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舟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 | 舟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公元1840年(清道光20年),英国侵华鸦片战争爆发。同年7月5日,英军炮轰定海城,次日城陷。定海镇总兵张朝发负重伤,知县姚怀祥等官兵殉难。1841年9月,英军再次进犯舟山,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率5800名将士在定海城西的晓峰岭和竹山等地与敌血战六昼夜,相继壮烈殉国。定海第一次保卫战,是英国侵略者第一次以武力侵占中国领土之战,也使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丧师失地,蒙受耻辱。可以说,英国政府发动的对中国侵略的鸦片战争,迫使中国走上屈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道路,是从定海被占开始的。定海第二次保卫战,则是整个鸦片战争中历时最长、最激烈悲壮的一战。定海两次保卫战在中国近代抗击外来侵略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为褒扬先烈,昭示后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1995年,舟山市人民政府决定兴建以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为核心景区的主题纪念公园——舟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公园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城西晓峰岭上,是一座以鸦片战争古战场遗址为载体,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纪念公园。公园于1992年开始规划,1997年6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占地面积10余公顷。园内建有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三总兵”纪念广场、百将题碑、傲骨亭、抗英阵亡将士古墓群及迁建的三忠祠等。 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是公园的主体建筑,占地672平方米。1997年,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亲笔为纪念馆题写馆名。馆内主要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三个展区:一、介绍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背景及其过程;二、重点讲述1840年7月爆发的定海第一次抗英保卫战的全过程;三、主要展示1841年9月,由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总兵”率领5800名清军将士发起的定海第二次抗英保卫战的详细经过。馆内陈列大量的图片资料、雕塑模型、沙盘及历史文物,并配有高科技的大屏幕投影电视及声控解说图,给参观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三总兵”纪念广场位于竹山顶,占地600多平方米,中央是3把21米高的不锈钢宝剑组成的纪念碑。用将军红花岗岩雕塑的6米多高的三总兵像站立碑前,倚剑临风,神情刚毅,目视定海城,象征着誓死保卫国门的浩然正气。纪念碑底座的北面是一组表现定海军民顽强抗击英国侵略者的青铜浮雕。 三忠祠是1846年根据道光皇帝谕旨,为祭奠壮烈殉国的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而设的祠堂。1854年建造,1884年重建,1989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三忠祠是1997年3月从定海人民南路和昌弄17号原址完整迁建于此的。祠堂占地1360平方米,陈列有“定海三总兵”塑像及文物、图片、书画作品等。 抗英阵亡将士古墓群位于竹山东南面,墓中安葬的是定海第二次保卫战中壮烈牺牲的数千清军将士。墓茔虽经160多年风雨的侵蚀,但碑文“奉旨:阵亡将士墓”依然十分清晰。 百将题碑将收集共和国百位将军为公园的题词,目前已收集并锩刻了刘华清、张震、-等60多位将军的题词。 遗址公园开放10年来,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基地作用,共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江泽民、-、-、习近平、-、-、彭佩云、-、姜恩柱、张德江、柴松岳、孟建柱等60余位中央及省部级领导人莅临参观指导,同时还接待了来自美、英、俄、荷、日、韩及港澳台的国外境外团体40多个,观众逾千人次。 十年来,公园以其深厚的历史内涵、良好设施环境、优良的接待服务赢得社会广泛好评,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建设系统先进集体、浙江省建设系统文明示范点、浙江省青少年红色之旅经典景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国防教育基地等荣誉。2001年6月纪念馆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二批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浙江海洋大学 | 浙江海洋大学是一所国家海洋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创建于1958年,始名舟山水产学院,1975年更名为浙江水产学院,1998年与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浙江海洋学院,2000年之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相继并入,2016年更为现名。近60年来,学校数易校址、历经变迁,积淀形成了“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为我国东部特别是浙江省海洋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海洋特色日趋鲜明的办学之路。学校现有定海校区和新城校区2个校区,其中,主校区新城校区位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长峙岛,枕山环海,风景宜人,是求学的理想之地。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中共中央总书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两次莅临学校视察指导工作。习近平在学校视察时,对学校坚持海岛办学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学校继续走艰苦奋斗之路,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努力办出特色,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来校视察时指出,学校办学要围绕探索海洋科学、培养海洋人才、发展海洋产业做文章,加强专业学科建设和科研开发,办出特色优势。-、-、赵洪祝、郝建秀、路甬祥、韩启德、周铁农、蒋树声、董建华、何厚铧、宋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视察学校或办学题词时,对学校发展寄予厚望。铁瑛、李泽民、夏宝龙、李丰平、柴松岳、李强等历任省领导多次视察指导学校工作,对学校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中央政治局原常委、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同志为学校题写校名。 学校总占地面积2596.99亩(其中海域使用面积720.02亩),校舍建筑面积46.14万平方米,纸质图书169.65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3.33亿元。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继续教育及留学生教育,与国(境)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究生。设有理学、农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现有省一流学科A类2个、B类7个,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海洋科学位列全国同类学科第5;拥有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工程硕士、农业硕士2个专业硕士学位种类,并具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设置48个本科专业,其中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19个省优势、重点(建设)和新兴特色(国际化)专业。现设有10个学院,建有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创新应用研究院、东海发展研究院3个跨学科科研机构,举办独立学院——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拥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6097人;教职工1280人,其中专任教师76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28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共471人,其中正高级技术职务共141人。拥有双聘院士8人、国家“千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3人,入选省“千人计划”、省“钱江学者”、省“151”人才工程等81人,省级教学、科技创新团队9个,是教育部海洋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党委书记:刘宏明 地 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 邮 编:316022 电 话:0580-2550008、2550009 传 真:2551319、8180632 网 址://www.zjou.edu.cn 电子邮箱:zjhyxy@zjou.edu.cn 招生咨询专线:0580-2550022 |
马岙旅游区 | 马岙旅游区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 位于马岙镇的南部的马岙村。南距三江码头2公里,北距定海城区仅为9公里,依山傍海,景色秀美。旅游区依托卧佛山2000多亩天然林业资源,将漫山遍野的竹园、樟树林、果林和山塘、溪流、泉水串成一线,四季常青,果树飘香,是清静幽雅的天然大氧吧。 山上森林覆盖率达95%,林木葱茏苍翠,望眼绿色,魅力无穷,是极佳的天然换肺健身区。旅游区以生态型的建筑理念,将竹、木游步道和竹、木屋等景点与自然融为一体;不仅为游人提供回归自然、亲近山水的生态农业休闲旅游观光基地,还为青少年提供参与农业科技活动的实验场所。 马岙旅游区位于浙江省定海的西北部,古称“景陶”。马岙镇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据考证,马岙具有近6000年的海洋文化史,是浙江省著名的“海上文物之乡”,景区内有马岙古文化遗址群、马岙博物馆、古民居、烽火台等景点。其中全省唯一的乡镇级博物馆--马岙博物馆珍藏着考古出土的众多文物,展示着六千年前海岛先民的生活和历史。六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使之拥有发展以古文化为主题的独有的旅游资源。 定海马岙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勤劳、勇敢的先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这块海积盆地开发成了富有灵性的人间乐园。 早在6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制造陶器、磨制石器、使用特大石犁,种植水稻。最近在遗址中发现10多种陶器纹饰,还发现了海鸟上最早的文字。 马岙先民们创造的这些史前文化,具有海洋文化的独特内涵,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一样,同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 马岙古文化为东瀛文化的探源提供了实物佐证,是古代中日文化传播的中继站。 马岙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勤劳、勇敢的先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这块海积盆地开发成了富庶、富有灵性的人间乐园。早在6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制造陶器、磨制石器、使用特大石犁,种植水稻。最近在遗址中发现10多种陶器纹饰,还发现了海鸟上最早的文字。马岙先民们创造的这些史前文化,具有海洋文化的独特内涵,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一样,同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马岙古文化还为东瀛文化的探源提供了实物佐证,是古代中日文化传播的中继站。岁月悠悠,沧海桑田,历史发展到唐朝,马岙已是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的殷实之地。据《定海县志》记载,唐开元年间,曾拟马岙为县城。马岙向来是舟山本岛交通贸易中心,军事重地。黄大洋、灰鳖洋、岱巨洋汇集处的三江口,曾是历史上连接岱山、宁波、上海、嵊泗的-商埠。三江口至定海北门的古驿道、古客栈、古驿亭遗址,使我们可看到昔日商埠繁茂的依稀迹象。马岙也是明代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的前哨阵地。昭君山和炮台岗上没有9个用石块堆砌而成的烽火台,是当年观察倭寇动静,燃火传报军情的军事设施。后湾抗倭古战场遗迹,平石岭的戚家军墓地,长春岭长达数百米石城墙构成的古军事关隘,都是当年马岙人民抗击倭寇,保家卫国的历史见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岙成了舟山本岛和岱山、嵊泗、宁波间的重要革命交通站和联络枢纽,党组织非常活跃。 景点位置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马岙镇马岙旅游区 |
舟山烈士陵园 | 舟山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舟山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舟山定海城北龙峰山麓,依山傍水,怀抱自然。陵园占地3.6公顷,房屋建筑面积2829平方米,主要纪念建筑有陵园牌坊、烈士事迹陈列馆、忠魂堂、八角亭、悼念广场、纪念浮雕、烈士墓区、华东战斗英雄林茂成烈士墓、纪念碑,海军1385部队殉难烈士墓、纪念碑,原东海舰队司令员马龙将军墓,东海抗日女英雄杨静娟烈士雕像,烈士纪念主塔等井然有序地坐落在南北中轴线上,气势迥然,形成了陵园独特的纪念建筑群,是一块革命传统教育的圣地。 舟山烈士陵园主要是为纪念在解放舟山战役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所建,1959年始建,1964年建成并对外开放。2001年至2007年逐年扩建修缮。一进入舟山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具有民族园林风貌的陵园牌坊,牌坊横额上是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的“海山增辉”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穿过风景秀丽的海山公园便进入陵园中心纪念区。东侧是烈士事迹陈列馆,馆内大厅正中是渡海作战油画,两旁分别是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的手书:“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用革命的事迹来教育我们的后代”。展厅内陈列了各个革命时期牺牲的1393名革命烈士英名录、生平事迹、史物、图片、遗物、重大战役概况和著名英烈事迹展示等。与陈列馆隔池相望的是造型庄重的忠魂堂,堂内安放着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数位烈士骨灰。 经过忠烈桥,拾级而上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宽广而又整洁的悼念广场,场内同时可容纳5000余人。地面和墙柱均采用花岗石铺贴而成,并配备有陵园音响和照明设施,正前方悼念台的照壁上镌刻着“向烈士致敬”五个大字,庄严和神圣之感油然而生。两侧为花岗石雕刻而成的纪念浮雕,充分体现了革命先烈前仆后继、奋斗不息的大无畏气概和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 烈士墓区分布于二处,共143穴。在这里长眠着154位牺牲于不同时期的革命烈士。墓区正中央是华东战斗英雄林茂成烈士墓,墓前建有6.8米高的纪念碑,东侧海拔68米高的平岗上是海军1385部队殉难烈士墓,正面建有7.6米高的纪念碑,碑上镌刻着38位烈士的生平。西侧是东海抗日女英雄杨静娟烈士雕像。沿盘山石阶登上海拔161米的龙峰山岗,一座高26米,全白色大理石砌成的烈士纪念塔屹立于最高峰,正面镌刻朱德同志的亲笔题词:“为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革命英雄们永垂不朽!”纪念塔洁白无暇,雄伟壮观,寓意烈士光辉业绩与日月同辉,海山共存。 陵园内松柏成林,翠竹成片,百年名贵古樟、龙柏罗汉松、竹柏等常年郁郁葱葱,四季花香鸟语,溪水潺潺,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既是人们瞻仰革命先烈,接受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又为瞻仰的人们提供了游览、休息、消闲的好场所,使们在恬静优美的环境里寓教于游、寓教于乐、寓教于思,在抚今追昔潜移默化中汲取革命精神的营养,以告慰九泉之下的英魂。 舟山烈士陵园是舟山市重点革命纪念地,建园近半个世纪来,始终坚持以“褒扬先烈,教育后人”为宗旨。努力配合有关单位和组织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参与力和教育感染力显著提高,先后接待社会各界人士400余万人次。 同时,也不断加强内部正规化管理和基础设施改造,园容园貌得到进一步改观,有效发挥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阵地的作用。1988年1月被浙江省政府列为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4年11月被舟山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4月被浙江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 |
金塘革命烈士陵园 | 金塘革命烈士陵园为定海区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金塘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舟山本岛西南部风景秀丽的金塘岛大丰与山潭交界处东风岭。走进革命烈士陵园,这里显得安静而肃穆,为解放金塘和保卫金塘而英勇牺牲的144位人民解放军官兵的忠骨就埋葬在纪念塔的四周。 金塘革命烈士陵园南北长4.5米,东西宽3.7米,革命烈士纪念塔底座占地面积26.5平方米,塔身高12米,塔上置五角星塔刹,塔身正面镌“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金色大字,背面刻有碑文,记载着解放金塘岛的经过。 1949年,毛泽东主席发出夺取全国解放事业全面胜利,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为解放舟山群岛,拔掉这颗国民党在舟山定海以西最大的钉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兵团决定攻打金塘岛,铲除据守金塘岛的国民党第七十五军之一0二师和军属炮兵营,为攻打舟山本岛作准备。 1949年10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第六十六师之一九六团、一九七团、一九八团和六十四师一九0团共四个团的兵力为登陆突击梯队,第六十五师一九四团为预备队,待机参战,对金塘发起攻击。当天大雨瓢泼,乌云密布,作战条件非常恶劣。兵团乘坐300多条木帆战船,扬帆疾驰75分钟后,在金塘岛南部的双礁、柏塘、黄岚、大小泥湾一带成功登陆,并迅速向岛内腹地猛进。4日上午,一九六团在攻占通往岛北部的必经之路——东佛岭时,遭到敌军的顽强抵抗。经过反复争夺和激烈战斗后,终得以歼敌一部继续前进,向最后的残敌巢穴发起进攻。5日拂晓我军攻占沥港,致此,金塘岛全部解放。此役共毙、俘国民党军七十五军一0二师2409人,并活捉国民党少将副师长李湘萍。此次战役充分体现了我军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敢打敢拼的战斗作风,也是解放舟山群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战。 为缅怀先烈,昭示后人,弘扬爱国精神,1978年5月,原定海区人民政府在当年解放金塘时战斗最激烈的地点之一——东风岭上筹建金塘革命烈士陵园,1979年10月在金塘解放30周年举行烈士陵园落成典礼,并将散葬在各地的为解放金塘而牺牲的144位烈士遗骸迁葬于此。2007年1月,金塘镇人民政府对烈士陵园进行较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目前陵园占地面积18亩,由生态墓区、纪念广场、烈士塔、留芳台、孤廊架、廊架亭、青石拦扶杆、绿化区等组成。每到清明季节社会各界人士、党政机关、学校师生纷纷前来祭扫烈士坟墓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成为集体祭扫、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0国教育基地。1993年3月陵园被市民政局、团市委命名为“舟山市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同年6月被定海区人民政府列为定海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6月被列为第一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小沙旅游区 | 小沙旅游区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 小沙旅游区位于舟山市定海区小沙镇。小沙镇文物古迹多,人文景观丰富,有被列为舟山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复翁堂,定海区文物保护单位的三毛祖居、甩龙桥、天后宫,有佛教圣地清静讲寺、千年古庵净土庵,有具有古文化建筑特色的小沙民族文化活动中心,有处在幽谷清漳的古老石桥——寺岭古桥,形成了小沙独特的文化氛围,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特色景点 三毛祖居 三毛祖居是其祖父陈宗绪先生于民国年间建造,位于小沙镇陈家。五间正房现已修复建成为“三毛作品陈列室”,以“充满传奇的一生”、“风靡世界的三毛作品”、“万水千山走遍”、“亲情、爱情、友情、乡情”、“想念你,三毛”等为主题,分别陈列三毛的遗物、各个版本的作品、各个时期 照片,以及中外人士缅怀三毛的文章等。- 复翁堂 座落在青山环抱之中的王家村复翁堂,始建于明洪武24年,迄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 甩龙桥:甩龙桥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桥身由条石与方石搭配民拱形,因整座桥身俨如一条倒甩的蛟龙而得名。此桥历经百年风剥雨蚀,依然坚固如初,于1990年被列为定海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后宫 天后宫位于小沙毛峙村,该宫建于清代,现有前大殿、中惮走廊、后大殿、台门等建筑,建造面积为604平方米,是我国沿海各地一座独有特色的古代建筑。 景区门票 门票价格:免费 所属景区等级:A 开放时间:08:00~16:30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小沙镇 |
西堠门 | 西堠门大桥风景旅游区位于舟山市定海区册子乡西南部,景区交通十分便利,距定海城区18公里,宁波25公里,普陀山机场60千米。 西堠门大桥是舟山大桥连岛工程五座跨海大桥中技术要求最高的特大型跨海桥梁,跨越西堠门水道,连接册子和金塘岛,主桥为两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主跨长1650米,引桥长90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钢箱梁悬索桥,全长在悬索桥中居世界第二、国内第一,仅次于日本明石海峡大桥,但钢箱梁悬索长度为世界第一。 西堠门航道是全国有名的急流区,当地人有句话船老大好当,西堠门难过来形容西堠门水流之湍急,其中航道长约4海里,宽约0.4至0.65海里,水深12至85米。册子有鮸鱼之乡的美誉,而西堠门水域历来盛产鮸鱼,鮸鱼条大肉质细嫩,味道十分鲜美,游客可品尝到正宗的鮸鱼十吃。 景区目前有6个观景平台,分别从不同角度欣赏西堠门大桥的雄姿风采,现已建成东海桥群观赏区、海岸文化休闲区,海岛生态体验区、远古生物寻踪区和海岛民俗风情体验区正在积极筹划建设中。主要景点有:渔人码头,旭日涌波观海台,波心涌动桥,西堠影照,魅力海岸线,临风聚仙台,长虹卧波,洞宾试剑,流霞飞仙台等景点。 景区历史文化厚重,这里有第四纪冰川遗迹、距今约2至3亿年前的海底火山岩,主要有火山流纹岩、火山蛋、海蚀洞等,海上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古生物动物化石,更有神龟探海,洞宾试剑斩猛虎和桃花女英勇抗敌的的动人传说。 景区以赏桥、观海、听潮、品鱼为特色,游客可进行休闲体验,喝茶,垂钓,捕鱼,烧烤等。景区以生态游、海洋游、大桥游、民俗游为发展方向,致力将景区建设成为海岛特色鲜明、环境优雅、集休闲娱乐和民俗体验于一体的新型生态旅游区。 定海区共有大小岛屿128个,总面积144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68.8平方公里,海域875.2平方公里,拥有海岸线400多公里;2001年末总人口36万人,辖7镇3乡6街道。在定海和上海、宁波之间联起了蓝色通道,舟山普陀山机场与全国各地架起了空中通途。 |
祖印寺 | 祖印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祖印寺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城区中心,系舟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志书记载,祖印寺原址在衢山岛,旧名“蓬莱院”,创建于后晋天福五年(940年),迄今已有千年历史。宋治平年间赐今额,改名“祖印”。嘉熙年间,邑令余桂迁寺至今址,与原普陀山接待寺合并。元至元年间,高僧山宁开法祖印,继有密庵禅师住持该寺,弘扬禅宗佛法,声誉鹊起,香火鼎盛。祖印寺曾数毁数兴:明初废县毁寺,香火中断;宣德年间重建,正统年间又遭火焚;成化年间再重建。清初,岛民内迁,城垣尽毁,祖印寺院殿宇亦毁于兵燹,四周房舍无存瓦片寸椽,惟大雄宝殿巍然不动,时人传为神异。康熙年间定海总镇兰理募资修复;同治年间住持僧云岫禅师又募资扩建;宣统年间邑人朱葆三捐资再重修。现存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大殿、钟楼、东西厢房计有面积二千三百平方米,占地五千多平方米。除正山间系近年重建外,其余皆为清朝建筑。 1950年5月,祖印寺宇一度用作国家粮库。虽佛事中断,但寺院幸存。1986年,政府耗资近50万元,迁粮库,修殿宇,寺貌重现,改作市博物馆。1994年,政府又迁博物馆,从而恢复寺院佛像,重开佛事活动。当年6月,礼请宁波阿育王寺74岁高龄化通法师来寺住持。历经三年艰苦整修,寺院建筑焕然一新。十八罗汉,五百罗汉、文殊、普贤、地藏、观音、弥勒、韦驮等新塑像巍峨庄严,栩栩如生。最有特色的文物和佛教艺术品,一是象徵着香火日盛的镇寺之宝——祖印宝鼎,高达3.4米,重1.5吨;二是1995年从缅甸迎请来的玉观音坐像,高2.2米,重2吨多,玉质精细优良,雕刻工艺精美,形态端庄大方,现供奉于后大殿;三是大雄宝殿的建筑艺术和塑像。大雄宝殿高17.5米,达深19米,宽29.6米。总面积564平方米,重檐歇山顶,上檐九彩斗拱,五架抬梁,建筑艺术高超精致。殿内主供三世佛像。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左右有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护持。东西两侧沿壁塑有十八罗汉像和五百罗汉像。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昌国路98号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580-2031004 开放时间: 8:30-20:00 |
岑港大桥 | 岑港大桥是舟山连岛大桥中最短的一座,也是靠近舟山岛的一座桥,过桥就可以下高速了。 岑港大桥是舟山跨海大桥中从本岛伸展出来的第一座桥梁,连接着岑港和里钓岛, 舟山是中国新兴的海岛港口旅游城市,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渔、港、景”自然资源,建设舟山跨海大桥,构筑出一条全天候的舟山——大陆通道,使舟山从孤悬海中的岛屿,变成同大陆相连的半岛,成为大陆伸向海洋的港口城市,实现了海岛同大陆的连接,把发展海岛特色经济与大陆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密切结合起来,把中国最好的深水岸线资源与广大幅地密切结合起来,对进一步开发舟山海洋资源,推动浙江省、长江三角洲乃至中国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岑(cén)港大桥,跨越岑港水道,连接本岛的岑港和里钓岛。大桥是舟山本岛伸展出来的第一座桥梁,因此,它具有向着其它大桥的引导作用。设计考虑到大桥距舟山本岛最近,力求充分运用其良好的借景条件,使大桥与岛屿、海水相映成辉。流畅的桥型借由周边和谐、完美地体现出来,成为本岛市一道新的风景。 行车路线 杭州方向:从杭甬高速过来的车辆,可在宁波高桥互通转上绕城高速,往保国寺方向到前洋互通后,从宁波北出口下高速,走北外环路,在庄合线左转,从蛟川收费站上舟山跨海大桥宁波连接线。 上海、嘉兴方向:从杭州湾跨海大桥过来的车辆,到前洋互通后,从宁波北出口下高速,走北外环路,在庄合线左转,从蛟川收费站上宁波连接线。 宁波方向:从宁波过来的车辆,可从宁波世纪大道过常洪隧道走329国道,至北外环路右转,驶上镇海庄合线,从蛟川收费站上舟山跨海大桥宁波连接线。 台州、温州方向:从甬台温高速过来的车辆,上姜山互通后,转上绕城高速西段,到前洋互通后,从宁波北出口下高速,走北外环路,在庄合线左转,从蛟川收费站上宁波连接线。 景点位置 浙江省舟山跨海大桥 |
定海小学校史室 | 定海小学校史室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舟山市定海小学前身是定海县立女子小学,她创建于1912年9月,1921年起兼收男生。随历史变迁,1930年起校名几经更易。民国三十四年,将清光绪28年由朱葆三先生1902年创办的“私立申义小学”并入,以后又将舟山小学部分班级、朝阳小学、城东街道胜利小学并入,1998年定名为“舟山市定海小学”,并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志题写校名。 定海小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大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初期,是领导全县人民开展工农运动与抗日救亡活动的重要阵地。建校90年来,定海小学就读和毕业的学生数以万计,学校为国家培养造就了大批革命和建设人才,如金维映、杨静娟、乐亚成、董千里、叶清和…… 为激励广大师生团结一致,继承学校的光荣传统,发扬学校的优良校风,特创设校史室,以为永志。校史室坐落于定海小学体艺馆的一楼,占地98平方米,是舟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内主要分:让历史见证、革命的摇篮、桃李芬芳、朱葆三先生简介、沈毅校长生平事迹介绍五大板块。“让历史见证”—主要介绍学校90多年的发展历程。“革命的摇篮”—主要介绍我校光荣的革命传统。“桃李芬芳”—展示了定海小学建校90多年来取得的教育成果。“朱葆三先生简介”—主要是朱葆三先生简介,朱葆三教育基金会介绍。“沈毅校长生平事迹介绍”—主要是沈毅校长事迹简介,沈毅基金会倡议书、章程和评奖办法。 展厅以板块的形式,图文并茂,展现了定海小学90多年的发展历程和光荣的革命传统。198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体改委主任-同志参观校史室并题词“育才兴国”。定海小学校史室自建成开放后,前来参观学习的群众络绎不绝,经常有国外友人、城区中小学师生、机关单位等来校史室参观学习。每年学校新教师和新生入校的第一课就是学习参观校史室,缅怀前人艰辛奋斗的历史业绩,感受学校取得的辉煌成就。 |
舟山博物馆 | 舟山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舟山博物馆是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属国家所有社会公益-业单位,创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1998年新馆落成,2000年1月对外开放,现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9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为1100平方米。 舟山博物馆常设固定展厅“舟山史迹陈列”、“百年老床陈列”、“海洋渔业标本陈列”等固定展厅三个,(除周一外)全年对外开放。其中“舟山史迹陈列”展厅面积350平方米,展出文物、藏品200余件(组),由“史前文化”“最初家园”“文明曙光”“千秋良港”和“海疆烽火”五个专题组成,展现了舟山上起距今1—6万年更新世晚期、下迄清末鸦片战争舟山海岛发展、演变之脉络,重点突出舟山港在历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及舟山军民在抗击历次外来侵略中的光辉斗争史迹,是一本通俗易懂的“乡土历史教材”。 “百年老床陈列”向人们展示了舟山民间的清末民初的老床10余张。它集“宁式”老床之共性,又赋舟山海洋气息之个性。观赏这些老床,可从中领略襄时老床之传统工艺、艺术风格及其内在的文化底蕴。此陈列于08年3月25日开通了“百年老床陈列”网上展览。网上展览将展厅划分为“洞房花烛”、“-”、“长命富贵床”等11个功能区,采用数字摄像技术,配置中英文说明,全方位展示陈列内容。 舟山海洋渔业陈列展厅布于本馆宽敞的门厅和走廊,利用舟山丰富的海洋资源,运用各类海洋生物标本,渔船模型,文字资料和背景图片等展品,勾勒了一幅生动形象的海洋世界和传统渔业画卷。 几年来,舟山博物馆立足海岛,以征集历史文物,研究地方文化,展示海洋文明为已任,向社会广泛传播科技、文化知识,不定期举办各类专题展览,丰富社区和广大青少年的文化生活。 2004年1月,舟山博物馆积极响应省政府号召,实行全年免费向社会开放,在免费开放措施基础上,深化博物馆改革和创新,进一步转变观念,在固定陈列的基础上,积极采取自办与联办相结合的方式,每年推出五个精品临时展览,近年来,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八十五周年暨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图片展”、“革命历史文物展览”、“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书画作品展”、“近现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书画展”、“舟山民间藏宝展”等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其中接待中小学生就达到10万余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广大青少年的文化生活,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2004年12月,舟山博物馆被命名为“舟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大力支持关心下,我馆紧紧抓住爱国主义教育的工作路子,不断创新工作载体,运用丰富的文物对观众开展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2006年6月,以大型图片展、革命文物展,革命老人到学校讲革命故事,中小学生征文比赛等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时两个月,活动辐射部队、社区、企事业单位,参加人数达5000多人。2007年,经我馆与浙江海洋学院反复酝酿,将我馆作为海院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教学实践基地”、“青年志愿者实践服务基地”,为在校大学生开辟社会实践平台,培养社会实践能力,树立爱国主义思想,致力于用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召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几年来,我馆的爱国主义基地教育工作获得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
舟山城市展示馆 | 舟山城市展示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舟山城市展示馆”是舟山海洋文化艺术中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市民了解城市发展、参与城市规划、展示城市形象、传播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还是我市对外交流、接待来访的一个重要场所。本馆建筑共四层,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其中展示区面积3300平方米,展示馆一层主要有序厅、新区概况、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等;二层由城市概况篇、城市记忆篇、名城保护篇、和谐城市篇四个单元组成;三层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总体规划;四层设有岛屿规划、规划公示及弧幕影院等。向公众全方位展示舟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本馆有展板100多块,影片3部,模型8个。其中大模型两个,分别有250平方米和450平方米。展示馆在采用展板、模型等传统展示手段基础上,采取新型的布展模式,大量采用了高科技手段,将动态的显示设备、便捷的导览系统、多媒体、地面多点感应、电子翻书、多通道投影等现代声光电技术融入多项展示环节;同时注重参观者的参与互动,专门设置了舟山知多少和3D虚拟影院等,让参观者在轻松的心情下了解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极具知识性、互动性、趣味性和艺术性,形象地展示了舟山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全面展示了舟山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规划建设的宏伟蓝图。 舟山城市展示馆所有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1:30,下午2:00—4:30。周一为闭馆检修日。 市民免费参观,团体参观需提前致电预约。 参观团体预约电话、传真:0580—2181234 。 地址:舟山新城海天大道610号(市政府对面、市公安局东侧,舟山海洋文化艺术中心东南角)。 |
祖印禅寺 | 祖印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祖印禅寺 祖印禅寺规模宏大,历史悠久,是舟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地处定海城区中心,占地5125平方米,中轴线上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大殿,左有鼓楼、厢房、斋堂等,右有厢房、钟楼。大雄宝殿7间,通面阔29.6米,通进深19米。重檐歇山顶。明间抬梁,左右次、梢、尽穿斗结构。上檐斗拱九踩。1986年重修,又可增加千余平方米的面积。 据史志记载:祖印禅寺旧名蓬莱院,原址在蓬莱乡朐山(现岱山县衢山岛),初创于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0年),宋治平三年,朝廷御赐“祖印”额,其名一直沿袭至今。南宋嘉熙年间,昌国县令将祖印寺迁至治所东南,与普陀山接待寺合并为一,成为昌国县城主要的佛事场所,成为去普陀山朝圣僧俗之众的必经转驻之地。元至元十六年,高僧一山一宁开法祖印寺,二十六年移住普陀山。后有高僧密庵咸杰禅师主持本寺,弘传佛法,声誉鹊起。明后屡有毁建。清初闭关海禁。岛民内迁,城垣尽毁,寺院大雄宝殿四周片瓦寸椽无存,惟此巍然不动,时人传为神异。康熙间,定海总镇兵蓝理增建祖印,同治间,云岫法师又募资重建。宣统元年,工商巨子、邑人朱葆三集资重修,购置进口铁杪木为主要木料,现有建筑中天王殿、大雄宝殿、后大殿、钟楼以及东厢房等均为当时所建。 祖印禅寺自1994年被批准为开放寺院起,化通法师从宁波阿育王寺来本寺主持,经过整整四年,殿宇佛像从无到有,塑像庄严巍峨,栩栩如生,寺院建设发展较快。如今,祖印寺在“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宗旨倡导下,又法炬复燃,正道是“市尘钟鼓重振佛国海山,伽蓝梵呗永传佛祖心印。” |
五峙山列岛 | 五峙山列岛位于舟山市本岛西北,与本岛相距7公里的灰鳖洋海域;北距大鱼山约12公里;东南离马目山9.7公里,隶属舟山市定海区岑港镇。 该海域是沪、杭、甬、嵊海上交通要道,地理位置优越。五峙山列岛由大五峙、小五峙、龙洞山、馒头山、鸦鹊山、无毛山、老鼠山七个岛屿和龙礁、北大礁、大鱼暗礁等五暗礁组成。岛屿保护区面积7000余亩,滩涂面积0.01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5.4公里,最高海拔46.6米。老鼠山和小五峙山在退潮时与大五峙山连成一片,岛屿外貌呈草甸状,地势呈西南一东北走向。 五峙山列岛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以及有利的地理位置,为各种生物的繁殖发育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在该地区共观察记录到湿地鸟42种,分属6目9科,其中留鸟6种,夏候鸟19种,冬候鸟17种,夏季的数量优势种为黑尾鸥和中白鹭,冬季的数量优势种为环颈(行鸟)、苍鹭和班嘴鸭。留鸟为麻雀白头鹎、黄郦及白(背鸟)(令鸟)。 自1988年将五峙山列岛为区级自然保护区以来,经过十几年来的有效保护和管理,黑尾鸥数量由88年的450只增加到2001年3200余只,白鹭由88年的十几只到2001年的4200多只,冬候鸟由1988年的300余只到2001年2000多余只,特别是国家2级保护鸟类黄嘴白鹭由88年的几十只到2001年的500余只,角(辟鸟)(虎鸟)150余只。全年在五峙山列岛繁殖、栖息的各种鸟类已达万余只。现在每逢5—8月登岛观察,群鸟翱翔,景-人。 |
定海古城 | 定海古城为文化旅游景点。 :舟山市、定海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定海,是一座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的的千年古城,也是中国唯一的海岛文化名城。古城内保存有明清时期的中大街、西大街、东大街、柴水弄、留方路等历史街区,散布着许多年代久远的古迹,留下了历朝才子名人的足迹。城内现存有“海岛河姆渡”文化之称的白泉十字路和马岙唐家墩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祖印寺、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的御书楼、鸦片战争古战场遗址以及舟山宫井、都神殿、八甲街等古建筑群。这些古老的建筑遗迹或雕龙画凤、玲珑精美,或庄严肃穆、沧桑凝重,共同构成了定海别具一格的古镇风貌。定海英才荟萃,历史上曾出过如朱葆山、刘鸿生、董浩云等近百位名人,这里还是原全国人大委员长-、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安子介、全国政协副主席丁光训、香港特首董建华的故乡。 古城遗迹简介:明清历史街区:定海的西大街、中大街是晚清商业街市,街宽4、5米,在当时来讲算得上是真正的商业大街。建有上下二层、木制结构的封火墙,二层的檐廊是当年俯瞰街市繁华景色的最佳场所。 祖印寺:位于定海昌国路,号称“翁洲第一古禅林”,占地面积近万平米,始建于后晋天福五年,后来几经修葺形成了现在舟山本岛上最大的佛寺。晚清深宅大院:定海留方弄、书院弄、柴水弄、东管庙弄、西大街、昌国路一带,分布着蓝理故居、董浩云故居、刘鸿生故居等许多造型奇特的故居宅室,这里的斗拱、大门、厅堂、门窗、藻井都独具特色。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中大街63号兴舟大道 类型:古迹古镇古村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交通 乘29、56、58、60、62、64、66路公交车在祖印寺站下车 |
舟山册子岛月亮湾 | 册子岛月亮湾景区位于舟山市定海区西北部册子乡册子岛门头山,距离定海古城22公里,距宁波北仑19公里。景区紧依主跨长度世界第二、国内第一的钢箱梁悬索桥西堠门大桥,大桥雄姿英发,夕阳之下,妩媚并显,刚烈与柔情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册子岛上有西堠门大桥和桃夭门大桥穿境而过,金黄色的西堠门悬索桥和蓝天色的桃夭 门双塔斜拉桥,雄伟的白色桥身、形制各异的大桥样式与苍翠的海岛山林、崎崛的海岸基岩、辽阔的蓝天碧海融在一起,构成了与众不同的海岛旅游新景观。原生态的乡土文化,海岛民情风俗清新自然,拥有清代民居风格的古村、民居,全国政协副主席丁光训祖居。 地址:舟山市定海区册子乡门岙涂 类型:度假村 开放时间: 8:00-16:00。 交通 乘68、71路公交车在南岙站下车 门票 成人票:50 元/ 人 儿童票:身高1.2 米以下的免票,身高1.2-1.5米半价,60-70 周岁的老年人半价,70 周岁以上的老人,残疾人、记者、导游、等凭有效证件免费入园参观。 |
地区 | 景点 |
---|---|
平湖社区 |
---- |
柯梅社区 |
---- |
金山社区 |
---- |
白泉社区 |
---- |
新港社区 |
---- |
小展社区 |
---- |
星塔社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