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天津 >>河北区

河北区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天津海河意式风情区

天津海河意式风情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介绍 坐落在河北区南端,曾是天津近代史上意大利租借地的中心区,已有近百年历史。原有街区及建筑基本保持原貌,是至今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意大利文化集中地,几乎包含了意大利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     在这个区域的周围有诸多著名的近代和现代历史名人故居,如梁启超饮冰室、李叔同故居、曹禺故居和袁世凯、冯国昌宅邸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     区内步行道铺有意式风格鹅卵石和花砖,路灯全部为欧式造型;路牌、电话亭、果皮箱等全部采用意大利设计。区内设有服饰街、皮具街、旅馆街、娱乐街等工艺品商店,还有为外商活动设立的教堂及子女学校、金融机...       天津河北区

意大利风情区

意大利风情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意式风情街是天津市著名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意奥风情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少电影如《南京!南京!》《非常完美》也曾在此拍摄。  1.意式风情街的由来:  公元20世纪初的天津,曾经有8个国家在此设立了租界。洋人们在这里建造了不少欧式风格的建筑,供自己办公和居住。100年过去了,现在,如果你来到天津,漫步在海河边上,仍然可以看到这些风格各异的建筑。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清政府和11国的代表,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意大利借此在天津获得了设立租界的权利。意大利的租界的地点就位于现在北安桥和天津火车站之间,远洋大厦(我们公司的办公地点)的后面。100多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晒盐的地方,1902年,意大利任命一个叫费洛梯(filete)的海军陆战队的中尉做项目经理,负责意租界的规化和建设,这就么一个机会,一个普通的意大利人永远地载入了天津的历史。古罗马帝国的后代不愧为建筑上天才,就在异域他乡,也不忘将自己最精典的东西展示出来,在租界建设过程中,以马可波罗广场为中心建造了完整的道路网及完备的公用设施,建造房屋要求以意大利花园别墅为主,并严格规定沿街建筑不许雷同。1998年底,作为海河综合开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启动了意大利风情区的开发建设,充分利用这个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以体现浓郁的意大利风情为宗旨,将风情区建设成为集旅游、商贸、休闲、娱乐和文博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区。现在风情区的建设已经接近尾声,一个崭新的风景区将会展现于世人。  2.精典建筑:1)马可波罗广场:费洛梯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对广场的命名,不象其他国家以侵略者的名字命名,而是以中意两国历史有着联系的马可波罗为名,将租界中心广场命名为“马可波  罗”广场,这个名字一直保留至今,而其他带有洋味的街道的名字早已经被毫不客气的被更改成我们自己的名字,这片土地上的主人永远是中国人。广场周围别墅房顶多为意式角亭,有园亭、方亭之别,圆柱和方柱之分,并分别用圆拱、平拱、尖拱、连拱、垂柱进行点缀。这些角亭高低错落,构成优美的建筑空间,是亚洲仅存的一片原汁原味的地中海建筑群,这些角亭用于在节日时“注油点燃”,以复现古罗马神殿的风采。2)回力球俱乐部离马可-波罗广场不远处有一座十分雄伟壮观的塔式建筑,这就当年借运动竞技为名,公开设赌抽头的场所,是天津最大的赌场。老外叫其“回力球俱乐部”,中国人称其“毁工炉”,因为无数人这里因为赌输后倾家荡产,血本无归。30年代,日本占领天津,将无数意国侨民关在这里,数日不供粮食,当地的百姓在日本兵不注意时,偷偷地往里面送食品,不知道这些曾在中国人民作威作福的洋人当时是怎么样的感想。3)意大利兵营天津曾经是有8个国家建有租界,9个国家设有驻军,堂堂大清帝国的心脏就这样在别人的监视下,哪有不-之理。意大利军营是天津保存最好的外-营,大楼首层为公用设施,上面就是士兵的宿舍,当时意一共有官兵999名,后来被日本人、美国人和-的军队当成的军营。  3.名人故居由于意租界区域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文化气息浓厚,因此住进了不少文化名人,20世纪初的中国风云人物,几乎都天津有着渊源。  人物一:戊戌变法的推动者----梁启超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辛亥革命后归国,1912年买地皮,请意大利设计师白罗尼欧设计了住宅,后来又修建了书斋“饮冰室”。梁启超在此撰写了《中国历史研究法》、《清代学术概论》等颇具影响的著作,前后居住了15年,直至病逝。  人物二:短命皇帝----袁世凯这位人物,大家知道,自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后,官运横通,辛亥革命后,出任中华民国第一界大总统,可惜这位仁兄当总统还觉得不过隐,还想当皇帝,按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不与时俱进,结果遗臭万年。他在天津的这座住宅还真有特色:有所谓“稳身处”与“脱身处”。“隐身处”是在二楼右侧有个小门,门内建钢筋混凝土楼梯,铁栏杆,可上至楼顶间,下至  地下室、如果关上小门便找不到上下楼的去处。“脱身处”是在三楼凉亭设有铁楼梯,直通后花园余门,由此可脱身逃走。此外,在这所楼的二、三层之间还专门设  计了一间八角形房屋,几面窗户都朝海河,无论潮涨潮落,河水都好似往八角楼里流,象征无数财源流人袁家。现在,这里成为一个饭店,称“首府酒楼”。  人物三:革命的刽子手---张鸣岐这斯,在清朝时任两广总督,镇压了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一手造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辛亥革命后还赞同袁世凯称帝,小日本来了,公开投敌当汉0,被人们笑为“在洋人庇护下当寓公”,躲避人民的惩罚。不过,这个人也不是坏到底的人物,我在网上还找到了他其他的事例,他在广西任巡抚期间,为官清正、廉洁奉公,到任不久便着手实施新政,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如训练新军,加强了清朝的边防;修建广西铁路、开发矿业、兴办教育、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并创办了广西银行。这所住宅就在阿波罗广场,为意式庭院式建筑。如果说镇压革命是为了忠于自己的政治信仰的话,那么投降日本人,实在是另世人所唾弃的。1945年,就在日本帝国即将倒台之时,这位晚节不保的人物也病逝于这座庭院里,也许他知道,躲得过人报,躲不过天报。  人物四:交通总长----吴毓麟吴毓麟年青时,是北洋水师学堂的高才生,曾到德国深造,成为一名具有造船和机械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归国后任海军部科长和交通总长之职,对海军建制及船舶制造多有建议,直系失败后,吴毓麟退居天津,首先就居住在这座房子里,后卖给了热河省主席汤玉麟,抗日战争拒绝日本人要其“出山”,保持晚洁,可惜于1944年凄然而逝,没有看到胜利的那一天。吴毓麟生前也为天津和家乡的老百姓做过一些善事。1939年天津闹大水,他凭着自己的声望,积极联络各方力量,振济灾民。吴毓麟在意租界的寓所坐落在建国道,该楼整体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建筑风格,楼墙和墙基均为花岗石条石砌垒。楼内设有正厅和附厅,门窗宽大。这座建筑在当时是很高贵的,至今仍很有特色。  人物五:民族英雄---刘髯公刘髯公是《新天津报》的创刊人,1931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大片国土沦丧,刘髯公义愤填膺,他通过“新天津报”积极宣传  抗日救国,天津沦陷后,《新天津报》发出号外,向天津父老告别,不为日本所利用。被日本特务拷打致死,临终前还道出了那句唱词“我……为国家……尽忠……  死……落个,……青史……传……美……名……”刘髯公旧居是意式二层连体楼房,同时还是市内唯一保存完整的近代天津知名报馆―――《新天津报》旧址。  除了这些名人的旧居外,还有戏剧家曹禺、著名书法家华世奎、  直隶提学使卢木斋、  国务总理段祺瑞、  驻日公使张宗祥、  中国银行总裁李士伟等中国近代史上30多位名人的旧居,但现在,过去的门牌号已无影无踪,这些名人的住宅,凭我个人之力无法查找,也许意式风情街完全建好  后,大家能够一睹当年影响中国的风云人物的风采。  用时参考  1-2小时  交通  乘5、8、27、634、638、638区间、639、645、645区间、663、672、676、802、806、806区间、832、836、905、961路等公交车可直达。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地址:天津市河北区五经路、胜利路、博爱道、建国道之间区域  

北宁公园

北宁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北宁公园又名宁园,位于天津市河北区东北部,正门面对北站立交桥,东门面对中山北路,地处天津北站以北。该园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原为袁世凯的种植园。园内设闸引水,使湖水与园外的金钟河、月牙河相通,亭台错落,具有典型的中国古典园林特色。  园内主要景观有九曲胜境、待月楼、叠翠山、湖心亭、怡然堂、小型动物园等。公园北部的致远塔高九层74.4米,塔内四周墙壁上镶嵌着以历史题材为内容的瓷板釉彩画或青石刻浮雕百余幅,内容以中国历代文化遗存为主;乘双向盘旋楼梯或电梯可达最高处第九层,津门美景尽收眼底   

意大利风情街

意大利风情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意式风情街是天津市著名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意奥风情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少电影如《南京!南京!》《非常完美》也曾在此拍摄。  1.意式风情街的由来:  公元20世纪初的天津,曾经有8个国家在此设立了租界。洋人们在这里建造了不少欧式风格的建筑,供自己办公和居住。100年过去了,现在,如果你来到天津,漫步在海河边上,仍然可以看到这些风格各异的建筑。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清政府和11国的代表,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意大利借此在天津获得了设立租界的权利。意大利的租界的地点就位于现在北安桥和天津火车站之间,远洋大厦(我们公司的办公地点)的后面。100多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晒盐的地方,1902年,意大利任命一个叫费洛梯(filete)的海军陆战队的中尉做项目经理,负责意租界的规化和建设,这就么一个机会,一个普通的意大利人永远地载入了天津的历史。古罗马帝国的后代不愧为建筑上天才,就在异域他乡,也不忘将自己最精典的东西展示出来,在租界建设过程中,以马可波罗广场为中心建造了完整的道路网及完备的公用设施,建造房屋要求以意大利花园别墅为主,并严格规定沿街建筑不许雷同。1998年底,作为海河综合开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启动了意大利风情区的开发建设,充分利用这个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以体现浓郁的意大利风情为宗旨,将风情区建设成为集旅游、商贸、休闲、娱乐和文博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区。现在风情区的建设已经接近尾声,一个崭新的风景区将会展现于世人。  2.精典建筑:1)马可波罗广场:费洛梯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对广场的命名,不象其他国家以侵略者的名字命名,而是以中意两国历史有着联系的马可波罗为名,将租界中心广场命名为“马可波  罗”广场,这个名字一直保留至今,而其他带有洋味的街道的名字早已经被毫不客气的被更改成我们自己的名字,这片土地上的主人永远是中国人。广场周围别墅房顶多为意式角亭,有园亭、方亭之别,圆柱和方柱之分,并分别用圆拱、平拱、尖拱、连拱、垂柱进行点缀。这些角亭高低错落,构成优美的建筑空间,是亚洲仅存的一片原汁原味的地中海建筑群,这些角亭用于在节日时“注油点燃”,以复现古罗马神殿的风采。2)回力球俱乐部离马可-波罗广场不远处有一座十分雄伟壮观的塔式建筑,这就当年借运动竞技为名,公开设赌抽头的场所,是天津最大的赌场。老外叫其“回力球俱乐部”,中国人称其“毁工炉”,因为无数人这里因为赌输后倾家荡产,血本无归。30年代,日本占领天津,将无数意国侨民关在这里,数日不供粮食,当地的百姓在日本兵不注意时,偷偷地往里面送食品,不知道这些曾在中国人民作威作福的洋人当时是怎么样的感想。3)意大利兵营天津曾经是有8个国家建有租界,9个国家设有驻军,堂堂大清帝国的心脏就这样在别人的监视下,哪有不-之理。意大利军营是天津保存最好的外-营,大楼首层为公用设施,上面就是士兵的宿舍,当时意一共有官兵999名,后来被日本人、美国人和-的军队当成的军营。  3.名人故居由于意租界区域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文化气息浓厚,因此住进了不少文化名人,20世纪初的中国风云人物,几乎都天津有着渊源。  人物一:戊戌变法的推动者----梁启超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辛亥革命后归国,1912年买地皮,请意大利设计师白罗尼欧设计了住宅,后来又修建了书斋“饮冰室”。梁启超在此撰写了《中国历史研究法》、《清代学术概论》等颇具影响的著作,前后居住了15年,直至病逝。  人物二:短命皇帝----袁世凯这位人物,大家知道,自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后,官运横通,辛亥革命后,出任中华民国第一界大总统,可惜这位仁兄当总统还觉得不过隐,还想当皇帝,按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不与时俱进,结果遗臭万年。他在天津的这座住宅还真有特色:有所谓“稳身处”与“脱身处”。“隐身处”是在二楼右侧有个小门,门内建钢筋混凝土楼梯,铁栏杆,可上至楼顶间,下至  地下室、如果关上小门便找不到上下楼的去处。“脱身处”是在三楼凉亭设有铁楼梯,直通后花园余门,由此可脱身逃走。此外,在这所楼的二、三层之间还专门设  计了一间八角形房屋,几面窗户都朝海河,无论潮涨潮落,河水都好似往八角楼里流,象征无数财源流人袁家。现在,这里成为一个饭店,称“首府酒楼”。  人物三:革命的刽子手---张鸣岐这斯,在清朝时任两广总督,镇压了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一手造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辛亥革命后还赞同袁世凯称帝,小日本来了,公开投敌当汉0,被人们笑为“在洋人庇护下当寓公”,躲避人民的惩罚。不过,这个人也不是坏到底的人物,我在网上还找到了他其他的事例,他在广西任巡抚期间,为官清正、廉洁奉公,到任不久便着手实施新政,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如训练新军,加强了清朝的边防;修建广西铁路、开发矿业、兴办教育、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并创办了广西银行。这所住宅就在阿波罗广场,为意式庭院式建筑。如果说镇压革命是为了忠于自己的政治信仰的话,那么投降日本人,实在是另世人所唾弃的。1945年,就在日本帝国即将倒台之时,这位晚节不保的人物也病逝于这座庭院里,也许他知道,躲得过人报,躲不过天报。  人物四:交通总长----吴毓麟吴毓麟年青时,是北洋水师学堂的高才生,曾到德国深造,成为一名具有造船和机械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归国后任海军部科长和交通总长之职,对海军建制及船舶制造多有建议,直系失败后,吴毓麟退居天津,首先就居住在这座房子里,后卖给了热河省主席汤玉麟,抗日战争拒绝日本人要其“出山”,保持晚洁,可惜于1944年凄然而逝,没有看到胜利的那一天。吴毓麟生前也为天津和家乡的老百姓做过一些善事。1939年天津闹大水,他凭着自己的声望,积极联络各方力量,振济灾民。吴毓麟在意租界的寓所坐落在建国道,该楼整体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建筑风格,楼墙和墙基均为花岗石条石砌垒。楼内设有正厅和附厅,门窗宽大。这座建筑在当时是很高贵的,至今仍很有特色。  人物五:民族英雄---刘髯公刘髯公是《新天津报》的创刊人,1931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大片国土沦丧,刘髯公义愤填膺,他通过“新天津报”积极宣传  抗日救国,天津沦陷后,《新天津报》发出号外,向天津父老告别,不为日本所利用。被日本特务拷打致死,临终前还道出了那句唱词“我……为国家……尽忠……  死……落个,……青史……传……美……名……”刘髯公旧居是意式二层连体楼房,同时还是市内唯一保存完整的近代天津知名报馆―――《新天津报》旧址。  除了这些名人的旧居外,还有戏剧家曹禺、著名书法家华世奎、  直隶提学使卢木斋、  国务总理段祺瑞、  驻日公使张宗祥、  中国银行总裁李士伟等中国近代史上30多位名人的旧居,但现在,过去的门牌号已无影无踪,这些名人的住宅,凭我个人之力无法查找,也许意式风情街完全建好  后,大家能够一睹当年影响中国的风云人物的风采。      用时参考  1-2小时  交通  乘5、8、27、634、638、638区间、639、645、645区间、663、672、676、802、806、806区间、832、836、905、961路等公交车可直达。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地址:河北区光复道39号  电话:24466555

天津宁园

天津宁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宁园位于天津北站以北,中山北路北侧,育红路南侧,占地45.65公顷,水面11.7公顷。  宁园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园林景观。公园前身系清末官立种植园。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直隶总督袁世凯为推行新政,委派周学熙以工艺总局名义在天津北站附近筹办种植园,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正式开湖建园。出于在园内为慈禧太后建造行宫的想法,园内建筑在策划设计上颇具匠心。“初建园时,挖湖堆山,开渠理水,设闸引水,湖水与园外金钟河相通,宣泄得宜。园内建屋三楹,曰鉴水轩。”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种植园日渐荒废。1930年(民国十九年),北宁铁路局购得此园并规划拓建为公园,取用诸葛亮《诫子书》“非宁静无以致远”之意,命名为“宁园”,并立碑于亭廊之中。公园沿袭中国古典造园的手法,在种植园原有基础上,新建宏观楼、大雅堂、志千礼堂、图书馆、四面厅、钓鱼台以及水池亭桥、长廊曲径等古典建筑。景观营造具有明显的皇家园林风格:丹粱翠柱、廊檐彩绘,叠山理水、曲径通幽。特别是2000余米的长廊,堪与闻名世界的圆明园长廊媲美。园内湖渠聚合相宜,以30余座拱桥、小桥贯连,沿岸遍植垂柳,楼亭错落,回廊蜿蜒,表现出若隐若现的园林情趣和自然优美的独特景观。宁园是全国铁路系统第一个公园,因系北宁铁路局产业,亦名北宁公园。  1937年日本侵华,北宁公园东南部成为日本兵营,园内湖心建筑被改建为日军疗养所,仅留西门至四面厅一条甬道为游览路线。抗战胜利后虽全部开放,却未加修建,残破不堪。  解放后,宁园历经数次整修,原有古典园林建筑加以保护修复,并新建舒云台、畅观楼、叠翠宫、电影院、花展馆、致远塔、温泉宾馆等,构成荷芳揽胜、九曲胜境、紫阁长春、月季满园、鱼跃鸢飞、莲壶叠翠、曲水瀛洲、静波观鱼、俏不争春、宁静致远十景,邀请名家高手撰写楹联匾额数十幅,诗情画意,优美和谐。因公园隶属天津铁路分局,宁园曾一度改称“铁路工人文化宫”、“二七公园”。  北宁公园历经清末、民国和解放后多次建设,各个时期的景观建筑和历史遗存异常丰富,是我市现存规模最大的、原貌最完整的近代公共园林。  2010年2月,河北区委、区政府受市委、市政府委托,对宁园实施提升改造工程,突出“水系、亭廊、楼阁”三大景观特色,遵循古法,恢复旧观,体现了历史文化内涵,再现了百年名园风貌。  地址:河北区中山北路1号  电话:60836726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李叔同故居位于河北区粮店街62号。这座清代建筑距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由四套四合院组成,平面呈田字形,有房60余间,占地1400平方米。整个建筑沿街而建,坐西朝东。大门为“虎座”门楼,门楣上有极为精细的“百兽图”镂刻砖雕,墙壁磨砖对缝。迎面为刻砖影壁,门楼右侧为厅房,前四合院有两个砖砌垂花门,有南北房各3间,东西房各5间,前脸均为雕有“渔樵耕读”的木结构装饰。在大四合院右侧,原有一个小院名“意园”,建有藤萝架,四周用竹篱围起。意园有一间西屋,是李叔同从日本留学回国后改建的,称“洋房”。东屋称“中书房”,藏有线装古版书5000余册。院内建有游廊和小花园,室内陈设精致,环境幽雅。李叔同在1912年去上海之前,大部分时间是在这座宅院里度过的。该故居现已拆除,拟重建,被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纪念这位生长在天津的中国近代文化大师,1990年10月23日李叔同书法碑林河北区宙纬路揭幕。碑林系古典园林式建筑,镌刻着大师中晚期书法80多件,一座1.2米高的大师铜塑像巍然矗立其间。碑林还刻有众多著名书法家的咏怀之作。   李叔同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也是名扬中外的佛学大师,因此故居的四壁上还嵌有大师及名人题词。  李叔同故居于2012年正式开馆,为一座呈田字形的清代建筑,距今已有150年历史。  精致清幽的四合院里,有桐达钱庄、佛堂、起居室、洋书房、中书房、意园等。  故居内的青瓦灰墙,朱红色的门框镂窗,处处散发着浓郁的传统人文气息。  纪念馆还会不定期举办专题展览。  用时参考  30分钟-1小时  交通  乘15、154、172、461、600外环、633、653、675、681、804、856、863、903、907空调、908、954、西芦专线等路公交车在望海楼站下车步行约330米即到。  门票  目前门票免费,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登记入馆  开放时间  9:00-17:00(16:30后禁入,周一闭馆)  景点位置  天津市河北区粮店后街60号院内(海河东路与滨海道交口)  地址:河北区海河东路与滨海道交口  电话:24458572  梁履绳 (1748~1793)  梁履绳(1748—1793),梁同书次子,字处素,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通声韵、精《左传》,综览诸家,旁采众籍,作《左通补释》三十卷以广杜氏所未备。通《说文》,诗清新。 浙江钱塘人。著有《选学胶言》二十卷、《选藻》八卷、《四寸学》六卷及其他多种。…… 详细++  梁履绳 (1748~1793)  梁履绳(1748—1793),梁同书次子,字处素,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通声韵、精《左传》,综览诸家,旁采众籍,作《左通补释》三十卷以广杜氏所未备。通《说文》,诗清新。 浙江钱塘人。著有《选学胶言》二十卷、《选藻》八卷、《四寸学》六卷及其他多种。…… 详细++

曹禺故居纪念馆和曹禺剧院

曹禺故居纪念馆和曹禺剧院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曹禺故居纪念馆和曹禺剧院充分展示中国现代杰出戏剧家曹禺的独特艺术魅力、全面解读曹禺艺术思想形成过程的绝佳平台,是天津的重要文化资源,是宣传天津文化的重要窗口。  纪念馆和剧院位于河北区民主道意式风情区内,建筑面积4613平方米、占地2400平方米,是2010年天津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攻坚战首批推出的40个重点文化项目之一。按照“修旧如故”原则,进行恢复性整修、陈设后,于2010年9月24日曹禺先生百年诞辰之日正式开馆,同时曹禺剧院正式揭牌运营。  纪念馆为砖木结构的两座两层独立小洋楼,前后庭院小花园,是典型的意大利式建筑风格。该建筑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建成,是享誉中外的戏剧大师曹禺(万家宝)度过他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万公馆”。2004年,该建筑被河北区政府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2008年被市政府确定为重点保护历史风貌建筑。曹禺创作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经典戏剧中的许多人物和故事都或多或少隐含着这段经历的影子。  纪念馆前楼通过历史照片、手稿、书籍等元素的展示和文字解说,主要展示曹禺童年、青少年的生活经历,对天津的特殊情感和对戏剧事业的杰出贡献。后楼“万公馆”主要展示曹禺青少年时期家庭环境的恢复性陈设。  剧院与纪念馆为一体,是纪念馆展览布陈的延续。一楼大厅设置“曹禺戏剧生涯纪念展”“曹禺戏剧史料收藏馆”“《日出》手稿陈列展”等。二楼是“纪念曹禺百年诞辰天津百位书画名家为曹禺故居纪念馆捐赠馆藏作品”陈列展和“天津百位书画名家书写曹禺百句篇言百米书法”长卷展。曹禺书屋有戏剧、诗歌、文史等书籍供阅览和交流。剧院设置雷雨厅、日出厅、原野厅三个小剧场,主要以演出曹禺经典戏剧和城市时尚先锋剧为主,旨在领悟和体验曹禺经典戏剧的魅力。  曹禺故居纪念馆、曹禺剧院已先后举办曹禺戏剧史料展、中国现代文学大家口述史料展、全国文学博物馆主题活动、曹禺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几十个相关展览和活动,每年平均接待参观人员5万余人次。2013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曹禺故居纪念馆、曹禺剧院地址:河北区民主道5-7号,周二至周日9:00-16:30免费参观,联系电话:26292717。  地址:河北区民主道5号  电话:24461985  曹禺 (1910~1996)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潜江。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中国著名的戏剧教育学家,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大师,其苦闷的灵魂于1996年12月13日凌晨3时55分得到涅槃,不朽业绩将永垂青史。 少年苦闷露才华 1910年9月24日,曹禺出生在天津小白楼的一个胡同里,其92岁的祖母给他取名家宝。其父万德尊(187…… 详细++  曹禺 (1910~1996)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潜江。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中国著名的戏剧教育学家,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大师,其苦闷的灵魂于1996年12月13日凌晨3时55分得到涅槃,不朽业绩将永垂青史。 少年苦闷露才华 1910年9月24日,曹禺出生在天津小白楼的一个胡同里,其92岁的祖母给他取名家宝。其父万德尊(187…… 详细++

南普公园

南普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南普公园-北临普规划路、东临南口路、西有铁路线、南至古北道。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南普公园设计以江南园林的风格为蓝本,融入北方造园技术和理念,以亭台水榭、假山叠水、曲径莲池打造古朴典雅、灵秀俊逸的中国南方园林景观。公园以歇山建筑为主,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处拟命名“四当斋”(原天津著名藏书楼,位于河北区),作为园内展览馆,展出以天津与安徽的历史渊源为主题的历史展览。作为开放性公园,南普公园的设计中也应充分考虑到周围群众的休闲娱乐需求,在园内的适当位置设置健身器材、小广场等便于百姓开展休闲娱乐活动的设施和场地。在植物栽植上以樱花为主体绿化树种,约占70%,以色、叶、形各类灌木、花卉点缀,形成层次丰富、品种多样、结构立体化的绿色效果,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在园内建设一座精致的多功能空间,建筑拟命名‘四当斋’(原天津著名藏书楼,位于河北区内),此建筑既可以满足公园日常物业管理、办公需要,又具有展览馆和休闲书吧的功能,展览馆内可长期展出环保技术应用和环保知识普及为内容的展览。”南普公园项目总设计师李云飞对记者说,整个公园的设计以现代风格为基调,同时融入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深邃意境,其设计以江南园林的风格为蓝本,融入北方造园技术和理念。将建筑、植物、山石、水与音乐巧妙配合,打造一处远离喧嚣的“城市桃源”。  南普公园紧邻白庙工业区。园内适当位置设置健身器材、小广场等。新建乒乓球室、羽毛球馆、竞走跑道等。南普公园一、二期及学校周边绿化面积达3万平方米。  南普公园江南景致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街边公共开放式公园,设计为江南园林风格,假山瀑布、小桥流水、长廊亭榭一应俱全,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作为街边公共开放式公园,园内设置了游览区、健身区、展览馆,为百姓提供了游憩、娱乐、锻炼和文化活动的场所。南普公园的规划设计理念是借鉴江南古典式园林的手法,以仿古建筑、叠山、理水和植被为基本要素,以亭、台、榭、廊划分水面;以山石、树木、花草倒影水面,极富诗情画意,营造出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自然山水境界。  电话:60836762

天津梁启超纪念馆

天津梁启超纪念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梁启超故居和饮冰室书斋位于原天津意租界横二马路19号和21号,即今河北区民族路44号和46号。该建筑是意大利建筑风格的小洋楼,造型别致典雅。他的故居(河北区民族路44号)建成于1914年,共两层。有地下室、顶层有0。主楼为水泥外墙,塑有花饰,异型红色瓦顶,石砌高台阶。楼下是过厅、小书房、客厅和起居室。楼上是他的书斋饮冰室、图书室和浴室。1924年梁启超又在寓所左侧(河北区民族路46号),建了一座专门的书斋,遂将饮冰室斋名专用于此楼。饮冰室书斋为灰色二层小洋楼,系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设计并承造。首层为其书房,二楼做卧室和会客。天津市政府于2001年对梁启超故居“饮冰室”进行了整修,整修后的“饮冰室”保持了原来的建筑布局和意大利风格,现已成为天津“海河意式风情区”内新的旅游和观光景点。  梁启超故居位于天津河北区民族路44号,饮冰室位于河北路46号。这两所住宅是民国初年梁启超购买周国贤旧意租界西马路空地所建。前楼为主楼,带地下室。一、二层各有9间居室。整体建筑分为两部分,东半部为梁氏专用,有小书房、客厅、起居室等;西半部是家属住房。后楼为附属建筑,有厨房、锅炉房、贮藏室、佣人住房等。前楼与后楼有走廊、天桥连接。整所建筑面积1100余平方米,主楼为砖木结构,水泥罩面,塑有花纹,异形红色瓦顶,石砌高台阶,双槽门窗,整所建筑相当讲究,有花园、汽车房、传达室。  饮冰室在今河北区民族路46号,与住宅(民族路44号)相连,建于1924年,是一所浅灰色两层小洋楼。楼内正面有三个小拱厅,门前两侧是石台阶,当中有蓄水池,池中雕一座石兽,口中喷水常年不断。一楼正中为大厅,大厅周围5间房子除1间为杂房外,其余为书房和图书室。二楼靠西北角也是1间大厅,靠东南角有几间主要作卧室或图书资料室。梁氏后期就住在这里从事著述。  梁氏的饮冰室由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设计,为天井外廊式带封闭罩棚。建筑造型别致,正中大厅实际是天井院的罩棚,罩棚高出屋顶,用花玻璃镶成。该所建筑共有房34间,建筑面积949.5平方米。  地址: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44号和46号  类型:名人故居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电话:022-85521487  开放时间:  9:00-17:00,周一休息。  地址:河北区民族路46号  电话:24450857  梁启超 (1873~1929)  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 详细++  梁启超 (1873~1929)  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 详细++

天津觉悟社纪念馆

天津觉悟社纪念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天津觉悟社纪念馆是一座建立在革命旧址上的红色纪念馆,特色突出,主题鲜明。  觉悟社是在五四运动高潮中产生的进步青年团体,二十们社员男女各半,其中周恩来、马骏、刘清扬、邓颖超、郭隆真等人都是当时天津-的骨干。社员们冲破封建束缚,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他们在这里研究新思潮,探讨救国救民的真理,积极参加实际斗争,成为当时天津反帝-的领导核心,在北方的革命社团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2012年,纪念馆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旧址文物主体进行了修缮,同时对展陈进行了提升改造,更加彰显了纪念类博物馆的自身特色。修缮后的纪念馆整体布局为三进三合院,青砖灰瓦,砖木结构。现有展陈分复原陈列和辅助陈列两部分。  一、复原陈列  复原陈列充分利用觉悟社旧址的独特优势,根据邓颖超、管易文、李愚如等原觉悟社社员和社友的回忆结合相关文献考证对东、西两个厢房进行复原性布展。其中西厢房为里外套间,布置了民国时期的家具,如藤椅、书桌、铜床及文房四宝等日常生活器具,恢复上世纪二十年代富裕家庭日常生活起居的场景,为观众营造了一个真实的时代背景。东厢房为宽敞的通间,是当年觉悟社社员活动的旧址,外墙筑有“觉悟社旧址”标识牌,屋内陈列有书橱、衣帽架、报架等物品,在房间正中并排摆放两张八仙桌,上有社员们抓阄用的铁盘和纸阄,再现了觉悟社社员们开展活动时的场景。  二、辅助陈列  辅助陈列利用三间联排正房打通为展室,形成贯通的展线。展览以时间为序,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进行布展,各成体系。展览第一部分为背景介绍,题为《奠定基础——经受五四风暴洗礼》;第二部分为核心内容,题为《觉悟诞生——寻索社会改造之途》;第三部分题为《大浪淘沙——选择不同人生道路》。  自纪念馆重新布展开馆以来,接待各界群众十万余人次,得到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成为我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地址:河北区三马路三戒里49号  电话:26355181

曹家花园

曹家花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天津市河北区黄纬路与新开河交汇处254医院大门左侧的曹家花园是军阀曹锟花园的俗称,占地,原为清末天津大买办孙仲英的花园,始建于光绪二十九年,即1903年,1906以重金转售曹锟,曹锟进行了大规模重建,挖湖,堆山,广植花草树木。建成的花园一时成为津门园林之冠。  位于民族道27、29号,是北洋军阀直系首领曹锟的私家花园。这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花园,既有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小巧别致,又有西洋别墅式建筑的风格。  曹锟(1862—1938),字仲珊,天津人,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曾任北洋军第三师师长、直隶督军兼省长等职。1922年后控制北方政局,1923年收买了国会议员从而被选为“大总统”,1924年10月,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直系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在两军交战之际,从热河前线回师北京,发动政变,将曹锟囚禁于中南海延庆楼,并通电全国,主张罢战言和。11月2日,曹锟-宣布辞职。直系军队在前线战败。1926年10月,冯玉祥部将鹿钟麟发动驱段兵变,并将曹锟释放。1927年以后,长期寓居天津。  地址:河北区黄纬路和八马路交口  电话:26296611曹锟旧居

盐坨公园

盐坨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天津盐坨公园北至榆关道、东至铁东路、西至现状铁路线、南至快速志成道辅路,占地28万平方米。依据全市的统一部署,河北区按照“一桥一景、因桥制宜”的要求,高标准对志成桥、民权门桥等14座城市桥梁桥下空间进行综合治理。该项目就是桥下空间综合治理的代表项目。  该公园有三个特点:一是突出文化主题特色。将“文化河北”定位融入其中,以“盐业史”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盐文化”为主题,在原有桥柱体表面设置盐文化浮雕,在桥下区域设置袖珍而别致的中式园林景观,融合具有区域文化价值的理念和特色,通过园林建筑的展示,延续文化的传承。二是构建城市大绿美景。打造连续的林荫路系统,在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上,形成了以“观盐赏花行绿道、游憩休闲绿荫中”为主题的慢行绿道系统,分门别类地设置了不同特色的生态主题区域,总体绿化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栽植乔木7500株、灌木1.1万株;三是承载百姓和谐生活。凸显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理念,多条甬路、石材广场、树阵广场、特色坐凳以及书吧、廊架、景亭等形成供游人休闲娱乐的区域,设有门球场、环形跑道、儿童活动区等,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群众需求。  地址:河北区铁东路盐坨桥西侧  电话:60858557

天津中山公园

天津中山公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天津中山公园与孙中山先生有着深厚的渊源,因为在中华民国建国元年(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该公园发表重要演说而知名,8月24日,孙中山先生应袁世凯之邀北上共商国事,并到公园官绅欢迎会,即席发表演讲。孙中山先生曾经两次在这个公园巡视演讲。公园的名称也是为纪念他而改的。  这个清末时期建成的公园可以说成是由袁世凯促成的。由于清朝末年,天津的爱国实业界人士积极倡导以国家民族工业来拯救清朝疲弱的国力,为显示天津工业发展状况,他们在建造一个叫做“劝工陈列厅”的同时,亦筹建了一个向外开放的公家园林,称为“劝工会场”。袁世凯乘机以会场为范例,向清廷劝说推行他主理的“新政”,为自己仕途迈进一步。当时这个公园就陈列了很多中国的工业产品和工艺示范。  -也因为在孙中山先生联俄容共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于民国4年(1915年)6月6日,为天津救国储金募捐大会,曾到过天津中山公园登台演讲,号召国民振兴国家经济,誓雪国耻,决不做-奴。他更加写了《广募救国储金致友人书》作为宣传。  除此之外,天津中山公园是现代中国的一个--的场地。天津中山公园-较著名的有于清宣统2年(1910年)12月在天津掀起的资产阶级立宪-热潮,当时正值在北洋法政专门学堂读书的著名革命家李大钊亦以学生身份参加了-。还有在民国8年(1919年)6月9日天津各界人士在公园举行大会,声援北京爱国学生的五四运动,要求取消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和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地址:河北区中山公园路3号  电话:26293899

耳闸公园

耳闸公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耳闸公园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新开河与子牙河交界处,是海河上游重要景观之一,整个园区遍植乔木、花冠木,成为天津北部城区供市民休闲的又一城市“绿肺”。  耳闸公园由呈船形的新闸与老耳闸共同组成。老耳闸枢纽工程始建于1919年,是天津第一座水利工程。新闸建成后,老耳闸不拆除,作为古建筑保留下来。耳闸公园还建造有一艘仿明代石舫,石舫长约50米、高约20米、宽约16米,比北京颐和园石舫规模还要大,全部由汉白玉石材精雕细刻而成。  此外,天津历史上第一家纺织企业——恒源毛纺厂的遗址也在耳闸公园旁边,因此,耳闸公园内不仅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还将展示老水利物品、老工业设备等。同时,该公园还设0头和露天咖啡屋等设施,让市民可以一边小憩、品尝咖啡,一边观赏着有百多年历史的文物。      电话:26351591

金汤桥会师公园

金汤桥会师公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家2a级旅游景区,是为纪念平津战役胜利会师而兴建的主题公园。金汤桥是具有文物价值和历史纪念意义的桥梁,始建于1906年。在平津战役中,解放军在金汤桥上会师,故其成为象征天津解放的标志性建筑。为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在金汤桥经过整修并恢复开启功能后,又在该桥东西两岸兴建了主题性公园,取名会师公园。  门票价格:免费  景区等级:AA  地址:天津市河北区海河东路与建国道交口  电话:26231591

天津金家窑清真寺

天津金家窑清真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金家窑清真寺是中国天津市河北区金家窑的清真古寺之一,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是天津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目前,金家窑清真寺寺内现有3名阿旬,7名学董,70余部阿拉伯文藏经,20余部波斯文藏经,以及1927年由戴德桂撰写《天津金家窑清真寺碑记》。  金家窑清真寺位于中国天津市河北区金家窑大街海潮寺胡同19号,是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  初建  金家窑清真寺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明朝初年,一些在运粮船队中安庆帮的人每年冬天都会在金家窑一带临时搭席棚作礼拜。之后,有一些回族陆续来这里定居并建设清真寺。金家窑清真寺最初只是临建的礼拜房间。  修缮重建  后来在王宇周、左冠廷和穆玉山的出资下建设了清真寺的大殿、南北讲堂和沐浴室等。光绪年间,冯阿訇集资重修该清真寺。1917年、1984年、1988年和1990年,该清真寺的大殿、南北讲堂和门楼又相继进行了修缮。  金家窑清真寺全寺建筑总面积为2000平方米,大殿建筑面积为200平方米,清真寺礼拜大殿的建筑形式为中国古典殿宇式。  清真寺中的汉文匾额上 书“清真无二”、“造化无极”等字样;阿文匾额上 书“上有太思迷叶-”。此外,金家窑清真寺拥有600多户回族教民,尊行格迪目。  著名的伊斯兰教学者王静斋曾经在书中这样写道:“明朝初年,天津还没有回民,而那时在运粮的船队中有一些安庆帮的人,他们每年冬天都会在此地临时的搭席棚作礼拜。从那以后便陆续有回族同胞来这里居住,后来他们就集资买下这个地方,建了清真寺。这个清真寺最初只是几个回族同胞临时搭建的礼拜用的房间。后来在一个叫王宇周的人的劝说下,左冠廷、穆玉山捐出一些房子,建了大殿和南北讲堂、沐浴室等。光绪年间又在一个姓冯的阿訇的劝说下集资重修,1917年、1984年、1988年、1990年又分别对大殿、南北讲堂和门楼进行了修缮。现在存在寺内的《天津金家窑清真寺碑记》是1927年由戴德桂撰写的,上面也详细的记录了这里是天津最古老的清真寺。  这个清真寺和天穆清真寺、西北角小伙巷清真寺并列为天津市著名的三大清真寺。而这里是在天津城区兴建最早的一个,这也说明在天津设卫后,三岔河口已经非常繁华了,在此居住的回民也有很多。现在河北区于厂街的清真寺,据传也是明代建的,陈家沟、小王庄的清真寺是三十年代建成的,这些地方都是回民聚集点。这几年,河北区的四座清真寺都已修葺一新。  

河北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光复道街道 冯巩 郭荣起 (1917~1999) 相声表演艺术家 罗沛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道明 国家一级演员 吴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石学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冯幸耘 冯开诚 冯家遇 (1888~1953) 刘髯公 (1895~1938) 艾慧 刘益素 胡青坡 (1916~2003) 冯海岗 (1920~1993) 冯传书 罗沛霖 (1913~201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望海楼街道 冯巩 郭荣起 (1917~1999) 相声表演艺术家 罗沛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道明 国家一级演员 吴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石学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冯幸耘 冯开诚 冯家遇 (1888~1953) 刘髯公 (1895~1938) 艾慧 刘益素 胡青坡 (1916~2003) 冯海岗 (1920~1993) 冯传书 罗沛霖 (1913~201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鸿顺里街道 冯巩 郭荣起 (1917~1999) 相声表演艺术家 罗沛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道明 国家一级演员 吴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石学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冯幸耘 冯开诚 冯家遇 (1888~1953) 刘髯公 (1895~1938) 艾慧 刘益素 胡青坡 (1916~2003) 冯海岗 (1920~1993) 冯传书 罗沛霖 (1913~201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开河街道 冯巩 郭荣起 (1917~1999) 相声表演艺术家 罗沛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道明 国家一级演员 吴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石学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冯幸耘 冯开诚 冯家遇 (1888~1953) 刘髯公 (1895~1938) 艾慧 刘益素 胡青坡 (1916~2003) 冯海岗 (1920~1993) 冯传书 罗沛霖 (1913~201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铁东路街道 冯巩 郭荣起 (1917~1999) 相声表演艺术家 罗沛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道明 国家一级演员 吴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石学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冯幸耘 冯开诚 冯家遇 (1888~1953) 刘髯公 (1895~1938) 艾慧 刘益素 胡青坡 (1916~2003) 冯海岗 (1920~1993) 冯传书 罗沛霖 (1913~201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建昌道街道 冯巩 郭荣起 (1917~1999) 相声表演艺术家 罗沛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道明 国家一级演员 吴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石学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冯幸耘 冯开诚 冯家遇 (1888~1953) 刘髯公 (1895~1938) 艾慧 刘益素 胡青坡 (1916~2003) 冯海岗 (1920~1993) 冯传书 罗沛霖 (1913~201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宁园街道 冯巩 郭荣起 (1917~1999) 相声表演艺术家 罗沛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道明 国家一级演员 吴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石学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冯幸耘 冯开诚 冯家遇 (1888~1953) 刘髯公 (1895~1938) 艾慧 刘益素 胡青坡 (1916~2003) 冯海岗 (1920~1993) 冯传书 罗沛霖 (1913~201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串场街道 冯巩 郭荣起 (1917~1999) 相声表演艺术家 罗沛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道明 国家一级演员 吴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石学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冯幸耘 冯开诚 冯家遇 (1888~1953) 刘髯公 (1895~1938) 艾慧 刘益素 胡青坡 (1916~2003) 冯海岗 (1920~1993) 冯传书 罗沛霖 (1913~201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都路街道 冯巩 郭荣起 (1917~1999) 相声表演艺术家 罗沛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道明 国家一级演员 吴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石学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冯幸耘 冯开诚 冯家遇 (1888~1953) 刘髯公 (1895~1938) 艾慧 刘益素 胡青坡 (1916~2003) 冯海岗 (1920~1993) 冯传书 罗沛霖 (1913~201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月牙河街道 冯巩 郭荣起 (1917~1999) 相声表演艺术家 罗沛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道明 国家一级演员 吴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石学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冯幸耘 冯开诚 冯家遇 (1888~1953) 刘髯公 (1895~1938) 艾慧 刘益素 胡青坡 (1916~2003) 冯海岗 (1920~1993) 冯传书 罗沛霖 (1913~201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河北区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