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平阴圣母山生态农业观光园 | 平阴圣母山生态农业观光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圣母山景区门票约30元/人,每年3月底-4月开放。 胡庄教堂门票:10元/人。 免票说明:老年人持老年证免费。 景区介绍 平阴圣母山生态农业观光园因位于闻名遐迩的全国三大天主教胜地之一的胡庄圣母堂而得名,是集生态景观、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国家AA级景区。 园区划分为三区:生态农业观光区、宗教文化游览区、伊甸园休闲度假区三区域;六园:千亩酿酒葡萄示范园、精品海棠园、玫瑰种植园、红柿子庄园、花卉苗木园、果品自采园。 圣母山生态农业观光园位于平阴县城南1.5公里,景区内有闻名全国的天主教文化区,全省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海棠园区,玫瑰文化观赏区等景观,2006年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济南十佳旅游景区,山东省(平阴)台湾农业园,济南文艺家创作基地和国家生态环境示范区。圣母山生态农业观光园总面积20000亩,地处济南、泰安、聊城三个大中城市半小时经济圈,是集精品农业展示、生态景观、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因位于闻名遐迩的全国三大天主教胜地之一的胡庄圣母堂而得名。被授予已形成三区(生态农业观光区、宗教文化游览区、伊甸园休闲度假区)、六园(精品海棠园、玫瑰庄园、酿酒葡萄园、花木园、大棚瓜菜园、杏园),春天繁花似锦;夏季绿叶葱葱、秋季果实累累、冬天别具景致。海棠园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山东省种植规模最大、品种最多、花色最全的种植园。 旅游小贴士 济南遥墙国际机场:96888 济南火车站:95105105 济南汽车长途汽车站:96369 地标:距平阴长途汽车站7.3公里,车程约23分钟 旅游专线:从济南长途汽车站乘坐至平阴县长途车,转乘出租车前往。 自驾车指南:G3高速--平阴出口下--翠屏街--黄河路--平阴镇--圣母山生态农业观光园 停车场车位数:320辆 停车场信息:景区停车区。 从济南长途汽车站乘坐至平阴县长途车,转乘出租车前往。 |
山东黄河玫瑰湖国家湿地公园 | 山东黄河玫瑰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玫瑰湖湿地公园位于平阴县城的西北部,西北紧邻黄河,东西两侧为山体,东南紧邻平阴城区。其规划面积26.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6.7平方公里。 该地块地势低洼平坦,历史上,一直作为黄河滞洪区和城区泄洪区使用,原生态湿地特征明显,动植物多样;80年代以后,因为过度的开发,使得该区域湿地面积逐年缩小。遇到汛期水量大时,周围鱼塘常常被淹。2005年,按照省市主要领导的指示和科学发展的要求,平阴县委、县政府确定实施湿地综合保护工程。该区东西两侧是形态优美,连绵的山体,区内大约有近万亩的速生杨树林。区内现有的河流、水渠、鱼塘、涝洼地等近10000亩水面,有重要的有重要的田山电灌工程沉沙池和护城大堤,日处理能力6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就处在这里;南水北调济平干渠从该项目中穿过。在与沉沙池交汇处有泄水闸一处,南水北调工程全面竣工以后,长江水与黄河水将会在此交汇。另外在东西两侧的山体周边分布着17个村庄。 据记载,黄河岸边这个小村庄是梁山好汉阮小二曾经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历史上,该水系与东平湖相通,当年阮小二就是在此处顺水上梁山的。村子也因阮小二而得名,命名为“阮二村”。 按照充分利用和保护现状资源,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总体布局原则,项目区规划形成“一心两带三区”的总体布局结构。“一心”为“湖区湿地核心生态旅游区”;“两带”为“供水水源功能带”和“主题公园旅游带”;“三区”为“开发建设区”、生态农业区”和“山林绿化区”。在“一心两带三区”的总体框架之下,又包括水上旅游休闲区、生态湿地体验区、现代农业体验区、休闲度假区、森林公园、、玫城主题公园、生态农业观光区、村民安置区,这个位置是规划中的500亩的湿地生物净化区,污水处理长处理后的中水经过该区的进一步净化后为玫瑰湖湿地提供可靠的来水保证,湿地生物净化区周边规划开发的是主题公园旅游带。该区域将黄河文化、玫瑰文化以及生态景观融合一体,是以主题公园为特色的复合型风景游览区。这个位置是规划中的黄河主题公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黄河流域中唯一的一处直角景观,站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滚滚黄河水奔腾而来的壮丽景象。 玫瑰湖湿地规划的重要旅游点包括:黄河落日、生态农庄、玫瑰花滩、湿地景观、沉沙落雁、子牙垂钓、主题公园、湖心岛、湖光山舍、滨水连廊等等。相信建成以后会让来这里的游客流连忘返。玫瑰湖湿地以生态为基础,以水为主题,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体验认知为内涵,展现“碧山黄河玉湖,玫瑰丛林湿地,自然田野人家”的意象,是打造山水园林城、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项目。该湿地生态园与鹊山龙湖南北呼应,共同成为“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两颗璀璨的明珠。 -,又叫玫瑰花研究所实验园。位于平阴县城西南11公里的陶庄村南,占地4.67公顷。原-始建于1959年,玫瑰花研究所成立后,即在西唐村附近征用西唐、北石硖、西胡庄、夏沟村的土地2.42公顷,建起-,对玫瑰花进行品种、株行距对比观察实验。1960年开始在-引种保加利亚红玫瑰、白玫瑰,苏联香水1号、2号、3号、4号玫瑰品种,进行实验性栽植。1967年-迁至夏沟村东,罗寨水库南,面积2.08公顷,规划有标本圃、实验圃、芳香植物种植圃等。在标本圃内分别植有从保加利亚和苏联引进的6个玫瑰品种,国内各地的17个玫瑰品种,本县的3个玫瑰品种,在实验圃里进行了玫瑰花的多种科学实验,总结出了平阴玫瑰的育苗,栽培等一整套的植保技术,完成了多项科学实验。 1987年玫瑰花研究所又在陶庄村南征地4.67公顷,建起了新的-。新建的-扩大了种植规模,把国内外近30个玫瑰品种植入一园,形成了一个玫瑰花的王国,既便于科研人员进行实验,又便于游人观赏。每年的5月中旬花开时节,红玫瑰、白玫瑰、紫玫瑰、黄玫瑰竟相开放,争奇斗妍,单瓣的、复瓣的、芳香醉人,吸引着一群群游人驻足观赏。 |
东阿古镇 | 东阿镇地处济南、泰安、聊城三市交界处,是济南的西南大门,新老两条220国道贯穿全境,济菏高速毗邻而过,交通便利。该镇是“中国阿胶之乡”,与茅台镇、景德镇同为受国家原产地保护的中国三大传统特产名镇之一。 阿胶东阿镇是著名的“阿胶之乡”。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注,阿胶因产于东阿而得名。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曾来东阿考察,给予阿胶极高的评价:“狮耳山前,狼溪河畔,千载珍品,扬名中外。完全大党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一九八八年给平阴东阿阿胶厂题词“祖国医药魂宝”。2003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山东福胶集团生产的“福”牌、“东阿镇”牌阿胶双获国家原产地标记认证,受原产地域保护,享有独家专用权。与此同时东阿镇继被国家唯一命名为中国阿胶之乡后,与茅台镇、景德镇一道成为受国家原产地保护的中国三大传统特产名镇。现在生产阿胶不仅继承和发明了传统工艺,而且采取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因而,质量数量都大大提高,并开发出了新的系列产品,使之造福于人类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东阿镇历史悠久,远在商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时为齐国谷邑,秦代称谷城,汉置谷城县。南北朝时期,刘宋大明元年(457年),东阿并入谷城;后魏,恢复东阿县;北齐,谷城并入东阿。明洪武八年(1375年),东阿县城迁至今东阿镇。1947年初,东阿县政府移驻铜城。东阿县第一区(今东阿镇、洪范池镇一带)划归平阴县。东阿镇古迹颇多,原古东阿八景为:洪范浮金、扈泉涌碧、??山出云、鱼山闻梵、狼溪春水、虎窟秋风、归台遗井、黄石仙踪,其中的虎窟山、三归台遗址、黄石山和浪溪河(原名狼溪河)下游均在现东阿镇境内。 悠久的历史,优良的环境,优越的地理条件,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流经全境九泉汇成的狼溪河,迷人的“古东阿八景”,见证历史的孟庄汉墓,造型奇特的明代永济桥,令人遐想的黄石公祠、苍桑古老的东城门……,遍布全境,美不胜收。春秋时期的管仲、晏婴、秦朝的黄石公、三国的曹植、晋朝的慧静和尚、宋朝的水利学家应言法师、明朝“文为一时之冠”的文学家于慎行,或分封于此,或做官于此,或隐居于此,或生长于此,他们都名噪一时,留下了不少佳作佳话,现存的诗词歌赋、策论碑文、兵书教义,以及民间传说,构成了东阿镇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
日月泉 | 日月泉泉水长年不涸,不随旱涝而涨落,月泉在南,日泉在北,两泉相邻而不相连。月泉用一块新月形中空石板覆盖,日泉用一块中为圆洞的石板覆盖,因形似日、月而得名,泉水在两孔之间可以往来流动,几经曲折,最后从地下流入天一洞,泉水距洞口约一尺有余,游人可取而饮之。 |
济南平阴胡庄教堂 | 胡庄不仅是平阴天主教的中心,也是全国著名的宗教圣地,胡庄教堂与上海的佘山,吉林的江南圣母堂并称为中国三大天主教圣地,而且名扬世界。 位于村内的圣母无染原罪堂始建于1906年,主要建筑由天主堂、神父办公楼,神父客房楼、花园等组成。主体建筑天主教堂南北52.25米,东西宽28.37米,后穹顶加十字架高50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用大块料石靠缝砌垒,柱石上饰以高浮雕花卉,精美绝伦。整个建筑群处处呈现出哥特式建筑风格。“文革”期间毁于火灾。至1990年该教堂仅存有教堂院落的南大门、神父办公楼、神父客房楼等。1998年在原址上重建。重建的天主教堂建筑规模如初,用料改为红砖水泥钢筋。外装饰为花岗岩及仿石喷漆。主塔楼由南端改到北端,为框架式罗马式建筑。南墙改为透明式铁棂,大门也改为铁棂式,在门外就可看到教堂正面。院内整修了原来的水池,新植了花木、草坪,堂前成了一个美丽的花园。尖山圣母堂地处泰山西麓,平阴城南尖山之巅,距离济南80公里。 圣母堂始建于1895年,1927年夏被雷击焚毁,1928年重建,1966年毁于火灾,1989年6月国内教友自愿献仪并出工修复。修复的露德圣母堂坐西向东,建筑面积270平方米。整个建筑仍然保持了原来的哥特式建筑的风格特色,处处呈尖锥型,给人以举心向上之感。堂外东侧增建了长200余米的石阶直路,路南侧竖有耶稣苦像和站在十字架下的白色圣母像、圣若望宗徒像。沿石阶下行路两侧的石柱上竖立了两尊守卫天神像,给前往朝圣者已进入圣地的启示。1990年5月该教堂落成。 地址:济南市平阴县榆山街道办事处胡庄村 营业时间:8:00-19:00 游览时间:大约3小时 价格:20元/人 游览线路:胡庄教堂—圣母山农业观光园—梦幻星空 公交车: 暂未开放旅游专线车。公交车:乘坐7路公交车在105国道向南500米即到。 自驾车指南: 济菏高速平阴出口——220国道(振兴街)——青龙路——105国道拐弯即到 停车场信息: 门前停车区。 |
扈泉 | 扈泉位于洪范池南1公里处,云翠山北侧的山坳中,因泉北便是古代扈国国城旧址,故名扈泉。扈泉源于一天然石洞,该洞直径1米左右,在山坳的一侧石壁上。扈泉水量丰沛,可灌溉周围数千亩良田。 “扈口喷雪”为扈泉一大景观。因石洞洞口有一巨岩塞其出口,石洞中激流遇堵,泉水从洞中由下而上喷涌而出,触岩抵石,浪花翻滚,珠沫四溅,状如飞雪,声传数里,气势磅礴,泉水漫石而过,成瀑布状奔泻而下,如飞虹架空,跌落山谷,其壮观之景象,引古今无数文人墨客观瞻题咏。泉南壁悬崖之上,镌刻有明朝进士孟一脉所书:“扈泉涌碧”四个大字。据旧《县志》载《飞泉喷雪》一首:冲崖上出有飞泉,倒泻争如瀑布悬。抵石触岩喷似雪,胜他玉碎又珠圆。 在扈泉下方100米处,又有一边长为7米的方形泉池,水色如墨,名为墨池。此泉能随朝夕及月圆、月缺有潮汐,有“一日三涨潮”之奇观。 扈泉在当地人心目中充满了神秘色彩,都说这泉子很有灵性,心肠坏的人到扈泉来,回去就会得病,而心肠好的人则会身体健康,事事顺心。相传古时候有一为人善良的生意人到东峪村办事,路遇一个又冻又饿的年青女子,商人救了她,临别并给她一锭银子,女子说:“我姓扈,家住东峪,您能否给我家人捎个信,向他们问好?”商人答应了。女子还告诉他,在她家吃饭时只吃饺子,其他什么也不能吃。商人办完事后,一打听,村民都说这姓扈的多年前就死了“西山坡上有一泉,叫扈泉,不知是否在那儿。”商人来到泉边,喝了几口泉水,不知不觉睡着了,梦中忽听一老者说:“怎么在外面睡觉,进去暖和暖和吧。”商人一问,正是年轻女子的家,于是随老者进入一高大气派的大宅,说明年轻女子捎信问好的事。老者留商人吃饭。商人记着那女子的话,只吃饺子。饭后作别,刚出大门,那华宅就不见了,商人一惊,醒了过来,发现自己还躺在泉边。忽觉腹胀难耐,一咳嗽,吐出一锭银子,商人共吃了三十个饺子,也就吐出了三十锭银子。至今,凡是来观看扈泉的人,都会站在泉边,默默地祈祷几句,以祈福免灾。 |
东流泉 | 东流泉 济南新七十二名泉之一。该泉最早见录于《水经注》,原名东流泉,位于洪范池镇书院村东的天池山下,因明代中丞刘隅曾在泉旁建书院,又名书院泉。泉水自天池山脚下的石缝中喷涌而出,汇入石砌方池中,日涌水量约8700立方米,是洪范诸泉中涌水量最大的泉池。该地山泉环抱,环境清雅、幽静,冬暖夏凉,山村水廓,小桥流水,自古就有“小泉城”之美名。 《水经注》曰:“天池山下有泉,名东流泉。”东流泉,因其在洪范池之东1公里处,故名。又因明代中丞刘隅在此建书院,所以又名“书院泉”。元代东平路兵马总管严实在此建有别墅。该地山泉环抱,环境清雅、幽静,冬暖夏凉,山村水廓,小桥流水,自古就有“小泉城”之美名,乃避暑佳境。 东流泉为一正方形的水池,从村东天池山脚下的岩石隙散溢流出,汇入边长约8米的石砌方池,池中水藻摇曳,清澈见底,该泉常年涌流,水势极盛,是洪范诸泉中流量最大的一处名泉,日涌水量800多立方米。泉水从池底的众多小泉中冒出,从池南壁的石雕龙口中跌落至一方形小池,再流入半圆形水池,随之喷珠吐玉,沿小溪盘村绕户,穿林润木,汇入浪溪河。 昔日,泉北有洪福寺,寺内有佛像四尊,系唐代洛阳白马寺高僧清真、悟明、慧僧、圆僧创建,现仅存遗址及明朝万历年间《东流泉》诗碑两通。据当地人讲,这四尊佛像为创建洪福寺的四位高僧的化身,他们四人整治了泉池,修建了河道,为村民造福,所以圆寂后,村民造像,以作纪念。 对东流泉一景古诗云:“山屏一曲抱寒塘,玉砌千层泛碧香。海窟泉通源远大,地维旁泣泽深长。波翻芹澡衣鞋湿,冷沁心脾笑语凉。却怪山阴王逸少,不知此地可流觞。” 明代“文冠一时”的大文学家于慎行,同好友朱维京等携手来游时,曾为东流泉留下诗篇:“风雨鸣丹谷,林亭倚翠岑。一樽今日酒,千里故人心。树勤三秋色,泉飞万壑音。夜凉横吹起,欲听水龙吟。” 洪范池镇 " 洪范池镇地处平阴县西南端,因镇驻地有一历史名泉洪范池而得名。面积115平方公里,耕地2096公顷,下辖34个行政村。8263户,28016人,人口出生率8.29‰,人口自然增长率5.43‰。 经济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25590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为9822万元、10413万元和5355万元,同比分别增…… 详细++ |
平阴书院泉 | 书院泉又名东流泉,东流泉在洪范池镇天池山脚下的书院村,因明代中丞刘隅曾临泉建书院,故村名为书院。此处山环水抱,草木葱郁,清雅幽静,冬暖夏凉,有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 泉水从书院东天池山脚下的岩石缝隙中散溢流出,汇入边长约8米的石砌方池。池中水藻摇曳,鱼虾嬉戏,清澈见底。该泉常年涌流,水流极盛,是洪范池群泉中涌水量最大的一泉,盛水期日涌水量可达8000多立方米。泉水从池南壁的石砌龙口中跌落至一方形小池,再流入半圆水池,随之喷珠吐玉,沿小溪盘村绕户,穿林润木,汇入书院村西的汇泉湖中。泉水中含有丰富的硒、砷等20余种矿物质,水质优良。当地居民不凿井,不设水缸,泉水日夜奔流,饮之延年。“曲水流觞,以娱佳宾”,使书院村民引以为豪。 过去,东流泉北侧有“洪福寺”,相传为唐代洛阳白马寺的四位高僧(清真、悟明、惠僧、圆僧)创建。现仅存其遗址,及明朝万历年间《东流泉》诗碑两尊,诗碑坐北朝南,均为齐首方蚨,规格完全相同,高240厘米,宽80厘米,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右侧碑是明代朱维京写的五言诗,其诗文是:院旁三家市,屏开十里芩。 欣赏完石刻大佛,可沿山道南行,到仙人洞休息。此洞是一座水帘洞,流水沿洞口上壁顺流而下,倒挂门前,人站洞边,凉风习习,涛声灌耳,如临仙境一般。 书院依山抱水,风景如画,冬暖夏凉,历来被文人名士视为留恋往返的好地方。 地址:济南市平阴县洪范池镇书院村 营业时间:8:00-19:00 游览时间:大约3小时 特色景观:天池湖、垂钓区、采摘区、“都江堰”、书院泉、碑刻、石刻大佛 游览线路:洪范池---书院泉—云翠山—大寨山—扈泉 讲解员价格:无 配套服务设施: 餐饮:书院泉休闲家苑 公交车: 暂未开放旅游专线车 自驾车指南: 济菏高速平阴出口----220国道(振兴街)-------玫瑰镇---东阿镇----洪范池镇 停车场信息: 路边停车。 |
于林 | 于林,明万历皇帝赐给恩师于慎行的莹地,位于平阴县洪范池镇北1.5公里处。 于慎行(公元1545-1607年),字可远,又字无垢,山东东阿(今平阴县东阿镇)人,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至资政大夫、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人称“于阁老”。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于慎行为人忠厚老成,且文采出众,与公鼐、冯琦并称“山左三大家”。二十多岁便为帝师且作了三代帝王的师傅,实不多见。 最令人钦佩的是于慎行的耿直。对皇帝敢于犯颜直谏,惹毛了也不怕;对内阁首辅且又是自己恩师的张居正,该弹劾时弹劾,该主持公道时主持公道,不惧权势,不趋炎附势,不怕被炒“鱿鱼”。所以,于慎行在其位极权臣的官宦生涯中也曾“三起三落”,但却磊落坦荡有骨气有胸襟得多。 正因如此,虽说于慎行因“国本之争”即择立“皇太子”之事惹恼了万历,君臣反目卷铺盖回家赋闲 了十七年,但最终明神宗还是重新启用了这个“倔老头”,位列内阁大臣七人之首。无奈此时于慎行已垂垂老矣,晋京13天即告仙逝。 于林占地60多亩,原有牌坊两座,一曰“帝赐玄卢”,一曰“责难陈善”,皆系万历皇帝御书,正门外有石狮一对,神道两侧华表、石虎、石羊、石马、翁仲相对。但这一切皆在文革初期灰飞烟灭,唯有万历皇帝御赐的62株“白皮松”还剩下40余株,依旧傲视苍穹,倔强峥嵘。 于慎行 (1545~1608) 于慎行(1545—1608年),字可远,又字无垢,东阿人。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万历年间由皇帝日讲官升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于慎行为人忠厚老成,熟悉历代典章,对明朝礼制建设有较大贡献。其文学造诣亦极高,与冯琦并称于世。 于慎行少年时代天资极高,学习勤奋,17岁便考中举人。乡试放榜次日,按例举行乡饮之礼,欢宴考官和中式举人,谓之鹿鸣宴。主考官非常器重于慎…… 详细++ 于慎行 (1545~1608) 于慎行(1545—1608年),字可远,又字无垢,东阿人。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万历年间由皇帝日讲官升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于慎行为人忠厚老成,熟悉历代典章,对明朝礼制建设有较大贡献。其文学造诣亦极高,与冯琦并称于世。 于慎行少年时代天资极高,学习勤奋,17岁便考中举人。乡试放榜次日,按例举行乡饮之礼,欢宴考官和中式举人,谓之鹿鸣宴。主考官非常器重于慎…… 详细++ |
平阴县台湾昶茂休闲农庄 | 景区称号: 好客山东农家乐 (五星) 平阴县台湾昶茂休闲农庄是一处生态休闲度假区。农庄在绿水青山中建设了功能齐全、相对独立的木制别墅,试种酸石榴、大青枣和释迦等台湾水果,散养草鸡、野猪,做台湾菜,还开展了“认种一块地、认养一头猪”等活动,把台湾农业先进的经营理念嫁接到平阴,建设平阴台湾精致农业园。 目前,农庄面积2000多平方,可容纳近200人就餐的台湾风情餐厅已投入营业。新聘两名台湾农业专家,利用温室、大棚等引进繁育台湾果蔬,发展精致农业,形成平阴县现代农业又一亮点。 地址:济南市平阴县榆山街道办事处郑家峪村 营业时间:9:00-17:30 游览时间:大约4小时 特色景观:生菜采摘区 配套服务设施: 餐饮、住宿、娱乐 自驾车指南: 平阴县——沿府前街行驶180米,左转进入黄河路——沿黄河路行驶550米,到达榆山街道办事处——郑家峪村 停车场信息: 专用停车区。 |
平阴永济桥 | 平阴永济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阴永济桥 平阴县东阿镇老城内狼溪河上,距县城25公里 永济桥为东西向,桥长55米,宽6.25米,整座桥非常雄伟壮丽,远远望去,好似横卧在浪溪河上的彩虹,因此古今驰名。 永济桥原名浪溪桥。根据《泰安府志》的记载,浪溪桥应当修建于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当时为三孔石桥,后来因为发大水被冲坏。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改建,“以木一空,高四丈”,更名“永济桥”。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重修,桥高稍减。 现存永济桥为单孔拱形青石桥,是明万历年间所建,全部用当地青石砌筑。由楔形青石砌成一大券拱,在拱额的中心,南面和北面分别雕有一大型龙头。北面龙头嘴巴已残,南面龙头则相对完整。龙头栩栩如生,獠牙膛目地注视着河面,据当地人讲,这两个龙头有“镇水”的作用。 桥面十分平坦,也用大型青石板铺成,现在,桥面青石板已被岁月磨得光滑照人。大桥桥面的两侧各有对称的石栏板15块,石栏板上用浅浮雕手法雕刻精美的各种花卉图案和几何图案。每块石栏板下留有一对流水孔,这样可使桥上的积水能迅速流出,如遇洪水漫过桥面,这些流水孔可缓解洪水对石桥的冲击,使石桥安全度过危机。 石栏板与石栏板之间各有16根方形石望柱。石桥两侧中部石望柱的柱头上,还雕有7对石狮和1对石猴。石柱头上雕刻的狮子神态各异,有立有坐,有威武的雄狮,也有慈爱的雌狮,有的表情活泼可爱,有的则庄重威严,有的左掌拿球,有的右掌扶球,还有双掌抱球的石狮……这些形态各异的石狮,充分体现了当时的雕刻水平。 令人遗憾的是,经过岁月的洗礼和一些人为的破坏,如今桥上的很多石狮都已残破。平阴县博物馆馆长乔修罡先生告诉我们,这些石狮很多都是“文革”的时候被砸坏的。其中破坏最严重的是桥北西部的第一个石狮,现仅存三分之一。在桥东第五根石柱头上,雕刻着的一对石猴是很特殊的,南侧柱头的石猴为坐姿公猴,北侧柱头的石猴则为单腿跪姿母猴,可惜的是,石猴的头和四指已残缺。 出于对这些石狮石猴的喜爱,当地人还把这座大石桥的石刻编成歌谣传唱:“十八个狮子一对猴,二八一十六个蘑菇头,独石一百零八块,南北三十个流水沟。”桥的造型雄伟,雕刻工艺精细,狮、猴形象逼真,大小适宜,是明代石雕中的精品。 永济桥是济南市现存最大跨度的古石拱桥,是山东省艺术价值最高的古石桥之一。石桥的雕刻艺术体现了明朝大气、精致和细微的艺术特色,是将桥梁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完美结合的典型,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也正因为它独特的价值,1995年,永济桥被济南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建筑,现正在报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四百多年来,永济桥已经为平阴、东阿的交通运输及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历史的发展和古今人们的生活同样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三江大侗寨景区三江鼓楼多耶广场月亮街侗乡鸟巢三江奇石城 |
云翠山 | 云翠山 云翠山位于洪范池镇南2公里处,南北长5公里,海拔474.9米,为泰山西脉。该山突兀耸拔,林木葱郁,翠柏掩映,洞流清泉,曲径通幽,自然风光得天独厚。山上古迹景观众多,主要有天柱峰、子陵寨、南天观、蓬莱阁、日月泉、墨池泉、摩崖石刻等景观。其中,南天观建于元代至大四年(1311年),明隆庆年间重修,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丘处机曾-于此,与当时的北京白云观、济南长春观、邹县峄山长青观并称全国四大名观。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日月泉”就位于云翠山南天观蓬莱仙院南端的回阳洞内。日泉在南,月泉在北,两泉相邻而不通连。因泉口岩石形如日、月而得名。泉水深约1米,清凉甘甜,大旱不涸。 到云翠山去游玩,原来有石砌盘路通到南天观。2000年春,洪范池镇政府投资100多万元,修成了1700多米长的环山公路,直通南天观。 南天观建于云翠山北侧一环形山腰处。因道教全真派创始人邱处机(号长春)曾-于此,其弟子在此筑观,名为南天观。当时是全国闻名的四大观(北京白云观、济南长春观、邹县峄山长青观、洪范南天观)之一。此观创建于元至大四年(1311年),明隆庆年间重修。主要建筑有玉皇阁、蓬莱仙院、凭虚阁、长春阁、真武观、三真观、戏楼、看台等。 南天观建筑群占地约3600平方米,主建筑分四个院落,成“田”字形结构。西半部玉皇阁及蓬莱仙院、长春阁南北相望。东半部三真观与真武观前后相连。玉皇阁坐南朝北,东西3间,拱门方窗。内设玉皇大帝塑像。玉皇阁北10米即是蓬莱仙院。院内主建筑为长春阁,二层,坐北朝南。阁底层南北正中各设一门,南通蓬莱仙院,北通戏楼看台。 玉皇阁与蓬莱仙院南北相望,南院比北院高约3米。这段石崖全用块石砌起。在这段石崖中间有一拱形石洞,便是来复泉回阳洞,又称长春洞。洞坐南朝北,洞南半部中央有两泉池,即日月泉。月泉在南,日泉在北,两泉相邻而不相连,月泉用一块新月形中空石板覆盖,日泉用一块中为圆洞的石板覆盖,故得名。 东侧的三真观与真武观规模大体与西侧相似。 南天观的院落内有元、明、清时期所立石碑10余通,多记述着云翠山的风光和南天观的兴衰。其中记曰:“云翠山林壑优美,望之如翠,碧树沉阴,悬崖参差而罗列,峻岭环匝而萦回。”在观的西侧有建于元至元四年(1267年)“云翠山南天观”石碑1通,碑高2.4米,宽1.2米,龟趺龙首。此碑系翰林院承旨李谦撰文,文字和雕刻都十分精美。东侧有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的“云翠山天柱观新建玉皇阁记”碑,碑高2.4米,宽1米,龟趺龙首。此碑由于慎行撰文,孟一脉篆额,乔学诗书丹。因三人都是同朝进士,因此又叫“三进士碑”。 出南天观,沿着密林中的山路南行约1公里余,透过树阴,即可见天柱峰,肃立相迎。天柱峰北侧为笔架峰。所谓笔架峰,乃是三座石壁并立,边高中低,形似笔架得名。 天柱峰,是云翠山上最高点,海拔474.9米。山顶立一陡岩,长500余米,高30米,悬崖陡峭,真可谓“削成四方,壁立万仞”。又因它方形似印,又名“印峰”。当地人见它像民间盛油的竹篓,又称为“油篓寨”。明朝东阁大学士于慎行题名为“天柱峰”,乃擎天一柱之意。从远处看,似茫茫云海中耸立着顶天立地的石柱。在峰北面悬崖上,可看到于慎行书丹的“天柱峰”三个大字,每字一米见方,浑厚豪放。于慎行赞此峰:“攀萝直上翠微巅,峻削孤峰斗际悬。标挂六龙回白日,势成一柱倚青天。云窗晓滴丹台雨,鸟道晴飞紫阁烟。岱岳群峰如万马,西来云气总相连”。 到天柱峰顶只有一处可上下。这个通道是一条天然的石缝,位于山峰西侧,石缝两边凿有磴台,供人攀登而上。石缝下部外露,上行10余米后进入内部,形同竖井。从竖井中攀出,如重见青天,眼界顿时开阔。峰顶是一南北狭长的山脊,东西宽约10米,南北长约100米,峰顶上有光滑平整的方石,有怪石相叠形状不一的石城,有简陋的石屋。站在峰顶远望:黄河如带,湖(东平湖)水如镜。近处大寨山、子陵寨峰峦起伏相连。绿树遍山滴翠,葱绿的田野如大海的波涛,梯田如画。 在天柱峰巨岩西侧还发现有北朝时期的摩崖石刻“大空王佛”四个大字和其他小字。在天柱峰南1500米处,便见子陵寨。子陵即东汉的严子陵。《辞海》记载,“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少曾与光武帝刘秀同游学。秀称帝后,光变姓名隐居。刘秀派人采访,征召到京,授谏禄大夫。不受,退隐”。相传严子陵隐居云翠山南端,故名子陵寨。子陵寨高出周围山坡16米,仅有东南门一处可上下,寨顶约近万平方米。顶上名胜颇多,可数的有山神庙、奶奶庙等,还有许多颇为古老的石屋,宛如一座座小别墅,十分古朴雅致。传严子陵死后葬此,子陵墓就在子陵寨内。子陵寨西侧,突兀的山崖酷似一位面目清晰、须眉皆备的老人。 |
洪范白雁泉 | 白雁泉位于洪范池镇北2公里处的白雁村内。泉与村同名,村北为龙头山,泉即在山之南坡。泉池由重石块砌岸,长5米,宽4.7米,深5米。白雁泉泉水颇佳,水呈碧绿,四季涌流,日涌量850立方米左右,村民皆取此水饮用。水自池南壁石雕龙头口中泻入一方形小池,而后入水渠,灌田浇园。 |
济南平阴翠屏山 | 位于济南市平阴县城西南12.5公里。以其山势奇峭巍峨,松柏苍郁茂密,恰似一道景色秀美的天然屏障而得名。又因山上泉水众多,有“一条岩缝一处泉”之说,当地人俗称为“水山”。翠屏山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甚多,是闻名遐迩的名胜,1985年济南市将翠屏山列入了市八大风景旅游区之一。 因青葱翠绿,嶂列如屏,故名。此山是旧时城中目测洪水深浅的标志物,故原名“水山”。山间古迹甚多。 山顶主峰称宝峰,上建“玉皇庙”,庙门在南,石砌拱形。庙为二层,于门内沿石级可登。门外有石桥,桥侧植翠柏各一株,俗称“二柏夹一桥”。门内为小院,正中建玉皇阁,阁下层辟石砌券门,上层顶之四隅建筑为三角形雉堞式,似鸟展翅。中砌垛孔短墙,若西欧古堡,风格奇异。玉皇阁院内西侧,存有“多佛塔”,因塔身嵌石佛多尊而得名。该塔建造于唐贞观四年(630年),明嘉靖元年(1522年)重修。由青石构筑,八面,密檐十三层,通高19.7米,塔形雄伟,简洁古朴。每层东南西北四面,皆辟佛龛,内嵌雕石佛像,原有104尊,现存88尊。佛像结跏趺坐,背后饰佛光唐草,具有显明的唐代风格。塔顶置铁制宝瓶冠刹,高1.9米,于明嘉靖六年铸造。1977年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侧半腰处,为宝峰寺之址。此寺始建于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由慈净和尚创建,初名“保宁院”。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修,改称“宝峰寺”。历经明清扩建,规模递增。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玉皇阁、白衣阁、天王殿、八仙阁、碧霞元君殿、关帝庙、灵官庙、倒影庵、戏楼等。现大多倾圮,但遗迹尚存,并遗有明、清石碑甚多。北侧峭壁之上,镌有佛像二窟,内雕菩萨、佛像12尊。据造像题记载,为唐天宝十一年鹿崇贞敬造。此处山势奇绝,峭壁之上,生有多种树木,以桧柏为佳。墨绿丛中有一巨石,耸立突兀,上下两叠,侧刻“叠翠石”三字。石下天生一穴,称“银宝洞”,山风徐吹,如哨音悠扬。该石缝隙中,生古柏一株,巍巍然悬于高空,树干拧生,根似鹰爪,冠盖阔大,枝叶繁茂,人称“水山叠翠”,为旧时平阴八景之一。此外,在山西南侧尚有“石门槛”、“试剑石”等景观。 地址:济南市平阴县玫瑰镇王桥村 营业时间:8:00-19:00 游览时间:大约3小时 价格:10元/人 特色景观:宝峰寺、玉皇庙、多佛塔 游览线路:宝峰寺—多佛塔—试刀石 公交车: 暂未开放旅游专线车 自驾车指南: 济菏高速平阴出口----220国道(振兴街)----青龙路----105国道拐弯即到 停车场信息: 路边可停车。 玫瑰镇 " 玫瑰镇地处县城西南部,因盛产玫瑰花而得名。2005年11月,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原玫瑰镇、刁山坡镇合并为玫瑰镇。合并后面积136平方公里,耕地4158公顷,下辖48个行政村。14722户,47464人。人口出生率6.43‰,人口自然增长率0.91‰。 经济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79854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一、二、三产业分…… 详细++ |
翠屏山多佛塔 | 翠屏山多佛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翠屏山多佛塔 多佛塔位于山东省平阴县翠屏山山顶。塔始建于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重修。石结构,平面八角形,十三层,高20米,底层周长18米,每层都镶有四至八尊立雕石佛,大小不等,大者身高1.2米,小者身高0.6米,全塔共有石佛84尊,大部分为明代所雕,造型十分优美。 新中国成立后,佛塔已被加固,塔院中的玉皇阁也已修缮。佛塔与道家玉皇阁在同一庙院里,这实属少见。此塔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