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杭州 >> 滨江区 >> 西兴街道

西兴街道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来宗道 (1571~1638) 明朝首辅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来宗道(1571—1638,即明隆庆辛未十月初三日至崇祯戊寅正月廿八日,行裕13),字子由,号路然,廪生,明代-,萧山长河人(今杭州滨江区长河街道),为长河来氏五房十四世祖。万历癸卯(1603)中举,甲辰(1604)登杨守勤榜3甲第13名同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官光禄大夫、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七次进阶,显赫一时。  1614年,来宗道曾为亲家陈于朝(陈洪绶之父)撰写墓志铭。来宗道生活简朴,深谙为官进退之学。万历三十三年(1605)奉使肃藩,曾考察黄河,登陟泰山、华山、嵩山,遍览胜迹。天启元年(1621),来宗道补经筵讲官,敷陈恳切,深得明熹宗朱由校重用。熹宗皇帝驾崩时,身为顾命大臣的来宗道在拥立信王朱由检(朱由校之弟,即后来的崇祯皇帝)中,起过相当作用。后因党争激烈,遂告老还乡,过起田园生活。崇祯三年(1630)秋,来宗道60大寿,作《六十自叙》,总结自己的宦海生涯。来宗道有一妻一妾。元配黄氏,封淑人,累赠一品夫人,生一子四女。独子来咨诹,娶陈洪绶之妹陈胥宛为副室。来宗道去世后,葬故乡长河龙井山坞(今长河街道塘子堰村井山坞),尚有遗迹可寻。  [以上内容由"ai"分享。]

朱异 (482~548)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朱异(482—548),字彦和,南朝钱唐(今杭州)人。年少时好聚众博戏,颇为乡里所患。成年后折节从师,好学上进,遍治五经,尤精《礼》、《易》。同时,广涉文史百家,兼通杂艺,博弈书算,皆其所长。20岁时到都城建康(今南京),尚书令沈约当面试之,称道其才,勉励他清廉自律。次年,朝廷诏求异能之士。五经博士明山宾上表推荐,称他“年时尚少,德备老成”,“器宇弘深,神表峰峻”。梁武帝召他解说《孝经》和《周易》,听后非常高兴,赞叹地说:“朱异实异!”于是诏异入直西省,不久又兼太学博士。后累迁中书郎、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加侍中。当时方镇换置、朝仪国典、诏诰敕书、政务军机等十分繁重,而朱异属辞落笔,机敏练达,应对自如,大同六年(540),朱异在仪贤堂奉敕讲述《老子》,朝士及道俗听众达千余人,成为一时盛事,朱异因此深得朝野道俗的爱戴。太清二年(548),侯景以朱异贪财受贿、欺罔视听为由,起兵包围建康台城。皇太子乘机上《围城赋》,斥责朱异“高冠厚履,鼎食乘肥”,是祸国之豺狼,害民之虺蜴。朱异恐愤交加,得疾而卒,诏赠尚书右仆射。撰有《礼》、《易》讲疏,仪注及文集达百余篇,已佚。  [以上内容由"xfdcwsm"分享。]

唐云 (1910~1993)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唐云(1910~1993年)      唐云,学名侠尘,号药城,别号大石、老药,浙江杭州人。少年时即醉心于书画,参加西泠印社等艺术团体。民国27年(1938年),举家来上海,先后与邓散木、白蕉等联合举办“杯水画展”,将展出收入赈济灾民。又与朱屺瞻、钱铸九举办“三友画展”,声誉大振,被新华艺专、上海美专聘为教授。日军侵占上海后,实行“强化治安”要教师和学生联保。唐辞去教授职务表示抗议,并以职业画家开始单纯的卖画生涯。   当时,唐居住的忆定盘路(今江苏路)上,常有饿死的童尸弃置路边,他的第四个孩子也因患病未能及时医治而夭折。他痛感国难家困,心底郁积羁愁,曾画一幅钟馗与鬼,借以发泄说:“应该让老鬼与新鬼都去吃那些发国难财的人!”   解放初,唐在江苏路寓所以教几个学生习画维持生活。后经白蕉介绍,参加市文化局举办的政治讲习班学习。又经徐平羽介绍,加入华东美术家协会担任展览部主任。1956年,上海中国画院筹委会成立,唐任筹委会主任,后任画院业务室主任、上海美院中国画系主任和上海美协副秘书长等职。   唐与翻译家傅雷同住在江苏路上,两人对巷而居。“0”中,傅雷不堪忍受屈辱,第一次自尽未遂,唐听到消息后,尽管批斗会上自己被打得鼻青眼肿,仍连夜赶到傅雷家,劝他要积极地活下去。   1983年,唐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认为艺术创作不单是画家个人的事,要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强调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他作画常用“老药”、“药翁”署名,表明创作宗旨是要给人一点疗效或滋养。  [以上内容由"诗喑"分享。]

褚伯秀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褚伯秀,字雪巘。南宋咸淳年间钱塘(今属浙江省)人,杭州天庆观道士。师事范应元,著有《道德真经义海纂微》、《冲虚真经义海纂微》、《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多已亡佚,今仅存《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一零六卷,刊于咸淳中。  个人简介  褚伯秀,妙真派大宗师,南宋咸淳年间钱塘(今属浙江省)人。字雪巘。杭州天庆观道士。著有《道德真经义海纂微》、《冲虚真经义海纂微》、《南华真经义海纂微》等。多已亡佚  个人作品  师事范应元,著有《道德真经义海纂微》、《冲虚真经义海纂微》、《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多已亡佚,今仅存《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一零六卷,刊于咸淳中,。褚氏《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后序云:“淳祐丙午岁,幸遇西蜀无隐范先生游京,获侍讲席,几二载。”又云:“师讳应元,字善甫,蜀之顺庆人。学通内外,识究天人,静重端方,动必中礼。”可知范应元确为褚伯秀之师,且学识渊博,修道有方。入元,宣抚尤平章闻名欲见之,不与交接。事见《》宋季忠义录卷一四、《武林玄妙观志》卷二。  [以上内容由"烟雨缥缈"分享。]

杜庆华 (1919~2006) 中国工程院院士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杜庆华(1919.4.14-2006.11.5)力学专家。浙江省杭州市人。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1948年毕业于美国斯丹福大学获硕士学位、1949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1951年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清华大学教授。我国力学基础教育的先驱者。在轻结构力学、工程弹塑性分析、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方面有丰硕的成果。是现代计算力学边界元法的国际知名学者,曾任首届国际边界元法组织科学执委,先后10次主持有关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30篇,其中学报文章55篇。1991年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指导35人完成博士论文。1993年作为5名获奖人之一获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特等奖。以他为第一作者的《材料力学》、《弹性力学》、《边界元法》等均属影响较大的著作。主编的《工程力学手册》是我国第一部工程力学的大型工具书。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以上内容由"fanjing"分享。]

吴鸿 (1725~1763)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吴鸿(1725~1763),字颉云,号云岩。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辛未科状元。  乾隆十二年,吴鸿参加浙江乡试,夺得解元。吴鸿进京赴考,殿试后,读卷大臣将与吴鸿同科的刘墉作为呈送卷第一名。乾隆帝阅后认为“墉”无超人才华,也可能怀疑读卷大臣巴结正在当朝大红大紫的刘墉的父亲,将刘墉贬为二甲二名,将原拟第五名,也就是二甲二名的吴鸿拔为第一甲第一名,说道:“今取一朝状元,必得有众人向往之才气。平墉之人怎能夺冠?”吴鸿获取状元,即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乾隆十七年,吴鸿出任广西乡试主考官。次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乾隆二十年,吴鸿出任湖南乡试主考官。不久授侍读学士。乾隆二十二年,以翰林侍读,出任广东学政。二十三年,吴鸿出任湖南学政。乾隆二十七年,与钱大昕、王杰一起出任湖南乡试典试。应试者出场,人将试卷呈送吴鸿,吴鸿阅卷后对丁甡、丁正心、张德安、石鸿翥、陈圣清等五人的文章最为常识,评说均应中试。说道;“此五卷失一,吾以后不复论文矣!”结果,五人皆名列前茅。丁甡果然第一。时人无不赞叹吴鸿有知人之明。皆称其为“识士”。乾隆二十八年,吴鸿学政任差告竣,回京,误食河鲀中毒身亡,官至侍读,卒时年仅38。朝野惜之。人们感叹,吴鸿尚未得以重用,英年早逝,实在可惜。  据说吴鸿任学政时,赴朝、嘉典试途中,严谕禁伎入谒。偏遇名伎濮小姑,想见一见吴鸿。濮小姑就设下计谋,驾舟跟着吴鸿的船。一日雨夜,让使篙的在吴鸿寝休的地方捅几个窟窿,吴鸿衣被全淋湿了,连忙呼叫,也无人应。濮小姑这时出来,将吴鸿接上了她的卧榻。等吴鸿试罢返回时,吴鸿又去找濮小姑。赠诗:“轻衫薄鬓雅相宜,檀板低敲唱竹枝。好似曲江春宴后,月明初见郑都知。折柳河干共黯然,分襟恰值暮秋天。碧山一自送人去,十日篷窗便百年。”濮小姑捧诗而拜,要随吴鸿走,吴鸿殷勤相劝而止。从此,人称濮小姑为撰夫人。后来,濮小姑不再见客,自以私囊千金筑舍,焚香礼佛。直到听说吴鸿去世,设奠哭祭,-而亡。  [以上内容由"蓝柯1023"分享。]

沈天慧 中国科学院院士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沈天慧,半导体化学家 1923年4月27日生于浙江嘉善,籍贯浙江杭州。1949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化工系。1957年至1959年赴苏联进修。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11年1月2日逝世。  参加了包头稀土铁矿以及钼矿的分析工作。开展了用三氯氢硅法制备超纯硅的研究工作。1966-1986年从事半导体材料及航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1978年成功地用等平面N沟硅栅MOS工艺,研制出大规模集成电路数种,当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1987年后,从事磁头磁盘及电磁型微马达的研制工作,已制出直径为2mm的微马达。   [以上内容由"过路客"分享。]

赵师夔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新安郡王赵师夔:字汝一,秀安僖王赵子侢孙,崇王赵伯圭长子,宋孝宗侄。  初以祖恩补官,调太平州芜湖主簿。隆兴元年,改右承务郎,历台州、秀州通判,直秘阁。寻知徽州,新学舍,进直徽猷阁,知湖州。时归附从军而廪于湖者众,不能给,师夔请增廪,仍别给僦屋钱,以安其心。帝称善,诏诸郡行之。除直龙图阁,迁浙西提刑,改江东运判。建康务场往往夺民利,为害滋甚,师夔首罢之。守臣以郡计所资,诣师夔请复旧,不从。池州军帅霍政与守臣交上 书相攻,诏师夔究曲直。政密遣人求庇,师夔斥之,具言状,政坐罢去。  改秘阁修撰、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加敷文阁待制,转永庆军承宣使。绍熙元年,侍父赵伯圭入觐,除兴宁军节度使。宋宁宗即位,加检校少保,充永阜陵桥道顿递使。永阜陵成,迁开府仪同三司。侍父归,父薨未逾月,师夔亦卒,年六十一。赠少师,追封新安郡王。  [以上内容由"ZY"分享。]

姜晟 (1730~1810) 清朝大臣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姜晟(1730-1810),字光宇,号杜芗,江苏元和人,清朝大臣。乾隆三十一年进士。历官刑部主事、湖南巡抚、总督,直隶总督、刑部尚书、工部尚书。  乾隆三十一年进士,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擢光禄寺少卿,转太仆寺,仍兼刑部行走。四十四年,出为江西按察使。逾年,超擢刑部侍郎,屡命赴各省按事谳狱。五十二年,授湖北巡抚。时大军征台湾,晟运米十万石济饷需,上嘉之,予议叙。五十三年,荆州江堤溃,命大学士阿桂等往勘,以晟未能疏濬上游涨沙,并坐属吏婪索淮盐匣费,褫顶带。寻召授刑部侍郎。  五十六年,复出为湖南巡抚。芷江境失饷鞘久不获,晟捕首犯置之法。洞庭湖盗董舒友等积年为商旅害,逻获之,传首湖干,盗风以靖。六十年,黔苗石柳邓叛,永绥苗石三保应之,晟偕总督毕沅往剿。寻云贵总督福康安来督师,晟驻辰州治军需,分兵屯诸要隘,缉获奸匪百户杨国安父子解京,诏嘉其治军镇静,下部议叙。三月,赴镇筸查缉边备,并抚难民,上以辰州要冲,命仍回驻。首逆吴半生就获,予优叙。  [以上内容由"新思维1"分享。]

邓牧 (1246~130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邓牧(1246—1306),元代思想家。字牧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年十余岁,读《庄》、《列》,悟文法,下笔多仿古作。宋亡,终身不仕、不娶,及壮,自号(儒、佛、道)三教外人,又号九鉴山人,人称文行先生,淡泊名利,遍游名山。常在寺院闭门-,每日用饭一次。德祐元年(1275)至余杭洞霄宫,友人住山沈介石为建白鹿山房石室居住,匾曰空屋,旁植梅竹,和五松相间。平时不着布衣,以楮纸作服,常去超然馆-,有时竟数月不出,与里人叶林为至交。元元贞二年,王修竹延至山阴陶山书院。大德三年,入余杭洞霄,四方名胜多求其文。元大德九年(1305),朝廷派玄教大师吴全节请牧出山,断然拒绝。与南宋遗民谢翱、周密等友善,来往甚密,为翱作传,为密作《蜡屐集序》。十年卒,年六十。  著有《洞霄宫志》、《洞霄图志》、《大涤洞天记》、《游山志》、《杂文稿》等传世。精于古文,生前尝自编诗文六十余篇为《伯牙琴》,滔滔清辨而不失修洁,非晚宋诸人所及(《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五)。《伯牙琴》一卷补遗一卷,有清抄本、《知不足斋丛书》本,1959年中华书局标点本,1981年修订重印本。《全宋诗》卷三六八五录其诗十三首。事迹见《伯牙琴》卷首《邓文行先生传》。  [以上内容由"xxdx04"分享。]

小凤仙 (1900~1954) 民国时期杰出女性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小凤仙(1900年8月-1954年),原名朱筱凤,偏房所生,后改名为张凤云、张洗非。原籍浙江钱塘。出生在杭州,父亲是没落的满族八旗武官。在清王朝彻底崩溃前的苟延残喘的年月里,这个八旗武官又突然被解职了。小凤仙的幼年,生活在一个日趋贫困,后母对她很冷漠的家庭中。  正史之中并没有关于她的记载,甚至连她的生卒日期都没有能说清楚,但她却曾是名动公卿的名伎。她曾帮助共和名将蔡锷将军逃离袁世凯的软禁,更因为与蔡锷的那段至死不渝的爱情而被人传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段爱情被拍成名叫《知音》的电影。  坎坷身世  小凤仙原名朱筱凤,后改名为张凤云、张洗非,满族旗人,祖籍河南,大约1899年出生于父亲做官的浙江杭州。她的父亲姓朱,是一个没落的满族八旗武官,后被解职,光绪年间全家流寓湖南湘潭,后到杭州。  1900年8月,小凤仙在杭州出生。生父殁后,因母亲是偏房,备受大母-,不得已乃和生母离开朱家单过。不久母亲病逝,一位姓张的奶妈收留抚养她,所以就改姓张,名凤云。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那时张奶妈带着她正在浙江巡抚曾蕴家帮佣。随后杭州革命党人炮轰浙江巡抚衙门,张奶妈就带着她逃亡上海。因衣食无着,便让她跟着一位姓胡的艺人学戏,到南京卖唱为生,取了艺名“小凤仙”。  1913年(民国二年)7、8月间,国民党人在南京发动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北洋军阀冯国璋、张勋等部攻打南京,战火延及近两月。小凤仙跟着胡老板逃回上海。这年小凤仙已是13岁,成一亭亭玉立的美人。不久,她又跟着胡老板辗转到达当时的京师北京,在著名的八大胡同之一的陕西巷云吉班卖唱接客做生意,以其才貌色艺俱佳,名震京师,成为民国初年北京城红极一时的名伎。  胡老板将她卖给上海曾出版过庸俗小说《鲁男子》的风流文人曾孟朴家当奴婢,后来曾孟朴又把她带到北平,“转让”给著名的“-”八大胡同里的陕西巷云吉班卖唱。小凤仙自幼聪颖,识文断字,会拉二胡,会弹琵琶,会唱京剧,会写歌词,很快便以“色艺俱佳”脱颖而出。   传奇爱情  二人初遇  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宝庆人。1914年,蔡锷是云南督军,手握兵权,镇守边疆,权倾一时。袁世凯为称帝拉拢蔡锷,请蔡锷进京,封为“始威将军”,做他复辟的左膀右臂。当袁世凯看出蔡锷并不对他忠心耿耿,而是反对他当皇帝时,便把蔡锷软禁起来,不准他离京,怕他跑回云南起兵造反。蔡锷住在西城的棉花胡同,百般无聊之时,常常化装成商人模样,串八大胡同,找伎女寻欢作乐。  那时候,小凤仙住在八大胡同陕西巷里的云吉班。蔡锷心内烦闷,随便出来走走,并不是成心嫖伎,又因打扮成了普通商人的样子,并不像是特别有钱的大少,伎院老鸨就把他引到长相一般,性格古怪的二流伎女小凤仙这里。小凤仙一见来客就断定他不似一般寻常的狎客,真诚以待。   相知  民国四年初秋,筹备袁世凯登基的“筹安会”堂而皇之地在北京成立,杨度主持其事,利用都是湖南同乡的身份,天天到棉花胡同力促蔡锷列名发起人之一。  杨度是筹安会的主持人,帝制的催生者,未来袁氏朝廷的宰相;同时又是个风流倜傥、落拓不羁、寄情声色、醉心犬马的大名士。天天晚上呼朋引类往八大胡同去征歌逐色。蔡锷决定要打进他们的圈子,就不能免俗,那些人各自有相好的姑娘,蔡锷自从那次遇到小凤仙后,顿感此女虽沦落风尘,然而出语不俗,或可作为-知己,借以应付京中的一班“同僚”。  相处过程中,小凤仙掏心挖肝地将自己的身世,向蔡锷尽情地倾诉,并要求蔡锷以诚相待。二人历经波折,终坦诚以待,蔡锷甚至为了小凤仙与发妻闹翻。杨度眼看这位当年在云南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如今与八大胡同的一个二流伎女打得火热。天天醇酒妇人,壮志已经消磨殆尽,时常昼夜不分,不只是耽搁了公务,连棉花胡同家里的老太太也疏于晨昏定省,而结发妻子更是久受冷落。杨度把这种情形报告袁世凯,袁世凯听到蔡宅乱七八糟,不屑地说:“我道蔡锷是个干练之才,可参与国家大事,谁知道治家都还不妥贴!”大大松懈了对蔡锷的戒心。   同死共生  袁世凯登基前,为防止蔡锷叛变,派-到棉花胡同的蔡宅搜查,蔡锷意识到北洋政府还是容不下他,他到天津去了一趟,袁世凯的密探对他层层监视,他苦思脱身之计,最后想到了小凤仙。蔡锷对小凤仙说:“决计不顾生死,非要逃脱羁系不可。”小凤仙决定与蔡锷生死同行。蔡锷说:“同行多有不便,将来成功之日,必不相忘!”小凤仙当夜为蔡锷饯行,为他歌唱、为他流泪,仔细叮咛。  蔡锷称和小凤仙游玩并趁机逃离北京,回到云南,通电讨袁。次年1月,蔡锷率军出征,称帝仅83天的袁世凯在内忧外患中死去。同年11月8日,患喉结核的蔡锷在日本病逝,年仅34岁。消息传到北京,在中央公园公祭蔡锷时,小凤仙身披黑纱,前往祭奠。蔡锷的离世带给小凤仙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那以后,小凤仙过起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二次下嫁  小凤仙离开公众视线后,下嫁给当时东北军一个姓梁的旅长,二人生活多年,却没有留下后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她再次嫁人,嫁的是大她五岁的锅炉工李振海。和李结婚时,小凤仙大约50开外。那时,李带着一个14岁的女儿。锅炉工去世之后,她和他的女儿一起生活。   痴呆逝世  1951年初,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率剧团去朝鲜慰问赴朝参战的志愿军,途经沈阳演出,下榻于当时东北人民政府交际处的招待所。小凤仙和梅兰芳联系之后,得以见面。梅兰芳托人解决小凤仙的工作问题,小凤仙被安排在省政府幼儿园里工作。   1952年,小凤仙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于1954年去世。  人物评价  小凤仙成名于上海.走红于北平,无疑是民国初年的风云人物。适革命英雄蔡锷为袁世凯所困,与小凤仙两情相绻,仗义巧施脱逃之计,蔡旋与革命党结合,起义反袁,促成二次革命成功。她的传说在民间广泛流传,脍炙人口。其爱国义举,先后编成电影(《知音》)、电视,普受欢迎。   轶事典故  咬舌示忠  蔡锷在云吉班兴之所至,写了一副对联送给小凤仙——“自古佳人多颖悟,从来侠女出风尘。”这副对联吻合小凤仙的身份和性格,也流露出蔡锷的心情和感情。他将小凤仙比作侠女,内心里已经把她定型,框定了她与自己不仅仅于儿女情长,而是和革命大业有着密切关系。  据说当时蔡锷在这副对联的上方题写了一句“凤仙女史灿正”,但下面没有署名。小凤仙有所不满,对他说:“你我虽贵贱悬殊,但又何必隐姓埋名?”他才只好写上了“松坡”二字,松坡是他的字,小凤仙立刻明白了,眼前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蔡锷将军。当场,小凤仙便把自己的舌头咬破,血滴对联之上,以示对蔡锷的忠诚。  演戏助逃  蔡锷与小凤仙如胶似漆,托梁士诒购行前清某侍郎废宅一所,大兴土木,到处扬言为小凤仙建造华屋。又给小凤仙题辞,说她“此际有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明珠”。蔡锷的这些活动却惹恼了原配夫人刘侠贞,对丈夫又是指责,又是劝戒,引得蔡锷恼羞成怒,先是把不少家具打得稀烂,接着对刘侠贞拳脚交加,棉花胡同里蔡宅闹得鸡飞狗走。  袁世凯听到了消息,派王揖唐和朱启钤两人前去调停、慰问,也不得要领,最终大大松懈了对蔡锷的戒心。  蔡锷扬言要把小凤仙接回家来,刘侠贞不惜与丈夫决裂,蔡锷嚷嚷着要休掉这个泼妇。蔡老太太一开始就站在儿媳一边,经常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数落儿子的不是,并说严冬将届,北方天气大冷,老年人实在吃不消,倘若媳妇要回老家,她老人家也要一齐南归。就这样,蔡老太太和刘侠贞离京南下。过了许久,等蔡锷也离开虎口,一般人才恍然大悟,这是他们母子、夫妻,还有小凤仙使出的一条苦肉计。  [以上内容由"rickyzhang09"分享。]

刘俨 (1394~1457) 明朝状元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刘俨(公元一三九四年至一四五七年),字敬思,钱塘(今杭州)人正统七年,(公元一四四二年)进士第一,授修撰。景泰中,典顺天乡试,力持公道,被黜。后累官太常寺少卿、奉坊大学士,掌院事。卒于英宗天顺元年,年六十四岁。谥文介。俨有文才,著有刘文介公集三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又尝预修五伦书、历代君鉴,并总裁寰宇通志、宋元通鉴纲目。  刘俨嗜书好学,尤擅古文。十六七岁时,从学于族中先达。他在24岁时中举,此后,屡试不第。但他毫不气馁,潜心研读二十年,终于大魁天下,时年已49岁。  刘俨状元及第后,授翰林修撰。正统十一年(1446)与商辂等进学东阁,后为左春坊大学士,充国史副总裁。又升太常寺少卿兼翰林侍读学士。景泰七年(1456)他出任顺天乡试主考。大学士陈循、王文分别为其子陈英、王伦嘱托请刘俨关照。刘俨不为所动,秉公执事,结果陈英、王伦落榜。陈循等仗势奏告刘俨阅卷不公,取士徇私。代宗命礼部与大学士高谷复阅试卷。高谷力言“大臣之子与寒士并进已为不可,况又不安于命,欲构陷考官可乎?”由此刘俨免蹈刘三吾之覆辙。倪克让有诗赞云:“飞章交构徒为尔,美谥玉成文介公。”  刘俨生前曾有一善谕传之:“翰林之职清高固可喜,淹滞亦可叹。譬如金水河中鱼,化龙之期未可必有,而纲罟之患则可必其无。”  刘俨立朝一身正气,居官清介,刚直之声传遍朝野。英宗复位,诏令刘俨署理翰林院事务,正待重用,刘俨一病不起,终年64岁。赠礼部左侍郎,谥文介。  刘俨性慷慨,他学范仲淹购置义田扶贫济困,有借贷而无力偿还者,每每毁据不问。他虽仕途很短,但因秉公办事,不事权贵,关爱体抚民情而名垂青史。  著有《刘文介集》等。   [以上内容由"眼泪笑了"分享。]

苏麟 (969~1052)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苏麟(969~1052前后),宋杭州属县巡检。见[宋]俞文豹《清夜录》[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近水楼台:此故事出自宋俞文豹编撰的《清夜录》。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对部下很宽厚,常举荐随员做官。据说,他在浙江做官时,部下都经他举荐当了官。只有一位叫苏麟的人,因外出办事不在跟前,未被范仲淹举荐。於是,苏麟作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看似咏楼台亭榭、花草树木,实则暗示:好处都被别人占了,而自己却得不到恩泽。范仲淹何等聪明,看到他的诗后,明白了他的意思,因此,写了封推荐信,使苏麟得到升迁。此诗以后成为人尽皆知的成语,用以讥讽藉职务之便,为自己或亲信捞取好处的人。  [以上内容由"GT蓝色≈天籁"分享。]

钱惟治 (949~1014)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钱惟治  [宋](九四九至一○一四)字和世,吴越王宗长子。幼好读书,乾德四年(九六六)授宁远军节度。太宗嗣位,进检校太尉。  善草隶,尤好二王书。尝曰:“心能御手,手能御笔,则法在其中矣。”家藏书帖、图书甚众。太宗谓近臣曰:“钱淑儿侄多多任草书。”因命蛤林书学贺丕显诣其第,遍取视之,曰:“诸钱皆效浙僧亚栖之迹,故笔力软弱,独惟治为工耳。”惟治尝以钟瑶、王羲之、唐玄宗墨迹凡七轴为献。优诏褒答。晚年虽病废犹或挥翰。真宗尝语惟演曰:“腾知惟治工书,然以疾不欲遣使往取。为求数幅进来。”翌日写圣制诗数十章以献。赐白金千两,卒年六十六。又王敦化稿引王士祯秦蜀后记载有:“宋钱惟治善织锦,尝织成连环计九十首。”未知是否一人。《宋史·吴越世家》  [以上内容由"三生石上的精灵"分享。]

韦骧 (1033~1110) 宋朝词人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  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以上内容由"shzbch"分享。]

美国城

  美国城是中国第一个以表演美国人文和自然景观为主题的公园。园内有按1:1建造的美国总统府--白宫,南草坪、玫瑰园,还有总统山,华盛顿纪念碑等。在这儿,不仅能看到夏威夷和印地安风情的歌舞表演,还能在白宫剧场内欣赏到精巧的美国百老汇歌舞表演。  杭州美国城是杭州最大的娱乐中心,它是宋城集团继宋城、杭州乐园、天泉生态园、山里人家、马可波罗主题公园之后又一力作,总投资1.8亿元。1998年9月23日正式开工。  杭州美国城经过巧妙构思布局,融合了美国最具特色的建筑、文化、自然景观和娱乐设施。  主要有热闹非凡的迪斯尼圣诞街、从材质到装修都相同的1:1的白宫、欢迎国宾的南草坪、雄伟壮观的总统山、温馨浪漫的丘比特邮局、回环曲折的漂流河、神圣庄严的婚庆教堂、朴素神秘的印第安村落、如诗如幻的夏威夷、别致明快的快乐堡和直刺苍穹的华盛顿纪念碑等景点。  从入口处欢迎游人的小乐队吹奏仪式开始,各种精彩纷呈的演出将会令您目不暇接、留连忘返。在“迪斯尼圣诞街--华盛顿纪念碑--白宫广场”这一环线上,风趣幽默的卓别林、天真可爱的-人物、骑马挎枪的西部牛仔、坐着驯鹿拉着雪橇派送礼物的圣诞老人和激动人心的化妆舞会等组成了美国城大-的表演方队,极具美国风情;宏伟华贵的白宫剧院里每天上演大型歌舞《飞越太平洋》、《爱情奏鸣曲》;印第安广场和游泳池、漂流河上,美仑美奂的印第安风情歌舞、夏威夷水上歌舞等散发出土著文化的独特魅力。当然,您还可以去白宫南草坪参加美国总统欢迎非洲国家元首的仪式。置身美国城,您时刻会获得意外的惊喜。

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导 游 : 建议作为整个杭州城市观光的南起点。站在并不宽阔的桥面上可以一览六和塔全景,体会杭城依山傍水的味道。   看 点 : 本区游览,以“登六和古塔,观钱江大潮,赏宋城风光,游未来世界”为基点,辐射“溯钱江之源,观海宁大潮”为层面,适宜在秋高气爽,农历八月-潮来临之际游赏为最佳。  介 绍 : 西湖,雷峰塔还有钱塘江大桥是许多中国普通百姓对杭州的最初印象。这座由我国著名桥梁学家茅以升亲自设计的大桥位于六和塔东侧江面,始建为1937年,历经坎坷。它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钢梁双层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全长1453米,其中江上正桥1072米,北岸引桥288米,南岸引桥93米。 小贴士: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观钱塘江大潮。  餐 饮/住 宿/购 物 : 在钱塘江大桥靠近杭州这头有很多风味馆,可以吃到特色海鲜、风味小吃和农家菜。其中三桥下面就有个钱江酒楼。  交 通 : 乘514、504、522、308、538、324、510、K4、K599、2、游5都可以到达。    浙江杭州市

嘟嘟城

  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叫嘟嘟城?其实“嘟”是Do的谐音,“Do都城”少儿社会体验馆是国内首家、场馆规模亚洲最大的少年儿童体验类教育场馆。  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像大人一样,在安全互动的环境中尝试各项工作,体验真实的社会活动,理解通过劳动取得报酬的生存道理,为未来的健康成长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认识基础。  在“Do都城”,孩子们可以尽情选择自己理想中的各种职业:消防员、宇航员、考古学家、记者、医生、机长、设计师、主播、驾驶员、建筑工人……提前在Do都城实现他们未来的梦想!  “Do都城”的建筑、设施、设备是实物大小的70%,完全符合少年儿童活动场所的适用性与安全性的需要。而4-12岁的少年儿童是这个城市的真正主人。  “Do都城”得到了社会各级各类机构的倾力支持!使得“Do都城”这个小社会既是虚拟的也是现实的,孩子们的体验既是仿真的也是专业的。

枫丹白露山庄

  枫丹白露山庄是杭州金马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的一个景观房产项目,它位于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内与梦湖山庄相伴。东临未来世界教堂及夏日雪橇游乐区,南接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梦湖及枫丹白露桥,西面与东方苑别墅项目接壤,北依五云山麓。占地38000㎡,设计建造38幢独立别墅及若干点式公寓。  枫丹白露在建筑风格上以欧陆风情为主格调,园内大面积的绿化铺展出秀美的景观,附近自然环境依山傍水、丽景天成;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得天独厚的人文景观,使枫丹白露山庄将成为南线景区大型高尚别墅群落中的又一处闪亮的风景线。   

白马湖渔村

  白马湖渔村座落于钱塘江南岸风景秀丽的白马湖湿地,是由杭州白马湖观光农业有限公司创办的集生态养殖、餐饮娱乐、休闲观光、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型生态园,公司是杭州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杭州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示范单位。白马湖渔村周边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北与举世闻名的西湖隔江相望,东邻世界休闲博览园和跨湖桥文化遗址,南接东方文化园,西接世界风情园,居杭州黄金旅游圈核心。距市中心仅十分钟车程,有K822、674白马湖渔村站。白马湖渔村,2005年分别通过浙江省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认定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自然景观为依托,以传统文化为内涵,以休闲、观光、餐饮、度假等亲身体验的农业观光园——白马湖渔村,其区域面积200余亩。白马湖渔村配套的服务设施有:特色餐饮区,内设岭南风味的大小雅致包厢20间及高档餐饮大厅,可容纳500人就餐;垂钓棋牌区,有不同鱼种的垂钓鱼塘16只,露天垂钓台100余处,棋牌垂钓木屋20间,同时鱼塘四周遍栽各种名优果树,让游客尽兴采摘;水上度假区,“渔民村落”标准客房39间,其设施设备按三星极要求的同时又不失乡村隐居之韵味。一座具有江南特色的明清建筑---“耕读之家”,宅院厢房,雕栋画梁,黛瓦粉墙,古色古香。院内待设文房四宝、农耕农具,游客至此,无不小憩喝茶,吟诗赋词;会务培训多功能区,内设舞台和高档音响、灯光设备,可保障百余人会务、培训、娱乐的多功能厅3间;白马景观亭,游客登上此亭,风光秀丽的白马湖尽收眼底,使人心旷神怡。游客在此品茶对弈、赏景观花,更是高档会务、陶冶情操之地。  白马湖渔村能为游客提供吃、住、游、娱、购一条龙服务。2004年白马湖渔村被省海洋渔业局和省旅游局认定为浙江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005年被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命名为“杭州市国际旅游(访问点)”;2006年被浙江省旅标委评为三星级乡村旅游点。优美的环境,精致的木屋,高雅的品味及良好的服务,吸引了从多游客纷纷前往。慕名而来的观光休闲中外游客、团队与日俱增。  2006年渔村接待休闲观光散客10万余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杭州开元之江度假村

  杭州开元之江度假村坐落于钱塘江一桥南堍,是华东地区首家四星级度假型旅游涉外饭店,隶属于“中国饭店20强”的浙江开元旅业集团,总注册资金为5000万元人民币。自1996年挂牌四星后,连续七年被评为“浙江省最佳星级饭店”、连续五年被评为“杭州市最佳星级饭店”,并荣膺“浙江省最佳休闲度假饭店”、  “浙江省首批绿色饭店”  、“杭州市消费者喜爱的休闲场所”、“餐饮卫生AAAA级单位”、“中国十佳度假村”等殊荣。   

西兴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新州社区

----

襄七房社区

----

西陵社区

----

温馨社区

----

金东方社区

----

共联社区

----

星民社区

----

庙后王社区

----

西兴社区

----

水电社区

----

七甲闸社区

----

马湖社区

----

协同社区

----

西兴街道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