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中国杨树博物馆 | 中国杨树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坐落于中国“杨树之乡”——泗阳县境内的中国杨树博物馆,占地面积62亩,于200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是全球唯一的杨树文化展览馆,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平原林海婚纱摄影基地。按照以“打造绿色开放型综合展示中心”为理念,博物馆规划建设了主展馆、组培室、智能温室、杨树品种园和游客接待中心等。目前,主馆内设有9个展厅,集中展示杨树发展、相关产品及文化艺术品的独特魅力。作为三届中国杨树节暨杨树产业博览会的主会场和23届国际林联大会两个会场之一的中国杨树博物馆,凭借它独特的文化魅力以及在世界杨树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受到了国内外友人和广大游客的高度赞赏。2008年,23届国际杨树大会秘书詹姆斯·卡尔在参观杨树博物馆时,欣然写到:“泗阳是世界杨树种植之都,中国杨树博物馆不仅是中国的第一座杨树博物馆,而且是全世界第一座杨树博物馆,中国杨树博物馆和杨树节会在杨树知识的传播以及在人们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等级:AAAA 电话:85272797 地址:泗阳县农场境内,紧邻泗阳县城 门票价格:免费 开放时间:每周六、周日上午9:00-下午17:00免费对外开放(主展馆为上午9:00-10:00下午15:00-16:00对游客开放)。 信息来源:宿迁市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宿迁市人民政府 |
泗阳妈祖文化园 | 泗阳妈祖文化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泗阳船闸西南侧的如意岛和吉祥岛,景观结构为一轴、一环、两心、一片区。在如意岛的最西端坐落着一尊高达32.3米的三面妈祖雕像,是世界上惟一的三面妈祖雕像。如意岛主体建筑有妈祖广场、妈祖圣像、山门、钟鼓楼、妈祖殿、观音殿、福禄寿三星殿。景区是全球5000多座妈祖庙中罕见的集水利、生态、风光及佛、道于一体的多元文化旅游景点,称得上是千里运河之上独特的文化地标。 天后宫又称天妃宫,位于众兴镇骡马街西首,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天后宫整体建筑原前后两幢,临街面(骡马街)的叫前殿。前殿东壁砖雕"河清",西壁砖雕"海晏";"河清"、"海晏",乃预祝"天下太平"之意。主体建筑称后殿,规模宏敞,殿宇辉煌,供有林默女像。天后宫为福建闽商所建,设计、用料、施工也皆为外地人,特别是建筑艺术,雕梁画栋,砖雕石刻,小瓦飞檐,都融合了闽南文化的因素。 供奉的神像,相传为宋代福建莆田湄州林氏女,名默,她是掌管海上航运的海神,好善乐施,常只身抢救海难渔民,援助渔业,功德无量,是沿海地区人民心目中的保护神。闽人来泗经商,也就把这“海神”带了过来,意在求祈平安发财。天后宫,原叫天妃宫,后因康熙皇帝驾临众兴镇,途经天妃宫,听了林默事迹,便封其为“天后”。 相传,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90年)统一台湾时,海神林默还显身助阵呢。闽商的这种南来文化一直得到泗阳人民的认同。宋金以来,泗阳人民饱受水灾之苦,也把治水的愿望寄托天后,每年神的生日(农历四月十四,也有为四月初八日)和朔望日,群众到天后宫进香,祈祷,形成习俗。 门票价格:免费 地址:宿迁市泗阳县上海南路4号(泗阳船闸西南侧的情人岛上) 类型:寺庙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官方网站:http://www.symazu.com/ 林默 (960~987) 林默,一名默娘,民间亲切地称她“姑妈”、“娘妈”或“妈祖”。莆田人。 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莆田县湄洲屿的一个仕宦家庭。生后直到满月,从未啼哭过。因被名为“默”,又称“默娘”。其曾祖保吉,仕周,任统军兵马使,弃官,隐于湄洲。祖孚,承袭世勋,任福建总管。父愿,宋初官福建都巡检。默娘聪慧过人,8岁从塾师读书,就能解书中大意。稍长,好诵经礼佛。她…… 详细++ 林默 (960~987) 林默,一名默娘,民间亲切地称她“姑妈”、“娘妈”或“妈祖”。莆田人。 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莆田县湄洲屿的一个仕宦家庭。生后直到满月,从未啼哭过。因被名为“默”,又称“默娘”。其曾祖保吉,仕周,任统军兵马使,弃官,隐于湄洲。祖孚,承袭世勋,任福建总管。父愿,宋初官福建都巡检。默娘聪慧过人,8岁从塾师读书,就能解书中大意。稍长,好诵经礼佛。她…… 详细++ |
洋河酒文化旅游区 | 洋河酒文化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位于中国白酒之都—洋河镇,园区占地约10平方公里,依托苏酒集团独特的品牌资源及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打造江苏省内独具特色的酒文化旅游景观,目前已形成陶坛库、白酒银行、酿酒车间、美人泉景观园、地下酒窖、包装物流中心等主要景点。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洋河新区洋河镇中大街118号 邮编:223800 公交线路:108路、109路 营业时间:上午 8:30-11:30 下午14:00-17:00 票价:60元/人 咨询电话:0527-84938894 投诉电话:0527-84938894 信息来源:宿迁市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宿迁市人民政府 |
泗阳南园 | 泗阳南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泗阳县城厢社区,建设占地47.8亩,主要建有张相文故居、桃雕展示馆、中国地文馆等。景区展示了张相文一生的学术思想精髓,是具有泗阳地方风情的本土化人文景观和传播地理科普知识的实景式园林景观,也是青少年科普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产业基地和休闲旅游基地。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城厢南园村 邮编:223700 公交线路:21路 营业时间:上午 8:30-11:30 下午14:00-17:30 票价:免费 咨询电话:0527-85271929 投诉电话:0527-85272797 网址:www.synyjq.com 信息来源:宿迁市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宿迁市人民政府 |
中国棉花博物馆 | 中国棉花博物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占地总面积35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其中主馆面积3200平方米,棉花科研玻璃温室800平方米。展馆主要展示棉花与人类、棉花与经济、棉花与中国、棉花与世界、棉花与泗阳的主题关系,体现科学性、权威性、文化性,注重互动与体验,是中国首个以棉花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原种场境内迎宾大道南侧 邮编:223700 公交线路:83路 营业时间:上午 8:30-11:30 下午14:00-17:30 票价:免费 咨询电话:0527-85271929 投诉电话:0527-85272797 信息来源:宿迁市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宿迁市人民政府 |
泗水河水利风景区 | 泗水河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泗水河水利风景区位于泗阳县主城区,总占地面积128.6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34.9万平方米。景区以泗水河、小西湖和五里湖湿地为依托,充分利用周边自然资源,深入挖掘水文化,着力改善水生态,全面打造水景观,形成了一幅城中有景,景映全城,水清、岸绿、古韵、新姿的风光长卷,现已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泗水河宛延清澈,岸柳成行,沿河亭、台、楼、阁、桥、小品雕塑等错落有致,相得益彰。夜晚的泗水河在两岸霓虹灯映照下,光影迷离,像一条绵长的彩带,美轮美奂。小西湖位于泗水河上游,波光粼粼,清澈透底,景象万千。依湖而立的揽胜阁,高15米,共3层,是登高远眺、俯瞰泗水美景的最佳观景位置。游人不管是漫步在河畔之滨,还是荡浆在河湖水面,都会觉得心旷神怡,其乐融融。 五里湖湿地,采用“陆生—湿生—水生”的构建格局,园内植物配置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给人一种和谐的节奏感。园内道路、亲水平台、休闲栈道多以青砖、石块和木质材料构成,处处展现着自然、纯朴和生态的亲和力。 位于景区北部的泗水古城内,坐落着一座高大威严的泗水王神像,塑像坐北向南,高8.4米,像身外表溜金,金光闪烁,供香客游人膜拜进香,许愿祈祷。 位于泗水河东侧的骡马古街,不过百米,总体采用明清建筑风格,黛瓦粉墙,飞檐翘角。开阔静雅的街道,古朴婉约的塔亭、雕塑,与城西仿汉泗水古城以及泗水河景观带连为一体,构成了从西到东、从楚汉到明清再到现代的时空景观长廊。 全球唯一的杨树文化展览馆――中国杨树博物馆,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于200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是景区的又一亮点,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平原林海婚纱摄影基地。目前,主馆内设有9个展厅,集中展示杨树发展、相关产品及文化艺术品的独特魅力。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限光景一时新”。开放的泗水河国家水利风景区,绿色生态与古韵典雅并存,交相辉映,是一首无声的诗,一幅有形的画,一曲和谐优美的歌,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
泗阳平原森林 | 意杨林海,生态之乡。 泗阳平原森林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贯穿于泗阳农场、临河镇与众兴镇境内,依偎于古黄河——古运河沿线。在这里,意杨成海、林水相依、生态优美、环境清幽。全长约14.8公里的林中自驾观光线路贯穿景区内部,呈现“1124格局”,包括一馆——中国杨树博物馆,一节——中国意杨林文化旅游节,两线——自驾车游线、古黄河水上游线,四区段——意杨文化旅游、林间观光休闲、森林度假以及观光农业区段。 近年来,泗阳县以平原森林风景区为载体,遵循主题化发展思路,贯彻“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原则,整合意杨林和“两河”生态文化旅游线路,突出林间生态休闲和自驾车旅游特色,积极开发了森林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和乡村体验等旅游产品,将泗阳平原森林景区打造成为了泗阳旅游的龙头产品。 景区游览点简介 1、杨树文化园 杨树文化园,泗阳平原森林风景区和自驾游线路的起点,风景区的标志性景点,也是中国杨树节的主会场。文化园内建有游客服务区、杨树文化浏览区、林间游憩区、跑马场、水上活动区、畜禽养殖与农业示范体验基地等,是一处集意杨文化、体验文化、水文化及农业文化的旅游观光与体验景区。 2、古黄河栈道 穿过古黄河,长百米,曲折宛转,平坦安稳。逢夏日雨季,栈道刚好位于水平面下,赤脚而行,甚是清凉。前面是观鹭亭,可以看到,落霞与白鹭齐飞,意杨共长天一色的秀丽景观,使游客在不知不觉间远离尘世的喧嚣,沉浸在自然的幽静和谐里,就像融入了一幅没有边框的图画。 3、中国杨树博物馆 中国杨树博物馆,2007年6月2日正式对外开放,是国内唯一的杨树文化展览馆。博物馆综合运用声、光、电、图、文、物等现代化手段,采用虚幻景观以及定时自动旋转雕塑展示台等,向游客展示世界杨树分布、栽培历史、良种培育流程等杨树文化以及与杨树相关的产品及文化艺术品,具有极大的观赏、休闲与学术科研价值。 院内4棵参天意杨,植于1976年春,是国内最高大、最古老的意杨王,堪称中国杨树“活化石”。 4、森林氧吧 森林氧吧,位于古黄河河畔,是泗阳数十个规模杨树林之一,空气负离子含量极高。人走林荫下,静听鸟妙音。走在浓密的树阴下,真可谓“负离子洗肺,好山水提神”,能充分享受回归自然,体验天然氧吧带来的乐趣。 5、林海渔村 林海渔村,坐落于婀娜多姿的古黄河畔,是都市人追求生态、崇尚绿色的理想“休闲会所”和平原森林风景区的重要功能服务区。在这里,“绿”、“土”、“野”特色鲜明,主打特色菜肴有泗阳膘鸡和新袁羊肉等。林海渔村推出了许多农家乐活动,如赏荷、听戏、捕鱼等,游客可以全方位体验回归自然的渔家生活。 6、农夫庄园 农夫庄园,坐落于泗阳农场境内,风景秀丽,香飘四溢。庄园主题风格以绿为主,师法自然,致力于营造自然、清新、质朴、野趣的田园风光,使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有机融合,草地、池塘、小溪与建筑园林小品相映成趣。庄园因势利导设有玫瑰园、梅园、竹园、玉兰园、丁香园等近十个农家小院,提供餐饮、棋牌等服务。农夫庄园给客人烹饪各种泗阳地道的土特产、家常菜,是一处真正的农家美食天堂。 7、云渡桃源景区 云渡桃源景区,位于云渡村古黄河河畔,占地面积75亩,境内有河滨庄园和百亩桃园,再现了古云渡“夭桃千顷”的美景。桃林中建有桃雕艺员会馆,馆内分设桃雕艺人技艺交流中心、培训中心、销售中心和室外桃雕制作场等,游客可以亲眼目睹桃雕的制作过程并亲自动手雕刻桃雕。(泗阳县旅游局供稿) |
泗阳县烈士陵园 | 泗阳县烈士陵园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泗阳县烈士陵园——爱园始建于1944年。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彭雪峰、邓子恢、黄克诚、张爱萍、刘震、金明、李一氓、梁兴初、罗华生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苏北淮海区领导敌后军民浴血抗战,许多英雄儿女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壮烈牺牲,遗骨散葬各地。当时,淮海区和泗沭县抗日民主政府党政军机关常驻北裴圩街西葛道口一带。 1944年9月,淮海区党委、行政公署、泗沭县抗日民主政府共同倡议为革命烈士建一个“家”,褒扬烈士爱国主义精神,激励淮海区人民保家卫国、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决定在北裴圩街东(今爱园镇果园)建立烈士公墓地。该墓地原是泗沭县北裴圩松张口唐楼底园地主唐广达的园林,占地64亩,园内有大片松林,并有多种树木花草,风景秀丽。民主政府经与该户协商,出钱购得。烈士公墓地建设由淮海行政公署主任李一氓亲自筹谋规划,1944年9月动工,泗沭县政府集全县财力,选八方巧匠,经过70多天的辛勤努力和精心建造,烈士墓园竣工。墓园坐北向南,门高两丈,庄严雄伟,园内中央建昭忠祠,祠内用木匾记载抗日烈士姓名,祠后建花厅,北端设讲台,东北角安葬抗日烈士遗骨,墓旁栽植青竹松柏。李一氓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意见的基础上为墓园命名并亲笔题写“爱园”二字,县长夏如爱亲作《泗沭县昭忠祠抗战烈士题名叙》。1944年冬,夏如爱请李一氓为纪念抗日牺牲的将士撰写碑文。李一氓用骈体撰写了《泗沭抗日烈士公墓碑志》,其结句“为鬼也雄,其魂也忠,其志也烈,而其事也可哀已。盖-如早,胜利已获,今日动荡之敌后,岂非和平之乡村,今日殉国之烈士,岂非建设之干部耶!”叹息扼腕之情如诉如泣,使人读后倍增感慨,深受教育。 1945年暮春,李一氓重过爱园,感慨抗日战争胜利在即,抗战烈士长眠地下,遂赋诗《爱园》曰:“柳国浓绿一春过,爱字题名意若何?漫草壮词留石壁,还从淮水逐胡戈。万花种就江山阔,志士生成肝胆多。风雨六塘堤上下,八年常与国销磨。” “爱园”是当时淮海抗战根据地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烈士陵园,在苏北颇有影响,是淮海地区人民心中敬仰烈士之圣地。张爱萍等党政领导人曾常住这里,淮海区行署和泗沭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此召开过参议会和群英大会。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进攻解放区,“爱园”遭受破坏,1948年修复。1949年5月23日,泗沭、泗阳两县合并为泗阳县,县政府驻众兴镇。1953年,泗阳县人民政府遵从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将爱园搬迁至现址。 1996年宿迁建立地级市后,宿迁市人民政府亦将爱园烈士陵园列为宿迁市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宿迁市文物保护单位、宿迁市首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级景区。2013年3月2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3月26日省民政厅公布,泗阳县爱园烈士陵园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 烈士陵园占地126亩,水面约18亩,园内绿化覆盖率80%以上,有80多年树龄的法桐、木瓜、银杏、龙枣等古树木和近60年树龄的池杉等景观树木。陵园碧水环绕,园内绿茵如织,设施如数,分瞻仰凭吊和休闲娱乐两大功能区。瞻仰凭吊区建有昭忠祠、忠魂园、烈士纪念碑、烈士英名碑廊、纪念碑亭等烈士褒扬设施和国防园;休闲娱乐区主要有绿地、丛林、水榭、健身运动场、游乐场等设施;园内清静之地有“廉”石,喻意清廉,洁身自爱,让人们生活在简洁的环境中,人人勤政廉洁,个个严于律己,做大力推进廉政文化的带头人,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烈士陵园东大门(爱园路2号)。门楼上方悬挂着镌刻“爱园”两个大字的匾额,上下首落款分别为“甲申年孟冬月西蜀一氓”,系有四川才子之称、时任淮海行政公署主任李一氓于1944年11月建园时亲笔题写。进入大门,位于昭忠祠正前方建有碑亭,内立“浩气长存”纪念碑。此亭北侧为忠魂园。 忠魂园大门前有一小桥,两侧建有碑亭,东侧亭内是1942年新四军独立旅旅长梁兴初、政治委员罗华生、政治部主任刘兴元及全体抗日指战员敬立的“抗日烈士纪念碑”,碑的背面镌刻《抗日烈士纪念碑志》;西侧亭内是1944年泗沭人民公建的“泗沭抗日烈士公墓”碑,碑的背面镌刻《泗沭抗日烈士公墓碑志》。 忠魂园内,庄严肃穆。烈士纪念碑雄伟壮观,碑高10.9米,镌刻着仿毛泽东手书题字“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纪念碑前的悼念广场建有烈士英名碑廊,分立东西两侧。碑廊为仿古回廊,建筑古色古香,飞檐翘角,16块大理石碑上镌刻着大革命时期至建国以来捐躯在淮海大地上的2802位烈士英名。烈士安息区位于纪念瞻仰区东北侧,烈士墓地长眠着包括中共淮盐特委军委书记、泗阳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孙耀宗、泗沭县委书记郭光裕、晏盛明、焦占宝、崔为杰、智武德等县团级干部以及六塘河畔女英雄董振英、2014年6月5日在执行飞行训练任务时壮烈牺牲的海军航空兵某部华鹏烈士在内的132名革命烈士。 国防园位于昭忠祠北侧,2006年建,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四周围有铁艺护栏,外围有护栏绿篱,环境优美。园内展示的退役武器装备有73式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74式双管37毫米高射炮、55式单管37毫米高射炮、82式130毫米30管火箭炮、59式130毫米加农炮、54式122毫米牵引榴弹炮、66式152毫米加榴炮、59式作战坦克。其中数门炮在“炮击金门”、“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军事演习中均立下赫赫战功。此园作为国防教育场所,吸引了许多青少年和社会各界人士参观游览,接受国防教育。 昭忠祠,门前雪松屹立,两侧法桐护卫,规模宏阔,建筑面积650平方米。正门两侧建有纪念碑,分别镌刻着仿毛泽东手书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祠内陈列,庄严肃穆,悬挂各界名人在抗战后期建陵时题赠的悼念烈士的匾额、对联32件,以及建国后县委、县政府及有关单位悼念烈士的对联18副。1984年,昭忠祠内设泗阳县革命历史陈列馆和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2005年重新装修、2006年改版布展。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昭忠祠再次实施外墙维修装饰,陈列馆实施提升改造和重新布展。此次布展内容分为前言、四个章节和结束语。四个章节分别是:第一章,燎原之火、势不可挡。展示泗阳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史史料;第二章,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展示泗阳县抗日战争时期历史史料;第三章,坚持斗争、解放泗阳。展示泗阳县解放战争时期历史史料;第四章,英烈忠魂、万古流芳。布展采用浮雕、图文展板、场景复原和实物陈列等形式,共陈展实物43件、图片186幅。陈展设计精心、布展科学,使用革命红、岩石黄、历史灰三种主色调,分别寓意命传统代代相传、泗阳文化异彩纷呈和秀美泗阳悠悠历史。 烈士陵园内有开国大将黄克诚、开国上将刘震、革命前辈李一氓、金明四尊铜像,敬立于瞻仰区和相关景点,使烈士陵园成为供人们瞻仰祭扫先烈、缅怀感恩前辈、游览观光休闲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公益性场所。 烈士陵园还突出全民健康主题。从陵园东大门进入,过小桥,迎接人们的就是两旁的健康步行道。园内还建有篮球场、健身场,为市民提供了体育锻炼和休闲健身等活动场所,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
三庄汉墓群 | 三庄汉墓群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泗阳汉墓多,尤其三庄汉墓成群,传说有“七七四十九墩”,查实为47处。分布在橡树、三李、夫庙等村,南北长十数里,东面宽六七里,它们成5组分布,均以大墓为中心,大墓的占地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上世纪六十年代,田野考古调查,初步认为这些汉墓群大墓应为泗水国王的王陵,周围的土墩墓为贵族和-的陪葬墓,组成面积大、数量多的王陵区汉墓群。这些汉墓均有规律地分布在一条南北向的轴线上,其南端连接泗水国首邑遗址——城遗址。 建国以来,南京博物院、华东文物工作队及各市县文物考古专家对江苏境内的汉墓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发掘了包括徐州狮子山楚王陵、扬州高邮神居山广陵王墓、邗江县甘泉二号汉墓等在内的大量汉墓,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基本弄清了楚和广陵等封国的汉墓型制、丧葬礼俗、文物内涵及文化面貌。但对泗水国,因文献记载简略,且此前末对其墓葬和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而知之甚少。 1998年3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在王李村面小墩进行抢救性发掘,曾发掘出金缕玉衣。2002年1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南京博物院再次发掘,出土了漆木器、铜器、铁器、陶器、玉器等文物660多件,这些和陈墩汉墓出土的100件文物,为研究泗水王国,研究汉代文物和精神文化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陈墩汉墓出土的100件(组)文件,其中包括青铜器、陶器、漆器、玉器、钱币等,值得注意的是边箱0土的一架长1.2米,宽近0.5米的古瑟,其表面为黑漆装饰,有四个瑞,有若干个弦孔。由于古瑟是以松软的木料制作而成的,因此,汉代古瑟保存至今的极为罕见,所以这架古瑟的出土,填补了考古史上的一个空白。而大青墩以漆木器为大宗,共有549件,约占出土文物总数的83%。该墓为大型木椁墓,陪葬坑也以大木构筑,外藏椁里出土了大型木质建筑模型,出土文物中漆木器占80%以上,这些构成了此王陵"以木为主"的重要特色。其中的一件鎏银错金铜驽机,更被考古界专家们称誉为“西汉第一弩机”确定王陵身份的是大青墩汉墓的发掘,它是大型土坑木椁墓。 墓室由主墓室和正南外藏椁、东外藏椁、西外藏椁及 主墓室和正南外藏椁之间的夹层组成,墓道西侧有一上下两层的大型陪葬坑。封土高约8.5米,底径约长90米。墓室南北长9.60米、 宽8.80米、高2.70米。其中主墓室长5.70米、宽4.40米、 高1.70米。结合墓葬型制和墓0土文物、文字(椁板上刻有“王宅”、“泗水王冢”)等研究,此墓无疑为汉代泗水国王陵。 |
泗阳县图书馆 | 泗阳县图书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泗阳县图书馆始建于1956年,是江苏省成立最早的13个公共图书馆之一,现有建筑面积4500M2,藏书30万余册,现有编制20人,图书年增量2万余册,订有报刊500余种,读者阅览座位342个,电子阅览座位62个,实行全年365天免费开放。在2013年度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蝉联国家“一级图书馆”。 泗阳县图书馆以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为发展方向,推行开架服务,实现借阅一体,提供图书借阅、报刊阅览、电子阅览、信息查询、陈列、展览展示、专家讲座、学术会议等服务,设文学室、报刊阅览室、视障人借阅室、采编室、自修室、综合借阅室、电子阅览室、共享工程支中心、少儿借阅室、仓修良图书馆、地方文献室、多功能报告厅、多功能展厅、资料室、基层辅导部15个部室。 泗阳县图书馆倾力打造总分馆制的服务模式。在2014年与全县16个乡镇图书馆建立了通借通还的服务模式,2015年全县240家农家书屋有122家农家书屋与县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在实体书店—布可概念书店、武警部队、夕阳红敬老院设立了流通服务点,并利用流动服务车开展送书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图书馆自加压力,潜心服务,致力于全县的知识普及、书香之县创建、全民阅读和全民素质提升工程,依托“共享工程”开展的“泗水讲坛”、信息服务、影视欣赏等成为品牌服务项目,连续举办多年的“缤纷的冬日”、“七彩的夏日”等系列活动受到了广大市民的赞誉。 2014年度品牌活动项目“泗水讲坛”被省委宣传部表彰为“江苏省优秀讲坛”、获江苏省第六届公共图书馆优秀服务成果三等奖;“农民科技致富培训”项目被省全民阅读领导办公室表彰为“全民阅读手拉手.春风行动”优秀活动项目;“红读”征文活动被省文化厅表彰为组织奖;2014年度被宿迁市委、市政府授予宿迁市文明单位称号。2015年被省新闻出版局表彰为全省农家书屋提升工程试点先进县。 舒适优雅的环境、新颖丰富的资源、温馨周到的服务,吸引了大批读者。图书馆正逐步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城市的客厅和市民的课堂。 |
泗阳天后宫 | 泗阳天后宫为宿迁市文物保护单位。 天后宫整体建筑原前后两幢,临街面(骡马街)的叫前庙。前庙东壁砖雕“河清”,西壁砖雕“海晏”;“河清”、“海晏”,乃预祝“天下太平”之意。主体建筑称后殿,规模宏敞,殿宇辉煌。建造时,设计、用料、施工一应皆为外地人,特别是建筑艺术,雕梁画栋,砖雕石刻,小瓦飞檐,都融合了闽南文化的因素。传说大庙落成,人们膜拜三天,可谓盛极一时。 天后宫又称天妃宫,祭祀的神像,相传为宋代福建莆田湄州林氏女,名默,她是掌管海上航运的海神,好善乐施,常只身抢救海难渔民,援助渔业,功德无量,是沿海地区人民心目中的保护神。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90年)统一台湾时,据说,因此神显圣助阵,神号便由天妃晋封天后,闽商把他们会馆建成天后宫,反映了他们的尊祟信仰和争夺市场的乡土凝聚力量,同时也寄托了他们牵车服贾、远客他乡、祈求神佑、经商顺畅的心理。 闽商的这种南来文化一直得到泗阳人民的认同。宋金以来,泗阳人民饱受水灾之苦,也把治水的愿望寄托天后,每年神的生日(农历四月十四,也有为四月初八日)和朔望日,群众到天后宫进香,祈祷,形成习俗。1990年增补出版、由江泽民同志题写书名的大《辞海》中的"妈祖"辞条注明:我国奉为“天后”的女神林默,即是浙江、福建、台湾乃至港澳地区祖祖辈辈焚香供奉的“妈祖”神,特别在港澳台地区,她的威灵深深地刻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敬奉“妈祖”的习俗由南而北,深刻说明我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历史文化悠久的一致性与不可分离的血肉联系。 泗阳天后宫建筑时间无考,从建筑风格、营造法式上看,从泗阳近代经济发展史的角度分析,当为晚清时期,作为“古代建筑”,也是泗阳目前唯一的一处遗存。 经调查实测,天后宫大殿为硬山造,檐高6米,总高8.3米,台基高0.49米,台明进深0.37米,面阔5间,共计20.6米,进深7檩,步架间距1.78米,4柱,5架明梁,月梁雕刻花纹装饰。前庙面阔6间,梁架结构一般,目前两幢建筑均经局部程度不同的改造性维修。 |
泗水公园 | 泗水公园(人民公园)又称泗阳爱园烈士陵园,位于泗阳县众兴镇爱园路南首、大运河泗阳大桥北首。爱园原建于1944年,地址在今泗阳县爱园镇果园区。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占据淮海地区的几座县城,我淮海区党委、行政公署乃至各县民主政府活跃在农村,泗沭一带为淮海民主政权的中心地区。为悼念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激励民众奋勇抗敌,淮海区党委、行政公署和泗沭县政府决定建立烈士公墓地,由行政公署主任李一氓亲自筹划组建,并经他提议,命名为爱园。该墓地原是裴圩东的地主康少达的园林,占地64亩,园内有大片松林,并有多种树木花草,风景秀丽。民主政府经过与该户协商,出钱购得。当时的陵园内,建造"昭忠祠",祠后建花厅,北端设讲台。东北角安葬抗日烈士遗体,墓旁栽植松竹。淮海行署主任李一氓亲笔题写"爱园"名字,撰著《抗日烈士公墓碑志》。 1946年,-反动派进攻解放区,爱园曾遭受破坏。1949年底,淮泗、泗沭、泗阳合并为泗阳县,县政府迁至众兴。为便利各界人士瞻仰先烈,1953年,爱园迁至泗阳县治所在地,李一氓重新为爱园题写园名。现在的爱园,占地126市亩,其中水面17亩。园林主体建筑"昭忠祠",规模宏阔,建筑面积为650平方米。祠内陈列,庄严肃穆,四壁悬挂各界名人在抗战后期建陵时题赠的悼念烈士的匾额、对联32件,以及建国后县委、县政府及有关单位悼念烈士的对联18副。1984年起,昭忠祠内又新设“泗阳县革命历史陈列馆”,馆名仍由李一氓同志提写。馆内用实物、图片以及历史资料,展示泗阳县在中国0领导下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业绩,史料分“五四运动至抗战前夕”、“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建国以后”四个部分,及“部分烈士传略”。 |
泗阳县博物馆 | 泗阳县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泗阳县博物馆位于泗阳县城市民广场的东南角“四馆一中心”内,共分为泗水王陵出土文物和泗阳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展区。 馆藏文物 此次亮相于第二届中国杨树节会的泗水王陵文物精品多达100余件,其中包括青铜器、金银器、陶器、玉器、乐器、漆器、木雕、钱币等多门类王族陪葬品。展品首推青铜器,在精彩纷呈的青铜器中尤以大型青铜盆为罕见,以系列的青铜镜最具特色,精美的花纹,毫无沁蚀,紧抓人的眼球。木雕文物是泗水王陵0土较多(约占文物总数的80%),也最为突出,车舆、兵器,无不惟妙惟肖,工艺巧夺天工。展品中的“大哥大”,是出土于主墓室的弩机,为世间仅有,镀银镶金,闪亮如新,图案生动,一支金箭直射二鸟,夸张写意,洵为极品,弩是当时军队中的远射兵器,最为先进,如此制工精美的弩机,既表现了汉代泗阳先进的军事技术,更反映了墓主人非同寻常的身份地位与经历。 建筑布局 泗阳历史文化陈列展区,系统地展示了泗阳五千年的文明史和两千年的建县史,体现历代泗阳人民聪明智慧、勤劳创新、传成文明的文化精神;泗水王陵出土文物展区主要以“西汉泗水古国的兴衰过程”为主题,以泗水王陵贵族墓地中已发掘的陈墩汉墓、大青墩汉墓出土的精美文物为载体,系统完整、科学壮美地再现了汉代泗阳的文明与辉煌。 发展历史 2011年以来,泗阳县委、县政府严格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标准,进一步加大中国杨树博物馆项目建设投入,完善景区基础配套,丰富参观游赏内容,提升旅游服务和接待水平,受到国家、省景评委旅游专家的高度评价,中国杨树博物馆高标准成功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泗阳黄河故道 | 黄河故道在泗阳县境内有一条63公里长的黄河故道。昔日荒凉不堪的黄河故道,如今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森林带。林木面积达4万多亩,百万株意杨直插云霄。有些游客,称这条森林带为"江苏新生的绿色长廊"。副省长、原宿迁市委书记仇和同志曾赞道:空中看泗阳,森林盖大地,白天看不见村庄,晚上看不到灯光。 宋朝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黄河夺淮入泗留下来的。从今日的宿豫县流经泗阳,自西北东南行,经洋河、郑楼、仓集、临河、城厢、众兴、李口、新袁等镇人淮阴县,逶迤于大运河南岸。后来大运河淮安段河道淤塞,南北漕运必须借道黄河,但风涛险恶,不便行船。康熙二十五年,河道总督靳辅开凿“中河”经宿迁、泗阳到达清河,避免了黄河180里险道。从此,三千里京杭大运河流经“中河”而横贯泗阳。 千百年来泥沙堆积,使黄河河床日渐增高,终止淤塞废弃。37公里长的黄河故道,黄沙遍地,尘土飞扬,以至于“三天无雨沙满天”、“冬春白茫茫,风起飞沙扬,春播一碗种,秋收半粮”。后来在党和政府领导的大力治理下,逐渐穿上了绿装,成为泗阳大地上一道壮观而靓丽的风景线.黄河故道清流如镜,水草茂盛,两岸紫穗槐、杞柳等灌木与野花野草聚合丛生。整个林带,纯朴、自然,毫无修饰痕迹,令人产生清丽、幽静、野逸之感。游人漫步其中,听枝头鸟雀喧鸣,呼吸清新空气,犹如进入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不禁产生远离尘世喧闹、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之感。特别是在今天许多地方森林泽被受到破坏的情况下,到这个新生的森林带游览,更令人产生特异的感受与意趣。 |
洪泽湖自然保护区 | 洪泽湖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洪泽湖自然保护区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发育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原是泄水不畅的洼地,后潴水成许多小湖。在我国秦汉时代,它们被称为"富陵"诸湖。其中以洪泽湖最大,面积2069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 洪泽湖古称破釜塘。公元616年,隋炀帝下江南,其时正值大旱,行舟十分困难。当龙舟经过破釜塘时,突然天降大雨,水涨船高,舟行顺畅。炀帝大喜,自以为洪福齐天,恩泽浩荡,于是便把破釜塘改名为洪泽浦。唐代开始名洪泽湖。 洪泽湖的整个形状很像一只昂首展翅欲飞的天鹅。由于洪泽湖发育在冲积平原的洼地上,故湖底浅平,岸坡低缓,湖底高出东部苏北平原4-8米,成为一个"悬湖"。在治淮以前,洪泽湖汪洋一片,既无固定湖岸,又无一定形状。参照对淮河的治理,对洪泽湖也进行了整治。现在湖区的东部大堤宽50米,全长67公里,几乎全用玄武岩的条石砌成。远远望去,宛如一座横亘在湖边的水上长城。这条长堤不仅保护着下游地区的万顷良田和千百座村镇,而且拦蓄的丰富水源为航运、发电、灌溉提供了便利。 洪泽湖是一个浅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内,最大水深5.5米。湖水的来源,除大气降水外,主要靠河流来水。流注洪泽湖的河流集中在湖的西部,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出湖河道中三河和苏北灌溉总渠是洪泽湖分泄入长江和入海的主要河道。 |
古黄河森林公园 | 古黄河森林公园 古黄河森林公园,位于古黄河风光带,公园内有古黄河长80公里,总面积1660公顷,其中森林面积1080公顷,森林覆盖率65%,水域面积385公顷,常年水位2.5米左右。园区内有近百个大小水泊、池塘。园内景观亮点主要有黄河公园、河滨公园、水景园和生态园。园内的设计在保护和利用现有的森林资源、水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森林及水资源等自然景观,突出人、风景、人文及城市环境融合,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注重把城市历史文明融入园林,打造公园绿地景品,形成园林特色。 公园广场,以绿草为主,辅以绿树香花,更加清幽淡雅;双亭为首,曲桥做身,相连婉延,尤如卧龙; 以竹桥相连的河心子母岛,“仙鹤”昂立,“麋鹿”成群,相互依偎,情意拳拳;水面上游船穿梭,宛若鱼儿畅游,更给人以动感的享受。黄河路西面的河滨公园也是古黄河风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内十二生肖石像栩栩如生,彩色喷泉吐出道道彩虹。晚上,公园彩灯显亮,人们在这里休闲娱乐。有的在演唱台上纵情歌唱;有的在园中漫步聊天;孩子们嬉笑追逐;情侣们则在黄河水边、垂柳树下互吐衷肠。黄河路东面座落着宿迁中学、宿迁市人民医院,其延伸处是宿迁的高等学府——宿迁学院,是宿迁发展后劲的源泉和发展希望的所在。 |
地区 | 景点 |
---|---|
卢集社区 |
---- |
潘集村 |
---- |
谷嘴村 |
---- |
桂嘴村 |
---- |
新庄村 |
---- |
成河村 |
---- |
张顾村 |
---- |
郝桥村 |
---- |
陈洼村 |
---- |
范家湖村 |
---- |
镇东村 |
---- |
薛嘴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