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宫仲木因 (1831~1904)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宫仲木因(1831~1904年)字伊真,今城阳区夏庄街道办事处南屋石社区人。宫仲木因少时好学苦读,及长不求功名,应聘于仙家寨、女姑、源头等地塾馆。为人刚直不阿,对齐国人鲁仲连为国排忧解难的义举倍加崇尚,对汉室宦官中行说投降匈奴的劣迹则嗤之以鼻,其品德和学识甚受乡里敬佩。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德国侵占青岛后,委任李村区区长,颁布殖民法令,强化殖民统治。德国人的侵略,宫仲木因引为奇耻大辱,对乡人说:“我堂堂炎黄子孙,岂容德人宰割;我神州大地,怎忍沦为异域?”他积极倡导当地民众向即墨县衙纳粮,仍作中华赤子,不为德占胶澳之顺民,未果。他弃家北上,奔走于北京、盛京(长春)等地,欲寻求救国救民之道,仍未果,遂南归故里。宫仲木因耳闻目睹清政府“宁赠外友,勿予家奴”的腐败本质,愤慨之极,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农历二月二十四日夜在家中自缢身亡。死前书写红纸遗嘱一张,其中“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言行孙”语句,表达出其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宫仲木因之死,震动了胶澳城乡各界人士。安葬之日,村中老幼挥泪送葬者不绝于途。时社会名流赋诗颂之者有20余人,印成小册子分发各地,激发人民的反帝爱国热忱。前清廪生王锡极赞之为“民族义士”,胶澳知名人士王为其作墓志铭。史学家柯劭(胶州人)作挽联赞曰:“汉家纵有中行说,齐国宁无鲁仲连。” 来源:城阳区情网 [以上内容由"流浪汉"分享。] |
张山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张山,中国演员,山东青岛人。1976年考入山东省话剧院,后于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所属单位北京电影制片厂,国家二级演员。 [以上内容由"zdl738"分享。] |
林永健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林永健,1970年2月14日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中国内地男演员。 1997年,参演首部电视作品《和平年代》。2004年,凭借《敌后特工队》汉奸“刘魁胜”夺得第17届全军电视剧金星奖“优秀演员”奖 。2006年,凭借《喜耕田的故事》夺得第24届金鹰奖观众喜爱电视剧男演员奖 。2012年主演电视剧《我叫王土地》,获得26届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男演员奖 ” 。2013年主演的电视剧《聂荣臻》荣获第2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男演员奖、第10届中美电影节中国电视剧最佳男主角奖 。 1999年至2010年,7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台表演小品,2005年在央视春节晚会小品《装修》中,一人分饰包括“天津大姐”在内的三个角色。 2015年林永健携带儿子林大竣参加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以上内容由"岚裳"分享。] |
王艳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王艳,1974年2月11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 1993年王艳拍摄琼瑶剧《梅花烙》进入娱乐圈;1999年因出演《还珠格格2》的“晴格格”一角而被观众所熟知,并于澳洲获“法国文化骑士奖章”;2001年主演的武侠剧《武林外史》播出,获得更高的人气。2000年与王志才结婚并于2006年生下一子。2011年获“中国品牌女性公益奖” 。2013年王艳主演的电视剧《像火花像蝴蝶》播出。 2016年,参演电视剧《重耳传》 。 [以上内容由"wwwqbs520"分享。] |
郝建秀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郝建秀(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纺织工程高级研究员)女,汉族,1935年11月生,山东青岛人,195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9月参加工作,华东纺织工学院纺织工程系棉织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个人履历1949年至1954年青岛国棉六厂工人。 1954年至1958年中国人民大学速成中学学习。 1958年至1962年华东纺织工学院纺织工程系棉织专业学习。1962年至1965年青岛国棉六厂工程师室技术员。 1965年至1977年青岛国棉八厂副厂长、革委会主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青岛市革委会郝建秀视察青岛纺联集团六棉有限公司郝建秀视察青岛纺联集团六棉有限公司副主任、市委副书记、市总工会主任,山东省总工会副主任、省妇联主任、省委常委。 1977年至1981年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全国妇联副主席。 1981年至1982年纺织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1982年至1987年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书记处书记。 1987年至1998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正部长级)。 1998年至2001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正部长级)。 2001年任九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共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十二届五中全会增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增选为常务委员。 [以上内容由"明公子"分享。] |
吕瑞明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吕瑞明 (1925年生——),男,汉族,山东省青岛市人,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日本明治大学新闻研究科肄业。学生时期酷爱京剧,1949年在青岛组织人民京剧团,与京剧表演艺术家吴素秋共同创作《节烈千秋》新戏公演,开始编剧生涯。1952年北京京剧四团任编剧;1953年入中国戏曲研究院从事戏曲创作,曾参加《京剧丛刊》传统剧目整理工作;1955年中国京剧院成立,任专职编剧;1985年至1993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兼党委书记,1993年至1996年任艺术顾问;2003年退休后,受聘任本剧院艺术指导委员会顾问至今。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周信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志·北京卷》副主编,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任中国京剧院院长期间,团结全院同志,克服困难,结束了当时剧院实行自由结合的局面,重新组建了四个演出团,新建青年京剧团,实行了定额管理责任制和演出奖励相结合、干部任期制等改革举措,使剧院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仅1987年全院演出达530余场。通过积极组织创作、排演,剧院在全国性各大赛事、庆祝徽班进京200周年汇演以及拓展港台地区和国外演出中均取得优异成果;在上演的诸多新创作剧目中,《甘棠夫人》、《调寇审潘》、《香港行》、《武则天轶事》等8部剧目获得文化部颁发的创作、演出各种奖项和文华新剧目奖;注重青年优秀演员的培养和引进,选拔的各行当青年优秀演员在全国青年京剧团汇演和各次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中屡屡折桂,引进的张建国、江其虎、李海燕、赵永伟等青年尖子人才,为剧院发展积蓄了优势力量。期间,在文化部领导大力支持下,经重点策划,多方呼吁、选址和运作,开工兴建了剧院院址大楼,新建了450多套演职员工宿舍(含退休人员),基本解决了全院演职人员住房紧缺难题。 1992年,受上级委派组织创办了全国唯一的京剧专业刊物《中国京剧》杂志,兼任第一任主编。 在几十年创作中,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审视生活,尽力于戏曲艺术规律与表现技巧的探索,为提高剧本的文化品位,做了不懈努力。多年来,个人或与他人合作创编了许多优秀剧目,主要有《伊帕尔罕》、《蝴蝶杯》、《夏完淳》、《三盗令》、《满江红》、《初出茅庐》、《龙女牧羊》、《南方来信》、《全部宝莲灯》、《弹剑记》、《草泽郎中朱丹溪》、《福寿镜传奇》等。其中《杨门女将》(与范钧宏合作)曾获1961年首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影片奖;近代史剧《红灯照》(与阎肃合作)、现代京剧《恩仇恋》(与陈延龄合作)、新编历史剧《锦车使节》(与范钧宏合作)、《承天太后》(与高文澜合作)、中日文化交流剧目《坂本龙马》,先后荣获文化部或中国戏剧家协会颁发的剧本创作一等奖、优秀剧本创作奖、编剧奖等。1985年与日本剧作家共同创作大型神话剧《龙王》,由中国京剧和日本歌舞伎艺术家合作演出,在日本连续上演110场,轰动东瀛,日本NHK电视台于1989年、1994年两次通过卫星向世界各地播放,被誉为国际文化交流的创举。年逾八旬,犹笔耕不辍,2007年创作吕剧《情判》上演;2010年改编京剧《满江红》公演,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编剧奖。 结集出版作品有《新时期京剧剧作集》、《范钧宏、吕瑞明戏曲选》。 [以上内容由"huise"分享。] |
纪家坛 (1868~1945)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纪家坛(1868—1945) 字泽蒲,号文苑,别号顽石、不其。青岛市城阳区仲村人。1909年(宣统元年)冬,纪家坛中乙酉科优贡第二名。后经商震举荐,于1913年起,历任山西省蒲县、汾城县、代县、朔县县长,山西省绥察禁烟善后总局局长,山西省行政监察委员会委员等职。 1917—1922年任汾城县长期间,敬业乐群,振兴实业,黎明即起,巡视店铺,敦促清扫门面,按时营业。在乡村,常徒步视察,指导耕作。汾城县种谷,多沿旧习遍地撒种,苗多谷穗小,产量低,纪家坛亲手传授用耧条播、间苗、定苗等技术,产量大幅度提高。20年代的汾城县政府,官僚作风甚浓,大小官员或饱食终日,怠于公务;或尸位素餐,贪赃枉法。纪家坛时常去各局视察,整饬风纪。 纪家坛十分注重兴办学校,革除蓄辫、缠足、-等流弊,倡导新风,在汾城县城由各小学创办黑板报广泛宣传,且规劝全县各级官员的女眷带头放足示范,而后广及民众。此举,早于邻近各县10多年。禁赌一项,尤为严厉,责成警政人员常年抓赌,教育赌徒。西薛农民陈如镜嗜赌成癖,曾一年被提审7次。第7次被带到县衙,纪家坛对陈如镜晓之以利害,说得陈心悦诚服,悔恨不已,发誓决不再赌。因此,在当地流行着“大盖心肚,摇小蒲扇的人(赌棍)最怕纪老汉”的俗语。纪家坛不遗余力地兴办近代学校,在汾城县城先后创办女子小学及第二、三、四等小学,选拔品学兼优者充任教师。 从清末到民国,纪家坛为政20余年,身居县长、局长、省行政监察委员等要职,然视不义之财如粪土,不以权谋私。1926年,年近六旬的纪家坛被委以晋绥察禁烟善后总局局长,到职视事一年,秉公执法,两袖清风。1922年在汾城离职时,仅采集野生植物白蒿(药名茵陈)一批,以丝线捆扎成束,准备返乡后馈赠亲友。启程返乡之日,自汾城至古城(地名)20华里的官道上,各村民众置酒设案送行者,多达数十处,民众悲泣流涕牵衣相送者,络绎于途。 1925年任山西代县县长期间,正值军阀混战,纪家坛对此深恶痛绝。时雁门关、平型关、宁武关有驻军10余万人,由代县转运粮草等军需品。代县差役局和县巡警200多人, 每天到各村催要民夫、牲畜,00,屡禁不止,民众常向纪家坛哭诉。为解民于倒悬,纪家坛屡向山西省政府去电请援,均被置之不理。他深感身为一县之长,不能为民做主,无颜再见代县父老,愧而投井,幸被从人救起。1933年春,出任河北省涞源县县长。不久,土匪刘桂堂(即刘黑七)部窜入该县,向纪家坛迫交粮饷。纪家坛意欲凭拒马河之险,率众据守县城,与土匪决战。然城中绅商苦苦劝阻,为避民众伤亡,纪家坛躲藏于乡下。刘桂堂率部进城,捣毁县衙抢夺钱粮后逃窜。事后,纪家坛被削职为民,饮恨回乡。纪家坛返乡时已65岁,唯不安于清闲,仍在本村教书,直至1945年病故。 [以上内容由"徐星星"分享。] |
田世兴 (1921~2016)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田世兴:男,汉族,1921年3月生,山东即墨人(现青岛市城阳区西城汇村)。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毕业,大专学历,大校军衔。1980年12月至1985年6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1981年8月起)。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 抗日战争1938年5月起任山东省胶东15团卫生队卫生员,山东省胶东军校学员,山东省胶东5大队班长、排长,山东省胶东抗大学员。 1940年5月起任山东省胶东5支队特务团8连连长。1940年12月起任山东省胶东5支队16团1连连长。 1941年4月起任山东省胶东5支队16团轮训队队长。1941年6月起任山东省胶东5支队16团3营副营长。 1942年11月起任山东省胶东5支队16团参谋。 1943年6月起任山东省胶东崂山大队特务连连长。 1944年2月起任山东省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独立团3营营长。 1945年4月起在山东省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一所养伤。1945年6月起任山东省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独立团3营营长。1945年8月起在山东省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一所养伤。1945年12月起任山东省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独立团参谋长。 解放战争1946年1月起任山东省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独立团副团长。1946年7月起任山东省胶东军区3旅13团副团长。 1947年2月起任山东胶东军区5师13团副团长,1947年8月起任山东胶东军区5师13团团长。1947年9月起任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37师109团团长。率团参加济南战役,所部被授予“济南第二团”称号。 1948年9月起在山东省济南市市立医院养伤。 1949年2月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31军92师参谋长。参加了福州、漳厦战役。 解放后1950年10月至1951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医院养伤。 1951年3月至1953年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31军93师副师长。 1953年2月至1959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师长。1959年11月至1962年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二期学习。 1962年7月至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师政治委员。1962年10月至1963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师长。 1963年11月至1969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参谋长。1969年1月至1970年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省军区参谋长。 1970年2月至1973年11月任福建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1973年11月至1980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9军军长(接替王健行)。 2016年9月26日,田世兴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9月14日在福州逝世,享年96岁。个人荣誉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以上内容由"世界完美"分享。] |
唐国强 北京电影学院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唐国强,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导演。现为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毛泽东特型演员。 1979年,因在《小花》中饰赵永生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青年创作奖、“电视十佳演员”、“首届全国百佳电视工作者”获得“金鹰”最佳男主角和“飞天”优秀男演员提名。 1985年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修班学习。后在《今夜星光灿烂》、《路漫漫》、《高山下的花环》等影片中扮演角色。 1988年,参加拍摄《到莫斯科去》、《三国演义》、《雍正王朝》、《开国领袖毛泽东》。1998年,凭借电视剧《长征》获得第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男演员的称号。2003年,获第22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奖、金鹰奖等。 2009年,主演献礼影片《建国大业》,饰演毛泽东 。2013年主演电视剧《毛泽东》。 [以上内容由"心如止水**"分享。] |
王云九 (1903~1970)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王云九(1903—1970) 青岛城阳王家泊子人。中共党员。1925年参加青岛纺织工人-。“七七”事变后,在崂山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并争取国民党鲁东行辕特务团起义。1956年任青岛市副市长。“文革”中虽遭批斗,仍深入工地检查指导工作。1970年,在塌方现场指挥抢险时,突患脑溢血去世 [以上内容由"(_獨①£無②"分享。] |
高正进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高正进,1955年12月生,青岛城阳区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现任青岛正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经济师,城阳区第三届政协常委,兼任“青岛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青岛市乡镇企业协会水产加工业分会会长”、“城阳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54592部队服装厂厂长,城阳镇冷藏厂厂长,青岛正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至今。企业年销售收入12.6亿元,年出口创汇1.08亿美元,年利税1.2亿元。企业曾先后荣获“青岛市十佳私营企业第一名”、“山东省海洋与渔业系统先进企业”、“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青岛市农产品加工十强龙头企业”、“世界水产品加工业500强中国入选企业第一名”“中国服务业500强”等荣誉称号。其本人被青岛市人民政府授予“青岛市劳动模范”,荣获“青岛市优秀青年企业家”、“青岛市优秀乡镇企业家”,被国家农业部授予“第四届全国乡镇企业家”,荣获山东省人事厅、省海洋与渔业厅颁发“二等功”荣誉称号。他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政议政,并躬行“反哺”之情,回报生他养他激励他成功的城阳区人民。他捐资助学扶贫救灾累计捐款300余万元,如为南疃小学捐资70万元;城阳镇十五中学捐资20万元;城阳妇女儿童基金会捐款10万元;为灾区捐资20余万元;为城阳区“新世纪爱心社捐资助残”5万元;东旺疃村扶贫捐款30万元;每年“六一”儿童节、教师节无偿捐资20余万元……这无数个爱的音符记载着过去,延续着未来! 董事长致辞 改革开放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青岛正进集团有限公司正是抓住了这一大好机遇,才使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公司八千名职工,本着“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在企业发展道路上屡创佳绩,同时,我们真诚感谢国内外客商对我们的大力支持。 在此,我代表公司全体员工向国内外客商表示诚挚的谢意,热切希望您们通过业务合作进一步加深对正进集团及其产品的了解,增进友谊,扩大合作。 中国加入 WTO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愿与国内外客商通力合作,携手并进,共创美好未来! Qingdao Zhengjin Group Company has made a tremendous achievement in its devopment by chanc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I,on behalf of all the members of Zhingjin Group, would like to express our hearfelt thanks to all customers from both domestic and abroad for their support. [以上内容由"年度"分享。] |
张式瑞 (1914~1986)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张式瑞(1914~1986年)全国劳动模范。今城阳区城阳街道办事处小寨子村人。195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评为即墨县农业劳动模范。1952年,获山东省和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先后被选为山东省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1960年9月后,历任中共即墨县委-书记、中共青岛市崂山郊区委员会副书记、崂山县副县长兼农业局局长等职。1978年,获崂山县模范共产党员称号。1980年、1984年,先后被选为中共崂山县第三、四次代表大会代表。1949年秋,张式瑞带头组成互助组。1951年冬,组织成立即墨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任社长。1952年,推广“金皇后”玉米良种,当年产量达400公斤,有力地带动当地农业技术活动的发展,使粮食产量逐年上升。1956年,张式瑞担任即墨县共产主义农业社(高级社)社长期间,努力创立农业科技队,进行农作物套种间作、更换良种、合理密植、水利灌溉及温室种菜等科学实验和新技术推广。1963年8月,张式瑞主动要求下基层工作,改任城阳人民公社社长,长期住在贫困的皂户村并兼任大队长;他发动群众,制定脱贫方案,组织劳力,外出打工,增加收入;还修复墨水河大坝,引水灌溉农田133余公顷,开垦盐碱地垦田20余公顷。1964~1965年,先后在西海滩植树造林,成活杨柳、棉槐、桃树等13万株,割条编筐织篓销售,植山楂树300多棵,努力为农民增加收入。在为农民实施脱贫过程中,因大队的资金不足,张式瑞用自己的工资为该村买鱼苗、藕种,救济贫困户。1966年“文革”开始后,他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强制“劳动改造”。1976年10月重新工作。1978年退休后,仍积极参加经-济建设。逝世前,写下《遗命书》一份,教育子女在他死后不要向组织提出要求,不搞迷信活动,将骨灰撒在皂户村河坝和树林间,嘱咐老伴由公家宿舍迁回小寨子村老家居住。1986年6月16日病逝。 来源:城阳区情网 [以上内容由"xy"分享。] |
李德光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德光,1954年生于山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青岛市城阳区美术家协会主席,青岛市城阳区政协委员,青岛市城阳区画院院长。1970年后,曾来到长白山林区从事美术创作活动。1985年3月在“全国第二届森林风光美展”上作品第一次在中国美术馆亮相,《山珍》荣获优秀作品奖。吴作人先生在预展中看到这幅画时,凝视许久后说到:“好!有乡土特色,把传统传统工笔花鸟画拓宽了一个新的题材领域。”从大师的褒扬中,画家得到了极大的鼓舞,坚定了自己的创作道路。作品曾多次在全国美展中展出。《雨后新花》、《人参的传说》,1988年10月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全国林业美术工作者联合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全国林业美术作品展览会”。《催春》199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的“‘枫叶奖’国际东方水墨画展览”中获奖,并被收藏。1995年12月、1997年12月连续两届获得“青岛市十佳美术新人提名奖”。《花好月圆》于1997年10月被北京中南海收藏并出版。《早春图》于1998年4月被人民大会堂收藏。《雪野》于2000年4月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等部门举办的“迎接新世纪中国工笔画大展”。《盼》、《无处不芬芳》入选2000年8月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第十四届美术新人新作奖”。国画作品《绿编天涯》获2000年9月“全国第二届美术金彩奖”。传略合国画作品被编入各种书画集和大型辞书。其他作品多次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并专题介绍。 [以上内容由" AL "分享。] |
地区 | 景点 |
---|---|
夏家庄社区 |
---- |
西果园社区 |
---- |
苇山社区 |
---- |
于家社区 |
---- |
南城阳社区 |
---- |
庙头社区 |
---- |
安乐社区 |
---- |
高家台社区 |
---- |
杨埠寨社区 |
---- |
仙家寨社区 |
---- |
洼里社区 |
---- |
双埠社区 |
---- |
邱家女姑社区 |
---- |
王家女姑社区 |
---- |
李家女姑社区 |
---- |
红埠社区 |
---- |
赵哥庄社区 |
---- |
西后楼社区 |
---- |
港东社区 |
---- |
东蓝家庄社区 |
---- |
赵村社区 |
---- |
西女姑山社区 |
---- |
东女姑山社区 |
---- |
西流亭村 |
---- |
刘家台村 |
---- |
北后楼村 |
---- |
东流亭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