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西藏自治区 >>日喀则市 >> 仲巴县 >> 布多乡

布多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扎东寺

扎东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扎东寺位置坐落在219国道沿线的老仲巴,离地区约有594 公里,离仲巴新县城约22公里,海拔4700米左右,具有1300多年的历史。  建寺原因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各部落以后,向唐王朝和尼泊尔求婚娶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入藏,从而佛教从内地和尼泊尔相继传入。吐蕃松赞干布在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的影响下,崇奉佛教。当时,准备建寺供奉两位公主入藏时带来的佛像。文成公主运用阴阳五行及易理,观看地形,寻找适合建寺的基地时,发现吐蕃的地形乃罗刹女仰卧身形,建寺过程0现许多阻碍,为了镇压罗刹女,建寺顺利成功,松赞干布采纳了文成公主的主张,吐蕃各地见了很多寺庙,大昭寺以镇其心脏,并于四周建立镇压女魔肘部和膝盖等部位的寺庙。  扎东寺是尺尊公主的主持和扶助下建的,属于后建的四大寺庙之一,其一镇压右肘而建在东虎头上的贡布普曲寺;其二镇压左肘而建的南龙冠上的功鼎金寺;其三镇压右膝盖而建在西红鸟背上的弥勒格杰寺;其四镇压左膝盖而建在北乌龟额头上的扎东寺。  扎东寺藏语意为所座落的这座山从东南或西面卓玛拉山的高处看望,这山很像一只乌龟停留在此地,这座寺就建在乌龟的额头部位上,扎东系藏语意思是额头置上之意,原先该寺叫扎阿孜寺庙,这是取名的原因之一;另一个说法是当时该寺的主供佛一面普明宏光佛,这尊佛是从印度带入该寺,这尊佛的佛像内藏有七根光音天佛(极光净)的真实头发,因此叫扎东(七根头发)寺。  扎东寺历史价值据历史记载该寺是阿里神山的必经之门,原该寺周围有17座佛塔,转13次(包括佛塔和该寺左则的卓玛山)这座寺庙相当于转一次阿里的冈底斯神山,曾“哈萨克”入侵现在的仲巴县一带,其目的是抢劫佛经和文物,但扎东寺在云雾的笼罩下,没有发现该寺的存在,保存完好,具有神奇而无量的佛法福力。  吐蕃王朝政权崩溃、瓦解后,扎东寺由吐蕃王浪塔玛的儿子欧松的后裔贡当氏族管理,一直到20世纪。在此期间,由于管理不严,该寺的正常宗教活动议事荒废。寺庙虽然维修了几次,但是没有坚持到底,未完成寺庙的修缮工作。曾五世0喇嘛掌握西藏政教合权,建立噶丹颇章政权后,对扎东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1902年,十三世达喇嘛土旦嘉措为了彻底修缮好该寺,专门派了建造技术人员,并且所有的开支都有地方政府来承担。维修完成后,从萨嘎塔杰林寺派五名僧人到扎东进行宗教活动。1959年的一段时间,由于密宗管理该寺,扎东寺在当地群众及尼泊尔木斯塘的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是全西-史较长的寺庙之一。  该寺庙在文革期间受到毁损,大量文物散失无余,佛像经典法器被砸或焚毁,经卷流失。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维修该寺庙,形成了现有的规模相对较大的扎东寺。  扎东寺的大金堂分三部:最里面是由四根柱子组成的大堂,在这供捧了莲花生大师(当地个体户索朗多杰于2000年投资修建的)、释迦牟尼、普明宏光佛、金刚和绿度母等佛像,摆放的佛经是属于甘珠尔,大堂门前的台阶上有一个小洞,许多朝拜者和当地牧群说这洞可以分辨每个人罪孽的轻重,根据历史的记载和壁画证明,这时该寺的主供佛是一面普明宏光佛,这佛像是从印度的一个湖里诞生,最后带入该寺,因此对着这洞听罪孽轻者从洞里听得出斑头雁在湖中玩耍的声音,重者听不到;中间是四根柱子组成的四大天王殿,佛经是丹珠尔;下面有两根柱子组成的两位门神(马头明王和不动忿怒明王)殿还有四根柱子组成的护法神履,旁边是由四根柱子组成的金手菩萨的般若室,殿门抢履南侧是马头金刚的般若室,里面有密宗事部三怙主的佛殿。该寺的壁画里主要有莲花生八号、八大随佛子、药师八佛和密宗三怙主等。  扎东寺传说据传说格萨尔王前往西部攻打达尔斯王时,曾经过该寺,该寺左则的转寺路边石头上显现各种足迹,有格萨尔王的坐骑江贵占堆的马蹄和格萨尔王的宝座,还有一个深为二十五公分左右的石盘,传说是格萨尔王的妻子斯江珠姆洗发的用具,离这不远处还有她装酥油的小石盒。转寺的路边还有一个深为十公分左右的石洞,据当地牧民传说是洗罪之洞,很多朝拜者转寺时把自己的手放进这洞,祈求洗脱自己今世的罪孽。  这尊佛像由西藏拉萨信教群众修建。

郭厦寺

郭厦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郭厦寺-------位于仲巴县南部纳久乡  郭厦寺—全名叫果厦仁增达丹寺(系藏语寺庙门面向东,具有永久不灭佛学文化之意),该寺坐落于仲巴县纳久乡政府所在地的背后150米左右处帕日(系藏语中间山之意)山脚下,建寺的地方具有很多特点:西面有雄伟壮观的杰玛雍忠冰川;北面有动听的雅鲁藏布江滔滔的奔流声;南面有无数清澈的泉水;东面有碧绿的草原,建寺的帕日山曾第十五世噶玛巴认定为圣山,他还肯定了如在此地修行能成证悟。  该寺先后具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也来过很多对佛学有学问的圣人,首先来自康巴的喇嘛罗布(显宗、密宗各方面有很大的学问)长期在果厦寺的石洞里修行,最后他离开了此地,去了阿里马绑湖,从此形成了果厦寺的基础;其次比丘洛桑贡布也一个人来过果厦寺,他是来自康巴琼布地方,长期在果厦寺石洞里修行,发展佛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很多佛教弟子特来果厦寺拜他为经师,学习研究佛法,把这个修行石洞叫“扎旭静室”,名气传到四面八方,近期根据日本登山对的说法,他还有日本国家的弟子修行过此地,总之他对佛学的功德我们无法想象,最终他的佛体变成彩虹而圆寂;然后喇嘛罗布的转世灵童相续发扬了果厦寺。  还有喇嘛吴坚索朗桑布在第十五世噶玛巴的语言下,来到果厦寺,他也长期在果厦寺的石洞里修行,后称果厦仓巴(修行者)仁布切,对讲说、辩论和著述智者三行各方面有很大的学问,弟子也多。后噶玛曲英桑布、格尔加仁布切、喇嘛罗布等等在我们的果厦寺留过辉煌的脚步。  -时期,该寺受到很大的损坏,1959年至1983年间该寺成了废墟。1983年9月份,找到了一些原寺的东西后,现在该寺的喇嘛白玛扎西等一些喇嘛,向岗久区和仲巴县领导申请重修果厦寺,1989年得到了上级的部门批准后,那年开始修建,完成修建了阅览室、玛尼拉康等,寺庙是属于宁玛教派,主供佛是金刚持尊佛,现当地牧民习惯称之为果厦寺,其原因也是寺庙门面向东面。  宗教自由信仰政策的春风吹到了西藏各地,果厦寺也在一些信仰的群众和该寺喇嘛白玛扎西的不懈努力下:  形成了现有的规模:(1)一进大经堂的大门前方有一间护法神殿,那里供奉了具善护法神;还有跳神的面具和佛经;走廊的壁画上有格萨尔王、生死流转图;大经堂是两间房子组成的,左房里供奉了释迦牟尼、莲花生大师、观世音、无量佛等,左墙上有寂静、忿怒壁画;右房里供奉的佛像有释迦牟尼、无量寿佛、米拉热巴,摆放了丹珠尔,还有般若经十六个经函,唐卡,正中间修建了一座坦城(为进行祭供观修之用)。(2)大经堂的左边有一间拉康,是果厦寺有名的修行洞前面扩展修建的,那里供奉了日桑山找到的石板上雕刻的佛(大部分是释迦牟尼佛),后面有果厦寺比较有名的修行洞,这洞形成比较壮观、独特,是弘扬佛学的宝贵之地。

达热寺

达热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达热寺位置坐落于仲巴县帕羊镇达热村往北20公里处,系藏语达是马的意思,热是圈的意思,达热放马的地方。  达热寺传说曾格萨尔王前往西部攻打达尔斯王时,经过柴曲河的源头,也是现在建寺的地方,觉得这里的草原辽阔无边、草地肥熬,动物和泉水繁多,在伦布雪山的点缀下景色显得格外亮丽,特别是傍晚,从远处看望此地,象一张虎皮铺在此地,寺庙背后的这座山象一头大象鼎立在此地,整个环境给人一种神奇而向往的感觉,于是格萨尔王采纳了军师的主张,此草原便成了格萨尔王及英雄们放马的地方。战争结束后,为了纪念格萨尔王打败达尔斯王的伟大功绩,马圈修建了由16根柱子组成的一间殿堂,名为——达热寺。  公元15、16世纪,香巴噶举的高僧,著名的藏戏创始人和桥梁专家唐东杰布和香巴(属于西藏南木林县)喇嘛格隆格桑群培先后到仲巴一带进行讲经说法时,到该寺说法,并维修了达热寺,两次形成了比较大的规模。“哈萨克哇”侵略西藏时和“文革”期间,砸毁了该寺,经卷流失,菩萨被毁,寺庙成了废墟。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遍地,宗教信仰自由得实效,1989年,经上级有关部门的批示,由当地喇嘛白玛主持,在广大信仰宗教的牧民群众的援助下重建该寺,形成了现在的达热寺。现有6根柱子组成的大经堂,经堂内有较丰富的壁画,经书、唐卡、佛像、法器等,有两根柱子组成的嘛呢拉康一间,护法殿一间。

雅江源第一景

  雅江源第一景  位于仲巴县拉让乡珠珠村,据县城36公里,从县城出发经G219国道前往可到达,这里游客可观赏到从雅鲁藏布江源头即杰玛央宗冰川流出,流经此地形成肥美的草原、湖泊、沙丘等。  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高的大河,是世界优等水质及高原江河之最,雅鲁藏布江像一条银色的巨龙,从海拔5300米以上的杰玛央宗冰川及大木确巴发源,自西向东奔流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南部,最后于巴昔卡附近流出国境,改称布拉马普特拉河,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饮水思源,而神奇、美丽的雅江源是野牦牛的故乡、藏羚羊的繁殖基地,水性源上而欲下流。

扎布耶茶卡

  扎布耶茶卡,也叫扎布耶错、查木错、扎布错等;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仲巴县隆格尔区仁多乡境内;地理坐标东经83°57′10″-84°15′08″,北纬31°27′10″-31°34′30″。湖区为高原寒冷半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年温差和日温差都较大,年降水量为192.6mm,年蒸发为2269.1mm,经常刮风,年大风日达172天,年平均风速5.8m/s,年日照时数3300小时。湖盆为封闭内流盆地,接受河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是世界三大锂盐湖之一。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仲巴县隆格尔区仁多乡  

达荣温泉

  达荣温泉地理位置位于仲巴县吉拉乡,是西藏现代最完整的生态温泉之一,方圆温泉有100多个,形成壮观的温泉群,其中最著名的为“六眼喷泉”,泉眼有节奏的喷发4—5米高。温泉群上端为沸泉,下端为温泉,其脚与河床间全部长满金砂。达荣温泉四季热气沸腾,喷涌不断,形成热气弥漫的壮观景象,达荣温泉非常有助于治疗关节炎、胃炎、心脑神经等多种疾病。这里曾在旧社会是贵族、牧场主、头人夏天避暑休闲的场所,在这里可以观赏到70多处泉眼,这里的牧草茂密,是盘羊、羚羊、黑颈鹤等野生动物时常光临此地,景色甚是壮观,是游客休闲、沐浴的好去处。

桑丹强久寺

桑丹强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桑姆丹强久寺—系藏语桑姆丹是专注一境,心不放逸之意;强久是菩提,指对佛教真理觉悟之意。寺庙属于噶举教派,由康巴朝圣者噶举喇嘛洛桑罗布创建,坐落于仲巴县隆格尔乡政府背后的隆格尔山脚下,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该寺的主供佛是莲花生大师。  现在的规模: 现有两间房子组成的经堂,前房里供奉了该寺的主供佛莲花生大师;后房里有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还有内存甘珠尔、丹珠尔;右则还有一间护法殿,内供吉祥天母、护法神等

帕羊草原

  帕羊草原,位于日喀则的西部,仲巴县帕羊镇附近,这里是世界最高海拔河流——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草原上有大片的牧场,处处是青草和牛羊,远处是皑皑雪山。  草原的左侧是喜马拉雅山脉,右侧是冈底斯山脉,这里常年收到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  地址: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帕羊镇外的大牧场  类型:草原  游玩时间:建议3-5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杰马央宗冰川

  杰马央宗冰川  杰马央宗冰川在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境内。杰马央宗,藏语的含义是排列成万字形的沙石滩。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曲,是雅鲁藏布江的正源。  据考察,杰马央宗地区有116平方公里被冰川和永久积雪覆盖。地势高寒,海拔5590米,地形平坦,周围是险峻的高山,条条冰川横在山谷之间。当地人把那闪亮晶莹的冰川叫“杰马央宗冰川”,把冰川融水汇集成的河叫“杰马央宗曲”。  玛央宗冰川,是现在人们流行的叫法,究其历史渊源应为杰玛雍忠冰川。杰玛雍忠藏语意义:雅江源是西藏原始宗教苯教的圣地之一,“杰玛”系藏语圣沙致意,“雍忠”是苯教核心吉祥标志万字符,圣沙含口数秒即可化水,具有醒神、洁身、驱邪之功,故以杰玛雍忠命名。  地理位置杰玛雍忠冰川位于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吉拉乡境内,距仲巴县城200公里。杰玛雍忠冰川深藏在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北麓的雪山深处,海拔5590米,是吉拉乡牧民群众夏季居住地,也是藏羚羊繁殖地。杰玛雍忠的源头地区冰碛物分布很广泛,每年有大量的冰雪融水汇集成河,并串联了许多冰碛湖,构成雅鲁藏布江的“故乡”---杰玛雍忠曲。  杰玛雍忠冰川传说:雅江源谷口有一水中石路(名为“多热”),河西北约3米处一椭圆形卵石,石心显马蹄形,深约20公分,据传是格萨尔枣马足迹。河谷上游一大岩石和一只中等白塔周围遍地见盘石,其中,数十个盘石上显现各种足迹,有牦牛、人和马等足迹。当地流传着许多神秘的传说。据传从杰玛雍忠到达荣温泉可写108部传奇故事。  雅江源出自冰川和矿泉之中,因源头雪山形如马首,故其河自古习惯称“当确藏布”。雅鲁藏布江水能资源之丰富,举世闻名,谓之藏民族的母亲河。雅江源富饶地是藏民族文化之摇篮,历史上西藏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它与珠穆朗玛峰一样,万水之源,是有世界科学家定论的后藏思想和标志,它的流域是西藏最富的地方,其上、中、下游均全身贯通着西藏旅游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  杰玛雍忠冰川周围资源,江源潮四季颜色各异,河流气势雄伟,雪山壮观、冰川美丽、山川秀丽、草原优美,冰川溪水奔流声,石流声,滚石声等响如天雷。  雅江的上游河谷开阔,河床比较小,水流缓慢,水色多变,多弯曲叉河;河谷中源湖塘、沼泽星罗棋布,许多段处分布众多小丘;岸边及山麓有成片沙地和新月形沙丘,沙丘映在沼泽湖泊河流中形成特殊的自然景观。流域的天然植被多为沼泽草地,针茅草原,灌木草甸草原等优良牧场。江源不仅养育了当地百姓,还养育了天然的动物种群,藏羚羊、岩羊、盘羊、黄羊、库比野青牛、野牦牛、马鹿、巨野骡、旱獭、野兔、金丝牦牛、雪豹、棕熊、黑狼、黄狼、猞狼、狐狸、黑颈鹤、丹顶鹤等在此江源任意嬉戏,游荡繁殖。  雅江源是野牦牛的故乡,在世界上最高、最大、最广阔称为“青藏高原”的西北、东南走向的喜玛拉雅山脉和西东走向的昆仑山脉之间曾生存大量野牦牛。雅江源野牦牛有黑色、金丝、红鼻间青牦牛三种毛色,雅江源吉拉乡、霍尔巴乡一带野牦牛毛色特别而多成群,属于红鼻间青牦牛更多,雅江源是藏羚羊的繁殖基地,藏羚羊繁殖具有特别的奥秘。  目睹冰川,才发现白色也有很多种:雪山沉寂时的洁白、阳光倾泻时的亮白;目光下移,白里透灰:冰川铁灰、地面土灰,到山脚时笔锋陡转,俨然粗犷的戈壁景观。天很蓝很低,仿佛伸手就能摘下一片白云。而那些没有植被覆盖的山体,被岁月的大手剥去历史的外衣,任流水洗涤着雅江源的现在和未来。造物如此神奇,江山如此富饶美丽,用它的乳汁滋润着两岸肥沃的土地,孕育出的远古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西藏文明诞生和发展摇篮,也是汉藏文化交流的见证。

马泉河

  藏语称“当却喀拨”,流自神山冈仁波齐东南部,流经仲巴县境内时称“玛藏河”,自萨嘎开始称之为“雅鲁藏布江”。在其流域有麻庞布莫卡、色日竹木卡等,都是古象雄十八部的重要城堡。至今我们在这些犹存的古城堡遗址中依稀可见当年古代象雄强盛的情景。马泉河是雅鲁藏布江之源头,它不仅对象雄文明起过重大的作用,而且对西藏各个时期、各类不同地域文明的孕育、形成和发展等起过巨大的作用。  地址:阿里地区(穿行在南面的喜马拉雅山和北面的冈底斯山之间  )  类型:河流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仁青休布错

  仁青休布错,海拔4756米,面积187.1平方公里,由冈底斯山北麓的雪水融汇而成。仁青休布错隐藏于高原幽静的深处,不同于平原湖泊,这里没有喧嚣的密林、没有奔腾的河流,却宁静入心。运气好的话,还可以见到野驴。  地址:日喀则市仲巴县仁多乡  类型:湖泊  游玩时间: 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五彩沙漠

  当你驾车从仲巴县城开往帕羊镇的途中,可以看到一座座沙丘在公路的两边,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五彩光芒,这就是五彩沙漠。金黄色的沙子,远处红色山体,加上一些绿色植被,构成了这一奇景。  地址:日喀则市仲巴县城至帕羊镇的途中新藏公路219国道旁  类型:沙漠戈壁  游玩时间: 建议20-30分钟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仁多乡

  仁多乡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仲巴县。1961年建仁多乡。位于县境北端,距县府66公里。面积4700平方公里,人口0.15万  日喀则地区仲巴县仁多乡,地处羌塘高原腹地。位于阿里大北线必经之路上的苦寒之地,人口稀少!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仲巴县仁多乡  

仲巴高温间歇喷泉

  仲巴高温间歇喷泉  仲巴高温间歇喷泉在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境内,位于拉赛拉山山腰。当它喷发时,随着一声怒吼,高温的热水、沙子、石块立即喷向天空,随后就沉寂下来变得有气无力直喘粗气,几小时后又开始喷射。  这个喷泉就是这样年复一年地、时而平静时而怒吼地喷发着,景色壮观。

冷波岗日峰

  冷波岗日峰  冷波岗日峰亦称“仑博峰”、“罗波岗日”、“罗波峰”,意为“大臣雪山”。在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境内,位于达吉岭乡。海拔7095米,终年积雪,为西藏已开放的44座山峰之一。山麓有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牧有牦牛、绵羊、山羊等牲畜。

雅江源湿地观赏区

  雅江源湿地观赏区位于帕羊镇岗久村,从县城出发沿着G219国道45公里处再往西沿着岗久村乡村公路5公里处到达。此处可观赏到草原、湖泊、沙丘、黑颈鹤、成群牛羊,远处可观赏到杰玛央宗冰川一带雪山。

布多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布多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