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受降馆) | 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受降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位于怀化市芷江县城东七里桥。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1日至23日,日本降使今井武夫代表日本政府在芷江向中国政府无条件投降,中国政府在芷江举行震惊中外的中国战区受降典礼,史称“芷江受降”。为纪念“芷江受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1947年国民政府在芷江修建“受降纪念坊”。1995年,在纪念抗战受降50年之际,又在受降纪念坊右后侧修建一栋两层楼式的纪念馆。其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采用金字塔式纪念性、牌楼式民族性、屋顶式地方性造型。整个展馆设有“日寇侵华,罪行累累”、“中国抗战,浴血疆场”、“芷江受降,载入史册”、“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四个主题展览。馆内采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法陈列展出珍贵文物436件、资料照片625幅、二战时期兵器43件,被誉为“抗战胜利受降博览窗”。 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1月被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点,中国侨联爱教基地。 地址:湖南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七里桥村320国道旁 等级:AAAA 电话:0745-6839343 开放时间: 8:30-16:30 |
象狮坡森林公园 | 象狮坡森林公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象狮坡森林公园是国家2A级景区、省级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芷江县公坪镇象狮坡。距芷江机场、和平文化城26公里,北靠320国道、湘黔铁路,南监舞水河,距怀化市区仅6公里。是混交林自然风景区。象狮坡森林公园山清水秀,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共有日月湖旅游度假区、水上乐园、民族文化广场、风雨长廊、民间收藏馆、蓬莱山庄、侗乡山寨、甫宽侗寨、民族园、鱼苑、鸟语林、斗牛场、森林宾馆、游乐场、高尔夫球练习场、农家乐等近20个景点,累计完成投资2000多万元。景区内成功举办首届民俗生态旅游节和中国侗族歌舞服饰表演邀请赛,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香港凤凰卫视、湖南卫视、湖南日报等新闻媒体多次采访报道,受到中央、省、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象狮坡森林公园总面积3047亩。区内层峦叠嶂,森林茂密,有天然马尾松纯林,还有以楠竹为主体的竹林,较大面积的柑橘园3处,植物种类丰富的树木园和花圃园。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景色宜人。其间山势平缓,山水相依,远可览舞溪山色,近可赏春花秋景;动可听鸟语蝉鸣,静可观池中鱼虾。由于良好的区位条件与交通、民俗生态优势,1997年被湖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 该森林公园是度假休闲的理想胜地,你可以尽情欣赏侗族文化风情。工艺独特的鼓楼、吊脚楼、风雨长廊、寨门、凉亭等侗族建筑艺术让你惊叹和翘首。侗乡特有的腌鱼、腌肉、民族服饰、边舞的浪漫情调中品尝侗家风味,多情好客的侗妹为你敬上一杯杯清甜醇香的苦酒,青春骠悍的阿哥给你吹奏一曲优美动听的芦笙歌;还有侗族娶新娘、点新郎等参与性侗族歌舞表演,令你捧腹开怀,还有可能莫名其妙的做一回侗家新郎。末了,侗家阿哥阿妹与你手牵手,肩并肩,围成一个大圆圈,跑起侗乡多耶舞。此时,歌声、笑声回荡山际,气氛空前热烈,让你如痴如醉,热情亢奋。环顾周围的绿色世界,绿浪滚滚,松涛声声,劲风疾吹,民俗生态与你融为一体,回归自然,返朴归真,这时你会真正感受大自然的真谛。 |
芷江抗战“受降堂” | 芷江抗战“受降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芷江抗战“受降堂”位于怀化市芷江县城东七里桥的受降纪念馆内,受降纪念坊右侧100米处。 芷江抗战“受降堂”原系中美空军混合大队第14中队的营房,建于1938年,是横条状黑鱼鳞板双层木结构平房。建筑占地面积1071.63平方米,由受降堂、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部、何应钦将军办公室旧址三栋鱼鳞板双层木结构平房组成,室内桌、椅、沙发均属国家一、二级文物。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日本投降代表今井武夫代表日本政府向中国政府投降。1945年8月21日至23日,中日政府在此受降会场举行中国战区受降典礼。 8月21日下午3时,中方受降代表、列席代表、中外来宾、中外记者进入会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中将萧毅肃作为全权代表,在受降堂上方的受降代表席坐下,他的右边坐着副参谋长冷欣、日文译员王武上校,左边是美轮船战司令部参谋长柏德诺准将。会议记录为陈桂华中校,英文译员是汪敬煦少校。列席会议的人员及中外记者共100余人。 下午3点40分,日本降使今井武夫、桥岛芳雄、前川国雄,在陈应庄、陈昭凯等引导下步入会场,在下首的投降代表席坐下,今井武夫居中。 下午4时,受降会议正式开始,今井武夫交出了在华兵力分布图,接受了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发布的致冈村宁次中字第1号备忘录投降命令,并在《受降证》上签字。萧毅肃还就南京设指挥所、空运部队接收南京、上海、北平以及中日双方进行电台联络等问题作出指令。4时50分,日本降使退出会场。下午5时,受降会谈结束。 1984年,在受降纪念坊复修的同时,为了再现受降时的历史场景,芷江县人民政府决定恢复“受降签字房”及征集整理文物。工作人员从“五四”搬迁与当时受降会场同样规格的原美军营房复修,中间按档案馆保存的受降仪式照片复原“受降堂”。会场中间悬挂孙中山像,横联“天下为公”,直条“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像下端中悬“总理遗嘱”,右边是“党员守则”,左边是“军人读训”。会场分为两部分,进门右首为受降处,左首则是列席会议的各界人士与记者。 芷江抗战“受降堂”是抗日胜利芷江受降旧址主体设施之一,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被湖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11月被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芷江抗战“受降堂” |
芷江受降纪念坊 | 芷江受降纪念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位于芷江县城3.5公里的七里桥村,原是中华民国空军司令部群力礼堂,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1日至23日-政府在此举行受降仪式。芷江受降纪念坊为中国惟一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建筑物,建于1946年2月。纪念坊正南北向,西柱三拱门,青砖砌就,水泥粉刷,嵌沅州石。坊面刻有-军政要人蒋中正、李宗仁、于右任、孙科、何应钦、白崇禧等人的题词、对联。纪念坊背中有“芷江受降纪念坊记”206字铭文。芷江纪念坊附近建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展览馆,展览内部分“八年抗战”、“中国受降”、“历史不能忘记”三部分,用大量文字、照片和实物反映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历程。 离此不远处的芷江机场,占地4800余亩,曾是二战暑期盟军远东第二大军用机场,飞虎将军陈纳德的中美混合大队和美国第十四航空队曾以此为基地。机场附近的中美空军联队俱东部和机场指挥塔现仍保存完好。 交通 汽车客运:沪昆高速在芷江境内穿境而过。怀化境内有沪昆高速、包茂高速、常吉高速、娄怀高速。 可先到达怀化市城区,在怀化汽车西站乘怀化——芷江的汽车,车程为32公里。 航空客运:芷江机场已通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等多个个城市。 铁路客运:沪昆高铁芷江境内设芷江站。湘黔铁路、焦柳铁路、渝怀铁路、沪昆高铁交汇在距芷江约30公里的怀化市。怀化站、怀化南站乘坐普铁、动车、高铁可直达多个省会城市。 相关历史 选择在偏僻的湘西小小山城芷江受降,主要原因有三:第一,芷江地处湘西边陲,群山环抱,舞水奔流,地势险峻,有“西南门户、黔楚咽喉”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第二,抗战时期,芷江建有当 时全国第二大秘密飞机场,中美空军混合联队500多架飞机、6000多官兵驻扎于此,对日军具有较大的威慑作用。当时日军还有相当实力,并有拒降心态,受降地选择芷江,有利于战略机动和安全警卫;第三,1945年,日军调集8万兵力发起以摧毁芷江机场为目的、企图打通西南大通道的“湘西大会战”,经过2个多月的作战,日军伤亡二万八千多人,日军的帝国梦在芷江彻底破灭,中国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战大获全胜,顿时芷江名扬四海。 用时参考 2小时 门票 成人票:6元 儿童票:3元 开放时间 8:00至17:00 景点位置 湖南省怀化芷江侗族自治县垅坪乡七里桥村 何应钦 (1890~1987) 何应钦(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敬之,贵州省兴义人。 何应钦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振武学校。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参加沪军。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到日本就读于陆军士官学校。1916年秋回国,到贵州任讲武学校校长、黔军参谋长等职。1924年赴广州,任大本营参议、黄埔军校总教官兼教导第一团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北…… 详细++ 陈纳德 (1893~1958) 克莱尔·李·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美国陆军航空队中将,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队长。1893年9月6日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康麦斯,1911年,在路易斯安那州州立师范学院毕业,担任乡间教师。1919年从飞行学校毕业,1923年,被派往夏威夷,负责指挥第19战斗机中队。在那里陈纳德编写了《战斗机飞行技巧手册》。 1936年1月,…… 详细++ 何应钦 (1890~1987) 何应钦(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敬之,贵州省兴义人。 何应钦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振武学校。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参加沪军。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到日本就读于陆军士官学校。1916年秋回国,到贵州任讲武学校校长、黔军参谋长等职。1924年赴广州,任大本营参议、黄埔军校总教官兼教导第一团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北…… 详细++ 陈纳德 (1893~1958) 克莱尔·李·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美国陆军航空队中将,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队长。1893年9月6日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康麦斯,1911年,在路易斯安那州州立师范学院毕业,担任乡间教师。1919年从飞行学校毕业,1923年,被派往夏威夷,负责指挥第19战斗机中队。在那里陈纳德编写了《战斗机飞行技巧手册》。 1936年1月,…… 详细++ 陈纳德 (1893~1958) 克莱尔·李·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美国陆军航空队中将,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队长。1893年9月6日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康麦斯,1911年,在路易斯安那州州立师范学院毕业,担任乡间教师。1919年从飞行学校毕业,1923年,被派往夏威夷,负责指挥第19战斗机中队。在那里陈纳德编写了《战斗机飞行技巧手册》。 1936年1月,…… 详细++ |
芷江天后宫 | 芷江天后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芷江天后宫,原为福建客民会馆,乾隆十三年(1748年)由福建客民所建,天后宫从始建至今已有250多年,占地37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1970平方米,为内陆最大的妈祖庙。芷江天后宫坐西朝东,南北建有耳室,中间三进:戏台、正殿、观音堂,左为财神殿,右为武圣殿和五通神殿,全部建筑结构基本保存完整。198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后宫占地3700多平方米,现保存建筑面积1970平方米。座西朝东,南北建耳室,中间三进;戏台、正殿、观音堂,左为财神殿,右为武圣殿和五通神殿,梳妆楼已拆,建消防池。全部建筑结构完整。解放后,驻进电厂、乡政府、财贸学校。建筑上盖保持原状,下部随着需要改装成宿舍、课堂、餐厅。天后宫的戏台、正殿、观音堂也各具特色。戏台是传统的木制结构,两边立柱上雕刻了各种人物场景,充分体现出了民族文化艺术的面貌,戏台边上是两排耳房,其中有观音堂、罗汉殿。观音堂内供奉有各种观音圣像,和妈祖共同为芷江人民祈福求愿。 芷江天后宫在舞水西岸,与县城隔河相望。清同治八年(1869年)《芷江县志》载:“乾隆十三年(1748年)福建客民创建。天后是福建人。《清一统志》介绍:“宋天后,蒲田林愿第六女。始生有祥光异香,长能乘席渡海,乘云游岛屿之间;升化后,尝衣朱衣飞翻海上;宋、元、明时,累著灵迹。康熙时封为天妃,又加封为天后。”福建、台湾人民亲切地称呼为“妈祖”,认为是保护自己的神灵。船队航行海上,领船船必定供奉天后神像;客居异地,必定集资建天后宫(或称天妃宫、普济寺、普安寺等),并为同乡会馆。清乾隆元年(1736年),沅州由州升府,府治所在地并建芷江县,与黔阳、麻阳同属沅州府管辖。为芷江、麻阳、凤凰、黔阳、怀化、新晃等县、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民往来频繁,工商业日渐增多。善于经营的福建客民集聚到了芷江,于是改原会馆普安寺重建为天后宫。咸丰初大火,仅存石牌楼门坊。同治年间,以阮茂洲、汤双和、阮积顺、舒光顺、陈恒玉、聂宋成、董万顺为首,修复戏台、天后神殿、财神殿、五通菩萨殿、武圣殿、观音堂,并塑诸神金身。1942年,神像废于灭神运动。 芷江天后宫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也最为人称道的是门坊的青石浮雕。坊高10.6米,宽6.3米,呈重檐歇山顶门楼形状。两侧雄狮蹲踞,石鼓对峙:顶盖斗拱飞檐,十二金鲤咬脊,葫芦攒尖,左右青石铺地平台,围以塑有双龙、大象、金瓜饰物的石质栏杆。17级青石台阶紧接沿河石街,其下水碧波荡漾,使门坊显得更加雄伟、奇峻。 坊上浮雕,共有95幅,大小不一,互相错呈。最大的2米见方有余,最小仅0.09平方米。或龙凤狮鱼,或竹木花草,或人仙神鬼,无不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华拱“鱼樵唱和”与“耕读为本”交相辉映,另有“八仙过海”、“丹凤朝阳”、“二龙争珠”、“狮子滚绣球”、“八王巡天”、“魁星点斗”、“连升三级”以及不知名者多幅。门坊上方正中“天后宫”三字,用笔浑厚圆润,虽施斧凿亦曲尽书法之妙。只见“洛阳桥”下波涛连天,一箬篷小舟正拍浪穿行其间,船头行至浪头之上,乘船之人或贴紧箬篷,或鼓劲搬艄,情势危急却并无惧色,桥上有数十人,见此情景,或焦急欲呼之状,或啧啧称赞首肯,神态各异。桥头城池,旗杆耸立,旗上 书着“泉州府”,一边桥头礁石垒垒,石上刻有“洛阳楼”三字。整幅浮雕,将现实与传说融为一体,引人遐思,更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武汉三镇:另一幅仅有0.216平方米的浮雕,将繁华的汉阳、汉口、武昌三镇尽收其中。长江、汉水汹涌澎湃,江中102艘大小船只舟来楫往,尽现百业兴旺之景象。舟子有闲谈、有对弈、有摇橹、有饮酒、有对歌,形态万千,栩栩如生。三镇沿江的旗斗上,刻有各镇的衙门名号,笔画虽细若蝇脚,字字却清晰可辨。三镇城楼房屋,鳞次栉比,无不清清朗朗。方寸之地尽显宏大场面,细微之处不失毫厘之差,其雕工堪称精湛绝伦。“洛阳桥”和“武汉三镇”二幅浮雕,被喻为门坊这块“翡翠上的蓝宝石”,浮雕采用镂空与平雕相融的工艺,构思奇巧而精致。 芷江天后宫是中国内陆地区最大的妈祖庙,属于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妈祖庙融古代建筑、浮雕艺术于一身,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其前坊后宫的石坊上刻有五十幅浮雕,栩栩如生,雕刻技艺精湛,有“江南第一坊”之称。 林默 (960~987) 林默,一名默娘,民间亲切地称她“姑妈”、“娘妈”或“妈祖”。莆田人。 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莆田县湄洲屿的一个仕宦家庭。生后直到满月,从未啼哭过。因被名为“默”,又称“默娘”。其曾祖保吉,仕周,任统军兵马使,弃官,隐于湄洲。祖孚,承袭世勋,任福建总管。父愿,宋初官福建都巡检。默娘聪慧过人,8岁从塾师读书,就能解书中大意。稍长,好诵经礼佛。她…… 详细++ 林默 (960~987) 林默,一名默娘,民间亲切地称她“姑妈”、“娘妈”或“妈祖”。莆田人。 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莆田县湄洲屿的一个仕宦家庭。生后直到满月,从未啼哭过。因被名为“默”,又称“默娘”。其曾祖保吉,仕周,任统军兵马使,弃官,隐于湄洲。祖孚,承袭世勋,任福建总管。父愿,宋初官福建都巡检。默娘聪慧过人,8岁从塾师读书,就能解书中大意。稍长,好诵经礼佛。她…… 详细++ |
芷江文庙 | 芷江文庙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芷江文庙 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城关和怎。文庙建筑颇具特色,尤以重檐间内外如意斗拱为省内所罕见。 芷江文庙始建于明代中叶,清咸丰九年(1859)迁建于城北秀水书院附近。现在的文庙于清同治二年(1863)建成。民国及新中国建立后,曾由一些机关学校占用,当地政府于1998年收回交县文管所管理。 文庙坐北朝南,现存建筑三进,占地1870平方米。第一进,中为通道,有东西两侧室,全封闭,硬山顶,盖小青瓦,原为官员、儒生休息议事之所。一进与正殿之间为青石坪,宽15.4米,长17.5米,春秋大祭为儒生列队拜祭。大殿前为八佾舞台,台前有二龙戏珠丹墀,宽1.67米,高1.2米,雕工精细,台前左右侧有青狮蹲踞。青石坪有东西庑,祭祀历代名儒,北端有钟、鼓室。 第二进为正殿,面阔5间,宽18.6米,进深11米,通高12.04米。重檐歇山顶,盖黄琉璃瓦,飞檐翘角,彩绘压脊,红、蓝、酱、绿、黄五色层叠葫芦镇脊,翘角下悬风铃。重檐间如意斗拱相叠,衬托上盖,下檐有“万世师表”匾额。殿门两侧石柱刻“凤上龙下”图案。室下石柱镌字,须弥座后石柱左刻“知沅州府事张樾敬立”,右刻“知芷江县事李惟丙敬立”。藻井绘太极八卦图案。 第三进为崇圣祠,面阔12.2米,进深7.55米,供孔仲尼五代祖宗牌位。硬山顶、抬梁木结构,盖小青瓦。 文庙殿、祠、庑保存基本完好,大殿无一钉一铆,尤为珍贵。其内外斗拱,在省内亦为罕见。 2002年5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98-57。 信息来源:湖南文物概览 信息来源:湖南文物概览 |
芷江天后宫石坊 | 芷江天后宫石坊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湖南芷江天后宫,原为福建客民会馆,乾隆十三年(1748年)由福建客民所建。芷江天后宫坐西朝东,南北建有耳室,中间三进:戏台、正殿、观音堂,左为财神殿,右为武圣殿和五通神殿,全部建筑结构基本保存完整。198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湖南芷江天后宫位于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舞水河西岸,座西朝东,与芷江县城隔舞水河相望。天后宫由闽商创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是目前我国内地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妈祖庙,“湖南潇湘百景”之一,天后宫之石坊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港台报刊誉其为“雄冠大陆大西南”、“内地罕见的妈祖庙”。 芷江天后宫最为称赞的地方是石坊青石浮雕:坊高10.6米、宽6.3米、重檐歇山顶、门楼建筑形式。石坊全部采用明山所产油绿带青的变质沉积岩石为面料,坊上各类浮雕大小共95幅,最大的2.62平方米,最小的仅0.09平方米。石雕采用镂空与平雕相融的工艺,浮雕中有浮雕,大雕小雕相符,龙凤狮鱼,竹木花草,人仙鬼神,无不清晰可见。浮雕中藏有典故若干,如孤桐劲竹、八仙过海、麻姑献桃,皆构思奇妙,形象逼真。“洛阳桥”、“武汉三镇”二幅浮雕,可谓门枋上浮雕的经典之作。 天后宫曾于公元1863年第一次大修,公元2001年开始进行第二次大修。经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于1997年4月15日批复“同意地区道教协会设此办公,依法开展道教活动”。因此芷江地区的道教协会亦设于此宫中。 景点位置 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江西街 门票 10元 |
陈纳德与飞虎队纪念馆(芷江县飞虎队纪念馆) | 芷江县飞虎队纪念馆座落于芷江机场东边,距芷江县城2公里,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全面反映陈纳德及所率领的飞虎队援华抗战的专题性纪念馆。 纪念馆主要由抗战时期的中美空军指挥塔旧址、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旧址、飞虎队纪念馆组成。飞虎队纪念馆外形是一座两架飞机型的环形建筑。 馆内分为“陈纳德初来芷江”、“美国志愿航空队”、“美国陆军第十航空队驻华特遣队”、“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生死与共抗击日寇”、“和平友谊明天”、“中国籍飞虎队员陈列室”等展区,展区有大量飞虎队曾经使用过的战斗、生活用品。馆内陈列手法先进,真实的再现了当年日机轰炸芷江及飞虎队员英勇抗击日寇的辉煌战绩。 中美空军指挥塔旧址建于1938年10月,是一栋呈“丁”字形结构的小砖楼,分三层。二战时,这里是机场无线电指挥中心、发报中心、机要室、情报室、作战室、指挥室等。美国驻中国空军司令陈纳德,与中方芷江空军司令张廷孟等空军指挥官,便在这里指挥了上千次的战斗。 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旧址建于1944年4月,占地450平方米,砖木结构,水泥地面,胶泥敷墙如峰窝,造型坚实美观。俱乐部中间为舞厅,两端是休息酒吧。房西南端进口处右下侧,嵌有一块青石奠基石,宽37厘米,高54厘米,镌刻着“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四月”、“空军第九总站站长高正明立”的中英文字铭文,为国家一级文物。 门票 门票32人民币 景点位置 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机场内 |
中国侗文化城 | 中国侗文化城位于芷江侗族自治县象狮坡省级森林公园内,距怀化市中心6公里,西到芷江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20余公里,南连舞水河,北靠湘黔铁路和320国道,区位、交通条件十分优越。整个景区占地3500亩,阳光、松林、溪流、草滩构成了这里独特而优美的自然景观。景区突出侗民族文化旅游主题,是集民俗风情、现代娱乐、度假休闲、森林观光为一体的旅游大世界。交通20路公交车直达。 地址:湖南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 电话:0745-6931518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 2元 |
芷江龙津风雨桥 | 位于湖南省芷江县,自明代万历十九年(1591年,由名僧宽云带头捐建后,几经圯毁,多次修复,一直是湘黔公路交通要塞,也是商贾游客往来云集最繁华的地方,史称“三楚西南第一桥”。1999年初,龙津桥再次动工重修,1999年11月7日竣工。重新修复的龙津风雨桥全长146.7米,宽12.2米,为当今世界第一大风雨桥。整个风雨桥为全木质架构,无一钉一铆,气势宏大,如一条长龙横惯东西两岸,既保留了侗乡建筑文化品位,又充分体现了当代的园林建筑艺术。 用时参考 2小时 门票 免费 景点位置 湖南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前进路龙津风雨桥 |
三道坑景区 | 三道坑,位于芷江县五郎溪乡境内,有大小溪流10多条,瀑布50余处;有国家级保护动植物。 位于芷江县五郎溪乡境内,属西晃山脉南麓原始次森林,分三道坑、党洞坑、金顶等景区。境内地势高峻,山峦叠嶂,资源丰富。 景点位置 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五郎溪乡 |
沅水校经堂 | 清光绪十四年(1888),知府朱其懿建于湖南沅州(今属芷江),坐落在府衙西侧(今芷江宾馆范围),是清朝末年湖南最著名的书院之一,与长沙的湘水校经堂齐名,史称湘沅两校经堂。它办学的宗旨、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与湘水校经堂基本一致。它对于发展湖南西部的地方教育,改变边远地区文化落后、十气衰微的历史现状,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堂整体设计新颖,布局奇巧,风格独具,集学校、花园于一体,是当时沅州古城一景。该堂建筑规模宏大,学习生活练武设施齐全。院内有讲堂斋舍30多间,堂后置藏书搂,堂左建亭榭游廊小花园,堂右修跑马大道演武厅,是一所与明清旧式书院截然不同的新型学府。 校经堂大门前,一对雌雄石狮,朱红大门,白色粉墙,青石方柱,琉璃屋顶,门楣两侧嵌紫色明山石花卉浮雕两幅,正上方悬一块云龙海水镶边的檀木大匾,匾上有“沅水校经堂”5个鎏金大字。进入大门,里面树木葱郁,花草繁茂,玉阶翠柏,广宇重堂,楼台亭阁,曲径回廊。沿照壁前行,即到明伦堂。这是师生举行重大活动的地方,堂内正中墙上挂着“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的大幅画像,像两边悬挂一幅对联: 博览群书书作舟 实学课士士成材 画像上首,高悬着湖南巡抚王文韶题的“通经致用”的金字匾额。此匾现在芷江民中校史馆内。明伦堂往内是一片花园,园中置条桌石凳,是一个风景极幽雅的去处,专供学生读书。花园的后边是跑马道和高大的演武厅。明伦堂的正后方依次是学子上课的讲堂,先生眷属休息的上房,东西侧房分别是生童寝舍和厨房、厕所、仓储等一应杂屋,最后是藏书楼。藏书楼是亭阁式古建筑,分上中下3层,一层放设备,二层是书库,三层为游览观景的望台。转角楼梯上下,3道环形走廊,葫芦宝顶,琉璃瓦面,八角翘檐,雕栏画栋。楼中藏书甚多,朱其懿所捐经费购的经史子集400余部,及其他教学参考书、舆图、仪器等教学设备都集于此。知府朱其懿以兴学为己任,教学以“实学课士”为宗旨,设经史、治事、词章3科,聘曾濂、沈克刚、汤诚航3人同为院长,分别主讲。学生各择所好,专修一科,“由先生指定参考书籍阅读,再作笔记,晚上交给先生校改”,并得“兼习骑射打靶,以动其血气”,朱亦常与诸生“切磋讲解、辨义利、尚践履、核名实、宗汉宋,戒门户之见,以防流弊,且讨论吏治,与经义互相发明,阐知行一致之实际”,由此“士林踊跃,耳目一新”,“人思向学,风气大开”。光绪十六年(1890),沅郡境内士子举行岁科连试,校经堂23名生童参考,各科均在榜首,一鸣惊人。湖南学政张亨嘉称赞“沅州学风为西路各属之冠”。翌年本省乡试,校经堂主讲沈克刚与学生熊希龄同科参试,双双中举。光绪十八年(1892),熊希龄入京会试又中贡生,二十年(1894)补应殿试,高中二甲进士,光绪皇帝亲授翰林院庶吉士,官居四品,后又出任民国总理兼财政部长。还有赴日留学的贡生张学济,从日本归来,被孙中山任命为护国军湖南第一军总司令、湘西护法军总司令。受聘担任《清史稿》名誉编修的杨凤笙,中国第一届留日学生会会长张伯良等,均为校经堂的高材生。从此沅水校经堂享誉全省,与赫赫有名的长沙“湘水校经堂”形成了“北湘西沅”的格局,肄业诸生不仅连捷科场,结束沅郡“自壬辰(1892)以前,绝无以进士登第者”的历史,且研究新学,“为革命维新所建立事业者,实繁有徒”。沅水校经堂不仅为湖南的地方教育改革开创了先河,而且为日后新学的传入和兴起,奠定了基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历史不断变革,清末沅水校经堂改为中、小学校,进行几次搬迁,现在已是“芷江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如今与孔庙在一起的这间沅水校经堂的房屋,只是校经堂当年藏书楼的一部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和平湖水利风景区 | 和平湖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怀化芷江侗族自治县和平湖水利风景区的和平湖,是芷江打造的和平文化品牌。十里长湖、百里绿廊、千亩湿地、万亩水面,构成水天一色、城水交融的美丽画卷。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