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南坊新区位于临沂市区正北部,祊河与沂河交汇口的北侧。东至沂河,西至祊河,北至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北外环,南至祊河与沂河交汇口,用地面积52.03平方公里。
新区职能定位为市级市政服务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商业副中心、高教科研区、滨水休闲度假区所在地,中、高档住宅区。新区规划是根据省01999年批准的《临沂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结合两院院士吴良镛、周干峙指导编制的《临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调整充实后形成的分区规划。规划期限为2003—2020年,发展规模为到2010年人口达到24万人,建设用地27.7平方公里;到2020年,人口达30万到36万人,建设用地规模30至36平方公里。
建设南坊新区是临沂市委、市0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城市化进程,提升兰山城区城市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区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建设用地主要是1997年批准的《临沂市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年—2010年)中确定的建设用地、村庄、企事业用地和近年来清理的违法建设用地。建设方式主要走旧村改造的路子,建设资金主要通过“0策划,财政支持,市场运作”的方式筹措。
新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水、电、热、气等设施配套齐全, 医院、学校、公园、体育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应有尽有。建成后,将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现代气息浓郁、文化教育发达、金融商业兴隆、各种功能完善的滨水生态新区和临沂市新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52.03平方公里 | 371302004 | 276000 | 0539 | 查看 南坊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兰山街道 |
兰山街道位于兰山区西南部,为兰山区委、区0所在地。东、东北分别隔沂河、祊河与河东区、南坊镇相望,西邻朱保镇、马厂湖镇,南接罗庄区、银雀山街道、金雀山街道,北靠义堂镇。总面积93平方公里。街道机关驻育才路与蒙山大道交汇处。 辖区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沂河、祊河分别流经东界和东北界,北涑河、青龙河流经辖区。交通便利,兖石铁路、206国道、327国道、017国道、-公路穿越,市区道路纵横交错。邮电通讯、文化卫生设施齐全。农业生产以自流灌溉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等。辖区内的临沂批发城建有56个专业批发市场,建筑面积320万平方米,经营户达6万户,市场规模列全国第一位。 辖区内名胜古迹有孔子庙、王羲之故居、天主教堂、琅琊冢及大汶口、龙山、汉隋唐、北宋等各时期的古遗址和艾山旅游景点,革命纪念地有0中央华东局、山东省0、新四军军部、山东大学等旧址。2001年1月,兰山办事处更名为兰山街道(街道机关与工贸开发区机关合署办公)。街道辖77个社区、行政村。 辖区内设有客货运站6处,开往全国各地的运输线路600多条,形成以城市为依托、铁路为动脉、国道、省道为干线四通八达的交通格局。同时,在工业大道以西规划建设了与工商业配套的现代化物流中心。 |
银雀山街道 |
银雀山街道位于兰山区西南部。东邻金雀山街道、南界罗庄区,西、北连接兰山街道。2002年1月更名为银雀山街道。总面积17.5平方公里。 街道机关驻金雀山路北与临西六路交汇处。陷泥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西部。兖石铁路穿越,市区街道交错,设有临沂长途汽车站,交通便利。邮电通讯、文化等设施完善。建有8个专业批发市场,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拥有摊位6000多个。有街道办中学1所、小学8所;设有医院2处和社区、村卫生室19处。街道辖16个社区、3个行政村。涧西小区、启阳小区、果苑小区、苗庄小区、宏达小区已初具规模。 |
金雀山街道 |
金雀山街道位于兰山区东南部,为临沂市委、市0所在地,街道机关驻南坛社区。东隔沂河与河东区相望,西邻银雀山街道。南界罗庄区,北接兰山街道。总面积15.26平方公里。 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金雀山、银雀山,西部为平原。沂河、青龙河、陷泥河分别流经东界和辖区。辖区内金雀山、银雀山1972年因出土《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而闻名于世,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为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沂河小埠东橡胶坝为亚洲第一橡胶坝。 街道辖区15个社区,98%的居民为汉族,其余为回族等少数民族。 拥有山东华泰集团、永昌集团、翔宇集团、万达五金工具公司、太合食品公司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形成了以建筑建材、五金机电、医疗器材、造纸化工、高新药业等产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体系。 街道处于鲁南苏北大通道的枢纽地位,兖石铁路穿越全境,临沂火车站、临沂汽车站东站位于辖区内。辖区设有临沂市人民医院、临沂市肿瘤医院、146医院、兰山区第三人民医院、临沂铁路医院等各类医疗单位10处,设有社区卫生服务室20多处。 |
南坊街道 |
临沂市南坊新区位于临沂市区正北部,祊河与沂河交汇口的北侧。东至沂河,西至祊河,北至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北外环,南至祊河与沂河交汇口,用地面积52.03平方公里。 新区职能定位为市级市政服务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商业副中心、高教科研区、滨水休闲度假区所在地,中、高档住宅区。新区规划是根据省01999年批准的《临沂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结合两院院士吴良镛、周干峙指导编制的《临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调整充实后形成的分区规划。规划期限为2003—2020年,发展规模为到2010年人口达到24万人,建设用地27.7平方公里;到2020年,人口达30万到36万人,建设用地规模30至36平方公里。 建设南坊新区是临沂市委、市0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城市化进程,提升兰山城区城市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区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建设用地主要是1997年批准的《临沂市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年—2010年)中确定的建设用地、村庄、企事业用地和近年来清理的违法建设用地。建设方式主要走旧村改造的路子,建设资金主要通过“0策划,财政支持,市场运作”的方式筹措。 新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水、电、热、气等设施配套齐全, 医院、学校、公园、体育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应有尽有。建成后,将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现代气息浓郁、文化教育发达、金融商业兴隆、各种功能完善的滨水生态新区和临沂市新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 |
白沙埠镇 |
白沙埠镇位于临沂城北,距城区12公里,面积70平方公里,辖50个行政村,5.7万人。朱七公路纵贯南北,董泗公路横穿东西。沂河流经东界,孝河、柳青河流过辖区。 工业经济基础良好,有各类企业335家,形成了水表、纺织、生化、塑料等4大支柱产业。水表产量占全国的1/3,被誉为“水表之乡”;也是全国最大的硫酸软骨素原料集散地。 农业较为发达,有经济作物2万余亩,已建成高标准农业示范园10多个,孝河藕、羲之米是远近闻名的土特产。 该镇有以孝河著称的王祥的故里和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乡,有茶山、孝友祠、洪福寺遗址、千年古银杏树等名胜古迹。文化积淀丰厚,旅游资源丰富。 |
枣沟头镇 |
枣沟头镇位于兰山区北部,镇0驻地大枣沟头村距市区12公里。总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00公顷。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丘陵,中部为平原,东部为洼地。祊河、柳青河分别流经西南界和东北部。205国道纵贯南北,-公路穿境而过。全镇村村通公路、通电话,54个村全部完成农电线网改造。土壤有粘土、壤土、砂土。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甘薯。 全镇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来抓。在抓好粮食作物生产的同时,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以蔬菜、林果、花卉为主的特色高校农业。坚持走农业综合发展的路子,重点培植以饲养猪、牛、羊、兔、狐狸、胳子为主的养殖业。以镇农技站为龙头的镇、管理区、村三级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科学种田水平不断提高。 |
半程镇 |
半程镇位于临沂城北,兰山、费县、沂南三县区交界处,距临沂城22.5公里,面积81平方公里,辖50个行政村,5.3万人,有耕地4656公顷。205过道贯穿南北,镇驻地西侧紧靠-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是一个以食品加工业为主的工业主导型小城镇。近年来,半程镇的工业经济迅猛发展,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以山东金锣、山东三维等大型企业集团为代表的工业集群。山东金锣集团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维集团被确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在全区率先完成了驻地规划评审论证工作,加快了道路网络建设,硬化面积16万平方米,加强了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形成镇驻地五纵五横的道路框架,已具备了现代化中心镇雏形。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是国内外商家投资兴业的理想场所。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发展花卉80亩,成为全市最大的非洲菊生产基地。投入396万元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在全市农业开发评比中夺取第一名。同时,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 半程镇0: 半程镇调整部分行政村规模,将全镇原有的58个行政合并为50个。 1、前南庄、中南庄、后南庄、西南庄合并为南庄,办公地点设在原中南庄; 2、前大郝埠、中大郝埠合并为前大郝埠,办公地点设在原前大郝埠; 3、前孙沟、中孙沟、后孙沟合并为孙沟,办公地点设在原中孙沟; 4、前沙汀峪、西沙汀峪合并为前沙汀峪,办公地点设在原前沙汀峪; 5、刘家峪、魏家峪合并为刘魏新村,办公地点设在原刘家峪; 其他未调整的行政村规模保持不变。 |
义堂镇 |
义堂镇位于山东省临沂城西部,距城区5公里,是沂城的西大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该镇地处平原,土壤肥沃,有祊 河、涑河流灌全镇,物产丰富。全镇总面积53平方公里,总人口10.1万人。327国道横穿东西,-公路纵贯南北,交汇处设有大型出口,南靠兖石铁路,交通条件得天独厚。义堂镇下辖行政村:夏坡村、圈里村、埠北头村、周井铺村、后乡村、北土苏村、西吴屯村、孙朱里村、大义堂村、沂洪庄村、前城子村、丈埠屯村、营子村、后城子村、姜家岭村、化沂庄村、堰东村、王朱里村、刘朱里村、堰西村、苑朱里村、大葛庄村、小坞埠湖村、小葛庄村、南土苏村、尤村村、麻庄村、小义堂村、南楼村、代庄村、埝庄村、乾沂庄村、西孟家庄村、大坞埠湖村、赵庄村。 经济发展 投资1150万元完成硬化面积20.38万平方米,硬化道路18条,“十纵十横”的道路框架基本形成。“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全镇共有机动车辆4030辆,年营运收入7000万元。 邮电事业发展迅速,全镇共有程控 义堂镇 电话10850个,百户电话拥有量69部,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全镇共有手机1.6万部,百人均30部。 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74.2亿元,生产性固定资产投入10亿元,新增规模企业18家,总数达66家,规模企业实现产值42.2亿元,利税2.98亿元,利润2.44亿元。建立板材、-等多个行业协会,发展会员370家,个人会员1102人。加强行业自律,促进企业规范发展,实现了公司社会双赢。骨干企业支撑拉动作用增强,其中宏福木业有限公司和华蒙水泥厂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实施名牌战略,全镇有25家企业成功注册商标,10家完成ISO9000质量认证,2家完成CE认证,1家完成140000认证,6S认证企业1家。完成技改投入3亿元。人造板创优工作顺利推进,全镇共有人造板371家。 镇村建设 迁村并点旧村改造步伐加快,“八大社区、一个中心居住区”建设快速推进。投资6200万元新建公寓楼30 义堂镇 栋,全镇已建成公寓楼91栋,面积9.8万平方米。加强社区内水、电、暖、绿化等基础配套建设,投资260万元完成了戴家庄等5条道路硬化,投资3600万元,完成了祊河滨河大道、引祊入涑、临西十路等市、区重点项目的拆迁清障,完成临西工业园工业二路的硬化,硬化面积10.35万平方米。栽植补植绿化苗木1000株,完成绿化面积24.59万平方米。全镇设固定建材市场、农贸市场5处,市场面积130万平方米。市场交易种类有建材、日用百货、服装布匹、五金土杂、蔬菜水果、图书等120多个。商业户达670户,商业服务网点380个,集贸市场交易额1.6亿元,社会商品零售额6700万元。有金融机构3个,居民存款余额9亿元。保险事业有办事机构1个,代办网点38个,险种10余个,参保户3028户,占全镇总户数的32%。 教科文卫 全镇共有中学1处、小学8处,教职工436名,在校学生7480人,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建有计划生育 义堂镇 人口学校1处,民办学校2处,幼儿园36处,入园儿童1000人。 全镇共培养农业、林果、养殖等专业技术人才476名,有科技推广服务站40个。以镇农技推广站为龙头的镇、工作区、村三级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已形成,科学种田水平不断提高。 文化事业全面发展,有线电视普及成果显著。镇建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文化活动室,民间有业余剧团、艺术队,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镇架设了有线电视光缆,35个村开通有线电视,用户达6500户。镇中心卫生院占地8776平方米,建筑面积4146平方米,有医务技术人员81人、病房38间、床位80张;年诊量达6.1万人次,住院治疗3510例,营业额330万元。 农业情况 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蔬菜、林果、苗木为主的特色高效农业。全镇发展蔬菜700亩、花卉400亩、林果220亩。依托六和公司,培植以饲养猪、牛、羊、肉鸡、鸽子、狐狸为主的养殖业,奶牛存栏量200头,培植养殖大户200户,全镇大牲畜存栏量达1.5万头,肉鸡存栏量50万只。开发祊河、涑河2条经济林带,发展丰产林3000亩,兑现夏粮直补资金18.78万元。实现农业产值8000万元。 2006年,全镇人均纯收入5360元,居民储蓄存款9亿元,电视入户率和自来水入户率分别达65%和90%。全镇共建成公寓楼91栋,有18个村实行了粮油供应。全镇私人轿车达到3000余辆。 社会工作 计划生育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基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有服务室、人口学校、协会活动室36处,新开辟宣传栏、公开栏、阅报栏76个。经孕情查访、产后术后随访及“三生、三优”服务达100%。推行工作重心下移,实行村民自治,计划生育率达99.04%。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3.5‰。 深入开展“平安义堂”创建活动。加0制宣传教育,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大力推广电子监控系统,实施“个十百千”工程,不断提高技防水平;大力推行治安防范承包等有偿站岗巡逻形式,实行村村站岗、镇查岗制度;坚持领导公开接访制度、民情日和党员活动日制度,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时化解各种不安定因素和矛盾苗头。建有全区首个镇级消防站,配备消防车2辆,工作人员10名。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改善环境质量。 文明建设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省文明村镇”称号。先后为市妇联“绿色家庭”、区“美在农家”、司法调解、精神文明建设准备了现场,全镇共评“好媳妇”“好婆婆”200名,共有15个单位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涌现出“十星级文明户”1500户、“美在农家”1300户,群众争创率达89%。 |
马厂湖镇 |
马厂湖镇位于临沂兰山区城西,交通便利,距临沂飞机场16公里,距石臼港150公里,距-公路不到3公里,距兖石铁路红埠寺火车站仅3公里,省道岚济一级公路横贯驻地。辖区面积70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3.3万人。 马厂湖镇位于兰山区西南部。西邻费县、苍山县,南界罗庄区,东接兰山街道、银雀山街道,北连朱保镇。总面积69.86平方公里,耕地4700公顷。辖30个行政村,7.3万人。地处丘陵和平原。地势西高东低,西半部为山区丘陵,东半部为平原,系临郯苍冲积平原一部。主要山脉有艾山、小山、三山子、卧虎山、薛南山、石山子等。主要河流有南涑河、莱河等。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地瓜。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黄烟。盛产果品、药材。域内石灰石青脆、易破,埋藏土层浅,易开采,探明储量8亿立方米,为临沂市区主要建筑石料基地之一。距市区9公里,距-公路2公里,距兖石铁路2.5公里,017省道横贯中部,交通便利。 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农业结构调整和山区综合开发成效显著,大棚蔬菜、花卉、桑蚕、猪牛养殖等特色农业已成规模,完成山区开发2万亩,发展了枣树生产、加工、科研、引种、育苗于一体的“大枣产学研基地”。工业经济快速增长。金湖水泥厂加大技改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新步伐,年生产能力突破100万吨,年创产值过亿元。石料加工、板材加工、塑料加工等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速,拉动了全镇工业经济总量的增长。园区建设日臻完善。台资工业园、金湖工业园两大园区总面积1.5万亩,入园政策优惠,服务管理规范,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正兴轮胎、太平洋肥业、天堂木业、兰华新型墙体材料厂等20余个大型外资企业入住该镇。 |
李官镇 |
李官镇位于临沂城北20公里处,处于镇山风景区中心位置,面积82.86平方公里,有49个行政村,现已规划为9大社区,15879户,46665人,被市委、市政府规划为“城市后花园”,是临沂市城市结构发展的重要背景。 李官镇素有“鲁南桃乡”之称,通过近几年的引导,全镇已发展各类花卉3000亩,有机蔬菜6000亩,有机大桃30000亩, 逐步形成了以果品、花卉、蔬菜为主的三大特色农业基地。“全乐牌”大桃、菜豆、黄瓜等五种产品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黄中皇”大桃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华名果”。全镇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0家,区级以上涉农龙头企业达到9家。 李官镇工业小区位于镇政府驻地东部,规划占地5000亩,现有企业45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4家,涉及塑胶、电子、水表、机械制造、饲料生产、食品加工、果蔬储藏加工等行业。今年以来,我们对工业小区现有闲置厂房进行了清理整合,共整理土地230亩,引进过千万元项目4个,现已全部投产运营。 李官镇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东邻沂河,北靠蒙河,林木覆盖率达52%,随着镇山旅游风景区茶山滑雪场、玫瑰湖汽车公园等景点的建成运营,李官镇“春赏桃花、夏采摘、秋观菊花、冬滑雪”的四季旅游格局已初步形成。 近年来,李官镇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惠农示范工程先进单位”、山东省改革开放30年“十佳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临沂市“文明生态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镇”、“果品产业发展十强乡镇”等荣誉称号。 |
朱保镇 |
朱保镇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西部,距临沂市区16公里,地域面积48.8平方公里,耕地2600公顷,辖33个行政村,8.6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3万人。境内拥有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和辐射全国各地的现代物流及信息服务网络,基础设施齐全,道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朱保镇农业基础良好,物产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水稻、地瓜、花生、大豆、大棚油桃、苹果、葡萄、枣等。建有果品、桑蚕、畜牧、瓜菜、杨树速生林五大生产基地,并建设了东单科技示范园、藕鱼立体养殖等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项目。 朱保镇工业发展迅速,拥有板材加工、机械、建筑、建材、化工等企业2000余家。其中板材加工已成为全镇经济支柱产业,拥有各类板材加工企业1800余家,年产各类板材750万立方米,产品有十大系列三十多个品种,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东南亚各国,是全国四大板材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中国板材之乡"。 朱保镇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北靠327国道,南接342省道,西临沂邳线省道,兖石铁路横贯东西,并设有临西朱保铁路货运站,该站与京沪、京福两大高速公路出口相连,离临沂飞机场仅21公里,距国内重要的青岛、连云港 、日照三大港口仅100多公里。高标准规划的占地6000亩的艾山工业区,达到了“五通 一平”标准,并有 110千伏变电站及顺鑫能 源提供充足的电力、热能服务,使朱保真正成为国内外投资者的理想首选。 近年来,镇0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发扬“团结奋进,跨越发展”的朱保精神,牢固树立“环境兴镇、工业立镇”的发展理念,确立了建设“涑河流域生态型工贸重镇”的发展目标,科学规划建设“三纵三横一外环”的道路框架及四个区域,即:商住区、行政中心区、工业区、农业生态保护区,正实现“三集中”即:人口向镇域集中、企业向工业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强力提升了城镇综合发展力和竞争力。全镇经济总量连年高速攀升,先后荣获“临沂市发展民营经济明星乡镇”“临沂市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