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潍坊 >> 奎文区 >> 广文街道

广文街道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曹鸿勋 (1848~1910)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曹鸿勋(1848~1910)字仲铭,号兰生。山东潍县(今属山东潍坊市潍城区)人。清光绪二年(1876)状元,授修撰。七年(1881)提督湖南学政,革除拘守章句积习,扩大诸生视听,端正士风。二十年(1894)任武英殿纂修,充日讲起居注官。二十二年(1896)补云南永昌府知府,次年任迤东道道员,旋又署云南粮储道道员。所到之处,多行利民之举。二十七年(1901)升任云南按察使,上任未及两月,清理巨案十余起,很得上峰倚重。二十九年(1903)再擢贵州布政使兼署贵州巡抚,派兵赴广西镇压会党起义。三十一年正月(1905年2月)调补湖南布政使,旋擢陕西巡抚。  曹到陕西上任后,曾设立学务处,使全省学堂教育行政事务的管理有了专门机构;举办巡警学堂、陆军小学堂,还仿照山东开办罪犯习艺所,“教以工艺,导其自新”;批准选派31名官费生和17名官籍子弟自费生留学日本,学习工农路矿各实业,以培养人才,开通风气;当地方-盗卖“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事件发生、陕人奋起“护碑”时,他派员交涉,废掉盗卖契约,保护了珍贵文物。而曹抚陕两年半的主要政绩,则是严督部属,扩建陕西高等学堂(陕西大学堂改称,即今西北大学前身)和在延长县打出中国陆上第一口石油井。  陕西高等学堂是光绪三十年陕西巡抚夏旹根据清廷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由原陕西大学堂改称的。曹一到任,就着手进行学堂的扩建。先派人带上工匠到湖北省城考察学堂建筑,接着委派知县涂嘉荫负责工程监修,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建成中西各式讲堂、斋舍、图书馆、仪器室73处,大小房舍252间,共用去白银1.8万余两,较之他省学堂营造资金“多者数十万,少亦十数万”节省了许多。全国的高等学堂,自光绪二十八年(1902)兴办以来,学制一直无明确规定。曹在扩建任务完工后,于三十三年(1907)春向清廷呈送了《奏高等学堂学生补习中学期满请先办中学毕业折》,得到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允准,使第一期考入陕西高等学堂的学生,终于办理了毕业手续。  延长地下有石油,早为世人所知。北宋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就对延长石油的产状、用途作过描述,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打那以后,不少人都把眼睛盯住延长。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就有德国人专程前往调查。二十八年九月(1902年10月),苦于无钱兴办州县学堂的陕西学政沈卫,曾奏请饬令陕抚开办包括延长石油在内的石油、五金矿产,借以振兴全陕学务,但未引起清廷重视。第二年新春刚过,受德商世昌洋行雇佣的大荔绅董于彦彪,带着德国人汉纳根窜来陕西,与延长绅商刘德馨等,私自签订出卖延长石油开采权的“合同”。在陕西民众的坚决反对下,前任巡抚升允将于、刘等人解回西安查办,并反复咨呈外务部,强调延长石油陕人自办,要“以陕西自有之利,行商政自主之权”。终于在三十一年(1905)他离任之后不久,得到清廷批准,将延长石油矿收“归陕省自办”。  接任升允的陕西巡抚夏旹,在陕只两个多月,尚未顾及油矿诸事。曹鸿勋到任后,反复查阅升允与外务部、外务部与德国公使的往来文书,深感延长石油开采“归陕省自办”来之不易,遂下决心试办。他在给朝廷的奏折上写道:“非即时开办无以振陕人因循之习,并无以绝外人觊觎之见。”曹从两个方面先抓准备工作:  一是考查勘探。曹派候补知县洪寅到延长县城郊把当地农民土法采出的石油样品取出,又到汉口把日本矿师阿部正治郎请到省城化验,结论是“油质甚佳”,“胜于东洋,能敌美产”。曹曾亲自验证,见其油“湛清洁白,燃之异常光明”,确信日本矿师所言非虚。这时,往陕北勘探的人员也传回了消息:延长附近一带产油之地极多。如肤施(今延安)、延川等县,与延长连山接脉,油质如出一源。  二是用费预算。曹带上司局官吏,与日本矿师一起估算开采石油所需经费。矿师说:开办油矿不同于开办五金各矿。五金各矿需款浩繁,非合众人之力不能成一厂之功,一旦失败,亏损就是数百万银。惟油矿不然,以总投资计算,购机占十之七,开井占十之三,机备井成。此后款无须巨,工无须多,以井成后计之,每成品油百斤能用工食、器械、煤药、精桶等费,照当地价格,只需制钱一千五六百文。这一席话使曹信心大增。他和吏属们据此估算:有十万银即可以办,二三十万就可大办。  两项准备工作都已完成,试办建矿即将开始。曹拟请日本化学博士、阿部正治郎的老师稻并幸吉来陕督导。稻并正在汉口无法分身,让阿部作他的代表。曹便让阿部赴汉,与其师商购采油机器,并限其50天内回陕,负责监修厂屋井基。与此同时,曹派候补知县崔运生筹修西安通往延长的道路,并向清廷上呈了《为试办延长油矿筹修道路事奏折》。他在奏折中称:“延长以南山路崎岖,若筑小铁路以达黄河,上策也,然不能急就。”他主张“先从岭北开通车路”,因为“岭北车路,数年前已开至同官(今铜川),由同官至延长六百里中,只金锁关一处颇形艰阻,其余石少土多,开通较易。”在他接到光绪帝三十一年十月二十二日(1905年11月18日)准其修路的朱批时,道路勘察工作已基本结束。翌年二月,巡抚部院调集万余兵勇分赴沿途州县,与各州县征调的大量民工一起,分段施工,半年多时间就全线贯通了。  三十二年七月(1906年8月)曹派陕西矿务总局委员洪寅赴日本,聘请日本石油技师佐藤弥四郎和日本石油技工田中久造等六人,负责采油技术指导。巡抚部院还与日方签订合同,约定所有机器设备全由日本技师从日本订购。  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日本技工押运着一部顿钻钻机抵达延长。三月,在县城西门外油苗露头处安装,四月二十五日(6月5日)开工凿井。八月初二(9月9日)井深凿到81米处完工,日产原油1000~1500公斤。这就是被称为“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的“延一井”。  就在曹筹划添机增井、修建炼油房的时候,清廷于同年八月二十八日(10月5日)调他回京,协助开办资政院。宣统二年九月初九(1910年10月11日)病逝。  [以上内容由"木瓜"分享。]

于敏 (1914~2014) 中国著名电影家、作家、文艺理论家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于敏 (1914~2014.10.13)  原名于民。山东潍坊人。中共党员。1937年参加革命,历任延安《新中华报》记者,延安鲁艺实验剧团副团长,延安中学教导主任,山东大学讲师,中国影协-书记、《电影艺术》主编。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鞍山市第一至第六届人大代表。著有长篇《第一个回合》、《千里从军行》、《风雨入华年》,散文《于敏散文集》,报告文学《老孟泰的故事》、《王秀兰和姐妹们》,短篇《老杜和助手》、《冬夜》等,论文集《探索》、《银幕外的声音》,电影剧本《桥》、《赵一曼》、《高歌猛进》、《工地一青年》、《炉火正红》等,传记《真正的人》,自传《一生是学生》,译著《论演员的工作》、《巴甫洛夫》。  人物经历  1914年出生于山东潍县,毕业于山东烟台英语专科学校。  于敏一度在上海当电影公司场记。  1938年春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新中华报》记者、鲁艺实验剧团副团长、延安中学教导主任。  1946年在山东大学任教。  1947年从影,同年进东北电影制片厂、电影局剧本创作所、长春电影制片厂。  1948年创作电影剧本《桥》。  1949年完成《赵一曼》。  1952年举家落户到鞍钢。  1953年后创作电影剧本《高歌猛进》、《无穷的潜力》、《工地一青年》、《炉火正红》等。  “文革”后除创作小说外,还出版电影论文集《树人》、《探索》等。  曾在中国影协任职,并于1985年任中国影协顾问。  2014年10月13日中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人物成就  自1947年从事电影工作以来,他先后创作了新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桥》、讴歌抗日女英烈的爱国电影《赵一曼》,以及《高歌猛进》、《我们是一家》、《工地一青年》等多部展现新中国工人面貌的电影剧本。他的作品还有长篇小说《第一个回合》、《千里从军行》、《风雨入华年》等,以及多部长篇报告文学和译著。  “《桥》的剧本大约一半是在膝盖上完成的。”1947年冬初,主持东影的袁牧之和陈波儿提出试拍故事片。于敏来到哈尔滨机车车辆厂体验生活,3个月后,退出来写剧本。于敏生前回忆,“当时招待所已住满,所内大厅中有圆柱,圆柱周围是环形的椅子。我占领了一个圆柱和环形椅。膝盖是我的写字台,环椅是我的宝榻。夜里,我屈身而卧,如虾米状,好处是不受干扰,翻身时,要站起来,转一个方向,再抱柱而眠。《桥》的初稿大约有一半是在膝盖上完成的。”1949年,《桥》问世,一举拿下新中国电影史上5个第一:第一部故事片;第一部“写工农兵,给工农兵看”的人民电影;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为主人公的电影;第一部体现执政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电影;第一部“反现代的现代-”。  抱着写工人的志愿,于敏1952年举家落户到鞍钢,一去26年。在这段时间里,他写出了《老孟泰的故事》等多部报告文学,以及《高歌猛进》、《无穷的潜力》、《炉火正红》等多部电影剧本,它们无一例外地取材于我国钢铁工人及其家属的生活。上世纪80年代初,于敏与其他电影界的领导一起创立了中国电影金鸡奖,并作为评选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一连参加了13届的评选。他提出的金鸡奖评选的“学术、争鸣、民主”六字方针和“六亲不认,只认作品;八面来风,自己掌舵;不抱成见,从善如流;充分协商,顾全大局”二十四字原则,至今依然引领金鸡奖的发展方向。有评论家认为,金鸡奖在电影界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与于敏的六字方针和二十四字原则是分不开的。  [以上内容由"jimmy1008"分享。]

于金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于金明,男,(1958.01.30- ),放射肿瘤学家,山东省潍坊市人。200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曾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主任委员。  于金明院士是我国精确放射治疗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在突破制约放疗疗效的两大瓶颈——靶区精确勾画和射线精确施照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研究成果修改了美国、欧洲、加拿大和中国等多个国家肿瘤治疗指南,造福于广大恶性肿瘤患者。近年来在国际著名SCI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被引用500余次,出版专著20余部。作为首位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2010年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其率领的团队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评为“山东省十大优秀创新团队”,并授予集体一等功。  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以上内容由"想家的人"分享。]

邢慧娜 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邢慧娜,1984年2月25日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国家田径队队员。  邢慧娜1996年进入潍坊市体校;1999年进入山东体育运动技术学院;2003年1月入选国家集训队。2003年巴黎世界田径锦标赛上打破世界青年纪录;2004年8月,邢慧娜夺得雅典奥运会田径女子10000米跑金牌。2005年,在十运会中获得5000米、10000米金牌.  [以上内容由"ss500"分享。]

谭旭光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谭旭光,1960年出生,高级经济师,天津大学动力工程硕士,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潍坊柴油机厂厂长、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977年参加工作,历任潍坊柴油机厂外贸处副处长、潍柴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厂长助理、副厂长、厂长等职。曾获首届全国机械行业优秀企业家奖,中国汽车行业最佳汽车发动机分行业CEO/总裁、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2006年度最具影响力企业领袖称号。  1998年上任潍柴后,他把全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使企业一年摆脱危机,三年成为国内同行业的强势名牌企业。2003年各项经济指标已经跃居中国内燃机行业第一位。2004年1-8月份,继续稳居同行业第一位。谭旭光上任后,出台实施了"四大改革举措":实行扁平化流程再造,整合优化管理资源;推行"职位归类法"薪酬体系改革;依法治厂,实施"阳光工程";积极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于2002年成立了潍柴支力股份有奶公司,2004年3月11日在香港成功上市(2338.HK)。  2004年谭旭光领导潍柴创造了四个第一:潍柴动力是国内第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内燃机企业,国内第一家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内燃机企业,国内第一家研发成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欧Ⅲ排放发动机的企业,全球10升以上单一品牌发动机产销量超过14万台的企业。   近几年,他及时实施市场战略转移,实现了企业经营市场、引导消费的转变,实施服务产业化战略,并推动企业出口工作取得长足发展,成为国家机械行业出口创汇百强企业。-、-、-、张高丽等领导同志先后来企业视察,对企业近几年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多次报道了谭旭光同志的先进事迹。几年来,企业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国际级荣誉称号。该同志先后获得了"山东省优秀企业家"、"山东省劳动模范"、"新世纪首届全国机构工业优秀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罗伯特·蒙代尔世界经理人成就奖"等荣誉称号。  2005 年他带领潍柴成功研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欧Ⅲ发动机,并收购湘火炬,实现中国最大的股票并购案。  潍柴动力公司200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谭旭光和刘会胜同时分别担任潍柴动力的董事长和非执行董事。公司200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选举谭旭光、刘会胜等五人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董事会推选谭旭光担任公司董事长,同时聘任刘会胜为公司总经理。  为期两天的以“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式商业伦理”为主题的“2006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2006年12月10日在北京闭幕。潍柴董事长谭旭光在本届年会上被评为2006年度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之一。“2006(第五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由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举办。来自国内外各个行业的数百名企业家和社会各界嘉宾共聚一堂,见证了这场一年一度的中国商界盛会。同时入选中国企业领袖的还有周厚健、邓中翰、王石等25名知名企业家。  [以上内容由"aidehe"分享。]

于希宁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于希宁 山东潍坊人,生于1913年。1936年毕业于上海新华专业,受业黄宾虹、潘天寿、俞剑华等。现任山东艺术 学院教授、名誉院长、中国画研究院院委、山东省美协名誉主席、山东省文联名誉主席、山东画院院长 。 于希宁先生是具有诗、画、印、和美术史论全面艺术修养的学者型艺术家。曾在北京、日本、新加坡、香港 加拿、美国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和讲学。为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山东省人大常委。曾任第二 、三 四届中国美协理事、山东省美协主席等职。1998年山东艺术学院设立“于希宁中青年教师艺术奖励基 金。” 出版有《北魏石窟拓片选》、《牡丹画谱》、《殷周青铜花纹演变初探》、《论画梅》、《写意画花》、《于希宁花卉技法》、《于希宁画辑》、《于希宁画集》、《于希宁诗草》、《荣宝斋画谱.于希宁》、 《于希宁手拓黄宾虹藏秦汉印失遗》、《中国近代现代名家.于希宁》等专著。  1913年出生于山东潍县。于家世代以翰墨著称。诗文歌赋,传名于后世者,不乏其人。特别是在书法与绘画方面,更是出了不少人才。也许是世传,于希宁幼小的心灵对美有着独特的感受,对画画更是满腔热情,常常是废寝忘食。  1933年于希宁考上了上海新华艺专,带着一腔热血,带着父辈和老师们的期望来到上海,就读于上海艺专国画系,从此他在黄宾虹、潘天寿、朱闻韵、俞剑华、汪声远等国画大师身边学习花鸟、人物、山水、走兽、书法诗词、篆刻和绘画史论。  1947年,84岁高龄的黄宾虹先生又在他所做的《百梅图卷》上题句云:"宋元士大夫纯以书法入画,平寿有道,深明篆刻,此帧得古籀遗意矣",这是对学生弟子求艺之道的高度评价,也是点拨写意花卉要津,"纯以书法入画"--尚有不足,还必须具备全面修养,"深明篆刻",尚可步入堂奥。其后,于希宁无论治印、作画,始终沿秦汉之道,其沉雄博大、苍古厚重助艺风,与宾虹师谆谆教诲分不开。大学时的于希宁学习刻苦勤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36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张天奇、顾坤伯两先生合办的上海奇峰国画函授学校担任花鸟教学工作。这是一座私立学校,当时经济很困难,每月的薪水很少。家里每月都要寄给他一笔钱。有一天,于希宁的父亲来看他。一见他住的房子里只有租来的一个单人床,一个破旧的写字台,一把椅子。一问才知道,家里寄来的钱全被于希宁买了纸、笔、书等学习用具。父亲离开上海时给儿子买了一把好椅子。这把椅子于希宁一直带在身边,这是父亲留给他向唯一财产,陪伴着他进行终生的艺术创作。  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的成立、社会的大变革使传统的中国画进退维谷。时代呼唤着敢于革新的中国画闯将。于希宁开始他第二次负笈南下。从山东奔赴南京,再次求师俞剑华先生,重新投入中国美术史的研习进修借以寻求中国画的革新之路。美术史研究、艺术古迹考察双管齐下。理论求索、创作实践齐头并进。为了搜集素才,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真正是"读遍天下名著,遍历天下名迹"。  -开始,于希宁也和众多的艺术家-样,被游斗,被关入"牛棚",被停止作画。但他不悲观。不气馁,严峻的社会现实丰富了他的认识和感受。他要表现毛泽东的《咏梅》里那铁骨冰心的精神情操,((俏不争春)、《漫天飞雪》、《山花烂漫》等作品中那些高尚的形象充分表现了梅花的品格,也是画家精神的写照。  1983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花评选的消息,梅花以其古仆典雅和傲雪报春的精神,获得选票最多。消息传到胶东半岛,那时于希宁先生正客居烟台,几十年来无论何时何地他都在心灵的深处酷爱着梅花。于先生当即挥笔作画,并题诗抒怀:"神州朗朗日暾暾,雪海香涛透国魂。  [以上内容由"翩若惊鸿"分享。]

李文忠 (1941~1967)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文忠,1941年农历七月七日生于山东省潍坊市沟西镇韩尔庄李家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李会丰,贫苦农民,曾当选为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母亲李秀英,家庭妇女,操持家务和从事农活。  1949年,李文忠入本村小学读书,14岁读完初中,回家参加劳动;1959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某部二五六团二营炮连当过炮手、文书、班长;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被提升为炮排排长;不久调往二营六连四排任排长。  1967年7月,部队进驻江西省,六连被派驻江西棉纺织印染厂。李文忠带领战士们拜工人为师,学习看机器,接线头。哪里活最苦,哪里活最累,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哪里人手少、哪里活儿紧,他们就到哪里顶班上。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推动生产形势向好的方面发展。  8月19日,四排的11名战士,受命护送一批群众和学生横渡赣江,返回农村。人们在赣江渡口下了车,李文忠组织大家登上渡船,朝对岸驶去。谁也没有想到,船到江心激流处,突然摇晃起来,江水溅过船帮,漫过船舱,一场沉船落水的险情眼看就要发生。  在险情面前,四排的战士们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保证群众和学生们的安全!这时,李文忠挺立船头,镇定地嘱咐大家“坐稳!”指定几位水性好的战士,做好抢险准备。  不久,意外的灾难终于降临了。船里积水的增多,船头陡然下沉,船上的人一下子全被抛进激流之中。四排战士不顾一切地冲过急流,奋力抢救落水群众和学生。  共产党员、副班长李从全,虽然不大会水,但全身是胆,浑身是劲。哪里有呼喊声,他就游向哪里,凭着一块小木板,连续救了三个学生。最后,他看到几个学生处在危急中,便毫不犹豫地把木板推给他们,而自己满怀着舍己救人的革命豪情,被急流卷走而以身殉职。  共产党员陈佃奎,从医院出来刚刚三天,病还没有全好。他迎着江面传来的呼叫声,在激流中奋不顾身地投入了这场殊死的搏斗。他不声不响,往来于激流浊浪之中,救出一个又一个学生。在体力不支、生命垂危的最后时刻,他没有想到自己,毅然地游向在浪涛中挣扎待救的学生。  共产党员彭朝胜,朝着呼喊声游去,使用全身力气,劈波斩浪,先后救起八位学生。抢救结束后,已累得浑身麻木。  这时的李文忠,已经一次又一次地潜入江水中,抢救落水群众和学生。他第一个把蔡雪珍托出水面,紧接着又穿波破浪,相继救出何彤荪和朱七妹。当李文忠救起五个学生和群众,已经筋疲力尽,喝了不少江水,实在支持不住了。但是,一看到几位学生要被那江心涌来的漩流卷走,便义无反顾地向他们游去。游着游着,的确不行了,战士于德祥赶上来救他。他用尽最后的力气,用命令的口气说:“不要管我,救学生要紧!”  50多名落水的学生和群众终于得救了,而李文忠和李从全、陈佃奎在与激流的搏斗中,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于1967年10月26日颁布命令,授予六连四排为“支左爱民模范排”和李文忠为“支左爱民模范”的光荣称号。烈士的弟弟李文红,坚决要求参军。经多次申请,他继承哥哥遗志,完成哥哥未竟事业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曹志成)  [以上内容由"iamsorry"分享。]

刘国明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刘国明 (1954~)  笔名一鸣、蝈鸣。祖籍山东潍坊,生于山东青岛。1980年毕业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1972年参加工作。历任工人、干部,青岛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编剧。现为青岛市广播电视局研究室研究员。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导演在摄像机前突围》、《魔瓶》、《吉日》、《女艺员》等七部,中篇小说《天伦之苦》、《南极光》等,文论著作《北茶溯源》、《北茶探源》,论文集《电视剧杂谈》、《电视片解说词集》,报告文学集《奉献》、《吉星高照》等。电视剧剧本《两个人的一生》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及山东省优秀电视剧二等奖,《小镇风波》获华东区电视剧银燕奖一等奖,《一路深情》获山东省优秀电视剧二等奖,电视片《青岛》获全国城市电视台金牛奖一等奖,短篇小说《水底的村庄》获山东省优秀小说二等奖。  [以上内容由"月明之夜"分享。]

安悦溪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安悦溪,6月10日出生于山东潍坊,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现为北京儿童艺术剧院演员。北京鑫宝源影视投资有限公司签约艺人。  2013年,因出演《新部故事》里活泼大方的李子果而被观众所喜爱。同年初登大荧幕,因出演校园青春励志电影《青春派》担任女主角黄晶晶一角而被观众所熟知。2014年,在青春励志都市剧《红门兄弟》中饰演秦好。同年在大型古装魔幻剧《花千骨》中饰演糖宝而大受欢迎 。2016年加盟青春励志偶像剧《旋风少女2》搭档池昌旭饰演女一号戚百草 。  [以上内容由"板筋居士"分享。]

童菲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童菲(kimmy),1990年3月8日出生于山东潍坊,中国女演员,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  2012年,出演了王晶执导的黑帮电影《大上海》,受到关注。2013年,拍摄动作喜剧电影《澳门风云》,饰演周润发的女儿阿彩。2014年,主演的喜剧电影《黑色喜剧》上映。2015年,与刘恺威等人主演的时装家族题材电视剧《风云天地》播出,同年接拍了主演的爱情电影《为爱放手》及《女汉子完美恋人》。11月,参演吴亦凡单曲《Bad Girl》MV的拍摄。  [以上内容由"我是谁q 22232"分享。]

李仁臣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仁臣 (1941~)  笔名晨平。山东潍坊人。中共党员。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同年任国家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特稿图片社,1970年调安徽徽州报社、徽州地委工作,1978年调人民日报社,先后任评论部副主任、副总,高级。全国第十届政协委员、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春天的气息》、《我在现场》、《中国女排奋斗记》(合著)、《三连冠》(合著)等散文、报告文学集,出版《冰岛如画》、《山水情怀》、《灵性南极》等摄影画册。  [以上内容由"cici小魔女"分享。]

陈雪梅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陈雪梅 (1965~)  笔名晨雪。女。山东潍坊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山师大中文系,省委党校研究生。1983—1997年在山东高密政府部门工作,1997年后历任高密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副主任,《高密日报》副总、主任记者,高密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潍坊市作协副主席。潍坊市人大代表,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青年作协常务理事。全国首届学习型家庭标兵户。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心帆集》、《雪梅诗集》、《星辰远歌》,均获潍坊市委、市政府精品工程奖,诗歌《老同学》获中国诗刊社优秀奖,诗歌《落叶》获青年作家杂志社优秀作品奖,诗歌《思念》获山东省大众文学学会一等奖。  [以上内容由"PS2"分享。]

孟丽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孟丽,1989年8月11日生于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中国大陆女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  2006年在“综艺满天星”节目中获得“最佳上镜奖”、“最具明星潜质奖”、2011年上海电影节“亚洲新人奖”。2012年首次参演电影是和文章、秦海璐、李威、黄维德等演员合作的《真心话大冒险》中的女一号 ,后来由于参与各种广告的拍摄,被范小天所关注。  在2013中央电视台开年电视剧《唐朝浪漫英雄》0演宇文男一角 ,人气上升,同年在编剧六六热播剧《宝贝》中饰演丁一丫 ,由于《宝贝》收视率破三,而获得了广泛关注 ,在电视剧《翻手为云覆手雨》担任女一号。  [以上内容由"鸵鸟"分享。]

张鸿礼 (1904~1938)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张鸿礼(1904—1938)又名张钧陶。潍县(今潍坊市奎文区)人。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受中共山东省委派遣去苏联学习,1930年回国。1931年2月任中共烟台市委书记。 1931年7月任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军委书记兼巡视员。1932年8月参与领导博兴农民武装-, 同年秋被国民党逮捕,抗日战争爆发后获释出狱。1938年初,在潍县南流区大尚庄组织成立了抗日武装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四别动大队。 3月下旬,率队赴昌邑西永安村,编入八路军鲁东游击第七支队,任七支队代理支队长兼二大队大队长。 3月底,七、八支队会师,成立八路军鲁东游击指挥部,任七支队支队长。4月7日,中共鲁东工委书记鹿省三被混进七支队的暗藏敌对分子杀害,经审讯,此事件与张鸿礼有关,当晚将其枪决。  [以上内容由"木子林"分享。]

广文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李家社区

----

松鹤园社区

----

文化路社区

----

西上虞社区

----

中上虞社区

----

东上虞社区

----

广文街道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