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南京 >> 高淳区 >> 固城镇

固城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固城遗址

固城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固城遗址  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四批1995年4月固城遗址汉代高淳县固城镇       固城镇  高淳县辖镇。1949年建固城区,1957年改固城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9年设镇。位于固城湖东畔,南与安徽省宣城市交界,距县府15公里。面积62.2平方公里,人口2.8万。西有固城湖、中有胥河贯穿,镇北双固公路通往南京,交通便利。辖蒋山、花山、田家、煤场、桥头、曙光、固城、塘坑、墙屋、双岗、双全、檀村、双进、五星、游山、安中、路西、天保……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高淳桠溪镇(国际慢城)

高淳桠溪镇(国际慢城)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桠溪镇位于南京市高淳区的东部,是江苏省新型小城镇之一,东与溧阳交界、南距安徽郎溪定埠镇8公里、北与溧水县毗连。桠溪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桠溪集镇的形成始于明崇祯末年,优越的地理条件使之成为两省四县交界地区商贸会聚的中心。  桠溪镇六个行政村分布在一条长达48公里的风光带两旁,沿线时而依山傍水,时而穿山越林,沿途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尽显田园风光,桠溪“生态之旅”具有三分山、两分水、五分田的生态黄金比例,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让这一江南小城别具韵味。桠溪镇是南京周边著名的赏油菜花之地,每年油菜花季节都会举行油菜花节。  桠溪镇桠溪村农业科技示范园始建于1998年。首期规划面积1300亩,是在江苏省农科院和镇江农科所等科研院所指导下,利用原荒丘废岗地进行复垦,逐步发展起来的集试验、示范、推广为一体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整个示范园共投入资金828.16万元,全部实现了“格田成方标准化,机耕道路砂石化,田间绿化林网化,沟渠配套硬质化”,搭建钢架大棚688个,建起450亩反季节十几个优质品种的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引进栽植优质草莓300亩,建成混凝柱钢丝架式葡萄大棚,栽植了日本“早川”葡萄50亩,推广了“草莓——西瓜”和“冬春辣椒——西瓜——生菜”等高效栽培模式。  2010年11月份在苏格兰举行的国际慢城会议上,高淳“桠溪镇”生态之旅被世界慢城组织正式授予“国际慢城”的称号,这是中国首个国际慢城。  慢城:“慢城”是指建立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根据世界慢城联盟的规定,获评的城镇、村庄或社区必须人口在五万以下,追求绿色生活方式,反污染,反噪音,支持都市绿化,支持传统手工方法作业,不设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根据“慢城”运动联盟的规定,成为其中成员必须在城市人口、环境政策、城市发展规划、基础设施、食品生产甚至青少年教育等方面满足54项的具体规定。  景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东部桠溪镇  乘车线路:在南京高淳区乘开往桠溪镇的班车可达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桠溪镇  类型:乡村度假村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3天  电话:025-56861235(桠溪慢客中心),025-56862732(大山慢客中心)  官方网站:http://guojimancheng.a5.nw-host.com/  社交帐号: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淳溪老街

淳溪老街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淳溪老街  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2002年10月淳溪老街清代南京市高淳县     淳溪老街

淳溪老街

淳溪老街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淳溪老街  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2002年10月淳溪老街清代南京市高淳县     淳溪老街

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旧址

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旧址位于仓巷24号,建于清末。1938年8月,新四军一支队政治部在刘炎主任率领下转移到高淳县城开展地方工作,在此建立办事机构。对外称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  1938年6月中旬,新四军先遣支队和一支队先后进入苏南茅山根据地扫荡,为粉碎敌人扫荡,一支队特命司政机关分散转移。8月,一支队政治部在刘炎主任率领下转移到高淳县城淳溪镇一带。  1938年8月,为开通茅山抗日根据地和皖南新四军军部的通道。一支队政治部决定由宣传科长戈白章、张春生、侯日千、华仁义等四同志组成民运工作组,在高淳县城开展地方工作,对外称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他们利用国共合作的合法身份,向广大店员、工人、学生宣传党的抗日救亡主张,在进步青年中组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淳溪大队”,领导他们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和学习革命道理,秘密发展中共党员,建立党的组织,选派优秀青年到军部教导队学习,培养抗日骨干。  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旧址分前后二进。  前进:左边的房间是-同志的卧室,右边是他的办公室。这是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机构沿革和领导人更迭表。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31日,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先后隶属一支队政治部、二支队政治部和中共苏皖特委领导,办事处主任(负责人)先后有戈白章、-、芮军、陈立平、姚路。这是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淳溪大队序列表。1938年9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淳溪大队建立,队员逐步发展到四五十人,下设县初级中学、织布厂和东阳杂货店三个区队。张春生(张之宜)任大队长、王长富(王易达)任副大队长兼组织委员、顾多生为宣传委员、徐谦元为秘书。通过一系列斗争考验,办事处在民先队中开始建党。1938年9月底,王长富、顾龙啎加入中国共产党。由戈白章、张春生、王长富、顾龙生组成中共淳溪第一支部,戈白章任支部书记,王长富、顾龙生分别为组织、宣传委员。不久,王长富、顾龙生介绍邢中魁要、顾金生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中共淳溪第二支部成立 ,邢中魁任支部书记,顾金生、丁宏业分别为组织、宣传委员。第二支部又吸收了邢益新、陈启木等入党。此后,又吸收韩水生(韩良生)、孙其浚、邢华定、陈寤生、吴克根、柳心铭、赵士星、陈玉廷等入党,并于1939年2月建立中共淳溪第三支部(亦称东阳店支部)。这是中共淳溪镇党组织序列表及党员统计表。这是一组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的照片及-同志接见我县有关人员的合影。  后进:左边是无线电收发室,现有办事处对外联络的电台;右边是办事处工作人员卧室。这两边是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部分工作人员和淳溪镇"民先队员"、中共党员简介。中间橱窗存列的是-、张春生、侯日千、王易达、邢浩、徐峰、陈辉等同志关于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工作情况的回忆材料复印件。  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存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为高淳县城地区建党做了大量的工作,为高淳地区民众坚持长期抗战打下了基地,也为东进抗日的新四军架起了通往皖南的桥梁。

高淳吴氏宗祠

高淳吴氏宗祠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在高淳老街东端,有一组高大轩敞的清代建筑,这便是有名的吴氏宗祠。这组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它依地形而建,门朝官溪河,背靠老街。布局分为前进正门(戏楼),中进享堂,后进祭殿,间设天井,侧有厢房。建筑面积计820多平方米。  首进部分为三开间,有上下二层。底层南向开设正门,门外两侧砌“八”字形罩墙。青砖叠砌,麻石做基,左右各安置一块圆形抱鼓石。尽显肃穆庄重的祠堂本色。进入正门,转一个方向看此建筑,才发现它是一座戏楼,是吴氏族人欢聚娱乐之所。将大门与戏楼合二为一,可见当年设计者匠心独运。  戏台设在二楼,用屏风木板隔成前、后台,俗称“天壁”,以便前台演戏,后台化妆。扇形门额上左书“出将”,右书“入相”,为演员进出场“月门”。前台边间,隔成“乐台”和包厢。台顶,正中构筑叠三层八角形藻井,四周置“平棋”天花。戏楼上的藻井不仅有装饰作用,而且在演唱时能够产生共鸣,起到吸拢回传的效果。  中进享堂,面积250平方米。建筑造型为:前、后轩廊,敞厅式。正间屋架“抬梁式”,上设草架,高达12米多。  后进祭殿,地势高于中、后二进,建筑结构为:内四架大梁、前轩后廊,偏作厅露明造。建筑面积225平方米。  中、后两进大殿,系典型的徽州风格。建筑造型均为小瓦屋面,马头墙、镂空屋脊。木构架用材较大,且材质极佳,以楠木作柱,柏木作梁,其味驱使蜘蛛远避。故梁架上丝毫见不到蛛丝尘网,历久如新。  吴氏宗祠在建筑中大量使用木雕工艺,仅戏楼之上大小木雕就有80余幅,是老街木雕中的精华。比如,戏台天壁上高浮雕“双凤戏牡丹”,藻井间浮雕“双龙戏珠”,穿枋下四角雕刻垂莲花篮,篮内刻满桃花、荷花、菊花、水仙等,象征四季繁荣。台前立柱与横枋之间的“斜撑”上刻画两只大雄狮,狮背站立文武百官等人物造型。在台口柱间的额枋上,则浮雕 “满床笏”、“佘太君挂帅”、“借东风”等戏剧故事。在台口额枋与檐檩之间,分别出挑14只“凤头昂”斗拱,将戏楼装点得更加华丽。另外在享堂廊下的束腰板上,还刻有精美的“二十四孝图”,突出了祠堂尊祖孝亲的本意。  1938年,陈毅同志率领新四军一支队东征抗日。在高淳期间将一支队司令部设在此处。因此吴氏宗祠既是古建精品,又是革命文物。1982年,吴氏宗祠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游子山真如禅寺

  游子山真如禅寺是全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安徽大九华山下院,座落在省级森林公园游子山,占地面积100多亩,也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向东并排两道山门,南北两道山门相距99米,都是三门并列牌坊式仿古建筑。中门上方嵌刻“真如禅寺”四个大字,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手迹。  进入禅寺北大门,脚下是宽阔的车道,左边紧靠围墙是一个占地约10亩的三角形放生池。墙栏护堤,毛石护坡,碧波荡漾。  车道右边是三层11间的宾馆,一楼中间是“地藏殿”,九华山大愿地藏王菩萨暂供在这里。宾馆左边是五间厨房,内设斋堂。右边是“玉佛殿”,内供三尊国内罕见的玉佛,是天津居士出资从缅甸请来的,大殿气势雄伟,向下九九八十一层台阶,全是汉白玉栏杆。“玉佛殿”斜对面是华东第一大石佛,高21米,重达千吨,由135件佛体组合而成,名为“阿弥陀佛”。  顺着露天大佛边的车道,稍一拐弯,直通山上大雄宝殿,途经一个正方形放生池,池不大而深,白色水泥栏杆护沿,池中四角,石雕四龙探头,妙趣横生。  从下直上一百二十九级台阶,两边也是汉白玉栏杆。从上至下每隔二十七级台阶是一个大平台,第一平台正中有石雕九龙壁;第二平台有石雕九凤壁。平台左右各一头石雕麒麟。  大雄宝殿正中供奉三尊大佛,两侧是石雕十八罗汉,背后是“观音海岛”文殊、普贤,大殿上装有幻彩灯,气势雄伟,金碧辉煌。  大雄宝殿西侧是“大悲宝殿”,殿内中间供着四面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两边是84大悲、32应身像,后边是中华六祖圣像,工艺精湛,令人赞叹。  大雄宝殿东边,大悲宝殿。  游子山真如禅寺总投资已达5000多万元人民币,越来越被国内外各界人士所仰望。2003年5月22日,-长、-副主席-视察了真如禅寺,并和当家师释果圣合影留念。2004年6月4日,中央总书记、军委主席-参观九华山与真如禅寺主持释慧深法师合影留念,这将给游山真如禅寺增加无尚的风采。  游子山,四次易名,先叫绵山,后为凉山,孔子到此一游,又叫作游子山,后来乾隆皇帝下江南到此改名叫游山。  游子山景色秀丽,形如双龙戏珠,真如禅寺便建在这双龙环抱之中。  游子山真如禅寺,已成为高淳县的旅游风景区之一,是南京市的后花园。  游子山风景区欢迎海内外游客光临!   

游子山国家森林公园

游子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游子山  “山水这边秀,徒为他乡客”。2000多年前孔子登临游子山,见这里青山绿水,湖光山色,风景非常秀美,而吴楚之争留下的创伤仍随处可见,不由感慨万分,油然而生思归情怀。他觉得自己一个漂泊天涯的游子,谏君乏术,爱民无方,该回归故里,颐养天年了。数年后,孔子在曲阜抑郁而终,后人为纪念这位圣人,便将此山命名为游子山。  游子山是集懦、佛、道三教于一体的“三教圣地”。不仅孔子来过游子山;相传地藏王菩萨金乔觉渡海来华弘扬佛法时被这里的景色吸引,曾来此休闲游览。高淳民间一直认为,地藏王菩萨来华的第一落脚之处就是游子山。清朝时,道家门徒见这里静、奇、秀,山下农田肥沃,山上松竹葱绿,于是在游子山顶建起了道家寺观---玄武庙。  游子山是南京郊县高淳境内的最高峰,海拔188米,秀丽挺拔,山上松繁饱茂,形态各异,巧夺天工,被誉为“濑渚第一形胜”。  每年正月十五,高淳人都要到游子山去游玩,称之“晒晦”,即驱除-的意思。可见,游子山是高淳人民心目中的圣山。  游子山仍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虽说游子山南麓已建起了内有高21米“华东第一  石佛”的规模宏大的真如禅寺,也建起了服务设施完备的集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的游子山庄,有了即将竣工的古建一条街,但它仍有许多景点有待开发。如孔子眺望处的建造,玄武庙的重建,烈士陵园的扩建,清末解元王嘉宾墓重修等,以及配合山下农业开发的人文景观。可以说游子山的开发建设仍任重而道远。  近几年,随着高淳螃蟹节和高淳民俗文化节的推出,游子山已越来越成为人们旅游度假的胜地。在这里,可以品尝到高淳的地方特产——螃蟹、豆腐干、早园竹等,还可以看到高淳的地方曲目——踩高跷、大马灯、跳五猖等。你如果走累了,路边还有产自本地的绿茶,喝一口,沁人心脾,爽心悦目,疲劳顿消。让你宾至如归。  

高淳泮池公园

  高淳泮池公园位于高淳县淳溪镇宝塔路60号,东起小甘村,西至小河沿,南邻春东村,北抵宝塔路,占地面积6.04公顷。其中,水面面积4.5公顷,占总面积75%。泮池公园建于明弘治年问立孔庙前之泮池上,处县城中心地段。1977年制定建园规戈划,1981年着手征地拆迁。1984年叶菊华、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张家骥教授指导设计。1985年10月1日破土,1990年10月1日中部景区建成正式开放。  公园大门牌坊式,门宽14米,高8米,三顶四柱;钢筋混凝土结构,琉璃瓦面,气势不凡,由南京园林设计所设计。围墙空心花窗垒砌,覆青瓦。大门内平台设大型陶瓷九龙壁,周围配植春梅、碧桃、樱花、白玉兰等观赏花木。绕过九龙壁,“三池”(泮池、张家塘、养鱼塘)一溪即展现眼前,“三池”问有两土堤南北贯穿,泮池居中,中间有“三屿”连成一线,西侧边沿为防洪石驳,南北两端有涵洞。泮池北岸设花池4个,雀舌黄杨为篱,池中植丁香、结香、紫荆、碧桃等花木。  三池水面筑三座石拱桥、一座六角亭、一座水榭、一座平步板桥及42米长廊,水中散置假山、喷泉。亭、廊、水榭之骨架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顶为木制、小青瓦、望砖面。亭阔4米,水榭宽91米、进深7米。泮池东堤配植美国松、香樟、水杉、池杉、大叶黄杨为篱,张家塘堤岸配植碧桃垂柳,西堤配植蜀桧、海桐、小叶女贞、雪松等,绿树碧水,相得益彰。公园西南隅设花房温室与清趣园,池周围筑混凝土环池路,总长800米,路幅宽1.2米至1.6米。  公园于1992年辟游乐服务设施,设游船,电瓶车,小火车等;大门侧设门面景点房3幢,民族形式,总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为游人提供饮食服务。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淳溪镇宝塔路60号  乘车线路:高淳县乘小巴或出租至宝塔路西头可达。

高淳博物馆

  高淳博物馆位于南京市高淳区宝塔文化公园南侧,博物馆总建筑面积9697平方米,共三层,灰蓝棕等色调及雕花栏杆渲染出庄重典雅的气氛,整体造型与一旁的图书馆遥相呼应。整个博物馆共分为陈列、观众服务、藏品保管贮藏等六个部分,其中展览面积2000多平方米,包括基本陈列厅、东吴馆和城乡规划展示馆三个展厅。  博物馆基本陈列以“水绿山青,风高民淳”为主题。展示高淳的历史人文生态;分为“原始聚落·上古城邑”、“水工兴利·圩田稼穑”、“天地人神·精神世界”、“流民播迁·族群社居”、“口传心声·文化语境”、“地产风物·人文遗珍”六个单元;展览内容有:一万多年前的动植物化石;距今63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薛城遗址”的生活场景复原;伍子胥开挖世界上最古老人工运河之一——胥河的场景复原;以及比石头城早建208年的古固城场景复原和高淳老街的场景复原和3D显示;高淳道教神像画和重要非遗大马灯、跳五猖图像和光影显示;高淳作为江南水乡的历史治水壮举和现代两大支柱产业水运(含造船业)和螃蟹养殖的场景再现;被称为“古汉语活化石”的高淳方言以及高淳民风民俗的展览展示等。展览以浓重而凝炼的笔墨全面集中地展示了高淳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面貌,多样的人文生态景观,是高淳历史文化和人文生态的精华浓缩。  “东吴时期的高淳”展览则集中展示了三国时期发生在高淳的吴国重要军事、农业事件,以及曾在高淳为官或居住的重要历史人物。进入高淳博物馆,你将在短时间内穿越高淳上万年历史,全面了解高淳历史文化和人文生态。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宝塔文化公园南侧  乘车线路:高淳乘1路公交车可达。

高淳关王庙

高淳关王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南京郊县高淳有座关王庙,是江南地区惟一现存的、供奉三国名将关羽的庙宇。此庙始建于明弘治四年(1491年),明、清两代都有维修,解放后为县人武部驻地。后当地政府复建,辟为高淳老街旅游景点之一。  关王庙,又称关帝庙、武庙、关岳庙。此庙始建于明弘治四年(1491年),应天府丞冀绮召集高淳富商王粝七等人始建于高淳老街北拱极门内。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知县唐登隽倡议,在老街王家巷西侧重造,称关帝庙。清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兵火,尽成焦土。同治七年(1868年)秋,全县七乡按田亩摊捐集资,在王家巷西侧关帝庙原址废墟上重建。  重建的关王庙共九楹三阙,前为门楼,中为拜殿,后为正殿。其规模式廊,金碧辉煌,为金陵七邑武庙之首。民国四年(1915年),关王庙中增塑了历代忠武将士张飞、赵云、李靖、郭子仪、韩世忠、旭烈兀、冯胜、戚继光、尉迟敬德、狄青、徐达、常遇青等26人的神像。  北伐战争胜利后,民国十七年,高淳老街更名“中山大街”,关岳庙更名“中山堂”,成为国民党高淳县党部机关驻所。日伪时期,更名“和平堂”,1945年,抗日抗日战争胜利后,复名中山堂,县民众教育馆设此。1949年5月高淳解放后,先后有县农民协会、青年团高淳县(工)委、县人民武装部、兵役局等机关设在其内,旧殿被逐步拆建、改建。  2004年4月在旧址按历史原貌恢复关王庙。复建后,关王庙占地3800多平方米,内建山门、照壁、戟门、祭殿(享殿)、启圣殿(正殿)、东、西垛殿、钟鼓亭、“气肃千秋坊”、“义贯云天坊”等四坊,为高淳老街宗教文化展示的景点。

南京花山玉泉寺

南京花山玉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南京花山玉泉寺   南京花山玉泉寺是高淳县迄今唯一保存下来的古佛寺。花山玉泉寺在南京市高淳县城东南15公里的花山半腰,相传始建于南北朝。因山间长有白牡丹(一说石牡丹)和“峻岭盘旋,飞泉清洌,久旱不涸”而得名。现为高淳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早在五代时期,白衣居士罗隐一日来到花山,走到此处只见左右两峰相抱,左为青龙,右为白虎,东南方向,前有五座山峰连绵叠嶂,与此处遥相呼应,形似“五虎卧地”。罗隐吟诗赞日:“地肖石狮含暖气,峰成五虎卧寒烟。风少地,月当灯,藏风聚气常旺僧。”  玉泉寺起初是一个只有一两座大殿,几间禅房,僧人甚少的小寺院,但却以地佳幽静、花多泉盛而扬名甚广。据寺志载,在原寺西南八十三步处,因生长白牡丹花而引人人胜。在开花处建有南、北花园,殿后山顶,立观花坛和观花亭。每逢春暖花开,游寺赏花,香客熙攘,钟声缭绕。  玉泉寺历经沧桑,屡毁屡建。明崇祯年间,住持僧单饧募捐增建殿堂两进。清康熙、乾隆时,寺僧又相继开垦种植,增田400余亩,建造僧房20余间。咸丰年间,寺院及牡丹花均毁于兵火。现存寺庙建筑为民国时期地方绅士集资重修。  山门锈刻“玉泉古寺”横额,两旁楹联书:“玉磐金钟敲佛地,泉声风韵锁禅门。”大殿为重檐硬山且有风火墙,梁架斗拱雕刻精致施彩。寺内西厢房墙壁上有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观世音装金碑记》。1995--2001年玉泉寺再次修缮了大殿、东西厢房。大殿供奉三尊佛像,另有青狮、白象各一对分列两侧,恢复了“地肖石狮含暖气,峰成五虎卧寒烟”之景。  

固城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固城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范围为西至固城湖大桥和迎湖桃源道路东500米,东至固城湖东岸,北至永胜圩及石固河北端和来株洲公园北端,南至迎湖桃源以南,用地面积约45.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固城湖水面、永胜圩、湖滨大道风光带、石固河风光带、濑渚洲公园五个部分,湖泊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三种类型。固城湖湿地的有效保护与利用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适合动物生存的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同时通过对石固河和固城湖沿岸植被与沼泽湿地植被的保护与恢复,进一步发挥截留、削减路源污染、保护水源以及湿地生物环境的重要功能,形成南京市区南侧一道生态屏障。  固城湖城市湿地公园核心区用地面积12.9平方公里,为石固河景观带、濑渚洲公园、迎湖桃源及三者之间围合的水面,属重点保护和生态修复区,是县城绿地系统“一环两楔”结构的主要节点。形成湿地浏览彩叶园区、水上杉林区、芦荡区等三大湿地景区。  固城湖位于南京高淳区东南部,因靠近古“固城”而得名,俗称小南湖,是南京高淳区的一个内湖,现存面积30.9平方公里,大体呈三角形。湖的前身原为海滨的一个泻湖,可在湖之东岩和花山一带的石灰岩上发现和采集到当时的珊瑚化石,古称丹阳大泽。后经江河泥沙长年累月的冲积,出现了一处处的湖滩;再经历代围垦,便将大泽分割成了丹阳、石臼、固城三湖。其中唯有固城湖为高淳一区所拥有的湖泊,水质清纯,水产丰富,有“日出斗金”的美称。  湖东有花山,九龙山依衬,西有永丰圩、相国圩拱卫,湖水清澈,碧波荡漾,湖岸风光旖旎。“固城烟雨”历来为高淳胜景,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为之颂咏,唐代新罗国(今韩国)著名学者诗人崔致远曾专程到此游览,下榻在湖畔的招贤驿馆,而南宋时著名诗人范成大也曾泛舟于此湖,且留有不少诗篇。固城湖还是世界上第一条人工运河——胥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战国时期,吴楚相争,为了运粮运兵的需要,吴国大将军伍子胥开挖了这条运河,从高淳开始,经过溧阳、宜兴、无锡到苏州,最后注入太湖。在固城湖南岸的固城遗址是南京地区最早的城邑之一,比南京的石头城还早二百多年,泛舟湖上,观自然风光,凭吊古人古迹,别有一番情趣。  固城湖周围山水风光优美,同时也是大面积水产养殖基地和滞洪蓄水的天然水库。由于水质优良,饵料丰富,条件得天独厚,固城湖属典型的草型湖泊,具有丰富的自然饵料,为江苏省饮用水水质最好的天然湖泊,特别适宜养殖中华绒螯蟹,湖中养殖的品种还有青虾、黄鳝、甲鱼、鲈鱼、珍珠等20多个特种水产品。

双女坟

  双女坟,正因唐代新罗人崔致远来中国,写下《仙女红袋》诗而著名。  崔致远,字海夫、号孤云,新罗(今韩国)湖南沃沟人。他十二岁入唐求学,十八岁“宾贡进士”,后被授江南西道溧水(辖境含今高淳)县尉。任期内崔致远因公来到县南固城湖东岸的招贤驿住塌,慕名踏访驿馆侧“双女坟”,由此产生《仙女红袋》史诗。崔致远县尉之任上,前后四年期满,在友人顾云的帮助下入扬州节度使高骈的幕府,得高骈赏识并向朝廷举荐授“殿中侍御史内供奉”,赐绯鱼袋。崔致远在中国期间,写下《桂苑笔耕集》二十卷,《中山覆篑集》五卷及《仙女红袋》长诗和辑佚诗数十首。他三十岁时,于唐中和四年(884)九月回国。任国王侍读兼翰林学士,后任太山、富城郡太守。他四十二岁辞官归隐,纵情山水,了却一生。崔致远的文学著作为世人所推崇,尤其是“崔致远与双女坟”的故事,在中韩两国间传为一段佳话。他殁后追赠内史令,赠谥“文昌侯”,尊为“汉文学鼻祖”、“东国文学之祖”,有“韩国东方文章之本始者”之称。崔致远先生成为中韩两国间历史上的一位重要文化使者。其人,其才被当作刻苦勤学之典范教育后代,其著作在中韩文化史和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为此“双女坟”常有韩国友人前来高淳查找踏访,引起县文物工作者重点对坟地进行了考证。   

迎湖桃源

  迎湖桃源旅游度假中心,位于高淳县城南的永胜圩内,占地面积1600多亩,其中三分之二为水面。园内天旷地平、屋舍严然、环境宁静、空气清新;有良田美池、阡陌交通;夹岸桃柳、花红叶绿;荷池飘香、鱼蟹满塘、水乡风情浓郁。自2000年开发以来,已建有苏源会议中心、钟山宾馆迎湖会议中心、桃源鱼庄、湖滨渔村、蟹文化展馆、蒂姆户外拓展基地等会议休闲场所,是集旅游观光、会议培训、垂钓休闲、水上娱乐、农事参与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区,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2005年争创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荡过铁索桥,穿插过桃花林,就可以到达一条桃花掩映的长堤。长堤东边,固城湖碧波荡漾,花山、秀山在远处宛如淡墨留痕,可谓之“世外桃源”。  迎湖桃源是在联合国“2814”项目渔场基础上兴建,景区建设注重发挥永胜圩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着重体现鲜明的水产特色,区内名特优产品十分丰富,而且有全国首家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的有机螃蟹养殖基地,有3000米藕蟹养殖风光带。迎湖桃源是人间仙境,迎湖桃源是世外胜境,她欢迎各位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   

高淳非遗展示馆

  高淳非遗展示馆位于高淳老街东段,占地面积为1800平方米,馆内以文字、图像、实物等向游客展示了高淳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还常年设置游客参与性的旅游活动项目,划龙舟、踩螃蟹等民俗活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高淳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许多优秀的民间民俗文化,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淀。至2012年,高淳区市级以上非遗名录21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3项。高淳民歌、民间舞蹈、民间故事丰富多彩,民间手工技艺绚丽多姿,阳腔目连戏成为百戏之祖,东坝大马灯成为国家级非遗名录。有关专家认为:高淳是民间民俗文化的“富矿区”。高淳非物质文化遗产数不胜数,是高淳儿女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精神财富,是全民族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弥足珍贵。  建立高淳非遗展示馆,能够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和品牌效应,成为传统道德教育场所,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高淳的知名度,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高淳老街(高淳淳溪老街)

高淳老街(高淳淳溪老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高淳老街,又名淳溪老街,虽属南京市,但距离南京市区挺远,大概有100多公里车程,在南京南边,江苏省与安徽省的交界处。老街自宋朝正式建立街市,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建筑多为明清所建。  高淳淳溪老街位于高淳的商业中心。它自宋朝正式建立街市,至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如今那儿房屋新旧交替。现存的建筑物多为明清所建。这些建筑大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典型的建筑风格。淳溪老街因呈“一”字形,又称一字街。其全长345米,宽4.5-5.5米不等,中间用粉红色的胭脂石横向铺设,两边用青条石纵向围绕,整条街面色鲜艳,整齐美观,历经八百年风吹雨打,人行车压,依然是“赤心未改”,坚固耐用。  房屋大多是前店后宅,楼宇式双层砖木结构,桃檐斗拱,木排门板,镂花窗格,马头火墙,蝴蝶小瓦,典型的江南韵味,又揉进了徽派风格,使这些建筑博大精深、隽永持重。老街的店铺多为三间,纵深数进,两进之间有厢房连接,中间是天井,形成一个院落,这种结构就是江南古建筑中较为典型的“一颗印”式建筑,房屋都为两层砖木结构,单檐悬山,青砖小瓦马头墙,白色墙壁,黑色屋顶,虽少几分华丽,却陡添了许多典雅与古朴。老街木构件上都有精美的木雕,或人物、或动物,栩栩如生,工艺精湛,反映出古代高淳工匠的高超技术。街东紧靠固城湖,临湖眺望:远处的游子山,山势逶迤,莽莽苍苍;近前的固城湖,湖色碧绿,潋潋滟滟。街南傍依官溪河。街面两边用青灰石纵向铺设,中间胭脂石横向排列,整齐美观,色调和谐。现有314间店铺,均为楼宇式双层砖木结构,此处自古以来为商业区,原都为前店后坊式,其建筑、雕刻艺术风格和特点及民俗宗教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临街建筑,风格独特,采用木结构斜撑和额枋部位施雕“五路财神”、“连年有余”、“麻姑献寿”、“玉川品荣”、“太百醉酒”、“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渭水河”、“郭子仪做寿”、等历史典故与花草吉祥文饰。门面两侧墙伸出檐柱外处,山墙侧的上身墙处,墀头分上、中、下三部分外挑,上部分砌成龙口含珠,中下二部分雕垫花,圆线凹进凸出,变化多端。是江苏省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被誉为“金陵第二夫子庙”。近几年,《黄桥决战》、《将军的抉择》、《范进中举》、《张文祥刺马》、《水上人家》等一大批电影和电视剧在此取景拍摄。  豆腐干、糕点、蒜菜,是高淳的风味食品。而我独对那又香又甜又大又圆的炒米糖感兴趣。在卖炒米糖的店铺前,年逾六旬的老奶奶始终笑意盈盈地瞅着我,那眼神,就像母亲疼爱地瞅着自己淘气又贪吃的孩子。老人足数将炒米糖装进方便袋后,又顺手抓了几个塞进去,说送与我吃。这让我觉得今天拎回去的不只是一袋炒米糖,还有一片善良的温馨。  地址:南京市高淳区高淳老街  类型:古道特色街区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3小时  电话:025-57330757  官方网站:http://www.njgclj.com/  开放时间:  街区全天开放,小景点开放时间不一,大致在8:00-17:00的范围。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街区中景点另外收费。

固城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桥头社区

----

花联社区

----

蒋山社区

----

前进社区

----

游山社区

----

双全社区

----

槽塘社区

----

九龙社区

----

固城社区

----

花庙村

----

双岗村

----

义保村

----

振兴村

----

禅林村

----

庙岗村

----

曙光村

----

三陇村

----

固城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