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丹阳天地石刻园 | 丹阳天地石刻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丹阳是南朝齐梁帝王故里,是一座拥有6000多年文明史、2400多年建城史文化古城。亚洲最大的石刻文化游园——天地石刻园就坐落在这里。 湖光山色环抱中的天地石刻园,景色宜人,明净的湖水倒映着青山白云,晴空树影,整体建筑以凤凰为原型,构筑设计与地形高差相结合,形成了几条飘带,每一条飘带都是一个主题展览馆,以走廊的形式展现,相连成环,每个馆大大小小的展台,都被镶嵌在墙壁之中。沿走廊游览,是犹如梦幻的光影与石刻珍品的炫目交错。 天地石刻园在齐梁故里、全国百强县的江苏省丹阳市,天地石刻园项目以齐梁文化为背景,以丹阳极具文化、历史价值的南朝陵墓石刻以及上至西汉、下至民国的近8000件中国历代石刻为平台,辅以高科技手段打造亚洲最大的石刻主题游园,集文化鉴赏与大众休闲为一体的国家4A级文化旅游风景区。 天地石刻园是江苏文化科技产业园的一期项目,总投资2.6亿元,由北京土人景观设计研究院设计。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景观面积40万平方米。 整个建筑形态以凤凰为造型,喻意丹阳“丹凤朝阳”之意。由加拿大籍华人吴杰森先生捐赠的8000多尊西汉至民国的石刻在此落户,这是国内乃至世界上惟一、最大的石刻文化景观。 天地石刻园-的室内陈列布展设计规划重点围绕齐梁文化和8000多件石刻“做文章”,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向游客展示出一个融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石刻博览园。而天地石刻园的室外景观设计规划将按照陵墓类石刻、宗教类石刻和其他石刻三大类进行布展,构建不同的石刻体验场景。 门票:80元(2012年6月标价) 作为石刻主题游园,“天地石刻园”不仅考虑了石刻艺术品的鉴赏,同时还为普通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项目、超前观感体验的4D影院、依托凤凰湖自然水资源的水上项目、适应休闲娱乐的真人CS对抗项目、锻炼团队意志的野外拓展项目。自4月23日开园以来,园区已接待各类旅游团30多个,日均游客达到了2000余人。 信息来源:江苏省林业局 信息来源:江苏省林业局 |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 |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位于江苏省丹阳县境内。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现已发现的主要地点有陵口镇萧梁河两岸、狮子湾、仙塘、前艾庙、金王陈村、烂石垅、三城巷、水经山村等八地十处,这十处陵墓主要是南朝时的齐、梁两代的帝王、帝后陵墓,其中有齐宣帝萧承之的永安陵、齐景帝萧道生的修安陵、齐武帝萧绩的景安陵、齐明帝萧鸾的兴安陵、梁文帝萧顺之的建陵、梁武帝萧衍的修陵以及金王陈村、烂石垅、水经山村已经无从考证而失名的陵墓。这些陵墓的前都有神道石刻,石刻的造型十分生动,气魄雄伟,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珍品。 坐落在丹阳市胡家桥北2里狮子湾的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坐南向北,已平,陵前现存石刻二件,东为天禄,保存完好,身长2.95米,高2.75米,颈高1.40米,体围2.75米,昂首挺胸,张口垂身,腾超如跃,有双角,今已残断,颔下卷须垂于胸际;有翼,翼面前作卷云纹,中有细鳞,后为长翅;身上长毛卷曲如流苏,尾长曳地;足有四爪,左足前攫一小兽。;西兽倾倒于土中,头已不存,其余部分保存完整,身长2.90米,体围2.40米,通高2.42米,颈高1.38米。石兽的整体造型精巧,气势雄伟,栩栩如生。 齐武帝萧颐景安陵位于丹阳县建山乡田家村附近,陵坐北向南,已平,陵前仅存有一对石兽,东为天禄,西为麒麟。天禄身长3.15米,高2.80米,颈高1.55米,体围3米,其造型、雕饰以及精神形态,均与萧承之永安陵前的天禄相仿,因其体长,高颈斜出,双目平视,显得窈窕秀美。西麒麟四足已失,身长2.70米,残高1.40米,体围2.51米,风化剥落严重,通体纹饰漫漶不清,两翼仅有其大体形貌,虽然形体略小于天禄,但其造型极为矫捷灵动,体态十分优美。 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位于丹阳市东北十七公里的水径山南面的仙塘湾附近,陵坐北朝南,于1965年发掘,墓室内有砖画。陵前510米处现存石刻两件,保存尚完好,东为天禄,西为麒麟。天禄身长3.00米,高2.75米,颈高1.54米,体围2.52米,双角残断;麒麟身长2.90米,高2.42米,颈高1.83米,体围2.40米,独角,其上满缀鳞纹。两兽均胸突腰耸,喷目张口,其状如趺。天禄头略向左,麒麟头略向右;天禄左足在前,麒麟右足在前;足趾四爪,踏下均有一小兽;两兽长尾均垂于趾间,内收后,天禄尾回折向左,麒麟尾则回折向右,两兽的姿态协调对称,给人以整体造型协调、优美之感。 三城巷有齐明帝萧鸾兴安陵、梁文帝萧顺之建陵和梁武帝萧衍修陵三座陵墓。兴安陵坐西向东,已平,陵前现存有石刻二件,北为天禄,肢体残断,半身湮没于土中,仅存部分前驱;南为麒麟,四足全失,身长3.02米,残高2.70米,头上昂,独角已残,口角有齿状茸毛,颔下有垂胸的长须,颈项短、肥,形状别致的双翼由四个小翼组成,造型别致,与胸前长毛浑然一体,秀美多姿,脊隆起,由头至尾雕饰如同连珠一般,显得富丽多姿。 建陵坐西向东,已平,陵前神道进口依次陈列有石兽、方形石础、神道石柱、石龟趺座各一对。石兽为天禄、麒麟,两兽昂首突胸,造型雄伟,两翼微翘,细鳞中饰有五瓣小花,兽脊作通贯首尾连珠状装饰。神道柱作瓦楞纹,柱上的石额上有文字“太祖文皇帝之神道”,隶书。柱础上圆下方,是一对环状的螭龙,口内衔珠,头有双角,四足、修尾。石龟趺座二,龟趺状如巨龟,后人解释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喜文好负重的龙的长子的形象,现在丰碑已失,仅存趺座,雕刻简朴有力。 梁武帝萧衍修陵,坐西向东,已平,陵前石刻仅存一天禄。天禄位于神道北侧,南向,身长3.10米,高2.80米,颈高1.45米,体围2.35米,昂首挺胸,欲进不前,雄武有神韵;双角,角顺颅项后伏,两角中部起节;有双翼,翼面雕饰,前为螺纹,后为浮雕的翎羽;通体如蔓,足五爪,皤左前足下有一小兽。 陵口镇东萧梁河两岸,建山镇金王陈村、烂石垅,埤城镇水经山村各有一座陵墓,因为无从考证,均佚其名。这四座陵墓前都有石刻,或天禄、麒麟,或麒麟、石狮,其造型均为南朝时的特点,尤以萧梁河两岸的麒麟琢工最为精细,通体饰纹极为华美,两翼造型极为精巧,是南朝石刻中的代表作。金王陈村陵墓,曾于1968年进行过发掘,墓室内出土有羽人戏龙、羽人戏虎、竹林七贤等画像砖,其画像线条精练,人物造型十分传神,是南朝画像砖中的精品。水经山村的陵墓已平,墓前有一对石刻狮子,均作蹀躞状,体长而颈短,两翼短小,通身无纹饰,体态浑圆,雄劲有力,体现了南朝石刻造型的另一特色。(国家文物局) |
丹阳白龙寺 | 丹阳白龙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今埤城镇荒田村南,经山北麓。始建年代不详。初为彭山龙祠,宋嘉泰元年(1201年),帝赐额“显济庙”。寺内有龙池灵异,与山泉相通,终年不涸。时邑士戎姓买地170余亩建庙。清咸丰十年(1860年)毁,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改名“白龙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二十八年两次重建,敕赐“利济苍生”。 原该寺3进1院,前进5大间,中进3大间,两侧为四大金刚塑像,中间为如来佛像;后进5间,中有龙王殿,殿梁悬3匾,两侧置有钟、鼓,鼓径4尺许。白龙寺池置于院中央,池围筑墙,墙中砌有石碑3块。在寺门前建有过街蓬,供过往行客小憩。民国31年(1942年)寺宇大部被日军拆除。解放后仅存后进及白龙池。1979年寺宇被全部拆除,改建小学,今存寺池。 |
季子庙 | 季子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季子庙 季子名扎,是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第四子,先后曾三让王位,躬耕于今丹阳延陵一带,为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德者、智者和贤者。人称延陵君。季子是德的首创人,提倡“以德治国”,仁德谦和,曾被后世奉为“至德第三人”,是中国道德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孔子闻季子之德,曾为他篆刻过碑文。 季子仙逝后,当地人立庙以记之。历代皇帝多对他赐号,题碑文,-为嘉贤大帝。由于离著名道教名山茅山很近,故是道教圣地。也是国家AA级景区。季子庙位于江苏省丹阳市行宫镇九里,以前规模宏大,是江南四大名庙之一。现存的只有一个大的院子。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那么院不在小有名则旺。它是江苏省重点名胜古迹。 |
万寿塔 | 万寿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万寿塔 万寿塔在丹阳市东云阳镇宝塔湾。原名万善塔,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是一座木柱楼阁式砖塔。平面八角形,7级,塔总高46.65米。塔身外八角形,内室为方形,上下交错。底层周围设廊,内室均架本梁,上铺楼板,各层有本扶梯上下。塔内方室四面各开一门,外八面间隔一面开一门。顶上为铁制塔刹,下为覆钵,上置承露盘及相轮,上为宝盖,再上为铜质宝瓶,瓶上铸“直隶镇江府丹阳县万善宝塔铜文笔峰。 大明泉湖九年季冬吉日。升官津官钱粮顾锡恩,明崇祯十年仲春吉日造”的铭文。1985—1987年进行全面修缮,恢复了该塔明代风貌,成为目前古城丹阳最高标志。 |
陵口 | 陵口为文化旅游景点。 陵口在丹阳市陵口镇东南隅、是南朝齐梁两代陵墓入口处。齐梁两代建都建康(今南京),当时王子公卿谒陵,都从秦淮河上溯破岗渎,过二十四立隸到丹阳,再从陵口进萧港至各陵。有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齐武帝萧欧景安陵、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齐明帝萧驾兴安陵、梁文帝萧顺之建陵、梁武帝萧衍修陵、梁简文帝萧纲庄陵,以及金家村和水经山村失考墓等。 墓曾遭盗掘或破坏,现在遗存的仅是墓前的一些石刻,其中有神道石柱、石麒麟、石天禄、石辟邪等,是一群精致而又宏伟的石雕艺术。南朝陵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龙庆禅寺 | 龙庆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龙庆禅寺 嘉山寺又名龙庆寺。初建于北宋绍圣七年。明宣德,万历时两次修葺,一度曾有房屋94间,曾有“复礼”、“显庆”、“旌孝”、“真珠”四大禅院,寺宇庞大,供奉释伽牟尼佛、弥勒佛、阿弥陀佛和地藏王菩萨。龙庆禅寺为曹洞禅宗,现任主持释礼相为曹洞禅宗第四十九世,法名为法性。如今,这里佛徒香客云集,每到农历二三月间,龙庆庙会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 |
许杏虎烈士故居 | 许杏虎烈士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许杏虎烈士是新中国杰出的战地记者,北约轰炸南联盟期间临危不惧,高度敬业,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为祖国发回了大量的战地新闻。许杏虎烈士牺牲后被中宣部、人事部授予“人民的好记者”称号,也被南联盟授予“南斯拉夫之星”勋章。 许杏虎 (1968~1999) 许杏虎,男,1968年3月26日生于江苏省丹阳市,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专攻塞尔维亚语。毕业后分配在光明日报国际部任。之后在贝尔格莱德大学进修。1998年7月起任光明日报驻南斯拉夫记者。自北约轰炸南联盟以来,许杏虎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战地采访和报道工作中,经常前往北约轰炸最为集中的地区进行采访,发回了大量报道。 1999年5月8日凌晨,在以美国为首的…… 详细++ 许杏虎 (1968~1999) 许杏虎,男,1968年3月26日生于江苏省丹阳市,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专攻塞尔维亚语。毕业后分配在光明日报国际部任。之后在贝尔格莱德大学进修。1998年7月起任光明日报驻南斯拉夫记者。自北约轰炸南联盟以来,许杏虎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战地采访和报道工作中,经常前往北约轰炸最为集中的地区进行采访,发回了大量报道。 1999年5月8日凌晨,在以美国为首的…… 详细++ |
贺甲战斗纪念馆 | 贺甲战斗纪念馆原址为贺甲祠堂,始建于民国初年,是抗战时期由陈毅、粟裕等领导下的新四军一次威震江南的战斗遗址。贺甲战斗是苏南抗战时期新四军反扫荡最激歼敌最多、影响最大、意义最大的一场战斗。 |
南白荡 | 位于周庄镇南面,俗称南白荡,其三分之一面积属周庄,其余属吴江市。利用南湖自然风光及历史胜迹而新建的南湖园,以全福寺为中心,有“水中佛国”之称。 |
延陵季子碑 | 延陵季子碑为文化旅游景点。 延陵季子碑 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1982年3月延陵季子碑唐大历十四年(779)重刻丹阳县九里镇 |
总前委旧址纪念馆 | 总前委旧址纪念馆为文化旅游景点。 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坐落于丹阳市内城河路宝塔弄5号(原戴家花园)。 包括旧址和纪念馆两个部分,占地1344平方米。为二层楼房。现旧址按当年的原貌布置陈列。纪念馆为一幢三层楼房,内设《光辉的总前委》展览,运用图、文、声、光、像等现代化手段,将总前委的光辉历程完整地呈现给观众。 1949年4月渡江战役胜利后,由-、-、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总前委来到丹阳,胜利指挥了上海解放战役和接管工作。是年5月6日至26日,邓、陈一直住在这里主持全面工作。丹阳会聚了0七届中央委员6人,候补委员2人,会聚了党政军等各界精英3万多人。现总前委驻丹阳旧址为省文物保护单位、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 | 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为文化旅游景点。 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 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南朝(549年)丹阳县荆林刘家庄1988年作为“丹阳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 萧衍(公元464-549年),父萧顺之,母张尚柔。迫使齐和帝禅位于己,时年39岁,在位48年(公元502-549年)。饿死,葬修陵。年号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 梁武帝修陵,位于江苏省丹阳市荆林乡三城巷,在其父文帝萧顺之建陵之北约100米处。修陵陵冢早已荒平,仅陵前存石麒麟一只,位于神道北侧,身长主1米,高又8米,颈高l.45米,体围2.35米。今存南朝陵墓石刻,有墓主可考并依据艺术风格略可定为梁墓的,占全部石刻的半数以上,其制作年代也在梁武帝统治的四十多年间,修陵的这具石麒麟又可作为梁代石刻的代表作。这具石麒麟在雕刻装饰技法上明显不同于齐朝石刻圆雕,浮雕,统雕并用,整体夸张与局部刻划、兼顾的做法,而是趋向简朴、写实,力图把坚硬的石头变得浑圆、柔软而富有弹性。更为重要的是,强调巨大的体积感,头大颈长,昂首天边,雄踞一世,显得气魄非凡,有咄咄逼人之感。 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皇帝。他博学多通,文武兼备。南齐末年,出为雍州刺史,镇守襄阳,乘机打造兵器,整治舟船,静等天下大变。齐永元二年(公元500年),以讨伐东昏侯萧宝卷为名,举兵攻入建康城,掌握南齐王朝的实权。齐中兴二年(公元502年)迫使齐和帝禅位于己,正式称帝。即位之后,梁武帝施行了一系列整顿措施,增设官品官衔,土族庶族并用,尽量减少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减免赋税,减轻劳役,劝课农桑,多次诏令各地兴修水利设施。恢复太学,建学校、修孔庙,亲自为太学生讲课,著述《孝经义》、《周易六十卦》等二百余卷。梁武帝统治时期,是南朝历史上最为稳定富足的几十年。 作为统治阶级的总代理人,梁武帝又有其失策和迂腐的一面。到他统治时期,南北关系已经缓和,但他慕名好事,屡起边衅,均以失败而告终。最后他竟下令在淮河上立浮小堰,企图水淹北魏,结果一夜之间堰决堤崩,淮河两岸数万居民死于非命。梁武帝崇佛更是荒唐,他不但广建佛寺,而且三次舍身同泰寺,又让臣下以数亿钱赎回。“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当时建康城内有多少佛寺,老百姓贫苦交加,却要供养成千上万的僧人。他还组织人马,举行辩论,攻击无神论者范缜及其神灭论思想。 太清二年(公元549年),降将侯景叛乱,攻破建康宫城一台城。梁武帝被囚禁在净居殿,仍念经不辍。四月,忧愤饥饿而死。 清袁枚有梁武帝《疑陵诗》一首,其中有云: “有叟为言梁武陵,语虽未切心怦怦 尔时羯磨难赎身,谁将八饽礼台城?” 修陵麒麟 修陵麒麟 修陵麒麟正面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 | 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为文化旅游景点。 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 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南朝(493年)丹阳县建山田家村1988年作为“丹阳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 萧赜(公元440-493年),父萧道成,母刘智容。高帝死后继位,时年43岁,在位12年(公元482-493年)。病死,葬景安陵。年号永明。 齐武帝景安陵,位于今江苏省丹阳市建山乡前艾庙。 萧赜,建元元年(公元479年)立为太子,建元四年即帝位,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卒。享年54岁。 齐立国之前,萧赜随其父萧道成东征西讨,颇立战功。最值得一提的是升明元年(公元447年),宋朝大将沈攸之据荆楚发动叛乱,朝廷尚未作出决策,萧赜就率兵占了湓口城(今江西九江),认为这样可以有效地阻止叛军一下流进发。萧道成得知此事后,喜形于色地说:“萧赜真是我的好儿子啊!”即位之后,萧赜还数次在建康城的玄武湖中为禁军讲武。在位期间,继续推行萧道成的治国之策,恢复禄田俸佚,劝课农商,减免赋役,赈济穷困。从宽执法。注重学校教育,修建孔庙,使社会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 景安陵始建于永明十一年。《南齐书·武帝纪》载:“永明十一年七月,上不豫,戊寅大渐,诏日:陵墓万世所宅,意尝恨休安陵(武帝后陵)未称,今可用东三处地最东边以葬我,名为景安陵。《南史》卷四又载,武帝临终诏日:“我识灭后,身上著夏农画天衣,纯乌犀子,经诸器服,悉不得用宝物及织成等,唯装稼袂衣各一通,常所服刀长短二口,铁环者,随入梓宫。祭敬之典,本在因心,灵上慎勿以牲为祭。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景安陵虽未经发掘,随葬之物看来也比较简易。今景安陵已平,陵前仅存石兽一对,东为天禄,西为麒麟。天禄身长3.15米,高2.l米,颈高l.55米,体围3米。麒麟身长2.7米,残高2.2米,颈高l.4米,体围2.51米。它们形体高大,兽身窈窕修长,长颈细腰,胸部突出,全身略作S形,给人以苗条清秀之感。整体夸张与局部刻划相得益彰,如头部作朵颐隆起,口部略作圆形,额上及四角突出如小翅状的茸毛。此外,头部、颈部、背部、翼部的装饰繁富,又增添了华贵之气。雕刻技法方面,多用圆刀法,并注意到圆雕、浮雕和线雕的综合运用,确为南朝陵墓石刻的代表作。 景安陵全景 景安陵天禄 景安陵天禄 景安陵残麒麟 景安陵天禄头部 景安陵残麒麟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石刻 | 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石刻为文化旅游景点。 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石刻 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石刻南朝(498年)丹阳县荆林三城巷北1988年作为“丹阳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石刻 萧鸾(公元452-498年),父萧道生,母江氏。废萧昭文,自立,时年43岁,在位5年(公元494-498年)。病死,葬兴安陵,年号建武,永泰。 齐明帝兴安陵,位于今江苏省丹阳市荆林乡三城巷。 兴安陵是明帝与皇后刘氏的合葬陵。陵东向,坟冢早已夷平,唯陵前二石兽尚存。北兽应为天禄,仅存其后半部,湮没土中。南兽为麒麟,独角已残,四足全失,但形体依然非常高大,身长3.02米,残高2.78米,全身略作“S”形。装饰比较复杂,其中羽翼最为特殊,由四小冀拼成一大翼,腹部复衬以羽翅纹,显得非常复杂。巧则巧矣,却不免使人有薄弱之感。 萧鸾年幼失怙,高帝萧道成待之如同已出。萧道成的长子文惠太子早亡,萧鸾遂有纂位之心。武帝死,文惠太子之子萧昭业继立,萧鸾采取阴谋手段,于隆昌元年废昭业为郁林王而杀之,另立昭业之弟昭文为帝,同年十月又废昭文为海陵王,自立为帝。萧鸾性格本就多疑,纂位后疑心病更重。他深居简出,很少外出巡幸,即使偶尔启用车驾,也用迷魂阵,向东行偏说向西,向南行偏说向北,令人莫名其妙。萧鸾很害怕别人效仿他的样子来纂夺他的皇位,就大杀高帝、武帝的子孙。凡是他认为有可能纂夺皇位的对象几乎全被诛杀,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因此迅速激化。此时又值北魏孝文帝举兵南下,萧齐政权陷入内外交困之中,很快就为萧梁所代替。 兴安陵全景 兴安陵残天禄 兴安陵麒麟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 | 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为文化旅游景点。 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 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南朝(502年)丹阳县荆林三城巷1988年作为“丹阳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 文帝萧顺之,梁武帝萧衍之父,齐高帝萧道成族弟。在齐朝历官待中、卫尉、太子詹事、领军将军、丹阳尹,封临湘县侯,赠镇北将军。生前未作皇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梁武帝追尊为文皇帝,庙号太祖。 梁文帝建陵,位于今江苏省丹阳市荆林乡三城巷。与齐明帝兴安陵相邻。 建陵坐西朝东,陵家已平,现存陵前石兽方形石础、神道石柱及石龟跌座各一对。石兽位于神道两侧,为麒麟,已失,身长3.05米,残高2米,颈高1.25米,体围2.7米;北为天禄,双角已失,身长3.l米,残高2.3米,颈高l.5米,体围2.76米。这一对石兽魁梧雄壮,姿态传神,兽脊作通贯首尾连珠状纹饰,双翼微翘,冀面雕有卷云纺、细鳞和长翎,体现了齐代陵墓石刻向梁代转变时期的特色,即突出了宏伟豪迈的气势,作用从装饰趋向写实。一对石础的边缘有律眼,但础上结构早已颓圮。神道石柱分柱础、柱身,柱头三部分。柱础上圆下方,浮雕一对环状摘龙,口内衔珠,头有双角、四足、修尾。柱身作隐陷直刳棱纹(通称“希腊式”)。柱头有圆盖,浮雕莲花。盖上刻圆雕小辟邪,盖下原有长方形柱额。石额左右对称,北为正书顺读,南为反书逆读,其文隶书“太祖文皇帝之神道”,不记姓不记名,与梁代柱额的一般记述规则不同。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丹阳县衙为“保存”文物,遂将柱额劈下,移至丹阳公园内,今存丹阳县文化馆。神道石柱后还有石龟跌一对,其上石碑早已无存。现存梁碑皆作碗首形,高浮雕双龙,交辫环缀于石脊,中有方框刻文字,枉下有穿。估计建陵石碑的形制也不例外。 建陵麒麟 建陵北龟趺 建陵天禄 建陵南石柱 建陵南北石柱 建陵石柱上的“反左书”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
永兴路社区 |
---- |
访仙桥社区 |
---- |
永丰村 |
---- |
杨城村 |
---- |
双茆村 |
---- |
红光村 |
---- |
独山村 |
---- |
萧家村 |
---- |
仁里村 |
---- |
池塘村 |
---- |
草塘村 |
---- |
窦庄村 |
---- |
访仙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