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北京市 >>门头沟区 >> 斋堂镇

斋堂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黄芩仙谷

黄芩仙谷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黄芩仙谷自然风景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由斋堂镇政府、北京瓷茗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规划将斋堂镇的黄芩茶种植进行整体开发,瓷茗缘公司进行黄芩茶的加工、销售、品牌树立等。国家AAA级景区。  黄芩仙谷自然风景区入口处是汉白玉桥和仿古门楼,门楼右侧是文化长廊,左侧是旅游接待区。  第一个仿古四合院,能看到能看到黄岑加工的工艺。中间是京西黄岑展厅里面摆放着门头沟区的特产。后面第二个仿古四合院是岑官的住所,有总统套房、散客包间等,均有地热供暖。山中几个平台有生态颐养区,中医药植物园,山地休闲度假区,中医药祖敬拜区。  票 价:免费  地 址:门头沟区斋堂镇爨柏景区入口(近斋堂镇政府)  自驾线路:门头沟109国道,车过雁翅到斋堂,刚过斋堂镇右转进入爨柏景区入口,前行5分钟,就是北京“黄芩仙谷”。  斋堂镇  斋堂镇为门头沟区辖镇,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西部深山区,镇政府驻地东斋堂村。该镇东南距区政府驻地30多公里,东北与雁翅镇相接,北部与河北省怀来县毗邻。西部是清水镇,南部与房山区大安山乡接壤,东南部与大台办事处相连。下辖29个行政村,三个居委会,总面积为392.4平方公里,略呈长方形,共7786户,1708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708人。 斋堂镇是西部地区的…… 详细++

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依山势而建的古朴民居,雕刻精美的石雕、木雕和砖雕,青石、紫石、灰石铺成的街道,延续500多年的民风民俗……走进门头沟斋堂镇爨底下村,仿佛置身于一幅完整的“清代民居图”中。  位于西山古道边的爨底下村海拔650米,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内涵深邃,自明代起就是过往商贾的落脚之地,古栈道、双龙洞、一线天等景观无比壮观。如今,村里完好保留有清代四合院76套,房屋656间,村里的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高低自然,由中间高20米的山石护坡分成上下两层,远远观望好似一片平房环绕着一座石墙山堡。沿着错落有致的青石板路往上行走,随时随地都有惊喜扑面而来:原本以为走到头,发现转个弯又是一家店铺;随意站在一户村民家,四周的青山绿水尽收眼底;虽然有的地方已经破损,却与周边自然地融为了一体……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态,使爨底下村在2003年成为北京第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1995年,爨底下村开始开发旅游资源,以民俗餐饮和旅店为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逐渐发展得红红火火,石板路两侧家家户户都可接待游客,无数人对爨底下村的农家饭菜和保存完整的古村落流连忘返。十几年下来,全村55户村民几乎全部为民俗接待户,全村总收入的95%来自旅游业。  为了打造爨底下的“文化名片”,该村还利用“一线天”景区大做影视文章,给寻找拍摄外景地的影视剧组提供场地,著名的《手机》、《投名状》便在此选景拍摄。截至目前,爨底下村共接待了电影、电视剧组60余个。  用时参考  1-2天  景点位置  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109国道北侧约5公里处爨底下村  交通  1.地铁1号线苹果园站西侧乘坐公交892路到达斋堂站(票价约20元),换乘m15路,到爨底下村站(票价约2元)下车即是。  注意:m15路车为定班车,斋堂前往爨底下的车次为每天9:20、15:05、18:40三班。爨底下村返回为每天6:50、9:40、15:35三班,返回时人数较多,注意提前前去等车以免坐不上车。  2.另外,也可以从斋堂镇打车前往爨底下村,每车约20-30元左右。  门票  成人票35元,学生持学生证、老人持老年证18元。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  爨(cuan)底下村位于京西山区深山峡谷中,更名川底下村。整个村庄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坐落在北侧缓坡之上,依山而建,高低错落,线条清晰,紫石和青石铺就的小径曲折迴绕,颇具江南风格,又有世外桃源之感。 山村的建筑分上下两层、高低错落的村落似古城堡,又似山城,被称为北京地区的“布达拉宫”。它既有北京城内四合院的风韵,又有山村小巷的风光。川底下村和…… 详细++

马栏村

  马栏,又名马兰,明代圈放马匹之地,故此得名。马栏村北距斋堂镇政府仅4公里。抗战时期的峥嵘岁月给小小的马栏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业,被人们尊仰为京西红村。    1937年11月7日,党中央决定成立冀热察军区。1938年2月萧克将军在斋堂组建了冀热察挺进军,其中七团、八团、九团、十团及十几支抗日游击队,活跃在冀热察抗击日寇,为华北地区的抗战斗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39年10月挺进军司令部以及被服厂、枪修所、医疗所等部门、单位进驻马栏村。马栏村民踊跃报名参军,当时,在挺进军七团就有一个“马栏排”——官兵全部来自马栏村。    1997年马栏村全体村民捐款修缮了原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用房,纷纷送来了珍藏多年的革命文物。1997年7月7日,原冀热察挺进军司令、89岁高龄的萧克上将又回到了马栏村,为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开馆剪彩,全国第一家村级抗战陈列馆落成了。    原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设在马栏村中一所民国初年修建的、坐北朝南的二进四合院内,房屋四角磨砖对缝,大门在院子的东南角,贴墙影壁雕饰精美。萧克将军亲笔题写的“冀热察挺进军驻地”的匾额赫然悬于当年挺进军司令部的门楣之上,迎接各方宾客。    当年萧克司令员住的马栏村91号院,方砖墁地,坐南朝北。街门在东北角,五步台阶,门楼两侧角柱石镌刻有精美的“琴棋书画”图案。两扇木门,抱框拔簪。硬山房屋,合瓦、皮条脊屋顶。屋内的八仙桌、太师椅、文件柜、铜洗脸盆、马灯……都是萧克将军当年所用之物。    挺进军十团团部旧址在马栏村48号院。这是一处三进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在宅院的东南角,街对面有雕花照壁,建筑精良,是挺进军十团团长白乙化办公的地方……然而,京西红村向世人展示的魅力是多元的。与红色主旋律钟灵毓秀相映生辉的是马栏村古老旖旎的山川风光、含蓄隽永的小村街景……    马栏村南的水浒港自然景区绿海浩淼,纵深7里有余。路旁山势,时险时平,林木葱茏,植被茂盛,泉溪潭湖,清流潺潺。    马栏古道与众不同:一不为商贾之利,二不为兵家之争,单为上山敬香。古香道上经久不磨的是古往今来礼佛祈吉的虔诚。正如《日下旧闻考》引文所记载,马栏村至百花山,一路之上松石攒簇、翠峰壁立,上千佛山、登观音山大悲岩、经仙人桥、过菩萨树、到望海石、鸽子山……沿途相伴的是“龙王观音寺”、“广善禅寺”、“法幢庵”、“妙庵”等大大小小的佛寺庙庵。    龙王观音禅林大殿是元代肇建的佛教建筑,位于马栏村的中心地带,原本依山就势建山门,沿数十级台阶可到最高处的正殿——两厢有配殿。现在仅存的正殿,在施工上有五大特色:屋面走兽是灰陶烧制的,但屋脊为黄、绿色琉璃构件,装饰着龙、凤、花卉和佛教故事图案。灰陶、琉璃混用,此其一;梁上角背木雕的神龙吸水饰样,造型稀有,此其二;平身斗拱挑尖梁头为一兽头,角、柱斗拱挑尖梁头都是如意头,辅以雕刻着浪花水波的厢拱,构思新颖,此其三;后檐无斗拱,以如意头雕花木件承托檩、桁,经济实用,此其四;木构件上的雅伍墨彩画、内墙上的精美壁画,简朴典雅,此其五。斗拱和琉璃的使用都说明这座佛殿的制式和等级是比较高的,属难得一见的古建精品。    马栏戏台在龙王观音禅林大殿的对面,清代建筑,坐南朝北,面阔三间,进深8米,悬山卷棚屋顶,旋子彩画,用隔墙分出前、后台,建在1.4米高的台基之上。一幅幅的心灵勾勒、一轮轮的感动、欢乐、思索都曾在这里谢幕、登场……    还有美不胜收的老龙窝景区、刘家沟景区以及至今保存完好的两座过街楼、十几处四合院、古民居,堪称户外书箧的古石刻、耐人寻味颇具湘风楚韵的古门桥、古树、古井……都一一披挂着岁月的风尘,承载着历史的托付,嵌在如今马栏人感受自然、赞美家乡的笑容之中了。  马栏村  马栏村位于109国道83公里处的南边,村域面积 13.68平方公里。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200米,村落面积19277.5亩,其中耕地面积652亩。 主要产业:过去以种植业,养殖业和煤炭业为主,现在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主要物产:玉米、谷子、杂粮、果树主要是核桃、山杏、梨等为主, 这里不仅是一处古老的村落,也是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司令部所在…… 详细++

黄草梁风景区

  目的地介绍  黄草梁自然风景区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北14公里处,主峰海拔1773米,与灵山、百花山、妙峰山遥遥相望,为北京市西南山区高峰之一。  黄草梁风景优美、气候宜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是旅游、观光、考古的理想去处。  这里的花三季不断,春季有山桃花、山杏花、二月兰,五月有大丁香花、杜鹃花,六月有野玫瑰、山丹花,七月黄花,八月绣球,九月江西腊、红豆,十月还有野菊花。登山远眺,峰峦叠翠,连绵起伏,直到天边;山海日出,气象万千。  黄草梁上的敌台施工细致,用料精实,虽经四百余年风雨剥蚀,至今仍雄姿依旧。古道旁当年圈马的马圈、明代长城、摩崖石刻保存完整。  黄草梁是名副其实的野生动物王国,其间飞禽翔集草甸,走兽出没丛林,它养育了动物,动物们也丰富了它。从长远观点看,保护较开发更重要,风景资源是旅游载体,旅游基础和旅游设施是风景区有机组成部分。这里正待开发,现在基本旅游设施还不完善。在建将建的有宾馆、娱乐设施,民俗渡假村,以实行对游客吃,住,行的一条龙服务;另在旅游项目上还将开设索道、绿化、副食基地、养殖基地;也将修复敌台、长城、塑像石刻等重要的旅游项目,使得此地段的旅游能给每一个观光者带去更多的美好回忆。  位置: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北14公里处  黄草梁与灵山、百花山、妙峰山遥远相望。这里主峰海拔1773米,为北京市西南地区高峰之一。登山远眺山连山、峰连峰、峰峦叠翠,连绵起伏,直到天边。如果在这里看山海日出,则是气象万千,美不胜收。黄草梁上的敌台施工细致,用料精实,虽经四百余年风雨剥蚀,至今仍雄姿依旧。  交通  自驾车:从市区出发沿109国道西行可至;  公交车:从苹果园换929支线至斋堂下或从苹果园乘370路到河滩换乘长途车到斋堂下车,打面的(约15元)可至景区。  景点位置  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北14公里处    斋堂镇  斋堂镇为门头沟区辖镇,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西部深山区,镇政府驻地东斋堂村。该镇东南距区政府驻地30多公里,东北与雁翅镇相接,北部与河北省怀来县毗邻。西部是清水镇,南部与房山区大安山乡接壤,东南部与大台办事处相连。下辖29个行政村,三个居委会,总面积为392.4平方公里,略呈长方形,共7786户,1708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708人。 斋堂镇是西部地区的…… 详细++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马栏村,现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北京市百家博物馆和北京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红色旅游的好去处。  1939年10月,萧克将军领导的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进驻马栏村,司令部设在村中一四合院内,成为冀热察挺进军的指挥中心,现在村中尚存各团团部、医院、枪械所,弹药库等遗址。  1997年,村里将四合院整修,北房恢复当年司令部旧貌、桌、椅、文件柜等均按原样陈列,东、西、南房开辟为展室,以图片、绘画、文字解说和数百件实物为内容,展现当年挺进军的战斗历程。在司令部旧址东北侧另建录像室,可容100多人同时观看有关平西抗日斗争的录像片。    陈列馆分为四个展室。  第一展室:挺进军成立前后。表现抗战爆发,冀察晋军区派邓华、宋时轮支队开辟平西根据地。1939年挺进军成立,司令部驻在马栏村。  第二展室:挺进军战斗历程。重点反映挺进军粉碎日寇十路围剿,揭露日军在平西犯下的滔天罪行。  第三展室:马栏村抗战斗争史。展示了马栏人民对日寇进行游击战、破袭战、地雷战的史实。  第四展室:司令部原貌陈列,以实物为主。全部展线48.2平米,资料照片135幅、图表3幅、文字介绍16幅、油画4幅、连环画二组8幅、拓片2张、沙盘1个,实物108件。  此外,马栏村是一个民俗旅游的古村落,文物古迹众多。马兰村周边有冀热察挺进军纪念碑。著名景区有爨底下村、灵山、百花山、龙门涧、珍珠湖、小龙门、双龙峡等。  马栏村  马栏村位于109国道83公里处的南边,村域面积 13.68平方公里。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200米,村落面积19277.5亩,其中耕地面积652亩。 主要产业:过去以种植业,养殖业和煤炭业为主,现在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主要物产:玉米、谷子、杂粮、果树主要是核桃、山杏、梨等为主, 这里不仅是一处古老的村落,也是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司令部所在…… 详细++

斋堂水库

  目的地介绍斋堂水库位于北京市西斋堂镇,清水镇域内,这里水面宽阔,绿水涟涟,可以荡舟、垂钓,自然景观秀美,两岸沟回川折,叠峰树立,气候宜人,是避暑纳凉的理想之地。素有深山绿宝石之称。水库工程始建于1970年4月,1974年9月竣工,建筑物有主坝、溢洪道、泄洪洞、输水廊等。是官厅山峡洪水治理的重要工程之一。  斋堂水库适合开发游船、重约、速降、蹦极、游泳、沙滩浴等水上及其他娱乐项目,以上项目若得以开发,京郊又添新去处,推动了斋堂及京西旅游的发展。  位置:位于门头沟斋堂镇,距市区约60公里。  斋堂水库为门头沟区最大的水库,也是风景最优美的水库,两岸青山如黛,鸟语花香,水库周边、灵山、百花山、龙门涧等景点离此均不过30公里,109国道从北岸通过,交通便捷,几年来,白天鹅频频光顾,野鸭及其他水乌在此筑巢繁衍,给水库带来了生机。虽斋堂水库现未开发,而每年前来垂钓、野营、‘游泳者亦在5000人以上,由此可见,开发斋堂水库势在必行,斋堂水库实现由资源向资本的转化。顺应形势,符合潮流,是旅游兴镇的重要步骤。  交通信息  苹果园站乘336、326路车到河滩,换乘去清水方向的中巴车到斋堂水库下车。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西斋堂村西南的峡谷处  类型:湖泊  游玩时间:建议10-20分钟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斋堂镇  斋堂镇为门头沟区辖镇,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西部深山区,镇政府驻地东斋堂村。该镇东南距区政府驻地30多公里,东北与雁翅镇相接,北部与河北省怀来县毗邻。西部是清水镇,南部与房山区大安山乡接壤,东南部与大台办事处相连。下辖29个行政村,三个居委会,总面积为392.4平方公里,略呈长方形,共7786户,1708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708人。 斋堂镇是西部地区的…… 详细++

锦乡逸轩农家院

  黄草梁锦乡逸轩农家院位于历史文化村爨地下一线天景区西6华里处柏峪村。该农家院以山间田园风光为特色。以饲养种类繁多的家禽为餐饮亮点,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慕名而来,院内的大核桃树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另外农家院饲养的孔雀可供免费观赏,山鸡和珍珠鸡是一大特色,数目之多是众多农家院绝无仅有的,珍珠鸡肉质鲜美,堪称一绝。散养柴鸡可对外出售。农家院房间干净整洁,床上用品一客一换。这里是您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斋堂镇  斋堂镇为门头沟区辖镇,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西部深山区,镇政府驻地东斋堂村。该镇东南距区政府驻地30多公里,东北与雁翅镇相接,北部与河北省怀来县毗邻。西部是清水镇,南部与房山区大安山乡接壤,东南部与大台办事处相连。下辖29个行政村,三个居委会,总面积为392.4平方公里,略呈长方形,共7786户,1708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708人。 斋堂镇是西部地区的…… 详细++

妙峰山

妙峰山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妙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京西门头沟区境内,距市中心50余公里,面积20平方公里,景区以“古刹、奇松、怪石”而闻名。妙峰山属太行山脉,火成岩结构,主峰海拔1291米,山势峭拔,花草清丽。有日出、晚霞、雾凇、山市等时令景观,有戴“华北一绝”桂冠的千亩玫瑰花,有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传统朝圣庙会。是北京周边最具文化底蕴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久负盛名的妙峰山束建惠济祠始建于明代,三座庙宇群(灵感宫、回香阁、玉皇顶)一山取势,参差错落,高低有致,14座殿宇分别供奉着释、道、儒、民间等各路神灵。明清时期,北京的民众都以能上妙峰山朝顶进香为幸事。  妙峰山传统庙会始于明崇祯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来自全国各地数十万善男信女、几百挡民间花会汇聚妙峰山,朝顶进香,献艺酬山,施粥布茶,场面之壮观,信众之虔诚实属罕见。清代富察敦崇著名《燕京岁时记》载:“妙峰山每属四月,字初一开庙半月,香火极盛,人烟幅奏,车马喧闹,夜间灯火之繁灿如列宿,香火实可甲于天下矣。”1925年,北京大学国学门研究所对妙峰山庙会进行了专门调查,出版了《妙峰山进香专号》,此次调查开创了我国俗学田野调查的先河,妙峰山因此成为中国民俗文化的发祥地。  妙峰山峰底天阔,空气清新,灌木群英,生机盎然。有大量木本植物和优质药材,各类奇花异卉四季常开,山桃花、野丁香、野茉莉、杜鹃花麦杆菊、千亩玫瑰花、千亩梨花此开彼落,形成了“四面有山皆如画,一年无日不看花”的特有景致。  用时参考  1天  景点位置  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涧沟村  交通  北京市地铁苹果园站西侧乘坐892路涧沟村支线到涧沟村站下车,然后可以步行(1.5小时)或乘坐当地小车上山,小车每辆约80元。  892路涧沟村支线每天仅一班,9:30发车,返程时间为16:00,雨雪天气可能会停开,详情可以电话咨询892路调度中心010-69842814。  门票  成人门票40元;学生持学生证、60-69岁老人持老年证半价,1.2米以下儿童、70岁及以上老人持老年优待证免费。  开放时间  8:00-17:00妙峰山   妙峰山镇  妙峰山镇位于门头沟区东北部,距离门城10公里,是联结门头沟深浅山区的纽带,永定河、109国道穿镇而过,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地理优势。辖区总面积110平方公里,全部为山区。下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10175人,4172户,其中农业人口8884人,农村劳动力5734人。该地区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使得林木资源茂盛,野生动物繁多,农作物连年…… 详细++

戒台寺 戒台寺古松

戒台寺 戒台寺古松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戒台寺与附近的潭柘寺为京西两大佛教寺庙。寺内最著名的便是建于明代并至今保存完好的戒坛,戒坛的规模和地位均属全国第一。另外,寺内还有牡丹院等园林建筑。来此拜佛祈福、欣赏古松、观花摄影都非常不错。  寺庙概览  戒台寺的规模不大,寺庙园林呈一个近似的圆形,直径约两三百米,寺内的建筑并非像一般佛教寺院那样对称分布,而是不规则的错落在寺院之内,进入后步行游览即可,一般慢慢的走走看看大约需要2小时左右。  戒台殿  来到戒台寺参观,最为首要的景点便是戒台殿,殿内的明代戒坛被誉为“全国第一戒坛”。戒坛是佛教建筑,即为给佛教弟子授戒的地方。不同等级的戒坛可以授戒的级别也不一样,而这里的戒坛可以授最高的菩萨戒,而且还为几代皇帝授戒过,可见其地位之高。这座戒坛高约3.5米,由汉白玉建成,坛的一圈雕刻了113尊神情各异的戒神像,十分精美,坛顶是一座佛祖的塑像,显得巍峨庄严。  牡丹院  牡丹院是戒台寺的另一个著名景点,是满清恭亲王奕欣在寺内居住时期建设的一座静美园林。园内种植了众多的牡丹花,每到四五月份花朵开放,景色非常雅致美丽。除了花朵外,园内的建筑也是十分精致巧妙,可以参观一下。  此外寺内还有大钟亭、千年木雕弥勒佛像、大雄宝殿、观音殿、关帝殿等建筑可以观赏,这些建筑中有不少建于辽代,这里也是保存辽代建筑最为完好的地方。这些建筑的风格与后来的故宫等地的建筑均有不同,可以好好观赏一下。  形态各异的古松  在寺内除了观赏园林建筑之外,寺内的植物也是观赏的重点之一。戒台寺内有多棵上千年的古松树,这些松树形态各异,个个造型独特,在京城一直非常著名。在各殿之间还有丁香、牡丹等多种花卉,每到春夏季节来此拍照非常不错。  寺内每天中午会为前来游览拜佛的香客游客提供素斋,可以选择是否尝试。素斋为米饭、馒头、小碗的素菜等,味道还不错。素斋并不硬性收费,而是食客随缘给钱,不过一般人都会付上一点钱。  看点:戒台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我国北方目前保存辽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院。最特别的是保留了佛塔,经幢、戒坛等辽代佛教中十分罕见的珍品。戒台寺导游图戒台寺位于门头沟区的马鞍山麓,距京城35公里,离区政府11公里,西靠极乐峰,南倚六国岭,北对石龙山,东眺北京城。寺院坐西朝东,海拔300多米,占地面积4.4公顷,建筑面积8392平方米。殿堂随山势高低而建,错落有致。整座寺院既有北方寺庙巍峨宏大的气势,又有江南园林清幽秀雅的情趣,既有浓重的宗教文化色彩,又有神奇秀美的自然景观,不仅是中国佛教一座著名的寺院,同时也是一处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戒台寺(又称戒坛寺)夙以“戒坛、奇松、古洞”而著称于世。戒坛肇建于辽代咸雍五年,与福建泉州的开元寺、浙江杭州的昭庆寺的戒坛共称为“全国三大戒坛”,而北京戒台寺的戒坛规模又居三座戒坛之首,故有“天下第一坛”之称。戒台寺的古树名木甚多,仅国家保护级古树就达88棵,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古松。这些古松或经人工修整,或自然天成,经过了千百年风霜雪雨的磨砺,形成了各种奇特的造形,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明清时期,“十大奇松”就已经闻名天下。戒台寺的后山为石灰岩构造,亿万年来在雨水的侵蚀下,形成了许多天然溶洞,洞中的石钟乳和石笋构成了千奇百怪,美不胜收的造型,“有龙跃、有鱼游、有狮坐,石乳所凝也”,给人们留下了无数神奇的传说和美丽的遐想。  特别提示  1.在寺内用素斋要注意遵守规定,男女分开坐,而且吃饭过程中不准讲话。  2.戒台寺与西北方向的潭柘寺距离不远,公交车可以到达,很多游客都会将两寺一并游玩。  用时参考  0.5-1天  景点位置  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马鞍  交通  地铁:地铁1号线苹果园站A口出,换乘931、948路直达  自驾:  1、沿阜石路向西——双峪环岛向南——石门营环——108国道7km即到  2、自西客站沿莲石路向西——卧龙岗——石门营环——108国道7km即到(2、3、4环有进出口)  3、长安街西行——首钢厂东门右行——石景山立交桥左行——双峪环岛向南  门票  45元/人,学生等22元/人,军人、65岁以上老人等免票。戒台寺、潭柘寺联票80元/人,只能在潭柘寺购买  开放时间  夏季:8:00-17:30  冬季:8:00-17:00

潭柘寺

潭柘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潭柘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北京最古老的古寺。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民谚。高大的山峰挡住了从西北方袭来的寒流,因此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殿宇巍峨整座寺院建筑依地势而巧妙布局,错落有致,更有翠竹名花点缀期间,环境极为优美。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阜成门41公里。潭柘寺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状环护,这九座山峰从东边数起依次为回龙峰、虎距峰、捧日峰、紫翠峰、集云峰、璎珞峰、架月峰、象王峰和莲花峰,九座山峰宛如九条巨龙拱卫着中间的宝珠峰,规模宏大的潭柘寺古刹就建在宝珠峰的南麓。潭柘寺规模宏大,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殿堂随山势高低而建,错落有致。北京城里的故宫有房9999间半,潭柘寺在鼎盛时期的清代有房999间半,俨然是故宫的缩影,据说明朝初年修建紫禁城时,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解放初期将部分年久失修的殿堂拆除,并新建了一些房舍,现潭柘寺共有房舍943间,其中古建殿堂638间,建筑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是北京郊区最大的一处寺庙古建筑群。潭柘寺不但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观也十分优美,春夏秋冬各自有景,晨午晚夜情趣各异,早在清代“潭柘十景”就已经名扬京华。潭柘十景:平原红叶、九龙戏珠、千峰拱翠、万壑堆云、殿阁南薰、御亭流杯、雄峰捧日、层峦架月、锦屏雪浪、飞泉夜雨  用时参考  0.5-1天  景点位置  北京市门头沟区东南部潭柘山麓  交通  交通线路:从前门、阜城门、乘游7,或在苹果园转931路可直达。从市区出发,可在五孔桥沿阜石路西行走108国道可直达潭柘寺。从野三坡景区出来上108国道,经马各庄、霞云岭、佛子庄直达潭柘寺。  门票  55元/人,联票(戒台寺、潭柘寺)80元/人,只能在潭柘寺购买  开放时间  夏季:8:00-17:00  冬季:8:00-16:30  潭柘寺镇  交通地理:潭柘寺为北京著名佛教寺院之一,历史悠久,北京古谚有“先有十柘,后有幽州”。潭柘寺位于西郊潭柘山腰,寺以山上的龙潭、柘树而得名。潭柘寺镇也因此而得名。 潭柘寺镇位于京西门头沟区东南部,毗邻本市丰台区与房山区,全镇总面积73平方公里。 距市中心34公里,国道108线路贯穿整个辖区,距门头沟区政府21公里,距六环11公里。 辖区内道路畅通,…… 详细++

双龙峡

双龙峡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目的地介绍:双龙峡是京西新开发的景区,被喻为“小九寨沟”、百瀑布。最高峰老龙窝海拔1646米,形成29米以上的大瀑布两个,几米以下的小瀑布近百个,天河、水潭、绿谷、红岩组成一幅幅靓丽的美景。春天山花烂漫,幽香扑鼻:夏日满谷清凉,小溪潺潺、泉水涌流,背阴处冰肌绿树相映成趣,古杨、古柳、百年猕猴桃遮天蔽日,缠绕其间,宛如热带雨林一般;秋天秋高气爽,满山红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是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在这里,您还可以乘坐独特的森林小火车,行驶于山间,其间融融。  可以欣赏的主要景点有:火车战1040米;玉龙湖1020米;第一瀑布308米;双龙戏水203米;小九寨沟口447米;野生猕猴桃林(200年)482米;仙聚柳,野生猕猴桃(300年)460米第二瀑布。  除了观赏自然风景之外,在每年的六月底七月初可以采摘火村的特产大红杏。九月十日左右。有三千棵的核桃供采摘“十一”后,满山遍野的红叶最为引人入胜。还有垂钓、划船、篝火、野炊、燃放鞭炮等娱乐项目。  景区基础服务设施完备,会议室可容纳50-100人。夜幕降临时,在灿烂的星空下组织篝火晚会,您将会忘记旅途疲劳,度过乡村宁静的夜晚。住宿信息  客房有独立卫生间的双人标间和三人间,可容纳100人住宿。  交通信息  乘车路线:苹果园地铁站往西200米,乘929支线,直接在火村口下车,下车后一路踏青步行3.5公里(或乘坐双龙峡免费班车)就进入了双龙峡景区。  自驾车:沿阜石路从门头沟或石景山到三家店(沿水库)沿109国道经军庄、下苇甸、王平村、芹峪口、珍珠港路口、军响、西湖林到火村双龙峡景区。从北京到景区80公里。  餐饮  餐厅可时容纳200多人就餐,具有农家风味特色。  景点位置  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火村南双龙峡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北京市门头沟区境内,距市区120公里,道路交通便利。森林覆盖率达90%。主峰百花山海拔1991米,白草畔海拔2050米,为北京市第三高峰。百花山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华北天然动植物园之称,有四个植被类型,十个森林群落。植物种类有110科、1100种。动物种类有170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褐马鸡、黑鹳、金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斑羚、勺鸡。市级保护动物有50多种。百花山环境独特,风景优美,是一个很好的旅游场所。年均气温6~7℃,七月份平均温度22℃,负氧离子含量为5级,是消夏避暑的胜地。百花山的风景资源可分为四大景区,35个景点:百花山主峰景区、百花山草甸景区、望海楼景区、白草畔景区。这里风景独特、气候宜人,群山环抱、奇峰连绵、溪水潺潺云遮雾障、劲松森林,奇花异草,稀禽珍兽。有“百花草甸”、“百草山瀑布”、“万年冰肌”、“古树擎天”、“云顶日出”、“古石海”、“云海升腾”、“晚霞映翠”、“蚂蚁山”、“送树长廊”等著名景观。交通:从京城到门头沟城镇乘车沿109国道行驶100余公里,在苹果园地铁乘336路、326路河滩下车,搭乘百花山旅游专车或长途汽车,到百花山下即可。也可在苹果园地铁乘坐中巴直达景区。自驾车:走阜石路到门头沟区双峪环岛右转到龙泉宾馆走109国道按景区标识行走直达景区。   用时参考  4-6小时  景点位置  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交通  公交  苹果园地铁站西边乘892路公交车到达百花山(黄塔张家铺方向)。每天早9:00和下午4:30共两趟。  房山长途汽车站可乘房20路,房25路到龙门台村,车程2小时。车次不多,末班15:45。  自驾车  1.京石高速路至房山出口——坨里——108国道——贾峪口路口右转弯去史家营方向即到(门票60元)。  2.走109国道是从门头沟方向进入景区,到达的地点就是张家铺(门票40元)。  3.走108国道至贾峪口不右转,一直到龙门台村,再往北到四马台村,沿着路一直开就能到四马台村的景区入口。这边叫白草畔,也叫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到景区门口后坐景区观光车(40元,往返),走15公里左右到达山顶的五指峰,然后有通往大草甸的木栈道,走1小时左右到大草甸,是能上到草甸最轻松的方式。  门票  门票40元,学生持学生证、60-65岁老人半价20元,1.2米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人免票  开放时间  景区每年4月28日-10月15日开放,10月16日-次年4月27日封山关闭;开放期间每天开放时间为8:00-17:00。  

京西十八潭

京西十八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目的地介绍  京西十八潭是我国北方罕见的自然风景区之一,谷内溪水奔流,四季不断。古人云:“万叠燕山万叠泉,飞流千里挂长川”,十八潭位于门头沟王平地区安家庄境内,以谷深、石奇、水特、花异而著称。它背依清水尖,面临永定河,山环水绕。谷内溪水奔流,四季不断,层峦叠嶂,峰回水转,逢崖成瀑,遇壑为潭,形成了闻名遐迩的“三瀑六景十八潭”的自然景观。  谷口两山如门,溯谷而上,一峰三折,山皆奇峭。奇峰怪石,飞泉丽瀑,决石分流,声激崖穴。山间壁立千仞,鸟兽云集,崖壁藤萝密布,聚花如织。三瀑飞流直泻,高者三丈有余。六景各具特色,十八潭则深浅不同。  交通信息  自驾车:驾车从阜石路到门头沟走109国道沿景区标识。  乘车路线:乘坐929路支线。  用时参考  1天  门票  35元/人  开放时间  7:30—18:30  景点位置  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地区安家庄村  

小龙门森林公园

小龙门森林公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小龙门森林公园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灵山脚下,距北京市区114千米。平均海拔1300米。公园总面积771公顷。四面群山环抱,东、西灵山对峙,山坡上有古敌台矗立。小龙门森林公园在小龙门林场大沟林区基础上建立。  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小龙门林场,地处北京市与河北的最高峰东、西灵山之间,平均海拔1330米,距市中心114公里。公园总面积32668.5亩,四面群山奇俊,林涛似锦,长城通道纵横,敌台矗立,站在高处远眺,与东灵山、小五台山对峙。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是天然动、植物园,有动物700余种,其中哺乳动物40多种,鸟类150多种;植物844种,是各大院校、及小学生动植物实习的理想基地。园内诸多景观使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从春到秋,彩蝶飞舞,山花璀烂,繁花似锦,野果硕累。盛夏至此,进入清凉世界,犹如天然空调。公园有109国道贯穿东西,交通方便,园内的野猪、彩蝶标本室、小木屋、内长城遗址、拜佛山、幽谷探密区、览翠塔供您观赏。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已经形成天然大氧吧,游人至此可以进行“森林浴”。研究表明,不同的植物会分泌不同的物质和气味,这些物质和气味具有多种功效;杀菌、稳定神经、增强内分泌、降低血压、扩充血管、提神健脑、消除疲劳,还有促进支气管和肾脏系统活动的功能。另外,森林中含有大量的负氧离子,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恢复青春,延年益寿。  小龙门森林公园  小龙门森林公园的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据调查,这里有维管束植物800多种,其中木本质物170多种。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陆续发现了一些植物新种和北京新记录,如新种百花山葡萄,其叶子似鸟足,5小叶,具细长小叶柄,小叶片菱形,与人们熟知的复叶葡萄很相像,除在小龙门狗槽子沟有分布外,在北京百花山的青枣架沟也有。百花山葡萄发现以后,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著名分类学家王文采院士的首肯。该种的发现对于丰富葡萄属的种质资源,具有重要价值。这里有北京新记录种八宝茶、毛背锐齿鼠李、五蕊柳、河北柳、蒙古绣线菊等。置身于小龙门绚丽多彩的植物世界中,着实令你留连忘返。当春寒料峭的时节,来到这里,在沟底会看到枝条上挂满毛茸茸花芽的各种柳树,有皂柳、黄花儿柳、蒿柳等,它们的花芽一个个银灿灿、亮闪闪,向人们传递着春的信息。据说,蒿柳的叶子还能养蚕呢!难怪它的成熟的叶子背后有着浓密的绢毛。惹人怜爱的白桦,一排排,一片片,远望如画,近瞧是景,尤其是它那灰白而有光泽的树皮,纯洁富有情调,总让人联想到美丽的爱情故事。在白桦林下,有时会遇到党参,党参入药有补脾、益气、生津的功效。路边或林缘灌丛中时常可见蔷薇科的山楂叶悬钩子,又名牛迭肚,它的果实成熟时,红得发亮,令人垂涎欲滴。它除了好吃以外,还有药用价值,内服可治痛风,并能去痰。山上的丁香至少有4种之多,如暴马丁香、北京丁香、毛叶丁香和红丁香,它们有开白花的,有开紫花的,花色虽异,花香均浓。沟里和坡上的山杨林一片一片的,一律颀秀挺拔。到了秋天,它的叶子经霜历雨,开始变色,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红,远远望去,火红耀眼,有人因此称之为“火杨”。火杨具有串根现象,这很有利于它扩大自己的地盘,兴展家族,再加上它生长较快的天性,其它树种很难与之竞争匹敌,所以山杨是群落更新演替中的先锋树种。在沟内的灌木丛中,你还会发现东陵八仙花,它能长成小乔木,不孕花看似象小磁碗,色白如雪。在那浓荫遮闭的沟底林内,还有一种叫做“贯众”的蕨类植物,人称“野鸡翅膀子”,其羽状叶子大小不一,斜插在厚厚的枯枝落叶层中,看上去还-野鸡振翅欲飞的样子。  越往上走,林子越密,草花越多。上层树木有花楸、稠李、裂叶榆、元宝枫和椴树等,这样的林子又叫杂木林。林中中药缬草随处可见,它的根茎入药为兴奋剂或镇静剂,有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和心悸之效。树林深处比较阴暗的地方,生长着成片的象油菜苗子一样的一种小草本,这就是鹿蹄草,中药里称它为“鹿衔草”,全株入药,有祛风湿、强筋骨、解毒、止血等功效。还有一种叫七叶一枝花的植物,名字很好听,这种草也只生长在林下,此草地下茎横走、肥厚,根茎入药,是治疗毒蛇咬伤和无名肿痛的极为珍贵的药材,民间形容它“七叶一枝花,无名肿毒一把抓”,可见其效用非常。  快到山顶时分,会看到大片大片的狼毒,一种开着白色或粉红色的小花的植物,群生群长,非常壮观。再往上行,大概到了海拔1800米的时候,你会遇到一种扎人的小灌木,其枝条上的托叶刺密而长,人称“鬼见愁”,其实它属于豆科的锦鸡儿属,据了解,它还有减肥的功效呢!到了山顶,地上的草花如繁星耀眼,有金莲花、野百合、草乌、野罂粟、秦艽、杓兰等都颇为引人注目。小龙门森林公园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开辟森林浴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游人来此可以进行“森林浴”。  小龙门森林公园野生动物约有700余种,其中哺乳动物40余种,主要有狼、狐、豹、野猪、羚羊等;鸟类150余种,包括大型猛禽类红隼、大狂、金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灰脸狂鹰等,以及雉鸡、石鸡、褐马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等禽类动物;昆虫500余种。公园分为科学试验区、崇山峻秀区、幽谷探秘区和森林浴场区4个部分,有野鸡岭、野猪林、杜鹃山、野菜洼等旅游景点。南山有650级石阶直通山顶,山顶的了望塔夏季可供游人观景,秋冬以备防火了望。游客可在此品尝到众多山野菜及山鸡等野味。小龙门森林公园,是天然动、植物园、不仅可供欣赏,而且适于科研。国内山、石、森林,雄伟多姿、山鸡岭野鸡成群,野猪林里可观赏到野猪嬉耍过的遗物。春季植物刚刚苏醒,发出嫩芽,野杜鹃含苞欲放,美不胜收。园内诸多自然景观更是使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从春到秋,繁花似锦,野果硕累,犹如一幅美丽的国画。盛夏至此,进入清冷世界,避暑山庄,犹如自然空调,园内有一零九国道贯通东西,交通方便。  公园分为科学试验区、崇山峻秀区、幽谷探秘区和森林浴场区4个部分,有野鸡岭、野猪林、杜鹃山、野菜洼等旅游景点。南山有650级石阶直通山顶,山顶的瞭望塔夏季可供游人观景,秋冬以备防火瞭望。游客可在此品尝到众多山野菜及山鸡等野味。  小龙门森林公园食宿、娱乐设施齐全。  景点位置  北京门头沟区清水镇  

爨柏景区

  爨柏景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总面积46.6平方公里,2009年斋堂镇通过整合地区资源注册成立了北京爨柏景区管理中心并正式对外开放。景区涵盖了您非常熟悉的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爨底下,京西石头村——双石头,军户古乐——柏峪村,百姓人家——黄岭西村。  爨柏景区是以古村落文化为代表的旅游度假休闲胜地,它具有历史文物、建筑、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是北方建筑艺术的瑰宝,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市政府分别授予: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具有旅游价值古村落、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等称号。  爨柏景区  爨柏景区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有明代的老村遗址、清代的壁画、甲午战争立功捷报、二战时期被日军烧毁房屋的废墟、抗日哨所遗址、五十年代的标语、六十年代的标语、七十年代的标语,有古道、古井、古庙、古戏台、使人们感悟历史,信步其中,如同品尝陈年老酒。  爨柏景区现有400余户原住民在此生活,有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户100余户,当您饱览景区风貌之后,还可在明清古宅小住,体验浓郁的古宅风情和百年民俗文化,尝尝农家饭菜,品品清泉山茶,选购特色商品。入夜时分,仰望满天繁星,穿越心灵时空,清晨,在鸟儿欢唱中醒来的您,迎着晨曦,踏着晶莹的露珠,在山间小路走一走,可以忘却往日的浮躁,恢复心灵的宁静。  爨柏景区的四季都是美丽的,春季感受古宅春韵;夏季尽享怡人清凉;秋季陶醉山野秋实;冬季捕捉瑞雪琪景。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爨底下村  爨底下位于北京西部,距京城90公里。村子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是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民居群。古村依山而建,在以龙头山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控制下,将76套精巧玲珑的四合院民居,随山势高低变化,呈扇形向下延展,以放射形态,灵活布局在有限的地基上。村落整体布置严谨和谐,变化有序,俯瞰全貌形似元宝。  爨底下又叫川底下。1958年前叫爨底下,简化地名用字时,为了刻公章好刻,就将“爨底下村”改成“川底下村”,这里的“川”无实际意思,只因与“爨”谐音,现在为了恢复原来的爨底下文化历史,将村名又改回叫“爨底下村”。  大片的四合院群落,坐落在山沟的北坡,依山就势,随坡起伏,房屋体量不讲划一,地宽则高敞,地狭则底窄,建筑用材,就地取用,宜石则石,宜瓦则瓦,再衬上青山翠谷,丽日薄云,远离喧嚣的市井,避却帝都的荣华,好一处偷闲静心之处。  “爨”字含义  1.据史书《说文解字》记载:“爨”解释为锅灶之下,篱火旺,意为点火做炊。  2.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现代汉语词典》216页记载:①〈书〉烧火煮饭:分爨、分居异爨。②〈书〉灶:执爨。③(cuàn)姓。  3.爨底下“爨”的解释为灶的意思。  爨字30笔,会写的写成个爨,不会写的写成一大片(意为笔画全连在一起),为了使这个字好写好记,村民编了个顺口溜:兴(繁体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边架火烧,火大烧林,越烧越旺。  百姓人家——黄岭西村  黄岭西曾名黄龙西,全村整体布局成“人”字结构,山青、水绿、潭深。这里的山山水水养育了黄岭西几十代人,原以农耕为主的当地村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保存了大量的旧式传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在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的今天,该村以百姓人家为主题搞起了旅游,开办了化石展馆、生产农具展馆、生活物品展馆,建起了农家大食堂,组建了红歌演出队,让您在游览的同时既能欣赏红歌表演又能品尝地道的农家美食。来黄岭西古山村百姓人家尽情体验民俗生活。  京西石头村——双石头村  双石头村坐落在京西古道旁,村子整体俯瞰形似凤凰双展翅,由沟内一对巨石而得名,这里处处体现石头文化,正像歌中唱到:“石碾、石臼、石头墙,石头顶上盖间房,石开山门迎远客,石头屋里娶新娘”。村内有鸳鸯石、姊妹石、双悬石、恋人石等多处奇石奇景。  军户古乐——柏峪村  这里是典型的军户村,村北一公里处设有“天津关”(又名天井关),历代王朝在此设关建隘,派兵驻守,旧可通行,今皆囚石垒壁,都指挥史司,拨军把守,天井关于明景泰二年(1451)建有正城、堡城、北过门守口官公廨,直到清末尚有“额外外委领梢人马住防此地。据《宛署札记》记载的柏榆村是由于长城内外,十里之内,不能有植物生长,因此,累年派兵烧山,好端端的一沟柏树、榆树自此消失,只留下书中记载的柏峪(柏榆)村之名。  景点位置  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  交通  公交车线路:苹果园地铁口向西150米,乘坐直达爨底下村的929支线公交车。每天往返两班,早上7:30,中午12:40,从苹果园至爨底下(上车请与乘务员确认)。上午10:30,下午15:30,从爨底下至苹果园。黄金周有加车。  自驾车线路:  阜石路—门头沟区双峪路口右转—109国道—行至84.9公里下国道,前行5公里即到。  莲石路(莲花桥)—门头沟石门营环岛右转—石担路—109国道—行至84.9公里下国道,前行5公里即到。  

斋堂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斋堂小城镇社区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牛战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灵水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马栏村 马栏村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黄草梁风景区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杨家峪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杨家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沿河口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沿河城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新兴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向阳口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青龙涧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桑峪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双石头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王龙口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 黄芩仙谷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西斋堂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高铺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张家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吕家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龙门口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东斋堂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法城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黄岭西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火村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军响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林字台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东胡林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柏峪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白虎头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西胡林村 黄芩仙谷 爨底下村 马栏村 黄草梁风景区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斋堂水库 锦乡逸轩农家院

斋堂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