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简介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又称"芝山红楼"。这里原来是美国教会学校"寻源中学",红楼是寻源中学的校长楼。1932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在毛泽东主席率领下,一举攻克漳州,取得重大胜利。毛主席就住在"红楼"里,为中国革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30年代初,漳州是福建省第二大城市,国民党49师盘踞于此,摧残闽南革命,迭犯闽西苏区。为了"调动敌人,求得战争,展开局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根据国内时局和闽粤敌我形势,提出集中一、五军团兵力攻打漳州的战略方案,指出:"政治上必须直下漳(州)泉(州),方能调动敌人,求得战争,展开时局。"这一正确主张得到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的支持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批准。1932年4月3目,毛泽东同志率领由中国工农红军一、五军团组成的东路军从长汀出发,挥师南下,于4月8日悄悄到达龙岩附近大池。4月10日,打响东征漳州的第一仗,当天下午就占领龙岩城。驻守龙岩的145旅旅长杨逢年匆忙逃往漳州。4月11日,毛泽东在龙岩主持召开红一军团师长、政委以上干部会议,总结龙岩战斗胜利的经验,会上确定了下一步的行动步骤。4月14日,红五军团赶到龙岩,即以十三军驻守龙岩,负责保障龙岩到漳州的战勤运输线路,红三军与一军团一起参加漳州战役。两军会合后即从龙岩出发,经和溪、水潮、龙山一带,逼近宝林、天宝山防线。4月19日拂晓,漳州战役打响了。师长张贞从前线败退回城内,连夜烧毁军械库,带着少数亲兵弃城而去,至下午3时,战斗胜利结束。此次战役,我军取得重大胜利,战果辉煌。国民党陆军第49师的主力基本被歼,俘敌1600多人,缴获敌人步枪2300多支,还有机关枪、山炮、追击炮、平射炮等,子弹13万多发、炮弹4900多发、炸弹242枚、飞机两架及电话机、电台等军用物资。为了能使漳州群众真正理解红军是一支为穷苦人谋利益的队伍,以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东路军于进城前就普遍进行了严肃的政策、纪律教育,4月20日上午8时,举行隆重的入城典礼。红军进驻漳州后,毛泽东于21日在芝山红楼召开师长、政委以上干部会议,总结漳州战役,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4月22日毛主席在漳州城内向红四军连以上干部作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及第二次行动问题》的报告,并致电周恩来,报告漳州战役的胜利及下一步的工作方针:"公开宣传,秘密组织"。鉴于当时斗争形势的需要,毛主席还说明了在漳州只散发谷物,不建立政权,只建立临时政权机关。红军驻漳期间,与地方党组织和游击队密切配合,发动组织群众,宣传抗日主张,积极筹款、扩军、建立革命政权,发展地方武装,开辟闽南苏区,完成了"直下漳州"的任务。5月29日,奉军委指示,红军于6月初回师苏区。
红军在漳州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不怕牺牲前仆后继、为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到底的"革命精神"。为了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弘扬红军革命精神,1957年,漳州市将毛主席居住过的"芝山红楼"辟为"闽南革命纪念馆",1971年改名为"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芝山红楼"先后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漳州市重要的思想教育基地。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坐落在芝山脚下,现漳州市人民政府大院内。纪念馆建馆以来,坚持对外开放、自由参观,参观者络绎不绝。




通北街道其他景点




通北街道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