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省 >>永州 >> 祁阳县 >> 晒北滩瑶族乡

晒北滩瑶族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浯溪碑林

浯溪碑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浯溪碑林位于永州祁阳县城西南的湘江西岸,为我国罕见的露天诗海碑林。此地山水秀美,史载唐代中期的诗人元结非常喜爱这里,就在溪水之畔建庐而居,又建吾台,并将该溪命名为“浯溪”,浯溪由此得名。元结在公元761年撰写了《大唐中兴颂》,后来大书法家颜真卿将元结的这篇文章书写下来镌刻在江边崖石上后,从此浯溪名闻天下。以后又有宋人黄庭坚、清人何绍基、吴大徽等名家来此题名刻石,逐渐形成了碑林。碑林中还有清代越南使者途经此地留下的刻石四块。  浯溪潄玉  这就是浯溪,古诗云“一湾流水玉飞声”,故名“浯溪潄玉”。好一个“玉飞声”啊!你看,这曲折蜿蜒的溪水,清澈见底,淙淙不绝,穿过石涧,浪花飞溅,阳光一照,洒下万点鳞片,这溪色、溪光、溪声多令人陶醉,加上峡谷岸百花争艳,花落入溪,连溪水都是香的,无怪当年元结爱上了她,才把她叫“浯溪”。明代曹来旬的诗更给予贴切地赞美:“水抱青山路,源通沧海渠。龙宫开玉闸,泄出碎琼琚。”  香桥渡香  溪上架的这一石桥,名“渡香桥”。古人说“两岸细蕊浓花,游人裙履俱染余香矣!”因此而得名。宋臧戌辛伯诗:“四山凝碧一江横,读尽唐碑万感生,却想老仙明月夜,渡香桥上听溪声。”充分表露了对元结怀念之情。  溪口垂钓  溪口这一方形巨石,叫“钓台石”。当年元结常在此钓鱼,有元结《欸乃曲》为证:“零陵郡北湘水东,浯溪形胜满湘中。溪口石颠堪自逸,谁能相伴作渔翁。”  双龙戏珠  浯溪与湘江汇合处,摆着这块直径3米的球形巨石,叫“龙珠石”。每当洪水季节,溪水与湘水汇合,猛烈的围着石头旋转,看起来好像是石头在滚,两股水就像两条龙,这石头就是龙珠,这一景就叫“双龙戏珠”,颇为奇异壮观。  交通从衡阳到祁阳有322国道联接,有长途汽车可达。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城西南的湘江西岸  等级:AAAA  电话:0746-3222362  开放时间:  8:00-17:00  门票:  门票27人民币

祁阳浯溪国家湿地公园

祁阳浯溪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浯溪湿地公园环境优美,秀美灵动的水面,连绵逶迤的山峦、青涩质朴的山乡、郁郁葱葱的森林,悠然自得的鸟禽,共同组成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1)百里平湖  绿染浯溪:浯溪湿地公园内湘江风光秀美,丰艳多姿,每年春夏时节,花红水碧,鱼跃鸟飞,岚影沉浮,霞光掩映。水域多洲滩,成片的芦苇蔚然成景,野鸭等水鸟时隐时现。荡舟水上,随着舟船的前行,两岸的青山次第拨开,湘江正展示着她的温婉之美,闪动着含蓄和深远的光波。  云绕白水:白水河景色优美,碧波荡漾,草长莺飞。水质优良,粼粼碧波接连青山蓝天,景致优美无限。周边山体起伏延绵,其上植被葱翠茂密,青翠浓郁。山光接映水景,美妙多彩,令人神往。优美的自然风光中孕育着丰富的鸟类群落,随舟漫游,时时聆听清脆鸟鸣,仿佛身在人间天堂。  秀美祁水:祁水喝水清见底,在温煦的阳光下,犹如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拖着长长的绿纱裙,款款前行于青山绿水之中。蓝天上悠闲的云、岸边姹紫嫣红的花草与水中的倒影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分不清云在水中还是水在云中流,深植岸边的老树,新绿满枝,分明就是栽在水中的盆景。  (2)林海听风  石洞源水库周边山体分布着茂密的松樟混交林,森林林相完整且繁茂,春夏浓翠欲滴,秋冬黄绿相映,四季景观优美丰富,季相色彩变化多端。祁水河沿树木葳蕤,翠-滴,使人感到心境舒畅。一望无垠的杉木林坚韧挺拔,林相整齐,枝叶紧密相连,朴实中有光华之色,雄壮中见婆娑之姿,晚风吹拂,松涛振振,令人精神抖擞。一排排阔叶树慵懒地吮吸着天赐的甘露,它们伸展着翡翠一般的枝条,一片片叶子在微风中欢笑着,仿佛在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致敬。公园内随处可见苍苍古树:千年古樟盘根错节,树荫如盖;苍劲银桂虽历经几世,仍显示出无限的生机。  (3)山谷逶迤  白水河两岸山峦起伏,正式"两岸青山中盘绕,峰回路转又一弯",进入山谷深处,湖水碧绿深不可测。沿白水河乘船顺流而下,云雾缭绕,白鹭翩迁,鸳鸯嬉戏,仿佛置身于浩渺幽远的世外桃源。  (4)莺歌燕舞  繁茂的湿地植被群落为水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适宜的繁殖地。区域内鸟类群落多样性丰富,不同鸟类在此有着适合生存的生态位。丰富的鸟类资源为浯溪湿地公园平添一片生机,清脆婉转的鸟鸣不绝于耳,且不时能观赏到群燕起舞,飞掠湖面的美妙和谐景致。  (5)大坝风光  浯溪电站位于湘江干流上游祁阳县境内,为湘江干流流域规划九个梯级中的第三级,坝址控制流域面积23380平方千米,是一个以发电为主,兼有旅游、航运、交通、灌溉、城市开发等综合效益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坝高28米,坝顶长度1369米,主河床布置13孔溢流坝,闸孔尺寸20×12.5米(宽×高),堰顶高程76米,闸室段长100米,远观大坝,宏伟之极。登坝远眺,水藏在山中,山围着水,水绕着山,山披着绿,绿映着水,晨昏晴雨不同,风光旖旎,环境优美。  (6)迷人天象  水面日出:拂晓,雾霭泛起,乳白的纱把重山间隔起来,只剩下青色的峰尖,真像一幅笔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画。继而,天空云朵赤紫交杂,瞬息万变。满天彩霞与水面上的茫茫雾气连为一体,云霞雾霭相映。日轮掀开云幕,冉冉升起,宛若飘荡着的宫灯,顷刻间,金光四射,群峰尽染。  金色夕阳:傍晚时分,在枭枭炊烟中见暮霭初起,万山俱寂,夕阳吻水衔山,缓缓西沉,将山河染红,山峰、农舍、田园、湖泊、树木、游人都镶上金边。只见由橙色变紫色的天空中,布满一道道灰暗的云,像是太阳不愿意离去泛起的涟漪。未风,残阳尽逝,倦鸟归巢,暮鸦嗓起,秋虫啁啾,山色朦胧。真一个"万壑有声含晚寂,数峰无语立夕阳"。  森林之夜:对于长期居住在城市的人们来说,能够在原汁原味的夜空下呼吸新鲜的空气已经成为一种奢侈,浯溪湿地公园的夜晚仿佛原生态的一床棉被,纯白、宽厚、轻软、温良。雨停月初,在暗淡的天光下,寂静能带给游人新鲜的人生体验,仿佛在无数沉默的灵魂中游走。抬头望去,银色的星星如小花,开满墨蓝的夜空,白云如梦似幻,月亮蓦然变得异常硕大光明,令人沉静,不妨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做种种幽邈的遐想,疲累、忧愁、压力在其中不知不觉化为乌有......

祁阳小鲵自然保护区

祁阳小鲵自然保护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湖南祁阳小鲵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4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现有干部职工126人。保护区位于祁阳县东北部,离县城15公里,居祁山山脉中段,保护的主要对象是珍稀濒危两栖动物—挂榜山小鲵。同年经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批,成立保护区管理局,内设党政办、国有森林资源管理办、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和计划财务股四个职能股室。  保护区范围包括四个国有工区和18个行政村,总面积6060公顷,其中核心区1703公顷,缓冲区1945公顷,实验区2412公顷。  保护区内森林资源丰富,有乔、灌木90科,232属,654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水杉、银杏、南方红豆杉、绒毛皂荚、香樟、鹅掌揪、楠木、杜仲、厚朴等15种,保护区森林覆盖率为95.2%,区内的植物群落以松竹、枫竹、杉竹和灌竹天然混交林为主,天然林比例达70%以上。丰富的植物资源和良好的气候特征为野生动物的繁衍提供了栖息场所,据调查,区内有脊椎野生动物170种,隶属20目72科,其中有穿山甲、虎纹蛙、大鲵、红腹角雉等国家级保护动物18种,特别是2002年11月发现的第四纪冰川后保留下来的珍稀类群挂榜山小鲵,更具有保护及科研价值。  近年来我们保护区按保护区总体规划要求做了大量的工作,几年来修建公路45公里,其中水泥硬化24公里,架设高压电线110千米,改善职工和林农生活用水管线180千米,营造防火林带60千米,小鲵孵化池2座,修建小鲵观测点1个,修建护林防火哨所3座,瞭望台1个,新建了1000多平方的办公大楼,及新建了环境监测站一所。这些项的建设及大地改善了管理局的办公条件。在森林资源的保护上,保护区管理局加强了区内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力度,一是对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实行分区管理,将保护区核心区和实验区的森林全部区划为生态公益林,对森林资源进行系统普查,对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作了普查,编号,订牌,落实专人管理.二是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挂榜山小鲵管理的通告,管理局又制订了具体的保护措施,从加强管理和提高广大民群众对小鲵及森林资源的保护的自觉性上下功夫。三是加强法制宣传和护林防火。林区共管等各项制度建设,约束对小鲵和森林资源管理的不利行为。在资源监测方面,主要开展了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本底调查,开展了对挂榜山小鲵为主的国家级保护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调查,并邀请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邓学建、沈献猷等教授对挂榜山小鲵生物学特征与生态学特性的研究,管理局修建了野外观测站,对气候、物候及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并在挂榜山小鲵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上进行探索和研究。

金洞猛江河国家湿地公园

金洞猛江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湖南金洞猛江河国家湿地公园于2015年12月通过国家评审成立,公园位于湖南永州市金洞管理区境内,属南岭山系的阳明山脉,总面积1272.8公倾,森林面积800.6公顷。湿地公园由晒北滩水库水体、牛头山到水库大坝河道以及周边部分山地组成,公园水域面积大,流域范围广,水质优良,景色优美。湿地公园位于白水源头,南岭山脉阳明山地区。公园内水流宽阔平稳,两岸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形成了一幅高峡平湖的壮观山水画卷。游人可行走于环湿地公园水岸道路,沿途远眺两岸青山绿水,或三两结伴自驾游船、皮划艇等水中闲游、拂风赏湖。   公园内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森林茂密,树木葱茏,山峰雄伟,溪水清澈,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共有植物197科1033种野生脊椎动物79科233种。   公园内水量充沛,水质优良,两岸峰岭苍翠,植被繁茂,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湿地公园内大面积的地带性阔叶林和众多的天然生态岛,多样的生态环境为动植物的栖息、繁殖提供了优良的条件,时常可见鸳鸯、白鹭等成群水鸟在水面遨游,或是听闻各类鸟兽山野啼鸣,引人入胜。   公园文化底蕴深厚,瑶族文化贯穿于瑶族民间的神话、宗教、习俗节日、舞蹈和道德观念中。勤劳善良的瑶汉同胞用智慧在这里演绎着绚丽的四季燃情,美丽多情的瑶家阿妹编织着浣溪纱的传说,大自然赋予了这里鬼斧神工的神韵。其中,最负盛誉的是“瑶家坐歌堂”,被誉为歌声里的“瑶文化活化石”,2008 年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瑶家坐歌堂”广泛流传于湘南的各个过山瑶支系当中。它不仅具有很高的音乐研究价值,而且在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等方面同样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猛江河湿地公园区位优势独特,公园周边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均已开发较为成熟,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备一定的名气。在湿地公园周边区域还有被誉为人间“灵山福地”的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其风景秀美文化底蕴深厚,为历史上著名的佛教胜地所在。金洞国家森林公园内峰岭争奇,沟壑溪流纵横,奇山怪石神态各异;植物群落错落有致,古树名木繁多,景观独特,极具观赏性;还有被称为“亚洲第一漂”的金洞漂流,其惊险、刺激,野趣横生,吸引众多的都市人前来旅游。   公园交通便捷,距泉南高速公路(G72)56.0千米,距三南公路(S320)42.0 千米,距湘桂高铁祁阳站80.0 千米,距永州零陵机场103.0 千米,距永州市中心城区113 千米,在建的木牛二级公路直达湿地公园。

陶铸故居

陶铸故居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陶铸故居位于永州市祁阳县潘市镇陶家湾村一半山腰中。  1908年1月16日,陶铸就出生在这里。1926年,他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8年回祁阳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9年前往福建,先后担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书记,中共漳州特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长,福州中心市委书记,组建闽南红军游击总队和闽东地区人民武装,成功地领导和指挥了震惊全国的厦门劫狱斗争。1933年5月,被捕入狱,1937年被周恩来、叶剑英营救出狱后,被派到湖北省担任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豫鄂挺进支队代政委,创建鄂中抗日游击队和游击区。  解放战争时期,陶铸先后担任辽宁、辽吉、辽北等省省委书记,四野政治部副主任。他受中共中央委托,先后与傅作义、程潜谈判,为和平解放北平和湖南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陶铸先后任广东省省长、省委书记、中南局第一书记、国务员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文革”期间,他协助周恩来处理党和国家的日常事务,同林彪、“-”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69年11月30日,被林彪、“-”破孩致死。粉碎“-”后,中共中央为他彻底平反,于1978年12月24日为其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陈云代表党中央致悼词,对陶铸的一生给予高度的评价。  陶铸故居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共有5间房,系陶铸祖辈所建,周围群山环抱,气候宜人,环境幽雅。  1988年1月,为纪念陶铸诞生80周年,在陶铸故居下方100米处修建陶公亭,亭高约6米。1998年为纪念陶铸诞生90周年,在陶公亭下方约100米处建立陶铸生平事迹陈列室。陈列品主要来源于浯溪公园陶铸生平事迹陈列馆陈列品复制件,约310件。  陶铸故居于1986年11月被祁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祁阳县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5月被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9月被永州市委宣传部公布为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祁阳革命烈士纪念碑亭

祁阳革命烈士纪念碑亭为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祁阳革命烈士纪念碑亭位于永州市祁阳县城龙山公园内。  1925年12月,共产党员雷晋乾受组织委派回祁阳开展革命活动和发展党的组织。1926年1月,经过培养考察,发展了段文元、廖康国、王镇湘3人为共产党员,并成立中共祁阳特别支部,开展一系列反帝反封建斗争和反对旧势力政权的斗争。1927年5月,祁阳党组织遭到破坏,雷晋乾、蒋毓华、邓国光等被杀害。1927年9月,岳北农工会委员长、共产党员刘东轩受组织派遣,化名钟德贵,偕妻周凤英,携弟刘从然来到祁阳,恢复发展党组织,1928年1月,选举成立中共祁阳县委,先后开展除夕暴-动、秘密恢复组织农协小组、支持周文农军斗争等一系列工作。1928年6月,刘东轩、江殿逵、申维善、周定文、陈-、黄履常等人被捕,遭到杀害。  为纪念1927~1928年在祁阳牺牲的雷晋乾、蒋毓华等革命烈士,祁阳县人民政府于1951年10月在县城龙山公园建立革命烈士纪念碑,并在纪念碑上建相同式样和规格的木质结构的纪念亭。一碑刻有由陶铸题写的“精神不死”四字;一碑刻有由王首道题写的“精神犹存”四字,背面刻有1927~1928年祁阳大革命运动中牺牲的9位烈士名录和纪念碑文。文革期间,陶铸题词的碑刻被毁,1980年12月复立,正面仍为陶铸题写的“精神不死”4个字,背面刻有祁阳县人民政府撰写的复立说明。  纪念亭为木质结构,因长期日晒雨淋,瓦烂木朽。2001年,县人民政府拨专款重建二亭,样式仍为六角重檐,构架为混泥土浇注,改灰青瓦为黄琉璃瓦。祁阳龙山烈士纪念碑亭位置较高, 地势平坦,周围古树参天, 环境幽静。两碑为汉白玉石, 高分别为2.4米和2.6 米。纪念亭为6 面6 柱12 飞檐, 红柱黄琉璃瓦, 亭高10.5米, 两亭相距2.9米。建筑物占地面积为90平方米, 保护面积约10000平方米。  祁阳革命烈士纪念碑亭于1986 年5 月被祁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祁阳县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5月被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9月被永州市委宣传部公布为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浯溪摩崖石刻

浯溪摩崖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浯溪摩崖石刻位于湖南省祁阳县城西约2公里的湘水之滨。  浯溪是湘南著名的风景区,此地怪石嶙峋,林木荫荫,溪水涓涓,奇峭的山岩石壁上,保留了许多历代的摩崖石刻、碑碣。  1200多年前,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元结卸却道州刺史之职回乡,途经此地,见这里山水秀丽,留连不舍,遂居家于此,并将一条无名的小溪命名为“浯溪”,修建了峿台和浯庼,并分别为其作记并将自己撰写的《浯庼铭》、《浯溪铭》和《峿台铭》请三位书法家用玉著、悬针、钟鼎三种不同的篆体书写,刻于摩崖上,此便是后人所称“浯溪三铭”,亦称“老三铭”。元结在浯溪定居以后,特将其上元二年(761年)所撰的《大唐中兴颂》一文,请颜真卿楷书,于大历六年(771年)摹刻于浯溪靠近湘江的一块天然绝壁上,因文奇、字奇、岩绝,世称浯溪“三绝”。  石刻高7米,全文共332字,每字直径约13厘米,笔力遒劲,珠圆玉润,据说是颜真卿生平的得意之作,后人称赞他的《大唐中兴颂》为“颜体笔翰高峰”、“楷书典则”。文章记述了安史之乱、玄宗逃蜀、肃宗即位、克长安、洛阳等史实。在此岩刻的旁边,同一绝壁上还有一块油黑闪亮的青石,晶莹如玉,可照见近处的景物,这是“浯溪一奇”——镜石。  历代来此游玩的游者纷纷在浯溪题词刻诗,使浯溪周围几公里的岩石上刻满了碑文,成为中国少有的露天诗海碑林。据统计,历代来这里游历并留有诗文题刻的有300多人,共有摩崖刻石486方,大部分保存完好。在这众多的摩崖石刻中,除了《大唐中兴颂》外,还有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的《浯溪诗》和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的长诗《书摩崖碑石》及清代著名书法家吴大澂的“新三铭”,即《浯溪铭》、《峿台铭》和《浯庼铭》最为引人注目。  浯溪的景色也很迷人,是著名的游览胜地,以其引人入胜的“浯溪八景”著称于世:浯溪漱玉、镜石含晖、浯亭六厌、摩崖三绝、晤台晴旭、窊尊夜月、香桥野色、书院秋声。身临其景,美不胜收,有“楚山水之胜首潇湘,潇湘之胜首浯溪”的美誉。(国家文物局)  

狂狮河漂流

  有“神州峡谷第一漂”的祁阳金洞狂狮河漂流是香港汉福祁阳金洞狂狮河大峡谷旅游有限公司新开发的漂流景区,它位于永州市东北隅,祁阳县南部,距祁阳火车站78公里,永州火车站86公里,至衡昆高速公路白水镇接口处仅36公里。  狂狮河漂流,起点至终点长约10公里,漂程约2个半小时。该景区的特点是谷秀、水美、崖险、石奇。在游玩期间既可以观赏幽深奇异的原始峡谷风光,又可以体验惊险刺激的明河暗洞漂流;既可饱览气势磅礴的瀑布又可品味山花烂漫,曲水回环,奇石遍野,雾绕群峰的美景。整个游程历经数里绝壁、十里画卷、百米飞瀑、千米洞天。  说狂狮河峡谷秀,秀在漫山碧透、郁郁葱葱的原始植被,秀在繁茂的古稀植物和生机盎然的奇花异草。秀在清澈透底、碧蓝纯净的河溪清潭、秀在泌人心脾溅谷飞瀑。秀在充满诗情画意、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廊和如梦如幻的世外美景。  说狂狮河峡谷群险,险在惊心动魄、刺激惊险的峡谷漂流;险在绝壁峭崖,险在如狂龙出海奔腾于险谷中、曲折湍流,让人犹如进入惊涛拍岸之险境!  说狂狮河峡谷幽,是以水显幽、是险崖的飞瀑、是石隙间叮咚的山泉、幽谷的浅流、丛林间的啾啾鸟鸣,幽得这般神秘、幽得如此宁静。它以竹藤古树显幽:竹林古藤老树相互缠绕、曲境通幽。  说狂狮河峡谷野,野在原始的峡谷风光,野在原始生态的上千种国家保护动植物,野在雨后山野如洗、风清秀峦的野趣盎然,人间不可多得一块净土,尽显其中。  漂流狂狮河峡谷,既有惊时穿激流越险滩的热情澎湃,又有缓时两岸风光尽收眼底的山水画廊。游客乘橡皮艇顺流而下,有落差各异的激流险滩;有神形绝妙的奇峰异石;有银河奔泻的飞流瀑布;河中晶莹剔透的鱼虾欢跃;河畔花朵怒放;蝴蝶翩翩、岩燕飞翔、野鸭游弋、山鸟啾鸣,与两岸古朴、善良、勤劳耕作的瑶寨兄妹组成一幅美妙的山野图画,令游人疑似置身世外桃源,恍若步入人间仙境……   

祁阳文昌书院

  文昌书院位于湖南祁阳。明万历十二年(1584)(一作十六年),在天马山南麓(前临湘江),邑人、铜仁太守邓球倡建文昌塔于江滨,并建书院于塔前,故名。有石坊、讲堂等。塔前构厅事3楹,为诸生课业之所,日讲课,左右各1楹。前置3祠,一祀文昌神,一祀周敦颐、程灏、程颐,一祀前代寓贤与乡先达名流。又前为石坊,题曰“文昌书院”。集诸生日讲课其中。天启间,邑人陈朝鼐“误信形家邪说,倡众毁塔,而书院亦废”。清康熙九年(1670),知县王颐建文昌阁于文昌塔废址,“并于阁后仍构书院为肄业所”。后以“踵增无人”,阁犹存而书院则为僧院。至乾隆十年(1745),知县陈大受重建文昌塔于原址,迁文昌阁于塔旁山阜。其规制有变更:阁之四旁,周建院舍,前为门庑3间,后为厅事3楹,东西两厢各10间,制取轩朗,材尚浑坚,栋崇而楹耸。十四年(1749),知县李映岱重建书院于新阁,有讲堂、大成殿、文昌祠、正谊堂、官厅、雨亭等建筑。二十七年(1162),知县李莳订立《规制》,聘师、招生、考课等均有规定。诸生分为内肄业、外肄业、与课3类管理。道光二十年(1840),知县易学超重建,以祁阳古称永昌,改名“永昌”,其规模更大了:讲堂1座,大成殿居中(左柄主讲,右作官厅),雨亭1座,正谊堂1座,头门1座(左右门房2间)月台,文昌祠(学舍5间),左排房1座(学舍7间),回廓2座(学舍各3间),庖湢4所(置四角)。并以“遵岳麓、白鹿之规,体紫阳、南轩之训,黜浮华而崇实学,敦孝友以重人伦”为宗旨,昌明道学,丕振人文。咸丰九年(1859),石达开军曾驻此。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小学堂,两年后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12年改称学校。1930年改为乡村师范学校。1982年,拨归祁阳师范,几经改建,除右厢尚余旧房数间,院中余一老桂花树外,余已荡然无存。今为祁阳师范校址。

雷晋乾烈士墓

雷晋乾烈士墓为祁阳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雷晋乾烈士墓位于永州市祁阳县三口塘镇坝塘村。  雷晋乾,祁阳县三口塘镇坝塘村人,1898年12月出生,1918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1921年三师成立一个进步学生组织——心社,雷是首批参加者,并是骨干成员之一。是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春参加三师驱逐反动校长刘志远的学潮。之后先后去安源、水口山发动工人运动和“岳北农工会”组建工作。1925年秋同罗严、毛泽民、夏明震等到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并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1925年12月由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和中共湖南区委以农民运动特派员的身份派遣回祁阳发展党组织,领导农民运动,开展革命活动。先后发展段文元、王镇湘、廖康国为中共党员。1926年1月成立中共祁阳县特别支部,任特支书记。9月,陈策、王一分(王首道)先后被派来祁阳工作,王一分接任特支书记,雷晋乾专职从事农运工作,10月成立县农民协会,任协会委员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1927年5月湖南发生马日事变后,雷晋乾正在祁阳西区巡查工作,5月28日,蒋毓华、雷晋乾、何镇南在文明铺,准备调集文明铺区农民自卫军中队去湘潭会师-何键、许克祥的叛变,由于区中队长唐振亚叛变革命,雷晋乾等人被捕,6月9日在县城被杀害,年仅29岁。  1952年, 雷晋乾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1953年4月,祁阳县人民政府优抚委员会在其故居树立烈士墓碑。由于原碑损毁严重,2009年10月祁阳县人民政府为其重立新碑。  雷晋乾烈士墓于1986年5月被祁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9月被永州市委宣传部公布为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龙溪李家大院

龙溪李家大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面积7100平方米的具有典型湘南民居特色的老宅子,是目前祁阳乃至永州年代久远、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古民居,叫李家大院。李家大院背山面水而筑,体现了建筑与山水和谐相处的湘南民居特色。现保存完好的房屋有36栋,游亭17座,大厅36间。房屋为砖木结构,翘角飞檐、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院内天井既通风采光,又起排污泻洪作用。房屋布局纵横有序,讲究通风透气,正、横屋之间有阶巷四达。龙溪李家大院原由老屋院、吊竹院、上、下院和品字书屋组成。现存的李家大院仅指上、下院和李氏宗祠,全院大部分房屋为直向排列,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户户相连,井然有序。整个上下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有游亭、巷道或阶檐相通。  宗祠内地面都是用青砖铺设,梁柱用材粗犷,柱础多为石质,木柱多为古树所制。听村民说李家大院内这样的古木大柱共有48根,传说会出48个大官。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另一种象征。精美的木雕石雕摇钱树李家大院砖雕、木雕、石雕都十分精美。整个大院有1200多个花窗,150个柱礅,都是精雕细刻,美轮美奂,无一重复。这座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村落,近年来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寻幽访古。湖南副省长贺同新、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实地考察后赞道:“北有张谷英,南有李家院”。电视剧《陶铸》及电影《故园秋色》曾在这里选景拍摄。  地址:永州市祁阳县潘市镇龙溪村  类型:历史建筑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30.0元

潇湘楼

潇湘楼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我今天借用李白《夜宿山寺》这首诗来形容我们的潇湘楼一点都不为过。先生们、女士们各位朋友请随我的手指处便是潇湘一带赫赫有名的潇湘楼。一眼望去,楼顶穿过云层,楼身巍然耸立。从正面看整个楼阁就如“品”字一样端庄落座在1209平方米的突兀的小石山上,因楼傍古城墙潇湘门而得名“潇湘楼”。楼前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古石板街,石板街依祁水(又名小东江)西岸而延伸。小东江上可追溯到邵阳与祁东四明山发源地流经邵阳、祁东、祁阳北部各镇。祁阳县城东江村头海水湾与湘江汇合。祁水与潇水在此汇合形成两股水系回漩产生诸多灵气,潇湘楼建于此灵气之地与文昌宝塔、万卷书岩相得益彰,更显文风盛世。  相传潇湘楼是为纪念舜帝“泛湘江”巡祁阳而建,供奉舜帝和娥皇、女英像。原楼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现楼为民国初年重建。在这海拔百多米、面积1千多平方米小石山上建这座高8米的楼阁,采取中西合璧砖木结构的建造风格,充分显示了古时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大家在楼前抬头仰望了这雄伟的潇湘楼这么神奇是否有种特别想登楼一睹老楼的风采和神韵。那好吧!大家就随我一起来领略潇湘楼的奇妙和内涵所在。  大家看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半弧形台阶,别看这个台阶的痕迹较新,但这是在2013年按原貌修建的,台阶分为南北对称式梯形台阶,南北均为20级阶梯,为什么要刚好砌20级呢?原来这里面也是有寓意的,因为潇湘楼现今为县道教活动场所,祁阳县道教协会就设在这楼里。我们来游览潇湘楼第一步踏上这第一段20级台阶就意味着我们要有一颗赤诚的心来面对道教信仰。台阶宽2米全用大理石砌成。从第一级到20级有个云台,南北台阶一侧靠二层月台方石护坡,一侧安装大理石护栏,栏杆中间各有7块雕花石板,分别雕刻了“八仙飘海”图案和“羊、鸡、狗、猴、牡丹、荷花”。16块护栏石板背面雕刻了我国传统文化“十二生肖”属相图案和龙凤吉祥图。云台护栏石板上刻了一幅“天狗食月图”和“仙猴献蟠桃图”。所有石板图案为阴刻,雕刻工艺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云台护栏正对面是2米宽的16级台阶直登楼阁大门。台阶左右是2米高和8米宽的方石护坡月台。对称式种了两株四季桂花树,花香四溢,满楼飘香。月台左边护栏刻有5幅图案,分别是“松、莲、梅、鲤鱼跳龙门、大鹏展翅飞”。右边刻有5幅图案分别是“兰、竹、菊、龙腾祥云、风吐瑞气”。这些图案都是一种美好的祝福和象征。16级台阶寓意顺风顺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我们随着阶梯拾级而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潇湘楼大门。“潇湘楼”三个大字黑底白字隶书正然醒目镌刻在大门楣头上。此门比较奇特,整过楼墙全是长方形青砖砌成。门框边全用青石支撑,门楣头长方青石上浮雕了双狮戏绣球雕刻图案。狮子的形态玲珑剔透,栩栩如生,气势逼人。门头两侧波形垫肩各阳刻了一幅凤凰含祥云图,大门方石柱上阴刻了一幅醒目的楹联,上联是“木石居犹是”,下联是“江城画不如”。据说这幅楹联是民国祁邑名士黄矞书写于此。大家再往下看这两对门墩的风格在我国古代的明清时期的建筑中最为鼎盛,门墩形似虎脚爪,四周雕刻了祥云形几何图案,门墩上面为平面可供人歇息。  大家请随我跨入潇湘楼,进门第一栋是主楼,主楼分为上下两层,楼高8米,第一层正面供奉着一尊灵官大帝金像。黄灵官,本名王善,民间信仰之一,道教的第一护法神,在明代是一位著名的雷神,火神,降魔之神,司掌收瘟摄毒之神。左右两边为厢房。二层为木制0,形似戏台,0两边各有一根大木柱,柱上刻有楹联一幅:“谒廟缅怀聖洁双娥寻舜帝,登楼骋目澄眀二水入胷襟”。沿着左右两边盘旋的木梯上得二楼,三尊熠熠发光的神像在楼中堂正壁神龛上供奉着。大家猜猜这3尊金像是谁?对了,中间的是舜帝,左边是娥皇,右边是女英。今天我们站在这0上虽然看不到舜帝当年“泛湘江”和二妃寻夫君的英姿风采。但我们通过这0的格窗往外眺望,近处眼底看见石板老街屋顶的飞檐翘角,青瓦屋面鳞次栉比在小东江的映衬下蜿蜒游动。东江和湘江尽收眼底,两江在海水湾汇合形成江水浩渺,远峰低云,风帆点点,水鸟翱翔,临风心旷神怡。远处文昌宝塔直顶苍穹,万卷书岩微波叠影,天马行空层峦叠翠。潇湘楼与文昌塔万卷书岩隔江遥相对峙。恬恬都是在明代修建,潇湘楼于明嘉靖年间修建,宝塔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修建,相互至少相隔40余年。两者相互呼应承袭祁地千年文脉,形成邑县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如果这美丽的江景能给我们带来许多遐想,让我们穿越时空似乎看到“两江”在历史上曾经的辉煌而让我们兴叹,那么我们身后潇湘楼的紫气和文光是否让我们更痴迷忘返。潇湘楼为主楼与后院潇湘观之间有个天井,天井不大,前面地面用卵石铺成了道教中的“八卦”图。后面靠潇湘观门前有一巨石形似猛兽,玲珑剔透,藤蔓缠缚着这只猛兽安眠于此。巨石缝隙下有一股清泉潺潺,八卦图下据说就是以前的“绣球井”,常年清泉不断,别看这口井在这突兀的小石山上,地形比周围都高,传说这口井从来没涸过,附近百姓在旱灾之年靠这绣球井救民于水火之中。这口井还有个奇异的现象,每逢月圆之夜,月落井内映在水面,井内紫气升腾,井水如烟迷漫,在江风吹送下微微荡漾,月随波动,波映井口,形成了大圆套小圆,圆滚圆,好似绣球在滚动的奇异现象,故而得名绣球井。古代文人骚客常云集于此,吟诗作赋,以文会友。可惜在20世纪70年代被填毁,我们现今再也无法欣赏到这一美景了,只能发挥想像让绣球井呈现在我们的印象中。  传说绣球井旁有一洞口,洞内有两个客厅之大,冬暖夏凉,内有石凳石桌等,一到冬天洞口如长龙吐水喷出长长白雾,据说是舜帝巡湘江降恶龙于洞内所致。  大家请看巨石后面的后殿就是“潇湘观”,此殿于2013年重修并重塑神像开光落座,整修一新的后殿正大门正对巨石而开,相互呼应,形同巨石拜神,神炼巨石,显得有几分仙气。潇湘观牌由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至安先生题写,后殿大门前廊柱上由祁阳县文人书写了两幅楹联,前面这幅是“道亦导,头头是道,神即人处处有神,”后面那幅是“荷风传送潇湘外,云观唱经日月中。”这两幅楹联咏景写物叙事,表现淋漓尽致,恰到好处。我们拈步进入潇湘观内,看见金碧辉煌、青砖铺地、锦帛悬地,一幅用魏碑体书写的楹联庄重的悬挂在八尊神像之前,上联是“两仪八卦乾坤大”,下联是“一气三清日月长”。气魄恢宏,肃穆庄严,给人一种敬畏油生的感觉。八尊神像从右至左排列端坐,分别是:潇湘大王夫妇、上清灵宝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福德财神、文昌帝君、药皇祖师治病救人。这八尊神像闪着熠熠金光、神态各异,或双手抚膝、或天庭饱满、或温文尔雅、或神势肃穆、或雍容大度、或慈祥端庄,令人肃然起敬。在这里我们看到每年来这里求神拜佛的香火不断,求医、求财、求官、求子,有求必应。  道教文化的深远,身处潇湘楼道教之地,我们探寻着深邃的道教文化之秘,拾取灿烂的道学经典,犹见潇湘楼的灵气与飘逸,这些楼台沉浸在氤氲的烟雨中与缥缈的香火里,和着山水风月、诗词书画,还有清茶的禅机仙气。我们似乎隐约看到了潇湘楼昔日的繁荣。当然信仰由心而生,信则有,不信则无。话又说回来,世上痴心向佛,真正为了佛而求佛的人能有几人。只是让沉思引领着步履去追寻各人另一处情境罢了。  出得这神奇的潇湘观,左边与厢房之间的石山上有一棵200多岁的黄荆树,这个树高12米、围1.5米,冠荫60多平方米。黄荆木为普通灌木,谁也想像不出到它能长成栋梁之材,堪称一宝。或许这棵黄荆树是“道观”的仙气、灵气所致,才与之道观朝夕相伴了200多年。我们是否来摸摸这棵有生灵的黄荆树,沾沾灵气,求得个寿仙。  潇湘楼的文化内涵、潇湘楼的道学渊源、潇湘楼的仙灵之气、潇湘楼的历史典故,在民间流传很多,今天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请大家自己领略和回味。  最后,我以一首古诗高度概括登楼赏景的感慨送给大家:“云根突兀耸危楼,古树扶疏绿荫稠。山色迢迢自今古,江波淼淼长去留。风清雨过诗情淡,日暮云沉客自愁。两岸芦荻抽嫩笋,炊烟凝处有渔舟”。  作者:杨铁军

金沙滩滑草场

  金沙滩滑草场位于祁阳金洞旅游区内牛头山,金洞漂流驻地.主要旅游项目有空高流梭、滑草车、滑草鞋、沙滩车、食宿蒙古包等。  交通指南: 永州是湖南省距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最近的城市,也是距华南重镇广州最近的城市之一,自古便是华中、华东地区通往广东、广西、海南及西南地区的交通要塞,也是湖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素有“南山通衢”之称。境内湘江北可抵长江,南下经灵渠可达珠江水系;两条国道、十条省道在境内纵横交错;湘桂铁路横贯永州市北部,是连接西南诸省和海南、粤西的桥梁。  永州零陵机场已于2001年4月30日正式通航,目前开通了长沙—永州,长沙—永州—海口两条航线。具体航班班期和时刻如下: 每周三航班为长沙—永州,长沙起飞时间7时50分,8时35分到达永州;永州起飞时间9时正,9时45分到达长沙。每周一、周五航班为长沙—永州—海口,长沙起飞时间8时30分,9时15分到达永州,9时45分从永州起飞,11时15分到达海口;从海口起飞时间为12时10分,13时40分到达永州,14时10分从永州起飞,14时55分到达长沙。  

陶铸铜像

陶铸铜像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88年陶铸的铜像和革命事迹陈列室在浯溪风景区内落成,更融汇了古代元结“忠直方正”,现代陶铸“心底无私”的人文精神内涵。  贴士:陶铸,1908年生,湖南祁阳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同年参加中国0。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9年至1933年,先后担任0福建省委书记、漳州特委书记等职,先后建立了闽南工农红军游击总队和闽东地区人民武装力量。  1933年5月在上海被-逮捕,1937年被营救出狱。1940年到延安,担任-秘书长和总政部秘书长等职。解放战争期间,先后任0辽宁、辽吉、辽北省委书记、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政委。平津战役中,化装进入北平同傅作义谈判,以后担负了改编起义部队及组织和领导南下工作团工作。建国后,先后担任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0华南分局书记、广东省委及中南局-、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宣部长、第二届和第三届政协委员等职。在0中,遭-致死。   

祁阳文昌塔

祁阳文昌塔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塔  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祁阳县城关镇,此为省内仅有的四面抱厦式结构的砖石塔。  塔始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由祁阳人铜仁知府邓球倡建,重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  文昌塔坐东南朝西北,高36.68米,基座直径18.2米,每边长7米,砖石结构,底层以青石为基,二层以上为青砖砌筑,从下而上,逐层内收。内为拱顶,外为砖石出挑外檐,外平台地板、顶盖、角脊均用红砂石铺砌,尤耐风霜。塔中空,各层均有台阶,可绕至塔顶。每层各面均设券门。二、三、七层设外平台,其余设腰檐。各层高度不等,使塔身造型具有韵律感。塔顶有铁刹,雄伟壮观。一层正门嵌“二龙戏珠”立体镂空浮雕石刻,上刻“文昌塔”三字,其余各层也均在内壁上嵌有对联、建塔记等碑刻。  1983年10月1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102-45。

陶铸生平事迹陈列馆

陶铸生平事迹陈列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陶铸生平事迹陈列馆位于永州市祁阳浯溪风景名胜区(浯溪公园)内。  陶铸,谱名陶际华,字剑寒,化名陶磊。1908年1月16日出生在祁阳县潘市镇陶家湾村。1926年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陶铸转战南北,功勋卓著,参加过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成功地领导和指挥震惊全国的厦门劫狱斗争,组建闽南红军游击总队和闽东地区人民武装,创建鄂中抗日游击队和游击区。受中共中央委托,先后领导与傅作义、程潜谈判,为和平解放北平和湖南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陶铸作为中共中央中南局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敢于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赢得了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文革”期间,他协助周总理处理党和国家的日常事务,同林彪、“-”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69年11月30日被林彪、“-”破孩致死。粉碎“-”后,中共中央为陶铸彻底平反。  1988年1月在纪念陶铸诞生80周年活动中修建陶铸生平事迹陈列馆,馆名由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任重题写,当时叫陈列室,1998年1月纪念陶铸诞生90周年活动时,报请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改为陶铸生平事迹陈列馆。  陶铸铜像和生平事迹陈列馆于1995年1月被湖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晒北滩瑶族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晒北滩村

----

野株源村

----

碧江口村

----

三叉岭村

----

大源里村

----

高笋塘村

----

小茗洞村

----

磨石源村

----

史家坪村

----

烟竹山村

----

枧下村

----

晒北滩瑶族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