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神仙居 | 神仙居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神仙居位于仙居县白塔镇境内,景区“兼有天台之幽深、雁荡之奇崛”,几乎囊括了仙居的全部精髓,那里的一山一水、一崖一洞、一石一峰都能自成一格,仿佛神仙为自己的豪宅亲自设计的盆景。 神仙居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火山流纹岩地貌典型,景观丰富而集中,奇峰环列,有观音岩、如来像、迎客山神、将军岩、睡美人、十一泄飞瀑等100余个景点。以西罨幽谷为中心,形成峰、崖、溪、瀑景观。景区有东、西、南、北四大天门,天门均由相对而立的两座险峰组成,仿佛在那里替主人虚位迎客。从景区北入口(西罨)和南入口(淡竹)都可进入景区。 大凡看山景,必须是要爬山的,景区设置有索道,可以省去爬山的苦恼。若不愿爬山登岭,也可以沿着曲曲弯弯的幽谷,踩着平坦如砥的山径缓步而入,一路上便可饱览十里幽谷千重峭壁、万丈悬崖的险峻,咀嚼到雾绕云低、鸟唱蛙和的清幽。 游玩神仙居景区约需3-4小时,最适宜的季节是6-8月雨季期间。雨后的瀑布水流极大,颇为壮观。此外,寒冷的冬季也是不错的选择,漫山的瀑布结成厚厚的冰瀑,仿佛玉柱一般悬挂于山前,瑰丽壮观。 地址:台州市仙居县白塔镇境内 类型:峡谷地质地貌山瀑布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电话:0576-87796877 官方网站:http://www.zjshenxianju.com/ 开放时间: 8:00-17:00。 白塔镇 仙居县辖镇。1956年设白塔乡,1958年改管理区,1961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改镇,1992年茶溪、寺前两乡并入。位于县境中部,永安溪南岸,距县城18.4公里。面积115.9平方公里,人口3.7万。交通便利,临(海)石(柱)公路过境。辖东安、大路岸、东山头、下山、茶溪、染团、永安、井头垟、后坑、王山上、西井、上宅、街外、街里、圳口、鱼山、前…… 详细++ |
仙居风景名胜区 | 仙居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仙居风景名胜区地处仙居县中南部,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由139个景点组成。仙居自然风光壮丽独特,丰富多彩,集"奇、险、清、幽"于一体,汇"峰、瀑、溪、林"于一地。 仙居风景名胜区引人入胜之处,在于那里的一山一水、一崖一洞、一石一峰都能自成一格,又不类他山,异乎寻常,出人意料,匪夷所思的景观形态。一字蔽之:"奇"。峰奇、山奇、石奇、崖亦奇。自县城出发,迤逦西行,无论横贯北境的大雷山,还是南脉括苍山,均绵延不断,如波涛起伏。唯独白塔镇南境,神仙居周围的众山巍兀独立,险峻无比,与其它山刀切斧削般割裂开来,迥然各异,别具一格,耸然独秀,风景名胜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含神仙居、景星、十三都、公盂、淡竹五大景区,集奇、险、清、幽于一体,汇峰、瀑、溪、林于一地。 神仙居景区 神仙居景区:融险峰、幽谷、秀林、奇瀑于一体,总面积15.8平方公里。已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将军岩、睡美人、飞天瀑等景点60多处。在1997年浙江省旅游局组织的风景名胜区评选中被评为全省“游客最喜爱的美景乐园”之一,99年被评为浙江省五大风景旅游精品景区,2000年被确定为浙江省作家创作基地,2002年被浙江省摄影家协会授予“浙江省摄影创作基地”。景区上游瀑布群和龙潭群众多,仅五百米范围内就拥有连续十一级飞瀑和形态各异的深潭,为国内罕见。 永安溪漂流 永安溪漂流:永安溪漂流河段总行程7.68公里,以仙居土产的特制竹筏作为工具。“小小竹排溪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永安溪漂流配置歌手导游,为全国漂流首创,被媒体誉为“竹筏上的刘三姐”。 皤滩古镇 皤滩古镇:经过了千年的风云,皤滩仍保存三华里长鹅卵石铺砌的“龙”型古街。街旁唐、宋、元、明、清、民国时遗留下来的大量保存完好的民宅古居,以及气势宏伟、布局精美的“三透九门堂”,朱熹送子就学过的桐江书院。皤滩文化底蕴深厚,还有曾获得中国艺术展览会金奖、第四届国际博览会金奖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针刺无骨花灯。该灯在唐朝时即被送选皇宫作为宫灯,仙居也因此于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花灯)之乡”。 仙居原始森林 仙居原始森林:即仙居淡竹俞坑自然保护区。俞坑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现有面积5000亩,森林覆盖率达94.5%,区内共有维管植物160科、649属、1440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树种有7种,一级保护的有南方红豆衫,二级保护的有长叶榧、香果树、毛红椿等;珍稀植物有入角莲、短萼黄莲、厚朴、刺叶栎、青钱柳、浙江楠等。共有脊椎动物25目、64科、260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4种,有26种鸟类、9类兽类为国家二级保护。区内阔叶林是目前括苍山系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片常绿阔叶林,被专家誉为浙江省罕见的天然植物“基因库”和植物“博物馆”。 仙居八景 仙居八景:东岭晓春(钟)、南峰眺艇、石龙霖雨、景星望月、水帘瀑布、麻姑积雪、锦凤冲霄和苍岭丹枫合称仙居八景。东岭晓春(钟)系晨景,景星望月为夜景;麻姑积雪为冬景,苍岭丹枫、景星望月为秋景,石龙霖雨、水帘瀑布属夏景,东岭晓春属春景。晨有晨色,夜有夜景,四时八节,各展风姿。“仙居八景”实是造物主给仙居大地的巧妙安排。 春节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梆敲三更,响炮连天,俗称“开门炮”,宣告新年开始。这日早餐,各家多吃回锅食饼筒,还有吃“隔年饭”,“长寿面”等。元宵夜,家家户户还在房间和坟头点上蜡烛,俗称“间间亮”和“照坟墩”。相传是人们在此日为支援戚家军搜索倭寇而立,后沿为习俗。还有卷地龙、长板龙、跳跳马、叠罗汉,以及各类民歌小调等民间艺术。 台州也是中国主要的水果之乡,名果黄岩蜜桔和玉环文旦中外驰名。其他特产有:仙居密梨、仙居杨梅、仙居板栗、仙居三黄鸡、山茶油、黄花菜、竹荪。 仙居县车站有直接到景区的中巴车,票价6元,车程40分钟 交通 公交: 市内交通:于仙居汽车站打的(10块左右)可到仙居景区。景点间可乘公交或者打的。 自驾: 1.上海或杭州出发的游客,可上沪昆高速,到诸暨改行暨永高速直接到仙居下高速,仙居境内有三个出口:埠头,白塔,仙居县城.请确定先到那个景点,就近下高速. 2.仙居境内有另一条高速通过(台金高速),出口有:仙居县城,白塔,横溪.从台州或金华出发的游客可以走台金高速. |
仙缙古道 | 主要特色为苍岭丹枫:南起横溪镇苍岭坑村,北到缙云南田村,全长5公里余。这是一条古道,为通往内地的必经之路,相传为一盐商所建。古道两侧大山夹峙,山势险峻。山坡上多枫树,深秋后一路山色极美,为古代仙居八景之一。 这是遥远的往昔,这是遥不可及的古代伟大工程,这是现代文明抛弃的美。而今的古道,已无力承起一个“古”字的分量。 到了今天,“开山挖路”“旅游开发”“乱扔垃圾”“水质恶化”,古道就像一位无辜的老者,历千载沧桑而未殒光彩,到现代文明的时代,到了无视古代文明的人手中,将无所适从,神思黯然! 仙缙古道的环境实在是“不容乐观”——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已经造成古道长度减少和质量下降;上游和周边环境保护和卫生意思不强,使生态系统破坏严重,人为破坏仍在持续。人与自然在这里矛盾交织。仙缙古道,正在悄然逝去她的红润与光泽。 仙缙古道“沦殇”,这几乎成为了不争的事实。特色的高山村落,两侧大山夹峙,山势险峻。一到深秋,霜天丹枫,似朝霞,如火海如莲的奇瀑、难寻的怪石、如梦如幻的瑶池仙境、明可见底的清泉等等。。这些景色,以后只是在文章中才拥有的现代神话了。当古道的美感在现代文明中萎缩,现代文明可就无法再掩饰它的苍白无力。现代文明给了我们奔腾的汽车,轰鸣的机器,给了我们极度的物质自由,但我们不能忽视古代文明的沦殇:那该是多沉重的警示:环境利益正在遭受大肆损害!人类驾乘现代文明的快车,嚣张地碾碎了青山秀水的画布,搅混了纯乎自然的天籁;湮灭了古代人的伟大智慧。 在雨中细细品品古道景色,微风轻抚中,尽览一个清朗健秀的自然,但掩卷之余,不觉忧思满怀。我是怀着感激的心情去品味仙缙古道的,带着甚至是嫉妒的心情去感受古人的创造力。现在只有带着几分难过的心情去欣赏仙缙古道。古道的沦殇,心情不再。不知现代文明要循着什么路,走向何方。 谁能拭去的仙缙古道眼泪,安抚我们仙缙古道的伤疤???? |
南峰塔和福印山塔 | 南峰塔和福印山塔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宋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 南峰塔位于城关镇月塘村南300米南峰山上。北宋天圣十年(1032年)至明道二年(1033年)九月邑人郭用中所建,六面七层,仿0式砖塔,中空。通高23.8米,勒脚每边宽2.07米,每层由平座、正身、腰檐组成,内壁自下而上,凿出足窝,以供登高。东南和西北两面设壸门,余四面为壸门式壁龛。倚柱、阑额上用铺作一朵,出一跳,菱角牙子叠涩出檐,塔顶用平砖叠涩收顶,刹顶为宝瓶式。1984年重修。 |
永安溪漂流 | 介 绍 : 永安溪是仙居的母亲河,被喻为“幽谷溪流”、清澈见底、终年不枯。据水质专家分析可达“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现开辟的永安溪漂流河段总行程7.68公里,以仙居土产的竹筏为工具,“小小竹排溪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乘一叶竹筏顺流而下,或如履平地或急穿险滩,远离城市的繁华和喧嚣,碧水、蓝天、远山能让你品味到似水柔情般的逍遥温馨和两岸奇趣横生的田园景色。 交 通 : 从仙居城关到步路、上张方向的中巴到漂流码头下车即可。 浙江台州市 |
中央坑摩崖石刻 | 中央坑摩崖石刻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央坑摩崖石刻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春秋战国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 中央坑摩崖石刻位于仙居县广度乡中央坑村五份头自然村和里厂自然村,刻于村边古道旁的石壁上,目前发现的有三处:1号石刻在五份头村西“菜园门口”左侧的石壁上,有石刻文字4个,其保存相当完好;2 号石刻在五份头村西“后门山”左侧的石壁上,有石刻文字6个,因风化严重,字迹模糊,但仍依稀可辩;3 号石刻在里厂自然村东古道右侧的石壁上,有石刻文字2个,字迹因风化而稍显模糊。 经专家鉴定为古越族的象形文字,该摩崖石刻的发现是越文字考古的一次重要发现,是中国古文字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对研究古越族的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 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 |
石灯柱 | 石灯柱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灯柱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明 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 位于城关镇月塘村下赵巷。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造。白石质。通高3.45米。上部为灯屋,前空后实,并在两则镂成“火”字形窗孔,内空可放置灯具;下部为灯柱,方形柱身,宽0.35米,厚0.29米。正面刻楹联一副“柱参巽地从今黎庶还淳,灯应奎光自此文风丕振。”背面刻款“大明嘉靖丁未(1547年)仲春之吉立”,两则刻捐建者姓氏铭文,柱中部有裂纹。石灯柱虽较简朴,但保存完整,且有明确纪年,对研究市政建设史具重要价值。 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 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 |
台州仙居神仙居·悬空索桥 | 海拔100多米,长120米 神仙居景区里一条长120米、高100多米的悬空索桥将景观群有机连接,让小伙伴们在桥上就将各种山景尽收眼底。境内群山环列、流泉飞瀑、云蒸雾绕、密林秀竹、山花野果,还有尚未破解的世界八大奇文之一的蝌蚪文,兀然悬挂在800米海拔的蝌蚪崖之上。 行走在栈道上,四面沟谷伴悬崖峭壁,周边峡谷云蒸雾绕,东南西北四海景观,犹如海天佛国仙山,俨然一座空中花园。索桥把两个相峙而立的高崖紧紧连接在一起,一桥架东西,天堑变坦途。行在栈道天桥,尽揽美景之余,也令人好好感受一回心跳的感觉。 |
朱溪小方岩岩画 | 朱溪小方岩岩画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朱溪小方岩岩画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西汉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 朱溪小方岩岩画位于仙居县朱溪镇东北角的小方岩,海拔400米,目前发现较大的有两处,一处在俗称“狮子耳朵”处;一处在岩前村东南、俗称“小方岩下”,总面积约100平方米,刻有似鸟、似鱼、似人、似马像二十余种,风格古朴,线条粗细不等,经专家鉴定为西汉时期的作品,距今2000年左右。 该岩画的发现,对历史学、社会学、考古学和美术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 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 |
仙居古越族岩画群 | 仙居古越族岩画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居古越族岩画群 , 浙江省仙居县 仙居古越族岩画群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为春秋战国时期古越族先民刻制。总面积1422.65平方米,岩画上刻凿有蛇形、鸟形、鸟头鱼身形、马形、太阳形、人像形、柴刀形、锄耙形、棋盘形等各类图纹220多个,其中蛇形、锄耙形图纹普遍见于各岩画点。岩画线条流畅,笔划粗犷,风格古朴,内容丰富,总体保存较好 |
南峰山 | 位于仙居县城城南郊1.4公里处,海拔96米,为近郊游览胜地。山巅轩敞,北宋古塔耸立。下临永安溪。旧时溪上轻舟点点,水色山光,天趣盎然,称“南峰钓艇”。 塔旁古灵祠,为纪念宋代县令陈襄“兴学宫,课诸生”而建。祠南桃花洞,可以俯仰溪山景色。山上有宋、元、明、清历代所修堂、轩、亭、阁10余处,遗址尚存。其东南半公里塔山,一名安洲山,山巅有明代七层古塔。南峰山北1公里福应山,山巅有宋代古塔。3塔鼎立县城东、南,使山城更具古色。福应山上树木苍郁,山下溪水长流。旧时山上有大钟,拂晓即鸣,声达数里,称“东岭晓钟”。 |
横溪镇 | 仙居横溪镇是一座古老的集镇,四周散落着众多的景点。 梦三峡:位于横溪镇北寺岩坑水库,两侧峭壁对峙,划竹排蜿蜒而进,清凉幽深,别有洞于,人称“梦三峡”。 苍岭丹枫:南起横溪镇苍岭坑村,北到缙云南田村,全长5公里余。这是一条古道,为通往内地的必经之路,两侧大山夹峙,山势险峻。古道两侧山坡上多枫树,一到深秋,霜天丹枫,似朝霞,如火海,因此“苍岭丹枫”为古代仙居八景之一。 屏峰岩:位于横溪镇西约8公里处。500多米长的峭壁如一巨大的屏风,横截开际。这峭壁又可细分为小螺丝岩、大螺丝岩、象岩和屏峰岩四块。其中屏峰岩高逾130米,顶如在云端,又有一天门当道,雄奇无比。而山顶面积1.5万平方米,果树绿竹相映,清幽静谧。附近有锯板岩、龙潭瀑布、象鼻岩、无底洞、老虎嘴等景致。 |
响石山 | 响石山,原名猴山谷。位于我县横溪镇猴山根村附近的山上。景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为丹霞地貌,区内绝壁挺立、石梁悬空、以清幽取胜。内有金猴、情侣谷、虎踞峡、天生桥、月亮潭、石破天惊6个景区,80多个景点。仙猴迎宾、恐龙化石、九龙洞、神龟思夫、浮丘室、会仙阁、弃马涧、拜马涧、升仙坛、王子乔成仙处等景点,如群仙排队,时隐时现的猴子声声叫唤,让人留连忘返。 站在山峰远眺,远处一座座山峰峰罗列,形态万千,四处悬崖峭壁,怪石磷峋,危峰兀立。那红色的赤壁宛如炽热的云霞,满山的松、竹林犹似飞迸的音符,翠竹、绿林、奇峰异石、峡谷幽涧,绝壁对峙,拨地而起的岩峰鳞次栉比,气势磅礴,特色明显。 关于猴山谷的来历,在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传说:当年胡公大帝得道成仙欲寻找一登天之径,他左找右找看准了猴山,便点化了一堆石头化为乌猪,爬山涉水来到猴山山顶的天门处欲搭建登天之梯,不料在山腰上间碰到一位樵夫,胡公为验证自己的法术,便试探樵夫:“此为何物”?樵夫答日:“此乃一群岩石。”胡公见法术被识破,便腾云驾雾离开此到永康方岩成仙升天而去。而猴山上遗留下来的一群群岩石,便散落在各峰之上,化成了各种的奇观。 横溪镇 仙居县辖镇。1958年置横溪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建镇,1992年郑桥、溪口两乡并入。位于县境西部,地处永安溪中游,距县城29.2公里。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3.7万。临(海)石(柱)公路过境。辖新碧、郑岩、新罗、道士山、溪口、乌岩头、老屋基、茶坑、横溪上街、横溪下街、五都潘、三枣园、不埠头、后墩头、东山、上沈、俞店、溪头、下沈、朱塘岸、桥亭、张…… 详细++ |
皤滩古镇 | 皤滩古镇是一个商贸古镇,源起唐宋,盛于明清。其核心景点为一条五华里的九曲龙型古街,尽显风水之妙,街内店铺林立,店牌字号比比皆是,当铺、钱庄、赌场、春花院、茶楼、酒肆一应俱全。附近还有桐江书院,是东南理学正渊。介 绍 皤滩古街:位于仙居城西25公里处的皤滩古镇内,早在公元998年前,皤滩因水路便利成为永安溪沿岸一个繁华的集镇。经过了千年的历史沉淀和积累,皤滩至今保存着一条由鹅卵石铺砌成的“龙”形古街。街旁有唐、宋、元、明、清、民国遗留下来的民宅古居,布局精美,是祖先留给后代的宝贵财富和历史见证。 古街形似一条龙,西龙头,东龙尾,中段弯曲成龙身。龙头所对正是五溪汇合点,龙尾所在处是一座国内罕见的砖雕牌坊,高3.5米,跨度8米,所用砖头外表上刻着一组组玲珑剔透、栩栩如生的龙凤、麒麟、仙鹤、仙鹿、花卉、人物等图案。 龙形古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看似尽头,转弯却又是另一古街境地,让人有“山-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皤滩“龙”形古街,东西长2公里,弯曲呈“龙”形,拐弯街道有9处为直角90度,街平均宽度3.5米,以鹅卵石镶嵌成各种图案。 街区占地8万多平方米,其中832米为精华地段。古街至今存有石板柜台100多个,保存着260多家店铺。如今保存完好的有:唐太宗李世民诏词“霞蔚云蒸”的麻布堆灰匾;清雍正年间张若霞的“贻厚堂”匾;清吏部侍郎齐召南的手迹“洛社名高”匾;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何氏里宅居里的“大学士”匾与密麻盖壁的“官报”、“捷报”等榜文真迹,还有宋代名臣胡则(民间称胡公)的纪念堂,无不折射出古镇的文化内涵。 古街区还保留着众多的“明清家具”及明清遗风,“古民乐”、“花灯”、“民间大戏”、“明清茶道”、“八大碗”等民间艺术和饮食文化。 桐江书院:桐江书院系宋乾道(1165-1172)方斫建,以其祖先方英先生是桐庐人因名桐江。位于千年古镇皤滩,距皤滩古街一公里。 书院系宋乾道(1165-1173)年间,晚唐诗人方干第八代孙方斫举资创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曾数次莅临,为书院题名并遣子就学,使之名冠江南,号称“江南第一书院”。 乐清王十朋慕明来此求学,后得中状元,奉书“东南道学世家”。数百间,书院虽饱经风霜,几度遭毁,但摧而弥坚,人文渊薮,至今古风犹存。朱熹、王十朋等历史名人新笔题写的“鼎山堂”、“桐江书院”匾额沿存。书院周围鼎山叠翠,鉴水莹回,古木成荫,良田阡陌,耕读气息十分浓郁。已成为广大游客旅游观光、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一处胜地。 |
高迁古民居 | 高迁古民居群位于风光秀丽的仙居风景名胜区。在西部白塔镇境内,距县城19公里,拥山环水。 古民居群规模宏大,布局精巧,保存完整,递数百年而不衰。民居外型优美,立面简洁,构架坚固,尤以镶嵌在门窗棂台上精美的石、木雕刻闻名遐迩。这些石、木雕刻玲珑剔透,风格多样,或古拙,或匀称、或简洁,或繁复,或遒劲雄奇,或细密工整,是我国古代民居雕刻艺术的集中体现,具有高度的观赏和研究价值。尤以木透雕动物花卉,木浮雕人物故事让人叹为观止。 高迁古民居是吴氏一族集居地,保存有十三座明清年间仿照太和殿建成的古宅院,是典型的江南望族居住地。吴氏一族始于五代(梁)光禄大夫银青,史上曾涌现出北宋龙图阁直学士吴芾、南宋左丞相吴坚、明代左都御史吴时来等杰出人才,至十七世浙东副元帅、怀远将军兼仙居县尹熟公来高迁居之。 高迁古民居至今仍有村民在其中生活起居。群内村民天性开朗,心灵手巧,生活淳朴,尚留有相当多的传统习俗,如纺纱、结带、编草鞋、捣年糕,做佛事等。人与古居相得益彰,一幅与世无争的和平景象令游客羡慕不已。 |
景星岩 | 介 绍 :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仙居八景”之一,称为“景星夜月”。腹地有净居寺、有明代左都御史吴时来读书之遗迹,曰“读书堂”。离读书堂不远,有亭名曰“摘星台”。其对联曰:“登天不易无私无畏可摘星,揽月何难有志有为堪折桂”。净居寺西北是响铃岩。因岩体平行裂隙形成三座悬崖,从沟底拔地而起,乱石落壑,撞击岩壁,如铃声震荡,余音袅袅。 交 通 : 从仙居县城车站到景星岩景区,中巴8元。 浙江台州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
下郭村 |
---- |
浮石园社区 |
---- |
下垟底社区 |
---- |
小南门社区 |
---- |
李家兴村 |
---- |
柴岭下村 |
---- |
赵岙村 |
---- |
东坑村 |
---- |
黄坦树村 |
---- |
管山社区 |
---- |
下新屋村 |
---- |
船山村 |
---- |
石板路村 |
---- |
上童村 |
---- |
南门社区 |
---- |
水孔头社区 |
---- |
清口园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