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常州 >> 天宁区 >> 红梅街道

红梅街道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常州天宁禅寺

常州天宁禅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宁禅寺坐落在常州延陵东路,素有“东南第一丛林”之称。1982年3月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4月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天宁禅寺始建於唐代贞观,永徽年间(公元627-652-655年),禅宗牛头禅初祖法融禅师,因山中僧人无食,来家乡常州募化斋粮时“筑室十余楹”为开山之始;天复年间(公元901-904年)维亢禅师途经常州,听说法融禅师的旧事,就“施舍利,卜寺址”正式建寺,起名为“广福寺”,不久淮南节度史杨行密改名为“齐云寺”,并称维亢禅师为齐云长老;至北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神宗皇帝下诏书,命令全国各州郡都要建崇宁寺,于是改名为“万寿崇宁寺”;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徽宗皇帝又下诏改为“天宁寺”;到南宋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又改名为“报恩广孝寺”;不久,再次改为“光孝寺”;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高宗皇帝为纪念被俘死在金国的徽宗皇帝,下诏改“光孝寺”为“崇奉徽庙道场”;至元代至元年间(1335-1340年)仍复称天宁寺,一直沿用至今。在这13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天宁寺历经沧桑,屡毁屡建达五次,五代时南唐与吴国战争寺院遭毁灭,宋元战争寺院也在劫难逃,明代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有净因禅师在此大兴土木扩建天宁寺,明代徐问在《重修天宁寺记》里说“天宁寺据三吴上游之胜,屹为东南第一丛林”。太平天国战争中,寺院几乎化为灰烬。现存的主要殿宇是清同治光绪年间,在真嵩禅师、清如禅师、冶开禅师主持下经过近40年时间先后修建的。共8殿25堂24楼,地基之广,殿宇之高,佛像之庄严,僧众之多,当时於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宁波天童寺并称为“东南禅宗四大丛林”。文革期间寺院佛像全部被毁。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常州市政府决定对天宁寺进行修复,并作为佛教活动场所。1981年1月,正式成立修复天宁寺委员会,以“修复如故,恢复原貌”的原则进行修复,历时五年多时间到1986年殿堂全面得到了整修,重塑了各种佛像,新铸了各种法器。1996年新建了山门殿、三宝殿、素菜馆等,使千年古刹重现了当年“栋宇摩霄汉,金碧灿云霞”的盛景。  天宁寺从1981年起恢复了丛林制度,寺内有常住僧众70余人,共同遵守共住规约,管理机构组织健全,清规戒律,十分严谨。各执事民主管理各部门的工作,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寺内晨钟暮鼓,二时功课,早晚修持,过着宗教生活,树立了丛林道风。  

红梅公园

红梅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红梅公园位于常州城区中心,占地37.44公顷,1959年8月,市0以天宁林园为基础,征用含文笔塔、红梅阁等古迹在内的红梅乡4个生产队近500亩菜地进行扩建,定名为红梅公园,翌年7月,正式对游客开放。  如今的红梅公园,林木葱茏,花开四季,可谓“入目皆花影,处处尽芳菲”。人文景观丰富,娱乐项目众多,服务设施齐全,是常州地区规模最大的集游览、观赏、娱乐和食宿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200余万人次。  公园人文景观丰富。有“拟仙都之仿佛”的红梅阁,重檐飞甍,相传道教南派始祖紫阳真人张伯端曾在此-著书,有“悟真篇”一卷行世;现0上辟有常州历史名人陈列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常州2500多年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来的44位有代表性的名士伟人;阁西侧的古春轩曾是0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少年时代的读书处;高48米的文笔塔始建于南朝,相传“塔为郡中文笔峰,每祥光腾现,辄开甲第之先兆云”;文笔楼、墨香榭、砚池、笔架山以及反映高山流水遇知音典故的知音舫、苏东坡戏谑钦禅长老的塔影山房等环列宝塔周围;另有纪念王安石的半山亭,纪念万安和尚的袈裟塔,以及千古奇石──冰梅石等,每个景点都有一段生动的故事。  公园游览项目众多,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动物园,拥有国家一类、二类保护动物200余只,是华东地区金钱豹种群繁殖基地之一;位于塔园西侧的盆景园,展现了常州盆景师法自然、潇洒隽永的艺术特色,其中许多盆景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盆景大赛中多次获奖;位于塔园北侧的月季园,各色月季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堪称江南之冠,是全国五大月季中心城市之一的主要观赏基地;还有公园东大门处展示天工神艺的屠一道根艺珍藏馆,名闻遐迩,素有“世界根艺在中国,根艺精品在常州”之美誉。  公园娱乐设施齐全。游乐园有赛车、-城、高架单轨车、、惊奇世界、射箭和激流勇进等项目20余个;划船处配备电瓶船、脚踏船、划浆船等多种船只,供游客选择,泛舟湖上,别有一番情趣;新建的红梅赛车城,为游客娱乐的佳处;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大草坪是举办花展、灯展、风筝比赛、放映露天电影和举行庆典表演等大型活动的场所。  公园具有水乡特色。水面约占全园面积的1/5,水路总长达2500米,桥梁众多,风格迥异,仅“文笔夕照”一处就有曲桥、拱桥、平桥、廊桥等多种造型的桥梁15座之多。园内桥名雅致,有意有境,不落俗套,如文思桥、星聚桥、伯牙桥、翠盖桥、西双桥、三吴桥等,尤以笔架山北首的云影桥历史最为悠久。  全园分三区八景。三区即文物古迹区,娱乐活动区和科普教育区。八景是:文笔夕照,以文笔塔为主景,北有笔架山、云影桥,东有文笔楼、梦笔轩、墨香榭、碑廊、砚池、文思桥和星聚桥等建筑,西有塔影池、盆景园、塔影山房、知音石舫、塔影亭、至德亭,还有袈裟塔、嘉贤坊等,这里的古建筑鳞次栉比,俗称公园的精华所在。每至夕阳通照,顿生“浮图会得游人意,挂住斜阳一抹金”之意境。红梅春晓,以红梅阁为主景,北有阁后山、放生池、古春轩、一枝斜长廊,南有冰梅石和老君台,东有花月痕叠石堆景,四周红梅翠竹遍布,每当冬末春初,红梅怒放,尤如彩霞纷飞。凤桥花径,在文笔塔的北面,由凤凰桥和月季园组成,园东有艳秋亭、睡莲塘,园西有留春亭、凤凰桥,园中有三杰廊、春秋季节,月季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曲池风荷,以荷花池为主景,池上有天成桥,池北有屠一道根艺馆,池西虚怀堂、听雨轩和芙蓉亭,夏日荷花盛开,艳丽清新,池畔绿柳垂荫,小丘杜鹃争奇斗艳。青恋倒影,位于春晖茶室东首,峰峦起伏,山道弯弯,百米长廊婉蜒其间,山顶建有半山亭,北临映梅湖处建月到风来亭,山上遍植青松、翠竹、红梅、栀子和樱花等各种花木,树影婆裟,叠石堆景,山顶有翠薇亭,山上多植红枫,秋季,霜重色浓,再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雪山劲松,为春晖茶室隔湖相对,地势高耸,四面环水,山上植物以植物雪松、腊梅为主,配以宝城石展示北国风光。林园钟声,即原天宁林园,与天宁寺院一墙之隔,三面环水,这里古树森森,小桥流水澶澶,晨钟暮鼓,尤显幽深静谧。  为了给游客提供舒适和满意的休闲环境,座落在大草坪北侧的春晖茶室是各种冷热饮料的服务中心;位于映梅湖西首的听松楼建筑群则是一座集餐厅、舞厅、茶室、小卖部和招待所于一体的综合0场所,外地来的游客可以在园内住上一宿,尽情观赏公园的优美夜景。  “花香蝶自来”,远在合肥的安徽电视台特地来到常州,把9集黄梅戏音乐电视连续剧《孟丽君》的许多场景选择在红梅公园的红梅阁、盆景园、塔园和月到风来亭等景点拍摄,给广大观众提供了优美的艺术享受。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罗汉路1号  类型:城市公园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519-88108020  官方网站:http://www.redplumpark.com/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常州博物馆

常州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常州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是集收藏、研究、陈列展览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含全省唯一的一家少儿自然博物馆)。下设办公室、考古部、保管部、陈列部、开放部、自然部、信息部、保卫部八个部门。馆藏文物2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7件(国宝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166件、三级文物3129件,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化石标本103件。其中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始青瓷器、宋元时期的漆器与瓷器以及明清时期的书画等,都是常州博物馆颇具特色的馆藏文物精品。  多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几代博物馆人的共同努力下,我馆先后被授予“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文物安全保卫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优秀博物馆”等荣誉称号。  建馆50年来,曾三易馆址,从红梅阁到天宁寺,再到清凉寺,条件都相当简陋,与馆藏文物的展陈、收藏、研究等不相适应,因此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常州博物馆被市委、市政府列入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大项目之一。  常州博物馆新馆于2006年12月落成,2007年4月28日正式向社会开放。新馆地处市民广场西侧,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外观新颖、设施齐全、功能先进、富有时代气息。总体建筑分为五层:地上四层,地下一层。一层到三层为陈列展览区,地下室和四层为库房和办公区域。新馆展区面积近10000平方米,主要陈列展览有:常州历史文化陈列以常州文物精品为特色,彰显地方文化底蕴;自然陈列是全省综合性博物馆中的特色展览;谢稚柳艺术馆展示谢稚柳先生的艺术生涯及艺术成就;刘国钧捐献红木家具陈列展陈稀有珍贵的整套红木家具。同时可以承接各种不同类型和题材的临时展览。  常州博物馆正以崭新的面貌,热忱欢迎国内外宾客参观游览。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8号  类型:博物馆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519-85165080  官方网站:http://www.czmuseum.com/  开放时间:  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游客可于参观当日在博物馆门口免费领取参观劵,然后入馆参观。博物馆每天的参观人数控制在2000人次以下。

常州烈士陵园

常州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常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常州“三杰”纪念地(以下简称常州烈士陵园)位于常州市天宁区兰陵北路315号,于1976年开始筹建,1978年正式组建,占地面积6.4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约80%,隶属常州市民政局,是全额拨款公益-业单位,编制职工22人。园区内主要建筑物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常州三杰群雕、三杰厅、常州革命史纪念馆、常州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诗抄碑廊、人生格言墙七大烈士纪念设施。  常州烈士陵园围绕“褒扬烈士、教育群众”的办园宗旨,自1996年以来,每年都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做到活动经常、形式多样、共育共建。编印《常州古今》、出版《常州英烈报》等,开展网上祭扫,充分发挥了常州红色基地的作用,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堂。  常州烈士陵园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民政部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民政部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一批行风建设示范基地,常州市首家被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三杰厅  为进一步弘扬常州三杰精神,褒扬革命烈士,充分发挥烈士陵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2009年经常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原革命烈士纪念堂进行重建,更名为三杰厅,2011年3月建成正式对外开放。三杰厅分为二层,总面积4000多平方米,分为常州三杰纪念堂、烈士纪念堂。为人民利益而死,死得其所,重于泰山,烈士纪念堂安厝了121位革命烈士,其中无名烈士10人。革命先烈赴国难,血荐轩辕泣鬼神,惊天动地壮山河,浩然正气主义真。缅怀革命先烈,不忘光辉历史,不忘革命传统,不忘时代要求,不忘光荣使命!革命先烈与青山同在,与大地永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常州三杰群雕广场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中,有三个人的名字被常州人更加深刻地铭记,他们就是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因为他们同为江苏常州人,被常州人民骄傲地尊称为“常州三杰”。2007年三杰群雕广场落成。群雕由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三人塑像和背景浮雕组成,整体采用花岗岩雕琢。群雕高5米,正中是瞿秋白,左边是恽代英,右边是张太雷。群雕后面的浮雕背景长34米,高3.5米,左边是“五四”运动的场面,右边是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场景,中间V字型图案象征胜利,V字型内的“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以及下面的五线谱音符是瞿秋白翻译的国际歌乐谱。群雕是“常州三杰”精神的物化,简单的设计理念传递了常州人对“常州三杰”的崇敬与景仰。  常州革命史纪念馆  鸦片战争之后,内忧外侮交迫,国家积贫积弱,百姓苦难深重。茅山垂首,运河呜咽,出路何在,光明何在?无数志士仁人,为救国拯民,披肝沥胆,求索抗争,前仆后继。然总以失败告终。马列之光,穿云破雾,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登上神州舞台。举红旗,集精英,靠民众,同心同德,力挽狂澜。星火燎原,烈焰熊熊,内-政-,外御强敌欺凌。忠魂留青史,浩气壮千古,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血与火的历史,淬炼了坚强的脊梁,铸就了不朽的丰碑,成为现实社会的精神之基、力量之源。为充分发挥革命史育人励志的积极作用,常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建立常州革命史纪念馆。2004年12月26日,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馆区分为求索、星火、烈焰、破晓四个部分,生动形象地展现了1840年至1949年4月常州解放的百余年间的革命斗争历史,印证了一条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历史总在不断地翻开新的篇章,激励人们继承光荣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为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前景,勇担重任,开拓前进!  常州革命烈士纪念馆  常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漫长的文明进化和沧桑变迁中,沉积下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一代代名流志士。近百年来,在神州大地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中,又有许多常州优秀儿女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为功昭日月,名垂青史的革命烈士。其中,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就是杰出的代表。为了褒扬先烈们的丰功伟绩,1984年,常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常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北侧新建常州市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并于1987年10月对外开放。2003年,常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对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进行扩建,建筑面积由880平方米增加到2140平方米,并更名为常州革命烈士纪念馆。2004年12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馆内分为十二个部分,以大量的照片资料,珍贵的烈士遗物,生动的艺术作品,展示了228位烈士追求真理、前赴后继的感人事迹,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斗争历史,涉及八七会议、广州起义、南昌起义等重大历史题材。这是一部赞美生命的史诗,一本诠释人生的教科书,一组展现革命历史的画卷。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感天动地的英灵,永不沉沦的国魂!  革命烈士纪念碑  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常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内,纪念广场中心。1982年12月25日纪念碑连同悼念广场竣工落成,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主碑高9.3米、长13.6米、宽3米,副碑(墩座)每座高1.55米,长2.7米,宽1.8米。主碑体用苏州金山磨光花岗岩贴面,正面镌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镏金隶书大字,每字90CM*78CM,下方刻有花圈等图案;背面镌刻着1981年9月中共常州市委员会、常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州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署名敬立的落款。它庄严地雄踞于祭扫广场中心。是当时国内造型独特的横式纪念碑。1984年4月23日,经常州市四套班子举行隆重的揭碑仪式后,正式供全市各界人士瞻仰凭吊。  瞿秋白 (1899~1935)  瞿秋白(1899-1935) 男,汉族,江苏省常州市人,中共党员。 瞿秋白1919年五四运动时参加领导北京的学生-。1920年初参加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后以记者身份赴苏俄采访。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主持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后任中央临时政治局主席,主持中央工作。1928年6月,出席党的六…… 详细++  张太雷 (1898~1927)   张太雷 ,1898年6月生,江苏武进人。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同年冬转入天津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法科学习。1919年五四-爆发,张太雷积极投身其中,成为天津地区-的骨干之一。他参加了北洋大学学生组织的演讲团,经常到天津市内和附近城镇乡村进行宣传活动,揭露反动政府出卖山东主权的罪行。在斗争中,张太雷与景仰已久的李大钊建立了联系,同时与天津-的领导者周恩来…… 详细++  恽代英 (1895~1931)  恽代英(1895一1931年),亦名遽轩,字子毅。祖籍江苏武进,生于武昌城。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教官。原籍江苏武进人,1895年生于湖北武昌。中华大学毕业。学生时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创办利群书社,后又创办共存社,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1921年加入中…… 详细++  瞿秋白 (1899~1935)  瞿秋白(1899-1935) 男,汉族,江苏省常州市人,中共党员。 瞿秋白1919年五四运动时参加领导北京的学生-。1920年初参加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后以记者身份赴苏俄采访。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主持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后任中央临时政治局主席,主持中央工作。1928年6月,出席党的六…… 详细++  张太雷 (1898~1927)   张太雷 ,1898年6月生,江苏武进人。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同年冬转入天津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法科学习。1919年五四-爆发,张太雷积极投身其中,成为天津地区-的骨干之一。他参加了北洋大学学生组织的演讲团,经常到天津市内和附近城镇乡村进行宣传活动,揭露反动政府出卖山东主权的罪行。在斗争中,张太雷与景仰已久的李大钊建立了联系,同时与天津-的领导者周恩来…… 详细++  恽代英 (1895~1931)  恽代英(1895一1931年),亦名遽轩,字子毅。祖籍江苏武进,生于武昌城。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教官。原籍江苏武进人,1895年生于湖北武昌。中华大学毕业。学生时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创办利群书社,后又创办共存社,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1921年加入中…… 详细++  张太雷 (1898~1927)   张太雷 ,1898年6月生,江苏武进人。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同年冬转入天津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法科学习。1919年五四-爆发,张太雷积极投身其中,成为天津地区-的骨干之一。他参加了北洋大学学生组织的演讲团,经常到天津市内和附近城镇乡村进行宣传活动,揭露反动政府出卖山东主权的罪行。在斗争中,张太雷与景仰已久的李大钊建立了联系,同时与天津-的领导者周恩来…… 详细++  恽代英 (1895~1931)  恽代英(1895一1931年),亦名遽轩,字子毅。祖籍江苏武进,生于武昌城。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教官。原籍江苏武进人,1895年生于湖北武昌。中华大学毕业。学生时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创办利群书社,后又创办共存社,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1921年加入中…… 详细++  恽代英 (1895~1931)  恽代英(1895一1931年),亦名遽轩,字子毅。祖籍江苏武进,生于武昌城。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教官。原籍江苏武进人,1895年生于湖北武昌。中华大学毕业。学生时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创办利群书社,后又创办共存社,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1921年加入中…… 详细++

常州“三杰”纪念地

常州“三杰”纪念地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都是常州人,故被称为“常州三杰”。常州“三杰”纪念地包括常州“三杰”纪念馆、瞿秋白故居、张太雷故居、恽代英纪念广场,是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坐落于常州市中心南隅的常州“三杰”纪念地,是常州市首家被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地占地面积6.42万平方米,在编人员22名。纪念地内庄严肃穆,郁郁葱葱,目前主要建筑物有常州“三杰”群雕、烈士诗抄碑廊和人生格言碑林、常州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在常州“三杰”展厅,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生动全面地展示了常州“三杰”伟大的一生,给参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震撼。  纪念地紧紧围绕“褒扬烈士、教育群众”的办园宗旨,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构建和谐常州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纪念地自2005年被命名以来,已累计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中外参观者80万人次,连续2年被评为省文明单位。常州“三杰”纪念地已逐步成为常州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堂。  张太雷纪念馆中轴为一座两进三开间木结构的典型的江南老式民居建筑,前进门楼上方镶嵌着由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亲笔书写的“张太雷故居”匾额。天井矗立着张太雷同志的半身汉白玉雕像,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张太雷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人,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形象。后进,张太雷一家1918年至1925年曾借居于此,他的女儿西屏、西蕾和儿子一阳都出生在这里。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复原陈列再现了他们当年在此生活的场景,也真实记载了张太雷父子二位先烈当年生活过的痕迹,见证了这个英勇的家庭为中国革命伟大的奉献与付出。  瞿秋白 (1899~1935)  瞿秋白(1899-1935) 男,汉族,江苏省常州市人,中共党员。 瞿秋白1919年五四运动时参加领导北京的学生-。1920年初参加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后以记者身份赴苏俄采访。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主持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后任中央临时政治局主席,主持中央工作。1928年6月,出席党的六…… 详细++  瞿秋白 (1899~1935)  瞿秋白(1899-1935) 男,汉族,江苏省常州市人,中共党员。 瞿秋白1919年五四运动时参加领导北京的学生-。1920年初参加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后以记者身份赴苏俄采访。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主持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后任中央临时政治局主席,主持中央工作。1928年6月,出席党的六…… 详细++

约园

  约园位于兴隆巷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全园占地近0.67公顷,俗称赵家花园,系明朝官府的养鹿场。清乾隆初,为中丞谢旻的别业,名曰谢园。后为清史学家、诗人赵翼之孙赵起购得,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改建,葺而新之,定名约园,含“约略成园”之意。道光、咸丰年间盛极一时,奇峰异石为全邑之冠。当年园中花木扶疏,清流回环,池边罗列奇石,每石题一峰名,有“灵岩”、“绉碧”、“玉芙蓉”、“独秀峰”、“巫峡”、“仙人掌”、“昆山片影”、“玉屏”、“朵云”、“舞袖”、“驼峰”和“飞来一角”,成为著名的约园十二峰。全园大致分为三大景区:西部为四面环水的绿洲,旧名“西园秋实”;东区聚约园精华,面积约占三分之二,以池为主,石岸将各景点串成奇丽珠链,可称“东池春华”;西园和东池间屹一黄石所造假山,三面环溪,古木参天,赵起题为“南山涌翠”。  池中垒石为山,宛似琼岛,有曲桥蜿蜒可通,在怪石嶙峋间,紫藤一枝,从巨石缝中蟠曲而上,远远视之,犹如翠盖,别有情趣。赵起题有“梅坞风情”、“海棠春榭”、“小亭玩月”、“城角风帆”等二十四景,每景写一词,俱收入《约园词稿》中。回廊壁间,嵌有恽南田等名家的书条石刻。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占常州城,约园被毁,楼台亭阁荡然无存。光绪末年,赵翼玄孙及孙媳徐小娴夫妇多方借贷,重新修葺,历经数年,终告竣工,但已远非当年盛景。至民国初,约园原有奇石(十二峰)仅余三五块,横卧溪头草丛中。20世纪30年代初,此处改为武进县立医院。50~60年代,约园池边增设栏杆,植树种花,修补堤岸,美化约园。1983年,在池中小岛上修建鱼龙吻脊式仿古亭一座,池中装饰喷泉,饲养金鱼、鲤鱼等观赏鱼类,使约园成为入院者良好的休闲场所。该园颇擅林壑幽美之胜,名闻江南。1987年12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约园,虽没有往昔的中兴盛景,却也垂柳萦绕,池水轻漾,曲桥相通,竹翠花香,真正还约乎成园呢!进入园中,上见一池清水。池中叠石成山,上有一亭,奇石环绕,石桥相连。小亭屋脊塑着两条逼真的大鲤鱼,正欲跳进龙门去。翘角的屋面上塑着许多小羚羊等吉祥动物,个个神态各异,活泼可爱。山上水边那景态别样的奇石,有的砌叠而起,自然摆放,瘦、漏、空、透,犹如峻山洞壑;有的似一只调皮的大头猴跳上了老树根,活泼可爱;有的似匍伏水边的青蛙,还有的象卧龙、雄狮;有的如巨笔指向天空。在怪石嶙峋间,有紫藤一株自石缝中蟠曲而上,覆满了巨石的顶部,仿佛武大郎头顶巨大的华冠,甚是有趣。池和小溪相通,萦绕往复。溪上有数座曲桥相连,溪岸上数株老树扶疏,溪头丛莽间,偃卧着白生生的三五奇石。西北角上那座巨大的遗冢孤峙,脚下小溪环绕,上有古木参天。夏秋时节,园内草木成荫,一派清淑气象,仍是一处林壑幽美的游览胜地。

吕思勉故居

吕思勉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吕思勉故居,位于常州市区化龙巷十子街新生里8-10号。吕思勉(1884-1957年),字诚之,常州人,现代著名史学家。故居为硬山造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共四进21间,头进为门屋,临十子街,二进为大厅三间,后有翻轩。三进为客堂,堂前天井,莳以花木,东西有卧室各一间。清光绪十年二月初一吕思勉出生于西首卧室,幼年即生活、读书于此。四进为楼房上下各三间,天井东首另有厢房一间通东卧室,存吕思勉所藏图书、字画及生活用品20余箱。红木横匾“吕思勉故居”由周谷城书写。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他的祖上是江苏常州一个“世代仕宦”的书香之家,世上曾有“四世科甲”、“五子登科”。 高祖、曾祖、祖父、先父均读书至仕,使吕思勉自幼受到家庭浓厚书香气氛的熏陶。吕思勉从小入塾,十二岁时,因家贫无力延师,由其父母授以史部著作,十五岁,考入阳湖县学。十六岁,自学古史典籍。在父母和师长的严格教育下,他孜孜不倦,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学问,终成大家。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常州府中学堂、南通国文专科学校、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为东北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并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教授,后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1941年,上海租界沦陷,光华大学迁川,乃携眷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一级教授、上海历史学会理事、江苏省政协委员。  吕思勉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的学术著作,他的《白话本国史》堪称是最完整、最权威的国史教材。他的史识和史德可说在中国是独树一帜,严耕望先生将陈寅恪、钱穆、陈垣、吕思勉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吕思勉治学严肃,作风踏实,为人诚朴,谦虚谨慎,对经学、文字学、文学亦有独到见解。晚年想通读《道藏》,研究道教思想,为后人开辟途径,惜未如愿,于1957年10月9日逝世于上海华东医院,享年74岁。多年后,吕思勉的女儿吕翼仁想起父亲的一些事说:列夫·托尔斯泰带走了一个时代,总觉得父亲带走一种道德标准。吕思勉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丰厚无比的史学遗产,还有他的道德风尚、赤诚的爱国之心,对民族、国家、社会深切的关怀,以及为人师表、献身教育的风范。钱穆在《中国文化丛谈》一书中,感慨中国需要一批独立不惧、遁世无闷的志士,为保存中华民族文化生命之脉,作国家民族新文化之基石。这样的文化志士,吕思勉当之无愧。  

延陵路风光带

  随着延陵东路的拓宽改造,相应增加风景旅游资源。在天宁寺南面的东市河两侧除已建“龙城象教”照壁外,新建、复建10个景点。自西向东,南岸有:  石塔在“龙城象教”照壁对面河南岸建一高8.5米的石塔,以南朝画像砖饰面,画面上武士、侍女、飞仙、千秋、万岁、龙、虎、花、草,相映成趣,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六龙郡城在河南岸,龙墙上雕塑六尊龙头成吐水状,引出“龙城”的由来,喻示常州的腾飞与发展。  武陵桃源此景在东市河南岸,与文笔塔隔岸相望,再现明清时桃花盛开,满目红艳的景致,“桃花千树绕,流水一弯通”,颇有“春风迷醉眼,疑是武陵人”的感觉。还复建当年隐居于此的明末兵部侍郎李长祥和金陵才女姚淑所修的“桃园草堂”、“读易台”、“海棠居”。   龙船在东市河南岸建造龙船,再现乾隆帝下江南的情景。  北岸有:  兰陵市井位于龙晶桥东,市河北岸的临水平台上,四周移栽高大树木,以古井构图,配置井图井架,并在挡土墙上,重塑东市河图和古时风土人情。  清城厢图在东市河北岸新建“清城厢图”,并由西向东建4个玉琮,反映古代常州4个名称“延陵”、“毗陵”、“晋陵”、“兰陵”,分别设于悬挑观景平台中央,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和花坛装饰,帮助游人从常州古城厚重幽深的人文景观中激发爱国爱乡的自豪情感。  通吴门在东太平桥以东建水门,取古城名“通吴门”,在河道中央流水处建造城墙式的圆拱形水门,水门之上设亭,形成独特的市河景观。  石经幢水门以西市河北岸移建北宋太平兴国年间遗物“石经幢”,虽经千年风雨沧桑,幢底部分的须弥山、须弥海等石刻依然笔划清晰,造型生动逼真,带有明显的宋代气息。  坡仙遗范在东市河拐弯处东岸建“坡仙遗范”,由两个亭榭和一组碑廊组成,并置苏东坡石刻雕像和清代钱维城所作《苏轼舣舟亭画卷》。  

张太雷故居

张太雷故居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张太雷纪念馆座落在江苏省常州市清凉路子和里3号的张太雷纪念馆,由张太雷故居、张太雷生平事迹陈列室和辅助用房(书画陈列室)三部分组成,全馆建筑面积900平方米,陈展面积500平方米。  张太雷纪念馆中轴为一座两进三开间木结构的典型的江南老式民居建筑,前进门楼上方镶嵌着由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亲笔书写的“张太雷故居”匾额。天井矗立着张太雷同志的半身汉白玉雕像,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张太雷同志是中国0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人,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形象。后进,张太雷一家1918年至1925年曾借居于此,他的女儿西屏、西蕾和儿子一阳都出生在这里。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复原陈列再现了他们当年在此生活的场景,也真实记载了张太雷父子二位先烈当年生活过的痕迹,见证了这个英勇的家庭为中国革命伟大的奉献与付出!  浓缩张太雷光辉的二十九个春秋之图片、油画、实物等珍贵历史资料在纪念馆东首张太雷生平事迹陈列室展现。“为天下人谋永久的真正的幸福”,张太雷惊“雷”八方,蕴含着令人震憾的巨大精神力量,激励后人开创更加宏伟的现代化事业。  西首书画陈列室有聂荣臻、徐向前、张爱萍、王任重、李维汉等老一辈革命家缅怀张太雷题词及全国各地领导人、专家学者纪念张太雷而创作的书画精品。  张太雷故居1982年由江苏省人民0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经0中央宣传部批准修复对外开放,1994年后分别被命名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和学校德育基地,2000年张太雷故居正式更名为张太雷纪念馆,2003年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点。  张太雷纪念馆自1987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参观者二十多万人次,并先后出版了《张太雷年谱》、《《回忆张太雷》、《张太雷文集》、《醒世惊雷》等十几本研究张太雷的书籍,成为集缅怀、纪念、宣传、研究张太雷同志事迹与精神的重要场所。  张太雷故居为一座二进三开间木结构的江南老式民居建筑,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保存完好。张太雷1918年夏与陆静华结婚时借居于此,共居住了七年时间,女儿西屏、西蕾和儿子一阳都出生在这里,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复原陈列再现了张太雷及家人在此生活的场景。这座古朴而清雅的房子见证过一个伟大家庭的英勇与悲壮,也为中国革命贡献了二位英烈(儿子一阳18岁时牺牲于上饶集中营)。故居前进门楼上方镶嵌着由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亲笔书写的“张太雷故居”金字匾额,天井中央矗立着张太雷同志的半身汉白玉雕像。    张太雷 (1898~1927)   张太雷 ,1898年6月生,江苏武进人。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同年冬转入天津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法科学习。1919年五四-爆发,张太雷积极投身其中,成为天津地区-的骨干之一。他参加了北洋大学学生组织的演讲团,经常到天津市内和附近城镇乡村进行宣传活动,揭露反动政府出卖山东主权的罪行。在斗争中,张太雷与景仰已久的李大钊建立了联系,同时与天津-的领导者周恩来…… 详细++  张太雷 (1898~1927)   张太雷 ,1898年6月生,江苏武进人。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同年冬转入天津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法科学习。1919年五四-爆发,张太雷积极投身其中,成为天津地区-的骨干之一。他参加了北洋大学学生组织的演讲团,经常到天津市内和附近城镇乡村进行宣传活动,揭露反动政府出卖山东主权的罪行。在斗争中,张太雷与景仰已久的李大钊建立了联系,同时与天津-的领导者周恩来…… 详细++

根艺馆

  根艺馆座落在红梅公园东北隅,占地2000平方米,是一座仿古庭院式建筑群,粉墙黛瓦,雕梁画栋,曲桥卧波,绿树掩映,环境十分优美。馆内装饰高雅,展台高低错落,藏品陈列有序。  20世纪80年代,常州市政府耗资数百万元建成根艺馆,永久性地珍藏和展示屠一道的稀世之作,并在根艺珍藏馆陈列大厅树立一尊屠一道先生的半身铜像,成为常州一处新名胜景观。馆内展出屠一道先生倾毕生心血才艺创作的根雕精品200余件,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的根艺殿堂。屠一道的作品为海内外多家艺术馆所收藏,并先后将呕心沥血的根艺极品200多件捐献给自己的家乡常州。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原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亲笔为他题词:“匠心独运,艺作天成”。  屠一道的作品饮誉全国,声播海外,被誉为“世界之宝”,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原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亲笔为他题词:“匠心独运,艺作天成。”他的作品被送到数十个国家参展,并永久性收藏于江苏省常州市市立“屠一道根艺珍藏馆”、湖北荆沙市市立“屠一道根艺珍藏馆”、福州市市立“屠一道根艺珍藏馆”、江苏省无锡市市立“屠一道根艺珍藏馆”,以及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28个国家的博物馆。  根雕作为一种造型艺术,以老树根为素材,以雕塑家的独特发现和意念为灵魂,模拟花木、鸟兽、灵芝以至佛道神仙的形象进行艺术创作,融物与我、形与意于一体。有高达丈余的煌煌巨制,也有方可盈尺的精美小品;有令人惊心动魄的《鹰擒蛇》,也有轻音乐般的《雨打荷花》,件件都是栩栩如生、维妙维肖,兼具古铜的铿锵响亮和老木的坚韧含蓄,给人以呼之 欲出、一见倾心之感,其艺术品位几乎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谷牧的即兴题句正是对这些根艺绝品及其作者的如实书写,看了馆藏珍品就更能体会谷牧评赞虽高却毫无夸饰之嫌。“天人一合根雕罢,心目两怡览艺时。”由于根雕创造了天人合一的艺术化境,才使观赏者如闻天籁,心旷神怡,获得审美的震撼和快乐。  

青果巷

     景点介绍  青果巷东至和平北路,西至常州最热闹的马路南大街,南面是护城河,长约1公里。巷内略显破败的老房子与周围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的对比,老房子里还零星住着一些居民,它没有光鲜的外表,却还留存着些许市井民生。  青果巷始建于明万历年(公元1581年)前,当时运河由文亨桥入西水关,经东西下塘,穿城后出东水关蜿蜒向东。青果巷面临城区运河段,船舶云集,是南北果品集散地,沿岸开设备类果品店铺,旧有“千果巷”之称。  青果巷内最著名的是八桂堂,座落在青果巷82号,是常州名人唐荆川高中会元之后建造的。为纪念“蟾宫折桂”,他在宅子里栽植了八棵桂花树,号称“八桂堂”。  青果巷内名人辈出,清朝的实业家庄楷,状元及画家钱维城和弟弟钱维乔,清萍乡煤矿、汉阳铁厂总办张赞辰,还有近代革命家瞿秋白和张太雷,学者赵元任,以及解放后著名爱国实业家、收藏家刘国钧先生,都曾在此居住。在巷子里走走看看,便能发现名人故居。  特别提示  1. 临近瞿秋白纪念馆、篦箕巷、南大街商贸休闲旅游区和古运河,可以一并游览。  2. 电视剧《青果巷》的剧情围绕巷子的拆迁与保护,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青果巷  类型:特色街区  游玩时间: 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荆川公园

   荆川公园位于常州南郊永红乡陈渡桥左陶家村,为明代文学家、抗倭英雄唐荆川少年时读书处,是常州市第二大综合性公园。    该园是由常州市人民0于1990年筹建,园内环境优美,景点完善,主要分唐荆川先生读书处、墓区、大草坪活动区、花卉盆景观赏区、儿童游乐水区等。公园布局以半岗小坡曲水静湖的自然山水园景架为主,体现了当代园林特色。    1982年唐荆川先生墓区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唐荆川墓    唐荆川(1507—1561年),明代常州人,原名唐顺之,因爱好荆溪山川,故号荆川。明嘉靖八年(1529年)二十三岁中进士,礼部会试第一,入翰林院任编修。一年后即告病归里,闭门读书二十年,于学无所不精。嘉靖初年与王慎中同为当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世称“王唐”。后又与归有光、王慎中三人合称为“嘉靖三大家”。后人把王、唐、归三人与宋谦、王守仁、方孝孺共称为“明六大家”。著有《荆川集》、《勾股容方圆论》等著作。荆川先生不但是有名的文学家,而且是有名的抗倭英雄,刀枪骑射,无不娴熟。抗倭名将戚继光曾向他学过枪法。荆川五十一岁那年被朝廷重新起用,任右佥都御史,兵部主事及凤阳巡抚等职。自此,他亲督海师狙击倭寇,屡建奇功,后因久居海中,足腹尽肿,在赴任凤阳巡抚途中,病重去世,终年54岁。

近园

近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园位于长生巷常州宾馆内,系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进士杨兆鲁(官参议、江西提学)所建。康熙六年(1667年)因病还乡,于其旧居注经堂后买废地0.43公顷,掘地堆山建造园林,历时5年建成。自认“近乎园”,故名近园。园中西野草堂,可宴请宾客。园南建“见一亭”,亭前叠石作假山,后作小台,种植牡丹数种。折向西,可达竹林深处,题名为“药栏乘兴”,左有“天香阁”,右有“安乐窝”书斋,临池有“得月轩”,是读书吟诗和垂钓之处。折向北,见“秋爽亭”,回廊匝绕,再向北,是“鉴湖一曲”。迤逦向东,过“虚舟”,入“容膝居”,过小桥到“三梧亭”,亭下有“垂纶洞”,石磴参差,古木蓊郁,构成山林小憩之所。西南则留片地,辟作菊圃,圃前有“四松轩”。轩左有“欲语阁”,园中种植大小树木数百株,约数十种,其花四时开落。园建成后,杨兆鲁邀请本乡画家恽南田、常熟书画家王石谷、镇江诗人笪重光等在园中雅聚,杨自撰《近园记》,王石谷作《近园图》,恽南田书写勒石,笪重光为之题跋(现题记与跋的碑刻残迹尚存园内)。近园南北长80米,东西宽64米,面积为5120平方米。杨之后,屡易其主。同治初,近园为士绅刘翊宸(字云樵,福建按察使)所有,刘氏又进行一番整修。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以银价6万两卖给恽彦琦(系恽南田后代),经恽氏修葺后改称“静园”,时人又称“恽家花园”。  近园的构筑布局,继承晚明风格,迭水映山,曲尽画理,是常州建造较早保存比较完整的一个园林。20世纪50年代,近园先后为市政府、总工会办公用。1964年,长生巷招待所(1981年改称常州宾馆)迁入该园。80年代初,市政府拨款修葺西野草堂、容膝居、天香阁、得月轩、秋爽亭、见一亭以及垂纶洞等堂、榭、亭、阁。著名画家刘海粟为近园“西野草堂”补写匾额。许多著名文人常来园中作客,留下不少唱和诗文。园中原有不少匾额,也多出于名家手笔。现东侧廊墙内嵌有名人书条石30块。1982年3月25日,该园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舣舟亭

  介 绍 从文笔塔下来,出红梅公园南门,步行不多远就到了“东坡公园”,这是一处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江南园林。南宋时,常州百姓为纪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来常,泊舟于此,而建"舣舟亭"作纪念。清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时,在此兴建过万寿亭行宫,重修过舣舟亭。舣舟亭基址原名文成坝,传说常州历来人文荟萃,为保住常州才气不东流,因而在古运河上筑坝使河水绕个大弯东去。苏东坡曾11次到过常州,最后终老于常州。但他真正系舟此地实际上只有二次,一次是1073年,他从杭州途经常州去镇江,曾在除夕孤舟野宿城外东郊,并作《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一首。另一次是1101年他从海南归常后,住在顾塘桥头孙氏馆,病中一日,天气闷热,他为图"快风活水",一洗病中滞涩之郁,半夜泛舟运河而东至此系舟。此时,夹岸观者为堵,全城轰动    交 通 火车站乘11或30路到天宁寺,转3路乘1站即到。     江苏常州

东坡公园

  东坡公园在京杭大运河畔,原名东郊公园,系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江南园林。南宋时,常州人民为纪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十一次来常,泊舟于此,而建“舣舟亭”作纪念。清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时,在此兴建过万寿亭行宫,重修过舣舟亭。园内主要景点有仰苏阁、竹亭、御碑亭、东坡洗砚池、龙亭、御码头、广济桥、半月岛等。  舣舟亭地处常州市区东部,原名东郊公园,占地2.667公顷,系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江南园林。南宋时,常州市民为纪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来常,泊舟于此,而建“舣舟亭”作纪念。清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时,在此兴建过万寿亭行宫,重修过舣舟亭。舣舟亭基址原名文成坝,传说常州历来人文荟萃,为保住常州才气不东流,因而在古运河上筑坝使河水绕个大弯东去。苏东坡曾十一次到过常州,最后终老于常州。但他真正系舟此地实际上只有二次,一次是1073年,他从杭州途经常州去镇江,曾在除夕孤舟野宿城外东郊,并作〈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一首。另一次是1101年他从海南归常后,住在顾塘桥头孙氏馆,病中一日,天气闷热,他为图“快风活水”,一洗病中滞涩之郁,半夜泛舟运河而东至此系舟。此时,夹岸观者为堵,全城轰动。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延陵中路9号  类型:城市公园历史建筑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519-88815005  开放时间:  5:00-21:0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红梅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永宁路社区

----

红梅新村社区

----

北环新村社区

----

北环南村社区

----

翠竹南区一社区

----

翠竹南区二社区

----

翠竹北区社区

----

红梅东村社区

----

锦绣花园社区

----

新堂社区

----

虹景社区

----

红梅西村社区

----

红梅假日花苑社区

----

聚博社区

----

盛世名门社区

----

金百花园社区

----

凯旋城社区

----

金梅花园社区

----

锦绣东苑社区

----

光明村

----

林园村

----

竹林村

----

卫星村

----

红菱村

----

胜利村

----

红梅街道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