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长虹桥 | 长虹桥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长虹桥 位于秀洲区王江泾镇,是横跨京杭大运河的古桥梁,为浙江平原在软基上修建的最大石拱桥。长虹桥为三孔实腹薄墩联拱桥,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至天启元年(1611-1621)。桥长72.8米,中孔净跨约16.5米,两边孔各跨9.3米,是纵联分节并列砌的半圆石拱。桥顶宽4.9米,阶梯陡斜长30米,各有57级石阶从中孔斜至路面平,石阶和桥西栏用长条石组成,朝里凿成可供人坐的弧形。坡桥孔内砌有石纤道,现作为船舶的停靠站。长虹桥上镌刻着四幅文采飞扬的楹联,桥孔两侧的楹联分别为“劝世入善,愿天作福”、“千秋永庆,万古长龄”,桥中孔的楹联为“淑气风光架岭送登彼岸,洞天云汉横梁稳步长堤”,北面为“福泽长流物阜民安国泰,慈航普渡江平海晏河清”。有着长虹卧波之势的长虹桥,与其他古石桥一样,难逃天灾-的伤害。 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与清军在王江泾激战,长虹桥南北栏石损毁,直到清光绪六年(1880年)才修复如初。长虹桥现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座高大宏伟的石桥旁,流传着不少美妙动听的故事,常常会勾起人们对长虹桥的回忆、赞叹和向往。有关该桥的建造,相传是用堆土建造起来的,即石块砌到怎样高,土就堆到怎样高。石墩的巨石是船下绑石运载过来,利用物理学的浮力定律以减轻船的载重量。当桥顶即将合拢时,桥面上的结顶石怎么也放不平,工匠们为此绞尽脑汁,却仍无计可施。不知不觉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飘然而至,老人左看右看后,将自己的一只鞋子脱下填在石块的一角。工匠们一看结顶石已四平八稳,刚想感谢老人,但老人早已不见踪影。 王江泾镇 王江泾镇位于浙江沿海北部,距上海、杭州、苏州三大城市和乍浦港都在一小时公里圈内。南与嘉兴市区相连,北与江苏盛泽一桥相通,镇内有07省道、乍嘉苏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为浙北重镇增添活力辖区面积12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8万亩,人口8.57万。自南宋以来,王江泾就是-两省交界处的一个丝绸集镇,方圆数十里,日出万匹,镇上店坊林立,市街繁荣,被誉为“衣被天下…… 详细++ |
一宿庵 | 一宿庵 一宿庵位于长虹桥西堍,原名一粟庵,相传唐国有一高僧云游四方,去南海途中在此住过一夜,又相传乾隆皇帝曾在此住过一夜,改名为一宿庵。一宿庵的始建年代不详,清咸丰年间遭兵毁,同治被重建,到光绪年间又募银四千二百余两重建,并筑有五桂轩、晚霞阁等。“文革”中全部被毁,古诗“祗园半每访烟霞,一宿高僧今在耶,独树婆娑八百载,忽飞清影落谁家”便是真实写照。现一宿庵的前殿设有四大金刚和建造此庵的石碑(石碑记载是天下都城隍,碑文在文革期间全部被毁),正殿为大雄宝殿,其门楣上挂有原一宿庵的古镜,从古镜中可看到长虹桥的行人,为庵中一宝。正殿中间为千手观音塑像,高6米,共有1068只手,该像金碧辉煌、气势壮观,庵中另一宝是正殿右侧一株古银杏,相传是唐朝高僧遗核所长,每年结许多果子。正殿南侧为天下都城隍殿,设有城隍、夫人、太子、关帝等四尊像。正殿北侧的长虹禅寺2000年重建,内设高达7米的释迦牟尼佛像,嘉兴盛泽一带做佛事的主要场所。一宿庵 王江泾镇 王江泾镇位于浙江沿海北部,距上海、杭州、苏州三大城市和乍浦港都在一小时公里圈内。南与嘉兴市区相连,北与江苏盛泽一桥相通,镇内有07省道、乍嘉苏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为浙北重镇增添活力辖区面积12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8万亩,人口8.57万。自南宋以来,王江泾就是-两省交界处的一个丝绸集镇,方圆数十里,日出万匹,镇上店坊林立,市街繁荣,被誉为“衣被天下…… 详细++ |
北溪桥 | 北溪桥为嘉兴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溪桥位于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范滩村7组,坐落在天花荡南至穆溪的入口处。清咸丰、同治年间《新塍琐志》卷三《津梁》有“北溪桥”的记载。民国十二年(1923)《新塍镇志》卷六《津梁》亦有“北溪桥”重修的记载。2004年,桥中孔坍毁,王江泾镇人民政府重修为水泥梁,并在桥面加了护栏。原为五孔梁式石板桥,东西向。现桥全长35.1米,坡长6.1米,宽3米,桥底距水面高3.5米,桥面由4块条石平铺而成,桥柱由3块条石竖置构成,桥身刻有花纹。东西落坡各设石阶11级和8级,上架水泥板。东端延伸出数十米长堤。无桥额、桥联。北溪桥虽破坏严重,但在历史上有较大的影响,留存桥部件对研究古桥梁的建筑工艺有很大帮助,仍具有较高历史和科学价值。1992年公布为嘉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嘉兴市文保所 信息来源:嘉兴市文保所 |
连泗荡公园 | 连泗荡公园 在秀洲区王江泾镇民主村的连泗荡公园是嘉兴市首座农民公园,由刘承忠纪念馆、连泗荡公园和刘公塔三部分组成。占地90亩的连泗荡公园地处水网地带的嘉兴市北部,近临京杭大运河浙江入口处。园以池为界分两部分,池东为花园式仿古园林,园内杨柳依依,花木扶疏,碧水、绿树、红花相映成趣,九曲长廊临波而建,中有湖心亭,廊首是公园的主体建筑望湖楼,为三层仿古0。池西为刘承忠纪念馆。据《嘉兴府志》记载,在元朝末期,当地大闹蝗灾,农作物严重受损,饿殍遍地,民不聊生。当时农民因受到封建迷信影响,认为蝗是神,不可捕杀,只好听天由命。元朝-刘承忠得知后,带头破除迷信,率官并动员当地百姓一起扑蝗救灾,因而深受百姓爱戴,百姓称他为刘猛将军,并建庙塑像。连泗荡公园 民主村 民主村紧靠京杭大运河东侧,地处江南旅游名胜莲泗荡风景区,东连东荷村,西接荷花村,北与民和村接壤,南临连三连泗荡与杨溪村隔荡相望。面朝百亩渔荡,背靠万顷良田。民主村全村耕地面积1331亩,所辖14个村民小组,5个片区(即新浜、徐长湾、王家浜、湾塘里、蒋家湾)。村委会驻地位于刘王庙主殿北约15米,已获得“区级文明村”、“嘉兴市三无达标村”、“区级卫生村”、“村民…… 详细++ |
双桥遗址 | 双桥遗址为嘉兴市文物保护单位。 双桥遗址位于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双桥村,面积约11000平方米,1953年发现,整个双桥周围及原苏嘉公路两侧均有文化层分布。1973年进行了局部发掘,发现两个文化层,出土鱼鳍型足鼎、双鼻壶、圈足盘、高脚杯、折腹盆等陶器、有段石锛、扁平穿孔石斧等石器及少量骨器,年代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一直延伸到春秋战国。现遗址地上建有教学楼,中心位置为操场,地面未采集到陶片。该遗址范围较大,延续时间长,出土文物种类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1981年公布为嘉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一里街 | 一里街 一里街是王江泾古时的商贸集市,街宽仅一米,狭长如带,全长500米,遗存着古老建筑的格局。明清时期极其繁华,当时的一里街丝绸店铺林立,又称为丝行街。在太平天国时被烧了七天七夜,镇上大部分建筑被毁,仅一里街部分建筑尚存。 王江泾镇 王江泾镇位于浙江沿海北部,距上海、杭州、苏州三大城市和乍浦港都在一小时公里圈内。南与嘉兴市区相连,北与江苏盛泽一桥相通,镇内有07省道、乍嘉苏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为浙北重镇增添活力辖区面积12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8万亩,人口8.57万。自南宋以来,王江泾就是-两省交界处的一个丝绸集镇,方圆数十里,日出万匹,镇上店坊林立,市街繁荣,被誉为“衣被天下…… 详细++ |
嘉欣丝绸园 | 嘉欣丝绸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嘉欣丝绸园投资兴建于 2001 年,浙江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是丝绸行业的龙头企业,为传承古丝绸文化,嘉欣丝绸园是浙江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的倾力之作。园内环境优美,是先进的丝绸工业制造基地,同时也是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地址:嘉兴市秀洲区中山西路2710号嘉欣丝绸园 类型:主题公园 等级: AAA |
嘉兴博物馆 | 座落在市区勤俭路禾兴路口,始建于1958年12月,在原嘉兴城隍庙、火神庙旧址上建立起来,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有文物库房和陈列大楼各一幢。博物馆有书画、石器、骨器、陶瓷器、玉器和其它馆藏珍贵文物近6000件。 陈列区设嘉兴史前文化~《禾源》,馆藏文物精品陈列~《禾珍》、名家书画陈列馆、扇面艺术陈列馆、临时展览馆等,并配备声、光、电、多媒体、电脑网络等先进设计,使博物馆成为向广大观众传播历史文化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高品位文化休闲活动的场所。 博物馆在迁入新址后,充分利用新馆的场地优势,自2003年10月开馆至今,已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和培训班10多期,各类临时展览30多个,大型博览会1个,其中包括大型《史前动物科普展》、《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大型图片展》、《井冈山精神》、《人民的儿子~-》、《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图片展》等,共接待观众近40万人次,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禾源-嘉兴史前文物展》以马家浜遗址的发现作为嘉兴文化的源头,系统地展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发展序列;《沃土嘉禾~历史时期的嘉兴》陈列分六个单元,围绕“禾”这一主线,较详细地记录了嘉兴从吴越时期开始历经唐宋元明清直到近现代各时代的发展变化过程。另有《馆藏珍贵文物展》和《馆藏书画展》基本陈列。 《嘉兴历史文物陈列》为嘉兴市博物馆基本陈列,该展览是1997年12月30日重新布设开展的。陈列以大型雕塑《禾源》为象征,以时间为序,在300多平方米的展厅中集中展示嘉兴上自远古,下至近代那源远流长的7000年文明史,展示了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吴越文化以及名人文化等辉煌灿烂的历史。其中以马家浜文化的玉璜和崧泽文化的人首陶瓶为代表的430多件文物和以唐代政治家陆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为主要内容的100多幅照片集中展示了嘉兴独特的人文历史和名胜风光。 嘉兴大桥乡南子村大坟遗址出土纵38、横1.6厘米刻面作方形,顶端饰一穿孔圆锥小柱,尾部尖锐。上半部刻有六组简化的兽面纹,以3.5~3.7厘米的长度为一组,每组以两面相对称的半个椭园形为双眼,其中间的一小圆圈为嘴,下面刻有若干条细密的弦纹为一组的界线,而每一组的纹饰均可看作成单独的简化兽面纹,此器通体呈粉白色,玉质光滑细腻,制作精细,纹饰精美,而且它的长度超出了一般玉锥形器的长度。可见良渚时期用玉之风的大盛,尤其是若干条纹纹细如发丝,并准确地运用轴对称构图,说明当时的工艺技术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制作之精,纹饰之美,个体之大都是十分罕见的,不愧为新石器时代留下来的珍贵艺术品。 郊区大桥乡南子村大坟遗址出土长14、宽8、厚1厘米薄形扁体,略呈长方形,近背处有两个小的垂直形的小孔,孔径分别为1厘米和1.2厘米,均为二面对钻,孔内留有明显的斜面台痕。刃部平直,锋利,并且宽于钺身。钺面磨制精细,抛光莹润,通体显蟹青色夹杂灰白色筋斑。在众多的玉制器形中,真正作为礼仪的象征,并且与古代战争和军事有关的器形只有一种,即玉钺,它脱胎于石斧。此玉钺属良渚文化器形中难得的精品,并有确切的地层关系作依据,具有极高的研究和鉴赏价值。 嘉兴大桥乡南子村大坟遗址出土高21、腹围28厘米泥质灰陶,呈人首三节葫芦形瓶体。瓶首塑小头人面,两眼内凹,鼻梁隆起,双耳耸立,张口若语,脑后束短辫,长颈粗脖,溜肩,弧胸,鼓腹,体态肥硕。胸前开一椭圆形大口,口内中空,与瓶体贯通。瓶底作小圈足,略外撇并饰锯齿状缺口若干,整个器物造型奇特,生动古朴。此陶瓶很可能与当时祭丰收、求甘雨、降生灵等原始宗教祭祀活动有关,这在国内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尚属首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开放时间 星期二至星期日10月1日——4月30日:9:00--16:30;5月1日——9月30日:9:00--17:00(闭馆前半小时停止入场); 星期一(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闭馆。 预约/投诉电话 参观预约、咨询电话:0573-83677092 交通路线:乘8、28、81、92路公交车到“市博物馆”站下。 地理位置:嘉兴市南湖区海盐塘路485号 |
南河浜遗址 | 南河浜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河浜遗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大桥镇云西村。 遗址西距沪杭高速公路100米。南河浜遗址分布面积较广,呈东西走向,由几块高地组成,现有面积约2万平方米。南河浜南面的陶墩遗址,相对周围水田高约6米,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40米,面积约3200平方米。陶墩遗址与南河浜遗址应是一个整体。两处遗址总面积约75000平方米,集中在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250米的区域内。 1996年4月至11月,为配合沪杭高速公路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考古队对南河浜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实际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发现崧泽文化时期人工堆筑的土台一处,清理墓葬96座,房屋7座和灰坑26个,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类文物700余件,尤其是在崧泽文化发现和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发掘范围分作A、B两区,在A区布10×10米探方8个,在B区西距A区30米处,布10×10米探方2个,总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在A区共清理良渚文化墓葬4座、崧泽文化墓葬85座、灰坑22座、房屋遗迹7座以及崧泽文化的祭台1座。 遗址包含了从崧泽文化早期到晚期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为认识崧泽文化的发展演变期提供了很好的资料,也为后人研究崧泽文化提供了一把有意义的时间标尺。南河浜遗址被评为199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奖。2006年南河浜遗址作为新石器时期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嘉兴古运河(京杭大运河河道嘉兴段) | 嘉兴古运河(京杭大运河河道嘉兴段)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嘉兴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既为嘉兴提供了重要的水上贸易运输,又为嘉兴城增添了一道风景,沿河而建的江南特色房屋、规划建设的沿河城市公园、古街、石桥等,为人们的休闲、晨练提供了很好的场所。 大运河开凿于隋炀帝初期(605-610),元世祖时,又开凿了会通河与通惠河,这样就形成了从北京到杭州全长179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江南运河的开凿比此还要早,约在春秋晚期(公元前5世纪),至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嘉兴城市格局就是根据运河而展开,古城内外许多河道纵横交错,这些河流及其两岸古居民构成了浓厚的江南水乡风情。江南运河嘉兴段北起嘉兴秀洲区王江泾长虹桥,南到桐乡崇福镇,流经秀洲区,秀城区桐乡市境内,全长81.22公里,“隋大业中开运河至嘉兴府城,分支夹城左右”。河流在经过杉青闸端平桥后分流,现在北面为大运河主流,东南面则为秀水,濠河支流。主流经过北丽桥,城北桥至西丽桥与濠河汇合。秀水在绕城经过濠河,西南湖与主流相连。北片月河古居民小区里,小巷小街迂回曲折,纵横交错,小河,狭弄,旧居民,廊棚在一片不大的区域里,展现了浓厚的水乡古城风貌。在这一带沿运河还有因明代迎神赛会设祭坛而得名得坛弄,以“其水抱月,弯曲如月”得月河埭,以天水庵,芦席汇闻名的分水墩,古战场遗址饮马河等,这里一切均保持原貌。南片濠河南门段及西南湖一带市历史文化,这里既有莎剧翻译家朱生豪故居,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故居,一代水工汪胡桢故居,又是宋代词人朱敦儒避居地及徐家大院等。目前古运河旅游线已在全面开发之中。 景点位置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东方路 |
吴润昭私院 | 吴润昭私院为嘉兴市文物保护单位。 吴润昭私院位于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中北大街,据当地文化站同志介绍,建于清太平天国时期。吴氏祖籍江苏吴江盛泽镇,为该镇丝业巨商之一。吴氏以五万银元购得从问松桥西堍至吴家弄、南临市河、北达秀水浜的地块,并建此院。私院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原有五进,现存四进,前三进为陈列馆,第四进被火烧毁后新建楼房,第五进未划入陈列馆。陈列馆布局中轴对称,占地500余平方米。通面阔12.25米,通进深44.92米。第一进为二层三开间楼房,抬梁和穿枋式并用,五檩,牛腿雕饰狮子,地面铺设方砖,二楼为办公室。其北面设东、西厢房,厢房北侧有砖雕门楼,上刻有“孝友传家”四字。第二进为三开间,原为大厅,用料较大,抬梁式五檩,前后各双步,用四柱,方形斗拱,檐柱饰有垂花柱,月梁及枋上雕刻精细,隔扇窗户完整,柱础无纹饰,地面铺设方砖,现作为展厅使用。第三进为三开间二层楼房,用料较大,抬梁式五檩,前后各双步,用四柱,梁枋上雕工精细,扇页浮雕有《西厢记》,柱础无纹饰,地面铺设方砖,现作为展厅。天井两侧有马头墙,西侧有披弄。吴氏民居保存较好,形制规模较大,做工考究,梁枋雕刻精美,对研究本地的近代居民建筑具有重要意义,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2009年公布为嘉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嘉兴市文保所 信息来源:嘉兴市文保所 |
农民画成列馆 | 农民画成列馆 1995年,区委、区政府为解决农民画长期无创作基地、无作品陈列场所这一问题,立项建造嘉兴农民画陈列馆,并于1996年耗资300万元建造了一座3000平方米的文化馆、农民画陈列馆。这是全省第一座农民画陈列馆。馆内共有农民画陈列厅150平方米,农民画创作、辅导室120平方米,农民画销售作品样品室45平方米,外 宾接待室40平方米,农民画培训基地150平方米,供陈列农民画的二层走廓70平方米。 陈列馆自1999年5月落成后,先后举办了一系列全国、全省、全市性的艺术展览26次,举办农民画培训班18期,接待美国、德国、韩国、加拿大、日本、西班牙等国外宾客参观16次,接待国内兄弟画乡如陕西户县、上海金山、浙江慈溪、岱山等11次,接待农村群众、市民和中小学生参观农民画展览 6万多人次。1999年陈列馆被嘉兴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嘉兴市改革开放二十年百佳成就之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为可喜的是基地建成后,不但成为我区农民画创作的基地,还成为凝聚作者人心的场所。几年来,广大农民画作者都把陈列馆当成自己的家,当成自己作画的场所,许多作者不分白天黑夜,只要有空余时间就来馆内作画,来馆内交流。 |
王店曝书亭 | 王店曝书亭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店曝书亭位于嘉兴秀洲区王店镇广平路南端。为一园林式建筑群,占地6500平方米。为清初著名学者朱彝尊先生故居。 始建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原名“竹垞”,曝书亭原是其中建筑之一,因朱彝尊著作《曝书亭集》称名于世,后人遂以曝书亭为名。园林艺术风格质朴淡雅,结构布局疏密有致。 园门向北,进门左侧为“娱老轩”,坐北朝南,系三开间厅堂。其西为“醧舫”,三面临水。楣额为清初书法家郑簠所书。距醧舫数十步为“潜采堂”,1963年修葺时将朱氏家祠中的朱彝尊石像移入嵌于壁中。原康熙御赐“研经博物”匾因家祠早毁而佚,现由张宗祥重书,悬于正厅。室内存有朱彝尊手书条幅,用过的端砚以及描绘当年“曝书亭”全景的画卷。轩、舫、堂,环荷池而筑,粉壁砖地,素洁幽雅。 园中部,过荷塘石桥至南,即为曝书亭。亭面北,两青石柱上镌有集杜甫诗句的楹联:“会须上番看成竹,何处老翁来赋诗。”原为汪楫书,重修时阮元重书刻石。另刻有阮元和朱彝尊所作的《百字令》,及当时嘉兴知府、满族诗人伊汤安的和作。亭东有假山,六峰亭翼然其上。六峰亭下有一方石甬道,长数十米。 1981年4月,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
王店米厂苏式圆筒粮仓群 | 王店米厂苏式圆筒粮仓群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店米厂苏式圆筒粮仓群位于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四喜社区塘东街13号长水塘东岸,据米厂老工人回忆,建于20世纪50年代,为原王店米厂仓库。建筑占地面积5700余平方米。2002年米厂改制,仓库停用,目前除西侧少数租给小家电厂作仓库外,其余皆闲置。粮仓群由南向北分三排平行错位等距离排列,南起为第一排有6个粮仓,向北第二排有5个粮仓,最北第三排西起首位空缺,仅有3个粮仓,共计14个粮仓。各粮仓间等距7.8米,均为苏式圆筒形,同体积尺寸,直径12米、层高8.15米,墙体混泥土砌筑,内部有木梁架,屋顶为六面青瓦顶,大门开处离地2米。米厂西侧沿长水塘建有石码头(现已严重损毁)。长水塘为大运河嘉兴段的重要支流,沿河而建的王店米厂苏式圆筒粮仓群,是王店周边地区粮食集中储存和运输中转的重要设施;粮仓群从保存数量和体量上足见其当年的盛大规模,在嘉兴同类建筑中较为罕见,体现了嘉兴鱼米之乡的传统农业地位;粮仓群建筑形制特殊,反映了新中国建立之初模仿苏联工农业建设模式的史实,同时,建筑本身亦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2017年公布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莲泗荡景区 | 莲泗荡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莲泗荡风景区为AA国家级旅游景区,由莲泗荡刘公园(刘王殿、刘承忠纪念馆、望湖楼公园)、刘公塔(舅公祠)和江南水乡渔俗文化博物馆等组成,是集观光、休闲、度假、特色旅游为一体的国内著名的旅游景点。 景区的特色旅游项目“网船会”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堪称研究古代虫灾史的“活化石”。莲泗荡风景区围绕“网船会”为特色的江南水乡特色旅游,以庙会文化为主题,综合休闲、游览、节庆、餐饮、娱乐多种功能的特色旅游项目,打造江南独有的人文内涵的旅游景点。 类型:民俗村 开放时间: 8:00-16:30 交通 嘉兴汽车北站为起点的136路公交线路直达 门票 15元 |
地区 | 景点 |
---|---|
新桥社区 |
---- |
王江泾社区 |
---- |
南汇社区 |
---- |
闻川社区 |
---- |
虹阳社区 |
---- |
荷花社区 |
---- |
田乐社区 |
---- |
双桥社区 |
---- |
田青村 |
---- |
荷花村 |
---- |
东风村 |
---- |
洪典村 |
---- |
太平村 |
---- |
长虹村 |
---- |
北荷村 |
---- |
双桥村 |
---- |
民和村 |
---- |
民主村 |
---- |
腾云村 |
---- |
栋梁村 |
---- |
金鱼桥村 |
---- |
虹阳村 |
---- |
虹北村 |
---- |
东荷村 |
---- |
南汇村 |
---- |
田乐村 |
---- |
古塘村 |
---- |
双塔村 |
---- |
大坝村 |
---- |
市泾村 |
---- |
红联村 |
---- |
收藏村 |
---- |
华联村 |
---- |
西雁村 |
---- |
沈家桥村 |
---- |
廊下村 |
---- |
宇四浜村 |
---- |
范滩村 |
---- |
阳城村 |
---- |
虹南村 |
---- |
莫家甸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