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南京 >> 六合区 >> 龙池街道

龙池街道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长芦崇福禅寺

长芦崇福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古代长芦镇的长芦崇福禅寺,简称为长芦寺。据光绪《六合县志》引成化县志记载,该寺建于南朝梁普通八年(公元527年)三月以前,北宋天圣年间和南宋淳熙时两次重建。“淳熙十二年因江岸颓塌,徙滁口山之东三里河曲沙岗上”。该寺构造宏伟,规模庞大,有“跑马出山门”之说,是六合最大的古刹,也是南朝时期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古长芦寺目前仅存正殿,现被辟为长芦中学校史陈列室,1983年被市政府定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古长芦寺地处南京市六合区长芦镇,始建于南朝梁武帝萧衍普通年间(520~526年)。其时,建康佛寺众多。晚唐诗人杜牧在绝句《江南春》中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极言南朝佛教之盛。长芦寺就是当时“四百八十寺”中著名的寺院之一,和隔江的栖霞寺遥遥相对。    相传梁武帝因他女儿大病初愈,为报答佛祖显灵而修建此寺。当时佛教兴盛,寺院大增,长芦寺和栖霞寺是当时隔江遥遥相对的两大寺院在佛教宗派中,长芦寺属于“禅宗”。相传梁普通年间,南天竺僧人菩提达摩来到我国广州传播禅法,后为武帝闻知。于普通八年(527年)仲秋迎来建康。但达摩与萧衍“语多不契”,乃“一苇渡江”,来到江北的长芦寺,长芦寺很早即是佛教禅宗著名的寺院之一。    千百年来,长芦寺风雨沧桑,几度兴废。据史料记载,初建的寺址紧临江岸但这段长江河道很不稳定。堤岸经常塌陷,因而长芦寺建筑群也不断遭到破坏。据《六合县志》记述,北宋天圣初,曾大兴土木重建寺院。后来江岸继续后退,至南宋淳熙初年终于被水淹没。淳熙十二年(1185年),将寺址“徙至滁口山之东”的河曲沙岗上(即今址)重建。新建的寺院规模超过旧寺,非常巍峨壮丽。据县志记载,有三宝殿、达摩祖师殿、金刚殿和圣文宝秘阁、一苇堂、立雪堂、直指堂、造佛堂等殿宇。寺门外还建有苇江亭、石柳亭和回友门等园林式建筑,并仿照旧寺铸造万余斤重的巨大铜钟一口,悬挂干钟楼上。    长芦寺兴盛时的规模很大,民间传说:“前门通到金刚殿,后门通到六合县。”由于该寺名声很大,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来此游历,或赋诗秉文。唐朝的骆宾王、李白、韦应物、刘长卿、孟郊、温庭筠,宋代的王安石、苏东坡、秦观,明代的李东阳、王守仁、王世贞等都曾慕名而来。    长芦寺现已成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移址太子山,进行复建。  景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太子山公园内  乘车线路:南京市内乘645、大厂3路等路公交在太子山公园下车;618、647、d3、六南线等路公交在小门站下车。长芦崇福禅寺

方山定林寺

方山定林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南京方山定林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属于金陵名刹、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历史上,定林寺分为“上定林寺”、“下定林寺”两处。宋景平二年(423年)“慧觉”于南京钟山创建“下定林寺”,刘宋元嘉十六年(439年),外国高僧竺法秀(昙摩蜜多)在南京钟山紫霞湖一带建“上定林寺”,文艺评论家刘勰皈依佛门后,依止大学僧“僧佑”十余年,所著不朽巨著《文心雕龙》即完成于上定林寺。    根据史籍记载:佛陀涅槃后,有两颗佛牙舍利留存世间,一颗传入锡兰(今斯里兰卡),一颗传入当时的乌苌国,后由乌苌国传到于阗。五世纪中,南朝高僧“法献”游于阗,把佛牙带到南齐首都建康(今南京)上定林寺佛牙阁里,广受四方佛徒朝拜,这颗佛牙便供养在北京西山八大处灵光寺佛牙舍利塔里。南宋孝宗乾道时 (1164~1173) ,高僧善鉴将“上定林寺”匾额移至方山,重建定林禅寺,与南京钟山上定林寺在子午线上南北正对,同时建定林寺塔,此塔已有800余年历史,专供佛像,不能上人。    据清同治《上江两县志》称:宋乾道间,善鉴和尚因钟山定林寺废,便募资建寺于此,沿袭寺名。塔建于乾道九年,高十三米。底层特高,南面开门,另三面各有佛龛,塔刹和腰檐已毁。此后,远近信徒、施者接踵而至,佛殿﹑法堂﹑僧房次弟建成。    据《金陵梵刹志》记载:全国佛寺“轮藏”之祖——傅(翕)大士即在方山定林寺建轮藏并广为-,(史载傅翕与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宝志共尊为“梁朝三大士”)。同时,南朝梁武帝萧衍时,来自天竺的达摩祖师留在建康期间,曾到方山定林寺举行佛事活动,方山至今尚保留有“达摩崖”等历史古迹,为禅宗之祖达摩偃坐之地,故此,在佛教界有“南定林、北少林”之说。另载,定林寺曾于元至治年间(1321 ~1323年)和明天顺年间居士朱福宝及其诸子重建(1457 ~1464年)两次大修后,随后即遭到破坏,至清同治年间寺庙已毁,至太平天国时,更被毁殆尽,清光绪间,由世称“道明师祖”的僧人向四方化缘重建,增其旧志,规模宏大。    而不幸文革期间,寺遭劫毁,仅塔尚存,目前为南京历史最久的楼阁式硬塔,塔高约14.50米,为七级八面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底层较高,边长1.46米,直径3.45米。1982年,方山定林寺塔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世界著名的斜塔中,意大利比萨斜塔倾斜度为4度,苏州的虎丘塔倾斜度为3.5度,而经过纠正的方山定林寺斜塔斜为5.3度,《新华社》2003年11月5日称:定林寺斜塔至今仍堪称世界第一斜塔。  

招贤禅寺

招贤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招贤禅寺在六合区北20公里的风景秀丽的峨嵋山上,始建于明朝景泰(1450~1456年)中,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    明代,该寺香火很兴旺,慕名前来进香和观光的人很多。在明代和清代,该寺得到了很好的管理和修葺。清雍正(1723~1735年)年间僧人明昌法师对寺庙重新修建。并立修寺碑。为了保护该寺的自然环境,使山林不被砍伐,寺僧在道光二十七年(1846年)向当时的县衙门递上一个文本,受到六合县令的重视,于是在寺中立了一块“奉宪示”石碑,要求山民遵照执行碑文规定。至今该碑还嵌在大殿的北山墙内。    清光绪年间,该寺年久失修,破漏不堪。该寺僧人了缘、吾泉,带着由当地衙门开具的文书到高邮化缘,化到高邮一大户家时,-三日不进食,不睡觉,把木鱼敲个不停。主人派人问起何事,了缘说明情况后,主人因了缘持的不是仪征衙门的文书,不肯接见,并说了缘和尚是假和尚。了缘和尚一气之下,加之修寺心切,拿起一菜刀,砍断了自己的左手。以示诚心。这样感动了主人,一边派人对了缘进行治疗,一边组织用船亲自将修寺人员和材料运到寺内,并承担了修寺的一切费用。据说,了缘剁下的左手一直保存在该寺,“文革”中被毁。    1982年,有一僧人前来修寺。初来时寺里一无所有,他就用野菜充饥.过极艰苦的生活。因此人修寺决心大,胸怀宽阔,平易近人,广交朋友,结交了该寺周边的很多居士和知名人士。纷纷捐资,赞助修寺,两三年内修缮了北厢房,新建了南厢房,重建了大殿。在外来僧人的主持下,该寺逐渐兴旺。外来僧人病故后,僧人德华继承其遗愿,将三间前殿扩建成七间,添置了三十五尊菩萨,并把大殿上三位大佛和前殿中的弥勒、韦陀装置红漆木龛.整治周边的活动场所和自然环境,疏通了进寺的道路。    恢复后的招贤寺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已初具寺院的整体规模。前殿弥勒、韦陀位立于中,两旁是四大天王坐像。大殿为九间三进,正中的红漆木龛中供奉三位大佛,大佛两侧为西方三圣和千手观音,两旁为形象逼真的十八罗汉。前殿外门额上“招贤禅寺”四个大字金光闪闪,对面的照壁墙巍然而立。前殿和大殿之间是宽大的庭院,四个花台对称而建,天香炉位于其中;北首三间饭堂,南面接待室位立于中。寺院外东南角有230余年的银杏树,周围有5300平方米的活动、停车场所、四周有茂密的森林,是夏日避阴纳凉的好去处,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交通指南景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北20公里峨嵋山  

南京金牛湖

南京金牛湖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南京金牛湖风景区是南京市自然保护区和金陵四十景之一,每当红日初升,湖面浓雾滚滚,云蒸葭蔚,群山忽隐忽现,宛如世外桃园、人间仙境。金牛湖风景区不仅景色秀丽、迷人,而且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  金牛湖风景区位于六合区东北部,距区中心十八公里,总面积二万五千亩。享有“南京西湖”之美称,金牛湖四周有金牛山、癞牛山、牛屎山、团山、冶山、尖山群山环抱,湖水碧绿水清如镜、宛如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峰之中。金牛湖风景区主要由仙人洞、九弯十八折、石床、喜客泉等景点组成。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少年时曾在此为舅父“徐百牛"放牛,儿时的朱元璋顽皮胆大,一天和别的放牛娃一起偷杀了舅父一条牛,然后就将牛头放在山的西边,牛尾放在山的东头,晚上回家朱元璋告诉舅父说有一头牛赖在山上赶不回来,朱元璋舅父站在村头一唤,果然山上有牛声回应。从此该山以金牛得名。金牛山不仅山形似牛,头、颈、鼻、尾栩栩如生,牛鼻处还有两孔泉水长年流出。山上奇松异石随处可见,山北有大片茶园,生长在山里的野生动物有数十种。山下,湖面碧波荡漾,白鹭在湖面戏水;山上,松涛滚滚,茶花、山花的清香阵阵向您袭来……。   仙人洞:传说古时候曾有两位仙人在此洞下棋,一农夫砍柴路过于此,见有两白胡老叟在对弈,便立足观棋,岂知等看完这盘棋回到家中,家人已认不识他了,孙儿已成老人。这真是“洞中方一日,世上几百年”。现在洞内石桌、石凳仍依稀可见。   九弯十八折:金牛山过去大部分香客来自扬州、仪征等地。仪扬一带百姓为了方便上山,就利用山上的石块自山脚下至庵铺了这段九弯十八折的通道。仪扬和外地的香客为什么这么多,当地有一个说法,金牛“口吃平山草,牛粪垭仪扬”,金牛山的菩萨照远不照近。   石床:在金牛山的山北,有一块石床,过去此石床下还有石大板,石大板上还放有一双石鞋。由于年代已久,现仅存石床和一只石鞋。传说石床是朱元璋和放牛娃在一起扮演做皇帝时用的,朱元璋扮皇帝时,就叫别的放牛娃给他磕头,他就坐在这块巨石上,轮到别的放牛娃扮皇帝时,朱元璋只要在地上一磕头,坐在石床上的放牛娃就会滚下来。   喜客泉:当地人称牛鼻子,位于金牛山西侧。泉水温度常年保持在16度。该泉在人拍手、呼唤时泉水会大量涌出,还伴有一串串气泡往上冒,状似海龙吐珠优美壮观,客至泉喜,故名喜客泉。南京金牛湖 南京金牛湖 南京金牛湖

止马岭森林公园

  止马岭,又名芝麻岭,位于南京市六合区竹镇,毗邻安徽省来安县长山,为苏皖两省界山,周围万亩林地,草木茂密,山幽林静,各种飞禽走兽出没其间,一派原始风光,为苏皖两省自然保护区。止马岭系南京市级风景名胜区之一,是江苏省空气,标准质量对照区。区内果林成片。松风阵吁。鹅鸭成群。有千年黄栋树、百年板栗林,有“龙泉寺”和“广佛寺”遗址。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大泉水库,是一处难得的自然佳境,因其独特的野趣而赢得许多都市人的青睐。    “漠漠水田白鹭飞,盈盈湖色一水间”,用此来形容止马岭池杉林再适合不过,其水田实际上是彭家港水库,水库之中有片杉树林。据介绍,这片池杉和相邻的大泉水库中池杉一样,种植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排涝技术不发达,这两处地势低洼,年年积水,只能栽种耐水的树种,后来修建水库,久而久之,当年种下的池杉已在水中成林,成了今天的奇观。    这里的春天是白鹭的栖息地,那时候,翠绿的池杉枝头满是白鹭,大约有上万只,如梨花瑞雪。而在夏日的早晨或傍晚,在止马岭风景区山脚下,在水草丰茂的田间野地,满山遍野的鹭鸟展开矫健的翅膀像飞机一样滑翔在水面和树梢,唳声和鸣,竞相追逐,构成一幅有声有色的“池杉鹭林栖息图”,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入秋时节,止马岭满山遍野的杨树、栗树、山槐、沙松浅红深黄,蜿蜒崎岖的山道落叶沙沙。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山色层林尽染,萧疏恬淡,让人心境开阔。止马岭独有的池杉,林立水中,白鹭点点,空明幽静,为久居都市的人们勾勒出一幅“空山不见人”的禅意画面。止马岭池杉冬景特色明显,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在98%以上。由于水体、植被保护完好,生态环境十分优越,以止马岭至大泉水库为轴心的6.67平方公里被市政府确立为南京市级风景名胜区、被市农林局命名为南京龙泉森林公园。  交通指南景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竹镇四三线尽头  乘车线路:六合区乘开往竹镇的班车,到竹镇后在换乘小巴前往。  

方山国家地质公园

方山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  方山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中部,山体呈方形,孤耸绝立,山顶平坦,故名方山。又因其四角方正,犹如一枚玉印从天而降,又称“天印山”。在明代,“天印樵歌”被列入“金陵八景”和“金陵四十景”之一,在清代,又列入了“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方山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海拔209米,地理坐标为北纬31度54分,东经113度52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山体石质多为第三纪杏仁状玄武岩和火山角砾岩。方山植被繁茂,植被覆盖面极高,除大面积茶木外,另有榆树、栗树、檀树、桨王树、榉树等繁多树种的林木,自然生态环境至今保护完好。  方山是南京地区著名的死火山之一。据地质部门考证,约在距今300万至1000万年之间的上新世纪时期,方山发生过两次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山体。此后数百万年来就一直没有再喷发过。方山以其独特的火山地貌留下了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从三千年前泰伯奔吴、两千年前秦始皇镇金陵王气,到六朝繁华旧事,方山凝聚了半部金陵文化史。至今,方山仍有定林寺塔、洞玄观、孙权点将台、王僧辩墓等一百多处遗迹和民俗传说,与山脚蜿蜒流淌的九曲秦淮一起,组成了集山、水、林、寺为一体的迷人风光带。  方山旅游度假区面积15平方公里,规划历经两年时间,2008年年底定稿后正式对外招商,吸引外资进行景点开发、遗迹修复、园林设计以及少量高档房地产点缀。在方山风景旅游度假区,确立了以文化为底蕴的开发模式。具有1200年历史的定林寺已全面启动修复建设,有1800多年历史的洞玄观也将由江苏省道教协会恢复重建。方山茶艺馆、观景台、地质公园等配套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发之中。不久的将来,方山风景区将打造成为集六朝文化为底蕴、火山地质为载体、定林古刹为依托、方山紫雾茶园风光为特色、“茶产业”与“茶文化”为支撑、绿化人文景观为形式的休闲旅游福地和参禅礼佛、修心养身、风景宜人的精神家园。  景点位置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方山国家地质公园

大士禅林

  大士禅林位于六合区珠江镇东南方向约1公里处,濒临滁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大士禅林原名大士庵,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99年重建。    相传大士庵的始建者为一许姓僧人。一天,他路过此地,见到一条大蟒蛇,足有10米长,这条蛇不但不攻击他,反而向他点头致意,似乎有所欲言。此后,他每次经过这里,大蟒蛇都会游出来向他点头致意。一天,许和尚面对着蟒蛇发愿说:“如果这里真的是块风水宝地,我和尚就在此建庙。”蟒蛇好像听懂了他的话一样,连连点头。于是许和尚就下决心在此地募建庙宇,起名“大士庵”。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大士庵前殿竣工,六合当地一些知名人士赠送大匾一块,遂依匾更名为“大士禅林”。当时的大士禅林分前、后大殿,前殿供弥勒佛和韦驮,后殿供大佛三尊。有房屋20多间,庙田20多亩。大士禅林三面环水,又有大路通县城,交通便利,香客众多。    1949年后,六合县另一寺庙改做他用,将其寺中的一些佛像搬迁到大士禅林来,大士禅林因此兴旺一时,连客堂、厢房、食堂都改成了佛堂。由于寺庙年久失修,再加上人为的因素,大士禅林在“文革”期间就已不复存在。    1999年,在一些香客的要求下,经地方政府批准,大士禅林终于得到重建。重建后的大士禅林,占地面积15亩,新建大殿、厢房10多间。住持僧为广扬法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经过全寺僧侣的共同努力,在广大信众的积极参与下,大士禅林将会日益兴旺,成为六合地区宗教和旅游活动的一个亮点。  交通指南景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珠江镇龙池路  乘车线路:南京市内乘617、618、621、622、623、624、627、628、629、630、631、634、汉六线、六南线、玉六线、中六线等路公交在交通驾校站下车至龙池路可达。  

金光禅寺

  金光禅寺原名太山行宫圣母院,位于南京市北郊六合区金牛湖畔的金牛山。始建于明万历(1573~1619年)年间。据县志记载,院内还建有马氏烈女庙。相传在明朝有一女子,叫马葵阳,当时芳龄19岁,适遇兵荒马乱,藏在古庙中。有一天贼兵来到寺庙,看到该女长得漂亮,拽着她欲行不轨,而该女誓死不从,用石头砸向贼兵,并且大声呼叫“吾颈可断,身不可辱”,贼兵看到此女烈性刚强,无法得手,于是用刀割断了该女的颈喉,致其当场死亡,家中知道以后,将其埋葬在山巅。当地的群众为了纪念她,在山上建了一座烈女庙,以此来赞美她勇敢顽强、宁死不屈的精神。    从清晰的界沟中可以看出早年烈女庙的规模,此庙当时长200米,宽80米,总面积16000平方米,由此可见当时庙宇面积之大,建筑之宏伟。据史志记载,马氏烈女庙原来苍松翠柏,亭台楼阁交错,每到农历的三月,是烈女的诞辰之期,善男信女从扬州、天长、仪征、六合、南京等地纷沓而来,香烟缭绕,神案供品如山。由于岁月悠悠,几经沧桑,古刹已成废墟。但古迹仍依稀可辨。    恢复后的金光禅寺有大殿两座,各类房屋十多间。内有多尊佛像,尊尊佛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寺院东侧有天然“八哥笼”、“仙人洞”诸景。“八哥笼”系巨大的天然石壁,石壁上错落有致的石洞就像天然浑成的鸟笼。在“八哥笼”不远处有一磐石,突于石壁之外,悬于半空之中,此为金牛山一景──仙人洞。    金牛湖碧波荡漾,蔚蓝的天空映照着湖面,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成群结队的白鹭时而在空中盘旋,时而向下俯冲,掠水而过,时而噙着猎物,直冲蓝天。在两岸的绿树丛中,栖憩着成群白鹭,远远的望去,尤如朵朵盛开的玉兰,美不胜收。金光禅寺坐落于湖光山色之间,佛语梵音,悠然回响,游人至此,无不陶然忘归。  

灵岩禅寺

灵岩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灵岩禅寺位于六合区东南方向雄州镇灵岩山上。灵岩山,海拔170米,周十九里,因“山无锐峰,岩峦层耸,四面如一,岩际常有灵瑞”而得名,自古便有六合第一名山之誉。灵岩山是雨花石的主要产地,山上名胜古迹众多;偃月崖、仙人洞、鹿跑泉、白龙池等自然景观不仅风景奇绝,而且皆有动人传说流于民间;“灵岩积雪”乃六合八景之一。    灵岩禅寺建在灵岩山的半山腰,故又俗称“半山寺”。据《六合县志》记载:“唐咸通中,神建禅师受法于四祖,有逢岩即止之语,遂建道场于此岩下,为法义禅院”。据此算来,自唐以降,该寺迄今已有1140多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再加上又曾尊为皇家寺庙,灵岩禅寺在佛教界一直保有较大的影响力;众多文人墨客亦不吝赞美之辞,留下诸多诗篇佳句。    灵岩禅寺饱经沧桑,且兴且衰;“咸丰八年,寺毁于贼,塔势倾圮,待修甚急”;在抗日战争时期,该寺最终尽毁于日寇的炮火。直至2002年5月,原六合县撤县建区,欣逢盛世,百业待兴,为构建宗教和睦、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满足广大佛教信众的要求,六合区人民政府决定在原址复建灵岩禅寺。    2003年初,灵岩禅寺复建工程正式启动;2006年11月9日,举行了观音造像开光典礼;至2008年9月,主体建筑及景观工程已全部竣工,先后建成了观音阁、大雄宝殿、钟楼、鼓楼、山门、围墙、方丈寮以及井亭等。寺庙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目前,灵岩禅寺大雄宝殿的造像正在贴金,拟于2008年11月份举行开光仪式。    灵岩禅寺观音塑像一体三面,堪称江北最大一尊。该造像分为两个部分,一为莲花座,二为观音像。莲花座长6.19米,宽2.19米,观音像净高为9.19米,造像总高度为11.38米。三面观音正面为观音手持佛珠,代表如意吉祥;朝南侧面为观音手捧婴儿,誉为送子观音;朝北侧面为观音手捧净瓶,愿天下大众永葆平安。    灵岩禅寺寮房之前建有井亭一处,古井为唐朝所建,盛唐幽情,亘古至今。寺门之前植有竹林,竹林成片;风过处,竹声万壑,令人心旷神怡。林间进山神道隐见,依山势、伴神兽,直通山脚处的石牌坊;立于斯,极目远眺,灵岩禅寺四周古木参天,气势雄伟,重现古诗中描述的“数里入江路,千峰趋寺门,此中堪自适,钟馨尽朝昏”之境界。    据《六合县志》载,作为灵岩禅寺的延伸,灵岩山之巅曾建有七级浮屠一座。究其缘由,在于古人信风水,认为六合之所以科举人才屈指可数,原因就在于灵岩山“顶无锐锋”,故而在山顶建了一座塔,名曰“文峰塔”,即意在期望六合多出人才。不幸的是,此塔于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五月,因年久失修而坍塌。目前六合有关部门正积极着手重建该塔。  

南京长芦寺

南京长芦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南京长芦寺构造宏伟,规模庞大,有“跑马出山门”之说,是六合最大的古刹,也是南朝时期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古长芦寺目前仅存正殿,现被辟为长芦中学校史陈列室,1983年被市政府定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古长芦寺地处南京市六合区长芦镇,始建于南朝梁武帝萧衍普通年间(520~526年) 。其时,建康佛寺众多。晚唐诗人杜牧在绝句《江南春》中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极言南朝佛教之盛。长芦寺就是当时“四百八十寺”中著名的寺院之一,和隔江的栖霞寺遥遥相对。  千百年来,长芦寺风雨沧桑,几度兴废。据史料记载,初建的寺址紧临江岸但这段长江河道很不稳定。堤岸经常塌陷,因而长芦寺建筑群也不断遭到破坏。据《六合县志》记述,北宋天圣初,曾大兴土木重建寺院。后来江岸继续后退,至南宋淳熙初年终于被水淹没。淳熙十二年(1185年),将寺址“徙至滁口山之东”的河曲沙岗上(即今址)重建。新建的寺院规模超过旧寺,非常巍峨壮丽。据县志记载,有三宝殿、达摩祖师殿、金刚殿和圣文宝秘阁、一苇堂、立雪堂、直指堂、造佛堂等殿宇。寺门外还建有苇江亭、石柳亭和回友门等园林式建筑,并仿照旧寺铸造万余斤重的巨大铜钟一口,悬挂干钟楼上。      长芦寺兴盛时的规模很大,民间传说:“前门通到金刚殿,后门通到六合县。”由于该寺名声很大,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来此游历,或赋诗秉文。唐朝的骆宾王、李白、韦应物、刘长卿、孟郊、温庭筠,宋代的王安石、苏东坡、秦观,明代的李东阳、王守仁、王世贞等都曾慕名而来。  

瓜埠山国家地质公园

瓜埠山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  南京桂子山石柱林     南京桂子山石柱林占地面积约13.3公顷,位于六合县城东北,石柱每根直径约40-60厘米,高20-30米,横切面呈规则或不规则的六边形、五边形等,根根平直挺拔,排列密集整齐,极为壮观,是地质旅游的胜地。   瓜埠山景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瓜埠果园。公园以火山群、石柱林群、雨花石层群等地质景观为主体,以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为辅的大型综合性地质公园。瓜埠山景区的石柱林,是国家地质公园主要景区之—,以玄武岩石柱林为主,石柱自上而下呈扇形排列,高度有60-70 米,十分壮观,构成了“雄师之塔”,“孔雀开屏’等丰富多彩的景观。    国内地质专家和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地质专家共同考察论证,“六合石柱林”是一千万年以前火山爆发时玄武岩喷到地面冷却后产生的六棱形、五棱形等不同形态的“柱状节理”,它比闻名于世的美国黄石公园石柱林还要高大、壮观、雄伟。    游人在此还可以观赏到江南难得一见的火山地质地质地貌、火山遗迹;火山地震多媒体科普科教、火山地质考察;还可进行水果采摘品尝、参与互动欢乐农家活动及民俗民艺游的项目。  交通指南景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  乘车线路:南京出发坐玉六线到六合南站,转621路到瓜埠社区站下,步行即到瓜埠山地质公园。  自驾线路:南京 — 二桥高速 — 宁洛高速往G40方向 — 沪陕高速瓜埠出口下 — 冶六线 — 瓜埠山地质公园。  标签:江苏省 南京 高山奇峡 主题公园 编辑

六合凤凰山公园

  凤凰山公园位于六合区雄州镇中心,东临延安北路,南缘与西缘依畔护城河,西北抵园林西路,占地面积14公顷。其中,水面2.7公顷。公园因园内凤凰山得名,范围内地形起伏,有山丘、平地、池沼,多林木。民国35年(1946)县政府曾计划在此辟建公园,未果。1981年,县人民政府决议在此地苗圃基础上建设凤凰山公园,次年4月,成立六合县凤凰山公园管理处,为全民单位,隶属六城镇镇政府领导,与镇办集体企业六城林果场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并展开公园一期建设工程,公园初具轮廓。1983年10月1日,六合凤凰山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景点有以凤凰展厅为主景的凤凰山春景区;以池塘荷莲、长廊、水榭为主景的夏景区;以东曹山草亭为主景的秋景区;以西曹山雪松、翠竹为主景的冬景区;以及以儿童乐园、疏林草坪、百花园为主景的活动区。各景区以园径、桥梁、长廊为纽带串连成一个整体。    凤凰山公园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儿童乐园占地1650平方米,购置有滑梯、单杠、秋千、转伞、转椅、浪船、跷跷板、电瓶车、小火车等器具。水池中有游船、碰碰船。南大门与东大门设置售票窗、小卖部、摄影部。休息区建茶社,面积500平方米,为游人提供冷热饮料服务。每岁金秋,菊花展览已成为公园常规活动,并不定期于凤凰厅、栖梧馆举办各种展览。  景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延安路47号  乘车线路:南京六合区乘618、633等路公交在凤凰山公园站下车可达。  

南京平山森林公园

  南京平山森林公园总面积2213公顷,东至八百桥镇,南至马鞍镇,西至205国道及马集镇,北至冶山镇。平山产生于1.3亿年前的造山运动,森林多为原生林和次生林。该园是江苏省首批生态环境示范教育基地,在建设绿色南京规划中,它是江北的“后花园”,城北的大氧吧。由7山、8湖组成,总面积13.82平方公里。    在重峦起伏的山林里,栖息着白鹭、野狐、獐等十几种国家保护动物,生长着黑松、银杏、茶叶、毛竹、朴树等花卉苗木400多种。境内的池杉、落羽杉种子园是省内少有的成规模种子林。其最大的特点是“山中套山,洼中套洼,水中套水”,山、洼、水交融一体,相映成趣。内有国际生态体育风尚基地,平山旅游度假大本营,长山地质科考基地,平山大地艺术主题公园,立体森林活力休闲社区等五大主题片区。    园内自然景观有:地下矿泉水、绿色茶园、茉莉花园、珍稀动物、山间湖泊等。人文景观有:古寺庙遗址、古奇石遗址、狼窝遗址等。园内布局划分六个功能区:入口服务区、翠茗情怀区、森林活动区、综合服务区、安静休闲区和森林景观区。  交通指南景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马鞍镇北部  乘车线路:从南京乘玉桥—六合、中山南路—六合或中央门—六合公交线到六合南门,转乘马集交通车到平山林场  自驾线路:南京出发 — 二桥高速朝G40方向 — 沪陕高速朝G205方向 — 宁连高速六合出口下 — 马玉线 — 月独线 — 平山森林公园。  

方山森林公园

方山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六合方山在城东三十里,因四面平整而得名。方山旧时是六合与仪征的界山,今在县横梁乡境内,公共汽车可直抵山麓。 方山与横山、丫山(奶山)鼎足而立,海拔一百八十四米,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登峰遐瞩,青山隐隐,滁水依依,俯视千顷,林掩山径,良田铺翠。古有“泊舟方山港,吊古方山亭;隋宫罗绮尽,石山鲜痕青”等诗吟咏方山。    方山是极具地质研究价值的典型死火山口,方山保留了较完整的火山地幔,是地质考察研究的活标本,每年吸引大批专家、学者,大中专院校学生实习考场。景区总面积8000亩,分属方山、横山、奶山,其中林业用地面积700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主要林种为刺槐林、松林、竹林、柳杉林及茶园,植被丰富。林区内各种鸟类栖息繁衍,同时方山盛产雨花石和南京雨花茶。    雨花茶茶园基地位于风景秀丽、环境优雅方山山顶,海拔较高,毗邻水库,常年空气湿度较大,土层深厚肥沃,十分适宜茶叶生长,四周完整的防护林体系,周边十几公里无任何工业污染,生态环境极佳。  景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雄州镇方山林场路  乘车线路:南京坐公交至六合,乘六合到东沟公交车,方山林场站下。  自驾线路:南京往二桥六合扬州方向东沟出口下,左转5分钟即到。  

六合茉莉花园度假村

  南京茉莉花园度假村位于南京金牛湖风景区旁。距南京主城区50公里,交通快捷方便。金牛湖是南京市最大的人工湖,依山傍水,空气清新宜人,环境宁静幽雅,被誉为南京市天然氧吧。阳光、碧水、绿色、自然是茉莉花园度假村永恒的主题。为弘扬中国《茉莉花》音乐文化,酒店管理者将围绕世界名曲《茉莉花》进行深入挖掘,创造出中国独一无二的茉莉花音乐文化主题度假酒店。  茉莉花园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面积300亩,核心区面积120亩,总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园内有花卉苗木种植,特色农副产品,旅游纪念品开发销售,休闲度假酒店(酒店设有客房部、餐饮部、会议接待中心、垂钓中心)等项目。  茉莉花园同时还为您提供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项目:棋牌室、湖畔垂钓、露天茶吧、松林吊床、登山望远……来茉莉花园休闲度假与家人、朋友分享快乐时光。  景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区龙津路139号(金牛湖风景区旁)  乘车线路:1、-城区向东北方向沿金江公路至金牛湖风景区金桂桥旁即达;2、乘-凤凰山公园—金牛湖风景区专线茉莉花园站下即达。  自驾线路:南京市区 — 宁六公路 — 金江公路 — 金牛湖

桂子山石柱林

  桂子山石柱林景区是六合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位于六合城北约17公里,与金牛湖景区紧邻,由六合城区经金江公路即可直达,交通便捷。桂子山石柱林被评列为金陵名胜之一,描述为“上溯万年,冲天赤焰三千丈;遨游六合,掷地琼林十万株”。从科学的角度讲,桂子山石柱林系千万年前火山爆发时,玄武岩浆喷射到地面冷却收缩后形成六棱型、五棱型等不同形态的“柱状节理”。现有的石柱林直观陡壁高达50余米,山体岩壁约有5万余根熔岩石柱,它们或直立、或倾斜,如修饰性开发后直观高度可达100米,雄伟壮观,令人称奇。    该地区原是一采石厂,1983年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徐克勤在周边地区作地质考察时,首次发现是比较规则的石柱林,后建议上级政府给予保护,并作为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地质考察点。该奇迹被发现后,吸引了国内外地质界的浓厚兴趣,1987年被南京市列为金陵四十景之一,1996年8月被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指定为代表考察地点,有意大利、丹麦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地质专家到现场考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景区的平面布局可分为三部分。自金江公路桂子山入口到游客广场为引导区,地质博物馆为科普教育区,山体部分为奇迹观赏区。    引导区有供游客停车、休息的基本设施,建有“六合国家地质公园”的标志性建筑物—门碑,有近5000平方米的园林绿化景观,乡土气息浓烈。    六合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全面展示了地质公园的科学与文化,是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博物馆按顺序分为6个厅。一是接待和服务厅,为景区工作人员办公和游客接待的场所。二是多功能影视厅,有多媒体影像,介绍六合及桂子山景区的地质布局和特点,让游客详细了解六合全区的地质地貌和风土人情。三是模型厅,按照等比例的设计将六合全区各个地质景观的全貌,用实物反映给游客,让游客落脚桂子山就能对其他的景点有所认识。四是火山与石柱林展厅,通过23块地质资料展板和部分实物,让游客充分了解到世界各地和中国的火山分布,各地的火山类型及特点,了解石柱林的形成过程及特点,增加游客对火山的感性认识。五是火山爆发演示厅,在图片介绍火山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制作火山喷发实物模型演示。融合喷发系统、声光电系统、软件控制系统、模拟岩浆流演示系统、热感系统等为一体,演示火山喷发实景,让游客有亲临火山喷发现场的真实感觉。六是雨花石与文化展厅,展示南京特产六合雨花石和中国现代民间艺术四合农民画,在实物和作品展览的基础上,安排农民作者现场创作,供游客观赏和收藏。    走出地质博物馆,就进入奇迹观赏区。沿着蜿蜒曲折的游客登山步道,可以登临桂子山顶,既可俯视近处的农家田园风光,也可远眺金牛湖和冶山的山湖景色,有心旷神怡之感。从步道下到山脚,石柱参天景观尽收眼底。熔岩石柱呈五棱或六棱整齐排列,耸立而呈石柱崖,其北侧为倾斜石柱。石柱约有5万余根,宽40-50cm,每段高达10-35cm,巍然壮观,备受国内外专家学者赞赏。  交通指南景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冶山镇桂子山  乘车线路:从南京乘玉桥—六合、中山南路—六合或中央门—六合公交线路到六合南门,转乘六合—冶山专线即到  自驾线路:南京市区 — 宁六公路 — 金江公路 — 六合公路 — 石柱林  

龙池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毛许社区

----

七里桥社区

----

蒋湾社区

----

新集社区

----

四柳社区

----

龙池社区

----

刘林村

----

槽坊村

----

风雷村

----

张云村

----

沿河村

----

头桥村

----

李姚村

----

朱营村

----

龙池街道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