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常州 >> 武进区 >> 牛塘镇

牛塘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

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淹城位于常州市南面,距市区约七公里是我国目前西周到春秋时期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据说,这也是世界上公有的三城三河形制的古城,面积约0.6平方公里,迄今已有将近3000年的历史。  相传商朝末年,东夷奄君为躲避周王的攻打,带领部落南下,筑成挖壕固守数年,因四周都是护城河,好像淹在水里一样,故称淹城。  淹城气势壮观,遗址有土墙三重,分为外城、内城、子城,各城均有护城河环绕,只在西面有一出口通道。外城呈椭圆形,周长约2.5公里,内城和子城都为方形。城内有淹君殿、跑马岗、甘露城、头墩、肚墩、脚墩、玉井、摇铃钟声、龙泉等古景点。城内外散布着的百余个土墩中,以头墩、肚墩、脚墩为最大。近年来淹城先后出大量几何印纹陶罐、缸、瓮、钵等珍贵文物,其中有被誉为“天下第一舟“的独木舟、造型优美的青铜器、原始青瓷器和陶器。部分出土文物曾到国外展出,受到赞誉。3000年的风风雨雨,留下的都是造化的杰作。涉足其间,犹如进入世外桃园,那江南水乡充盈清澈的碧水,那蕴藏的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给人古老、幽静、深厚的感受,是考古、休闲、度假旅游绝佳去处。无怪乎这里有“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春秋看淹城“的说法。  关于淹城的来历和淹城的主人究竟是谁,史学界和考古界众说纷纭,至今仍无定论.一说淹城曾是商末周初奄国的国都,奄君就是当时在山东曲阜之东的奄国君主.相传奄君就是周成王时与商代后人武庚勾结发动叛乱的奄国君王,被周成王所灭后,带领残部从山东辗转逃到江南,在这里凿河为堑,堆土为城,仍称“奄“.因为古代0水的“淹“字与没有0水的“奄“字通用,一直流传至今,遂有“淹城“之名.另一说是春秋晚期吴国公子季扎不满阖闾刺杀王僚夺取王位,决心与阖闾的-政治决裂,“终身不入吴国“,便在封地延陵筑城挖河,以示淹留之决心,帮名“淹城“.自然,淹城的主人是季扎了.淹城,这座历史古城,沿有许多不解之谜,有待考古工作者、历史学家去揭开谜底。据史书记载,淹城古城墙最高达20米,墙基宽25-30米,全部由泥土夯筑而成。  3000年的风风雨雨,留下来的都是造化的杰作。客观存在有的是江南水乡充盈清澈的碧水,有的是沃野上千年遗留下来的几何图形般的丰碑,以及许多蕴藏在地下的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涉足其间,犹如进入世外桃园,给人古老、幽静、深厚的感受。这里的人有这样一种说法:“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春秋看淹城“。可见,“淹城在人们心目中不同凡响的吸引力。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决定,要加紧开发淹城,使之成为太湖风景区的著名旅游点之一。  1958年以来,淹城出土了大量几何印纹陶罐、缸、瓮、钵和青铜器(如铜编钟、铜鼎),在内城发掘出的独木船,轰动了中国考古学界,最大的一只为整段楠木火烤斧凿而成,长11米、宽0.9米、深0.45米,被誉为“天下第一舟”,现珍藏在北京博物院。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中心城区。  

淹城野生动物世界

  景点介绍  淹城野生动物世界紧邻淹城春秋乐园,以野生动物生态散养为特色,分为步行游览和乘车游览(景区小火车或自驾)两种方式,适合亲子游。动物园里凶猛的动物都与游客隔河相望以确保安全,温顺的食草动物可以接触喂食。  淹城野生动物世界内设有袋鼠馆、鸟类长廊、狼谷、黑豹馆、白狮馆、东北虎馆、孔雀苑、猩猩馆、熊猫山寨、非洲狮部落等20余个动物专馆。如果是步行游览,可以从东大门入口进入,进门后向右,按逆时针方向逐个游览。东大门也是主要的出入口,游客中心和售票处都位于这里。如果是自驾车游玩,则要从南大门自驾区入口进入,顺时针方向游玩。  园区内有各种动物的表演,最不容错过的要属精彩的马戏表演,具体表演时间以景区实际表演时间为准,园中各表演的具体时间、地点、内容可详见官网的“表演时间”板块。动物表演的费用都包含在门票里了,可以尽情观赏。  园内设有两处餐厅,游园累了饿了也无须担心。火烈鸟餐厅位于淹城野生动物世界园区的中心位置,主要提供中式围餐和中式套餐服务。旁边即是美丽的火烈鸟岛,吃饱喝足,可以去观赏火烈鸟的风采啦。长颈鹿美食广场位于园区小火车对面,主要提供各种风味小食:烤鸡翅、里脊肉、小混沌、爆米花、炒面等,逛累了,在这里坐下,点一杯饮料,一份小吃,静下来休息下吧。  园内还设有收费的碰碰车、旋转木马、升降飞机、小溪漂流等儿童游乐项目,都需另行收费。观看动物之余,也可以让小朋友开心地玩乐。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武宜中路588号  类型:动物园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4-5小时  电话:0519-68881111  官方网站:http://www.yczoo.com/  开放时间:  9:00-17:00

环球动漫嬉戏谷

环球动漫嬉戏谷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环球动漫嬉戏谷乐园,位于常州市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内;一座国际动漫游戏体验博览园,颠覆传统,突破创新,定位鲜明,以满足逾4亿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庞大娱乐需求为目标,以更适合未来前往的体验型公园为前瞻,与世纪品牌“迪斯尼”及“环球影城”形成差异,注重现代数字文化互动体验,给世界一个全新主题。  环球动漫嬉戏谷,以“动漫艺术、游戏文化”为主题,将超前的数字娱乐和高科技术完美融合,通过游戏虚拟场景局部实景化的手段,将一个从未有过的、神秘未知的、超越现实的“奇幻世界”带入现实!你,将以主角的身份,在现实中演绎“穿越奇幻世界”之神话传奇。  环球动漫嬉戏谷拥有中国大陆唯一、世界第二座天幕影院“天幕幻想”和亚洲第一的360度环形过山车“云之秘境”、亚洲最高最长最快的飞行式过山车“撕裂星空”在内的近30余个体验游乐项目。  环球动漫嬉戏谷乐园荣登“2012中国十大高端旅游品牌”行列,常州环球动漫嬉戏谷在评选过程中,获得专家评审的一致肯定,最终脱颖而出,与“印象刘三姐”、“亚龙湾鸟巢度假区”等旅游品牌共同成为“2012中国十大高端旅游品牌”。  嬉戏谷通过独特的定位和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将休闲旅游与主题文化相融合,已先后获得“中国少年儿童动漫活动体验基地”、“全国电子竞技运动基地”、“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韩国游戏文化交流中心”、“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信息来源:江苏省林业局  信息来源:江苏省林业局

戚墅堰圩墩遗址

戚墅堰圩墩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戚墅堰镇,大运河的南岸,距运河仅有四五十米的地方,有一高阜土墩,这就是迄今发现的常州市区最早的先民定居地之一——圩墩村新石器时代遗址。     1960年至1961年,南京博物院在苏南进行考古复查时,发现了该遗址。1972年、1974年、1978年、1985年、1992年南京博物院、常州市博物馆等单位先后五次对该遗址进行发掘,揭露面积共1900.25平方米,清理墓葬191座。遗址原为突出地表的土墩,他的范围在十万平方米以上,因历年取土平整场地和基建工程的破坏,现趋于夷平,大部分在现代建筑之下。    圩墩遗址是太湖流域西部一处马家浜文化圩墩遗存,文化堆积较丰富。经过五次的考古发掘,文化遗存主要为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两类型。其中马家浜文化地层堆积较厚,延续时间较长。根据出土遗物的特征可分为早、晚两个阶段。崧泽文化地层较薄,仅有墓葬出土。    圩墩遗址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石器、玉器、骨、木器次之,种类简单。陶器多为残片,以夹砂褐陶为主,泥质红陶次之。纹饰以素面为多,少数器物施红衣,常有镂孔、弦纹、凸棱、捺窝、附加堆饰和花边装饰等。    在圩墩马家浜文化早期遗存中,陶器均为手制,器形主要为釜、罐、豆等。典型器物有宽圜底简形釜、双牛鼻耳罐、敞口小平底厚壁罐、外部遍施红衣的深腹豆。这一阶段使用木器和骨角器,石质生产工具较为少见。木器有镞、耒、橹、桨、插销、陀螺形器等,骨角器有锥、镞、匕、针、管等。晚期陶器多为手制,器形种类明显增多,主要有罐、豆、釜、鼎、杯、壶、盆、碗、盘等。罐的形式多样,且普遍小型化。早期的红衣陶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泥质灰陶豆,豆盘逐渐变浅。釜由早期的宽沿深腹向窄沿浅腹演变。平底釜、圈足小罐、带把杯、三足盘、圈足碗等都是本期新出现的器物。石器明显增多,除石锛、纺轮等小件外,石斧、石锤等大型生产工具开始出现,而木器和骨角器则相对少见。    圩墩遗址原始的锄耕农业以种植粮食为主,另一部分生活资料靠打猎、捕鱼和采集野生植物加以补充。在早期阶段,这里的气候较现今温暖湿润,遗址附近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周围湖沼水网纵横分布,雨水充沛,这样的自然生态环境较为适合动植物的生长繁衍,也具有水稻等农作物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发掘出土的动物遗骸鉴定主要种类有猪、梅花鹿、四不象、獐、龟、鳖、蚌、螺等。结合同时期地层大量出现的镞、矛、锥、匕等木制和骨制品,证明采集和渔猎在当时的经济生活活动中占有一定比重。1985年发掘第五层出土的炭化稻米,说明圩墩先民们已掌握了原始的水稻栽培技术,稻米已成为当时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经鉴定,其中籼稻占72.69%,粳米占27.31%,反映了它们是以籼稻为主的籼粳混合型,完全不同于现代品种的整齐划一,这是原始种稻业的特点。根据圩墩遗址孢粉分析:草木植物孢粉主要是禾本科(其中可能主要是稻)。因此,曾在发掘出土的陶釜底部发现的一层锅巴状炭化物,大概是当时煮饭时残留下来的遗物。    值得一提的是,木器的普遍使用是圩墩遗址马家浜文化早期阶段的一个显著特征。根据其用途考察,当时木器在农业、狩猎、捕捞、交通以及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广泛应用,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木器制作技术也较为全面,木器加工面切割、坎削较为平整,凿孔的孔型归整,孔壁光滑,行船工具如橹、桨等的器形和功能与现代同类工具颇为相似,说明当时人们制作木质工具已进入比较成熟的时期。另外圩墩遗址还出土过三件残木器,可能为器表涂黑色涂料的原始漆器,它的出现更表明在当时的条件下保护和利用木器的技术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圩墩先民的埋葬习俗从文化遗存的早期阶段开始,氏族内部便有自己的公共墓地。就整个发掘的范围来看,从早到晚都作为氏族公共墓地地使用,总面积应在2万平方米以上。墓葬密集区在20平方米范围内共发现墓葬25座(1972年第一次发掘)。墓葬的方向相当一致,头向都是偏北,早期墓葬头向大多在5。—36。之间,即北稍偏东方向;到晚期阶段,墓葬头向向北或北偏西方向变化。墓葬大多未发现墓坑,仅在第五次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座长方形浅墓坑。可能当时流行将死者置于地面,用土掩埋的墓葬。早期墓葬基本盛行单人俯身直肢葬,随葬品较少。墓葬排列有序,有着比较统一的埋葬习俗。到晚期阶段,墓葬出现仰身直肢葬,分布松散。随葬品明显增多,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而且在男性墓葬0现了以生产工具和兽骨作为随葬品的现象,说明男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社会地位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圩墩遗址崧泽文化墓葬,人骨架保存情况较差,但随葬品较为丰富,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等,其中M122随葬品多达33件。    圩墩遗址马家浜文化墓葬出土的人骨架,保存情况较好,为太湖流域古人类学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而且据完整头骨的情况看,上颌骨常有拔牙习俗,拔除的齿列基本为正切、侧切两齿。较典型的有:第三次发掘的1个探方内10具骨架7具拔掉正切、侧切两齿,可见当时拔牙成风,为我国史前居民拔牙风俗的研究又增添了一批实物材料。    圩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居民是太湖流域先民中的一支。考古发掘显示,早期还处于母系氏族制阶段,到晚期逐渐过渡到父系氏族制阶段。分析采集的碳十四年代标本测定的数据,圩墩遗址马家浜文化早期阶段经过碳十四测定的数据中,第三次发掘的T7801③层(树轮校正为距今6210±180年)是最早的一个数值,而这一标本还不是最下层的年代,应该近于早期阶段的上限时间;晚期阶段的下限应该近第二次发掘的T1310层(树轮校正为距今5940±135年),下限时间推算约为距今5900年左右。所以,圩墩遗址马家浜文化遗存的年代跨度约为距今6200—5900年左右。    圩墩遗址崧泽文化墓葬中的典型器物和器物组合与上海青浦崧泽遗址墓地中层相当,据上海崧泽文化遗址M87和M90的人骨碳十四测定,绝对年代距今5100—5800年之间。因此,推算圩墩遗址崧泽文化年代当在距今约5100年前。    根据地层堆积和年代测定数据比较,圩墩新石器时代居民在此地生活大约延续了一千多年。在同一时间的太湖周围,如浙江嘉兴、吴兴及上海青浦、苏州的吴县、吴江以及常州其他地区,都已有了与之相似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考古学上称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而圩墩遗址位于太湖流域西北部,为上述考古学文化区系的西缘,与相类似的马家浜文化遗存比较,又显示出一些地域性差异。因此,圩墩遗址对太湖流域原始文化的深入研究,确定常州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和发展序列提供了高贵的实物资料。  

中华孝道园

     景点介绍  中华孝道园面朝太湖,背靠蓼莪山,融合了孝道和观音文化,在此既可以看到为纪念二十四孝之一王裒而建的蓼莪禅寺,也可以看到高大的观音塑像。景区的建筑很新,周边环境具有乡村风情,但是位置偏远,更适合自驾游。  中华孝道园的大门就在太湖畔,里面的布局类似于无锡的灵山胜境。进入大门,首先看到思恩广场,广场在一片湖水中,中央立着高12米的洁白净瓶,定时会有喷泉表演。然后遇到岔路,往右是去先祖庙堂的,往左的菩提大道通往观音胜境。先祖堂内供奉炎黄二帝、伏羲女娲等各路神灵,东西两殿为谱牒文化馆,两侧105间厢房为百家姓祠堂。  在去观音胜境的路上再遇岔路,通向蓼莪禅寺。蓼莪禅寺始建于东晋,历代屡毁屡建,现尚存古井一口和石柱雕刻等明朝遗物,寺庙的黄墙黑瓦在葱郁树木的包围中,非常幽静。  参观过蓼莪禅寺后,折回菩提大道继续前行,还会经过孝道博物馆,然后便进入观音胜境的山门,后面的部分都与观音有关。正法明大殿里供奉正法明如来(观世音菩萨前世)和十二圆觉菩萨。沿着台阶路爬一段坡,可以到达观音胜境最主要的景点江南石窟,三个人工开凿的石窟里各有一尊金光灿灿的塑像,中间是观音菩萨,两旁分别是善财童子和小龙女。  游玩完中华孝道园后,可以到太湖边散步吹风,看一场太湖上的日落。此外,门口的环太湖路公路两边有专门的自行车道,自驾游客如果把自行车带上车,到了这里,可以骑行一段,也很有乐趣。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环太湖路101号  类型:寺庙  等级: AAAA  游玩时间: 建议2-3小时  电话: 4008606081  官方网站:http://www.rjzd.cn/welcome.jsp  开放时间:  3月-10月8:30-17:00,11月-次年2月8:30-16:30。

淹城春秋乐园

  中国第一家春秋主题乐园——淹城春秋乐园,这里老少皆宜,尤其适合喜欢历史文化的游客。  这里通过生动的雕塑或典故重现,可以了解感受春秋时代的历史文化。  乐园最吸引眼球的“孔子机器人”,除了会眨眼、作揖外,还可以和你“对话”。  年轻的游客可在历险春秋区和征战春秋区尽情体验刺激的游乐项目,种类很多。  初次来的绝对不要错过球幕电影《梦回春秋》,悬浮坐在28米的高空观看电影的身临其境之感绝对新鲜震撼。   用时参考  1天左右  交通   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武宜南路197号,到达交通如下   1、常州市内乘坐公交61、68路到淹城站下车;或乘75-1路到延政西路下车;或乘14、80、B1、B16、B19路到淹城公交中心站下车均可到景区。   2、如果坐火车来常州,常州火车站前可乘公交30路,乘至“火车站公交中心站(东广场回车场)”下车,转乘68b路(或68a、308b、308路)至淹城站下车即到景区。   门票   淹城春秋乐园成人门票190元,官网、天猫订票170元;1.2-1.5米(含)儿童95元/人,55-69周岁老年人凭身份证95元/人,大学生官网、天猫订票120元/人(凭本人大学生证入园,可当日预定);淹城遗址公园门票20元/人(1.2-1.5米儿童、60-69周岁老人优惠价10元);观光车和电动游船为另付费,寄存物品免费;新春灯会期间(2015年2月19日-3月8日)夜公园票价为100元/人,官网天猫订票90元/人。1.2米(含)以下儿童免费,1.2米以上即须购买全票,一名购票成人限带一名免费儿童;成人+观光竹筏套票210元/人,官网订票200元/人。  开放时间   9:00-17:00(需在16:00前游玩竹筏),夏季夜公园9:00-22:00   景点位置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武宜南路197号  

常州万寿寺

常州万寿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万寿禅寺,位于武进区焦溪镇舜山南麓查家湾村。舜山又名高山,附近居民称舜过山。相传古代有虞氏东巡至此,故名。该寺原称舜庙,建在舜山主峰,南北两座,相对而立。寺务由廓朗法师主持,常住僧人7名。  发展历史  舜庙始建于何时,无考。《高山志》载有唐代刘长卿的《题舜祠》:“弦绝松风生,芳祠怅落晖。祗因山鬼护,万古仰垂衣”。可见唐朝以前,舜祠就已建成,并吸引着历代的诗人墨客。  据乡志记载,南山舜庙庙门朝南,庙有三进,头进是吴官殿,清末倒塌,民国13年(1924)重建,未竣工;二进是大殿,塑有二十四孝和舜天子像,上悬匾额题“重华协帝”四字(舜原名仲华);三进是观音殿。北山舜庙,庙门面北,有三进一厢楼,规模大于南山舜庙。头进东岳殿,三间两舍塑有十殿阎王等泥像;二进天子殿,又称大孝殿,三间两舍,翘檐飞角,殿宇宽敞,气势磅礴,四周塑有二十四孝,正中悬清代刘国柱手书匾额“面北朝宗”,中塑舜天子像;三进是佛殿,塑有三世佛、观音和眼光菩萨,殿内悬清代李兆洛手书“无诤三昧”的匾额。每年农历三月十八舜山庙会,香客云集,热闹非凡。  1952年起,北山舜庙被陆续拆除,南山舜庙于1964年1月拆除,改建忠义祠小学。  1995年舜庙恢复宗教活动,更名为万寿禅寺,分东庙和西庙。东庙于2001年在现址建有大雄宝殿,2003年8月,宋建中居士负责建有三圣殿、地藏殿、财神殿、库房、寮房。西庙由顶峰移建到近300级台阶的山腰,由彻空法师负责重建,头进为天王殿,二进为天子殿,供奉文殊、普贤菩萨的念佛堂和客房、斋堂、库房等设施,东、西庙合计建筑面积1808平方米,占地10亩。

澄西烈士陵园

澄西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澄西烈士陵园位于武进区横山桥镇芳茂南麓,东依大林寺,西靠华陀庵。占地面积8366平方米,建筑面积2189平方米,投资总额140多万元。烈士陵园主要由纪念碑、烈士纪念馆、服务接待处等建筑组成。  1991年6月26日澄西烈士陵园隆重落成,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原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题写了园名,原澄西老领导张志强、彭炎、韦永义、康迪、徐超等为陵园题辞作贺。  烈士纪念馆内陈列着346位烈士的珍贵资料,记录着澄西地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一系列革命斗争历史,再现了澄西千万革命先驱在党的领导下,同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英勇斗争的感人情形,展现千万革命烈士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陵园建成后,来园瞻仰的人络泽不绝,每年近3万人次,1996年中共常州市委决定将澄西烈士陵园定为《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澄西烈士陵园管委会决定将陵园交武进区民政部门管理。  【注】澄西县(地区):指武进、江阴和无锡三地相邻的广大农村地区,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斗争相对独立的战斗单位。其境域在今澄锡公路以西,常州市至武进圩塘港口的澡港以东,南抵沪宁铁路常州无锡段,北滨长江,境域面积约1090平方公里,人口70万左右。  武进区澄西烈士陵园交通线路及联系方式:  基地交通线路:火车站(东)乘30路公交车到横山桥镇站下,大林寺向西100米。  地址:武进区横山桥镇大林寺西100米  

武进烈士陵园

武进烈士陵园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武进烈士陵园前身为武进市烈士纪念馆,于1996年移建于春秋遗址淹城西侧400米处,占地128亩;由市政府斥资4500万元(其中武进市人民捐资1000万元)于1999年初步建成。2000年清明举行揭碑仪式,并正式对外开放。  烈士陵园由牌楼、纪念碑、祭扫广场、引桥及纪念馆等部分组成。高7.6米、宽9米的牌楼题名为原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所书;纪念碑为卧式,高6.3米,宽14米,采用进口印度红花岗岩贴面,正面为毛主席手书体“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背面为中共武进市委、市人民政府敬撰的碑文;4000余平方米的祭扫广场全部用花岗岩铺地,四周由人工开掘的河道环绕;烈士事迹陈列馆为4层楼房,建筑面积4623平方米,外墙四周均用花岗岩干挂,馆名沿用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史良所书“革命烈士纪念馆”。  烈士事迹陈列馆采用不同的展示手段,有高科技的多媒体投影技术、场景艺术和各种雕刻、绘画艺术品与内容丰富的版面组成,展示形式丰富多彩。两层2100余平方米的展厅内陈列了为中国革命事业献身的2000余位烈士的生平事迹;三楼180余平方米的影视厅可供100余人进行爱国主义及革命传统教育。  陵园内绿带环抱、流水萦回,四季花团锦簇、松柏常青,艺术与建筑交融、肃穆与声名狼藉姿并存。烈士陵园将坚持建园宗旨,以教育为本,努力营建全方位的、较完善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4年被江苏省委宣传部命名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3月被常州市委宣传部评为“先进单位”。  

大林寺

大林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大林寺,又称大林庵,位于横山桥镇横山西麓南坡黄猫岭之西。南朝梁代,有王八百在这里修道。陈代(557—589年)筑馆,名登仙,后毁圮。唐乾宁初,道观得到营缮。宋代开宝七年(974年)重修。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改名冲虚观。元初毁于兵乱。明洪武年间有僧人在废基上重建,更名大林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又扩建,规模甚大,有金刚殿、大雄宝殿、东西经楼、白云精舍及放生池等。金刚殿塑四大金刚,雄伟庄严,可与常州天宁寺四大金刚相媲美。千手观音、十八罗汉、释家牟尼像塑艺也十分精湛,东殿两罗汉,一作读书貌,一作倚睡状,神态自然,栩栩如生,传说是两名高手竞技之作。寺院内有银杏三棵,古井一眼,其中一棵银杏已有800余年树龄,古井相传为梁代王八百炼丹处。寺东侧有龙母井一口,传为项女投井之处。并建有井亭,井亭有“井养飞龙,神胎天赋;峰移出震,圣迹地传”对联一副。“0”时期,大林寺遭受严重破坏,古建筑虽有幸保存,但寺内塑像却无一留存。1988年,经批准,大林寺恢复佛事活动,静海法师为主持,并将大雄宝殿修缮一新,恢复了昔日风貌。在大雄宝殿后,又新建一座雄伟的万佛楼。  1982年大林寺被武进县人民0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大林寺被常州市人民0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横山桥镇  横山桥位于江苏常州市东北郊,东经120°07’,北纬31°48’。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的渔米之乡,是武进境内有名的重要大镇之一。也是镶嵌在东部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全镇总面积为37.6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就达9.8平方公里,所辖21个行政村,常住人口5万,其中耕地1.8万亩,丘陵、山地6000亩。境内山水兼蓄、气候宜人、物茂风华、基础配套设…… 详细++

常州市青少年地学科普馆

常州市青少年地学科普馆为科普教育基地。  江苏省常州市青少年地学科普馆坐落在武进区城东小学内,是江苏省唯一一个建于小学的地学科普基地。  基地以“普及地质科学知识,珍爱地球资源环境”为理念,以独特的石类展览和地质科普为载体,展示了地球的层圈结构、岩石的类型、生命的演化历程等内容。基地内的地面沉降模型,形象生动地演示了地下水超量开采导致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机理。整个科普基地占地3000平方米,主要设施有江苏省人民政府实施的“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预警预报系统工程”的1号标—马杭基岩标,它属于永久性地面沉降监测设施,与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联网,并于2009年与北斗一号卫星对接,可以实时采集和传输监测数据。另建有科普馆及配套设施、临时展厅、科普报告厅、活动室、图书馆、实验室、资料室等配套专用室,各室都配备了声光电等多媒体展示设备。  多年来,基地充分利用优质科普教育资源,努力在教学的各方面渗透科普教育。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少年儿童参与,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对科学的兴趣,并把科普教育辐射至家庭、社区。2006年,基地还建立了基地的专题网站。  科普馆先后被命名为常州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常州市青少年地学科普馆、江苏省地球科学教学协作试点单位、常州市环境教育基地、常州市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全国少先队研究实践基地、常州市阳光驿站。

武进艺林园

  武进夏溪观赏植物科技示范园(艺林园)由常州市厚余花木有限公司建设,引进名、特、优、稀和珍奇观赏花卉苗木新品种数百个,依托南京农业大学实施高效栽培技术,加速优质种苗、种球、种子和栽培技术的推广、转化和利用,至2000年底,建立花卉新品引种基地66.67公顷,大棚3.2万平方米,推广种植面积2000公顷。2002年公司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了集科研、科普、生产销售与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百亩花木精品示范园――艺林园,该园采用公司总经理戴锁方独创的“大树移栽、快速生根法”国家专利,以种植树龄超过百岁的桂花、榆树、石榴、银杏等名古奇珍大树和花卉为主。  该园以古树为造型的门楼高23米,古树连接假山长约150米,树山相接,树上种树,气势非凡,园内景物呈现出名、特、优、古、稀、奇、珍的特点。公园建成后免费向社会开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2001年该示范园被武进市(现为区)科协、科技局联合命名为“武进市科普示范基地”,2002年底,该示范园通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考核验收,被命名为“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003年5月建成后成为苏南地区最大的特大古树快速生根、观赏竹类快速繁育、观赏植物造景研究生产基地。  

圩墩公园

   圩墩公园位于常州戚墅堰区圩墩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西侧,建于1988年8月,公园占地13.33公顷,其中水域5.33公顷。该公园集各家名胜园林之长,既突出明清古典建筑特点,又反映江南水乡蕴味。园内18座建筑物――桥、廊、亭、榭、码头错落有致地镶嵌在湖的四周,湖中碧波浩渺,长60米的17孔石桥横卧湖中,完美别致。附近的圩墩遗址是至今发现的常州地区最早的原始社会村落遗址,距今5000至6000年,面积约20万平方米,属马家浜文化,内涵丰富,是太湖流域一处重要的新石器遗址。该遗址于1960年被发现,1972年以后曾3次进行考古发掘,出土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装饰品近700件,各种陶片5万多片。另外,还出土了大量炭化米粒,成为研究太湖流域稻作起源的珍贵资料。  

阖闾城

   阖闾城在武进市雪堰乡和锡山市胡场乡境内、闾江附近。此城为春秋时期,吴、楚、越三国争霸时,吴王阖间为防御楚国和越国的进攻,于周敬王六年(前514年)令大臣伍子胥所筑。为古代军事要地。    据勘察,此城四周皆河围绕,城墙仅遗存西南半个城。城为长方形,周约2420米,东西长约910米,南北宽约600米。城墙底部宽约20余米,现高2—4米不等。在城的断面并未发现砖石之类,说明此城纯用土筑。城的南面略偏东处有一宽约36米的洞口,可能是当时的门洞。此城形势险要,城后有胥山、濮射山、龙山作屏障;前方远处是南山山脉,左边是大湖。山上烽燧墩,山下土城,进可攻,退可守。   

寺墩遗址

寺墩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寺墩遗址在武进郑陆乡三皇庙村。距常州市区约15公里。寺墩高出地面约20米,呈椭圆形。1973年发现。经常州市博物馆调查,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东西长100米,南北宽80米,占地约80-90万平方米。1978年、1979年,南京博物院对该遗址进行两次发掘,先后出土文物百余件,其中玉琮20件、玉壁15件、石锛25件。    根据地层堆积及清理的两座墓葬,寺墩遗址分两个文化层:下层属崧泽文化,上层属良渚文化。距今约4500米。1990年后,又新发现精美微雕玉琮、玉壁及以数十件珠、管、锥形坠组合成的项链等重要文物。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太湖揽月湾(滆湖)

  西太湖又称滆湖,是苏南仅次于太湖的第二大湖泊,第八届中国花博会曾在此举行。通常游玩的是揽月湾部分,西太湖畔依然保留着清代诗人赵翼泛舟湖上的一份静谧与悠闲,你可以和家人或爱人来此吹风漫步赏湖景,放风筝,看白鹭翻飞,很是惬意;带孩子的话夜晚可看喷泉表演。目前风景比较单一并无其他娱乐设施,若时间较紧张可不前往。夏季白天太阳大,注意防晒。   用时参考  2-3小时  交通   公交车尚未开通至此,自驾前往最佳   门票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创业南路西太湖揽月湾风景区  

牛塘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牛塘二社区

----

牛塘一社区

----

白家社区

----

竹园社区

----

卢家巷社区

----

厚恕村

----

丫河村

----

塘口村

----

青云村

----

沈家弄村

----

漕溪村

----

高家村

----

卢西村

----

牛塘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