”。 2006年5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犀牛井 | 犀牛井在郴州市城南的裕后街,是一口神奇的古井,此井用长条石砌成,呈长方形,长丈余,宽八、九尺,深一丈左右。水清见底,井中横卧一巨石,周身贴着一层苔藓水草,酷似一头体健毛丰的大犀牛,沉在水底嬉戏。原名“涌泉”。传说:在远古时候,神农给郴州带来了九条神犀牛,使郴州这个地方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可是,好景不长,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一条造孽的恶龙,把瘟疫带到了郴州。为了战胜恶龙,九头犀牛与它搏斗了九天九晚。最后,恶龙被打败了,八头犀牛将恶龙驱出郴州,一直追到东海去了。还有一头犀牛,由于在搏斗中跌伤了脚,落在涌泉这眼井里,变成了横卧井底的巨石,从此,这眼井就唤作“犀牛井”。在井中的这头神犀牛,虽然化成了石头,但灵性未泯。它见恶龙带来的瘟疫在郴州肆虐,害得民不聊生,一片荒凉,便从口中喷出一股清凉甘美的泉水,人们患了疾病,饮上一口井水,便可痊愈。因此,人们又称犀牛井为“愈泉”。犀牛井确实是一眼好的泉水,冬天温热,夏天清凉,水质特别纯净,周围居民都嗜饮成习。 |
郴州四清湖水利风景区 | 郴州四清湖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四清湖水利风景区位于郴州市北湖区保和瑶族乡,东离万华岩风景名胜区,南连夏蓉高速,北邻南岭(国际)生态园、距郴州市区约15公里,距东江湖国家5A级风景区、永兴便江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约50公里,通过武广高铁、京珠高速、郴州大道、107国道及212省道、县道X049可达景区,景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 1964年湖南省委书记王廷春率领“四清”工作队来原郴县华塘公社蹲点,为了解决华塘等西部四个公社干旱问题,省、地、县水利部门密切配套,日测夜绘,二十天完成了勘测设计任务,84天就完成了水库枢纽和主干渠开挖任务,同年11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亲临工地视察,并欣然命笔,题写了“四清水库”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为了巩固工程,扩大效益,又先后完成了大坝灌浆工程,按“75.8”标准改造了溢洪道,还加高大坝4米,加宽内坡32米,扩建了滑石江至水库10.46公里的引水渠工程。 近十多年来水库管理所为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以水库为龙头,认真做好水利和发展两篇文章,垦荒发展良种水果250亩,建良种畜牧场500平方米,兴建坝后电站320KW。 2005年四清水库被省水利厅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水库型),2012年与郴州市北湖区四清湖生态农业公司签订旅游开发协议。 现在的四清湖生态农庄是郴州最具规模的一家集农家餐饮、住宿、户外休闲、观光、体育拓展、青少年校外活动的综合性较强的体验式文化科普营地。 景区山水独特、水利工程宏伟壮观、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资源景观丰富多彩。旅游资源多种多样。 (一)水文景观 四清水库集水面积31.1平方公里,总库容2220万立方米,水域面积2400亩。水库周边气候温和湿润,空气清新。库区周围群山环绕,林木茂盛,景色秀丽,水库水质清澈,库区湖山一色,相映成趣,景色迷人。春可赏花,夏可游泳避署、秋可摘果。放眼望山,峰峦迭起尽翠绿;凭栏看水,水波荡漾满银光。 四清湖水利风景区水文景观主要以四清水库、燕子窝水库为轴,以水利文化为魂,以四清湖生态农庄为体,通过资源整合和项目创意,向世人展现独具特色的水利文明!以四清水库为中心,以水利水电工程、水上娱乐为依托,建成风景区最大的游客聚散地和游客接待中心。项目如下: 1、水上娱乐中心 充分利用四清湖坝下水体设置水上活动中心,根据运动休闲不同项目特质、成人儿童不同体验需求,设计以“乐水”为主题的多元化水上活动,包括水上游戏区、水上竞技区、垂钓区三部分。 水上游戏区——位于四清湖餐饮中心北面,项目包括造浪池、垂直高速滑梯、冲天回旋滑梯、游泳池、儿童戏水池。 水上拓展体验区、潜水池——位于燕子窝水库,针对成年人设置惊险刺激的竞技类活动,游客可以驾驶皮划艇、摩托艇、水上飞机、水上跳伞等,身临其境,感受高科技的现代气息和惊险刺激的非凡体验! 垂钓比赛区——位于燕子窝水库,开展垂钓项目。 娃娃鱼养殖基地---位于滑石江水库。利用水库优良的水资源开展娃娃鱼养殖。 水上竞技区——位于水库宽阔水面,针对成年人设置惊险刺激的竞技类活动,游客可以驾驶皮划艇、摩托艇、水上飞机、水上跳伞等,身临其境。 (二)地文景观 狮子岭:环四清湖的主峰,适合打造观景平台以登高望远,可尽览四清湖美景于眼底。 七仙姑赶羊:位于景区北面的石头形象七仙姑放羊的景象,附近老人关于七仙姑的许多传说还记忆犹新,朗朗上口,津津乐道,妙趣横生。 (三)天象景观 四清湖水利风景区的天象景观主要包括雨景、雾凇、朝晖、晚霞、云海等,种类繁多,具体应用为: 湖边步月:如水的月光泻在平静的湖面上,慢步湖边,看那皎洁如玉的明月,“羽化而登仙”的快感油然而生。 霞光晚照:黄昏时分,金色余晖在美丽的湖面演绎着别样风情,此时的小塔山碧波好像裹上一层金色的-,微风抚过,激起阵阵金色涟漪,呈现出一派金碧辉煌的景象。 湖面晨光:水库湖面广阔,湖水清澈湛蓝,晶莹玲珑,潋滟生辉,如明镜般透亮洁净。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交相辉映下,波光粼粼,异彩纷呈。 (四)生物景观 景区内森林茂密,植被完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林草覆盖率达95%。景区属于湘南植物区,区系内植物数量组成多样,共有野生种子植物共有种子植物122科、406属、619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5属、6种,被子植物117科、401属、613种;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97科、299属、472种,单子叶植物20科、102属、141种。除去栽培种和外来入侵植物(或逸生植物),四清湖水利风景区共有土著种子植物120科、362属、561种;其中,湿地植物有62科、165属、206种。四清湖水利风景区有野生保护植物9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8种。它们大多枝干遒劲,高大挺拔,胸围数人合抱,或伫立山巅,或藏匿密林,或点缀路旁溪侧,成为景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这些古树名木刻下清晰年轮,记载着数百年的沧桑巨变,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已查明景区内脊椎动物共有5纲2874科210种。其中,鱼纲4目9科31种;两栖纲1目4科17种;爬行纲2目6科23种;鸟纲15目41科117种;哺乳纲6目14科22种。其中:两栖动物17种1目、4科;爬行动物2目、61科、23种;鸟类15目、41科、117种。 四清湖水利风景区的野生动物中共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1种,虎纹蛙、黑耳鸢、赤腹鹰、日本松雀鹰、阿穆尔隼、红隼、草鸮、东方角鸮、领角鸮、领鸺鶹、斑头鸺鶹。 (五)工程景观 风景区水利工程主要有:四清湖水库枢纽(大坝、溢洪道、坝后电站、放水涵洞等建筑物)、燕子水库窝大坝。 四清水库主坝(雄伟主坝):主坝坝顶长305米,坝顶高程310.34米,坝顶宽5米,最大坝高34米。 溢洪道:位于大坝右侧,为开敞式宽顶堰,堰顶高程为306.14m,堰顶净宽10m。 放水隧洞:位于左坝山体,总长350.65m,进口为钢筋砼管,总长67.3m,管径1.5m,洞身为喷射砼,总长257.85m,洞径2.7m,出口为钢管,总长67.3m,管径1.5m,设计输水流量为4m3/s,设计最大放空流量22.08m3/s。隧洞进口采用二级取水结构,一级进水口底板高程为295.84m,二级进水口底板高程为285.84m。 电站:位于隧洞出口,装机容量为320kw(2×160kw)。 燕子窝大坝: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17米,坝顶高程271.8米,坝顶宽5米。工程于2003年动工并完工。 (六)文化景观 1、宗教建筑 水利风景区风景秀丽,珍禽聚栖,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具有优秀的文化遗产和美妙动人的传说,人文景观独特。风景区内有“庆和寺”遗址、七仙庙等宗教建筑。 2、题字 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题字:1964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亲临四清水库工地视察,并欣然命笔,题写了“四清水库”四个仓劲有力的大字,从此,这具有划时代特色的工程便有了与其相配的称号---四清水库。 3、-总理视察 2002年-总理亲临四清水库现场指导工作。 4、民俗风情 风景区位于保和瑶族乡境内,区内民族风情浓郁,还盘王愿祭祀礼仪、瑶族服饰、歌舞、饮食、节庆文化独具特色,极具开发价值,由保和瑶族艺术团编排的展现月峰瑶族民俗风情的舞蹈《架花轿》在市、区多项赛事(节会)中上大放异彩,获得奖项。 还盘王愿:又称盘王节,农历十月十六,是瑶族最隆重、最神圣的节日。瑶胞在盘王庙里举行“还盘王愿”(当地人又称调王)的祭祀仪式,历时五天五晚或七天七晚。盘王庙(郴州市首批文物保护单位)中瑶王殿神龛内安放着盘王夫妇等11尊木雕彩绘像。节日里,庙内挂满“功达”祖神像,神龛下供奉着大小两头整猪及糍粑米酒,向先祖“代代奉还圆猪宝书良愿”、“圆婚愿”、“圆箕愿”等,还愿场中旗幡招展,热闹非凡。 瑶族赛鼓。瑶族赛鼓又称赛鼓节,出现于明清时期,起初只是瑶民敲打竹竿发出声响来驱赶偷食庄稼的野兽,由于瑶汉杂居,村与村直接距离很近,这个村驱赶的野兽往往会跑到隔壁村,由此村村都准备了鼓,最终由大黄家土旁村发起演变成为村与村之间的赛鼓活动。一般从农历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开始,至次年二月初一前止,整个正月都为赛鼓时间。赛鼓一般分“引鼓”、“赛鼓”、“收鼓”三步,最后两村以和谐结束。 别样的清明节。保和瑶民每年清明节前三天,族人在公祠大门前先插扎松柏青木叶,随后家家户户也在自家门前扎松柏叶,俗称“挂清”,这几天杀猪宰羊一整头三牲供果米酒,呈放于神龛前,祭祀后再上山去为逝去亲人扫墓。 建筑风貌。四清湖水利风景区境内的建筑受过去影响,具有一定的湘南民居建筑特点,尤以古建筑为甚。 文化科普。风景区内建有水土保持示范园,具有一定的水科普教育意义。 5、土特产与风味美食 瑶族腊肉:瑶民特制腊肉,用柴火烘烤,其肉色透味香,与其他地方特色截然不同。 (七)景区资源组合 景区本着“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使自然风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努力营造水生态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形成亲水健体,妙趣横生,具有强烈时代文化气息的旅游精品。 交通条件 区外交通。四清湖水利风景区外部交通主要以铁路和公路为主。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京珠高速公路纵贯郴州,郴州大道、107国道通过S212直达景区。 区内交通。外围旅游环线,景物内部道路和游步道三级路网基本形成,主要道路和景点都设有交通标志牌,交通线路布局合理。 停车场设置。布局合理。规划3处停车场,现状已建成1个生态停车场。 |
郴州邓氏宗祠 | 邓华故居增补点—邓氏宗祠 地址:郴州市北湖区鲁塘镇 时代:清 |
万岁桥 | 万岁桥为北湖区文物保护单位。 万岁桥位于石盖塘镇万寿桥村1组,是郴州城区后街南关上至宜章90里大道上的一座重要桥梁,始建于秦赢政三十三年(前214年)。上有石板路面,宽2-3米,古为交通要道。因货物全赖人工肩挑或骡马驮运,骡马背负重荷,终年如一,年年依旧,故形成骡迹,蹄印深达两三公分,以沟旁、坡前数目较多。桥边原有两块古碑,一块于2002年“8.8”洪灾中被冲入河中,仅见碑顶、碑座现于河滩中,另一块为捐资碑。 民间曾流传一首歌谣:“十里路上到尧坡,二十平地起风波,三十折岭高万丈,四十两路叉平和,五十良田屋还饷,六十万岁桥上过,七十韩公走马岭,八十亭子对庙角,九十南关抬头看,望见郴州一大窝。” 离万岁桥不远,保留一段骡迹古道,长约200米,路面基本完整,骡迹清晰,数量众多,是当年郴州90里骡迹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2月18日经北湖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三合桥风雨亭 | 三合桥风雨亭为北湖区文物保护单位。 三合桥风雨亭位于北湖区城西二十五公里华塘镇三合村,横跨西河。据碑载:桥亭始建于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抗战后期桥上风雨亭焚毁于兵乱,第二年重建。桥北连桂阳县,桥南接北湖区。 桥亭南北走向。长60米、宽2.5米、通高7米,砖、木、石结构(石桥墩,砖亭墙,木质桥梁栅栏),瓦顶。七墩六孔,墩呈头尖尾方,以利分流。墩头饰龙头石雕。风雨亭以桥墩为基,东西对砌十面亭墙、亭墙之间以栅栏联接,将全亭连成一体。正中亭墙辟有神龛,供奉观世音菩萨。其余八面亭墙上截饰水墨书画联对,下截嵌石刻八方。有一定的地方史料和民间艺术价值。桥亭正看为亭,侧看为榭,俗称花桥。有独特的建筑特色。1988年12月经原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义帝陵 | 义帝陵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义帝陵在现煤炭工业局大院内,其冢大而圆,高三米,径四米。有一石碑,两面镌刻碑文,一面为宋嘉祐四年刻,文曰:“义帝新碑”。一面为元至正五年刻,文曰:“义帝祠碑”。墓侧有两人华表,上刻对联:“楼头有伴应归鹤;原上无人更放羊。”一九五七年重修时,切去封土边沿,砌以砖围,有汉白玉碑立于墓前,隶书“义帝陵”三字。 公元前二零八年,项梁拥牧羊人熊心为怀王,公元前二零六年,项羽佯尊熊心为义帝,从彭城迁都郴县。同年秋,项羽暗地派九江王英布追到郴州,将义帝杀害。 陵右有义帝祠,元至正年间移建陵前,清乾隆十二年重修,祠内绘有义帝像。义帝陵,义帝祠碑为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
郴州南塔 | 郴州南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南塔建于何时,尚无考证。北宋诗人阮阅在郴江百咏中有南塔诗云:“江岸南峰对石城,僧房高在乱云层,台前天阔秋月多,塔上风微夜有灯。”可知北宋时已有塔。现存塔重建于清朝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高七层,塔身呈八方形,八方中惟东南西北四面有巷门。 五层以上为假巷门,塔身夹墙中有石级螺旋上升,可登至四层。各层有雕石突出,支撑檐板。第一层有雕石24个(八方,每方四个),二至七层,每层16个(每方三个)。过去,上三层转角斗拱吊有铁钟,有风则鸣,声闻遐迩。故景名叫“南塔钟声”。 |
五盖山狩猎场 | 五盖山狩猎场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猎场面积8000公顷,海拔400-1619米,森林覆盖率达70%。山高林密,沟壑纵横,良好地保存着1466公顷的原始森林,里面栖息着水鹿、麂、野猪、獾、狸、兔、白鹇、红腹锦鸡等130多种野生动物。 猎场划为封闭式狩猎和开放式狩猎区,设有六个狩猎站,配备了导猎员、猎犬和狩猎用具。若想领略大自然美丽风光,参加刺激的狩猎活动,五盖山是很好的选择。 |
郴州文峰塔 | 郴州文峰塔为北湖区文物保护单位。 文峰塔位于北湖区鲁塘镇同祥墟挂榜山,始建于清乾隆癸丑年(1793年),历经同治十一年(1872年)及1994年重建,距今二百年历史。文峰塔坐西朝东,七层八角,通高24.25米,始建为砖砌塔身,瓦顶。同治后为砖石结构,葫芦宝顶。塔内空心,有阶梯自一层旋转通向七层,各层设塔室卷门。文峰塔古朴庄重,具有明清时代湘南塔建筑的特点。1994年经原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剑泉 | 剑泉为郴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距今2200余年,是我市列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传说项羽指使英布杀义帝于穷泉后,“卓(插的意思)剑于此,而泉水出,故名。”泉址原位于市第一人民医院门前五通桥下河道正中,为一条石砌围的方井,高于小溪水面。雨季溪水浊,而泉水清。2005年,因燕泉河改造,将泉址改在河道边。1980年经原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刘氏古民居群 | 刘氏古民居群为北湖区文物保护单位。 刘氏古民居群位于北湖区市郊乡铜坑湖村一组,始建于清代,占地约2700平方米,为湘南民居风格,青砖马头墙,每栋纵深为二进,四栋连通,整个建筑庄重大气,梁架、窗棂等建筑构件精巧,具有较高的雕刻艺术价值。2005年6月经北湖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