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上海动物园 | 上海动物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导游上海动物园地处上海市西郊,毗邻虹桥国际机场,原名西郊公园,1980年改名为上海动物园。园内有珍稀动物近600种、6000余只,其中有我国珍贵动物麋鹿、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东北虎、扬子鳄等,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长颈鹿、袋鼠、企鹅、河马、海狮、鸵鸟、美州狮、非洲狮等。上海的鸟类资源丰富,有40多种留鸟常年在上海留居,夏、秋两季还有150余种候鸟在上海停留,其中有美丽的黄鹂、蓝翅八色鸫、三宝鸟、云雀、画眉、八哥和人们熟悉的天鹅、杜鹃、鸳鸯等等。此外,园内有中国大陆动物园中第一座科学教育馆。园内定期举办驯兽表演。 交通地址:虹桥路2381 公交车57、48、91、519、709、739、748、806、807、809、911、925、936、938、941、945、旅游4号线、共佘线、莘北线、沪青线、徐梅线均可到达。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路2381号 类型:动物园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3-5小时 电话:021-62687775 官方网站:http://www.shanghaizoo.cn 开放时间: 3月-10月7:30-17:00;11月-次年2月7:30-16:30,开放时间随季节变化可能会略作调整。通常闭园前半小时停止售票。 门票 成人40元 儿童1.2以下免费。 开放时间 1.夏季(3月~10月):06:30~17:30 停止售票时间:17:00 2.冬季(11月~2月):06:30~17:00 停止售票时间:16:30 |
红坊创意园区 | 红坊创意园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红坊位于淮海西路、凯旋路处,由上钢十厂的厂房改建而成,保留了与生俱来的钢筋铁骨、红砖外墙以及开阔空间的特色。 红坊区位优势 红坊位于淮海西路570—588号核心地段,与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融为一体,南邻淮海西路、徐家汇商业中心,西靠虹桥CBD商务区和新华路历史风貌保护区。红坊距轻轨3号线虹桥路站步行不到5分钟,交通便捷、区位优越。 红坊创意园 红坊虽然地处市中心绝佳地段,却少了淮海中路段步行商业街区的繁华,多了梧桐的掩映,闹中取静。又因处长宁、徐汇、静安三区交界地带,更从区位上兼具了红坊向三方辐射的优势力。 红坊建筑特色 红坊改建于上钢十厂原轧钢厂的厂房,利用老工业建筑的钢筋铁骨,将厂房的高大空间、框架结构等特点与现代建筑艺术相结合,使新旧空间互相结合、流动、自然过度,将红坊打造成为了一个综合文化中心。红坊以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为主体,并有多功能会议区、大型活动及艺术展览场馆、多功能创意场地等灵活的空间应用。 红坊整体规划 红坊分为A、B、C三个区域。总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商务办公面积有一万多平方米。红坊内另有2600平方米大型展示厅、1400平方米画廊和2000平方米酒吧、咖啡厅、西餐厅等休闲场所,以及1000平方米手工作坊。红坊的公共区域和局部办公区域顶楼采用全透明玻璃屋顶,以营造一种通透阳光的效果。供暖系统和保温系统使用法国节能新型材料。 红坊的4A标准 红坊独特的商务软、硬件配套,为汇聚于此的商务精英创造一个高效便捷、人情浓郁的工作环境。中央温控、智能化楼宇、环保设施,实现信息收集、整合、发布的即时化;专业商务管理和亲情微笑服务,营造工作、休闲、生活的舒适化。其他中央监控、红外线警报、消防系统等一系列智能化办公设施应有尽有,使红坊达到了4A写字楼水准。 用时参考 2-3小时 交通 乘113、328路等公交车在淮海西路左家宅站下车步行约200米可达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10:00-22:00 景点位置 上海市长宁区淮海西路570号红坊创意园区内 |
上海国际展览中心 | 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介 绍 上海国际展览中心坐落在虹桥经济开发区,12000平方米设计现代的展览空间配备了各种先进的展览设施,并开通宽带接入,为展商提供了一流的展示舞台,底楼大厅层高达8.1米,可以满足制作高展示物和眉板设计的需要。自1992年建成以来,中心共举办了180多个大规模展会, 其中150多个国际性展会,除此之外还举办了560多场研讨会,观众超过6百万,是目前上海最重要的展览场馆之一。 地址:上海市娄山关路88号 上海长宁区 |
宋庆龄陵园 | 宋庆龄陵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81年5月15日,0中央政治局批准宋庆龄为中国0党员。5月1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决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荣誉称号。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因白血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终年90岁。依照她生前遗嘱,她的骨灰安葬在上海万国公墓她父母墓地的东侧,即今宋庆龄陵园。 宋庆龄陵园四周松柏青翠、肃穆宁静。宋庆龄的汉白玉雕像矗立在鲜花丛中。雕像后面即是墓地。墓前卧着一块素净的花岗石墓碑,后面洁白如玉的大理石墓椁。墓地正中是宋庆龄父母之墓,西侧是李燕娥女士之墓。陵园内设有纪念馆和上海儿童博物馆,远近谒墓瞻仰者络绎不绝。 宋庆龄(1893~1981年),广东文昌人,生于上海,早年留学美国。1915年10月,在日本东京与-中的孙中山结婚。在与孙中山共同生活的十年中,宋庆龄以巨大的热情投身于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是孙中山的忠诚伴侣和战友。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宋庆龄与叛变革命的-彻底决裂,继承孙中山未竟的事业。三十年代,宋庆龄与鲁迅、蔡元培等发起组织民权保障同盟,反对-日益法西斯化的统治。抗日战争时期,宋庆龄又奔走呼号,运用她国内外崇高的声望和影响,邀请了许多国内外知名人士组织“保卫中国同盟”,为促成、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不懈努力,为支援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领导人之一,在国内、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她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0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她连续四次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并一直担任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的主席。1981年5月15日,0中央政治局一致决定接收宋庆龄为中国0正式党员。5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因病于北京逝世。中国0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为她举行了隆重的国葬。按照宋庆龄的遗愿,她的骨灰安葬在她父母的墓旁。 上海万国公墓宋氏墓地建于1932年,占地195平方米,整个墓地松柏密植,显得庄严肃穆。墓地中央竖立着一块花岗岩大墓碑,是宋庆龄父母之墓。西侧是李燕娥女士之墓,她跟随了宋庆龄五十多年。东侧为宋庆龄墓,墓碑平卧,长1.2米,宽0.6米,上面刻有“一八九三年~一九八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之墓一九八一年六月四日立”三行字。墓前的广场上立有宋庆龄汉白玉雕像。(国家文物局)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宋园路21号 类型:博物馆陵园/墓地纪念馆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21-62754034 官方网站:http://www.shsoongching-ling.com 开放时间: 陵园8:30-17:00(16:30起停止入园,17:00闭园清场);宋庆龄纪念馆9:00-17:00(16:30分停止入馆);儿童博物馆8:45-16:45(15:30起停止入馆),周一闭馆(国定假顺延至节后首个工作日)。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凭个人有效证件现场免费领取参观券进入,每天的参观人数控制在2000人次以下。 宋庆龄 (1893~1981) 宋庆龄(1893~19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近代女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祖籍昌洒镇古路园村。1893年1月27日出生上海。早年在上海中西女中读书,1908年,到美国佐治亚州梅肯的卫理公会威斯理安女子大学留学。1913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回国后,她作为孙中山的秘书,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与孙中山…… 详细++ 宋庆龄 (1893~1981) 宋庆龄(1893~19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近代女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祖籍昌洒镇古路园村。1893年1月27日出生上海。早年在上海中西女中读书,1908年,到美国佐治亚州梅肯的卫理公会威斯理安女子大学留学。1913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回国后,她作为孙中山的秘书,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与孙中山…… 详细++ |
上海消防博物馆 | 上海消防博物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科普教育基地。 上海消防博物馆位于长宁区中山西路207号,场馆面积约2400平方米。该馆于2007年8月1日试运行,11月9日正式开馆,是目前国内一流且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专业博物馆。 上海消防博物馆现有藏品21000余件,包括众多极具史料价值的近代上海消防文物,如早期的个人消防装备、消防车和自动化消防装置等,通过各个展区的展示,参观者可以对上海消防事业从孕育、发展到辉煌跨越,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上海消防博物馆于2007年11月9日正式对外开放,现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专题性科普场馆、上海市二期课改授课场馆。 全馆共分为三层,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展示面积2400平方米。底楼大厅设有接待前台,展陈消防车系列模型、水枪组合“升腾的使命”、1930年木制机械摇梯车原件及1908年MerryWeather蒸汽消防车模型等展项。 二楼展馆为科技体验馆,让参观者在互动的过程中掌握消防知识及逃生技能。 三楼展馆为历史陈列馆,通过大量史物、照片、影音资料的展示,让参观者对上海消防事业,从孕育、发展到辉煌跨越,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中山西路229号(近长宁路口) 类型:博物馆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21-28955295;021-28955751 开放时间: 周二-周日9:30-11:30、13:30-16:30(16:00起停止入馆);周一闭馆,周六-周日不接待团体。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散客需凭身份证登记入场,团队需提前一周预约。 |
上海中山公园 | 上海中山公园园原来是旧上海英国大房地产商霍格的私家花园,1914年改建为租界公园,经过近90年发展建设,成为以大树、草坪、山林、水面等自然风光为特色的、中西园林文化相融合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含蕴的城市园林。最近,为了配合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对中山公园基础设施和园林景观进行了全面改造,使公园面貌气象一新,获得了“上海市四星级公园”的荣誉称号。 说起中山公园,老上海人都知道这是以英国式园林风格为主体,辅以中国传统园林、日本式园林、植物观赏园等,形成不同的风景特点,是迄今上海原有景观风格保持最为完整的老公园。 中山公园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全园可分为大小不等的景点约120余处。这些景点因景而异,各具特色,其中十二处景点评选为“中山公园十二景观”,都是公园内特色突出并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景观。十二景观命名及简介如下: 银门叠翠(公园南大门) 公园南门始建于1917年,2001年因地铁二号线建设需要,改建为总面积1.6万平方米的开放式广场绿地,保留原有的香樟树林,设置架空式弧形园门、大型景观石等,与都市市容景观融为一体。 花墅凝香(牡丹园) 牡丹国建于1956年,内有始建于1916年的牡丹亭(原名中国式凉亭)。牡丹园以盆景式树坛为中心,有大小15个牡丹花坛、颇有历史记载的“殿春花墅”遗风。 水榭絮雨(陈家池) 陈家池北面有水榭,水面宽阔,景色请新,春暖花井时节,沿岸杨柳飞絮铺天盖地,蔚为奇观。兼以春雨潇潇,细雨如絮,临榭观景,令人心旷神怡,是公园观雨佳处。 绿茵晨晖(大草坪) 公园内分布6处草坪,其中有占地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大草坪区,绿茵绵延,视野开阔,周围有众多景点簇拥,富有自然风光,是公园景区精华之所在。 芳圃吟红(月季园) 月季是公园的特色花卉。初在园内散植,为方便游客观赏月季而辟建月季园,成为旧上海著名的月季培植园地。1956年扩建为规则式和不规则式两处月季园。2001年再次扩建,使园地面积扩展到3300平方米。 双湖环碧(鸳鸯湖) 1958年扩建公园时,以人工挖湖筑山造成,以后又植树造林、围砌湖岸,形成“凹处聚水凸为山”的鸳鸯湖景区,四围碧水清澈,景色清新。 荷池清月(荷花池) 1937年堆造西山时,形成荷花池塘,成为公园主要景观之一。池呈月牙形,背靠西山坡,面对西草坪,绿化设置富有特点,黄杨造型的“中山公园”四个大字,别具情趣。 林苑耸秀(山水园) 利用原有小河浜围砌石岸,依自然风格构筑园林小品,有太湖石、小石桥、花架穿廊、山地竹亭、高山跌水、荷池水湾、石罅洞天等诸景,高低错落,精巧自然。 独木傲霜(大悬铃木) 据工部局年报载,大悬铃木来自意大利,1866年由花园园主霍格种植,至今已经历130多年沧桑岁月。现在已是华东地区树冠最大、树干最粗、树身最高的悬铃木。 石亭夕照(大理石亭) 大理石亭是1935年迁建园内的西方古典主义园林建筑,1999年列为“上海市近代建筑保护单位”。石亭面对大草坪区,亭后以龙柏树为屏障,极富欧陆古典园林情调。 虹桥蒸雪(大石桥) 东泥山风景区地势起伏婉蜒,湖岸曲折,水波荡漾。1959年建成的花岗岩大石桥跨越陈家池,隐身于香樟树林之中,处在水雾蒸腾、岚气吞吐之间、意境深邃幽静。 旧园遗韵(后园门) 后门园区原来是英商霍格的私家“兆丰花园”。1914年花园改建为公园时,园门即设在现址。近百年来,这里林木蓊郁,风貌依旧,颇具幽思。 用时参考 2小时 交通 乘坐13、20路公交车在中山公园站下车即可 可乘坐上海轨道交通2、3、4号线等抵达。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06:00-18:00 景点位置 上海市长宁区长宁路780号 |
上海儿童博物馆 | 上海儿童博物馆为科普教育基地。 上海儿童博物馆是为了实现“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宋庆龄,“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的愿望,经多方支持筹建而成的。它座落在宋庆龄陵园的东南部,于1996年5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全馆由航天馆、航海馆、玩具馆、展示厅、球幕电影厅和多功能厅组成。馆外的广场、廊架、绿荫和水波烘托着四个造型独特的建筑单体。它是一个融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校外活动场所。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宋园路61号 类型:博物馆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21-62783130 官方网站:http://www.shetbwg.com 开放时间: 8:45-16:45(15:30起停止入馆),周一闭馆(逢国定节假日则顺延至节后首个工作日)。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凭有效证件免费进入。 1、散客(携儿童)至领票处领取入场券后从散客通道免费入场。 2、散客(未携儿童)须出示有效证件后领取入场券。 3、团体(20人以上):请至少提前3日预约,参观当日凭机构介绍信,根据预约确认,从团队通道免费入场。预约电话:021-62783130。 4、70岁以上老人、军人、残疾人凭有效证件优先领票入场。 |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 刘海粟美术馆是上海一座新兴的国家现代美术馆。它坐落于上海西部的虹桥开发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它是以中国新美术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刘海粟先生之名命名的。1995年3月16日正式开馆。它集美术馆、小型博物馆和个人纪念馆于一体,而主要履行美术馆的功能,如向公众进行美术教育,组织学术研究,开展国际国内的文化交流,推进我国的美术事业。刘海粟美术馆愿以高水准的展览和高质量的服务面向国内外美术界人士和广大美术爱好者。刘海粟美术馆拥有良好的专业服务系统。它的业务结构主要由研究部、展览部、办公室组成,同时拥有完整的安全保卫系统。它虽然只拥有五千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但结构富于现代感,功能齐全,设备先进。馆内拥有五个设施完备的展厅、拥有声像和同声翻译功能的国际会议厅、恒温恒湿的画库、图书资料室、公共阅览室、画室、会议室,以及画廊和海粟书店。 刘海粟美术馆自开馆以来,先后举办了许多具有较高学术性的美术展览,如“当代油画艺术展”、“中国艺术大展·齐白石作品展、刘海粟作品展、林风眠作品展”和“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洛杉矶四人展”、“李可染中国画展”、“中国美术馆藏路德维希夫妇捐赠国际艺术作品上海展”、“中国美术馆藏齐白石精品展”、“中国新写实主义油画名家邀请展”、“黄胄绘画艺术展”等等。短短几年内在美术界树立了良好的学术形象。同时,作为该馆特色展览的两年一届的“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和每年一次的“大师从这里起步”美术教育系列展,使该馆在青年一代中和美术教育界中产生了较大的号召力。同时,我馆也非常重视刘海粟艺术的研究工作,先后出版有精装版画册《刘海粟美术馆藏品·中国历代书画集》、《刘海粟美术馆藏品·刘海粟绘画作品集》、论文集《刘海粟研究》、研究专著《刘海粟》等。 刘海粟美术馆的收藏以刘海粟先生所捐献的艺术作品为主,这一部分包括刘海粟先生一生所收藏的历代名家字画和他一生最有代表性的油画、国画和书法精品。古代藏画中不乏稀世珍宝,如五代关仝的《溪山幽居图轴》(传)、北宋巨然的《茂林叠嶂图轴》(传)、金代李早的《回部会盟图卷》、仇英的《秋原猎奇图轴》、八大山人的《孔雀图轴》、石涛《黄山图轴》以及董其昌和沈周的册页精品。刘海粟先生的代表作有国画《黄山一线天奇观》、油画《巴黎圣母院夕照》、《太湖工人疗养院之雪》等等。同时,我馆今年来也有计划地收藏了许多现当代艺术家的优秀作品。 |
儿童交通公园 | 儿童交通公园东临遵义路,南界仙霞路,西、北均为住宅楼。园址原为天山果园,1984年经上海市基本建设委员会批准改建为天山儿童公园。由市园林管理局设计室谢家芬负责总体规划及绿化设计,市园林工程公司承建,投资总额165.5万元。1984年底开工,1987年5月竣工,周谷城为公园题写园牌,同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对外开放。1999年,因紫云西路拓宽,征用公园用地2259平方米,故现在公园实际面积变更为21192平方米。 儿童交通公园集园林、摸拟建筑和交通设施于一体,让儿童在游乐中接受交通规则教育,培养儿童遵守交通秩序的美好品德。 主要景区(点) 大花坛:在园门内,椭圆形,面积540平方米。 儿童塑像:公园中心路口有儿童石质雕塑,高2米,底座高1米,由市园林设计院雕塑设计室设计制作。雕像周围有三块草坪,北面一块40平方米,中块及南块各80平方米。 宣传教育楼:位于园南部。楼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335平方米,楼上为图片展览室和录像放映室,楼下为车库、储藏室及售票处。楼外的广场是儿童游车的管理、服务、发车、练车场地。 模拟道路:共5条,按市中心区干道方位标列:东西向是南京路、淮海路、南北向是西藏路、瑞金路,环路是中山路。总长794米,宽2.5-6米。道路设置各种行车标志、标线、路牌、红绿灯等。路旁植花木、绿篱。道路间有8块规则式草坪,中央6块草坪面积各534平方米,南端两块面积各767平方米。 模拟建筑:有上海大厦、和平饭店、大世界、上海展览馆、上海电视台、上海体育馆、虹桥宾馆等8座,高1.73米—6米,占地2.7—22.4平方米不等,分别矗立在有关道路两旁的草坪上。在"淮海路"端设人行立交桥,桥下有摸拟的徐汇广场,广场中心是一个面积50平方米的圆形花坛。 棚架在公园西端,敞开平顶式,植木香藤攀悬,面积86平方米。架下设坐凳,棚边有花坛、花境。 |
长宁区少年宫(王伯群私宅) | 长宁区少年宫(王伯群私宅)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王伯群住宅位于愚园路1136弄31号。现为长宁区少年宫。 王伯群住宅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建造的。该建筑系意大利哥特式城堡建筑,占地6500平方米,主建筑面积2158.8平方米,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共有各种大小厅室32间。楼内通道迂回,上下贯通,立面中部凸出,带弧形,两翼对称。室内外房间、厅堂、外墙而均采用东方传统艺术梅花图案装饰.配以彩绘壁画。连门商拉手也全用紫铜开模手工制作,空铸悔花窗格。室外拱桥式双抱楼梯,直达而二层门厅,下有券门通地下室。主楼南面有花园草坪1.3公顷,园内绿树葱郁、绿草如茵、小桥流水,建有水池、假山、花坛,园中百花四季吐艳。在当时可谓上海滩少有的豪宅。 此建筑山协降洋行柳士英设计,辛丰记营造厂施工,是何应钦内弟、国民政府原交通部长王伯群为迎娶大夏大学校花保志宁,耗资30万银元建造。 王伯群,1885年生,贵州兴义景家屯人,自幼学习四书五经,18岁丧父,1906年21岁时被公派赴日本留学,在日本与章太炎等人加入由孙中山组织领导的同盟会。1912年回国,1915年参与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复辟,1918年入广州军政府任职,1920年起任国民政府交通部长,后兼任上海大夏大学董事长、佼长。王伯群中年丧妻,1935年与当时大夏大学校花保志宁结婚,婚礼就在此豪宅举行。 保志宁是当时上海市教育局长的侄女,满族人,家居南通,晚清贵族后裔,面貌清秀,善于辞令,是大夏打学学生中的佼佼者。保志宁当时向王伯群提了三个条件:一要在外国银行以保志宁名义存入10万美金,以作日后的牛活费用;二要备有财礼、嫁妆、结婚费用数万法币;三要建一幢花园洋房作居所。 这三个要求前两个好办,惟独第三个要求使王伯群犯了难。时值王伯群任职交通部长,在南京兴建交通部大楼,在大夏大学兴建群贤堂(现华师人文史楼)。正在承建南京、上海工程的辛丰记营造厂老板获悉此事,心领神会地为王伯群建造了愚同路花园洋房。洋房于1930年开工建造,历时4年,于1934年竣工,至今在住宅的东墙上还刻有“1930年”字样。 日后,王伯群因涉嫌经济舞弊,为进步舆论所谴责,加上官场派系倾轧,被检察部门提起公诉,后辞去公职,弃官为民。 1937年抗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上海,王伯群住宅被汪伪侵占,愚园路一带成了汪伪汉奸猖獗活动的场所。王伯群夫妇随大夏大学撤至贵阳。该建筑由保志宁叔父保君健代管。保志宁作为第一任主人住了仅两年半。 1939年,该建筑被汪精卫作为伪国民政府驻沪办公联络处,人称“汪公馆”。期间,愚园路1136弄内麋集了陈碧君(汪精卫妻子)、周佛海、李士群、褚民谊、侮思平、陈春圃、罗君强等一伙汉奸特务,弄内10余幢花园洋房,原有住户均被汪伪赶出。这里成了汪伪集团在上海的巢穴。日伪武装-100多人日夜守卫,一般市民小容接近。汪精卫在这里召开了伪国民党六届一中全会,酝酿组织傀儡政府。1940年3月30日,南京伪国民政府正式开张,汪精卫以此处作为来沪的行官。届时,愚园路一带戒备森严,重要路口筑垒设防,出动装甲车游弋,故今日1136弄水泥路面地下尚有密铺的钢筋。 1945年日本投降后,该建筑一度成为国民政府军统组织的招待所。1946年,保志宁由重庆返同上海,凭藉何应钦在国民党的势力,将此建筑从军统手里要回,并将一、二层出租给英国驻沪领事馆文化宣传处使用,自己仅住三楼。解放前夕,保志宁出走美国,成为美籍华人。 1949年初,王伯群住宅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政委员会接收,中共长宁区委和区文化局曾设于此。1960年,长宁区委决定在这里建立长宁区少年宫,成为培养下一代的基地。后来这里也被辟为上海市对外开放的旅游单位。 该建筑1989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市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位置 长宁区愚园路1136弄31号 |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通过保护性改造和功能重塑,将一座曾经十分辉煌而今不再使用的老厂房打造成一座既体现城市艺术活力和时代精神,又延续了城市历史文脉的公共艺术殿堂。 为推动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的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规划建设了一个开放性、公益性、国际性的雕塑艺术平台,为上海搭建起一个集展示交流、制作孵化、雕塑储备、艺术教育四位一体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借鉴国际上利用废弃工业建筑在市政建设中改建为公共艺术中心的成功经验,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的选址也立足于积极推动上海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经过多方案比选论证,最终选址于淮海西路570号原上钢十厂内废弃的冷轧带钢厂。 该厂房建于1956年,主体建筑长180米,宽18-35米,占地面积6280平方米,建筑结构高大、空间开阔、粗旷雄健,为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提供了理想的发展空间。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50000平方米,由城市雕塑艺术中心、雕塑广场以及相关配套设施构成。目前已建成开放的建筑总面积为10000平方米,其中室内公共艺术展示空间为6000平方米;雕塑广场面积为15000万平方米,含室外公共展示空间约10000平方米。按照规划,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的建成将带动该地区逐步发展成为上海城市中心区最具活力的公共艺术中心。 交通 上海市内可乘地铁三、四号线在虹桥路站下,公交可乘113、72、911、506、138等路在左家宅站下车即到。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10:00~17:30 景点位置 上海市长宁区淮海西路570号新十钢创意产业集聚区B区109 |
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 | 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为科普教育基地。 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东华大学纺织服饰博物馆)坐落于环境优美的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于2009年1月面向社会正式开馆。目前,已被被命名为“上海市科普旅游示范基地”、“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专题性科普场馆”、“上海市外国留学生中国文化体验基地”和“上海市民终身学习实践基地——服饰文化体验基地”。 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共分为科普馆、古代馆、近代馆、少数民族馆、视听空间、流动展厅等六个分馆,现有展出面积4600余平方米。科普馆以高科技展示手段和互动展项,展示纺织服饰领域的产业链及其特色环节;古代馆陈列了从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到明清各个时期纺织服饰的图片和实物;近代馆展示了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纺织服饰的实物;少数民族馆展示了少数民族洵烂多采的服饰和纺织技术;视听空间,目前主要用于播放《纺织服饰探秘之旅》的环幕影片。 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以中国纺织服饰发展史和纺织服饰科普教育为主线,兼具科学普及、学术交流、学科教育、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为提升大众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和时尚意识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
上海市省吾中学 | 上海市省吾中学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省吾中学是1945年由上海地下党组织创办并领导的革命据点学校,是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长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任校长并制定“服务创造”的校训。校内有钱其琛同志题写的“省吾之光”大型浮雕纪念碑和教育基地陈列馆。陈列馆于2010年8月重新改建并开放使用,共211平方米,珍藏了省吾中学创办至今的272件革命文物和568张历史照片。展览共分6大部分,其中重点介绍了学校创办缘起、解放前参与多次重大-、解放后学生参加新中国建设与保卫及省吾中学三位分别在解放上海、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党、为人民、为祖国英勇献身的学生的先进事迹。学校对外实行免费参观,并为青少年举行各类仪式活动免费提供场地。 地址:长宁支路315弄2号 邮编:200042 电话:62520417 传真:62510257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6:00双休日提前预约 公共交通:公交01、13、20、44、54、62、737、765、941、轨交2、3、4、11号线 |
《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 | 《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愚园路,地处闹市却自享幽静,两旁低低的花园洋房和石库门住宅,显得低调和笃定。20世纪20年代,这里是沪西兆丰公园附近的偏僻路段。因为利于隐蔽,中共中央第二次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部就在这里创刊、发行。 亨昌里的前门躲在愚园路边梧桐树掩映的店铺中间,弄堂的后门可以通到长宁路。弄堂里共有5排新式石库门房子,都是假三层联列式外廊风格。这是先施、永安两大百货公司于1925年合资兴建的公司高级职员的居所。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停刊。中央机关从武汉迁至上海后,决定重新出暇中央机关刊物,定名《布尔什维克》,由瞿秋白、罗亦农、邓中夏、王若飞、郑超麟五人组成委员会,瞿秋白为丰任,在中央常委监督和指导下开展工作。中共中央委员都有参加和投稿的义务。部与中共中央宣传部同在一处一一亨昌里418号,共同办公。 1927年l0月24日,《布尔什维克》创刊号以16开的书刊形式正式出版。“八七”会议后,各地党组织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江苏、广东、广西、湖北、河南等省,领导了上百次的工农武装暴-动,开辟了“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的新局面,《布尔什维克》及时报道了工农武装暴-动的经过,以及工农红军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斗争的情况,并发表研究斗争策略的文章。关于广州起义,《布尔什维克》连续出了三期特刊。党刊还特別介绍和赞扬了井冈山的斗争。刊行期间,它保存了党在一段时期内的大量历史文献,记录了党领导人民在实际斗争中的历史事实。 由于上海当时处存帝国丰义与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密统治下,《布尔什维克》从一开始就不得不秘密出版发行。1928年2月以后,经常不能按时出版,中间曾有几次休刊,最长的一次达8个月。为了避免特务密探的破孩与检查,从1929年1月第二卷第三期开始,不再用“布尔什维克”的字样,封面上曾先后印着《中央半月刊》、《新时代国语教授书》、《中国文化史》、《中国古史考》、《经济月刊》、《平民》、《虹》等刊头;借用过“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商务印书馆”、“中国经济学会”、“经济月刊社”等单位的名称出版印行;还曾以顾康伯、钱玄同等知名学者之名为编著者。1931年11月,中共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后,随着中央机关迁到革命根据地,《布尔什维克》在上海的出版工作逐步结束。至1932年7月,《布尔什维克》共出5卷(第一卷28期,第二卷11期,第三卷6期,第四卷6期,第五卷1期)。是年底,部撤离上海。 亨昌里418号位丁弄内住宅的第四排两端第一单元。当年,这摩建筑的底层为中共中央宣传部长岁绮园的住处,前客堂是会客室,西式布置,摆着长沙发、单人沙发和靠背椅。后客堂是饭厅,在两间房当中有一拉门。饭厅中央有一排仿红木八仙桌,桌上置放4套有盖茶盏,桌周有4张长靠背木倚。房间北面角放一张茶几,上面有一台二三十年代的台扇。_二楼南室为党刊丰编、宣传部秘书郑超麟的住处。罗绮园从广东来中央前,瞿秋白经常以兼职宣传部长身份到部指导工作。北室先是黄文容的卧室,后为中共中央常委、组织部长罗亦衣牺牲前的最后住处。二层的前房为郑超麟的办公室兼卧室,也是瞿秋白等党内领导来部碰头开会的地方。室中间有一张八角麻将桌,开会时就以搓麻将作掩护,室内置有大床、衣橱、写字台等家具。后房为当时部秘书黄玠然的卧房兼办公室,陈独秀、岁亦农等也曾住过此室。室内的东墙角,有一具瞿秋白寄放在部的私人藏书橱,内多为外文书籍。 愚园路上的亨昌里418号现已成为长宁区革命历史文物陈列馆。1988年10月24日,《布尔什维克》部在创刊61周年纪念日当天正式向社会开放。现在的愚园路依旧安静祥和,历史的风霜可以改变建筑的外貌,更可以把红包的记忆铭刻在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中。 |
上海新泾公园 | 新泾公园以“都市森林” 为定位,绿地率达到85。乔木比例占到整个绿色植物的54。上层乔木、大灌木与下层小灌木、地被结合,形成富有生态园林特色,使市民在喧闹的都市中领略到“树木参天,鸟鸣婉转”的森林感觉。 以人为本”是新泾公园设计方案的又一特色。种植设计沿园边缘稍密,形成一道屏障,阻挡噪音,在园内形成一个独立的宁静空间。环形主路内以雪松、草坪组成的主景观,使置身其中的游客视野开阔、满眼绿意。次路配合多种植物,围合成多种功能的空间,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新泾公园建成后,春有海棠,夏有合欢,秋有桂花,冬有腊梅,一年四季都能欣赏到盛开的花卉。同时,园中也种植了木兰科木犀科植物等对人身体健康有益的树种。 开放时间:06:00-18:00(非夏令时);06:00-19:00(夏令时) |
虹桥河滨公园 | 虹桥河滨公园位于长宁区长宁路2080号以西地块,东至上海花城(三期),南至长宁路,西、北面紧贴苏州河,占地约28000平方米,地块的形状按苏州河的流向呈倒L形,其中沿苏州河东西向长210米,沿苏州河南北向长240米。 该公园以苏州河在上海历史发展中特殊的角色与贡献作为公园的主涵,以空间休憩与社会教育双重意义进行园区规划,并借鉴西方河流生活环境的开发方式,创建属于上海特色的人文生活空间,以一座崭新的河滨公园面向社会大众。根据此主题,整个公园被苏州河环抱,除建有林荫步道、花廊、大草坪外还将建造苏州河纪念馆,沿苏州河设置防汛通道和步行道,并规划设置市政配套设施。 |
地区 | 景点 |
---|---|
田渡社区 |
---- |
牛桥社区 |
---- |
人民社区 |
---- |
西镇社区 |
---- |
杨宅社区 |
---- |
香花社区 |
---- |
新华社区 |
---- |
番禺社区 |
---- |
左家宅社区 |
---- |
张家宅社区 |
---- |
泰安社区 |
---- |
陈家巷社区 |
---- |
东镇社区 |
---- |
红庄社区 |
---- |
幸福社区 |
---- |
和平社区 |
---- |
梅安社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