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王鼎铭 (1772~1832)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王鼎铭(1772~1832),字新之,号彝轩,清峄县郭里集(今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人,贡生出身,熟读经书、兵家秘笈,善于工商经营,乐善好施。1810年捐纳入内阁为中书科中书,1811年任山东峄县武状元会考考官,1812年提拔为主考官。1829年(清道光九年)秋任湖南新田县知县。 任内,提出 “ 天理、国法、人情 ” 的施政理念,办夜校、开义学,每逢望朔之日,亲自讲学,还将皇帝的旨意、法律条文、当地流传的格言等编印成册,发给百姓阅读,避免百姓因无知而触犯刑律。根据新田县“穷山恶水、十年九旱”的恶劣自然条件,因地制宜,鼓励人们开垦荒山,筑坝拦水,兴修水利,解决人们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主政新田两年有余,使新田县政通人和,赢得了新田百姓和后人赞誉,被湖南人民誉为:“ 勤倾民生,廉为吏范。 ” 道光皇帝赞曰 “ 学通载籍,文武兼备。珥笔生华,会赋窈窕之章;金戈凝霜,堪作干城之寄。 ” 1832年(道光十二年)为平息瑶民-而惨遭杀害,其时朝野震惊,万民悼之,道光皇帝连下四道圣旨褒奖他、他的妻子,以及他早已仙逝的父母。其廉能惜民、勇武忠烈的事迹,《清史稿》、《湖南通志》及《峄县志》等,均有记载,新田县第一轮社会主义新县志将其列入人物传第一人,枣庄市市中区第二轮社会主义新区志也将其事迹补记在人物传略之中。 [以上内容由"牛顿"分享。] |
郭子化 (1895~1975)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郭子化(1895——1975) 我党在枣庄较早的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共苏鲁边区临时特委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秘书长、济南特别市市长、山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原名郭邦清,又名葛洁之、郭幼如、李念三、郭省三等,化名葛幼如。江苏邳县土山区郭宋庄(今江苏省邳州市占城镇)人。早年就读于省立徐州第七师范学校。1919年参与领导响应北京五四运动的学生-,被推选为徐州学生联合会会长。曾领导组织宣传队和-小分队,到各商店、火车站查禁日货。后成立徐州地区八县学生联合会,被选为副会长。1920年夏参与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小组。1921年1月组织成立进步学生团体赤潮社,创办《亦潮》旬刊。是徐州地区著名的学生领袖。1923年毕业于徐州师范。1924年春在北京加入国民党。1926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在家乡从事教育,秘密进行地下工作,1928年起先后任中共安徽省泗县县委组织部长兼马厂区委书记、中共泗县特委委员。1930年8月领导发动泗县农民暴-动,失败后转至沛县任教。1931年1月任中共永城县委委员兼组织部部长,后兼薛湖分区委书记。1932年8月被徐州特委派到山东枣庄煤矿从事地下工作,任中共枣庄区委书记,积极发展扩大党的组织。1935年2月主持成立中共苏鲁边区临时特别工作委员会,任书记。他在同上级组织失去联系情况下,独立地开展党的地下工作,积极发展抗日救亡活动。5月去沛县帮助建立县委,组织发动两万余群众的围城斗争。1936年曾领导发动徐州贾旺煤矿5000工人罢工27天。1937年初奉命赴延安,向中共中央汇报苏鲁边区党的工作情况。不久中央批准他任中共苏鲁边区特委书记,随后出席中央白区工作会议。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书记,在四省边界积极发展党的组织,开展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3月领导发动鲁南沛县、滕县、峄县武装起义,成立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同年夏率义勇队到费县抱犊崮山区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抗日游击地。同年秋同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机关会合,任省委委员兼-部部长。1939年10月被选为出席中共七大代表,步行赴延安入中央党校学习。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山东支前委员会主任,华东支前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秘书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编制委员会主任。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任济南特别市市长。1949年2月起,先后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委员兼-部长,山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代理主席。参与领导山东各解放区恢复发展生产,支持华东人民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1月调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兼上海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1955年2月后任国务院卫生部部长助理、卫生部副部长等职。被选为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75年12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以上内容由"爱襄樊"分享。] |
宋小莹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宋小莹,女,1990年05月06日出生于山东省枣庄市,中国传媒大学2007级表演系本科毕业。参演的作品有《先结婚后恋爱》、《劫梦》、《和平启示录》、《产科男医生》等。 [以上内容由"城市农民"分享。] |
高魁元 (1907~2012)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高魁元(1907—2012),1907年出生于山东枣庄,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初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独立宪兵团排长与连长。1928年3月升任陆军独立第2师第2团第1营营长。1929年5月调任陆军官校武汉分校第6队区队长。 1931年-1936年之间,高魁元参与国共内战,并因战功,于1936年升任18军第14师第42旅第83团团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高魁元参与淞沪会战、昆仑关战役及湘西会战。 1942年3月,高魁元任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谋。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任118师师长,因治军颇力偶有战绩,于当时败多胜少的国军中为少见。于是在1949年4月,调任第18军军长。 1949年10月,高魁元戍守金门,成功击退解放军。是国军于“古宁头战役”战胜的关键人物。之后任台北防卫区副司令、军长。1955年任陆军总部政战部主任兼行政院-义士辅导处副 处长,辅导总队总队长。1957年任陆军副总司令。1961年任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1965年任陆军总司令,1967年任参谋总长并晋升陆军一级上将,1970年任-参军长。1973年,蒋经国出任第9任行政院长后,再将临退的高魁元找回,担任国防部部长。转任-战略顾问。 高魁元是中华民国历史上年纪最大的国防部长,亦曾是中华民国国军年龄最大的现役将领,“最长寿的上将”实当之无愧。 2012年5月7日晚间9点41分,高魁元因多重器官衰竭,于台北三军总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中新网5月8日电,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台湾地区前防务部门负责人、现任-办公室战略顾问高魁元上将,2012年5月7日晚间9时41分因多重器官衰竭,病逝于台湾三军总医院,享年105岁, 个人成就 1931年-1936年之间,高魁元参与国共内战,并因战功,于1936年升任该军第14师第42旅第83团团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高魁元参与上海淞沪、昆仑关及湘西会战等役。 1942年3月,高魁元任军事委员会高参。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再任114师师长,因治军颇力偶有战绩,于当时败多胜少的国民革命军为少见。于是在1949年4月,调任该军第18军军长。 1949年10月,高魁元戍守金门,成功击退共军。是国民革命军于古宁头战役取胜的关键人物。之后,因此战功与历练,先后任于台湾当局政府,担任“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并晋升“陆军一级上将”,1973年,蒋经国掌握台湾政权,又将临退的高魁元找回,担任“国防部部长”。 [以上内容由"wata"分享。] |
李绍久 (1900~1988)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绍久(1900—1988),原名李凤仪,字韶九,山东省费县西南隅安田社信行庄(今费县南新庄乡信行庄)人。12岁丧父,16岁辍学。自学中医,后到日照县普济医院学西医,逐渐成为费县南部名医。1925年9月,参加袁永平领导的兰陵农民起义。1927年夏,与临沂县白山村(今属兰陵县)的宋宜安、漫溪(漫子)村的宋慎之和临沂县七区副区长宋道藩等组织农民协会,被推选为临沂县十一区(今属兰陵县)农民协会主任委员。1929年春,他领导攻打向城税务局。同年春,由陈耀贤介绍入党,后任地方小学校长。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1933年,参与苍山-。1934年初,当选枣庄“药业公会”会长。1935年4月回到抱犊崮山区开展党的活动,随后发展刘清如、沈廷信等人入党,并建立直属苏鲁边区特委领导的高桥区委,沈廷信任区委书记。1936年2月,任峄县县委书记。同年夏,调任临沂中心县委书记。1937年8月,任临郯费峄四县联庄会办事处卫生股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李韶久先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卫生部科长、鲁中行署卫生科长、鲁南行署卫生局局长、鲁中南行署卫生局第一副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东省卫生厅处长。1953年受到错误处理,被降为烟台市卫生科长,1982年撤销处分。 [以上内容由"yinheqishi"分享。] |
李微冬 (1911~1982)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微冬(1911—1982)原名李汝震,又名李位东。回族。枣庄市市中区市郊乡利民村人。中共党员,枣庄回民著名抗日活动家。1928年任枣庄市第一届抗日运动委员会秘书, 后被选为主任。1934年开始与中共枣庄地下党组织联系。193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以小学教员和中西药品运销合作社董事长的公开身份为掩护,在枣庄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先后担任中共枣庄中心支部书记、中共枣庄中心区委宣传委员和中共湖东中心县委宣传部长、 -部长。1938年5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在鲁南成立人民抗日义勇队总队,他被特委任为抗日义勇总队秘书长,后又奉命调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宣传大队教导员。1941年,因工作需要,转到地方工作,历任沂蒙专署文教科长、山东公学校长、鲁中回民协会主任、鲁中行署教育处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山东省文教厅党组成员、文化处长,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艺术处处长,浙江省文化管理局长、党组书记,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 党组副书记。1956年调任中国回民文化协会副主席。1958年又作为党的回族领导干部被派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担任文教厅党组书记、厅长,自治区文联主席,并被选为区党委委员。1972年,先后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教局党组书记、局长,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办副主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党组成员等职务。1982年5月24日病故。 [以上内容由"zlkiller123"分享。] |
刘冠勋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刘冠勋(生卒不详),山东省费县西大埠人。临沂省立第五中学毕业后,在乡村当小学教员。1932年,任费县教育科会计,由尚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配合中共临郯县委策划武装暴-动。苍山暴-动失败后,将临郯县委人员刘夫平、马九功安排在家中隐蔽,不久,被国民党区公所人员发觉,他立即报告组织安排转移,二人以卖字画商人身份离开西大埠。1934至1935年,参加了尚明领导的全县小学教员罢教斗争,驱逐了-教育经费的国民党教育科长郑立伟。旋又参加领导了反对豪绅强占学田的斗争,直至取得最后胜利。1936年,调到城东周井铺完全小学,任校长,秘密成立周井铺党支部,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底,被派往岸堤山东抗日军政干校学习。毕业后,到诸满邵子厚保安团做-工作,任保安团军需主任。他协助临费县委书记尚明,利用和邵子厚的同学关系,积极在邵部进行抗战宣传,并带动本家弟、侄五六人参加了邵部武装。不久,该部被八路军山东纵队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蒙山独立支队”。在1939年至1940年初春期间,该部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对日作战,为开展蒙山前的抗日武装斗争作出了贡献。他因日夜奔波,操劳成疾,不幸病逝。 来源:中共临沂市委党史研究室 [以上内容由"marxey"分享。] |
张麟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山东枣庄人。中共党员。1944年参加八路军,历任战士、文书、干事、前线随军记者,军政大学办公室主任,政治学院宣传部长,国防大学第二编研究室主任,教授。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雪天》,传记文学《赵一曼》、《杨靖宇将军的故事》、《徐海东将军传》、《徐向前元帅的故事》、《帅星升起》、《高山魂》等高级将领传记,参加和主编的军事历史著作有《星火燎原》10卷集、《徐向前传》、《当代中国军队政治工作卷》、《伟大的历程 光辉的成就》、《祖国我爱你》、《新中国军旅大事纪实》、《黄克诚文集》等。《赵一曼》获湘版优秀书籍一等奖、湖南省优秀文学创作奖,《徐海东将军传》获上海市优秀书刊奖,《徐向前元帅的故事》获全国优秀少年儿童读物二等奖,《帅星升起》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以上内容由"fly"分享。] |
董明春 (1908~1981)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董明春(1908—1981)枣庄市市中区渴口乡张庄村人。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3月,根据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的指示,参与发动和组织起200人的抗日游击队, 任分队长。当年11月,到山东岸堤军政干部学校学习。1939年9月,游击队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任该团二营营长。此后历任峄县支队参谋长,鲁南军区一军分区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鲁南独立支队副支队长兼中共沛滕峄中心县委委员。1944年10月后,先后担任邹西独立营营长、山东军区警备八旅第十六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团长、第三纵队参谋处副处长、第二十二军后勤部部长、浙江军区舟山战役支前司令部副司令。1950年任浙江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52年进后勤学院学习,毕业后任二十二军后勤部部长。1958年,二十二军改编为舟嵊要塞区,任要塞区后勤部部长。1964年因病离职休养。 [以上内容由"Alex"分享。] |
邱焕文 (1891~1960)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邱焕文(1891—1960)原名邱华章。枣庄市市中区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枣庄特委委员。特委遭破坏后,他变卖20亩田产,在枣庄以开办中西药品运销合作社为掩护,开展地下革命活动。他担任过枣庄矿区党委委员,互济会委员。1938年至1940年在滕峄边抗日义勇队任中队长。1940年到1942年在滕峄边动委会工作。1942年至1943年调山东分局高级党校学习。1943年任山东滨海区青岛办事处主任。1944年调任枣庄办事处主任。1945年任枣庄咨询委员会主任。1946年调任鲁南救济委员会委员。1947年至1950年任鲁南卫生院院长。1950年后,任临沂法院院长,青岛煤炭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华东煤矿疗养院院长。1956年至1958年任卫生部中药研究所所长。 [以上内容由"vivao"分享。] |
赵文亮 (1921~1948)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赵文亮 (1921—1948)枣庄市市中区永安乡永安村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开始担任峄县二区联防大队长。1948年春,国民党军疯狂进攻解放区,枣庄地区形势紧张。赵文亮耐心做伪村、保长的工作,要他们为人民办事,不要死心塌地效忠敌人。 在打通了他们的思想之后,赵文亮于2月11日携带文件,前往峄县城南街去找中共峄县二区领导人高照民汇报工作。临行前,高照民向他交待了工作,并安排他调查情况。次日,赵文亮把任务交给了永安村民兵孙业田。由于孙业田误入敌群,并带领敌人抓捕,致使赵文亮被捕。敌人将赵文亮押解到山阴村,在碉堡里进行残酷拷打,威逼利诱。赵文亮宁死不屈,严守党的机密,被活埋于山阴村的西山头上。 [以上内容由"咖啡雪"分享。] |
鹿广连 (1916~1943)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鹿广连(1916—1943)又名鹿子泉,曾化名黄牧平。枣庄市市中区永安乡李家庄人。19岁时在峄县师范讲习所学习,后分配到官桥小学当教师。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3月,枣庄沦陷,鹿广连奉命留在枣庄敌占区,开展党的地下秘密工作。 1939年6月,建立了中共枣庄矿区地下支部,任支部书记。由于地下活动频繁,加之伪警长袁海亭告密,终被敌人察觉,连续进行了4次大搜捕。1940年1月16日, 鹿广连的爱人徐德兰和不满周岁的孩子落入敌手,均惨遭杀害。1941年8月,鹿广连进山东分局党校学习。 1942年5月,学习结业后在山东分局城工部工作,同年6月又任中共峄县运北工委书记。 1943年10月29日,在枣庄西南聂庄一带反“扫荡”战斗中牺牲。 [以上内容由"bastenno9"分享。] |
刘怀文 (1900~1943)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刘怀文(1900—1943)枣庄市市中区永安乡上薄板泉村人。1926年夏,投奔北伐部队,加入国民革命军。后回乡务农、当煤矿工人。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加了当地的“抗日农民自卫军” 。1938年3月,被编入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第三大队,先后任排长、连长、副营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被选送到抗大岸堤分校学习。结业后,留在鲁中军区任营长。同年底任沂蒙军分区一团副团长。1942年6月,被选送到抗大一分校干部队学习。1943年,日军集中多路兵力,向革命根据地“扫荡”。刘怀文当时在沂水县西崮山战场,为掩护部队转移突围,带领少数武装和30多名“抗大”学员坚持与敌人战斗,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最后只剩下刘怀文一人,且身负重伤。他抓起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以上内容由"luocia"分享。] |
梁允才 (1905~1953)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梁允才(1905—1953)枣庄市市中区人。早年到枣庄中兴煤矿做工。1932年,在郭子化的帮助下加入中国共产党。 5月,枣庄煤矿开展争花红-斗争,他积极发动外工参加。不久被矿区工委吸收为委员,并于1935年被任命为中共矿区工委书记。“七七”事变后,遵照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的指示,发动矿工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3月,枣庄沦陷后,根据特委的指示,继续留在矿区坚持斗争。1953年病逝。 [以上内容由"小白襄樊人最刁"分享。]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