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重庆市 >>奉节县 >> 云雾乡

云雾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白帝城

白帝城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帝城位于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三峡的著名游览胜地。原名子阳城,为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所建。白帝城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因此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    白帝城位于长江北岸,距奉节城东8公里。它一面靠山,三面环水,背倚高峡,前临长江,气势十分雄伟壮观,是三峡旅游线上久享盛名的景点。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更是脍炙人口。   白帝城的名称,最早出现于西汉末年。当王莽篡位时,他手下大将公孙述割据了四川。公孙述在天府之国里,势力渐渐膨胀,野心勃勃,自个儿想当皇帝了。他骑马来到瞿塘峡口,见地势险要,难攻易守,便扩修城垒,屯兵严防。后来公孙述听说城中有口白鹤井,井中常冒出一股白色的雾气,其形状宛如一条龙,直冲九宵。公孙述故弄玄虚,说这是“白龙出井”,是他日后必然登基成龙的征兆。于是,他在公元25年自称白帝,所建城池取名“白帝城”,此山亦改名“白帝山”。公元36年,公孙述与刘秀争天下,被刘秀所灭,白帝城亦在战火中化为灰烬。在公孙述称帝期间,各地战乱频繁,而白帝城一带却比较安宁,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公孙述,特地在白帝城兴建“白帝庙”,塑像供祀。  三国时,刘备兵败退至白帝城,无颜会见群臣,于是在白帝城修建了永安宫安居,不久郁闷而死,临死前刘备把政权和儿子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史称“刘备托孤”。至明朝,公孙述的塑像被搬开,为刘备像所代替。庙内还有关羽、张飞、诸葛亮的塑像,但“白帝庙”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现白帝城内的白帝庙中塑有刘备托孤的彩色群像,其艺术再现了当时刘备托孤之情景,白帝庙由最初祭祀公孙述,成了祭祀蜀汉君臣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的地方,几经变易,现出土文物陈列室里展示着自新石器时代到清代六七千年间,在白帝城一带出土的文物数百件,新近又落成《杜甫行吟》大型瓷画。  白帝庙内,历代的诗文、碑刻甚多,展出的文物及工艺品就有1000余件。其中有著名的春秋战国之交的巴蜀铜剑,其形如柳叶,工艺精湛,游人观赏之际,深深在心底赞美古代巴人的智慧及手艺。东、西两处碑林,陈列着70多块完好的石碑,其中隋代碑刻距今已有一千三四百年的历史了。在东碑林,《凤凰碑》和《竹叶碑》最引人注目。   白帝城风景如画,古迹甚多。早已成为中外游客游览长江三峡风光的必游之地。今天的白帝城系明清时候的建筑,有明良殿、武侯祠、观景亭、望江楼等建筑,还有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的涂金塑像及风箱峡悬棺展览。   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位抬高。白帝城四面环水,成为人间仙境,景色将更加美丽迷人,游船可直达城中。  2006年05月25日,白帝城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重庆天坑地缝

重庆天坑地缝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绝世奇观天坑地缝风景名胜区位奉节县南部山区。北靠三峡风景区的瞿塘峡,南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连巫山龙骨坡古人类文化遗址。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9.5公里,幅员面积340平方公里,辖天坑地缝、龙桥河、迷宫河、九盘河、茅草坝五大风景片区。最低海拔236.4米,最高海拔2084.2米。地缝中已开发的天井峡大桥至回头石段约5千米,有栈道自罗家坪下到地缝,形成环线。其间景点星罗棋布,溶洞竖井多而怪异,萦绕着无数的传说故事。两岸夹道的岩石千姿百态,岩壁上,丛林遮天蔽日,森然欲合。  天坑、地缝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丹青长卷,石林、溶洞、瀑布、天生桥、发育完整的地下暗河系统、洼地、竖井包罗万象,美不胜收。崇山峻岭中清澈碧透的涓涓溪流,原始草场和繁茂的森林,又组成了一个世外桃源的人间仙境。由于这里海拔在1000米以上,又成为了避暑观赏雪景的最好场所。而且这里的山乡风情,更象一首浓郁的土家族情歌,其纯朴的民俗民风让无数中外游人留连忘返。绝世奇观一天坑地缝,是您旅游、度假、科考、探险的理想之地。

瞿塘峡

瞿塘峡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瞿塘峡,又名夔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约8公里。在长江三峡中,虽然它最短,却最为雄伟险峻。   瞿塘峡,又名夔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约8公里。在长江三峡中,虽然它最短,却最为雄伟险峻。主要景点有奉节古城,八阵图,鱼复塔,古栈道,风箱峡,粉壁墙,孟良梯,犀牛望月。  瞿塘峡虽然仅八公里长,却是最令人屏息的一段江峡。两岸如削,岩壁高耸,大江在悬崖绝壁中汹涌奔流,自古就有“险莫若剑阁,雄莫若夔”之誉。瞿塘峡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从四川省巫山县的大溪开始,至奉节县的白帝城,全长虽然只有8公里,但却有“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的雄伟气势。在三段峡谷中,它最短,最狭,最险,气势和景色也最为雄奇壮观。其“雄”首先是山势之雄。游人进入峡中,但见两岸险峰上悬下削,如斧劈刀削而成。山似拔地来,峰若刺天去。峡中主要山峰,有的高达1500米。瞿塘峡中河道狭窄,河宽不过百余米。最窄处仅几十米,这使两岸峭壁相逼甚近,更增几分雄气。其中峡之西端的夔门尤为雄奇。它两岸若门,呈欲合未合之状,堪称天下雄关。瞿塘之雄还在于水势之雄。古人咏瞿塘:“锁全川之水,扼巴蜀咽喉”。瞿塘峡虽然较短,但峡小景不少。我们将上溯逐一游览。  景点概况    瞿塘峡谷窄如走廊,两岸崖陡似城垣,郭沫若过此发出“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的赞叹。瞿塘峡西入口处,白盐山耸峙江南,赤甲山巍峨江北,两山对峙,天开一线,峡张一门,故称夔门,古称瞿塘关,形成“西控巴蜀收万壑”,瞿塘峡锁全川水的险要气势。  瞿塘峡景色(一)(20张)  瞿塘峡在三峡中虽然最短,却是一幅神奇的自然画卷和文化艺术走廊。峡西首的夔州古城,是今天奉节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那古榕掩映下的刘备托孤的真正故址永安宫足见古城之古,相伴相依的鱼复塔,杜甫草堂,水、旱八阵图,白帝城佐证其文化源源流长。每当红日当空,赤甲山被氧化的红色岩石象熊熊烈火在空燃烧,白盐山在晨曦中银光灿灿,恰似白盐堆积,故古人有“赤甲晴晖”和“白盐曙色”之描绘。那酷似凤凰昂首畅饮山溪的“凤凰饮泉”,栩栩如生的犀牛翘首东望的“犀牛望月”;那垂挂绝壁袒胸-的“倒吊和尚”,充满神秘色彩排列成“之”字形的“孟良梯”……,无不令人神往。峡江两岸,摩崖石刻随处可见,南岸最为壮观,绵延里许的绝壁上,镌刻着数十幅石刻。时代上,自宋至今;艺术上,篆、隶、草、行,可谓我国石刻书法艺苑中的奇葩。北岸凹石壁上,“天梯津隶,开劈奇功”八个大字,十分醒目地提示它脚下绝壁上的夔巫古栈道,从这里直通至巫峡与湖北交界处的清莲溪。

奉节鑫鼎农业生态观光园

奉节鑫鼎农业生态观光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奉节县鑫鼎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企业法人柯可,注册资金5000万元,现有资产1.2亿元。公司有鑫鼎农业生态观光园、鑫鼎假日酒店等产业。是一家以特色农业为主体,科研科普为基地,结合乡村旅游、避暑养生、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经营范围:水生野生动物(大鲵、其它鲟鰉类)繁殖;牲畜、生猪饲养;野生动物(梅花鹿)驯养繁殖;蔬菜、水果、坚果种植;鱼养殖;农产品初加工;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开发等。生产经营项目涉及农、林、牧、渔、旅游业、健康产业等多种行业。

奉节滨河公园

奉节滨河公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奉节县滨河公园位于奉节县西部新区,该公园是奉节投资最大的一个大型公园。该项目占地159215平方米,绿地率93.6%,总投资9000万。其中:绿化面积149000平方米,管理用房3200票房民,人行道路7015平方米。  公园设计按照“绿色、生态、时尚”的理念要求,东部以广场为中心,周边用八个微地形造景成八个山丘,一山一树,一山一景;以松、竹、梅和地方特色脐橙等植物打造景观,分别布置雪松山、竹子山、红梅山、紫荆山、紫玉兰山等景观。从桥头到广场入口的人行道内侧18-25米,绿化景观尽量栽植各种大树,其气势磅礴。

长龙山天仙观

  长龙山天仙观,历史悠久,闻名于世,是渝东、陕南、鄂西交界处方圆数万平方公里的道教圣地,享有“川武当”之盛名。据民间传说,汉平帝之女平阳公主为避战乱,流落至此,遇草寇欲纳之,平阳公主以武力征服草寇。观此处地势形胜,便驻迹-,遂得道成仙。后来汉光武帝追谥其为天仙公主。世人为纪念天仙公主,便捐资修天仙观祀之,长年祭祀,经久不衰。  天仙观屹立于长龙山龙头之上。因此,观门联云:“四面山高云作顶,两条河抢寺居中”。天仙观始建于何年,尚待考证。据清道光《夔州府志》记载:“观在长龙山绝顶,远望上锐下圆,形如斗笠,左右及后背皆空,两溪夹绕其间,亭亭独立,螺旋以上,约十里许,至绝顶,则前面至岗梁亘亘一二里,座石多作龙鳞状,山端一峰钎峙,峰后为天仙观,老氏居之,供奉真武祖师,相传极灵异,岁有雪公扫殿。九月一日至九日香火极盛遐迩,届期先至此宿焉。土人称为川武当,不知创自何代,嘉庆初为教匪所毁,后重为募建”。  又据说夔州府教授朱有绂有纪云:“天仙观不知创自何代,嘉庆初为教匪所坏,迨后重为募建,故规则未宏”。考其庙碑,道光、咸丰年间多次补修。光绪二十年(1894)被火焚,次年修复。民国15年(1926)补修前后殿。天仙观的建筑技艺堪称精品,天仙观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能工巧匠却在不足300平方米的基础上,凌空飞架“望江楼”。挑石为廓,以石为栏,砌石为殿,三重大殿,梯级而上,殿堂俨然,巍峨壮观,楼室空阔平坦,高大宏敞,相互贯通。楼分内外两进,内屋为客房,供人歇息,外层为走廓,供人凭栏眺望。身处其间,如临云中楼阁。民国29年(1940),驻军围攻占据天仙观的刘百窝为首的阴刀会,观被炮火炸毁,望江楼荡然无存。民国32年(1943)王楚珩父子倡捐重修,但其规模大不如前。解放后,仍有道人住持,“大跃进”中长龙山的森林包括百年前王道人手植松柏被毁。“文革”中天仙观全毁。改革开放后,有人建小庙,初一、十五仍有众信徒顶礼膜拜,会期尤甚。1995年,奉节县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开放,成立了“奉节县长龙山天仙观管委会”。先后由道士李至升、陈明升任主任和当家,筹资200多万元建天仙殿、真武殿、三清殿、斋堂、道士房、居士住房、山门、石梯和上山路道。殿堂建筑总面积4100平方米,其中三清大殿、天仙殿380平方米,石梯长达1000米,3000余级。至此,天仙观重光复照,旧貌焕新颜。   诗曰:深入浮图断世情,奢靡他行恰相应。天花隐隐显微瑞,风叶琅琅吟人乘。密室书闲云作盖,空亭夜静月为灯。魂消影散奈何有,到处谁能见老僧。  后来广海和尚将诗及二物献文帝,获赐玉环一枚,千佛袈裟一领。长龙山天仙观虽然创建年代无法考证,但从志书看,在清嘉庆年间已是闻名遐迩,香火鼎盛,信众如织。由纯粹意义上祀天仙公主的祠堂演变为供奉老君、玉皇、真武的道观。无论历史风云如何变幻,长龙山天仙观总是慈航地关注着人间的苦乐,牵系着地灵人杰的诸般因果和相期相许。  天仙观复建开放后,香火日渐兴盛,现有道士、居士200余人,五年来共接待海内外客人近50多万人,最多日达近万人。欣逢新世纪,长龙山以其自然景观雄奇瑰丽,人文底蕴丰厚绵长的特点,因着信众的不懈支持,靠着坚忍不拔,弘道扬法的精神,长龙山天仙观一定能发展成为渝东及长江三峡地区的第一道教宫观,渝陕鄂结合部著名的道教圣地。

奉节天鹅湖

  天鹅湖风景区属国家AA级风景区位于新县城后山顶上,海拔1080米,距离3.5公里,植被丰富,山峦起伏,松杉遍野,山水相映,有古时神话故事,战争遗址,被县委县府列为新县城后花园。  天鹅湖风景区具有独特的景观,有山、有林、有湖;花果飘香,林茂草深,景色迷人,四季景色各异。春季来临,花红草绿,流水淙淙,桃花、李花、苹果花、杜鹃花开得漫山遍野;处处莺歌燕舞,充满诗情画意。  天鹅湖风景区特色  游天鹅湖还可荡起双桨,泛舟湖面,享受戏水的乐趣,丢掉尘世的烦恼,让湖水净化自己的心灵。你看,湖中游弋的游船头部或呈龙状,或呈鹅状,与湖中上万尾鱼儿竞自由。湖面上时时可见成双成对的野鸭、小鸟,它们赛跑似的从水面上滑过,身后划出两条银色的波浪。  ——夏季到来,万紫千红,湖水涨满,园内硕果累累,游人可在此小住,消除劳顿,远离尘世,避暑乘凉。  ——秋高气爽,这里红叶、红桔如火如荼;白色的山茶花,淡黄、紫色的山菊花点缀自然美,为游人呈现出一幅幅秋月风景图。  ——待到冬来飞雪时,真有陈毅同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意境。游人可到此观赏雪景,吃狗肉火锅,真正体验到外冷内热的内涵。  天鹅湖风景区分为三个景点:凤凰粱景区、天鹅湖景区和放马场景区。已建成初具规模的生态园林,高、中、低档的宾馆,招待所,餐馆,大中小会议室,娱乐室,歌舞厅等6000多个平方。平均每天接待1000人左右的餐饮和300多人的住宿。一次性接待各种会议250多人。征地面积120亩,林地使用权580亩。现已经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景区的硬件设施基本完善。奉节新县城迁至三马山后,县里为了大力发展三峡库区旅游业,国家投资对三马后山小区清静庵至天鹅湖景区的公路整修、硬化,预计今年上半年可完工;到时,从县城乘车只需约半个小时就能到达。

长龙山风景名胜区

  长龙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公平镇境内,距云阳75公里,距奉节新县城60公里,是渝东地区著名的道教胜地,素有“川武当”之盛誉。传说公元249年间,秦始皇于陕西将“长龙”鞭驾于此,其山脊逶迤横陈,酷似傲龙长身,故名长龙山。景区有闻名遐迩的天仙观、轿顶山、女鞋坝、鸡鸣店等十多个富有传奇色彩、历史悠久的景点,是善男信女们朝拜之圣地,游客休闲观赏田园风光的最佳场所,已被列为县级风景名胜区。长龙山风景区总占地面积为2500亩,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创旅游总产业收入近200万元。  长龙山是道教盛地,寺庙香火十分旺盛,是全国有名的道教基地,还有来自很远的烧香拜佛的人。象外神游,四面峰峦两面水;空中结构,八分人力二分天。这是一副古人书写在长龙山天仙观的门联,它从地形地貌到建筑格调都描绘得十分神奇。长龙山天仙观也确实是一个具有仙山琼阁的神仙妙境。  长龙山源自秦岭,为大巴山余脉。据民间传说,长龙山是秦始皇为一夜鞭山入海,自秦岭驱山而来,将塞长江三峡之瞿塘峡口,观世音菩萨为普度众生,免生灾难,学公鸡叫止之。始皇听见鸡叫,一怒鞭山,山即止行,留下“斩龙垭”、“鸡鸣店”遗迹。长龙山蜿延数十里,山势狭长,险峻称奇,宛若游龙,断处悬崖绝壁为巨龙昂首。站在龙头远望,两溪环绕巨龙,四周山峰拱列,青松苍翠,松涛阵阵,隐隐有四山朝拱之象。如遇雨过天晴、云雾缭绕之间,犹如巨龙翻腾,吞云吐雾,几欲横空出世,是为渝东一大胜景。1997年,被奉节县人民政府批准为“长龙山风景名胜区”。

瞿塘峡摩崖石刻

瞿塘峡摩崖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瞿塘峡摩崖石刻  在瞿塘南岸白岩山西侧榜江处,有一片面积达千余米的大青石,上下数十米,布满了自宋至近代的碑刻共十二幅。这些石刻均为阴刻,字体有楷、隶、草、篆等。  内容涉及面很广,既有对统治者的-,也有对夔门胜景的赞美,更有抗日救国的豪迈宣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其中最为有名的,要数位于瞿塘峡凤凰泉边的《皇宋中兴圣德颂》,该石刻高4.1米、宽7.2米,面积29.52平方米。刻于宋代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南宋著名书法家赵公硕书,赵不忧撰文,夔州郡守王伯庠上石。全文共948个字,字径20厘米。内容是赞颂南宋高宗禅位于孝宗的美德。光绪《奉节县志》载:“字如碗大,舟行峡中,远望可读。壁陡通江,水急岸高,人不能及,舟不能泊”。后人为保护此石刻,曾在每一字上覆一大碗,敷上稀米石灰浆,远望,崖壁如白色墙壁,故这一片又称粉笔墙。若干年后,碗和灰浆脱落,字迹至今保存完好。此石刻已被收入《四川历代碑刻选》。除此之外,还有明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著名诗人沈庆的《瞿塘上峡诗》;有清张伯翔的“瞿塘”、刘心源的“夔门”。近代题刻有抗日爱国将领冯玉祥的“踏出夔巫,打走倭寇”;国民党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的“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其中,国民党八十八师参谋长李端浩的“巍哉夔门”,字径4米╳2.34米,笔划里可以躺进一个人。江中船上,目力好者,可一览无余。

小寨天坑

  小寨天坑位于距奉节县城91千米的荆竹乡小寨村,“天坑”在地理学上叫“岩溶漏斗地貌”,坑口地面标高1331米,深666.2米,坑口直径622米,坑底直径522米。坑壁四周陡峭,在东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坑壁有两级台地:位于300米深处的一级台地,宽2—10米,台地有两间房屋,曾有人隐居;另一级台地位于400米深处,呈斜坡状,坡地上草木丛生,坑壁有几个悬泉飞泻坑底。坑底下边有地下河,小寨天坑是地下河的一个“天窗”。小寨天坑与天井峡地缝属同一岩溶系统,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由天井峡地缝补给,自迷宫峡排泄,从天坑至迷宫峡出口地下河道长约4千米。   

白帝城武侯祠

白帝城武侯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重庆奉节县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东依夔门,西傍八阵图,三面环水,雄踞水陆要津,距重庆市区451公里。 据传西汉末年,公孙述割据四川,自称蜀王,因见此地一口井中常有白色烟雾升腾,形似白龙,故自称白帝,遂于此建都,并将紫阳城名改为白帝城。三国时的蜀汉皇帝刘备伐吴兵败,退守白帝城,病死永安宫。临终前将国事家事一并托付诸葛亮。现存白帝城乃明、清两代修复遗址。现存的白帝庙系清代建筑,包括明良殿、武候祠、托孤堂、观星亭等,此地与诸葛亮有关的遗迹还有水八阵,在奉节县城东约六里的长江北岸,据说诸葛亮曾在坝上垒石而成八阵图,俗称“水八阵”。  诸葛亮 (181~234)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成都有武侯祠。另,大诗…… 详细++  诸葛亮 (181~234)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成都有武侯祠。另,大诗…… 详细++

重庆奉节永安宫

  简介 永安宫为蜀汉昭烈皇帝刘备托孤的故址。章武二年(222),刘备率20万大军东下,为关羽报仇,遭东吴大将陆逊火攻连营八百里,败归巫山建平。还守鱼复,改县名永安,营亦名永安宫。现位于奉节师范学校院内。    重庆奉节县

云雾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屏峰村

----

红椿村

----

码头村

----

云雾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