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省 >>永州 >> 江永县 >> 兰溪瑶族乡

兰溪瑶族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兰溪瑶寨古建筑群

兰溪瑶寨古建筑群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兰溪瑶寨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兰溪瑶族乡的兰溪村,所在村落是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作为第九批省保单位,本古建筑群现存较多明清时期古建筑,类型有民居、祠堂、戏楼、守夜屋、门亭、风雨桥、石质寨墙。现存有湖南面积最大的祠堂壁画,另有古碑刻百余方。“兰溪洗泥节”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据史料记载,蒋姓族人于唐元和年间(820)定居于此,欧阳姓族人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迁徙于此,是名副其实的千年瑶寨。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

  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坐落于“女书复活岛”美称的浦尾岛上,离江永县城15公里。四面潇水环绕,风景秀丽,民风淳朴,这里是著名女书自然传人高银仙、胡慈珠、唐宝珍的故居地,是女书流传的核心村落。女书园是2002年修建的,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采用的是仿明清式建筑风格。女书园是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记录、储存女书文化的资料中心,主要通过实物、文字、图片、音像等形式,展示女书原件文献、作品、工艺、书法、学术成果与民俗风情,全面介绍厚重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人文魅力。  女书习俗,主要在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镇及其近邻一带的妇女中传承,并以妇女所专用的一种特殊表音文字体系为内核的社会文化现象,其中的女字(也通称女书)是人类迄今发现的唯一现存的性别文字,女字、女歌、女红及其传承的民俗构成了丰富而立体的女书习俗。2002年4月,女书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录,2005年10月女书以“全世界最具性别特征文字”被收入《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2006年6月女书习俗列入中国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名录。  女字约有原创字符700余个。与其他文字相比,具有五大独特之处:一是妇用男不用;二是传女不传男;三是记录当地方言土语,并用当地土语唱读;四是字形奇特,右高左低,呈长菱形;五是人死书焚,陪葬送终。堪称中华文化之瑰宝,世界文字之奇观。  女书作品多为七言韵文作品,少数为五言体韵文。书写在精制布面手写本、扇面、布帕、纸片之上,分别叫做纸书、扇书、帕书;女书文学是苦情文学,内容主要有自传、结交、叙事、婚嫁、祭祀、民间唱本等;独特而丰富的女书民俗如坐歌堂、贺三朝、结拜姊妹、斗牛节、过庙节、吹凉节、乞巧节等为女书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语言学、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妇女学、民俗学以及民族文化史和民间文学等多学科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开放时间   08:00—18:00   景点位置  湖南省永州县上江圩镇  

上甘棠村

  历史文化名村上甘棠,从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起至隋开皇九年(589年)止在此建谢沐县治,长达700年。谢沐县以谢沐二水汇合为谢沐河而得名。这两条水实则为雌雄二水。雄水发源于都宠岭雄川源,源于高山雨水;沐水为雌水,源于石灰岩地下水。雄雌二水汇合处,山环水抱,气场信息得天独厚,确是一方风水宝地。周氏先祖唐朝天宝年间在此定居立宅,取名甘棠,至今已达1240年。  “甘”者甜也,“棠”,海棠果,即野苹果。甘棠,甜甜的野苹果。这是从出产苹果的老家山东带来的地名。又有一说:甘棠,原意为高大的乔木,以后用作官吏政绩的称颂之词。即是说周氏先祖是朝廷有功之臣。甘棠,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名胜古迹甚多,碑亭楼阁完好,是人文景观和自然风景点集中的旅游胜地。  地址:湖南永州市江永县城西南25公里的夏层铺镇  

大泊水瀑布

  大泊水瀑布风景区位于江永县城北11公里的千家峒瑶族乡,不仅在98年被命名为省级风景各胜区,同时也是全世界瑶胞寻根访祖的圣地,称为瑶族古都千家峒。千家峒由上、中、下峒三个盆地组成,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四周崇山峻岭,平均海拔千米以上,有8万亩原始次生林,仅有“穿岸”唯一通道;境内山幽、林深、洞奇、瀑美、泉温,瑶族风情浓厚。这里至今保存着“盘王庙”、“盘宅妹墓”、“平王庙”等瑶族历史文化古迹,流传着神奇动人的民间传说。鸟山、白鹅山、白鹅洞、双塘映月、马山、狗头岩、大泊水瀑布、金童放牧、天女散花、三峰霁雪、仙人桥等自然景观更是迷人,宛若仙境,被喻为瑶族的“桃花源”。  大泊水瀑布位于霸王祖村后,距千家峒乡政府11.5公里,大泊水瀑布是一组瀑布群,一条山谷深达2公里,沿途有七级倾泄的姐妹瀑,一瀑一形、一瀑一潭、一瀑一景,段落分明,自成首尾。到终端就是大泊水瀑布。此瀑布高100余米,宽30米,四季 不涸,颇为壮观。远看,从上而下笔直,如一条白链悬挂天空;近观,丝丝银线,白雾茫茫。瀑布下有一水潭,宽约100米。瀑布从上而下冲击水潭,浪花飞溅。若身临其境,则感凉风习习,泌人肌骨。瀑布两边各有一石台伸出,形如两个小平台,可供游人观赏,如若将瀑布与两边的石壁组合起来观赏,有如一只巨大的山鹰,展翅飞翔。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千家峒瑶族乡刘家庄村  开放时间:  8:00-17:00  门票:   门票40人民币

千家峒古战场

  古战场位于千家峒峒口穿岩山顶。在那里,能让我们感受到700年前那场浴血奋战的激烈。穿岩山上,放眼狼牙犬齿,延绵数里。在山崖之间,石墙把千家峒峒口围得固若金汤。从整体上看,砌墙的石头,没有任何加工的痕迹。一看便知,是千家峒的瑶胞在道州官兵来围剿的千钧一发之际匆匆修筑起来的。这就是保护千户瑶胞生命安危的首要屏障。  千家峒四面均为海拔千米以上的大山,山下峒口只容一人而过,只要守住了峒口和峒口上这道关卡,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真是天然设计万般巧,鬼斧神工无不奇。最奇的是眼前平地上这块凸立的石头,我们称它为“誓师石”,也叫“巨掌石”。它像一只向天起誓的大手掌。你看:五指并列向上,手背向外,手心向内,手上的青筋肉块高高隆起,象征着无穷的力量和必胜的信心。  元朝大德九年十二姓瑶胞阻止官兵入侵时,瑶胞曾在这里举手向天起誓:十二姓瑶人精诚团结,捍卫家园.这块巨掌石,就像瑶胞们顽石一样的身躯、大山一样的性格和坚强不屈的战斗精神,世世代代鼓舞着后人。  

永州古战场

  永州古战场位于江永县千家峒峒口穿岩山顶。在那里,能让我们感受到700年前那场浴血奋战的激烈。穿岩山上,放眼狼牙犬齿,延绵数里。在山崖之间,石墙把千家峒峒口围得固若金汤。从整体上看,砌墙的石头,没有任何加工的痕迹。一看便知,是千家峒的瑶胞在道州官兵来围剿的千钧一发之际匆匆修筑起来的。这就是保护千户瑶胞生命安危的首要屏障。千家峒四面均为海拔千米以上的大山,山下峒口只容一人而过,只要守住了峒口和峒口上这道关卡,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真是天然设计万般巧,鬼斧神工无不奇。最奇的是眼前平地上这块凸立的石头,我们称它为“誓师石”,也叫“巨掌石”。它像一只向天起誓的大手掌。你看:五指并列向上,手背向外,手心向内,手上的青筋肉块高高隆起,象征着无穷的力量和必胜的信心。元朝大德九年十二姓瑶胞阻止官兵入侵时,瑶胞曾在这里举手向天起誓:十二姓瑶人精诚团结,捍卫家园.这块巨掌石,就像瑶胞们顽石一样的身躯、大山一样的性格和坚强不屈的战斗精神,世世代代鼓舞着后人。

江永一中红军树

江永一中红军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江永一中红军树位于永州市江永县第一中学校园内。  1934年11月,红八、九军团长征经过永明(今江永)。27日,红八军团一部宿营在城郊的关帝庙和龙母庙(今江永一中校园)。当时红军极为重视革命思想宣传工作,红军总政治部在《在新的环境下的政治工作》中要求“每个红色战士应该是苏维埃基本政策的宣传者和鼓动者”。号召凡是能写字的战士,每人练习写熟1~50条标语,凡是宿营地和休息地方都写上标语,以使群众知道红军是为人民大众利益而战斗的队伍,从而同情、支持红军。一红军战士因此在龙母庙旁的朴树、山合欢树的树干上用刺刀刻下了两幅标语。在朴树上刻的是“保家卫国当红军”,在山合欢树上刻的是“中国工农红军万岁”。1989年,县人民政府修护栏,对两树予以保护,并刻碑一通以示纪念。目前两树长势良好,标语字迹清晰。  江永一中红军树于1989年9月被江永县委宣传部公布为江永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9月被永州市委宣传部公布为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龙虎关

  龙虎关原名镇峡关,明朝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设镇峡寨巡检司戍守。崇祯末年改名龙虎关。位于湘桂边界的江永县西南端,是五岭山脉中的一处隘口。龙虎关关南是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龙虎乡龙头岭,萌渚岭的层层峰峦。关北是湖南江永县粗石江乡虎头岭,龙虎二岭南北对峙,形同龙争虎斗,山势雄伟。一道垭口分开湘桂,两边是一大片平坦的开阔地,便于行兵布阵,因此龙虎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千百年来,古关硝烟时起,烽火连绵。发源于江永县境内的桃水河穿关西流,几经曲折回环,泻入珠江。桃水河流经龙虎关的2000多米河道,水流湍急,礁石嶙峋,漩涡密布,历史上不知撞翻了多少渔舟木排,加之两岸石峰突兀,岩交错,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寿隆桥

寿隆桥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寿隆桥又名汉寿桥。俗称板凳桥。位于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村东北隅0.5公里永(明)恭(城)古驿道(潇贺古驿道)上。青石平桥。始建于北宋。明成化八年(1472)重修。桥长约30米,由双面平梁和单面平梁两部分组成,先西南后折南北横跨沐水。双面平梁桥为三墩四孔,墩系方形青石堆砌,每段以双条青石压面。单面平梁桥长约10米、宽约1.3米,四墩五孔;桥墩均由三块长条石呈子母榫上下、左右拼拢围砌,形似八字形板凳腿,高约1.85米,榫头露出桥面0.27米,上以单面(一处为双面)青石压合;5块长条青石厚度在0.2米以上,最长的一块3.14米,最短的1.83米,除最南的两块长条石(双面)宽度约0.6米,其余宽度大约1.3米。

清溪文峰塔

清溪文峰塔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清溪文峰塔位于江永县粗石江镇清溪村西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八角七级楼阁式砖塔。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塔高约24米,底径10米。每层4门对开,余面作假券门。二层以上外置平座(原有围栏),叠涩出檐。塔身分内外两层,中设踏步,可登塔顶。民国年间因遭雷击,五层以上被损毁半边。  

女书风景区(女书文化村)

  女书岛也叫普美村,以前称之为浦尾村,距江永县城11公里,是一个四面环水的生态绿岛。该岛是女书的发源地之一,她呈葫芦形状,面积约0.67平方千米。女书岛民风淳朴,以汉族、瑶族居民为主,岛上保留有女书传人高银仙的故居。  女书河指的是江永县城至女书岛的潇水河段,全长约20公里,河面开阔,沿岸田园风光优美。在女书河漂游既可以体验女书文化的神秘,也可以领略江永美丽的田园风光。环女书岛的河段水面如镜,两岸枣木林立,构成了一道优美的水域风光。女书河的平静也正与女书的神秘、女性的温柔彼此照应。  女书是世界上唯一的性别文字,2002年被列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景点位置  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镇  

允山玉井古窑址

允山玉井古窑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允山玉井古窑址  时代为宋。位于湖南省江永县允山镇玉井村,此为湘南一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宋代大型窑址。  窑址方圆超过一平方公里,有大型陶窑10余座,中小型陶窑30余座。每一大型陶窑由4至6个单窑成龙形排列,亦称“龙窑”或“连窑”,单6窑从头到尾约2~5米,整列窑群长达20余米。数座窑-均有一口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的水塘,此为当时制作陶坯挖土取水所形成。文化堆积层厚约1.5~3米。  从陶器残片上看,有上千个品种,以碗、碟、杯、盘、釜、坛、罐等为多。每个品种又可分出许多类。大部分上彩釉,有红、黄、绿、蓝、青、赭、紫、橙,油光可鉴,玲珑剔透,并饰各种图案、文字及花、鸟、虫、鱼等。其做工之精细,烧制技术之高超,充分显示出宋代当地经济的发达程度和商业的繁荣景象,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2002年5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111-5。

千家峒水利风景区

千家峒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千家峒水利风景区位于江永县境内,以古宅水库、源口水库为依托,景区面积30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5.36平方公里,属于水库型水利风景区。   古宅水库、源口水库分属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是集防洪、供水、灌溉、发电于一体的中型水库。近年来,景区管理单位完成了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治理和水土保持等工作,有效保障了水工程和水生态安全,河流水质达到Ⅱ类以上。景区包含千家峒大泊水瀑布群、女书岛情人河、上甘棠古村水系、千年勾蓝瑶寨水系等重要景点,成为一处集自然风光优美、瑶族风情浓郁、水利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水利风景区。

湘桂古道永州段

湘桂古道永州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湘桂古道永州段   湘桂古商道,被驴友推选为“桂林十大徒步线路”之一。这是一条被历史尘封雪藏起来的“南方丝绸之路”。千年来,在桂北灵川-兴安-全州-湘南,曾有一条古老的陆运商道——湘桂商道。秦始皇修通灵渠,沟通了湘桂的联系。后来灵渠终因繁忙的商务不堪重负。客商另辟新道,绕过兴安灵渠改走陆路直达桂林漓江下方的大圩码头,再经商船运往广东广西腹地。这条湘桂商道曾繁荣昌盛长达500多年,又因上世纪30年代湘桂铁路和桂黄公路的开通而式微,以至于渐渐被人们所遗忘。

都庞岭

  都庞岭,南岭山脉五岭之一,位于湖南省永州市的江永、道县、零陵区与广西灌阳、恭城等县交界处。主峰韮菜岭,海拔2009.3米,位于道县境内,为永州市最高点。所谓五岭,史书记载互有出入,综合《广州记》、《南康记》、《舆:地志》、《水经注》诸家所说,五岭的具体位置是:都庞岭,在今湖南省蓝山县南和广东省连州市之北,而不是今日位于广西灌阳和湖南江永之间的都庞岭。秦时的湟溪关即在此岭之上,亦为由湖入粤之道(摘自黄现璠《壮族通史》)  

兰溪瑶族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兰溪村

----

兰溪瑶族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