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陈新甲 (?~1642) 明朝兵部尚书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陈新甲(?~ 1642),重庆长寿人,万历年间举人出身,官至兵部尚书,是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工部尚书贾俊以后,以举人身份做到尚书(正二品)要职的第一人。 人物生平 万历年间中举人,任定州(今河北定州)知州。 崇祯元年(1628)入朝为刑部员外郎,进刑部郎中,迁宁前道兵备佥事。宁前道,大致包括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凌河、小凌河,是山海关外的重地,陈新甲在这里凭着自己的才干出了名。 崇祯四年(1631),大凌河新城被包围,援师云集,出战、修城等事全靠他处理。城被攻陷后,新甲被罢了官。辽东巡抚方一藻爱惜他的才干,-请朝廷留用他,朝廷没有答复。监军宦官马云程也-帮忙求情,朝廷才答应留用。陈新甲说:“我受到戴罪任职的恩典是因为监军宦官的奏疏才得以批复,我心里自觉羞辱,清议也会随着而来批评我。我不敢接受这个恩典。”朝廷不许他推辞。不久,陈新甲又升任副使,仍在宁远(今辽宁兴城)任职。 崇祯七年(1634)九月擢右佥都御史,接替焦源清巡抚宣府。因为军备长期松弛,新甲上任后亲自到边防墙堡去视察,走过前人足迹没到过的地方,全面掌握了兵马伤亡、城堡倒塌及弓箭等兵器的损坏情况。然后几经-向朝廷请求,对这些加以整顿,边防因此有了保障。杨嗣昌当时担任总督,跟陈新甲一起共事,由此了解到他的才干。崇祯九年(1636)五月,陈新甲母亲去世,他辞职回家守丧。 崇祯十一年(1638),宣大总督卢象升父亲去世,辞职回家守丧。由于时任兵部尚书的杨嗣昌推荐,崇祯帝诏令陈新甲回京任职,擢升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协御清兵。不久,卢象升阵亡,孙传庭代领他的部队。陈新甲与孙传庭相互支持,但最终不敢出战。 崇祯十二年(1639)春,京郊解严,顺天巡按刘呈瑞弹劾陈新甲逗留不前,干扰作战的罪过。陈新甲一一列举自己的功绩,并且说刘呈瑞是挟私仇图报复。崇祯帝没有追查这些。陈新甲开赴部队驻地后,-建议改编队伍、严加侦探、强化训练、整顿马政、演习火器、查禁贪占等事务,朝廷批准。他部下的士兵有一天夜里发生了哗变,陈新甲-请罪,崇祯帝也不追究。给事中戴明说曾经弹劾陈新甲,崇祯帝用随便评论重臣的名义,扣发了戴明说的官俸。 崇祯十三年(1640),接替傅宗龙担任兵部尚书。自弘治初年贾俊以后,举人没有做过尚书的。当时军事危急,大臣们都不愿当兵部尚书,所以陈新甲当上了。陈新甲为人有魄力,起用傅宗龙、孙传庭等人。朝见过后,陈新甲递上保卫邦国的十条办法,其中大多是廷臣曾经说到过的。只是他讲到天寿山后边应当设置总兵,徐州也应设一重镇,开通两京咽喉,向南保护皇陵,中间防守漕运,崇祯帝都采纳了。陈新甲又讲了兵部事务的四个要点及军事方面存在的四种失误,崇祯帝就命令他加以整顿。 崇祯十四年(1641)三月,李自成打下洛阳、襄阳,福王和襄王两位藩王遇害,陈新甲贬官三级,继续任职。按照原先的规定,府、州、县城郭失守的,长吏要判处死刑。宛平知县陈景建议说:“村镇被焚掠三处的,长吏也应当判处充军”。陈新甲同意他的意见,-说:“各级官员能兼顾城乡的,就给以记功;如果四面的郊区受到攻打,与贻误军机同罪。”崇祯听从了他的意见。不过当时中原各地都是强盗,他的办法并不能完全执行下去。杨嗣昌死在军队里,陈新甲推荐丁启睿过去接任,议论的大臣都埋怨他用错了人。不过傅宗龙、孙传庭当时都因为一点小罪被关在监狱里,陈新甲在召对时称赞他们的才干,退出来后又-极力推荐。他们两个得到重新任用,都是靠陈新甲出的力。不久由于边境上秋防的战功,新甲恢复了贬下的三级。 崇祯十五年(1642),松锦之战爆发,当时锦州被围困很多天,外边的援兵断绝。有士兵从锦州逃出来,传祖大寿的话,请大部队用车营逼过去,但不要轻易开战。总督洪承畴召集了几万部队过去增援,也没敢决战。一开始洪承畴和崇祯帝都认为应该持重缓进,承畴以兵分力弱,意主持重以待。帝以为然,但陈新甲主张速战速决,坚持要求分四道夹攻,遣张若麒游说,同时亲自写信激洪承畴出兵。结果大败,明军被围歼,洪承畴被俘虏,后终于降清,三月,松山、锦州相继失守,言官皆弹劾新甲、张若麒之失误,陈新甲乞罢不许。 陈新甲很有才干,晓习边事,但是不能以廉洁自持,所使用的都是他欠了人情债的军官。他和宫廷中的宦官深相结交,引以为援,其中与司礼王德化尤其亲近,所以言官批评他都不能使皇上入耳。是时,李自成入河南,开封屡被围,他郡县失亡相踵,总督傅宗龙、汪乔年出关讨农民军,先后毙命。言官劾新甲者,章至数十。新甲请罪章亦十余上,崇祯帝总是慰留他。 陈新甲之死 早先,陈新甲因为南北交困,派遣使者来与大清议和,背地里告诉过傅宗龙。宗龙离开京师时,把这事告诉了大学士谢升。谢升后来看到疆事大坏,就把宗龙的话讲给了崇祯。崇祯帝召陈新甲过来质问,陈新甲叩头谢罪。谢升进言道:“那边如果肯议和,和也可以。”崇祯帝默然不语。不久指示陈新甲秘密进行这件事,朝廷里边人们都不知道。后来言官有一回去拜见谢升,谢升说:“皇上的意思是主张议和的,希望你们不要多话。”言官一听大为吃惊,纷纷-弹劾谢升,谢升于是被罢官而去。崇祯帝在把议和一事交给陈新甲以后,和他手诏往返过几十次,都告诫他不要泄漏出去。朝廷里人们渐渐知道了,所以屡屡-争议,但是他们都没有掌握到证据。 崇祯帝密使他与清兵图和议,一日,兵部职方马绍愉从边关发回议和条件的密函,陈新甲置于案上,其家童误以为是塘报,交给各省驻京办事处传抄,事起泄露,群臣哗然,给事中方士亮首先举报他,崇祯帝恼火极了,把奏疏压在宫中不发下。过后,颁发一道严厉的圣旨,严厉批评新甲,要他自我解释。陈新甲不引罪自责,反自诩其功。崇祯更加愤怒。给事中马嘉植又弹劾新甲。 崇祯十五年(1642)七月二十九日将陈新甲下狱,新甲从狱中-乞宥,崇祯不许。新甲只得贿赂高层,给事中廖国遴、杨枝起等多方营救,刑部侍郎徐石麒据不答应,大学士周延儒、陈演亦大力援救,并且说:“按照国法,敌兵不打到城下来,不应当杀掉兵部尚书。”崇祯说:“别的不说,使我的七位亲王遇害、受辱,不比敌兵打到城下更严重吗?”。刑部侍郎徐石麒曰:“人臣无境外交。未有身在朝廷,不告君父而专擅便宜者。新甲私款辱国,当失陷城寨律,斩。”九月二十二日斩于市。陈新甲既死,明朝丧失最后一次议和的机会。 评价 典型的明代以文制武积习下的文官统帅,有魄力,略有薄才,但终究难挽狂澜。 陈新甲受到过杨嗣昌的引用,他们的才能、心术相似。在兵部期间,军书往来频繁,陈新甲马上可以裁答,从不拖延。崇祯帝起初很信任他,后来特别讨厌他泄漏机密,并且暴露了主上的缺点,因此毫不迟疑地杀掉了他。此后给事中沈迅极力抨击陈新甲的过失,崇祯帝说:“假使你是新甲,恐怕还不如他。”沈迅惭愧地退了出来。 [以上内容由"sang5088"分享。] |
杨克明 (1905~1937)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杨克明,1905年出生于四川省涪陵县(今属重庆市长寿区)。1925年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受中共四川省委军委派遣,在涪陵、丰都、石柱等县组织农民-,开展武装斗争。1930年4月,参加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的组建工作,先后担任游击队副队长、中队长。1932年夏,任中共梁(山)达(县)中心县委书记,与时任中共梁达中心县委执委、中共川东军委书记、川东游击军总指挥的王维舟紧密配合,发动党组织和群众全力支援川东游击军的斗争,扩大革命武装,坚持并发展了川东游击根据地。 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进军川北。杨克明、王维舟领导川东游击军配合红四方面军的斗争,1933年11月,川东游击军正式改编为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杨克明任军政治委员。他深入宣汉、达县等地,动员群众参加红军,同时为加强部队政治思想工作,提高部队战斗力,粉碎敌人对川陕革命根据地六路围攻,做了大量艰苦工作。1934年后,任红四方面军补充师政治委员、独立师师长,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所在部队编为左路军。1936年1月,红三十三军与红五军团合编组成红五军,董振堂任军长,杨克明任军政治部主任。 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后,红五军等部队于1936年10月下旬奉命西渡黄河,组成西路军,并成立西路军军政委员会。杨克明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第五军政治部主任,与董振堂等率领部队转战河西走廊,与国民党西北军阀进行了英勇艰苦的斗争。 1937年1月20日,在高台战斗中,红五军主力与超过自己六七倍的敌人顽强作战,敌人以优势兵力轮番猛攻高台城。在弹药无援、兵员无补的情况下,杨克明与董振堂等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率领部队浴血奋战,坚守高台,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时年31岁。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修建了红军烈士纪念馆,在杨克明烈士的纪念碑上题写碑文:“三过草地心犹壮,一死高台志未移。” [以上内容由"太阳醉了"分享。] |
余光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余光 [籍贯]长寿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周礼辑要>,<乐意堂文稿> [小传] 生平嗜学,贯通经史。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由教谕保举广东合浦县知县。爱士民,崇学校,屏绝攀附。公余,手执一编,吟诵不绝。后致仕归里,主讲凤山书院,造就多士。著有《周礼辑要》、《乐意堂文稿》行世。《重庆府志》有传。 [以上内容由"鸵鸟"分享。] |
廖井丹 (1914~2006)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廖井丹,曾名剑鸣。男,汉族,1914年11月生,四川长寿人(现重庆市长寿区)。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在北平参加反帝大同盟。1935年在江津、巴县组织红军之友社。1937年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1939年1月到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后任中共中央-部秘书,晋西北军区第8军分区政治部主任,中共晋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抗战日报社社长,东北日报社社长,中共中央华中局宣传部副部长兼长江日报社社长。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宣传部副部长,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兼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新华日报》社社长、新华社西南总分社社长。1955年任中共成都市委第一书记,四川省委常委、省委书记处书记。“文革”中受破孩,被停止工作。1972年10月恢复工作,历任中共成都市委书记、中共渡口市委第一书记兼攀枝花钢铁公司党委第一书记。1977年11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1982年4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顾问。退居二线后,任国家文物委员会主任委员。2004年离休(正部长级)。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八大代表。2006年11月8日9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以上内容由"左左左"分享。] |
陈铭德 (1897~1989)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陈铭德,男,汉族,1897年3月20日生,重庆长寿人。1949年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青年时代深受“五四”思想影响,后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党。1923年应约到北平《国民日报》当,1924年毕业于北京国立法政大学。1925年在成都法政专科学校讲授新闻学,并任《新川报》总。1927年任重庆大中华日报主笔。1928年年后到南京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任。1929年9月在南京《新民报》创刊。1930年后任国民会议代表,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大代表。1937年南京新民报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兼总经理。抗日战争爆发后,《新民报》内迁四川重庆。1938年1月在重庆复刊。抗战胜利后,在重庆、成都、南京、上海、北平五地出版了8种《新民报》,成为拥有“五报八版(或称5社8刊)”的大报业系统,任总经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上海《新民报晚刊》副社长、顾问,北京市社会福利局副局长。是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政治协商会议副秘书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团结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上海《新民晚报》顾问等职。1989年2月11日因病于北京逝世。 [以上内容由"静静的紫罗兰"分享。] |
释昌言 (1808~1862)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释昌言(1808—1862),僧人,俗姓万,名文林,号虎溪,长寿县人。 释昌言因看破红尘,22岁皈依佛门,出家在华蓥山伏虎寺练武习文。8年后,不但武艺超群,而且能诗善文,成为华蓥山有名的诗僧。 著有《虎溪诗稿》一、二卷,计300余首诗。并组织编纂《华银山志》共4卷。 清同治元年(1862)八月圆寂,葬宝鼎山麓。 [以上内容由"70890709"分享。] |
周航 (1920~2011)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周航,重庆长寿人,生于1920年11月,1937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东南垣曲县工作团团长,山东北沂蒙县青年部部长,鲁南区党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一地委宣传部部长、邹蒙腾边区工委书记、兖州县委书记、泗水县委书记,浙江省杭嘉湖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浙江日报社副社长,浙江省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绍兴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西南局秘书处副处长、处长,中央书记处第三办公室研究员,中央工业交通部一级巡视员、第二机械工作处副处长,西南局办公厅副主任,四川省文教办副主任,省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务,1993年12月离职休养。中央批准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2011年8月30日在成都逝世,享年91岁。 [以上内容由"xfdl"分享。] |
李寿民 (1902~1961) 北派五大家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寿民(1902年—1961年),四川省长寿县(今重庆市长寿区)人,笔名还珠楼主,曾被誉为“现代武侠小说之王”,代表作品《蜀山剑侠传》,一生中的作品多达4000余万字。与“悲剧侠情派”王度庐、“社会反讽派”宫白羽、“帮会技击派”郑证因、“奇情推理派”朱贞木共称“北派五大家“。在解放前的重庆籍作家中,李寿民是唯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李寿民“蜀山系列”,正传、外传、别传、前传、后传……达到了30多部,毕生著有武侠小说36部:《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等11部出世仙侠(剑侠)系列小说,述正邪两派剑仙间善恶之争,文笔华美,极富诗情,想象瑰丽,气势磅礴,且融冶儒、道、释三教哲理于一炉,寓意深远;《云海争奇记》《兵书峡》等25部入世武侠小说,提倡崇善除恶、孝友义侠,表彰人的价值尊严。还珠武侠诸著,对郑证因、朱贞木、梁羽生、金庸、古龙等武侠名家均有启迪之功。 [以上内容由"coolwh"分享。] |
寡妇清 中国历史上二十大富豪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寡妇清,又称巴寡妇清,今长寿千佛人,中国最早的女企业家,秦良皇眼中的“一姐”,出巨资修长城,为秦始皇陵提供大量-。晚年被接进宫,封为“贞妇”。 生卒于秦惠文王设置巴郡之后到秦朝初期,为当时我国南方著名的大工商业主。据史籍记载,巴寡妇清一家,因擅丹穴之利数世,积聚了数不清的资财。到她掌管经营家业后,更至“僮仆千人”。她曾凭借财力而保一方平安,并对国家修筑万里长城给予过资助,连秦始皇也十分看重她,尊其为“贞妇”。她死后,就埋葬在家乡今千佛寨沟龙寨山。随后,秦始皇又下令在其葬地筑“女怀清台”,以资表彰。获此殊荣者,在有秦一代,并不多见。其事迹。《史记》、《一统志》、《括地志》、《地舆志》、《舆地纪胜》、《州府志》等史载有记载。 推荐评语:巴寡妇清实为巴国、巴郡时期今重庆地区工商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性人物 [以上内容由"羽幽紫"分享。] |
菩提古镇文化旅游区 | 菩提古镇文化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菩提古镇——广结寿缘。菩提古镇位于菩提山脚,近年来复建开街,占地800亩,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成为市级十大旅游度假区。菩提古镇以中国西部传统建筑艺术为载体,集中展示几千年巴渝人文文化及华夏寿文化,万寿广场、万寿阁、御龙潭公园、万寿公园等巴渝民俗建筑错落有致,特色祝寿仪式、万寿千叟宴、端午长街宴、春节赏花灯等民俗活动异彩纷呈,啤酒节、泼水节、柚子节、长寿火锅节等节庆活动动感时尚,成为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特色旅游综合体,成为长江黄金旅游带的明星旅游景点。(长寿区委宣传部提供资料) |
重庆长寿湖 | 重庆长寿湖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长寿湖位于长寿区东部,距重庆市区128千米,为50年代拦截龙溪河而成的人工湖,因地处长寿区境内而得名。长寿湖坝长1014米,高51米,顶宽8米,湖水面积6000公顷。一般水深15米,最深处50米。湖内港汊纵横交错,有岛屿200多个,是重庆市最大的湖泊旅游风景区。 长寿湖湖面辽阔,碧波万顷,水中倒影若画,气势极为壮观;若临暮春三秋,浅云遮日,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另是一番情趣。湖中岛屿林木青翠,建有多处园林景点。 浴滨岛是长寿湖“八大景”之一,称为“浴滨戏水”其港湾曲折,四面环水,宛若点缀在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岛上,亭台别致,小桥玲珑,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人在其中,仿佛置身于恍若隔世浪漫的水上世界。 一到晚上,湖光游船灯光四溢,似繁星点点湖中倒映的灯光,经水波震荡,呈现一条条五彩弯曲的光带,船上轻歌曼舞,品尝美酒佳肴,灯光、倒影、歌声、笑声构成一幅立体的湖中夜景 |
十里柚乡生态旅游区 | 十里柚乡生态旅游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重庆十里柚乡生态旅游区位于龙溪河畔的邻封镇魏家河坎,山清水秀,是中华名果——长寿沙田柚的主要产地,又名名“东林柚香”,目前已发展成为面积3万多亩的沙田柚园区,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沿沙田柚林的人行便道循梯而上山顶,是千年古刹(庙)东林寺。沙田柚、龙溪河、东林寺被称“邻封三宝”,现区政府在此置沙田柚种植园区管委会。 |
长寿紫耘花海景区 | 长寿紫耘花海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紫耘花海文化休闲旅游景区”地处长寿区渡舟街道,是以长寿本地特有的“寿文化”为主线,辅以婚庆等喜庆文化,力图打造一个有文化内涵、参与性强、花卉景观融为一体的文化旅游集散地。目前已建成500亩禅意葡萄园、270亩春季主题花园、桃花溪精品文化旅游景点,被列为重庆市2017年重点建设项目。 |
菩提山 | 长寿区菩提山在渡舟镇境内,距县城5公里。其山由西山之望军山蜿蜒至八颗镇分水岭,过麻柳冲岩向东南行4公里,有一山突起,海拨598米,名菩提山。此山巍峨壮丽。山顶中凹,似一盂仰置。山上筑寨,寨中有庙。寨上井水永不枯竭,其味甘美。 明代正德丁卯(1507年)春二月,县进士戴锦认为“东则日出而光临曰晶(县东有晶山)西则日入而光射之曰晶。晶、晶二字实天造使然,若山名菩提,无其意义,应更名为晶山。”从此,菩提山又名晶山。戴锦游罢赋诗一首,诗云: 天畔浮光结一山,山巅佳气动江关。 云牙漱雨寒仍碧,石发梳青老未斑。 策马拂烟寻胜迹,觅龙分水涤尘颜。 高名自应垂千古,岂在空门两字间。 明僧大智铸铁柱1根,长16米有余,高插峰顶,燃灯于上,夜间灯光四射,远近可见。“菩提山上灯一盏”的诗句,迄今县人老少皆知。其灯柱虽已早废,但灯杆堡的地名犹存。 菩提山的丛林,民国时期已砍伐殆尽。解放后山寨和庙宇拆除,建立菩提山园艺场,成为花果山,有公路相通。满山果树成荫,花香鸟语,仍为本区一胜景。 |
重庆东林寺 | 重庆东林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东林寺 东林古刹为区内著名的佛教胜地。始建于宋代淳熙年间,距今已有820多年历史。至明 代成化年间,扩建为四合院三重殿(不含山门),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至十年浩劫时,东林寺大部分庙宇及佛像已遭损毁。仅存正殿、右厢房及寨门右侧的摩崖石刻千手观音座像。1986年,东林寺被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重庆东林寺 |
西岩观 | 西岩观 西岩观位于重庆市长寿区城南望江路,背靠凤城,面向长江,为昔日长寿八景之一。因原有西岩观古庙而得名,现尚存较完整的建于明代天顺年间的城门和一段古城墙,1988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景点主要有明代城门、西岩瀑布、森林公园、长寿缆车。八十年代中期在城门上建有一古雅亭台。 位于城区望江路,以瀑布闻名。景点包括西岩瀑布、明代城门、森林公园。 瀑布分三级,水源由滩子岩上喷射而出,宽约20米,头级高约40米、二级30米,三级20米。大雨之后,气势尤为滂湃,高者如白练高悬,矮者似长袖曼舞,故有“西岩瀑布千条线”这诗句。溪水由田园沟渠涓涓细水汇集而成,为季节性瀑布。 明代城门靠瀑布之西南,建于天顺年间,距今500余年,原貌尚存,1985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樗,(其保护标志文镌刻于城门外石壁上)。城门顶端,于80年代中期,新建一座仿古歇山式、黄色琉璃瓦房。亭内可眺望远山近水,大半个县城悉收眼底。靠城门向西拾级而上,依势新建一阶梯形花园,园内22个花坛造型各异,错落有致地排列公路南侧。 古城门之东,越过公路桥,有游园一座,介于公路与岩沿之间,呈长方形。不锈钢雕塑"丹凤朝阳"雄伟壮丽,屹立园中。条形池内小岛、小桥、葡架别具风采,岩沿中亭阁奇特典雅。古城门下为带状森林公园,林木郁郁葱葱,4条林荫大道纵横交错,为避暑胜地。 |
三洞沟峡谷 | 三洞沟峡谷 位于长寿城区东北隅。距长寿城区不足1公里。属自然风景区。景区由绝壁瀑布、石窟石笋、水电博物馆等景点组成。景区上游有一桃花溪,水流至此受阻,形成三级瀑布、三道岩洞、三个潭,而得名三洞沟。三洞沟长2.4公里,宽0.5公里~0.7公里,横断面呈“V”字型。 三洞沟城市峡谷系桃花溪下游一狭长深沟,临近县城东北隅段,风景幽绝,有"两路桃花香十里,桃园三洞出仙家"之美誉,为长寿老八景之一。此景点长2.4公里,横断面呈"V"字型,底顶相差160米;东西北三面悬崖绝壁,北面最为奇险;两崖台地怪石嶙峋,溪涧乱石重叠。每逢洪水暴涨,桃花溪水流至头洞,突遇三级层岩,飞流直泻,形成三道瀑布。每道瀑布之下,岩洞古邃幽远,潭深数丈,水落轰鸣巨响,烟雾缭绕,常似彩虹闪耀,缈然仙境,俗称"桃园三洞"。 |
长寿湖广场 | 长寿湖广场 长寿湖大坝西部,是与大坝紧紧相连的长寿湖广场。经广场至湖边,是乘船至各岛屿的长寿湖旅游码头。广场里,花台错落有致,台内花木扶疏。场内正中偏西一侧,是为纪念周总理、-委员长和李富春、-副总理视察、游览长寿湖。现建有领袖群雕《周总理来到长寿湖》。 |
楠木院 | 楠木院 市级森林公园。位于重庆市长寿区东侧。距长寿城区约10公里,渝涪高速路可直达。因有古庙和遍山楠木,故依景取名楠木院,有“小竹海”之称。楠木院始建于唐代的鹿困寺,历经唐、宋、元三代五百余载,至明代重修,更名为观音寺,清光绪年间修葺扩建,因森林演变为楠木林冠,便得名楠木院。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凤山游乐公园 | 凤山游乐公园 位于重庆市长寿区主干道长寿路段,大门正对长寿路与向阳街相交路口。该公园是长寿区解放后第一个最大的人造公园,园内清山绿水,亭台楼阁。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罗山森林公园 | 罗山森林公园 位于长寿区城东北部的双龙镇。距长寿城区22公里。属人文宗教森林公园。主要有大罗山和小罗山两大景点,内含一寨两寺。大罗山与小罗山相互依托,有姐妹山之说,并以大罗山为主山,此山海拔645米,异峰突起,山上树木繁多、鸟语花香、山清水秀,具有幽、秀、奇、古之特点,风景宜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三道拐古街 | 三道拐古街 位于长寿区城西南部,居长寿区城中心半坡之间。属清朝建成的商家民房古街。一条石板大道贯穿整个古街,全长2.5公里,沿山势而筑,由3000多级石梯蜿蜒曲折拾级而上,因转三个急弯,得名“三道拐”。民房均为典型巴渝特色的竹木夹壁结构,堪称三峡库区唯一现存古街。 三道拐古街系古县城明清两代建成的一条由长江岸至长寿城内的石板大道,全长5华里,是河街至城内唯一的人行通道,其街沿山势而筑,由三千多级石梯拾级而上,整条街蜿蜒曲折,要转三个急弯,人们习惯称"三道拐"。古街两旁民房全系明清竹木结构,鳞次栉比,是三峡库区现存沿山而建的唯一古迹长街。打造开发这条古街,是三峡旅游线上的又一靓丽景点。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长寿白塔风景区 | 长寿白塔风景区为文化旅游景点。 白塔风景区 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寿区城近郊5公里处。景区集观光、健身、休闲、人文历史、古建筑于一身。主要景点有桓侯宫、文峰塔、赤甲山、和尚坟、古栈道、不语滩和黄草山。桓侯宫始建于宋大观年间(1107-1110),宋徽宗赐额,庙宇由山门、正殿、横殿组成。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长寿天台寺 | 长寿天台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天台寺 位于重庆市长寿区葛兰镇麒潜山。距长寿城区约20公里。天台寺历来是当地的佛教重 地。寺庙建于宋末元初,因山如一高大石柱、柱顶平整如台而得名天台,主要景观有观音殿、奈何桥、牌坊、0山、天丰寨、匾岩寨等。寺庙的牌坊建筑系砖砌白方柱,四角飞檐,琉璃瓦,饰蓝色云纹。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长寿大洪湖 | 大洪湖 大洪湖位于长寿区西面,紧邻重庆渝北区。距长寿城区约30公里。大洪湖是因1958年修建大洪河水电站在清云峡筑坝截流御临河而成,属自然风景区。湖区跨越长寿和邻水两地。水面呈枝叶状,水库控制流域长90公里,水库面积43平方公里,总库容量1.6亿立方米。湖区地势平坦,水面宽广,湖中岛屿密布,湖湾港汊迷离,故有"千岛洪湖"之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