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吕梁山风景区 | 青山、碧水、奇石、古邑,徐州市的后花园——吕梁山风景区,位于徐州主城区东南20余公里处,东西约40公里,南北约10公里,面积186.22平方公里,包括徐庄、伊庄、张集、房村四镇部分地区。区内群峰林立,低山丘陵共173座,山林资源丰富,植被类型多样,森林覆盖率达89.5%,空气清新。区内湖泊众多,包括吕梁湖、悬水湖、圣人窝水库、下洪水库、水口水库、白桥水库、杨洼水库等等,沿故黄河两岸分布七座大小水库。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据初步调查统计,共有各种动物20余科近250余种,各种植物100余科近500余种。区内历史文化悠久,古迹众多,有古庙、遗址、古碑刻等。另外,区内还有丰富的“吕梁奇石”资源,因其浑厚苍劲、气势磅礴的造型,深受奇石收藏者的追捧。 宋代王应麟所著《通鉴地理通释》中写道:“泗水至吕县,积石为梁,故号吕梁。”位置即在今铜山县伊庄镇吕梁村。历史上,黄河改道流经徐州,著名险滩吕梁洪便在吕梁山下。春秋时期,孔子曾驻足吕梁洪边,目睹“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的壮观景象,留下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千古名句。 该区拥有多处旅游景点,尤以十大景点闻名遐迩,即茫茫-、古庙遗址、天然溶洞、鳌卧沙丘、峰山观洪、吕梁山烈士亭、凤冠山古碑刻、吕梁奇石、平湖荡舟、南山桃园。 1、茫茫-:该区峰峦起伏,林相整齐,侧柏林、针阔混交林加之较多的天然树种和野生灌木花草形成一个天然花园。登高远眺,-茫茫一望无际,松涛呼啸,极为壮观。 2、古庙遗址:南宋期间,这里的庙宇自成体系,烟火鼎盛,以洞山白云亭为主体。山前有南天门,山后有后山庙,左右亦有配套建筑,“看山跑死马,三天吃完一场米”的传说,证实了庙宇之大、僧人之多。至今尚存古庙遗址和上山的步道及一段靠山碑等遗物。 3、天然溶洞:洞山因此洞而得名,该洞开发于唐代。到清末,还有许多游人来此游览。因年久失修,洞门已-闭。此洞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层有地下河,终年流滴不息,七十年代解放军某部来此修筑防空洞,施工中挖到其洞,使周围百姓又一次目睹了洞内奇观。 4、鳌卧沙丘:该区圣人窝腹地有一眼和尚泉,终年长流不息,形成一条小溪。溪旁土丘上卧着一块鳌形巨石,酷似鳌鱼,此地又称鳌盖。传说东海一只金鳌来白云寺朝拜,因贪览此壮丽景观,甘愿化作巨石一块。 5、峰山观洪:春秋时期,孔子曾驻足吕梁洪边,目睹“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的壮观景象,留下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千古名句。站在山顶,举目远眺,美不胜举。 6、吕梁山烈士亭:在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中,这里曾是重要的战场,军民一道歼灭敌匪军,解放后铜山县人民政府在此修建了吕梁山烈士亭,以纪念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此亭坐落于吕梁山巅,背靠群山面向故黄河,风景秀丽,游人不断。 7、凤冠山古碑刻:山上至今还存有著名书法家文征明书写的“疏凿吕梁洪记”碑和岳飞的“送紫砦张先生伐”诗碑。 8、吕梁奇石:主产伊庄镇白楼村一带山区,早在《禹贡》中就有徐州上贡“泗滨浮馨”的记录,另据《枸橼扁》载“泗水之滨多美石”,由于受自然风化,形成不规则而排列有序的竖形洞穴,少则一二层,多则七八层,颜色如烧香黄土般,也有象形、泗滨浮馨,方解,殷红,白纹等品种,吕梁石因其浑厚苍劲,气势磅礴的造型,深受奇石收藏的追捧,目前吕梁石已打入国际市场,成为一些奇石收藏家的珍品。 9、平湖荡舟:吕梁湖是一个人工湖,面积11000亩,两旁群山拥抱,一面与故黄河道相连,是故黄河道上的一颗明珠,湖面绿水如镜,倒映着两旁的青山,驾一叶小舟漂荡于湖面更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10、南山桃园:此区野生果木繁多,加上近年来,拓植水蜜桃园、杏园、李子园。每到春季,桃花盛开于绿树林间,使茫茫-显得色调鲜明活泼。 徐州地处长三角的北大门,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综合0通枢纽。2008年徐州市地区生产总值2007.36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5.8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10.5∶52.9∶36.6。 吕梁山风景旅游区位于徐州市主城区的东南部,隶属铜山县,规划面积约186.22平方公里。景区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另有石性坚硬的砂质石灰层和第四纪覆盖层,土壤为石灰土,淋溶褐土及红色石灰土。景区年均气温13.9℃,无霜期287天左右,年均降水量869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366小时,常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景区内湖泊众多,包括吕梁湖(吕梁湖)、悬水湖、圣人窝水库、杨洼水库、白塔水库、水口水库等十座水库,其中沿黄河故道两岸分布大小水库七座,是徐州市珍贵的水源地。景区群峰林立,森林植被类型多样,各种植物100余科,近500种。景区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有各种动物20余科,近250种,水面可见鹭类鸟3至4种,昆虫50余种,鸟类近70种。 吕梁山风景旅游区是典型的山水组合型资源,山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9.5%。景区内还拥有孔子遗址遗迹、吕城遗址及诗词传说等人文景观和丰富的"吕梁石"奇石资源,170余座山头和以吕梁湖为代表的10座水库成就了其丰富的生态资源。开发后的吕梁山不仅是旅游风景区,更是一个自然生态保护区。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将吕梁山风景旅游区明确定位为徐州城市"后花园"。 吕梁石以"漏、透、奇"而著称,在全国闻名遐迩,国内许多著名的藏石皆出于此。农家闲时多以经营奇石为乐,文人墨客和商贾常穿梭于农家庭院寻找自己喜欢的奇石,形成了亮丽而独特的奇石文化。此区位于观光农业西侧,提供精品吕梁石及交易。 吕梁山风景旅游区位于徐州市主城区的东南部,靠近新城区,是进出徐州的景观节点,是徐州新区市民闲暇之余娱乐放松及周末旅游度假的首选地。 吕梁山周围交通便利,霍连和徐宿宁两条高速公路以及251省道组成的三角形恰好将吕梁山风景旅游区包围起来,周边还有104国道以及筹划中的途经该旅游区的快速通道,此外在该旅游区的东南还有一个淮海经济区最大的民用机场--徐州观音国际机场,现已开通港澳专线等国内外20余条航线。便捷的交通条件及良好的交通可达性是该景区吸引徐州市民及周边客源的优势和竞争力所在。 该旅游区为徐州市水环境质量控制区,水体质量好。位于铜山县张集和房村等镇境内的张集水源地,作为区域发展预留饮用水源地,水体受水源保护地相关法规约束,环境质量高、水质好于其他地区的水体,而且水库型水体可开发性强,利用率高。 吕梁山风景旅游区内水域资源丰富,天然、人工水体众多,包括河、湖、泉等多种类型,尤其以水库型水体资源最为丰富,景区内分布着吕梁湖、悬水湖、圣窝水库、白桥水库、水口水库、白塔水库、下洪水库、杨洼水库等大小8座水库。众多的水库由故黄河水带串联,是开发故黄河旅游风光带的重要载体。 吕梁山风景旅游区是典型的山水组合型资源。景区内群峰林立,有中山、大黑山、南北马山等低山丘陵共173座山头,山林资源丰富,植被类型多样,森林覆盖率达89.5%;拥有富含历史文化的水体-故黄河以及以吕梁湖、悬水湖为代表的大大小小8座水库。该区内还拥有孔子遗址遗迹、吕城遗址及诗词传说等人文景观和"吕梁石"奇石资源。 吕梁山风景旅游区包括张集镇、伊庄镇、房村镇、徐庄镇共4个镇,27个行政村,人口59015人,区内村庄密集度仅317人/平方公里,为徐州市最低,因而景区开发时,便于村庄搬迁工作的开展且搬迁成本低、投入少,旅游开发的可实施性强。村庄密度低、可转化为建设用地的土地存量大、容易依靠市场力量推动开发。 吕梁山历史悠久、山形秀美、植被良好,与散布在其中的众多水体形成了自然景观丰富的生态区域。开发后的吕梁山不仅是旅游风景区,更是一个生态自然保护区,一个大城市周边的"生态绿肺",这种功能定位上的优势保护了吕梁山的生态环境。与徐州中心城区比,人口密度低,交通少,因而噪声少,环境静谧,适宜开展休养度假旅游。 |
微山湖生态旅游风景区 | 铜山区微山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徐州市北部20公里铜山区境内,主要范围在徐州微山湖湖西湿地保护区内,沿湖滩涂60公里长,宽1-2公里,面积100平方公里,包括马坡镇、沿湖农场、柳新镇、茅村镇、柳泉镇、利国镇等相邻6个乡镇及铜山岛、龟山岛、黄山岛、套里岛、黄庄岛等低山丘陵岛屿,区内有个自然村。 微山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是微山湖的一部分,微山湖是我国著名的湖泊之一,属浅水型、河流堰塞湖。它绵延如浩川巨河,状似一条春蚕,横卧在苏、鲁两省交界处。微山湖自北向南由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湖组成,故又称为南四湖,东西宽5-22.8公里,南北长122.6公里,湖的中部最窄,湖域总面积1200多平方公里,京杭大运河沿湖西岸伴湖而过。现水面归山东管理,而湖西滩地(湿地)使用权由江苏所有。 微山湖湖西湿地保护区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境内,东南面与铜山区接壤,西与汉高祖刘邦的家乡——沛县相连,北临山东省微山县。湿地保护区内,有野生脊椎动物300多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大鸨;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灰鹤等;江苏省重点保护动物刺猬、鹳、雁类、杜鹃、啄木鸟等。湖域湿地内现有林业用地面积约8418平方公里,林地面积约711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27.2%。在京杭大运河以西已形成宽200米、长达125公里的绿化长廊。 二、微山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旅游资源特色 1.优美的自然环境 微山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湖域风光秀丽,景以水润,境以山幽,境内湖光、山色、岛屿、森林、荷花荡及芦苇荡等自然资源丰富、独特。微山湖的美,是一种天然野趣与柔情综合的美,每年六、七、八、九月份,湖中万顷野生荷花连片盛天,蔚为壮观,得到游客“黄山归来不看岳,微山湖归来不赏荷”之广泛赞誉,被称为“神州第一荷花荡”。 2.丰富的人文资源 微山湖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水下古城遗址蕴藏着大量的古文化秘密,有着较高的考古和观赏价值。微山湖是现代著名的革命斗争纪念地,抗日战争时期,以微山湖为根据地的“微山湖大队”、“运河支队”、“铁道游击队”等革命武装,出没在千顷芦苇荡内,活跃于铁路线上,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抗战时期著名的“湖上交通线”,曾安全护送-、陈毅、罗荣桓、肖华、朱瑞等重要干部往返于华东与延安之间。陈毅元帅经过微山湖,写下了“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的壮丽诗篇。 微山湖南岸的茅村镇是两汉文化遗存的集聚地,有桓山桓石室,苏轼知徐州时,曾多次登临桓山,并写下《游桓山记》。柳泉镇有乾隆行宫遗址。利国镇有奉圣寺遗址,元代石桥—白家桥,利国古八景及徐州状元李蟠题诗,利国矿山中国劳工殉难纪念塔。 3.独特的区位优势 微山湖位于江苏北部,地跨苏、鲁两省的济(宁)、枣(庄)、徐(州)三市,是八个县(市)区的结合部,东邻枣庄市,西邻古汉城沛县,南邻古彭城徐州,不但是苏、鲁两省经济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重要的水路和陆路交通中心。 4.丰富的物产资源 微山湖素有“日出斗金”之盛誉。湖内有鱼类78种,水生经济植物74种,鸟类87种。尤以微山湖甲鱼、毛蟹、四鼻孔鲤鱼、乌鳢、麻鸭、苦江草及微山湖松花蛋、灰蛋、荷香妙龄鸭、五香扒鸭等最负盛名。目前已建成了“中国微山麻鸭之乡”、“中国乌鳢之乡”和北方最大的河蟹养殖基地。微山鱼宴名播大江南北,其中吉祥长寿、漂汤鱼丸、八宝元鱼汤、麻鸭卧雪、南阳烧鸭、筒子鱼、老鳖靠河沿、乾隆玉面等地方传统名吃和新开发特色菜品达100多种,深受各地人士喜爱。 水生维管植物遍布全湖,计74种,其中菰、苇、芡、莲、菱及加工产品为微山湖特产;主要农作物的栽培品种达182个;主要树种有56个。有多种畜、禽地方优质品种,如微山麻鸭、百子鹅、鲁西大黄牛、小尾寒羊等,鸟类资源亦相当丰富。生物资源的优势是湖区生产的重要基础。微山湖生态旅游风景区 |
徐州月亮湾生态园 | 徐州月亮湾生态园位于铜山区汉王镇虎腰村附近,在徐州市西部,距离市中心12公里,云龙湖7公里,距离拔剑泉2公里,交通便捷;该选址依山傍水,玉带河在山前环绕分流而过,形成月牙形状,故以月亮湾命名;项目往东是十里葡萄长廊,北部果木成林,空气质量较高;现有的农业、地理等条件,给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旅游度假项目提供了适合的基础条件。 项目建设用地1000亩,建设内容包括:休闲度假、农业旅游、农业产业化、核心商务区等四个板块。另外,项目市场化配套农林用地(不改变土地性质)5000亩。 徐州月亮湾生态农庄是以绿色、原生态为主题的高端餐饮农庄。 农庄占地3000平方米,座落在汉王月亮湾农业生态园内,距市区9.6公里,与云龙湖风景区遥相呼应,紧邻拔剑泉。餐厅坐落在月亮湾生态园的中心位置,毗邻红豆杉基地、热带水果园及月亮湾葡萄酒堡。沿着绿影婆娑的水杉路进入园区,拔剑泉水环绕的主建筑宛如透明的水晶魔方,大气的迎宾广场、宽敞的停车坪、曲径通幽的小桥流水让您在瞬间远离都市的喧嚣,豁然开朗、心旷神怡。 月亮湾生态农庄定位为徐州地区最高端的生态景观餐厅,主体采用深灰色轻钢结构,覆盖透明玻璃幕墙,内部设计融入中西方时尚元素,既有回旋水榭的中式长廊,也有格调高雅的欧式厅堂。围绕农庄中心的亲水池共环绕着九间贵宾厅,分别是紫杉厅、樱花厅、紫竹厅、月亮厅、玉兰厅、KTV、雪茄吧、红酒吧和兰花厅。您在有限的空间里可以体会到风格迥异的景观设计,移步换景、相映成趣。 农庄的最大特色是生态园林式的景观,每一个贵宾厅面积均超过300平方,或布满名贵花卉,五颜六色、争奇斗艳;或遍布名贵植物,疏影横斜、沁人心脾。每一个贵宾厅都有专属的用餐区与休闲区,您可以尽情在属于您的私密空间里或小酌、或畅饮,看着满眼的绿色、闻着醉人的花香,享受周到贴心的服务,月亮湾将带给您最顶级的用餐体验。 农庄以“生态、绿色、环保、营养”为经营理念,使用的瓜果蔬菜多选自于月亮湾生态果蔬园的有机种植区,绝不使用农药、化肥、激素和添加剂,远离污染,本色本味。农庄使用的禽畜鱼虾也多为散养或纯野生,山林中放养的土鸡、土猪、山羊、蛇,玉带河的野鱼、河虾、青蛙、野黄鳝等,您在月亮湾享受到的一定是最健康、最原生态的美味佳肴。 特色果蔬:最灿烂的阳光,最新鲜的空气,最纯净的泉水,月亮湾倾心为会员朋友打造五十亩绿色果蔬种植基地,我们的果蔬绿色种植,绿色培育,绿色采摘。我们的黄瓜清香,蕃茄酸甜,原生态的产品让您重新品位记忆中的味道。 感受绿色月亮湾,畅享绿色果蔬! |
江苏师范大学 | 江苏师范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区域引领性示范高校。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办于江苏无锡的苏南军区-文化速成学校,战功卓著的刘先胜中将为第一任校长。1956年学校暂名“江苏省中学师资训练班”(无锡师范专科学校筹备处),正式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序列招生。1957年成立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学校北迁徐州,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是当时苏北地区唯一的本科高校。60年代初,全国高校布局调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指示:“徐州地区地域辽阔,要有大学”,学校因此得以保留。从此,学校扎根苏北,艰苦创业,逐步发展。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徐州师范大学。1999年原煤炭部所属的徐州工业学校并入。2011年11月,教育部复函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徐州师范大学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 学校现有泉山、云龙、奎园、贾汪4个校区,占地2047亩,校舍面积81.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2亿元;图书馆藏书279万册。学校设有22个专业学院以及敬文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独立学院科文学院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首个非独立法人中俄合作办学机构——江苏师范大学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联合工程学院。现有68个本科招生专业,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服务于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11个学科门类。有教育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硕士、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具有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000余人。学校是全国首批“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相继与英、美、澳、俄等国的58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先后接收26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与美、澳两所大学联办孔子学院,其中迈阿密达德学院孔子学院荣获“全球优秀孔子学院”称号。在马来西亚设立全球首个海外孟子学院。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等国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和学分互认项目,与哈佛大学、香港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合作开展师资和管理人员培训项目。建校以来,学校已向社会输送了十八万余名毕业生,一大批取得突出成就的江苏师范大学校友活跃在海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等各个领域。 电话:0516-83403064 传真:0516-83403064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
悬水湖 | 悬水湖景区位于铜山吕梁山风景区中部,为吕梁山省级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占地7.62平方公里,2013年获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史书记载古泗水、古运河曾流经于此,春秋时期,孔子曾驻足吕梁洪边,目睹“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的壮观景象,留下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千古名句,“悬水湖”之名即取自此处。 悬水湖景区于2008年开始建设,累计投入32000万元,重点实施了道路基础工程、生态保护工程、景点建设工程、配套设施工程等项目建设。2011年10月正式开业,包括悬水湖、采摘园、石蓬沟、悬水村、千亩玫瑰园等主要景点。 景区以“青山、碧水、奇石、古邑”著称,旅游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森林覆盖率达46.2%;动植物多样,有各种动物10余科近130种,各种植物60余科近340种;多出奇石,以“漏、透、奇”而著称,通体呈黄色,故称帝王石。 景区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孔子曾在山上讲学、晒书、观洪,弘扬儒家文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倪园村建筑风格融明清风格之特色,汇苏北民居建筑特点为一体,景区凸显出“自然、农村、特色”的特点。 景区参与体验、娱乐的旅游项目诸多,包含儒家文化体验区、旧式民居体会区、农家生活体验区、乡村采摘体验区、千亩玫瑰欣赏区、奇石奥密探寻区六大体验区: 一、体验儒家文化:景区文化广场内建有孔子雕像、儒家文化墙,墙上刻有孔子生平介绍及诗文等,再现了孔子讲学的场景,游客可参观体验。 二、体会旧式民居:景区内存有旧式民居十余间,反映了当时不同层次的民居主人的生活情景,供游客参观体验。 三、深入农家生活:景区内悬水村是“江苏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被誉为“徐州市最美小山村”。村中建有游客中心、购物中心、农家餐馆、作坊等,为游客提供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体验农耕生活等服务。 四、感受采摘乐趣:景区采摘园占地600亩,种有草莓、甜桃、金杏等各类时鲜果蔬数十种,可四季供游客采摘。 五、欣赏玫瑰美景:景区内玫瑰观赏园占地1000余亩,有玫瑰60万株,其花朵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炼香精玫瑰油。每年四至五月玫瑰花盛开的日子,满园姹紫嫣红,吸引游人如织。 六、探寻奇石奥密:石蓬沟位于吕梁山与毛山之间,是悬水湖的重要水源流经地。石蓬沟处处是奇石,千百年来在水流的冲刷下,石蓬沟的石头形态各异,层层相压,每一层都代表这一段水流的历史。石蓬沟里面分布着大大下下的泉眼,精美绝伦,美不胜收。奇石可供游客观赏、购买。 |
喻继高艺术馆 | 喻继高(1932-)著名工笔花鸟画家,教授。江苏徐州铜山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历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江苏省美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等职。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展览并获奖,先后在北京、广州、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等地举办个展,许多作品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印度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为国家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中南海接待大厅等国家重要场所创作巨幅工笔花鸟画三十余幅,出版专著三十余部。 喻继高艺术馆位于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馆所在镇(景区)交通便利,市区23路公交车直达镇区,北靠104国道,欧亚大陆桥霍连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据徐州市观音机场20公里,距京、沪、龙海铁路枢纽15公里,环境优雅,纵贯棠张镇南北的琅溪河,沿河及东西横向30余条中沟,常年水清林荫,人杰地灵。 喻继高艺术馆始建于2006年6月,占地7936平方米,包括主展馆、培训中心、碑廊、牌坊等。2013年12月获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主展馆为四层,建筑面积2642平方米。一楼为喻继高先生艺术简历,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展示了喻继高先生的成长历程及艺术成就;二楼以收藏、展览喻继高先生的工笔花鸟画为主;三楼以展示历代名人字画、文物和艺术品为主;四楼为陈列室,陈列社会各界向喻继高先生馈赠的艺术珍品。 培训中心综合楼是集工笔画研究、艺术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建筑,设有艺术名家工作室、教学培训专用教室、历代名帖展示等。 碑廊围绕东西两侧围墙各有60多米,有包括联合国总部驻会-、党和国家领导人、部队-、书画大家的题词。他们从各个角度对喻继高先生艺术进行了高度评价。 牌坊位于艺术馆门前海棠路上,东西各一。牌坊结构自成一格,别具风采,它集雕刻、匾联文辞和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身,具有瑰丽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喻继高艺术馆是集艺术研讨、创作交流、收藏展示为一体的文化设施,以研究、收藏、展览喻继高先生的工笔花鸟画为主,是中国工笔花鸟画重要的研究机构之一;同时,也是中小学生艺术教育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基地。喻继高艺术馆充分发挥教育、辐射功能,成为徐州市及周边省、市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实践基地。 |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 |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位于汉王镇北望村,该址由三座古民居组成,又称“郝家大院”。总占地面积九百多平方米,共有清代建筑一百余间,房屋现存60多间,旧址主体建筑保存完好,被古建筑学家确认为徐州地区乡间现存面积最大的古建筑群。1949年2、3月间,-、-、陈毅、粟裕、谭震林、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运筹帷幄,研究和制定渡江战役方案,并留下珍贵的合影照片。北望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是徐州市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华东野战军总部由肖县南蔡洼村移驻铜山北望村,按照-1949年1月12日“关于华野、中野休整两个半月并要完成渡江战役准备工作”的命令,华野于2月9日改编为第三野战军,之后成立了华东军区,调整了0中央华东局。0中央华东局及华东军区于2月12日到达北望,2月15日-总前委-、-、陈毅、粟裕、谭震林到达北望。至此四大机构齐聚北望,在这里研究和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即著名的渡江战役作战方案。2月20日,陈毅、粟裕、谭震林、张震联名向第三野战军下达《京沪杭战役预备命令》即“京字第一号命令”,随即三野政治部、三野后勤部分别下发《向江南大进军的政治工作指示》和《关于京沪杭战役后勤工作的通知》。3月17日,陈毅、粟裕、谭震林、张震致电第三野战军各兵团部署渡江作战,3月18日,陈毅、饶漱石、-、粟裕、谭震林就渡江战役部署及渡江作战准备工作致电党中央和-,在这时-还亲自主持三野指挥部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3月21日,-、陈毅、谭震林等总前委成员按预定部署,由北望出发,经徐州南下,至蚌埠孙家圩子。四大机构离开北望,标志着渡江战役的部署和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四大机构的众多将帅聚集铜山北望村,运筹帷幄研究和部署渡江作战,决胜千里,震惊中外。这是中国革命史上乃至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是铜山人民的光荣和骄傲。汉王北望村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既是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处有纪念意义的红色旅游景点。 北望村 北望村:位于汉王镇东北3公里处。…… 详细++ |
张伯英艺术馆 | 张伯英艺术馆坐落在徐州南郊泉山自然保护区西麓,占地120余亩,晚清风格的古典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包括陈列室、展览室、书画室、艺术碑廊、藏书楼等。馆区分为张伯英艺术馆、民俗收藏馆和彭城书画院三个部分。馆区东侧的文豪大殿为馆区最高点,可俯瞰云龙湖风景区。大殿共分7间是一座以黑瓦红墙为主要建筑色调的殿廊式建筑,为苏北地区最大的单体大殿。大殿内主要陈列张伯英先生的作品及馆藏的有关张伯英先生的藏品等。 张伯英艺术馆始建于2004年,是由徐州民营企业家王昌庆投资7800多万元建立的融收藏、陈列、研究与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场所,馆名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生前题写。 张伯英艺术馆以收集、整理、保存张伯英先生的书法艺术作品和文物资料,研究和推广其创立的彭城书派伯英书体为办馆宗旨,收集的藏品有张伯英书法作品60余件,刻石作品26块,还藏有张伯英先生大量的碑帖、文稿、信札及相关文物资料。另外,艺术馆内还收藏碑刻、石雕艺术品、汉画像石和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家具、陶瓷等近万件。为深入研究张伯英先生的文学艺术成就,艺术馆还成立了张伯英艺术研究会和张伯英著述编辑委员会,《张伯英文集》、《张伯英书法集》和《张伯英评传》目前在编辑中。 张伯英艺术馆位于徐州著名景区云龙湖南畔,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张伯英艺术馆馆名由国学大师启功题写,馆内建有张伯英陈列馆、文昌茶馆、小来禽馆、文豪殿、墨缘阁、碑廊、桥亭、砚亭、天水池、碧澜砚、百佛堂、群羊坡等景点。艺术馆以收集、整理、保存张伯英先生的书法艺术作品和文物资料,研究和推广其创立的彭城书派为办馆宗旨。馆内收藏有张伯英部分作品、碑刻及文稿信札等资料,还保存各类民俗器物近万件,是国内规模较大、收藏较为丰富的同类艺术馆。 张伯英 (1871~1949) 张伯英(1871~1949),谱名启讓,字勺圃,一字少溥,号云龙山民,又号东涯老人。铜山县三堡榆庄人。近代书法家,金石鉴赏家,诗人。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举。尔后,为了家庭生计,先后在彭城、南京、萧县等地开馆授业。民国3年(1914年),当年同窗好友、北洋军阀政府的陆军部次长徐树铮推荐其为秘书。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又受徐之荐就职于段祺瑞执政府秘书厅,任副秘…… 详细++ 张伯英 (1871~1949) 张伯英(1871~1949),谱名启讓,字勺圃,一字少溥,号云龙山民,又号东涯老人。铜山县三堡榆庄人。近代书法家,金石鉴赏家,诗人。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举。尔后,为了家庭生计,先后在彭城、南京、萧县等地开馆授业。民国3年(1914年),当年同窗好友、北洋军阀政府的陆军部次长徐树铮推荐其为秘书。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又受徐之荐就职于段祺瑞执政府秘书厅,任副秘…… 详细++ |
-拔剑泉 | “策马来寻拔剑泉,汉王遗迹尚森然,一泓暗泄碧峰外,百丈晴拖绿树边,溜响消残龙战气,芒寒微动灞陵烟,鸿沟寂寞乌江冷,不信清流此地偏”。这首题为《拔剑泉》的古诗是清乾隆33年间,一位名叫邵大业的徐州知府写下的。 拔剑泉位于汉文化之乡,汉王镇丁唐山下。形成于西汉高祖二年,这里山脉连绵,河流纵横,素有“山水一色,民事物阜之称”。是徐州著名的花果、玫瑰之乡。据《史记》上记载,刘邦-为汉王后,于公元前205年春,乘虚占领西楚国都彭城,霸王项羽闻讯,亲率3万精兵夺回彭城,刘邦率队退到汉王丁塘山下,人困马乏,数日不得滴水,军士饥渴难忍,刘邦在走投无路百感交集之时,猛地将宝剑往地上一搠,对天长叹道:"天亡我也!”没想到当他从石缝中拔出剑时,随剑间涌出泉水。同时,他的焦躁不安的战马也用蹄子趴出泉水,从此,后人为纪念刘邦把这两眼泉名之为:“拔剑泉”和“马扒泉”。拔剑泉为一菱形泉眼,犹如宝剑插地时遗留的痕迹。徐州知府苏东坡曾为拔剑泉开辟水道,使泉水向北流入石狗湖(今云龙湖)形成现在的玉带河。 现在人们所看到的拔剑泉已用水泥砌成一个长方形大井,马扒泉则扩展成一个蓄水湖,两泉涌水昼夜不断净逸温润,此流水量约为2592/日立方米,成为汉王镇家田灌溉的重要水源之一。顺着湖边缓步,可见一泓碧水与亭台小桥,四周绿树环绕,湖内微波荡漾,水面群鸭浮游,风景宜人。在湖水东部近岸的地方,有一石碑凸在水面上,上面刻着"试剑石"三个红字,具说宋代苏辙曾经同苏轼观看试剑石,并且写了一篇《试剑石铭》。在拔剑泉南岸的绿草地中,立着十余块大小不一的碑碣,碑碣上深浅不一的文字上记载着这方神泉千年不逝的历史,印证着拔剑泉千年的涌动和古朴的-。 (1)拔剑泉概貌 徐州三面环山,古代曾有72眼山泉。最有名的当数饮鹤泉,位于云龙山上。其次为拔剑泉,共有三处:一处在城南30余里的湖山,一处在城西南20余里的丁塘山,一处在城东北的二郎山。三处山泉均名拔剑泉,而且均与刘邦有关,但名声最大的,至今仍然昼夜不停涌出泉水的,只有丁塘山的那个拔剑泉了。现属铜山县汉王镇,所以又称汉王拔剑泉。 汉王拔剑泉周围,早在几十年前就砌了一个棱形井圈,好像一把巨剑的形状。泉水形成了一个蓄水湖。水清而微甜,恒温摄氏16度。昼夜出水量,一说每天约2000立方米,一说约2500立方米。湖周围是高大的梧桐,水中可映出清晰的倒影。 苏轼曾偕弟苏辙到此游览,并写了《彭城汉高祖庙剑石并序》,序曰:"汉王高帝庙有石高三尺余,中裂如破竹,不尽者寸。父老曰:"此帝之试剑石也。""现试剑石立于湖中,半截露出水面。 拔剑泉景区所在汉王镇,盛产玫瑰花、石榴、葡萄等。 (2)刘邦与拔剑泉 关于拔剑泉的传说,现在流传下来四种版本,其中三个版本的背景是一样的,即:公元前205年刘邦夺取彭城后,贪恋酒色,疏于防御,五六十万大军被项羽三万精兵打得落花流水。刘邦率残部逃跑,来到丁塘山下,干渴难忍,非常狼狈,于是才有了拔剑泉的故事。 还有一种传说的背景是,刘邦斩蛇起义后,藏于安徽一处山谷(现为皇藏峪),后被秦兵追赶,逃到驴耳山和黑山之间,也是人饥马渴,寸步难行了。但在这四种传说中,刘邦"拔剑"的细节均不同: 第一个版本是:刘邦逃至丁塘山下,令士兵四处打水。他也跳下坐骑,将剑0入地,用以拴马,然后随大家一起去找水源。刘邦离开之后,他的马便用前蹄拼命扒地,结果扒出了泉水。士卒立即报告刘邦。刘邦自然高兴,拔腿往回跑来。不料被一块青石绊住,起来一看,那块被绊翻的石头下,涌出了泉水。刘邦更加高兴,来到跟前,猛地拔出剑来,不料泉随剑涌,喷出数尺高。这三个泉眼,分别被后人命名为:马扒泉、绊倒井、拔剑泉。 第二个版本是:刘邦逃至丁塘山下,人乏马困,绝望地拔出剑来,往地下刺去,并仰天长叹:"天亡我也。"不料,抽剑时,泉水随之涌出。他乘坐的乌龙驹也以蹄扒地,扒出水来。于是分别取名拔剑泉、马扒泉。 第三个版本是:刘邦在丁塘山下下了马,把宝剑"嗖"地一声插进地里,一0坐下,仰天长叹道:"难道我刘邦会真地败在项羽手下吗?"那匹枣红马听了他的叹息,咴咴直叫,两只前蹄不停地扒地,竟扒出水来。刘邦一高兴,把宝剑拔出来,竟也冒出水来。拔剑泉与马扒泉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上面三个传说版本,均发生于丁塘山下。 发生在丁塘山以外的一种传说是:刘邦被秦兵追至黑山口(也在汉王镇),举剑对天,长叹道:"天啊,如容刘邦在,水从石中来。"说罢,把宝剑往地下一戳,入石三尺,拔剑时,水从石缝中涌出来,故名拔剑泉。他的坐骑也在刘邦身后不住地用蹄刨石,也刨出许多泉眼,因泉眼如筛,这个马扒泉又名筛底泉。 上述传说,版本不一,很可理解。因为是传说,传来传去,难免变化多端。传说,是一种民间文学,每传一人,便增加了一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故传说没有对错之分,信不信由你。在旅游文化中如果少了传说,就会索然无味。 |
玉带河风光带 | 玉带河风光带属云龙风景旅游区的一部分,位于徐州市区的西南侧,铜山汉王新城的南侧,紧邻云龙湖。京福高速公路和城市三环路从规划区内穿过,交通条件优越。 玉带河风光带内自然风景资源丰富、历史文化遗迹众多。有玉带河、拔剑泉、拭剑石、马趴泉、老龙潭、群羊坡、汉王水库、石祖、十里葡萄长廊、石杠水库、淮海战役指挥部遗址、刘邦像、皇桥、张竹坡墓、玉带桥、汉王庙等16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玉带河风光带旅游区作为城市周边地区的大型旅游度假基地,将打造成“一带九珠”景观格局的休闲度假旅游景区。“一带”:指以玉带河为核心的景观轴,玉带河是一条贯穿整个规划区的水体,联系云龙湖和拔剑泉,两侧多为旖旎多姿的河道景观或林地和农田为主的绿色开敞空间,是一条典型的生态景观廊道,将风光带内各建设区域、景观区域和活动区域连为一体。“九珠”指重点生态旅游景点,它们如同被玉带串联起来的珍珠,点缀在玉带河两岸。“九珠”分别是:“涵虚澹碧”:玉带河风光带的起点,设有玉带广场和亲水生态休闲区;“卉泉阡陌”:农艺体验区,生态农业采摘观光区与生态农庄及度假区等。“离尘圣地”:位于规划用地的东北侧,设有道教文化中心和道教养生区;“香林花雨”:设有花卉果树种植基地,以及采摘中心、农业观光中心;“天弓平林”:位于玉带河中部,设有大型康体休闲运动基地;“夹境深处”:京福高速公路的西侧,设有商务疗养度假区、酒店会议中心和生态主题公园;“竹林幽谷”:位于拔剑泉的西北侧,设有高档运动度假区;“雍居烟雨”:充分利用汉王镇现状建筑物,建设农家生态体验区;“汇泉通玉”:玉带河风光带的终段,此区域为玉带河和拔剑泉的交汇地带,设有以汉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公园。 |
圣人窝自然保护区 | 圣人窝坐落在铜山徐庄镇东南部,与伊庄镇吕梁一带接壤。东南丘陵山区主要山头有风冠山、大黑山、大寨山、大山、狄山等60多个。相传春秋时期孔子曾经住过该村,因此村名叫圣人窝。孔子离开圣人窝后,率领弟子来到吕梁讲学,留下很多传说和古迹。大多数古迹毁于战火和“文革”时期,现在风冠山上还有经过修缮的孔子观道亭、孔子晒书台、明朝书法家文征明真迹《疏凿吕梁洪证》碑、《岳飞诗碑刻》和《淮海战役》烈士陵园等景观。 在圣人窝村南、吕梁白楼村以东几座大山上,是我国著名的吕梁石产地。《禹贡》中记载“泗滨浮磬”就是指的这个地方,目前,吕梁石已打入国际市场,成为一些奇石收藏家的珍品。自然保护区内以风冠山为中心的周围山上苍松翠柏,到处郁郁葱葱,植被及生态保护较好,树林中有不少名贵树种、各种中草药及很多珍稀动物。植物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杜仲、核桃、鹅掌楸;国家三级保护植物青檀、野大豆以及各种树木如榉树、黄檀、山槐、棠梨、椿树、楝树等。鸟类有小苇、噪鹃、小星头啄木鸟、彩色野鸡、斑头鸺等。动物有獾狐狸、刺猬、鼬、黄野兔等。 自然保护区内还有省级国营赵疃林场。林场内多为低山丘陵,林地面积5万亩,主要树种有侧柏及少部分刺槐及少量核桃、板栗等经济林,其森林覆盖率为89.5%。目前,全场5万亩侧柏已被省农林厅确定为生态林。区内有多座大型水库,其中崔贺庄水库占地面积达10000亩,盛水期蓄水量达到3500万立方米,年产鱼虾约30万公斤,水库周围21平方公里范围内被省水利厅划为水土保持保护区。 |
北洞山汉墓博物馆 | 北洞山汉墓博物馆为文化旅游景点。 北洞山汉墓博物馆座落在铜山茅村镇洞山村,和徐州市区一河之隔,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北面紧靠茅村汉画像石墓,西邻九里区龟山汉墓,东靠津浦铁路和104国道,南侧京杭运河自西向东缓缓流过。 北洞山汉墓为横穴多室洞崖,坐北向南,依山凿石而建,墓穴由墓道、主体墓室、附属墓室等部分组成,全长达70米,最宽处20米,使用面积320平方米。墓道前中部分露天开凿填土夯筑,中部东西壁凿有安放彩绘陶涌的小龛,内有220件彩涌,进墓门的墓道用塞石封堵,主体墓室均凿于山岩中,由耳室、侧室、前堂、后室、库房、厕所等组成,墓室的四壁,墓道均用防腐防潮的朱砂粉涂刷。附属墓室先在山坡上凿出坚穴,顶由条石砌成人字形,其中最大的乐舞厅面积达465平方米。北洞山汉墓早年曾多次被盗,但仍出土各类珍贵文物1000余件,对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具有主要的价值。据推断墓主人是西汉第二代楚卫刘郢客,系高祖刘邦之侄、楚元王刘交之子,下葬年代应在公元前175年。北洞山汉墓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唯一一座按照阳间生活场景而建成的帝王冥宅。 北洞山汉墓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4年由徐州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馆发掘,88年建成北洞山汉墓陈列馆,次年初对游人开放。陈列馆主要由围墙、展厅、办公区、墓穴及封土几部分组成,占地面积36亩,四周围墙镶嵌36块仿汉画像石刻,展览面积500平方米,陈列文物40余件,封土堆上种植雪松、龙柏、古槐等树木,整个馆区环境优雅,但又不失庄严肃穆的风貌。 |
张竹坡故里 | 张竹坡故里为文化旅游景点。 张竹坡故里建于汉王拔剑泉西侧,紫金山东侧的缓坡上。故里依山傍水,占地五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包括皋鹤草堂、《-》研究史馆、竹坡书院、牌坊及依据他评点的《-》书中的场景,建有西门府和后花园等。竹坡故里是徽派建筑风格,广布亭台楼阁,曲径修竹,凸显江南园林意境。原来的皋鹤草堂位于徐州户部山南坡,为张竹坡旧居。 张竹坡(1670—1698年)名道深,字自德,号竹坡,是清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竹坡幼年聪明好学,以博闻强记闻名乡里,他发奋进取,才识过人,恃才傲物曾以帝师国相自许。康熙三十四年,26岁的张竹坡开始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事业点评-一书。他共写下了十几万字的评论,为中国的文学理论留下了一分宝贵的遗产。张竹坡死后,被葬在紫金山北,墓地有石人、石马,主墓前有神道碑,但皆毁于“0”。1985年该墓迁于紫金山东坡梨树丛中,碑文为“清初小说评点家张竹坡之墓”。竹坡故里位于铜山县汉王镇汉王村,占地14亩,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于2008年3月开工建设,2008年12月竣工并投入经营。主要建设有-研究馆、东西厢房、前后厅、仪门、上房、玩花楼芙蓉厅、聚景堂、临西溪、卧云厅、木长廊、人工湖、栈桥、假山、牌坊及道路绿化等附属工程;购置了古代及明清时期古床、家具、石器、牌匾等各类藏品。该观光园建成开放,为汉王镇的旅游发展之路,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
无名山公园 | 无名山公园位于铜山新区行政区东侧,长江路南,衡山路西,占地280亩。北侧是铜山新区比较大型的居民小区康乐园,东侧则是正在建设的南洋国际居住区。 无名山公园四周均有城市道路相连,周边主要有居住小区、政府办公、学校、幼儿园以及图书馆等。人群多样,人流量大,无名山公园作为市民休闲生活的载体和精神生活的家园,体现着新区绿地系统的生态品味和文化品味。 无名山公园建设借鉴了苏州园林的造景手法,既有北方园林的豪气、霸气,又有南方园林的秀气、灵气。总体布局模拟自然,园景以湖为主,山水结合,浩瀚的湖面和无名山构成全园独特的景观。 园中的望月亭、福园、王学仲艺术馆、牡丹园、生肖广场、心雨广场、林荫广场、中国结、滨水景观带等10余处园林景点姿态万千。此外,公园有适合市民活动的各种健身、游乐设施,建有健身广场、儿童娱乐广场、门球场、羽毛球场、太极广场、少年露营广场等。 滨水景观带,主要以小岛湿地景观为主,河道两侧的绿地中散布着几处广场,供市民休闲。沿水系设置了凉亭、小桥、跌水、亲水平台等景点。实现了一年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观效果。 无名山公园敞园工程实现了“还绿于民、资源共享”的理念,为铜山区居民提供了一个游览、观赏、休闲、文化、体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中心绿地,为徐州这个森林城市再添一美景,目前正在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
彭祖故里 | 彭祖故里为文化旅游景点。 彭祖故里位于铜山大彭镇大彭村。有彭祖庙、彭祖井、彭祖墓等景点。彭祖庙建于东汉时期,唐代、明代、清代曾三次修复。原彭祖庙有大殿和东西配殿。大殿内立有彭祖像,光头、赤脚,高约4米。左右两边有一男一女,桃花和周伍站班。东西山墙有瘟、刘、马、赵(均为周朝时期的人物)四尊神像。东配殿立有观音神像。庙门前60米处有传说彭祖亲手所挖的天下第一井——彭祖井。彭祖井一直是大彭村人世代饮水之源。庙的东北角有彭祖墓和残碑一块。 凸显乡风民俗的彭祖庙会历史悠久,每年农历三月三,十里八乡的人便来赶会,场面很大,热闹非凡。每个村都有会头带领,举着龙凤大旗,有组织的前来烧香奠拜彭祖。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表演以及各式各样的摊点销售,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应有尽有。 彭祖庙“文革”期间被毁,1993年在原址南征建三开殿,高十余米,庙内仿原彭祖铁像重塑彭祖像庙院300平方米。彭祖井盖上了井亭并立上古碑,1994年彭祖墓也得以重修。恢复了中断几十年的彭祖庙会,其热闹场面不亚于当年。在海外的彭氏后裔陆续回徐州市铜山区寻根祭祖、观光旅游、投资修葺彭祖遗址。 大彭村 大彭村:位于大彭镇政府所在地。…… 详细++ |
楚河风景区 | 楚河两岸景观改造工程东起北京路,西至嵩山路,长约2.1公里,占地面积113.9公顷,是铜山城区着力重点打造的两大景观轴之一。建设内容包含“一带六区三十六景”,工期两年。 楚河北岸除对沿线道路等基础设施、景观绿化进行了全面改造外,还完成了广场、园路、人行道铺装、建筑小品、配套公共用房、灯光照明、鼎承天泽主景观雕塑、水晶之冠、博弈广场、成亭怀古、大型水景音乐喷泉等标志性景点的建设,塑造了独具特色的滨水绿化生态景观带。通过对楚河南岸进行软驳岸改造,形成了运动休闲、月光经济和自然景观三个功能区,建成了紫薇园、梅园、樱花园、木瓜园、松林园、琵琶园、枫香园、海棠园、石榴园、桂花园等10个特色鲜明的景观园。 通过努力,一条集休闲、观光、娱乐、泄洪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滨水绿化生态景观带,呈现出了春光灿漫、夏荫浓郁、秋色绚丽、冬景苍翠的动人美景,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
地区 | 景点 |
---|---|
孙湾社区 |
---- |
水口村 |
---- |
姥庙村 |
---- |
魏集村 |
---- |
张楼村 |
---- |
阎窝村 |
---- |
吴邵村 |
---- |
下张村 |
---- |
邓楼村 |
---- |
梁塘村 |
---- |
张集村 |
---- |
孟庄村 |
---- |
李村村 |
---- |
二陈村 |
---- |
伴山村 |
---- |
杨楼村 |
---- |
翟山村 |
---- |
店东村 |
---- |
店西村 |
---- |
城头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