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三衢石林 | 三衢石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三衢石林景区位于常山县境内,是常山国家地质公园核心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 景区以喀斯特灰岩岩溶地貌景观为主要特征,融石林奇观、峡谷险胜、山林野趣于一体,与云南石林的壮年期岩溶地貌不同的是,三衢石林岩溶属幼年期,主要由峰丛构成,微地貌为石芽和溶沟。同时又是奥陶纪晚期(4.4亿年前)的一个巨大的古生物礁,是研究华南古生代地史的重要地区。三衢石林因生物礁和优美岩溶地貌的结合而珍贵。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孕育出了千姿百态、亦真亦幻、韵味别致的石林迷宫奇观,掩映在绿色藤蔓中的溶沟石芽美轮美奂,在地质演变的作用下,形成了城堡石林、天井石林(天坑)、小古山岩溶凹地、紫藤峡谷、仙人洞等典型的地貌景观,形态上表现为各类象形动物、城堡、长廊、天生桥及这些单元组成的石林,被国内外地质学家称为“世界上罕见的地质地貌景观”,更有“世界最大的天然盆景”、“世界最大的象形石动物园”、“秀甲东南,江南一绝”之美誉。2013年4月25日,三衢石林景区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现有滑道和5D影院两个体验性项目。 三衢山独特的地貌背景孕育了丰富的人文景观。有历代文人的诗词,民间艺人的传说。《隋志》记载:“昔有洪水自顶暴出,界兹山为三道,故谓三衢”。三衢山历史悠久,文史丰厚。唐《元和郡志》记载:“州有三衢山,故取其名”,并记载了尉迟公建城以三衢山命名“衢州”的历史,后人称三衢山为“衢州的母亲山”。据《韶山毛氏族谱》卷首凡例记载:“宋工部尚书让公世居三衢”,就是说毛泽东祖籍在三衢。毛泽东三过衢州还三问三衢山之来历。北宋名臣赵抃曾在三衢山面壁苦读,留下一代“铁面御史”千古佳话的“赵公岩”,一直为后人所敬仰、膜拜;明代忠臣于谦路经此地写就了千古名篇《石灰吟》。唐代的罗隐、宋代的杨万里、陈亮、程宿,元代的萨都剌、张可久、张雨,明代的王守仁,清代的陈韶等人与三衢山也是情缘颇深,挥毫泼墨,留下众多精美的诗词名句,至今传颂不衰。 网址:http://www.sqsl.cc/电话:0570-5110666 地址:辉埠镇路里坑村行车路线:杭金衢高速常山出口往芳村方向10公里、黄衢南高速芳村出口往常山方向5公里 |
常山桃花源 | 常山桃花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常山桃花源 桃花源位于常山县新桥乡坞石坑村,背靠县内最高峰白菊花尖,与杭州市淳安县一山之隔。整个村庄群山包围,形似一个宝葫芦,素有“天然氧吧”之称。宽敞的农家庭院、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物产资源、浓厚的乡土气息,吸引周边游客纷至沓来。 |
常山黄塘景区 | 常山黄塘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常山黄塘景区 农家庭院整治改造、油茶主题公园景观、油茶博览园、滑草项目开发、稻草文化展示……游客可以在常山黄塘景气游山玩水,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体验农耕生活。 |
常山奇石馆 | 常山奇石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常山县奇石馆成立于2013年12月,位于常山县金川街道竹亭路1号,规划面积120亩,由展馆和垂钓中心两大区域组成,现已建成展馆面积3300平方米。常山县奇石馆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是以收藏、展示各类奇石为主要内容,以丰富游客科普知识和文化生活为主要功能的艺术展馆。馆藏奇石千余件,分为奇石、古石、玉石、矿物结晶体、砚台、盆景六大展厅。国家3A级景区。 信息来源:衢州市旅游局 信息来源:衢州市旅游局 |
衢州黄岗山 | 衢州黄岗山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黄岗山是常山县一个主要的旅游的景点,生态环境优美和谐,空气清新宜人,物种丰富,以瀑布和坐落于山顶的黄岗寺而得名,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香客,黄岗寺历史源源,建于明末,曾因文革的错误的决策而遭到了破坏,改革开放后,村委集各方面的捐款重建了黄岗寺,恢复了黄岗寺,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更深层次的宗教造诣。近几年由于当地的政府重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在黄岗山制定了一个5年的长期规划,搞好基础设施,将黄岗山作为当地的一个品牌,从而引进资金,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水平。 山脚下的乌鹰邬水库清澈碧绿,,以来着从黄岗山留下的细流,将生命潺潺的、柔柔的向前延伸,如果说黄岗山是一支筝,那么乌鹰邬水库就是筝上那灵巧自如的十指,山水之约,便把一首和谐宁静的古筝曲弹得出神入化,琴声飞扬中只看见黄岗山的阳刚和乌鹰邬水库的柔美。 |
东明湖公园 | 东明湖公园分东、西、北和湖中心4个景区。从公园门步入景区。道两旁草木葱茏,绿树成荫,时值夏天,紫红、粉红和纯白色的紫荆花正开得灿烂无比,似在热情欢迎游客们的到来。在茂密的丛林中,小鸟并没有感觉到天气的炎热,照旧在树枝上唱着歌,欢乐地东奔西跳。再往前走,一个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草坪展现在眼前,如茵的草坪当中,有能蔽日遮阴的高大香樟,也有能为情侣提供回避视线的小灌木四季桂,构成一幅绿的天、绿的地、绿色空间的浓荫画面。草坪内还建有回音壁 从左行道前行近百米,就来到湖边。东明湖被人称为“偷移西子岁,暗窃虎丘屏”的天然湖。湖中建有曲拱桥,是曲桥和拱桥的结合体,曲桥的方向变换以便于游客观赏各方面的景色,而拱桥的高度更替则便于游客观赏景色的立体,足可见设计师的匠心独运。曲拱桥两侧有一片荷花池,到了荷花盛开的夏季,游客会自然进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情画意之中。酷热难当的夏夜,漫步在荷花池畔的曲拱桥上,晚风习习,轻松凉爽,在明月高悬的晚上,你是否还会想起《荷塘月色》的意境来。过曲拱桥,来到湖中居。湖中居是湖上一道独特的风景,颇有杭州西湖湖心亭的韵味。这是由湖中另一小岛经改造而建成的湖中水上建筑,占地3000余平方米,园内,奇石林立,花枝招展,有长廊、亭阁、花园、草坪、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既可浏览观光、娱乐休憩,也是游人品茗的好地方。盛夏里,入住这“水上人家”,品一杯东明山自产的浓浓的香茶,可谓是心旷神怡,惬意无比。湖中居还建有花架、小亭、柴门等景观,香樟、老桂也安家于湖中居的两旁的小岛上。 地址:浙江省衢州常山城东南1公里处 电话:0570-5015114,0570-5017149,0570-5010525 |
三十六天井屋 | 三十六天井屋位于常山县西部28公里的球川镇内,有一座距今百年的三十六天井古屋。此屋建于清末,是一座雕刻精细、设计独特、结构深奥的古建民居。她占地3592.5平方米,拥有一百多个房间、三十六个大小天井。由台门、前进、中进、后进、偏房组成。走进正门,如入迷宫,走廊迂回曲折又四通八达,连接大小房门一百多扇,沟通大小天井三十六个。走入大天井,花草飘香,尺把粗的桂花树枝繁叶茂,有古木参天之壮观,每年八月花开满树,清香袭人。 “三十六天井屋”的结构是别具一格的穿斗跨架式,各室之间均以雕花板壁相隔,以室内走廊相连。其梁、柱、楣、批、壁都雕刻有飞禽走兽和花草,梅 、兰、荷、菊,八仙过海,狮子滚球,应有尽有。大门框、门楣为花岗石制成,雕刻细腻,有花瓣叠叠的秋菊、夏荷、向日葵。 “三十六天井屋”另一奇观是,在占地六亩多的雄伟建筑中,四周砖墙上没有一个窗门,室内却通风透气,各室各堂清晰明亮,即使炎热夏天,走进室内也凉爽宜人。 球川镇 “山环成球、水流成川”即为球川。球川镇位于浙赣边界,地处常山西大门。这里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民风淳朴,是浙西边陲的一座千年古镇。镇内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杭金衢高速公路贯穿本镇,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 宋代大文豪朱熹曾来球川会友、登山览胜,发出“山列锦屏秀、水流翰墨香”的千古绝句,球川也因此闻名遐迩。 球川镇土地辽阔,辖区面积78.4平方公里,总人口2.…… 详细++ |
桃花源农家乐 | 桃花源农家乐位于常山县东北部系芙蓉湖源头,距离县城45公里、乡政府3公里。“桃花源”原称“大源”,1936——1937年间,方志敏领导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新桥乡建立红色根据地,红军在大源一带开展活动时,一位红军将领看到这里桃花烂漫的景象,用竹炭在农房上写下了“境凝2桃源”四个字;同时,大源又是桃中珍品——乌桃的原产地,这里盛产乌桃,春天季节,桃花溪水潺潺,溪上桃花无数,流溢着桃花源的神韵。从此人们称“大源”为“桃花源”。“桃源七十二人家”居住在桃花溪两侧,四面环山,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竹海荡漾,素有“天然氧吧”和“天然浴吧”之称,是名副其实的“江南小九寨”。桃花源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8%,所在地海拔650米,夏季平均气温22摄氏度,天气凉爽,是您避暑的最佳之选。 该景区拥有丰富的景点资源,民风淳朴,居住环境优美,是游客享受田园风光,体验农家风情及休闲旅游的理想胜地。 地址:芳村镇境内 信息来源:衢州市旅游局 信息来源:衢州市旅游局 |
金钉子景区 | 黄泥塘“金钉子”景区位于常山县城南5km,面积16.2平方公里。320国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方便。 黄泥塘“金钉子”是国际地科联组织1997年1月在中国确认的第一枚“金钉子”。“金钉子”作为一种俗称其来由是因为:大约19世纪,美国东西部铁路大动脉接轨时,为了纪念这个事件,在接轨处钉了一枚用金子打造的铁路道钉,简称“GSSP”,而在地质上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点的简称也是“GSSP”,所以通俗称为“金钉子”剖面。黄泥塘“金钉子”就是距今4.6亿年左右一段全球标准地层剖面,地质年代是在奥陶纪中部的那一段时间,通俗地讲“金钉子”就是一把尺子,而这里指的尺子不象我们平时用来量衣服、量身长的尺子,这里指的尺子是衡量地质年代的一把尺子,也就是说要判断全世界所有那个年代的地层都必须把我们常山黄泥塘“金钉子”剖面当作尺子去比较,以此为标准,来推断分析其它各地的地质年代,所以它是全球标准地层剖面。 据专家考证,黄泥塘“金钉子”剖面4.6亿年以前是一片海洋,随着地球的运动,地壳的演变,河床的抬高,这里已形成陆地,海洋里的许多生物死亡后形成了化石,目前在黄泥塘“金钉子”景区内可以找到多种生物化石,其中笔石化石、牙形刺生物化石、腕足类生物化石、三叶虫生物化石为最主要的四种化石,还有少量的腹足类生物化石,多年来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和浙江省地调院的专家多次来此考察,已将各种化石标本采集起来作为科学研究用。在县城文峰广场地质博物馆内也有展出。 地址:天马街道黄泥塘村 行车路线:杭金衢高速常山出口往南7公里 |
石崆寺 | 释迦寺(蔚县博物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释迦寺位于河北省蔚县城南关西侧,建于元代(1271年-1368年)和明代(1368年-1644年)。河北蔚县释迦寺(6张)释迦寺位于蔚县城南关,俗称卧佛寺。释迦寺殿宇规模宏伟,寺中有天王殿、中殿、卧佛殿等。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省古建筑研究所等单位考证,均认为释迦寺中殿具有元代的建筑特点。中殿面宽3间,建筑形式为单檐歇山布瓦顶。建筑面积为141.05平方米,屋顶相当平缓、檐头和4个翼角都翘起,从侧面看更为明显,此殿的出檐为1.5米,外围檐下斗拱比例和造型都处理得非常巧妙,使中殿更加庄重肃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主要建筑大部分都分布在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卧佛殿,另有东西配殿和部分禅房。大雄宝殿建于0.9米高的砖砌月台上。卧佛殿与大雄宝殿前后呼应,形成寺院空间处理的一个特点。大雄宝殿装饰华丽,各部件制作精美,其样式与蔚县城内明代灵岩寺后殿藻井相近。 张家口市属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张家口北部坝上地区与内蒙古草原交界,塞罕坝是著名的旅游胜地,8-9月是最好的观赏草原风光的时间;而冬季坝上滑雪场,纯天然的滑冰场所,景美价廉,适合大众! |
常山徐氏旧宅 | 常山徐氏旧宅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徐氏旧宅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清、民国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 俗称三十六天井,规模较大。由偏居东南的门屋、横向甬路及中轴线上的大院落、正门、前厅、天井、中厅、天井、门墙、天井、后厅、天井,以及围墙外之花园旧址等组成,各天井两侧都布置有二层楼厢房。主体建筑的院墙两侧,还有通长的附房两排,东侧附屋进深较大,有的有二进深度,其位于后厅东侧部位的附屋后更辟有别院。整组建筑由中轴建筑向两侧展开布排。主体建筑如门厅、中厅、后厅等用材较好,工艺较细,包括院落周围的磨砖空斗砖墙等,显示了当时建筑的精细水平。 建筑兴造于清末民国初。除了部分次要建筑外,保存情况良好。 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 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 |
里择祠 | 里择祠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里择祠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明、清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 坐南朝北,共为三进,呈长方形,建筑面积约608平方米。前进面阔五间,进深梁架五檩三柱,用中柱 。前檐明、次间四柱为方形讹角柱。中进面阔三间,进深九檩,明间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双步,前廊设卷棚,平身科斗栱为一斗三升,牛腿、雀替等均为镂雕,刻工精细。后进面阔五间,进深十檩用五柱,明间梁架五架梁前后双步带前廊。 里择祠,虽经清代两次重修,但还有部分构件保留着明代建筑风格。是一处地区风格较明显的祠堂建筑。 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 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 |
白菊花尖 | 东案乡境内千米以上的山峰共有8座,其中有一座最高峰,是常山县第一高峰,也是衢州北部最高峰,它就是白菊花尖,该峰海拔高1395米,万亩毛竹林环绕四周,山里奇石林立,各类珍贵植物遍布山中,竹笋、高山云雾茶、蕃薯干是山中特产,山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犹如一幅山水画,是都市人们旅居赏景的好去处。 地址:东案乡梅树底村 行车路线:杭金衢高速东案出口2公里 信息来源:衢州市旅游局 信息来源:衢州市旅游局 |
衢州文峰塔 | 衢州文峰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文峰塔,始建于宋,明修,清重建。座落在常山县第一中学校园内暨天马镇南部的文笔峰(塔山)之巅。一九八二年二十六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清光绪《常山县志》载:“文峰塔”在县东南山巅,乾隆戊予年(1168)知县苏王比建,明代万历年间知县唐三屏修,清嘉庆十二年五月十九日圮,十八年知县陈生集绅耆等重建。以关“一邑文风也”,且建筑位置选择在山峰上,故取名为“文峰塔”。 文峰塔系六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高29.5米,石筑弥须座塔基坚实牢固,由四层青石板构成,各层塔身三面开拱券门,另三面设假窗,每层菱角叠涩出檐并作发戗,翼角起翘,转角垂柱饰花篮,塔刹相轮均保存完好。 该塔秀丽挺拨,造型优美,第二层的假窗上嵌有清嘉庆重建文峰塔碑记,塔旁原有集真观、半闲亭及魁星阁等建筑,其中半闲亭现已改作它用,集真观等古建筑已不存。 说起这文峰塔,至今在常山县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明代时,曾官至首辅(相当于宰相)的江西分宜书生严嵩,当初赴京会试时途经常山,因长途跋涉加上累饿冻病,潦倒在塔山庙中,塔山下的詹家太婆闻讯,认为这真好应了自己昨夜“黑龙盘塔”的梦兆,这落难书生,日后必做高官。因此,詹家太婆便与詹太公商量,差人将严嵩抬回家中,延医诊治,悉心照料,严嵩非常感激,恳求二老收作义子,发誓日后若有寸进,定报救命之恩,二老本来无嗣,正中下怀,从此待如已出。不久严嵩康复如初,因考期逼近,便拜别二老继续登程进京,二老又赠给他一笔盘缠。后来,严嵩果然高中进士甲科,被选入翰林院,授内阁大学士,此后严嵩飞横腾达,专权独揽,勾结0党、陷害忠良,-受贿,祸国殃民。詹家二老耳闻目睹这些境况后,便渐与严嵩疏远。果然,严嵩因作恶太多,被他人-,削职为民,直至讨乞为生又来到常山,后来,常山的一些讨乞伙伴发现此人便是严嵩,便齐心协力将严嵩压死在一堵土墙下面。严嵩从当初的潦倒常山,发迹常山,最后又葬身常山,这正应了一名古话:“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一“黑龙盘塔”的民间历史传说亦为文峰塔增添了一层神奇的色彩。 |
常山兴贤塔 | 常山兴贤塔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兴贤塔,明代建筑。坐落于常山县球川镇水口外石壁底的溪边岩石上,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常山县志》载:“兴贤塔,在球川,明万历末年徐小竹、毛良明等建。”该塔系六面七层楼阁式砖塔,塔身高27.27米,塔基用条石砌筑,坚实牢固,底层设一门,门向朝北,塔身用青砖砌成,双层塔壁,两壁间设有可供一人上下的石阶,石阶按逆时针方向盘旋而上至层与层的交接处,每层交接处原有楼阁板,已毁。各层塔檐叠涩挑出,塔内空心呈六角形。 现状:该塔原塔刹已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被雷电击毁,第六、七两层裂纹严重,每层塔檐均有不同程度的残损,其它保存完整。 该塔建造风格独特,时代特征明显,对研究古代高层建筑技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986年8月11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1月7日,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招贤名渡 | 招贤镇是常山县的东大门,古为定阳县治。招贤古渡曾是常山古代十景之一,自古就有浙西名渡之美誉。 古镇名渡风景宜人,是招贤闻名之所在。临江一条街,青石板铺就街心,虽窄窄不足六尺,可站街望江,江水碧绿铜青。一条渡船行之江中,这边行人正为没赶上船而万分叹息,对面那批却整装待发,不远江中白鹅悠然自浮,拍水相逐,一副天作之画。水之津陆之驿,商贾云集的古招贤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为之留下了许多赞美诗篇。南宋诗翁陆游留有《招贤渡》一诗:“行人争晚渡,归鸟破苍烟”。同是诗人,清代袁士灏笔下的招贤渡却极具田园风光。如:“枫叶茅庐晚饭香,狄花举火有新霜,炊烟一带江村暮,天数归鸭趁夕阳。”又诗:“渡头杨柳碧如梳,叱犊人归尚荷锄。隔岸阿谁呼正急,满江渔火上灯初。” 改革的春风,给招贤披上了新装。国道320线穿镇而过,一桥飞架常山港南北,水陆交通便利。并且发展成为“天子牌”胡柚、衢桔、佛柚的重要产地;工业方面吸引了一大批能人办厂、经商,同样也初具规模。今日的古镇越发显示出名渡胜迹的魅力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
客弄村 |
---- |
濛桥村 |
---- |
永旺村 |
---- |
古塘村 |
---- |
水牛坞村 |
---- |
大楼底村 |
---- |
詹家村 |
---- |
上新屋村 |
---- |
新村村 |
---- |
大桥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