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褚玉璞 (1887~1929)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褚玉璞,1887年出生,山东省梁山县拳铺乡褚庄人。字蕴山。 1913年8月,褚玉璞率土匪二三百人投靠军阀冯国璋的张宗昌部,随袁世凯镇压国民党发动的“二次革命”。 1918年春,褚玉璞任团长。 1921年初,张宗昌部被江西督军陈光远歼灭,褚玉璞逃往沈阳,投靠奉系军阀张作霖。 1924年9月,张作霖发动第二次“直奉战争”,褚玉璞随张宗昌入关,褚玉璞率先锋军抄直军后路,奇袭滦州,直军全线崩溃,褚玉璞升任军长。 1925年5月,张宗昌任山东省军务督办,褚玉璞任前敌总指挥。11月22日,褚玉璞勾结英帝国主义,逮捕了中共设在英租界义庆里40号的中共地下党员江振寰等15人,并于翌年4月15日在天津南开广场将这些革命志士枪杀。是年8月,又破坏设在英租界求志里的中共天津地委机关,杀害了地委书记季达等人。 1926年1月,褚玉璞进攻冯玉祥国民军,先后占领天津、北京,被张宗昌任命为直隶省军务督办。10月9日,褚玉璞晋升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1928年4月,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次北伐中,直鲁联军被击溃,褚玉璞化装逃往大连。 1929年3月,褚玉璞潜回山东收罗旧部,伺机东山再起,被军阀刘珍年捉获。 1929年农历8月20日,褚玉璞在牟平县被枪决。韩复榘任山东省政府主席时,移葬于汶上。 枪毙刘汉臣,民国天津八大奇案之一,被称作旧中国第一悲剧,由这个真人真事改编的小说《秋海棠》被称作民国第一言情小说。褚玉璞看中伎院16岁的小青,纳为第五个老婆,褚玉璞出去征战,五姨太小青开始崇拜刘汉臣,刘汉臣当时是大红大紫的京剧名角,粉丝很多,刘汉臣去北京演出时,粉丝团来送别,五姨太也去了。这时,媒体开始炒作花边新闻,胡编乱造了两人有暧昧关系。褚玉璞回家后得知此事十分愤怒,杀害了小青,后来又利用权力杀害了刘汉臣。 [以上内容由"hbxfabc"分享。] |
郝吉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郝吉明(1946.8.25- )大气污染防治专家。出生于山东省梁山县。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1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经过30年的系统研究,在酸雨控制规划方面取得的成果,为确定我国酸雨防治对策起了主导作用。建立了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规划方法,推动我国机动车污染控制的进程。针对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发展了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推动我国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的联防联控。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代表性著作有:《燃烧源可吸入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征》、《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手册》、《酸沉降临界负荷及其应用》、《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等。兼任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工程与环境委员会委员。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以上内容由"番茄薯片"分享。] |
佟振合 中国科学院院士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佟振合, 有机化学家 1937年9月1日生于山东梁山。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系。1983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所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有机光化学研究,涉及光化学反应中的微环境反应、疏水-亲脂作用对光化学和光物理过程的影响、光诱导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等方面。利用超分子体系作为微反应器,在高底物浓度条件下高选择性地合成大环化合物提出在烯烃光敏氧化中得到单一类型的氧化产物的新方法。提出疏脂性的概念并证明其存在。研究了用硬链段连接的给体-受体分子内远程电子转移和三重态能量传递,用光化学和光物理相结合的方法为通过“化学键”进行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提供了成功的例证。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以上内容由"甜蜜的蛀牙"分享。] |
韩素云 优秀军嫂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韩素云,女,1961年9月22日出生在山东省梁山县马店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她是一个挑起家庭重担,默默支持丈夫献身国防事业的好军嫂。2009年9月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她的名言是,“荣誉是暂时的,做人是永久的”。 1961年9月22日,韩素云出生在山东省梁山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她开始回家务农。1983年初,她与倪效武定了亲。这一年10月,广西边防部队到山东梁山征兵,当效武因家庭困难有些犹豫的时候,素云鼓励他去参军。 效武家祖孙三代9口人,80多岁的奶奶双目失明瘫痪在床,父亲得的是慢性阑尾炎,母亲有神经性官能症,哥哥在100多里外的矿上做工很少回家,嫂子身体虚弱干不了重活,弟弟的眼睛又不太好,一对双胞胎妹妹正在读小学。 效武走后,素云经常去看望老人,农忙时帮着种地、收割。她想,没有人操持这个家,效武就不可能安心在部队好好干。于是她不顾别人议论,搬到效武家住。 为照顾好老人,每天天刚蒙蒙亮,素云就起床了。她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好3碗鸡蛋汤,一碗一碗地端到效武奶奶和爹、娘的床头。那时,效武奶奶的病时好时坏,病重时大小便都在床上。素云就把奶奶的事全包了下来,从不喊累喊苦。 效武家有12亩责任田。为种好地,素云常常带上干粮,在棉田麦地里一干就是一天。那几年,素云没有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挣来的钱除了给3位老人抓药治病和补贴家用外,攒下4000多元钱,全部用来筹备建房材料。村里人听说她这个没过门的媳妇要盖新房,纷纷来帮忙。素云用自己多年劳动的心血,为倪家盖了两间新瓦房。就这样,素云在倪家住了3年多,直到1992年2月才和效武办了婚事。 1989年夏天,素云感到大腿有时像针扎一样的疼痛,两条腿弯不下来,开始,她并没有把这事儿放在心上,不料,疼痛一天比一天厉害,有时晚上痛得睡不着觉。1992年春天,素云带着女儿到麦田里套种棉花,一下子倒在麦田里。在家人的劝说下,她到部队检查治疗,才发现得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症”当时左侧髋关节已经发生轻度塌陷,由于髋关节持续性疼痛、不能下蹲、行走困难。 为治病,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还欠了2000多元的债,效武东奔西走,素云想,再治下去这个家可就垮了……正当她对治好腿病有些丧失信心的时候,效武所在部队的战友被她无私的精神所打动,含泪写了一篇报道,她的事迹被《广西日报》《羊城晚报》刊登,军营和社会向她伸出了温暖的手。 韩素云 韩素云 1994年元旦刚过,她收到了来自广州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给她无偿治疗的通知。广东、广西、山东3省区人民自发给她捐款达27万多元。 专家们仔细分析了她的病情后,确定了治疗方案:以“通络生骨胶囊”为核心用药促进股骨头内的坏死组织和血管修复再生,解除血运障碍,促进死骨吸收、加速新骨形成,同时配合左侧“血管束植入手术”改善血运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力争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上闯出一条新路子。 1994年1月,韩素云开始服用通络生骨胶囊,4个月后病情有了明显的进展,CT显示右髋囊区内已生成骨圈。7个疗程后复查显示:坏死区囊性变缩小,骨小梁明显生长。20个疗程后复查结果为:股骨头坏死已经修复,关节面光滑,关节间隙保持良好。患者下蹲、穿袜子、抬腿90度皆活动自如。服药加功能锻炼再加上心理疗法,日复一日,韩素云治疗后9年正位片报告显示,左髋术后头圆,右髋服药后头圆,头内呈现骨小梁清晰,双髋关节间隙正常功能恢复良好,达到临床治愈,韩素云终于重新站了起来! 主要荣誉 曾被评为全国、广西、山东省"三八"红旗手,山东济宁"爱国拥军模范",被誉为"好军嫂"。1994年被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模范 军属"称号。1995年1月被授予山东省首届"关心国防建设新闻人物"称号。1995年2月当选为广西十大女杰。1995年3月被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优秀军0子"荣誉称号和二级英模奖章,同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并被凭祥市录用为国家干部。曾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1995年韩素云成为“爱国拥军先进集体报告团”的主要成员,春节前夕,韩素云和倪效武先后在北京、上海、山东作了9场报告,她爱国拥军的模范事迹,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2009年9月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外界评价 她用最朴实的行动,谱写了一首爱的凯歌;她用最无私的精神,折射出时代最可贵的品质……在爱的名义下,书写忠诚的力量。“好军嫂”韩素云,让一个时代为之感动。 [以上内容由"xffh"分享。] |
蒋作锦 (1817~1864)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蒋作锦(1817~1864)山东东平州(今济宁梁山县馆驿乡大渔营村)人。清代著名考古历史学家。咸丰辛亥科举人,咸丰九年己未科(1859)第二甲第54名进士,咸丰十年,由兵部武选司主事简放钦差,任河南黄(河)沁(河)厅同知,加三品衔升用,治理黄河。同治二年(1863)改任怀庆府知府。同治三年病故任上。作锦一生勤于笔耕,苦心撰著。他“荟萃史志、佐以水经、参以闻见”,著有《东原考古录》,全书32个篇目计1.4万余字,是对东平湖一带古城池遗址、河流变迁等全面考察、论证第一人!另著有《砖坝记》、《星槎纪要》、《奉信日程记》等。其父蒋兴祖(字文衣)系道光乙己可恩贡,又赐赠中宪大夫兵部主事加四级,晋赠中议大夫三品衔。子蒋毓廉,也是十九岁入庠,二十九岁补廪,三十九岁光绪丙子科(公元1876年)举人,已丑科大眺二等选授陵县训导,庚子科截取知县,丙午引见拟用盐大使花翎州衔。三代科甲、实缺官员,这在远离京师的穷土荒居之地,也着实令人瞩目。梁山县城东四十里,今馆驿乡古运河岸边的大渔营村现存蒋作锦的故居。蒋氏柏忠公柏成公柏瞻公于明洪武二十一年自洪洞迁至梁山、东平。自迁祖至今传二十三世,后族人编修有《蒋氏族谱》。 [以上内容由"凝固的火"分享。] |
姜洪泉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姜洪泉:山东梁山人,生于1932年1月,1947年10月入党,1943年6月参加工作。 经历1943年至1945年为鲁西昆山县三区区部勤务员。 1945年4月参加八路军。 1945年4月至1947年任冀鲁豫七纵20旅60团一营通信员、补充团见习文书、旅供给处通信员。 1947年至1949年任冀鲁豫一纵20旅59团测图员。 1949年至1955年任陆军团测图员、见习参谋、侦察参谋、通信连连长、西藏军区团侦察参谋。 1955年至1956年在中央公安学院边防保卫系学习。 1956年至1957年任西藏军区司令部公安处谍报科副科长。 1957年任陆军团西藏军区司令部侦察股股长。 1960年至1964年任西藏昌都军分区司令部侦察科副科长、科长。 1964年至1970年任西藏军区司令部情报部边防侦察科副科长、科长。 1970年任西藏军区司令部侦察处处长。 1973年任西藏军区副参谋长。 1978年至1979年在解放军军事学院指挥系学习。 1979年任成都军区司令部情报部部长。 1981年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 1984年4月任西藏军区司令员。 1991年4月至12月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司令员。 1991年12月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1992年11月—1995年7月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职位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第十二届候补委员,第十三届中央委员。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以上内容由"斑朵菲茵Q"分享。] |
马升昌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马升昌,男,汉族,1961年12月生,山东梁山人,198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 1979.09—1983.08山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学习 1983.08—1984.10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三中学教师 1984.10—1987.06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三中学副校长(其间:1985.03—1985.06杭州教育学院学习) 1987.06—1989.08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教体委政治处副主任 1989.08—1991.09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一中学校长、党支部副书记 1991.09—1992.12共青团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委副书记 1992.12—1993.05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副处级干部 1993.05—1995.03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农牧青少部副部长 1995.03—1996.12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城市青少部部长 1996.12—1998.07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组宣部部长 1998.07—2003.08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委委员、组织部部长 2003.08—2007.05西藏自治区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纪工委书记 (2002.09—2004.07四川省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2006.03—2006.06国家行政学院司〈厅、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学习) 2007.05—2012.12西藏自治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党委书记、副主任(其间:2010.09—2010.11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2012.12—2013.01西藏自治区教育工委副书记(正厅级) 2013.01—2015.06西藏自治区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育厅厅长 2015.06—2016.06西藏自治区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厅长 2016.06—2018.01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委书记 2018.01—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芝市委书记 党的十九大代表 [以上内容由"wwxxjj"分享。] |
李光灿 (1918~1988)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光灿,原名高清远。1918年生,山东梁山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东省立第八乡村师范学校地下党支部宣传委员,1936年10月任上海进步报《文化报》。1937年6月先后在陕北公学、延安马列学院学习。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解放》周刊,陕北公学校长秘书,华北联合大学理论教员、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社会科学系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察冀边区中共昌宛县第七区区委宣传委员,中共《北平日报》,第二届华北联合大学校部教育科科长、法政学院政治系主任。1947年参加正定县第五区土地改革运动。1948年调中原大学任教务处处长兼政治理论研究室主任、校党委常委,评定为哲学教授。建国后,1949年10月任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委员会、代理党组书记兼政务院政法委员会董必武办公室主任,中央政法机关党委委员、常委,中央政法五机关(政法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署、法制委员会、司法部)党委副书记和《政法研究》编委会常委等职。1955年2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室主任、自然辩证法研究组组长兼哲学社会科学部秘书、《哲学研究》部主任,哲学研究所领导小组成员、学术委员,同年被评定二级研究员。1961年11月起任辽宁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1965年任日本问题研究所所长。1978年7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院学位委员等职。中国法律史学会副会长、会长、名誉会长,中国法律逻辑学研究会长。1985年任天津南开大学法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安徽大学等兼职教授、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顾问、北京法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等。撰写的讲义和著作上百万字,代表性的论文有《论青年的革命修养》等;主编和合作主编大型多卷本著作35卷,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1988年6月23日在北京逝世。 [以上内容由"洛湘"分享。] |
贾祥伦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贾祥伦 (1952~) 笔名吉天。山东梁山人。民革成员。1986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研究生。1970年参加工作。历任中学民办教师、团支书,梁山县文化馆创作员,菏泽师专中文系学员,讲师、副教授,曲阜师大中文系副教授,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中文系写作教研室主任、学院文联副主席,教授。民革山东省第七、八、九、十届委员,省写作学会副会长,东营市政协常委。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作品集《微型文学作品选》,散文集《贾祥伦散文》,评论集《百诗百论》、《文心合璧》,报告文学集《引吭高歌胜利人》、《柳暗花明又一湾》等。小说集《滴翠泉》获中国石油文学创作成果三等奖,专著《文学创作引论》获山东省第六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中国散文美学发凡》获全国石油文学新书奖等。1998年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以上内容由"襄樊李煜"分享。] |
李飞 (1919~2014)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飞,曾用名李相三、李松明,1919年2月生,山东省梁山县人。1934年春参加反帝大同盟。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山东济南第一乡村师范学校、山东聊城师范学校、鲁西北十支队教导队、中共冀鲁豫省委党校、中共冀南区党委宣传部、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处、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冀南军区新九旅二十七团、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政治部和冀南阜东县学习和工作。1943年12月任冀南区党委党校党支部书记、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冀南区第七地委莘县县委书记、晋冀鲁豫野战军二纵队五旅政治部副主任、鄂豫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和鄂豫区党委第一地委宣传部部长等职务,1949年5月后在湖北省工作,曾任宜昌军分区副政委、党委副书记,宜昌地委常委。建国后,1950年6月起先后任湖北省人民监察委员会秘书长,湖北省人民法院副院长、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党组书记,1954年5月任湖北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69年1月任湖北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副组长,1972年3月起先后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湖北省委工交政治部主任,湖北省计划、工交党的核心小组组长,湖北省计划委员会主任等职。1978年2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组成员兼政治部主任,1979年3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党组副书记。1981年2月兼任中国人民银行机关党委书记。1983年6月兼任全国银行工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同年12月任中国人民银行理事会理事。1985年12月离休,2002年1月经中央批准,享受中央国家机关部长级医疗待遇,全国总工会第九、十届执委。中共十二大代表。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6月12日4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以上内容由"雪地狂奔"分享。] |
李文朝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文朝 (1948~) 山东梁山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68年在山东省梁山县委从事宣传工作。1972年入伍。历任宣传干事、宣传处长,济南军区宣传部副部长,济南陆军学院政治部主任,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政治委员、主任,少将军衔,高级记者。南京政治学院兼职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古体诗词集《古枝新蕾》、《戎雅春秋》、《李文朝将军诗词选集》,诗文集《新闻行知录》等八部,200余万字。担任总编导和文学统筹创作的电视文献专题片《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获第九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邓小平军事生涯》获全-事题材系列专题片一等奖。 [以上内容由"小白襄樊人最刁"分享。] |
齐刚 (1919~1968)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齐刚(1919—1968)原名齐成新。梁山县齐岗村人。1936年,在济南第一师范读书,参加了学生读书会和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家乡,与同学一起组织了抗敌救国会,动员和发动群众武装抗日。1938年2月5日,参加了刘星、陈伯衡等领导的“永安寺(今梁山县申垓村)起义”。不久,又主动回家动员、组织百余人参加抗日武装。 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10月任丰鱼县大队副政委, 曾带一个中队歼灭日伪军一个连。1944年7月任中共汶上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1945年1月23日他率县大队100余人在胡楼击毙伪县大队长杜成林等30余人,俘80余人,受到冀鲁豫军分区的通报表扬。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七纵队六十一团政委、九十五团团长及十七军一四五团团长,在与国民党军作战中英勇善战,三次负伤,屡立战功。全国解放后,齐刚曾任贵州省盘山县县委书记兼县长。1950年12月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留校任教。1956年起,先后任基本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1966年,他主动要求到战备第一线工作, 是年10月调任内蒙古军区副参谋长。1968年7月24日病逝于北京。 [以上内容由"duncanxw"分享。] |
管学思 (1920~2013)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管学思,1920年12月生,山东梁山人,1938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鲁西北政干校学员,晋冀鲁豫运河支队、崑张支队连政治指导员、保卫干事、特派员,山东省汶上县工委书记,冀鲁豫八分区五团一营政治教导员,晋冀鲁豫第七纵队二十旅五十八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接管国民政府水利部军代表,西南服务团财经大队组织科科长,西南财办干部科科长,西南贸易部人事处副处长,西南百货公司副经理、经理,四川省商业厅副厅长,省物价局局长,省粮食厅副厅长、厅长,省财办主任,省革委会副主任,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顾问等职务。1992年6月离职休养。(中央批准享受省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11月25日在海南省三亚市逝世,享年93岁。 [以上内容由"lcl"分享。] |
杨静斋 (1888~1942)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杨静斋(1888—1942)名修稳,又名修隐,字安亭,号静斋。梁山县小安山乡人。1913年考入中国大学法律科,毕业后回乡。后任山东农业专科学校教员。1938年以来, 积极投入抗日救国活动,发展地方武装。1940年4月,鲁西区行政主任公署在戴庙成立,被选为行署委员。1942年日军对冀鲁豫边区进行疯狂“大扫荡”,他随中共领导机关转战到濮、 范、观县一带。9月29日在濮县杏子铺被敌包围,不幸中弹牺牲。 [以上内容由"yaoxiaojun"分享。] |
管士光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管士光 (1956~) 笔名关山、齐石宜。山东梁山人。中共党员。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74年应征入伍,1978年退役。1985年调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历任、部门主任、副总,现为人民文学出版社总。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李白新论》、《-大有胡气》、《中国古代历史学》、《中国古代哲学》、《李白诗选》、《高适·岑参》、《唐玄宗与杨贵妃》、《李陵与苏武》及译作《完美为人》等,并有散文若干篇。 [以上内容由"kammylinn"分享。] |
王伯谋 (1905~1940)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王伯谋(1905—1940)梁山县李官屯乡彭集村(原属东平县)人。1928年毕业于济宁七中。当时,李官屯村有一个姓阎的大地主,又是乡民团团长,横行乡里。王伯谋联合乡里有志之士,发动周围10余村群众向姓阎的大地主展开反霸清财斗争,迫使其倒出赃款银元1000余块,撤销了其乡民团团长职务。1934年1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8年,他参与组建运河抗日游击队。不久,王伯谋带领这支队伍并入地方部队六支队。同时又在地方上动员进步人士献枪10余支,支持部队。1939年初,王伯谋参加了党领导的情报交通站的工作。在1940年袭击日伪军的大安山战斗中负伤,回家养伤未愈又得重病,不幸病逝。 [以上内容由"xzq0999"分享。] |
地区 | 景点 |
---|---|
付庙社区 |
---- |
后集社区 |
---- |
张坊社区 |
---- |
馍台社区 |
---- |
孟庄村 |
---- |
郑垓村 |
---- |
东马庙 |
---- |
西马庙村 |
---- |
杏花村 |
---- |
石头园村 |
---- |
刘集村 |
---- |
茶庄村 |
---- |
邵楼村 |
---- |
独山村 |
---- |
前集村 |
---- |
郝山头村 |
---- |
马振扬村 |
---- |
郭庙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