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温州 >> 龙湾区 >> 永兴街道

永兴街道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邱清泉 (1902~1949)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邱清泉(1902年1月27日~1949年1月10日),原名青钱,字雨庵。浙江永嘉蒲州(今属龙湾区)人。出生贫寒,1925年9月黄埔军校二期工兵科毕业。1934年留学于德国柏林陆军大学。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1947年任国民党整编第五军军长。邱清泉性格狂妄,作战指挥风格大胆,别号“邱疯子”。1948年春,参加围攻鲁西解放区,遭受沉重打击。1948年参与淮海战役,11月驻守徐州,12月弃城西逃,在河南东部肃县被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包围。隔年1月10日在陈官庄突围不成,兵败自杀。  人物生平  1902年 1月27日出生于浙江省永嘉县蒲洲乡中埠(现为龙湾区蒲州),原名青钱。  1913年 就读基圣小学。  1916年 入县城高等小学就读,以第一名毕业(应为现鹿城区广场路小学)。  1919年 “五.四”时发起并参加永嘉膺符区青年联合救国会。  1920年 与同乡黄氏夫人结婚。  1921年 以第二名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现温州中学),毕业后担任家庭教师并准备大学考试。  1922年 考入上海大学社会系,校长为于右任先生。  1923年 生子国贤。  1924年 7月至广州投考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工兵科。  1924年 8月黄埔军校第二期举行学生入学典礼。  1925年 1月6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生总队、第三期入伍生第一营及教导第一团、第二团编为校军,参与东征。  1925年 2月15日淡水之役。  1925年 3月13日棉湖之役。  1925年 4月1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议决,以校军教导团成立党军。  1925年 6月13日党军由潮汕回师广州,驱走杨希闵滇军、刘震寰桂军。  1925年 9月6日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  1925年 9月28日国民政府下令第二次东征,任第一纵队第一师工兵队少尉排长兼任连-表。  1926年 1月,任改制过后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军校入伍生工兵营第三连上尉连长,配属第四军第十二师张发奎部作 战。  1926年 8月18日,强渡汨罗江,指挥架桥。9月开掘地道围攻武昌,武昌于10月10日克复。10月续向江西推进,于赣江架设木桥,供部队渡江。11月7日攻克南昌。清泉赋联:“壮志手中三尺剑,雄图胸里十万兵。”  1927年 1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工兵大队第一队上尉连长。  1927年 5月,宁汉0,遭-关押于军校禁闭室,十余天后逃往南京,又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特工人员关押,后以书信报告总司令后获释。6月,调为总司令部训练处少校科员。11月,调为总司令随从参谋。  1928年 4月,任第九军第三师补充团第三营少校营长,驻南京栖霞山。  1928年 12月,升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期学生队中校队长。  1929年 2月,调任第二师直属工兵营中校营长。  1929年 6月18日,与叶蕤君小姐结婚。  1930年 3月,第二师开拔洛阳参与中原大战。10月,进驻潼关。  1930年 生子国渭。  1931年 4月,升任第十师第五十九团上校团长,驻江西南昌。  1931年 8月,赴汉口担任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政治训练处训练科上校科长。  1932年 兼任江西庐山军官训练团工兵组组长,讲解碉堡战法。  1933年 11月,升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政治训练处少将处长。  1934年 5月参加留德考试,名列九人中的第一名。7月前往德国柏林陆军大学攻读,先至工兵专门学校接受半年入伍训练。  1935年 10月完成工兵学校专业训练,进入德国陆军大学。  1937年 5月毕业回国,并撰写留德报告,建议现代化国防军的建设。任教导总队参谋长,参与淞沪会战及南京保卫战,城陷,至次年2月方行逃出。  1938年 3月,任陆军第二○○师少将副师长。5月,兼任突击军第一纵队司令,以战车营为主,编配工兵营、装甲汽车队、高射炮队、摩拖搜索队、战车防御炮队及步兵营,编入第一战区司令部战斗序列。10月,任新编第二十二师师长。  1939年 12月,率新编第二十二师参加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将军指挥的桂南战役,血战昆仑关。这次战役共歼灭日军5000余人,是国民党正面战场自武汉失守以来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1940年 5月任第五军副军长, 9月,任军委会委员长侍从室参议。  1941年 3月任军训部第十六补充兵训练处处长兼重庆第三警备区司令。  1942年 任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副主任。  1943年 1月任第五军军长。  1945年 冬,驻防昆明,下令镇压-,造成“一二一”惨案。  1947年 10月任整编第五军军长,参与戡乱战役。  1948年 9月22日,晋升陆军中将. 10月,任第二兵团司令官。  1949年 1月10日,在淮海战役(徐蚌会战)中与杜聿明一同在陈官庄突围,后被解放军冲散,在阵地上自杀殉职。时年47岁。1月19日,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上将,发褒扬令明令褒扬,并追赠武官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勋章。  邱清泉死亡原因  被击毙说  解开士兵服,大家看到邱清泉胸部连中七弹(有的资料说是中六弹,据徐光和陆茨等人上世纪80年代共同回忆,是连中七弹),当时分析判断,是一长串机枪子弹扫射过来,将邱击毙的。如果邱清泉真的是自杀,应该朝头部开枪,怎么会在胸部连中七弹呢?徐光当即拍下了邱清泉尸体的照片。这就是至今一直流传的唯一的照片。邱清泉的尸体由民工抬至二师师部。经过被俘的国民党第二兵团的军长、师长们的辨认,确认是邱清泉无疑。包可悦报告了二师政委张文碧(现住南京)。张又向一纵-刘飞、张翼翔作了报告。一纵-决定,给邱清泉殓棺埋葬。墓前竖一木牌,上写:“乐清(永嘉)邱清泉之墓”。消息在报纸、电台公布后,据说后来邱清泉的遗体运回老家浙江永嘉安葬。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出版的各种战史、回忆录等,在提到邱清泉时,都说是“击毙”。  自杀说  但是,时隔40多年后,又冒出了邱清泉是“自杀身亡”的说法。说什么邱清泉命令通信兵何永福向自己开枪,一枪击中左胸,一枪击中右胸,邱倒地,但双目未闭,自知未死,又拿枪自射两枪,均未射中身体,后因流血过多,力竭而死。跟随邱清泉逃跑的警卫营营长远硕卿,天亮后见到搜索战场的解放军,遂举手投降。因远硕卿已化装成士兵,又身负轻伤,解放军予以释放。  人物评价  史臣曰:清泉为将,多远虑,屡出奇谋。临阵骁勇,击倭多勋,与钟麟齐名。雅爱诗道,可称儒将。殁亡沙场,自是如归矣。  [以上内容由"小然然"分享。]

赵建大 (1170~1235)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赵建大:字嗣勋,永嘉县膺符乡六都新建街(今龙湾区状元镇)人。南宋嘉定四年(1211)状元及第。嘉定七年(1214)任秘书省正字,八年(1215)为校书郎,九年(1216)九月任著作郎,十一月知嘉兴府。十三年(1220)以都官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至工部尚书。工诗。据清光绪《永嘉县志》载:“状元桥,南宋嘉定间状元赵建大所建。”龙湾有状元桥,里人为纪念赵建大而名。地因桥名,沿袭至今。  赵建大幼时聪颖,入过永嘉县学,也到临安(今杭州)入太学,学经史也学预卜。在永嘉六都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永嘉六都有个渡口,水深河面宽,经常发生沉船事故。有一次,赵建大从临安读书回家,在夜间经过渡口时,听到水底下有讲话声:“明天本应有一个头戴铁帽的人来代替我的鬼命,可是被状元止住了。”第二天正下着雨,赵建大也准备在那里过渡,见渡船中客人已满,这时果然有一个人头顶铁镬子要过渡,被赵建大叫住一同等下渡,不要再乘这趟渡船过渡。后来传来不幸消息,那趟渡船在横渡途中已沉没。过了几年,到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赵建大殿试时夺魁,中状元后于嘉定十三年(1220年)为乡里捐资,在渡口建造9孔石拱桥,建筑得精巧坚固,造型美观,命名为“状元桥”,因而六都也改名为状元桥村。该桥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但已于1983年因需改建,重建改为钢筋混凝土的拱桥,来往可通汽车。  [以上内容由"zxcv"分享。]

王瓒 (1448~1504)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王瓒(1448~1504),字思献,号瓯滨,一号环庵,永嘉华盖乡李浦村(今温州龙湾区永中殿前村)人。  王瓒于弘治八年(1495)乡试考中第三名。翌年会试第十五名,殿试第二名,授翰林编修,参与纂修《大明会典》。正德五年(1510),升侍讲,充经筵讲官,进讲“举直错枉”一章时,他例举宦官宫妾干政,以讽谏时事,触怒大宦官刘瑾,被贬为国子监司业。直到刘瑾被诛,他才官升南京国子监祭酒,校注《四书》、《五经》,改北京国子监祭酒。正德十二年(1517)九月,擢礼部右侍郎。  当年武宗好巡幸,储位久虚。王瓒曾-劝谏:请育宗室一人于宫中。又疏请武宗回銮罢犒军,武宗终不省悟。  嘉靖之初,世宗封生父兴献王为皇考,交礼部-集议崇祀兴献王典礼。礼部尚书毛澄、首辅杨廷和极力阻拦,并商议以古时汉代定陶王、宋代濮王的史实为根据,凡与此议有不同意见的“即奸谀,当诛”。进士张璁对王瓒说:“帝入继大统,非为人后,与汉哀、宋英不类。”谁想王瓒竟将此言“宣言于众”,杨廷和十分恼怒,令言官列出王瓒的其他过失,将他贬为南京礼部侍郎。不久,王瓒又以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嘉靖三年(1524)去世。  王瓒为官近三十年,历事三朝,四次出任科举考试官,两袖清风。朝廷赠他礼部尚书,谥文定。  著有《正教编》、《瓯滨集》、《弘治温州府志》等。   [以上内容由"第七感"分享。]

张天麟 (1586~1639)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张天麟(1586—1639),封疆大吏。字季昭,号平符。永嘉场三都普门(今龙湾区永中街道普门村)人。万历四十年(1612)乡试夺魁,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廷对获二甲第一名(传胪)。历官礼部祠祭司主事、精膳司员外郎。崇祯元年(1628),外任江南苏松参政,旋改广东督学、按察使,历官福建右布政使,湖南布政史,云南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任广东督学时力矫文风,褒贤贬劣,奖掖贫寒生员。任布政使时兼管海运盐税,清廉不阿,拒贿惩贪;在湖南严厉打击恶势力,维护平民权益,调离时,湘中百姓呼号攀辕数百里。博学多闻,著有《宦游纪事》、《国朝通纪》、《古今史纂》、《经济录》、《松台诗集》等多种,其诗45首收入《东瓯诗存》传世。  [以上内容由"黑子"分享。]

瑶溪

瑶溪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介 绍 : 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温州市东郊的龙湾区境内,距离市区中心仅16公里,因“溪石皆色”而闻名,有金钟瀑、瑶溪泷、钟秀园、龙岗山和千佛塔五大景区,尤以幽谷金钟、水石同踪、铁壁潭影、梅林深、山色湖光、鹭鸶闲云、烟雨朦胧、仙叠龙岗、千佛春秋、钟灵毓秀等十大景观最为著名。 瑶溪是温州历史文化名胜荟萃之地。龙岗山遗址,距今四、五千年,唐立国安寺,宋造千佛塔,明建玄真观,明清以来名士云集,众多摩崖碑刻、文物古迹点缀于碧水玉石之间,自然风光与人文英华浑然一体。瑶溪伏夏清凉、隆冬燠温,林果海鲜四时丰饶,区内温州外商活动中心按四星级旅游涉外饭店标准建造,是会议商务、度假休闲、观光旅游的理想选择。  交 通 : 在安澜亭码头东侧的陡门头乘6路车或飞霞桥(汽车南站)乘9路车直达瑶溪。      浙江温州市

国安寺石塔

国安寺石塔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国安寺石塔  石塔座落龙湾区瑶溪镇皇岙村五峰山东麓国安寺前。  《永嘉县志》载:“国安寺在膺符乡(今瑶溪乡一带),唐乾符间(874—879)建。”  塔系楼阁式青石仿木构建筑,六角、九层、实心,高18.6米。台基由长方形条石铺就,周边雕刻“九山八海”纹,须弥座上、下枭刻有仰覆莲,束腰各面浮雕形态各异的狮兽,底层偏高,置木构副阶。从第二层开始,各层之间设有腰檐,上层塔身直接置于下层腰檐之上。每层转角处设角柱,分瓜棱形和六角形二中。柱间刻阑额、斗拱支承腰檐。壁面浮雕佛教造像,每层每面18尊,分两排全跏趺坐于壶门内的莲花座上。第一层则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每面两排六个小壶门,内坐佛像六尊,下部分其他各面相同,唯西面正中两柱间浮雕佛像2尊,全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并设背光、垂幔。塔身雕有佛像1062尊,与地宫内碑文:“贤劫如来像合一千躯,复镌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分身佛,盖表法华踊现之象”的记载吻合。  腰檐用石材雕出角梁、板桷和有筒瓦的屋面,翼角起翘平缓,梁端留有孔洞用以悬挂风铎。塔刹早毁,1987年落架大修时恢复,现为铁质葫芦形。同时发现塔内造塔碑记12方,载有北宋元祜庚午年(1090)、癸酉年(1093)等纪年,可见该塔建于1090—1093年。  该塔庄严挺秀,雕刻优美,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1989年列为浙江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天柱风景名胜区

  天柱风景名胜区  温州市天柱风景名胜区地处瓯江口南岸,大罗山东麓,总面积12平方公里。登上山岗,遥眺东海,令人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振。景区地理位置非常优越,距市区中心28公里,离温州机场仅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景区所辟交通主干道与永强大道、天中公路相通,游客来往驻足相当方便,市区可乘21路公交车,309中巴车天柱站下车,9路、22路、603中巴转808中巴车即可到达。   天柱风景区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人文景观丰富,以“峰奇、石怪、瀑飞、水碧、庙古”见胜,有荣阳园、观海坪、天柱寺、盘谷湖、五折瀑、天柱峰、弥勒峰、观音峰、美人峰、鲤鱼倒游、狮子壁、陶成洞、老虎洞、爬山石、母子岩、骆驼石、八戒贪吃、仙人影、第一山、百家尖等四五十个主要景点。诸景相得益彰,交映生辉,形成一派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葱茏苍翠、清幽静谧的自然环境。历代骚人墨客留下了许多真迹墨宝和名句佳作,为天柱胜景笼上一层浓郁的文化色彩。     一个个令人留恋忘返的景点,一处处让人回味无穷的地方,天柱愿与你共享美丽的山水画卷。

石坦山公园

  石坦山公园:拾级而上直通大罗山  地点:位于龙湾区状元街道,为大罗山北侧余脉,是大罗山步行登山步道的出入口之一。该园西邻石坦村,东接岩岙村,南靠大罗山生态公园。  概况:整个公园建设面积约39.4公顷,其中山体面积为37.5公顷。该园总投资1930多万元,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主要包括新建上山健步道约100米,修整原有健步道约4500米,建设入口广场及长廊等配套设施;二期工程主要建设主题广场、桥景观区、木平台、停车场及厕所等配套设施,估算投资1409万元。目前,一期工程已完工,今日试开园;二期工程预计明年年底前完工。  亮点:主打“运动”特色,打造集生态、运动、休闲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山地公园。顺着入山口的游步道,沿着游步阶梯向上,直通大罗山,可到达瑶溪、茶山等地。走累了,不妨在半山腰的碧海亭、花语亭上休息、停留。  行车线路:从市区新城往石坦山公园行车的市民,可先上瓯海大道至龙腾路口下,再从瓯海大道辅道上调头往市区方向开,过了山洞右手边就是石坦山公园入口处。  

永昌堡

永昌堡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昌堡     在温州龙湾区永中镇境内,有一座迄今已有450年历史的古城堡——永昌堡。东临东海之滨,西倚大罗山麓,素有“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之称,是一座名人辈出、文化深厚的历史名城,是温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永昌堡雄伟壮观,南北长778米,东西长445米,城高8米,周长2866米,堡内11座造型、色彩各异的明代石拱桥与上下二河相呼应,其状元府、督堂第、王绍志故居等18幢明清年代古民居更衬托出城堡古色古香的韵味。素有“江南故宫”之称的永昌博物馆更为旷世一绝。  北城内的文化公园里的九峰峥嵘、华阳古洞、畅湖观鱼、古堡炮台、吉祥金鱼等景点,为这座美丽的古城更增添了色彩。公园北面筑有一幢仿古式的藏书楼,内藏五代族谱、王氏家碌《半山藏书楼》等罕见文物和古今中外书籍2万余册,可供爱好者阅读。  永昌堡是温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国防科学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汁原味的古代景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旅游爱好者。永昌堡

灵昆岛

  灵昆岛  浙江省唯一的滨海型旅游度假区灵昆岛位于瓯江入海口,具有“沙洲绿树,江海一色”的景观特色。岛域平坦开阔,绿树荫荫,具有浓郁的田园风光意境。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岛上有面积超过万亩的果园,以桔和葡萄为主,拥有“蓝色田园”的美誉。  灵昆岛拥有一万亩近海海水养殖,游客可亲自亲身体验渔民的乐趣,下海捕捞,动手烹饪或享受在水上垂钓低唱浅饮的乐趣。一望无际的滩涂,和时而惊起三两只白鹭,定会让你乐不思归。   灵昆岛为理想的城郊型休闲度假区,交通便捷,岛西端与大陆有灵昆大桥相连,从市区乘公共汽车可达。岛域平坦开阔,绿树成荫,田园气息浓厚,富南亚热带风光魅力。林木为岛上一大景观,植有各种树木近百万棵,纵横成列,以榔榆、木麻黄、桉树居多,间有百年老榕树,曾被评为浙江省"绿色小城镇"。物产丰富,柚、葡萄、西瓜、黄桃等瓜果,青蟹、对虾、文蛤等海产,皆以质优而闻名。

国安寺塔

国安寺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宋  地址: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瑶溪镇皇岙。  建于北宋元祐五年至八年(1090-1093年)间。塔为楼阁式实心石塔,高九层,平面六边形,现残高约17米。  国安寺建于唐乾符年间(874—879)。国安寺塔为北宋元祐五年至八年(1090—1093)建,六面九级实心,原通高18米余。系青石仿木结构楼阁式塔。塔下有雕刻精美的须弥座。底层设回廊,塔身遍雕佛像,共计1026尊。腰檐平缓,檐口刻出瓦垅和脊,檐下施斗拱,顶安塔刹。  近千年来,国安寺千佛塔以其挺拔的身姿,掩映在青山翠谷间,历经了岁月的沧桑轮转,承载着厚重的文脉。  1989年12月12日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双岙石胜观摩崖

  双岙石胜观摩崖造像位于永昌双岙村古佛岩,石胜观,石结构,依山而筑,前为五皇殿(晚清建筑),西临沙岙龙潭。  石胜观造像,容相慈祥,造型古朴,刻工精炼,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同时可以看出先民们为母亲驱除病苦,延长寿命的虔诚、苦心的高贵品质,就造型风格而言,是浙南地区少有的宋代造橡。  

温州大罗山

  大罗山位于温州城区东面,是温州城的天然屏障,山中森林茂密,绿树青翠,几个大水库绿水涟漪,被衬烘得碧绿的天空中,漂着几片悠闲的白云,风景优美如画,最高峰百岗尖高约600米;矗立在群峰之巅,似显突兀拔萃之姿。

龙湾炮台山

  龙湾炮台山  龙湾炮台山位于瓯江口南岸,面积7000平方米。炮台山东北面突兀于滔滔江面,与乐清磐石山的"镇瓯炮台"隔江相望。南面山麓有陡门,与龙湾村落毗邻;西面为江湾。山中存有清光绪年间建造的炮台遗址。

五美园

  五美园位于大罗山西侧,茶山镇罗丰村,由实际禅寺、逆川墓、顾公洞、莲花岩、金锁岭、观音洞、纺车岩、瞿丝潭及卧龙潭等组成。

温州金山寺

温州金山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金山禅寺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市级风景名胜区大罗山西南山麓的金山,南西北三面环山如屏,华峦叠翠,郁郁葱葱,寺前金山河碧绿涟漪,流淌不息。毗望东海,潮汐涨落,朝暮消长, 东南方天马山(元宝山)骋驰而来,过横塘山接歪头尖,西面耸立尖毛厅、八份山、莲花心山与水碓坑四山,势甚雄强。茅垟山自北延西迤逦,一山峦隆起,即燕窠山,山川奥衍怀抱者为金山也。周边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有巡检司、闾山宫、清风宫、道任洞、八柱台、百家尖、金山河、庄泉绿岛、天河水库、天柱寺景区、瑶溪景区、仙岩景区、茶山景区、香山景区、三洋湿 鼓楼  地及寺庙星罗棋布。真是山海气象,钟灵毓秀,通径清幽、尘外山门,一片佛天。置身于蓝天、青山、宝刹、晨钟、暮鼓、香烟、梵呗、经咒之中都能启迪人生,净化心灵。所有的人我是非、荣辱得失、甘苦辛酸、恩怨仇结,都化为无际的浮云,随风而逝。留下的是对生命真谛的领悟。这种觉悟,就如一盏永不熄灭的慧灯,照亮你的人生旅程,无论何时何地,不再迷茫。  金山禅寺旧称释真庵初创于清雍正年间(约公元一七二九年),时寺院规模宏伟。寺僧诵经礼佛, 成为当时方圆几里著名佛法道场。可惜后毁于战火,又经历0的重创,仅存佛殿几间以及平房若干。至公元一九六二年住持僧月妙师,见原筑石室浅陋而卑有慢宝相尊严,又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落实宗教信仰政  策,于是发心扩建,以宏佛宇,拓宽基址,重构大雄宝殿、山门及东西楼庑,轩楹爽垲。至今,由住持僧释圣智师根据(温市[2007]139 号)《 龙湾区天河镇中心片控制性详细规划 》金山禅寺已纳入以“天河镇中心地区,东到滨海大道,西抵环山东路,北达钟桥路—三甲街,南至大罗山麓—纬十二路…”的自然景观为主的生态旅游线路。鉴于寺院整体尚且壅挤,虔心发愿,整顿清规,勤修净业,而得到上级有关领导和信善大力支持,扩建-区: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藏经阁、大雄宝殿、伽蓝殿、祖师殿、观音阁、大悲堂,重塑绘诸佛金身、增筑修行区:大讲堂、戒堂、斋堂、禅舍、居士楼、亭台等建筑,寺院占地面20亩。旨为广行众善,引导信众树立正知正见,和偕社会,惠及闾里,人物繁庶,造福一方。   愿普天下有情之信士信女,同发胜愿,同植胜因,同结莲缘,同证菩提,同成正觉,-善果,同建金山。 金山禅寺正在扩建筹募,建设之际,望莲友广结善缘, 欢迎信众随喜。  通讯地址: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天河镇三甲  邮编:325025

张天麟家庙

张天麟家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张天麟家庙(又叫天麟公祠堂)坐落在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普门村(三都)五芳巷,始建于明崇祯中期(1645年)前后。传说到了清乾隆年间,三都普门土地堂又遭火灾,延及家庙,因此张氏四派子孙,在乾隆五十二年(1788年)左右,在原址上集资重建张天麟家庙,坐北朝南,五间二进,门厅通面宽10.7米,通进深3.93米。正厅通面宽10.85米,通进深9.7米,占地约2000平方米。天井、月台、通道都是长条石平铺而成,大门前还有一对双石碣(旗竿夹)显示了家庙的显赫地位,祠前面有朱垟山,永昌堡、白水天柱峰凌云耸立;祠后有黄石山大尖峰而带瓯江,东面是流水(沧河支流)、小桥人家,西面是中河道直通白水永中,水陆交通,十分方便,风景秀丽,环境幽雅,气势庄严。  由于年久失修,该祠破漏不堪。到了文革破“四旧”时,-们把扁额、祠破门、旗竿夹、碑文等都一扫而光。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西首围墙被拆毁,墙内16米长、4米阔的面积被人家占有去建造楼房了。  1985年以来,瓯海县文物管理部门,对张天麟家庙也相继拨款,到1991年春,瓯海县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该祠为县级文保单位,上级有关部门共计拨款3万多元,并发动了张氏后裔,积极参与集资工作,几年来共集资25万元以上。家庙修建得面貌焕然一新,恢复了原来的风雅清幽,气势雄伟的景象,同时刻石立碑,将张天麟生平爱国爱乡爱人民的光辉事绩弘扬于世,中堂上还挂着天麟公上四代的画像,其中明嘉靖内阁首辅张璁的像挂在首位,显得格外庄严肃穆,供世人瞻仰、缅怀。  张天麟 (1586~1639)  张天麟(1586—1639),封疆大吏。字季昭,号平符。永嘉场三都普门(今龙湾区永中街道普门村)人。万历四十年(1612)乡试夺魁,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廷对获二甲第一名(传胪)。历官礼部祠祭司主事、精膳司员外郎。崇祯元年(1628),外任江南苏松参政,旋改广东督学、按察使,历官福建右布政使,湖南布政史,云南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任广东督学时力矫文风……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张天麟 (1586~1639)  张天麟(1586—1639),封疆大吏。字季昭,号平符。永嘉场三都普门(今龙湾区永中街道普门村)人。万历四十年(1612)乡试夺魁,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廷对获二甲第一名(传胪)。历官礼部祠祭司主事、精膳司员外郎。崇祯元年(1628),外任江南苏松参政,旋改广东督学、按察使,历官福建右布政使,湖南布政史,云南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任广东督学时力矫文风……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永兴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兴北社区

----

兴中社区

----

兴南社区

----

民乐社区

----

乐一村

----

下兴村

----

沙园村

----

榕树下村

----

永兴街道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