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温州 >> 苍南县 >> 灵溪镇

灵溪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滨海—玉苍山

  介 绍 : 滨海--玉苍山为省级旅游风景区,景区总面积约210.5平方米公里,以陆岸金沙、山巅石海、古窖村寨等独具特色风韵的自然景观闻名遐迩、受人青睐。 滨海--玉苍山风景名胜区分为滨海、玉苍山两大部分、由渔寮、炎亭、玉龙湖、玉苍山、呂溪五个景区和町步头、 蒲壮所城两个独立景点组成,另有石聚堂、鲸头、燕窝洞三个县级风景名胜区,构成以新兴县城灵溪镇和“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龙港镇为依托的风景旅游体系,与温州市南、北雁荡山和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等景区形成区域性旅游网络。 景区由山岳、河谷、平湖三大部分组成。堪称一绝的古村落棗碗 ,完整地保留了商品经济萌芽时期的工场、民宅、戏台和厂宇,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由渔寮岙和雾城岙两处沙滩组成的渔寮沙滩则以海水清澈,沙粒金黄而闻名,被人称为黄金海滨浴场,游客登临还可看到明初建造的古哨城和烟墩遗址,品尝“天下第一鲜”的文蛤和甘美的四季柚。炎亭沙滩成新月形,深黄色石英细沙晶莹如玉,柔软如丝,走在上面如履绒毯,及至夏日,更似仙境。  交 通 :   从温州市区牛山北路客运中心乘客车到苍南灵溪镇,再转车可达该景区。       浙江温州市  灵溪镇  灵溪镇位于浙闽交界处鳌江流域,是浙江省最南端的一个县城。西南距闽东地区仅16公里,北上83公里即温州市区,西依玉苍山,东濒东海,周边与浙江平阳、文成、泰顺三县和福建省福鼎相毗邻,是浙江南大门。104国道横贯全镇,3条鳌江支流(横阳支江、肖江塘河、沪山内河)穿城而过,4条县级公路在镇内交汇,客货车直达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拟建中的温福铁路 、已开工的同江至三亚…… 详细++

玉苍山森林公园

玉苍山森林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玉苍山森林公园位于苍南县西北部,距县城灵溪镇32公里,景区形态各异的怪石组成的石海、看似无源却有源的山顶湖群等自然景观,与茂林、云海、古寺、幽洞交相辉映,组合成独特的湖光山色。  石海:玉苍山无石不奇,无石不美。相传山中有七十二景,在海拔700-1000米的山间,遍地都是天然石雕,它们似鸟,似龟,似兔,似马,似蛇,似蟹,似大象,似南瓜……个个形态逼真,形成了石的海洋。  石海里既有两三层楼高的巨岩拔地而起,也有小如箩筐的石块四处散布,一切石头都没棱角。状如波涛汹涌的石海中有块“覆舟岩”如船只倾覆,仅露出船底在海面飘荡。重达数百吨的“摇动岩”支点巧妙,可用人力摇动。  边上的“回音石”,人站在上面高呼,四处皆应,五块各高3米的巨岩,等距离组成“仙人碇步”放置在山脊,如溪中碇步,仅供仙人行走。  “石瀑布”:最令人称奇的是面积上百平方米的“石瀑布”,它上面没有任何水流,看起来却水流泻,动感强烈。这座天然石库能群观,可独赏,能远眺,可近看,观感各异,但无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攀登“好汉摩天岭”:位于玉苍山主峰右侧,三条并列、长数十米的巨石山脊呈35度倾角直指苍穹,两边面临山谷,让人望而生畏。  “好汉摩天岭”虽然险恶,有勇气者都能攀登上去。它陡峭险峻,石体浑圆无棱,但砂状花岗岩的磨擦系很大,只要奋勇向上,就能经此有惊无险地登上海拔921.5米高的玉苍山极顶。极顶周边几十公里范围内都是群山,  可领略一番“会当凌绝顶,一览群山小”的意境。门票·开放时间  50元交  通  从温州市区牛山北路客运中心乘客车到苍南县灵溪镇,再转景区班车。  自驾车:玉苍山旅游交通图  杭州方向可从桥墩观美出口,至104国道线前进6公里,后转右直达玉苍山。福建方向,可从福鼎市出发经过桥墩镇到森林公园,里程46公里。  苍南县城至森林公园,里程95公里;平阳县南雁荡山国家风景区至森林公园,里程110公里。   

苍南渔寮景区

苍南渔寮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导 游 : 渔寮景区是集避暑、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省级风景名胜区(AAA旅游区),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它位于苍南南部,距县城60多公里。清朝雍正元年,柯、杨两姓祖先从福建泉州迁居此地搭寮捕鱼,故名渔寮。 景区面积2.3平方公里,具有山青、水碧、沙净、海阔、浪缓、石奇等特点。 渔寮大沙滩长2000米,宽800米,呈新月形,是我国东南沿海大陆架上最大的沙滩,可供万人同时入浴,是理想的海滨浴场和沙滩、海上运动场所。 介 绍 : 宽阔平坦的沙滩上养有“天下第一鲜”——文蛤,因没有污染,此地出产的文蛤是日本指定进口的海产品。潮水退后,沙滩上便出现大量菊花状、冰裂状花纹小洞,里面不时有小蟹们进出。在沙滩上追赶四处横行的小蟹是一个乐趣,如果运气好,你还能在沙滩上捡到五光十色的贝壳。 在沙滩的中部有堆重重叠叠、大小不等、内部空空的石头叫音乐石,用石头叩击不同的部位,能发出大鼓、小鼓、小锣等五音七律,或铿锵洪亮,或低沉悠扬。 渔寮大沙滩对面800米处有个海岛状似大乌龟,圆圆的脑袋,半圆形的外壳,就象一只海龟遨游在碧波荡漾的大海上。据说,它就是吕山0派来送黄九师公回家的大神龟,因迷恋渔寮的美景,也就不愿回去了,从此永远留在了渔寮。 交 通 : 先到苍南县城,然后乘车至马站镇,这里到渔寮仅几公里路程,每隔十几分钟就有一辆中巴车到渔寮。温州乘客可直接由温州乘车至马站镇再乘中巴车到渔寮。       浙江温州市  马站镇  四季柚,又名四季抛,因一年能多次开花结果而得名,苍南四季抽原产于苍南马站区魁里乡下魁村,系清乾隆年间魁里周之桢用普通实生柚选育而成。距今已200多年,在马站镇下魁村至今尚保留一株 150多年生老树。  清朝中叶,四季柚已被人们称之为“仙家名果”作为贡品或珍贵之礼品。但由于当时的生产力与小农经济的限制,四季柚发展缓慢,主要分布于房前屋后,解放…… 详细++

碗窑古村旅游景区

碗窑古村旅游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碗窑古村落是浙南一带民居建筑群与山水融合最为典型的古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民族民间建筑魅力民村”、“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浙江最美丽的乡村”。  碗窑村,由明末清初开始形成并一直保存至今,大部分的建筑物、手工作坊及设施等为历史原物,被誉为“明清时期手工业制瓷的活博物馆”。至今它仍完整保留着古老村落形态,拥有300多间清初所建的民居极具特色,其中八角楼、吊角楼最具代表性。龙窑、古戏台、三官庙尤为可观。  它是众多姓氏小聚居的陶瓷村,它既是浙南地区闻名的水乡古村,又是一个文化古村,拥有丰富的清、民国时期传统民居建筑、制瓷作坊和瓷器遗存,自然山水资源优越,充分体现了先人在村落选址、院落布局、建筑构造、装饰技巧、制陶技术等方面的高超水平,有着非常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一部研究浙南乡土文化、乡土建筑和陶瓷发展史的活教材,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早在300多年前,此地生产的陶瓷器皿就远销东南亚诸国及台湾地区,当今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制瓷工艺。当前,碗窑古村大力修建完善了许多旅游基础设施,提倡和发展旅游业,已走出深闺,为世人所知,日益受到各地游客的青睐。2014年接待游客量达50万人次,已经成为浙南一带盛名的旅游胜地。

苍南革命烈士陵园

苍南革命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苍南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有着悠久、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早在大革命时期就有著名的白沙盐民-、农民武装攻打平阳城等。此后,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许多英勇的苍南儿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生命。为纪念先烈,教育后人,苍南县委县政府投资600万元,于 1990年春建成苍南革命烈士陵园。多年来,该陵园免费提供参观、瞻仰、学习、游览,每年接待社会各界参观人士达4万多人次。   苍南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苍南县城灵溪公园山麓东南侧,总占地面积1.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主要设施包括烈士墓、烈士纪念馆、陵园大门、石牌坊、亭、廊、综合管理房等建筑和陵园绿地。烈士墓位于烈士纪念馆西侧,占地面积198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四周环绕着青松翠柏。墓室表面采用数百块名贵“四川红”花岗岩砌成,每块花岗岩上刻着一位烈士的简历,其中有王国桢、张培农、吴毓、朱程、林夫、吴信直、陈式纯、林珍等768位革命烈士的英名。墓体正面似两面巨幅大旗,两座墓室中间屹立着著名书法家、史学家苏渊雷教授题写的“英烈千古”纪念碑。墓室前面是381平方米的祭坛,墓体两边竖立着由张爱萍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 和由叶飞题写的“中共鼎平县委员会纪念碑”。烈士墓前草坪中竖立着高10多米的三级立柱式纪念碑,正面镌刻着-题写的“苍南革命烈士纪念碑”9个大字。   迎着陵园大门石牌坊的是烈士纪念馆、纪念亭和长廊等错落有致的仿古建筑,背景映衬着高耸的灵山塔,凝重壮丽。通过陵园大片绿地,沿着135级台阶而上即到达烈士纪念馆。纪念馆系四合院式仿古建筑,张爱萍题写的馆名悬于大门上方,廊柱上有中国书法家协会秘书长谢云等撰写的对联。馆内分4个大厅,陈列着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40位苍南籍著名烈士的照片、生平事迹和768位烈士英名录。通过300多张照片、画面及100多件革命文物,将历史背景与烈士人物事迹紧密联系在一起。2008年3月开始,中共苍南县委、县人民政府又投入70万元,对陵园进行维护和修缮。   苍南革命烈士陵园是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国防教育基地、苍南县文物保护单位和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林夫纪念馆

  林夫(1911—1942),原名林裕,字宽如,苍南县人。他擅长绘画、篆刻 ,尤精于木刻 ,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我国木刻运动先驱者之一。1930年,他入读温州瓯海中学(今温州四中),193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同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因雕刻马克思像,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关押。1936年10月,其作品在“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上展出,得到鲁迅的赞赏并座谈合影。“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后,他返回平阳,参加山门学校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任新四军流动宣传队领导人,活动于浙南,并为温州中共组织的文艺刊物及《暴风雨诗刊》提供木刻稿;同年5月,在中共平阳县委工作,先后任县委委员、宣传部长、组织部长。1939年夏,北上延安,途经金华受阻,折回平阳。1940年春,他在投宿《平报社》时被国民党顽固派逮捕,不久,被押解到上饶集中营;1942年6月,集中营南迁至福建崇安赤石镇,在参加越狱-中,他因腿部有残疾,行动迟缓,被押解部队追杀于赤石河畔。   林夫纪念馆,位于苍南钱库镇林家塔村。该馆1998年开始兴建,1999年夏竣工,并对外开放。纪念馆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米,包括3间仿古建筑的主楼、5间二层综合楼和双向走廊、飞檐琉瓦的牌门、围墙等。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帧高3米、宽2.7米的大理石雕像,再现了当年鲁迅先生与林夫盘坐欢谈的情景;纪念馆展示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林夫生平事迹介绍,第二部分是林夫生前的版画木刻作品共46幅,第三部分是文艺界的老前辈、林夫的同学、战友的题字、楹联、书法共40余幅,第四部分是浙江版画陈列室,第五部分是电视专题片《林夫》的播放室。   林夫纪念馆是温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华阳革命烈士公墓

华阳革命烈士公墓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华阳,地处浙闽交界的革命老区。1934年至1937年间,华阳人民在红军闽东游击队、独立团(即红军七军团挺进师)直接领导下,与敌展开了浴血斗争。其中,当地畲民李圣夫、李招弥等受当时在福建一带活动的闽东游击队影响,最先接受党的教育,并相继加入地下党,于1934年秋受党组织的派遣回华阳牛角湾开展地下活动,并先后吸收了李先滚、李先静、廖国怀、廖国秉、廖宝务、李招乳、李学通等二十多人参加红军,1936年春推荐李先滚参加独立团,从此,在华阳地区便有了一个红军的小组织。此后,到解放为止,华阳地区的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战斗岁月里,先后有30人烈士光荣献身。   华阳革命烈士公墓,位于苍南县观美镇华阳旗竿岗老鼠山。1959年12月兴建,坐东朝西,1980年12月重修,占地面积760平方米,建筑面积323平方米。   公墓主体建筑有纪念碑、烈士墓穴等。纪念碑高约10米,碑上题写“为人民革命事业英勇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碑的两侧是花坛,栽有各种花卉。碑后是一列横向长约13米、高约l米的墓屏,安葬着15位烈士。烈士墓穴上方书写“缅怀先烈、爱我中华”的醒目标语;左边安葬着7位烈士遗骸;右边安葬着8位烈士。以上30名烈士中,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当地烈士22名,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解放军官兵8名。墓屏的左侧背面还安葬20位烈士遗骸。这些遗骸分别从埔坪、昌禅、渎浦、五凤、挺南、观美等地迁入,其中有驻矾山0一六部队的烈士。公墓四周筑有2米多高的围墙,内外青松翠柏环绕,蔚为壮观。   华阳革命烈士公墓是苍南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护法寺桥和塔

护法寺桥和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宋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望里社区  0寺始建于唐代大中(847—866)年间,是当地著名寺院。明、清都有重修,清光绪二十八年最后一次重建,民国三十三年(1944)毁于兵火。其遗址至今仍清晰可辨,规模颇大。2002年,在原0寺的旧址,又新建一幢大雄宝殿。0寺始建时,没有寺、塔。到宋元祐三年(1088),才在寺前先后建成一座石桥和七座单檐塔,又称0寺桥和0寺塔。  0寺桥,为梁柱式石桥,造型古朴大方,结构稳固,保存完好,具有浙南山区北宋初期石桥风格。桥长10.30米,宽2.30米,通高3.90米,3孔4墩,左右两孔净跨2.25米,中孔净跨3.75米。在中节北首桥板侧沿横刻“时元祐三年(1088),岁次戊辰,十二月癸酉朔二日建”,可得知此桥建桥确切年月。  0寺塔,建于北宋,仿木构楼阁式六角平檐青砖塔,相传原有七座,现存三座,其中宋代原物一座,塔顶已毁,残高4.2米,底层台基雕刻九山八海纹,上置两层须弥座。上层束腰,各面刻宝相花;下层雕饰莲瓣、花草纹;束腰每面浮雕狮兽;塔身瓜楞形,正面辟壶门。宝盖周围饰垂幔。塔檐由棱角牙子叠涩挑出,檐下以斗拱承托,简瓦屋面。砖塔小巧玲珑,造型精致,是研究浙南地区宋初砖塔建筑工艺的实物资料。现存完整的两座为后人仿建。  0寺桥和塔于1983年6月被列为苍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2月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截止目前,0寺桥和塔与桐桥石棚墓群为钱库镇仅有的二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式纯烈士墓

陈式纯烈士墓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陈式纯(1903—1935),苍南县金乡镇五一村人。少年就读于金乡小学和宜山高等小学,毕业后即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积极投身“外争国权,内惩-”的斗争中。1922年他带头创办了暑期补习学校,建立了金乡运动场和新曦书报社。同年于省立第十中学毕业,即考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不久因革命工作需要转至天津南开大学就读一年,便结束了读书生涯。1926年在河南洛阳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受党组织派遣,先后在河南、湖北、江苏、上海等省市进行地下革命活动。由于他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不辞劳苦,深受组织和战友的赞许,遂被擢任为中共江苏省委委员。他一生先后四次被捕入狱:前三次在汉口、武昌与上海,每次均经党组织竭力营救获释。第四次是1932年10月10日,他组织并带领群众在上海沙渡路举行规模宏大的--活动,不幸被捕,遭受两年零四个月的折磨,1935年2月18日牺牲于上海英租界工部局西牢555号班房。   陈式纯烈士墓,位于苍南县金乡镇南郊山麓,建于1994年5月,占地面积290平方米。墓前正中为高约7米的大理石石碑,碑上刻有“陈式纯烈士永垂不朽”题词;石碑背面正中为陈式纯烈士的塑像,塑像两侧有陈式纯烈士传略碑文和原温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声亮题写的“英烈千秋”的四个大字;围墙用彩色的大理石砌成,青石栏杆,苍松翠柏簇拥墓体周围。整座建筑简洁大方,朴素庄严。   陈式纯烈士墓是苍南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陈式纯 (1903~1935)  陈式纯(1903—1935),金乡镇人。民国8年(1919)在温州第十中学读书,参加反日宣传队。11年暑假办补习学校,建金乡运动场和新曦书报社、组织醒狮化装讲演会。毕业后先后入上海大学、南开大学。14年,转到河南,在部队、银行、学校工作,1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委员。先后在焦作、武昌、苏州、上海等地进行地下革命活动,化装为大学生、黄包车夫、搬运…… 详细++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陈式纯 (1903~1935)  陈式纯(1903—1935),金乡镇人。民国8年(1919)在温州第十中学读书,参加反日宣传队。11年暑假办补习学校,建金乡运动场和新曦书报社、组织醒狮化装讲演会。毕业后先后入上海大学、南开大学。14年,转到河南,在部队、银行、学校工作,1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委员。先后在焦作、武昌、苏州、上海等地进行地下革命活动,化装为大学生、黄包车夫、搬运…… 详细++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朱程烈士故居

朱程烈士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朱程(1910—1943),字公行,苍南县矾山镇人。他小学毕业后,先后就读于永嘉私立建国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厦门集美学校,1929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1934年赴日本留学,1937年5月回国。“七七事变”后,他投身于晋冀豫抗日战场,任河北民军十一大队大队长。1939年9月,率部投奔八路军,任华北抗日民军司令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4月,任抗日民军第一旅旅长兼冀鲁豫军区第一分区司令员;1943年夏,调任鲁西南新五分区司令员。抗战的6年(1937—1943)中,他率部经历大小战斗数百次。1943年9月28日,在山东曹县王厂与日军激战中壮烈牺牲。同年11月18日,冀鲁豫军区在第五军分区菏泽地区安陵集为朱程举行了追悼会。军区司令员-在悼词说:“朱程同志的牺牲,使我中华民族失一将才,使边区部队失却了一位良好的指挥员,我党损失了一个优秀的布尔什维克!”   朱程烈士故居,位于苍南县矾山镇内山村,这里山高林深,环境优美。故居坐南朝北,是3间木质结构的平房,建筑面积约90平方米。1986年8月重修,1991年7月故居陈列室开放。故居左边一间是陈列室,面积约28平方米,所陈列的图片、遗物、文献、书信、挽联等展示了烈士一生光辉业绩,其中有朱德、彭德怀给朱程将军的亲笔信,有《冀鲁豫日报》、《战友报》等对朱程司令员斗智斗勇、军事胆略和指挥才能的报道等珍贵文献。    朱程烈士故居是温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朱程 (1910~1943)  朱程(1910~1943),字公行。矾山镇内山人。早年就读温州商业学校、厦门集美学校,后入广州黄埔军校,民国18年(1929)夏毕业,在德州国民党军某部教导队当见习教官。因参加反蒋活动被捕,在南京监狱关押了一年半。获释后回乡,执教于麻步鳌峰小学,受到共产党员叶廷鹏思想影响,参加一些进步活动。鳌峰小学被豪绅等捣毁后,遂南下广州。两月中,目睹国民党改组派的作为,…… 详细++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朱程 (1910~1943)  朱程(1910~1943),字公行。矾山镇内山人。早年就读温州商业学校、厦门集美学校,后入广州黄埔军校,民国18年(1929)夏毕业,在德州国民党军某部教导队当见习教官。因参加反蒋活动被捕,在南京监狱关押了一年半。获释后回乡,执教于麻步鳌峰小学,受到共产党员叶廷鹏思想影响,参加一些进步活动。鳌峰小学被豪绅等捣毁后,遂南下广州。两月中,目睹国民党改组派的作为,…… 详细++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南坪革命烈士馆

南坪革命烈士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南坪,现属苍南县霞关镇,地处浙江省东南隅,既是革命老区,又是浙南地区农民武装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张培农的故乡。在漫长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南坪先后四次为革命输送了40多位青年儿女,其中有15位壮烈牺牲,还有数10位群众被捕入狱,受尽酷刑,121间民房被焚烧或砸毁,为民族解放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南坪革命烈士馆,位于苍南县霞关镇南坪坑子尾岗,始建于1987年春。2006年8月10日,百年一遇的“桑美”超强台风摧毁了陈列室、围墙等设施。2009年3月以来,在苍南县政府、霞关镇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南坪革命烈士纪念馆得以重建,新馆于2010年4月举行隆重的重建开馆仪式。该馆占地面积399平方米,建筑面积288.5平方米,主题建筑由纪念碑、陈列室、烈士纪念墙等组成。跨进大门,通道两侧各有一间陈列室,展出南坪党组织各个时期的革命活动史料、烈士照片和当年参加过南坪革命斗争的老前辈、市县领导的题词等,其中有1926年张培农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与同乡合影的照片、1927年“平阳县第四区南坪农民协会印”。走过通道,迎面耸立着一座高约5米、宽1米的纪念碑,碑体正面镌刻着龙跃题写的“南坪革命烈士纪念碑”,背面枣红色大理石上是霞关武装起义简介,碑左右两侧是烈士纪念墙,光滑的青石上刻有张培农等28位烈士、老同志生平简介。   南坪革命烈士馆为苍南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云岩乡革命老根据地纪念亭

  云岩乡是革命老区。1928年3月,中共浙江省委派林平海、王屏周到温州,发动和领导农民武装-。6月19日,林平海在平阳鲸头山(今属苍南)庵基堂(又称龙隐寺)主持召开永嘉、瑞安、平阳三县党的联席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王屏周、林去病、雷高升、游侠、林珍以及当地部分农协骨干共50多人。会议决定永嘉、瑞安、平阳三县定期联合大-,攻打县域,夺取政权;铲除-污吏、土豪劣绅,并没收其财产;发动雇农,组织农民协会,建立苏维埃政权。这次-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失败,但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影响。此后,参加-的农民散回农村,以不同的方式,继续同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阶级作斗争,不少仁人志士英勇献身。1991年5月,当地政府在距联席会议召开地点庵基堂约5公里的鲸头山麓兴建该纪念亭。   云岩乡革命老根据地纪念亭,位于苍南县云岩乡鲸头村,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1.4平方米。纪念亭入口处的门楣上,写着“云岩乡革命老根据地纪念亭”十二个大字。上边正中镶嵌着一颗红五星。大门两侧有一对楹联:“光辉共日月;英烈炳千秋”。四周有高约3米的粉墙,粉墙上横写着“悼念先烈,振兴中华”八个大字。迈进大门,登上石阶,就是烈士纪念堂。纪念堂中竖着高约1.2米、宽约0.8米的“云岩乡革命老根据地纪念碑”,碑身后面刻有15位烈士生平简介。   云岩乡革命老根据地纪念亭是苍南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苍南盐民革命纪念馆

苍南盐民革命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苍南县龙港镇的海头村(原属白沙乡)是20世纪20年代盐农民-的策源地。1923年6月,出生在海头村的早期农民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吴信直,带领当地盐民20多人举行武装-,他们攻打垄断食盐、包收盐税的方良盐堆,打死欺压盐民的盐警,缴获了0弹药,并放火烧掉盐堆,取得了第一次盐民-的胜利。1926年12月,吴信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1月任白沙农民协会会长,继续领导和组织农盐民开展武装斗争。期间,他先后于1926年9月26日和1927年2月18日,两次在白沙组织“杀警焚堆”-,焚毁从象岗至舥艚的18个盐堆。这两次-震撼了国民党在鳌江以南地区的反动统治。后吴信直被捕牺牲。   苍南盐民革命纪念馆,位于苍南县龙港镇海头村,兴建于1992年11月,占地675平方米,建筑面积360平方米。纪念馆是一座3间3层混凝土结构楼房,坐北朝南,金黄色琉璃瓦、铝合金门窗。原国务委员、公安部长王芳题写了“苍南盐民革命纪念馆”馆名。纪念馆中陈列有吴信直烈士雕塑胸像,展出了曾在白沙一带从事过革命活动的吴信直、张培农等14位烈士,以及革命前辈陈美茶、傅承吉等人生平介绍、图片资料,还展出了盐民历次革命斗争的大事记和当年盐民运动的旗帜、印章、名片、诗抄、烈士书信、档案资料,以及盐农民在打盐堆、三打平阳城用过的武器和各种书刊等珍贵文物。   苍南盐民革命纪念馆是苍南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霞峰宫革命纪念室

  霞峰宫革命纪念室,系“平阳县第四区农民协会”成立旧址,位于苍南县马站镇霞峰村霞峰山麓东侧,毗邻蒲峰闸桥头。霞峰宫原有五间古建筑,一座古戏台,坐西朝东,占地面积495平方米。因年久失修,濒临倒塌,2003年苍南县委县政府投入22万元,对该室进行重新拆建,2004年10月1日建成对外开放。重建后的纪念室建筑面积为441平方米,主体建筑有二层五间房屋、戏台、走廊、厢房等。纪念室大门正上方题写“霞峰宫革命纪念室”,左右两侧分别悬挂“平阳县第四区农民协会旧址” 牌匾和“马站霞峰宫为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铜牌;二楼为陈列厅,分五个部分展出有关历史资料。   霞峰宫革命纪念室是苍南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环川农民协会纪念馆

  环川农民协会纪念馆,位于苍南县新安乡东社村,1993年10月,由环川农协会旧址协天庙拆建重修而成。纪念馆占地924平方米,建筑面积684平方米,是一座5间2层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坐北朝南,由纪念室、厢房和后殿三个部分组成。大门上面悬挂着“环川农协会旧址”匾额,两旁楹联为“学习先烈的革命精神;弘扬我党的优良传统”。进入大门与通廊,前方是天井,左右两旁厢房为老人协会活动室;再往前走是当年协天庙原有建筑风貌的后殿。信步登楼,厢房走廊连接前幢纪念楼房。屋顶覆盖着金黄色的琉璃瓦,耀眼的屋檐往上翘,雕梁画栋,别具一格。纪念室陈列着在环川从事过革命活动的烈士王国桢、张培农、游馥、吴信直、叶廷鹏、林珍、方式惠、李英才等遗像,并附有烈士生平事迹介绍,还陈列着当年使用过的犁头红旗、环川农民协会大事记和革命活动示意图,以及各级领导人的题词。   环川农民协会纪念馆是苍南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灵溪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对务社区

----

浦亭社区

----

城东社区

----

双浦社区

----

中兴社区

----

龙渡社区

----

渡龙社区

----

翔凤社区

----

沪山社区

----

灵江社区

----

渎浦社区

----

观美社区

----

城南社区

----

南水头社区

----

城西社区

----

垟岙村

----

水月村

----

浦内洪村

----

双益村

----

水头村

----

山脚李村

----

徐溪村

----

河口叶村

----

五亩村

----

板岙村

----

湾旦村

----

大坡村

----

溪心村

----

百丈村

----

郭家车村

----

蔡宅村

----

南龙村

----

双家垟村

----

门前村

----

岩头村

----

岩联村

----

浦南村

----

家堡村

----

大门村

----

古磉村

----

下东垟村

----

灵堡村

----

新建村

----

双汇村

----

龙渡村

----

横浦村

----

浦边村

----

宕顶村

----

周林村

----

西程村

----

山南村

----

沪山村

----

新港村

----

江苏村

----

宫后陈村

----

望鹤村

----

前蔡村

----

塘下村

----

新桥村

----

下埠村

----

金岙村

----

岭前村

----

秦岙村

----

横江村

----

坑源村

----

凤阳村

----

大路村

----

茂竹村

----

三美村

----

桃湖村

----

中屿村

----

三联村

----

双溪村

----

白水村

----

过港村

----

营垟村

----

大浃头村

----

华山村

----

棋南村

----

上垟村

----

汤家垟村

----

碗窑美村

----

仓浃村

----

王宅村

----

新浦村

----

内李村

----

三河村

----

桥底村

----

金福村

----

余桥村

----

台溪村

----

柳庄村

----

五爱村

----

浦口村

----

平水桥村

----

梧梅村

----

灵溪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