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台州 >> 三门县 >> 海游街道

海游街道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蛇蟠岛

蛇蟠岛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导 游 : 住宿: 渔光曲宾馆:60-80元间/夜 琴江山庄:标房150-480元间/夜 金马宾馆:标间120-160元间/夜介 绍 : 蛇蟠岛位于三门湾内,距县城19.9千米,面积17.4平方千米。有“千洞岛”之美称,岛内有历代采石留下的大小岩洞1300多个,岩洞纵横交错、连环套迭、怪石嶙峋、风光奇异。洞内四季似春,洞外波光帆影,是不可多得的旅游避暑胜地。岛上水产养殖业颇为发达,有水产养殖面积8300亩,浅海滩涂12000亩。盛产蛇蟠石,色泽棕红,宜雕琢。 交 通 : 从台州椒江、黄岩、路桥可坐车到三门县。在三门县西站乘公交1路、3路至东站,每天 5:00-17:30,平均每10分钟一班;再从东站乘车至上敖码头,每30分钟一班。    浙江台州市

湫水大峡谷

  湫水大峡谷  湫水山脉起源于天台山脉,横亘于三门的中部,是三门县的主要山脉。平均海拔400米,其中主峰王戏梁高882.4米,为三门最高山脉。湫水大峡谷就发源于湫水山脉的东麓。为一条长达十余公里的窄谷。它是目前浙江省保存最大的次生阔叶林。  该次生阔叶林的面积约为3万多亩。由于海拔高度不同,气候条件不一,林木分布层次清晰。山顶有黑松,短叶松,金钱松,马尾松等高山树种。山腰有杉木,木荷,山刁樟等阔叶林树种,有成片的橡仁及映山红等灌木丛。下层有板栗,野桃,猕猴桃,柑橘等经济类作物。所产的“珍眉”“秀眉”茶叶为茶中精品。此外这里还盛产金银花,七叶一枝花,独叶一枝花等药材,是著名的药材生产基地。这里茂密的阔叶林中还生长着上百种野生动物。如山豹,野猪,狼,山兔,黄鼠狼、山鸡等,溪水中也生长着大量的野生鱼类,有溪鱼,娃娃鱼等。特别是溪中所产的香鱼,鱼身细长,香而不腥,被称之为鱼中精品。谷底是一条自上而下,自西向东的大岙坑,长30余里,终年泉水长流。坑中布满了鹅卵石,也有巨石,大小形状不一,色彩光泽各异,大小卵石长年累月经流水冲洗,光滑可鉴,形成了许多象形石。大岙坑最著名景点当数龙游涧,含珠潭和九叠泉。龙游涧涧底是一整块宽15米,长约100米的白色岩石,而中间底部宽约60公分,长约十余米的岩石,呈现黑色,形如龙鳞纹。据说是源头处龙潭内的湫水山龙游出去留下的痕迹。含珠潭系两巨石夹一块珠形卵石,水流只能在珠旁孔隙中通过,水势湍急,形成上下两个深潭,水深约三四米。九叠泉在龙游涧之上,泉水冲击形成一个个深潭,水深不一。大岙坑近源头有一潭,俗称湫水山第三龙潭,又名玉溪潭。潭上悬崖壁立,瀑布飞挂,俗称湫水白帘。沿潭而下有一段长百米,宽五米的山涧,其上山岩险峻,树木茂盛。  民间有关湫水山龙传说甚广。因湫水山龙名叫玉溪,所以第三龙潭又叫玉溪潭。湫水山脚旧有玉溪寺。旧时每年七月二十四,村民都会去龙潭拜祭,求雨除龙潭瀑布外,峡谷内另有双折瀑两处。一处源于双尖山。另一处源于王戏梁的滴水岩瀑布,坑水从滴水岩倾泻而下,形成上折20米,下折30米的双折瀑奇观。下面有一数丈见方的深潭,不知其深几许。大岙坑流入白溪,白溪入海口即是横渡镇铁场滩,又名牡蛎滩,盛产牡蛎,牡蛎为“下八珍”之一,有“海上牛奶”之誉,营养丰富,可入药。除牡蛎外,还盛产鱼虾蟹蚌蛤等各种海鲜。湫水大峡谷汇潭、瀑、岩、峰、林、泉于一体,集清、幽、秀、雄、奇、险于一体,是旅游、休闲、避暑、疗养的胜地。

亭旁红色景区

  亭旁红色景区     亭旁起义,是包定等人在1928年领导的农民-,展示了二次革命时期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诞生过程。   1927年为贯彻“八七会议”的精神,0宁海县委委员包定奉上级指示,以小学教师职业为掩护,回亭旁以亭山小学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开办干部训练班。吸收党员,培养干部,创建0亭旁支部,并以各种形式对农民群众进行革命宣传。1928年清明“南溪事件”发生后,宁海县委积极筹备武装起义。5月22、23日,包定率农民武装先后捕杀反动豪绅,任离玉、任友端揭开了亭旁起义的序幕。之后,包定率武装力量攻占亭旁街,宣布亭旁区苏维埃政权创立,这是当时浙江省唯一一个苏维埃政权。随即,-紧急调集军队进行镇压。5月27日,起义宣布失败。  亭旁起义所保留下来的遗址主要包括亭旁起义纪念馆、纪念碑、起义指挥部、苏维埃成立大会旧址。亭旁起义旧址原为宁海街署,1872年改建成亭山书院。辛亥革命后改为亭山高小,为两层两进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展厅面积250平方米。大门上方挂“英烈千古“匾额一方;馆内陈列文物除了照片,资料之外,还有大刀,长矛,红旗等实物。亭旁起义纪念碑位于亭旁镇杨家村北山上,始建于1988年5月,底座由黑色大理石砌成,碑身由灰黑色大理石贴面,烘托出前-长张爱萍题写的“亭旁起义纪念碑”七个红色大字。整个造型像把“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利剑。碑座上刻有介绍亭旁起义的简文。亭旁起义旧指挥部为硬山顶,穿斗式构架的四合院,座西朝东,有24间,总面积679平方米。乙堂为起义指挥部。左厢房为军事部,右厢房为少先部,大门左右房间为交通布和财政部。苏维埃政权成立大会旧址原系亭旁城隍殿,建于清乾隆八年,朝南,四合院。2003年,起义旧址重建了古戏台、五凤楼、大殿、娘娘庙等建筑。纪念碑、纪念馆、起义旧址,包定烈士塑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红色景区。是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扩塘山岛

  扩塘山岛  扩塘山岛为大陆岛,位于三门县沿赤乡南面,浦坝港口,东连猫头洋,南隔白带门水道与临海市南门坑相望,北为牛头门水道与原三门盐场,今三门沿海工业城,为台州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相邻距改造中的台州沿海大通道30公里。该岛由褐红色火凝灰岩组成,岛上以形态各异的礁石和独特的岩体而得名,海蚀地貌在国内罕见,号称“中国礁石博物馆”。  该岛东北面有近十里长的礁石群和洞穴。这些礁石在海浪长期的冲刷下形成了数百个象形景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生命之门”、“蛟龙出海”、“好望角”、“乌皮礁”等。  “蛟龙出海”为一青岩夹在凝灰岩中所形成的,该青岩长约15米,平均宽度1米,上部宽1米,下部宽2米,似一条青龙入海,故名“蛟龙出海”。  “命门”位于“蛟龙出海”南面200米处,由于海浪冲刷而成的天然洞穴,洞宽4米,高8米,深3米,朝东北向而开,如生命之门,因而得名。“好望角”位于岛东南面,是扩塘山脉向东海延伸而出的一段海岬,此处岛礁被海水冲刷成蜂窝状,其中有一块海龟石,面积约3平方米,头朝东南,形如刚上岸的一只海龟。  “乌皮礁”位于西南面,面积约数千平方米,高度于海堤想仿。远看俨然是煤堆,当地人又称其为“浮礁”。1997年11号台风侵袭时,海水浸过堤坝,而乌皮礁依然“浮”出海面。  扩塘岛上分布着海拔100米以上的山峰有五座,主峰彰化湾山高206米,其中天矛地盾岩和十八罗汉岩最具代表性。天矛,地盾岩位于岛南面的山腰上,一块巨石,高200余米,宽50米,状似盾牌“挂”在峭壁上,旁有巨石尖利如矛。而整座山体状如威猛的武士。在天矛,地盾岩中间,有一棵千年古藤,攀附岩壁,虬龙盘曲,郁郁葱葱。十八罗汉岩位于扩塘岛东南面的山腰上,由十八块柱形石体并列而成高约20米,形如十八罗汉坐禅,故得名。

多宝讲寺

多宝讲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多宝讲寺  多宝讲寺位于高枧村岩峰竖尖山麓,旧名龙翔院,为东晋高僧昙猷法师所建,距今有1600年的历史,清同治七年重建。为江南最大的一个藏传密宗禅林,寺中供奉着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及其上首弟子克主杰和贾曹杰。其中,清定大师转赠的高约3米、高4.5吨的缅甸玉为镇寺之宝。文革期间又遭到严重破坏,殿宇被改为高枧中学校舍。  1985年,成都昭觉寺方丈清定法师出资修缮了多宝讲寺大师殿。清定法师佛学造诣高深,为全国十大上师之一。原籍三门高枧,俗名郑全山,1903年出生,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步兵科。从一名下级军官一直擢升为重庆大本营中央训练团少将处长。抗战期间,因不满-的消极抵抗政策,在重庆狮子山慈云寺出家,后又转到成都昭觉寺,为密宗13代祖师能海法师的得意弟子。1992年,清定法师捐资30万元,新建了高枧中学,多宝讲寺得以恢复。同时,又捐赠了三尊玉佛及一尊释迦牟尼佛,从缅甸进口。其中最大的一尊玉佛高2.5米,重4.5吨,价愈百万。多宝讲寺占地150余亩,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呈南北中轴线分布,分别为僧房、大师殿、厢房、藏经阁。现存大师殿呈南北倒凸字形,前面部分阔15.4米,进深4.25米,后面部分阔29.4米,进深18.2米,殿高20米,为重檐歇山式建筑。2004年,门坊和弘扬佛法楼建成,2005年,投资500万元,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的大雄宝殿工程动工建设。在中轴线东侧,分布印度式僧房和2003年修建的清定上师舍利塔,该塔占地25平方米,高9.6米,为-式塔。  多宝讲寺位于高枧乡高枧村,与34省道相距150米,由18米宽的高枧公路与其相通,甬台温高速、上三高速穿境而过。与三门县城相距15公里,可进入性好。大门东侧有高枧美术工艺品厂的腊像陈列馆。  景点位置  上虞市高枧乡方下洋开发区  

仙岩洞

  仙岩洞  仙岩洞位于三门县东南海滨,  浬浦镇仙岩村,距县城海游25公里。传说为神仙所造,有“台州海天胜境”之誉。据《临海志》载,南宋文天祥“至此募兵”,明朝洪武年间洞中建起“文信国公大忠祠”。  田野尽头,穿过山坡上那片松林有数百竿劲竹,路边有些条石,三五岩块的地方是“着衣亭”旧址,因明清时大忠祠春秋二祭,官宦到此都须振衣弹冠以示恭敬,再步上几十级台阶,穿过仙月洞门,便到一个一百多平方米,高数十米的长方形平台,站在平台上,远处雾霭、岛礁、波涛,就是文公所赞“万象画图里,千崖玉界中”的海天风光。横在洞口的石墙中间那副门联:“丹室辟洞天仙踪犹在,忠祠崇福地正气长存”,概括了仙岩洞的历史,这儿晋时就成为道家-的洞府,那时称为“法云院”,宋时改称“百花清洞”。“第一洞天”四字门额是清光绪时留下的。  仙岩洞高数百仞,广百亩,东部壁上有八仙浮雕及摩崖石刻,西部壁上有布满大大小小的空穴,下有水随潮汐消长,上有悬崖前凸如檐,可竖十丈旗,坐千人。洞内那座大忠祠是新修的,且建于原址。在大忠祠内,有明清时留下的三块碑刻,“忠”、“节”两块大字匾,杜浒、张和孙、胡文可、吕武四义士及文天祥的塑像,成为人们凭吊英魂的圣地。清时台州“三杰”之一秦浮评仙岩洞大忠祠说:“虽瓯江、闽岭、崖山、庐陵、燕京皆有之,而岩洞之奇,山海之胜,应未有过于此者。”周围有穿岩洞、万松洞,木杓沙滩,北坑石林。

五子岛

  五子岛  五子岛位于三门县城海游镇东约40.5公里,在三门岛西北,三门湾口中部,由相对集中、相距较近的青士豆、鸡笼山、猫头山、小踏道、长口舌、猪头山、踏道山、干山8个岛和门头礁、百亩田礁、拗斗礁、大泥礁、黄胖礁、赖孵礁、板琴礁7处礁组成。岛区呈西北—东南向,最高点踏道山海拔83.7米,长约3.5公里,宽约2.5公里,岛礁总面积约0.72平方公里。因由主岛踏道山和小踏道、干山、鸡笼山、青士豆五个较大的岛屿组合,故称“五子岛”。   群岛东、西两侧各有一条水道,水域宽阔。东侧水道水深8—10米,西侧水道水深2—7米。踏道山西北2.5公里处的平礁上建有灯桩。“海上宝岛鸟占多”,鸡笼山东麓鸥鸟占据的礁石因海潮吞噬,浪花侵蚀,早已“乱石穿孔”,疮痍满目了,大部分岩石石体被融蚀一空,而四周石皮斑驳犹存,似乎用手都能把它扯开来,酷似一具具放大了的骷髅。众多海鸥有倚立在骷髅岩上的,也有栖息在骷髅穴内的。西麓岩礁似乎山体崩塌过,大小岩礁遍岛皆是,层次丰富,且色泽不同,形态有象海龟、绵羊、狮子、老虎。鸡笼山堪称是一座海岛石文化的博物馆。与鸡笼山紧邻的猫头山北麓,有大批珊瑚礁,面积有数百亩左右,颜色大部分为粉红,也有淡黄、灰青、层次立面多,内有穿孔和半穿孔的。五子岛集海天岛礁岩石洞穴鸟踪之大成,是三门湾海口一串璀璨的明珠,是不可多得的海上旅游胜境。

隐龙山

  隐龙山     隐龙山位于健跳镇田岙村,占地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山里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灵猫、猴面鹰,黑鹿、栊倪鱼、雨蛙,檀香木、香樟等国家保护的稀有品种,其中连浙江植物园尚没有的天官笔树在这里分布甚广。据当地人说此树的浆液是上等的美发佳品。  山上的景观自西至北有蟾蜍跳天台、仙姑岩、天船、佛手峰、天摩岩、接天岩、铜锤岩、状元花、凤冠顶、穿天刀等。人们可沿文丞相走过的青龙岗上山,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天门”。70度的石壁崖坡直插山腰,山腰上立有两扇石岩,成“门”字形,门顶几乎与山顶持平,高约百余米,乃隐龙山的标志性景观“天门”,又名状元花。因其一侧石门框状同直立的手掌手指尖高低错落又状似状元的顶戴花领而得名。门框的另一侧上部是一硕大无比的圆形球石,底座是一株圆石柱,故又称铜锣锤。  隐龙山最美最集中的为接天岩景区,景区内绝壁千仞,奇岩怪立,怪石嶙峋,佛手峰一掌插天,指间的间隙约1.5米,形成了天然的观天夹。佛手岩的右侧是天鹰岩,附近的千丈绝壁形成一条狭长的石夹,石夹上部凌空卡着一方形巨石,巨石上长着一株上百年的橄榄树,结满果实。石夹里有一天然石级栈道,上可直达顶峰,下可到绝壁横洞,这个横洞约有15米长,仅容一人跪着走出,出洞有一坑谷,谷壁上有许多象形岩石。

满山岛

  满山岛  满山是三门湾口的一座神秘小岛,位县城海游镇东北35.3公里处。岛系火山凝灰岩构造,呈莲花状,因海浪冲蚀,已分为东、西两块,西大东小。总面积0.4km2,最高点海拔50.9米。岛周围有深槽水道通过,称“满山水道”,为古今海舶出入三门湾的主要航道之一。20世纪80年代,曾在附近海域打捞出数千件  古青瓷器,疑为宋代商易船只海难所遗。满山岛孤悬海上,但充满古代海洋文明之谜。相传远古时有“沉东京,涨绍兴”之变,滔天洪水瞬时就淹没了繁华的东京城,漫至山巅,故称此岛为满山。据说山麓旧有卵石铺成的大道,路边有棵大樟树,旁立石碑,上刻“此路通东京”。现时大樟树仅存树桩,石碑已被山土荒草淹没,已成不解之谜。  满山岛主体分东西两岛,东岛小而西岛大,西岛东南端又由两条海沟隔开,伸出两个小岬角,东西两岛中间原隔着一条水道,因海浪夹带卵石不断冲积,年长月久,成为一条天然卵石堤坝,连结两岛。

亭旁起义旧址

亭旁起义旧址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亭旁起义旧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1928   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  位于城南10公里的亭旁镇胜和村。原为宁海县衙署。1872年改建成亭山书院,辛亥革命后改为亭山高等小学。1927年,农民运动以此为据点,开办“平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从中发展党员,培养干部,为1928年5月的亭旁农民起义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起义军和当地群众还成立了全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亭旁起义历时二年三个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浙江历次农民运动中规模较大、时间较长、人数较多的一次。抗战时期,“亭旁青年战时服务团”曾在此进行抗日救亡运动。旧址为晚清建筑,两进砖木结构两层楼房,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保存基本完整。     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

海游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山陈村

----

许家塘村

----

城北村

----

上坑村

----

新场村

----

海游街道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