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镇江 >> 京口区 >> 大路镇

大路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云台山风景区

云台山风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云台山原与金山隔江对峙,故又称银山、银台山,以后由于音变而称云台山。  鸦片战争以后,云台山区域被划为英租界,建有英国领事馆。  云台山风景区由伯先公园和伯先路近代建筑群组成。伯先公园坐落在树林葱郁、景色秀美的云台山上。1926年,镇江人民为纪念辛亥革命先烈赵伯先,由知名人士冷御秋倡议筹建,辟云台山为赵伯先公园,由园艺专家陈养材精心设计,历时5年,至1931年6月落成开放。  公园门前有石狮一对,形象生动,雕工精湛。大门两侧墙上嵌有两块汉白玉金字刻石。右侧的“伯先公园”四个大字为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亲笔题写;左侧为“烈士事迹简介”,是孙中山秘书田恒老人在80高龄时所书。  进园迎面是绿篱屏障,正中有赵伯先烈士铜像:双手握望远镜,腰挎指挥刀,挺胸正视前方,英武感人,栩栩如生。塑像后为荷花池,池中有喷泉,池周有石砌假山,峰峦壁洞,玲珑嵯峨,错落有致。“五卅”演讲厅位于伯先公园内,北靠云台山,西临荷花池。为重檐歇山式顶,四檐角飞出上翘,全长28米,宽19米,屋脊两端置吻兽,两山墙有雕花图案,为两层砖木结构,四面墙壁有玻璃窗,底层四面有环廊,廊柱高3.7米,廊宽2.2米,室内东端为讲台,楼上四周有楼座,整个建筑古朴庄重、幽雅大方。该厅于1925年8月奠基,1926年落成,墙基南北两面各有白石题刻一方,题有相同的字样:“中华民国十四年八月镇江各界纪念五卅惨案建筑此厅永志不忘。”厅内设有镇江“五卅”运动文物资料陈列馆。1925年5月20日始,镇江城西仁章、新华、光新绸厂、荧昌火柴厂、人力车夫、驳船码头工人先后举行-,抗议上海日本纱厂杀害顾正红。5月30日,五卅惨案在上海发生,各地民众在中国0的领导下掀起了反帝爱国热潮。6月2日开始,镇江各界--并成立了“镇江外交后援会”,于5日举行了规模宏大的--。6月下旬,镇江各界掀起了-的活动,组织清查队销毁日货,对藏有日货的0商处以罚金数万元。经各界会商,用罚款建造“五卅”演讲厅,以纪念镇江人民的爱国壮举。“五卅”演讲厅于1982年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  

焦山

焦山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焦山位于镇江东北的扬子江中,山高71米,又名樵山,狮子山,双峰山,海门山等,自东汉名士焦光隐居此山后,至今称为焦山。它屹立于大江激流之中,“万川东注,一岛中立”,故人称“中流抵柱”。由于扬子江的北坍南涨,现在的焦山已接近南岸。从镇焦路至江边,乘轮渡至焦山南麓的码头,上岸北行不足50米,即抵焦山的主建筑定慧寺。定慧寺又名普济寺、焦山寺。始建于东汉末年,距今已1700余年。康熙帝南巡时,为之改名“定慧寺”。寺内亭台楼阁掩映于绿荫丛树之中,故有“焦山山裹寺”之谚。定慧寺的山门庄严典雅,古色古香,门前有一对明代的石狮镇守,门楣上有“焦山定慧寺”匾额,照壁上“海不扬波”四个大字,显示了佛教世界清平之意。走进山门,穿过天王殿,院中有一御碑亭,亭内石碑上刻着乾隆帝下江南时作的《游焦山歌》。迎面的大雄宝殿,气魄宏伟,具有明代风格。屋顶雕龙塑凤,殿内金壁辉煌。在高悬的长明灯后,和蔼慈祥的释迦牟尼、药师、弥陀三尊大佛高踞在莲花宝座之上。两旁的十八罗汉造型逼真,神态各异。主佛背面的海岛上,观音大士、善财、龙女和诸位菩萨的塑像栩栩如生,形象地表现了佛教“五十三参”的故事。大殿前的院中,有两棵千年古银杏,枝叶婆娑;大殿西院内有一口井,名曰“东泠泉”,相传为焦光取水炼丹之处,故亦称“炼丹井”。由定慧寺东的观澜阁往北,越小桥过假山,便到了焦山碑林宝墨轩,这是北宋初年润州太守钱子高所建。轩内珍藏着460余方碑刻,仅次于西安碑林,为江南第一大碑林。其中最璀璨夺目的无价之宝是《瘗鹤铭》,被誉为碑中之王,历代书法家称之为“大字之祖”、“书家冠冕”。宝墨轩之东不远处是古炮台遗址。炮台呈马蹄形排列,面对大江。它是我国人民抗英反帝斗争的重要遗迹。从古炮台北登山西上,就到了焦山东麓的绝顶吸江楼。因亭内四面有木雕佛像,所以又叫四面佛亭。此亭八角形,两层,水泥仿木结构,有梯可盘旋而上。登楼远眺,大江南北,旖旎风光,尽收眼底。在吸江楼之西不远的绿竹幽林中,掩映着一座四合庭院,门额写着“郑板桥读书处”,又叫别峰庵。郑板桥曾在此读过书,因而名闻遐迩。由此向西,经百寿亭婉蜒南下,就到了焦光三拒御诏不肯出仕的三诏洞。洞内有焦光的塑像。自三诏洞往东南可至壮观亭;往南可到摩崖石刻,这里的崖壁间遍布历代名家的诗词题刻,上至六朝,下到明清;正、草、隶、篆无不具备。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其中陆游和米芾的真迹尤为珍贵。由摩崖石刻向东可至华严阁。此阁二层,北倚石壁,南临大江,东近定慧寺。焦山的“华严月色”,诗意最浓。镇江三山,历来为游客所钟情,然而,除此之外,城南山林中的招隐寺、读书台,增华阁、竹林寺,以及鹤林寺、莲花洞等,亦不失为寻幽探胜的好去处。  地址:镇江市京口区东吴路83号  类型:山寺庙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电话:0511-88817103  开放时间:  7:30-17:00  门票信息:  12.1-12.31:50元;9.1-11.31:65元

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是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原江苏理工大学的前身镇江农业机械学院,1960年由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分设独立建校,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2年及1994年先后更名为江苏工学院和江苏理工大学,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全国高校百强之列。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等在南京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设有24个学院,88个本科专业;学校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13个一级学科,设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42个一级学科,有1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6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现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学校的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化学和农业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并列全国高校第34位)。2015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第三届金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大学排名,学校列第181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16中国大学评价》,学校综合排名列全国高校第48位。  校园占地面积2822亩,各类建筑面积128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6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藏书305余万册,电子图书173余万册,建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拥有一所集医疗、教育、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附属医院。设有江苏大学出版社。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邮编:212013  

焦山古炮台

     景点介绍  焦山古炮台位于焦山东侧的山脚下,与南岸的象山炮台遥相呼应。  焦山炮台石块嶙峋,八个用石灰土夯实的炮堡,呈扇形,面对着长江的入海口。整个炮台是暗堡式,每个炮堡都附有一座小弹药库,另有一大弹药库在炮堡南端门外偏西处。整体都用三合土分层浇灌而成,坚固异常。抗战时,炮台为日军摧毁,现存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站在古炮台前,耳畔仿佛仍回响着隆隆的炮声和惊天动地的呐喊,令人深思,令人肃然。  炮台始建于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当时清政府为了加强长江的防务,决定筹建焦山炮台,与象山、江都都天庙等处炮台成犄角之势。  1842年,英军发动了扬子江战役,英军舰侵入长江,曾遭到焦山炮台守军应用的抵抗和沉重打击。焦山炮台守军,面对七十余艘敌舰,毫不示弱,猛然炮击,但是终因寡不敌众,炮台失守,守岛军民一千五百多人全部捐躯。英俊攻陷镇江时,军民进行了殊死抵抗,英勇悲壮的斗争,引起了远在大西洋彼岸的恩格斯的关注,他在《英人对华新远征》一问中热烈赞扬道:“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焦山抗英炮台是我国近代反帝斗争的重要遗址,也是镇江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见证。  地址:镇江市京口区东吴路83号焦山风景区内  类型:军事  游玩时间: 建议1-2小时  电话: 0511-88817103  开放时间:  7:30-17:0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焦山景区门票内。

镇江定慧寺

镇江定慧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定慧寺始建于东汉献帝兴平元年  (194)  ,初名普济庵,距今已  1800  余年,是全国著名寺庙之一。宋代普济寺曾易名善济寺,清康熙改称定慧寺至今,取“由戒生定,因定发慧”之意。  唐代玄奘法师的弟子宝寂和鉴真大师的弟子神邕在此创建了大雄宝殿和佛堂;宋代佛印、枯木、无门等高僧先后扩建了寺庙,谈禅说法,研讨佛事,使其声名大振;明清以来经历代住持的不断修葺形成了“一寺十三房”的大丛林和“禅净双修”的宗风。  定慧寺以研究佛学著称于世。  1981  年鉴真大师真身从日本归国省亲,日本森本长老专程前往定慧寺礼佛,并书赠“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一幅,住持茗山法师酬以“寄诸佛子,共结来缘”。此偈说的是唐朝日本长屋王太子来中国学佛,学成回国后制成袈裟千件、并在每件衣服上均绣上了这四句话,托请遣唐使带到长  安赠送  老师和同学们。千年之后,中日两位高僧续起了前缘,表达了两位高僧共祝中日友好的良好愿望。  现今世界各地的高僧大德有不少曾求学于此。按照茗山法师的遗愿,2002  年有关方面沿寺庙的中轴线兴建了新的山门。几经兴废的定慧寺现在仍基本保持着明代的建筑风格。   地址:镇江市京口区京江路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511-88817103  开放时间:  7:30-17:0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焦山景区门票内。

滨江旅游风光带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假如辛弃疾再登北固山赏景览胜,当被今日“山水镇江”之美景再催诗兴——三山相望千百载,今朝玉带一线连。这“玉带”就是将金山、北固山连为一体的被誉为“珍珠项链”的长江路,和串起北固山、焦山的正在建设中的滨江旅游风光带。美景当先赏。不说名气日盛的“珍珠项链”,单表渐成市民关注热点的滨江旅游风光带。日前,记者抢先探寻了滨江旅游风光带。   美丽的滨江旅游风光带 莫道我行早,更有早行人。风光带上先睹美景的众多市民,有的散步、有的遛狗、有的放风筝……人们都陶醉在美景之中。滨江旅游专线建设管理处副主任张玉龙介绍说:滨江旅游风光带是我市2005年城建重点工程,由2002年开工建设的主城区防洪墙、2004年建设的滨江旅游专线,一路变迁至今。风光带工程全长3.5公里,西起北固山,东至焦山。规划设计建设理念是,紧扣“山水镇江、生态镇江、园林镇江、人文镇江”主题,依托长江,将北固山、焦山连为一体,充分展示镇江人文历史和水域文化,并融入现代休闲理念。目前,美景初成的滨江旅游风光带为一期工程,全长1.7公里,西起大东造纸厂东侧,东至虹桥港。未来还将建设滨江风光带二期、三期工程。  

沈括故居梦溪园

沈括故居梦溪园为文化旅游景点。  沈括故居梦溪园位于市区梦溪园巷,是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晚年居住的地方。他在此写成了科学巨著《梦溪笔谈》。现代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称誉《梦溪笔谈》为十一世纪的科学坐标。我国当代科学家钱伟长说:“这座坐标就屹立在镇江。”该书现已被英、法、德、美、日等国家翻译出版。  梦溪园原有面积约十亩左右,园里有岸老堂、萧萧堂、壳轩、深斋、远亭、苍峡亭等建筑,还有一条溪水流经园内。现在的梦溪园是原梦溪园的一部分,由市政府于1985年恢复,占地2亩,计2幢建筑。前幢为清代修建的硬山顶平瓦房,坐东朝西,当中设正门入园,门上方嵌有茅以升题写的“梦溪园”大理石横额。后幢为清式厅房,坐北朝南,内有沈括全身座像和文字图片、模型、实物,展现了沈括在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地质、医学等方面的科研成就。室内两对抱柱上的对联是沈括一生的高度概括和评价:“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川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纵横”。“数卷奇文物志无心匀翠墨;一钧初月南航北驾为苍生”。  地址:镇江市京口区梦溪园巷21号  类型:园林/花园  游玩时间:建议1-3小时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沈括 (1031~1095)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宋钱塘(今余杭)人。青少年时期先后学过儒学、佛学、道学和医学,博学多识。至和元年(1054),任海州沭阳县主簿,见境内主流沭水长期失修,泛滥成灾,就着手整治,拓宽挖深,疏通河道,筑成百渠九堰,使沿流7000余顷农田受到灌溉之利,成为良田。嘉祐六年(1061),任宣州宁国县令,受江南转运使张颗委派,有“以工代赈”办法,联合附…… 详细++  沈括 (1031~1095)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宋钱塘(今余杭)人。青少年时期先后学过儒学、佛学、道学和医学,博学多识。至和元年(1054),任海州沭阳县主簿,见境内主流沭水长期失修,泛滥成灾,就着手整治,拓宽挖深,疏通河道,筑成百渠九堰,使沿流7000余顷农田受到灌溉之利,成为良田。嘉祐六年(1061),任宣州宁国县令,受江南转运使张颗委派,有“以工代赈”办法,联合附…… 详细++

张云鹏故居

张云鹏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张云鹏故居紧挨五柳堂,占地近600平方米,建于光绪年间,前后四进九间,四周围墙,正门朝南。进门见小池,左首为雅室,内置古物字画,右进回廊与后院相连,后院有半亭、亭台、月亮门等建筑。  主建筑面阔三间,砖木结构,雕花门窗,花园内置元宝石、八仙门墩、双龙戏珠条石、石桌、石凳、假山等,种植花草树木数十种,如紫藤、爬山虎、翠竹、腊梅、桂花、月季、黄杨等。尤其是一棵百年香圆树与古井形成“橘井流香”意境以及一个半亭与芭蕉构成的“听蕉小筑”景观,格外地引人入胜。  进入这座老宅,给人一种曲径通幽、小巧玲珑、雅致含蓄,文化底蕴深厚的感觉。  张云鹏(1900—1958),又名翼元,镇江名医,出生于中医世家,1923年加入中央国医馆医学改进会,著有《温病辩证十三篇》等著作。张云鹏故居一直由其后人进行维修和保护,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获此殊荣的古建筑。      张云鹏   张云鹏(1931.10~ ),男,江苏人。主任医师(1986),首届“上海市名中医”(1995)。先后担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情报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研究班副主任、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名中医学术之家办公室主任。上海市高等学校老师高级职称评委员会成员。上海市卫生系统高级职称…… 详细++  张云鹏   张云鹏(1931.10~ ),男,江苏人。主任医师(1986),首届“上海市名中医”(1995)。先后担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情报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研究班副主任、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名中医学术之家办公室主任。上海市高等学校老师高级职称评委员会成员。上海市卫生系统高级职称…… 详细++

镇江市烈士陵园

镇江市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镇江市烈士陵园坐落于风景如画的北固山前峰,建于1966年,现占地面积近百亩。鸦片战争时期,这里是当年镇江保卫战十三门古战场的遗址所在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江苏省省会和国民党军法会审处所在地。北固山下作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共产党人的刑场,洒满了数百名革命志士的鲜血,故素有“小雨花台”之称。同时,这里也是1937年镇江沦陷的见证地。作为镇江市重要历史革命纪念地,建园46年来,在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陵园先后建成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墓、烈士纪念馆、镇江革命斗争史浮雕墙、警示碑、“北固英烈”群雕、忠烈祠碑亭、北固英烈殉难地、“北固英烈”烈士诗文碑墙等多处革命纪念景点,值得一提的是烈士纪念馆内陈展了牺牲在镇江或牺牲在异地他乡的镇江籍烈士3000余位中的230余位烈士的先进事迹,其中赵声、李超时、郭纲琳、许杏虎等都是全省乃至全国著名烈士。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鼓楼一村119号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多景楼

  在甘露寺北后,北临大江的一座画粱飞檐楼阁,这便是多景楼,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长江中下游三座名楼。  多景楼创建于唐代,楼名取自于唐朝宰相李德裕《临江亭》中“多景悬窗牖”的诗意。多景楼为两层建筑,回廊四通,面面皆景。多景楼又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因宋大书画家米策作《多景楼》诗中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句,米芾还手书这七个字作为楼的匾额,现仍在多景楼底层门上。  多景楼还有不少别名,相传三国时刘备甘露寺招亲,吴国太曾在此相亲,又称相婿楼。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出嫁前在此梳妆,故又名梳妆楼。 宋代赵汝 曾赋 多景楼 诗一首,将多景楼风光渲染得淋漓尽致: 北固楼登最上层,身浮霄汉手扪星 江南淮海东南胜,山出金焦左右青 天水精神清雁骨,风烟图画入秋屏 萧萧古意凭栏久,目尽斜阳没远汀 而今多景楼修葺一新,装潢古雅华丽,登楼赏景,使人流连忘返。  

镇江甘露寺

镇江甘露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雄踞于北固山后峰,寺宇若青龙之蜿蜒,故而北固山有“寺冠山”之说。甘露寺始建于东吴,后经历朝扩建,始成今日规模。  《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中的“佛寺”指的就是甘露寺这里。  故事说的是东汉建安十四年(209)火烧赤壁后,刘备不愿将荆州归还东吴。周瑜和孙权遂定下“美人计”,以孙权之妹孙尚香为诱饵将刘备骗来京口联姻,企图扣留刘备逼还荆州。殊料诸葛亮神机妙算,刘备不仅迎娶了如花似玉的孙尚香,且顺利地返回了荆州。  这便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由来。古今游人来此,忆及这段趣事,不禁兴味盎然。  地址:镇江市京口区北固山风景区内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511-88812169  开放时间:  7:30-17:3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北固山门票内

米芾墓

米芾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米芾墓在镇江市南郊鹤林寺附近的黄鹤山北麓。墓有石扩,直径11米,坟包径约4米,外包护石。王有台阶60级,两边置玉带坡,墓道由上而下向北伸,长60米。坟前墓碑,上刻勺987年春重修,宋礼部员外郎米布无章之墓,曼殊后学启功敬题”,墓门两侧各有一个下方上圆雕刻云朵纹的大理石柱,墓前50多米处尚有石坊柱一对,上刻联语:“抔土足千秋襄阳文史宜和笔,丛林纳数武来朝郎署米家山。”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羹太原(今属山西),迁襄阳(今属湖北),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北宋书画家,擅书画,能诗文,精鉴别。画史上有“米家山”、“米派”之称,与苏武、黄庭坚、蔡襄合称为“宋四家”。著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及《山林集》(已佚),有后人辑本《宝晋英光集》。    米芾 (1051~1107)  中国画《米芾拜石图》米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汉族,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米芾的五世祖是宋初勋臣米信,高祖、曾祖以上多为武职官吏,其父名佐,字光辅,官至武卫将军。其母阎氏,曾为宋英宗赵曙皇后高氏的乳娘。 米芾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 详细++  米芾 (1051~1107)  中国画《米芾拜石图》米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汉族,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米芾的五世祖是宋初勋臣米信,高祖、曾祖以上多为武职官吏,其父名佐,字光辅,官至武卫将军。其母阎氏,曾为宋英宗赵曙皇后高氏的乳娘。 米芾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 详细++

招隐寺

招隐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招隐寺在江苏省镇江市南山风景区招隐山(亦称兽窟山)上,最初由南北朝著名艺术家戴顒的私宅改建而成,寺内现存读书台、增华阁、虎跑泉、万古常清亭、鹿跑泉、如斯亭、玉蕊亭、鸟外亭等名胜。  附近环境清幽,树木繁茂,鸟类众多,历代文士名流在此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古迹和名篇,其中有梁代昭明太子博邀群贤在此编纂了中国第一部文学选集《文选》;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居住此地四十余年,自创“米氏云山”画派;东晋、南朝刘宋两代间著名雕塑家、音乐家戴顒隐居在招隐山中,谱就了《游弦》、《广陵》、《止息》三部千古绝唱,宋武帝刘裕屡招他出山为仕,戴顒均拒诏不出,此即为招隐寺寺名由来。招隐山展示了古城镇江特有的隐士文化风采,成为中国隐士文化的圣殿。  

镇江焦山碑林

镇江焦山碑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焦山满山苍翠,宛若碧玉飘浮在烟波浩渺的扬子江心,素有“浮玉”的美称。闻名于国内外的焦山碑林就座落在这座江心岛山上,焦山摩崖石刻于世皆知,碑林墨宝之多,仅次于古都西安碑林,为江南第一大碑林,存有南朝、唐、宋、元、明、清碑刻一批,共有460余方,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焦山碑林按其碑刻内容,分三类重新排列。第一类为艺术类,有南朝《瘗鹤铭》,宋绍圣《畜狸说碑》,米芾书《城市山林》横额,宋刻《瘗鹤铭》,明翻刻《开皇兰亭碑》,清王延龄重摹《颜真卿书<东方朔画赞碑>》等。其中《瘗鹤铭》,是我国保存价值极高的二铭之一,所谓南有镇江《瘗鹤铭》,北有洛阳《石门铭》。相传《瘗鹤铭》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他生平爱鹤,到焦山游览时带来两只仙鹤,后来两只鹤均死去,十分悲伤,把鹤埋在焦山后山,并在山岩上写刻下著名的《瘗鹤铭》。后因岩石崩裂,坠入江中。到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镇江知府派人从江中捞起5块原石,仅存下86个字,字体潇洒苍劲,为稀世珍品。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推崇为“大字之祖”。第二类为文苑类,有宋佚名《苏东坡<游招隐寺唱和诗碑>》,宋冯福多《题鹤林寺碑》,南宋王埜《游鹤林寺用-韵二绝碑》,明杨继盛《与唐荆川游焦山诗碑》,清代上石《澄鉴堂法帖》四十二石。第三类为叙事类,有唐《魏法师碑,宋《使府蠲免大港镇税帖碑,元《镇江路学复田记碑》,明《镇江府学对山碑》,清《重浚丹徒县城河记碑》,清《陶澍立印心石屋碑》,此外还有杭州、南京、扬州、苏州等地名胜线刻图,都是很好的历史资料。  碑林中历代书法家的碑刻甚多,其中不少是珍品,最著者为宝墨轩碑林中被誉为“碑中之王”的《瘗鹤铭》,署名为“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正书。”这里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内容虽不足道,而其书法艺术诚然可贵。此铭究竟是何人所书?历来就有争议。宋人黄长睿考证它为梁代陶宏景所书。陶宏景隶书、行书均佳,当时他已解官归隐道教圣地镇江茅山华阳洞,故认为属于他的墨迹。另一说,相传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他生平极爱养鹤,在家门口有“鹅池”。他常以池水洗笔,以鹤的优美舞姿来丰富他的书法。传说此铭是王羲之悼念他死去的两只仙鹤而作。还有以为唐代王瓒、顾况所作,但均无确据、由于书法绝妙,后被人镌刻在焦山后山的岩石上,因被雷轰崩而坠江中。至宋代淳熙年间(1174一1189)石碑露出水面,有人将它从江中捞起,仍在原处竖立起来,许多人前来观摩摹拓,有的甚至凿几字带走,学者们也来研究它,因而远近闻名。不意数十年后,其碑又坠入江中。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由镇江知府陈鹏年募工再度从江中捞出,粘合为一,仅存残字九十余个,移置焦山观音庵。现在,在宝墨轩仍有《重立瘗鹤铭碑记》,碑记文中说到:“盖兹铭在焦山著称,殆千有余年,没于江者又七百年。”叙述了这段经过。碑文存字虽少而气势宏逸,神态飞动,读之令人回味无穷。北宋黄庭坚认为“大字无过《瘗鹤铭》”、“其胜乃不可貌”,誉之为“大字之祖”。宋曹士冕则推崇其“笔法之妙,书家冠冕”。此碑之所以被推崇,因其为南朝时代书法气韵,特别是篆书的中锋用笔的渗入;加之风雨剥蚀的效果,还增强了线条的雄健凝重及深沉的韵味。此碑的拓本及字贴久传国际,名震海内外,是研究书法艺术之代表。它既是成熟的楷书,而又可从中领会楷书发展过程中之篆、隶笔势遗踪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焦山碑林在宋代就闻名全国,到清代传至海外,日本书法界称誉焦山为“书法之山”,成为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朝圣之地。  地址:镇江市京口区东吴路焦山风景区内  类型:古迹博物馆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511-88817103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焦山风景区门票内,旺季65元,淡季50元。

镇江五峰山

  五峰山位于大港、大路镇境内。圌山高258米,五峰山高208.7米,两山总面积为11953.19亩。  圌山风景名胜有圌山关、绍隆寺、七十二洞、圌山塔、圌山塔原名报恩塔。因位于丹徒县圌山上,故名。建成于明崇份元年(1628年)。平面八角形,7层,每层有砖叠砌的腰檐,塔端耸立着葫芦铜页。附近群众有“清明”登圌山游览的习惯。传说建塔时因山高路远,建筑材料运输困难,乃命登山者每人携带塔砖上山,因而又有‘万人塔”之称。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国侵略军窜犯镇江时,当地人民曾利用此塔监视英国兵船的动向。  

郑板桥读书处

  郑板桥读书处,设于别峰庵内,系清雍正年间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读书之所在。郑板桥诗、书、画堪称“三绝”,笔下之竹尤为世人称道,焦山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修竹,观察入微的郑板桥自是得心应手。郑氏墨宝在此处琳琅满目,“难得糊涂”、“吃亏是福”之类警句拓片更是令南来北往的游人心向往之。  别峰庵呈四合院形制,一方花坛,数株桂花修竹,环境幽雅宜人,门上保留着郑氏当年手书对联:“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正表达了对读书处的钟爱溢于言表。      郑燮 (1693~1765)  郑燮(1693~1765), 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身贫寒知识分子家庭,幼年丧母,赖后母抚养。少年时从学于乡先辈陆震,20余岁中秀才,雍正十年(1732)乡试中举,乾隆元年(1736)中进士。七年出任山东范县知县。一年后调任潍县。十三年,乾隆皇帝弘历东巡至泰山,他为书画史。十八年因请赈得罪大吏而罢官。 郑燮受儒…… 详细++  郑燮 (1693~1765)  郑燮(1693~1765), 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身贫寒知识分子家庭,幼年丧母,赖后母抚养。少年时从学于乡先辈陆震,20余岁中秀才,雍正十年(1732)乡试中举,乾隆元年(1736)中进士。七年出任山东范县知县。一年后调任潍县。十三年,乾隆皇帝弘历东巡至泰山,他为书画史。十八年因请赈得罪大吏而罢官。 郑燮受儒…… 详细++

大路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大路村

----

照临村

----

武桥村

----

薛港村

----

东岳村

----

西戴村

----

宗张村

----

小港村

----

大路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