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街道办事处位于河东区政府驻地东6公里处,总面积64.5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6.3万人,是山东省政府命名的中心城镇。该办事处先后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市级招商引资明星乡镇”、“市级发展民营经济明星乡镇”等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等先后来相公视察,对该办事处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相公街道办事处交通十分便利,东靠日照港,西临206国道、-公路,岚兖公路、兖石铁路横穿东西,胶新铁路纵贯南北,距临沂火车北站5公里,距临沂机场10公里。辖区内现有220KVA、110KVA、35KVA变电站各1座,电力资源非常充足。该办事处于2002年完成第二轮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并通过省级评审,驻地规划面积已达9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驻地商业性开发投资8200万元,完成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辖区内现有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3所、小学11所,规模较大设备先进的医院1处,其它购物、休闲、娱乐场所一应俱全,基础设施建设已相当完善。
相公街道办事处工业基础雄厚,民营经济发达。2005年,全街道完成工业产值28.34亿元,利税2.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3%,实现财政总收入6540万元,增长5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88元。目前,相公街道已有年产值过亿元企业4家,过1000万元企业12家,过500万元企业21家,个体工商户3000余家。全街道形成铸造、五金、机械、建材、服装、化工、食品、木业、饲料、建筑十大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64.5平方公里 | 371312004 | 276000 | 0539 | 查看 相公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九曲街道 |
九曲街道办事处在河东区境内西部。街道办事处驻地九曲为区政府所在地。辖44个行政村,共7.6万人。面积70.82平方公里。地处沂河之滨。沂河橡胶坝亚洲第一,万母水面风光宜人。国道205,206线和省道017线等公路在镇驻地交汇。兖石铁路横穿境内,并设沭埠岭货运站。镇内有临沂汽车东站,河东公交总站,临沂飞机场。高庄,河弯,柳杭头等16个村生产“沂州刀剪”。有企业485户,个体工商户2270户。工业企业的主导产品是五金加工业,占59.5%.辖区内有五金,家电,建材,农贸等专业批发市场14处。城区市场年成交额20亿元.九曲五金钢材市场名列全国十大专业批发市场之一.农作物以小麦.水稻,玉米为主,粮食总产1.81万吨。 |
芝麻墩街道 |
芝麻墩街道位于临沂市城区东南方向,是临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所在地,共有36个村居,6万居民,面积61万平方公里,205国道、胶新铁路纵贯南北,327国道横穿东西,北靠飞机场和火车站,西依沂河,东距日照、连云港均在百公里范围内,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区域内有临沂口岸、海关、山东临工(沃尔沃)、华夏重工、富卡斯服装等大中型企业数家,有中小学、幼儿园32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街道自成立以来,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和谐社会和创建平安街道”为指导思想,依据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环境,从“环境优美、秩序良好、生活方便、人际关系和谐”为目标,工作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阳光、透明”的原则,不断优化人文环境、人居环境、城区环境和发展环境。目前街道四纵八横道路宽阔、工业和生活排水、供热、燃气、电网等基本配套,绿化、美化、亮化初具规模;入园工业项目76个,现有临工机械集团(沃尔沃)、迪尚装工业园、立晨物流、鲁信钢材物流、国人西服、旭阳机械、银凤陶瓷等39家企业建成投产。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盘活存量土地,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整体拆适14个村庄,部分村庄正在拆适中,街道于2005年全面启动5个安居小区建设,投资12亿余元,开工建设,居民楼385栋,目前交付使用228栋,入住6700户,投资400万元建设了700平方米的现代化教学楼,引资3000万美元的宇帆体育休闲中心已破土动工,如今街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集现代工贸之区、科技创新之区、名牌集聚之区、生态旅游之区、文明和谐之区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 展望未来、勤劳通勇敢的芝麻墩人民在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首席、办事处主任高立伟的带领下,满怀豪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以高昂的斗志决胜的信心,在建设大临沂、新临沂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一个风景优美、和谐安定、经济腾飞的芝麻墩像一颗璀璨的新星在临沂东南部冉冉升起,并将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
梅埠街道 |
梅家埠街道是山东省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大门,辖32个行政村,4.2万人,总面积59.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万亩。地处临沭、郯城、罗庄、河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县区交界处,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街道实现税收收入25625.91万元,同比增长93.08%。自2010年以来,梅家埠街道明确为"一二三万"的发展目标,即建设一万亩的再生资源产业园、两万亩的苗木花卉基地、三万人口的月亮湾社区。一万亩的再生资源产业园已初具雏形,已有22家企业落户园区,累计投资107600万元,上缴国地税19023.36万元,占全街道纳税总额的75%左右,成为街道纳税的主要渠道。两万亩的苗木花卉基地一期已成功流转土地一万亩,经营商户达到40余家,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种植品种有红叶石楠、金森女贞,桂花、雪松、金银花等。目前,基地内水源充足、苗木花卉品种齐全、长势良好,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预计3年内把梅埠苗木基地打造成长江以北,京津唐以南规模最大、效益较好的苗木花卉科技示范区。同时,苗木基地内吸纳大量的技术人员、维护管理人员,为街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000余名,真正做到了街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村劳动力就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万人口的月亮湾社区已有2.1万名群众回迁入住,社区行政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治安联防体系、酒店、超市、小学、幼儿园、农贸市场等月亮湾社区十大配套工程都已投入使用,月亮湾社区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省规模最大、配套较完善的农村还建社区。 为进一步改善民生,带动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决定下大力气招商引资,千方百计营造良好的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环境,做到传达上级招商引资会议精神不走样,落实招商引资政策措施不打折扣,坚决把搞好企业入园服务作为政府当务之急的大事来抓实抓好。开发区总投资200亿元40个集中奠基项目中,有17个属开发区引进的重点项目。其中,包括投资3亿元的浙江久力电动车、广亚铝业、联创机械、上海光大电缆等11个项目落户梅埠,投资范围涉及工程机械、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等多个领域。为抓住发展大项目好项目的这一有利时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研究决定在陈湖、丁湖、杨湖等地设立拆迁扫尾及地上附属物集中清理指挥部,抓好后勤保障,开展拆迁扫尾和地上附属物集中清理大会战。坚决做到"四个到位、四个保证"。即人员到位,车辆到位,指挥调度到位,落实政策到位;保证每个项目都有人管,保证附属物清理每天都有进度,保证与开发区、企业负责人及时进行对接,保证企业按时开工建设。这些指挥部的设立、大会战的开展有效地调动了机关工作人员和村干部的积极性,使机关干部和村干部之间产生了化学反应,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有力地保证了入园项目的顺利奠基。上海光大电缆、联创机械、奥特电梯、青岛全能机械、台湾砷化镓太阳能、深圳兴万里新型材料等11家企业地上附属物清理已顺利完成,为开发区40个项目集中奠基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
相公街道 |
相公街道办事处位于河东区政府驻地东6公里处,总面积64.5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6.3万人,是山东省政府命名的中心城镇。该办事处先后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市级招商引资明星乡镇”、“市级发展民营经济明星乡镇”等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等先后来相公视察,对该办事处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相公街道办事处交通十分便利,东靠日照港,西临206国道、-公路,岚兖公路、兖石铁路横穿东西,胶新铁路纵贯南北,距临沂火车北站5公里,距临沂机场10公里。辖区内现有220KVA、110KVA、35KVA变电站各1座,电力资源非常充足。该办事处于2002年完成第二轮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并通过省级评审,驻地规划面积已达9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驻地商业性开发投资8200万元,完成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辖区内现有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3所、小学11所,规模较大设备先进的医院1处,其它购物、休闲、娱乐场所一应俱全,基础设施建设已相当完善。 相公街道办事处工业基础雄厚,民营经济发达。2005年,全街道完成工业产值28.34亿元,利税2.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3%,实现财政总收入6540万元,增长5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88元。目前,相公街道已有年产值过亿元企业4家,过1000万元企业12家,过500万元企业21家,个体工商户3000余家。全街道形成铸造、五金、机械、建材、服装、化工、食品、木业、饲料、建筑十大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 |
太平街道 |
太平街道位于区政府驻地以北10公里,南邻飞机场与火车站,西濒沂河,206国道、葛沟灌区总干渠、胶新铁路在街道内纵贯南北,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自然环境及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全街道辖33个行政村,4.8万人口,1.3万户,面积65平方公里。 ——大力推广产业化农业。太平街道素有“河东粮仓”、“菜篮子”之称,是远近闻名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加工基地、畜牧养殖基地和农产品加工集散基地。共有粮田3.2万亩,经济作物2.2万亩。全省万亩出口创汇蔬菜基地于2003年落户该街道。同时,以华和食品有限公司、久利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全街道70%的农户已纳入产业化体系。 ——工业经济蓬勃发展。太平街道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拥有148家企业。形成了以蔬菜、粮食、服装、板材、机械、五金工具加工制造为主的六大产业,产品畅销国内外。2005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3.9亿元,比2004年增长28%。其中,工业总产值21亿元,增长31%。完成财政收入1714万元。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太平街道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立足招大商、引大资。全省首家集影视拍摄、休闲旅游、文艺演出为一体的“临沂国际影视城”已落户我处,投资1.2亿元的一期工程“东方好莱坞”正在顺利建设,2006年7月1日可正式对外开放。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当地人的文化品位,促进旅游产业的飞跃发展。 ——旧村改造已提上重要日程。随着临沂北外环以及滨河大道的开工修建,太平街道的区位优势日渐明显,党工委、办事处不等不靠,吹响了旧村改造的号角。目前206国道以西沿沂河各村已全部冻结各项建设,正在进行测绘和高标准规划,3年内将有5-6个村全部住上居民楼。既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又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空间。 太平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率4.8万太平人民热情欢迎各方客商、名人志士前来投资发财,落户太平是您最佳选择。 |
汤头街道 |
汤头是2001年省政府批准的中心镇,于2004年9月撤镇设立街道办事处。汤头街道共辖43个行政村(居),5.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万人。2005年全街道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1.79亿元,财政总收入30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11元,被评为全市民营经济明星乡镇、招商引资先进乡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乡镇、小城镇建设一等奖。 汤头温泉和具有的独特优势 (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汤头温泉历史悠久、闻名遐尔,有21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86年此地即已建村,汉昭帝时封刘安国为温水侯,又因地处汤水源头,故名“汤头”。早在北魏时期,水文学家郦道元曾到此处勘察,其《水经注》就有“汤泉入沂”之说;《沂州府志》诗赞“野馆空余芳草地,春风依旧见遗踪”,因此也有“野馆汤泉”之称,被列入“琅琊八景”之首。中国古代帝王和历史文化名人秦始皇、孔子、王羲之、诸葛亮、刘墉、王勃等多次在此观赏、游览、沐浴,并留有不少墨迹,清《沂州府志》有多处记载;汤头温泉被载入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六七十年代,日本、南韩等外国游客往来不断,温泉文化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温泉资源优势独特。汤头温泉属全国四大天然甲级温泉之一,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地下水可饮用的温泉。据山东省地质勘探队结论:汤头温泉具有四大独特优势:①储量丰。地表散热水130米左右,按现有采用量500吨/日计算,可供采用100年,350-500米水层可供永久采用,日供水能力为3840吨。②水温高。井口温度为900C,供水温度为730C,洗浴温度为500C左右。③水质好。天然、清澈、透明,据化验分析,温泉PH值为8.3,矿化度为15.8克/升,Zn2+、Na+、Ca2+等38种阳离子及H2sio3、H2S等气体和Ra、U等放射性元素,氡和硫酸钙的含量接近氡泉和硫酸钙泉的标准。④功能全。由于温泉含有多种化学成份,再加上温热、浮力等物理作用,对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医疗、杀菌、保健、润肤、舒筋活血和美容等作用。另外,汤头辖区内还有一山(汤山)、两河(沂河、汤河)、两岭(红旗岭、长虹岭)、三平原(万亩湖、五湖、沂河沿岸),自然条件很好。 (三)区位地理优势明显。汤头地形地貌特点鲜明,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土地和水资源丰富,属北温带季风区、湿润大陆性气候,地理位置也很独特,处于两沂(沂水、沂南)、两莒(莒县、莒南)、两区(兰山区、河东区)的中心地带,距临沂市区中心28公里,距六座县级城市各30—40公里。 (四)交通条件得天独厚。227省道、汶泗省道、206国道在驻地交汇,胶新铁路、即将建成的天汕高速穿过汤头境内,居于现有和即将建成的四条高速公路的“井”字形重心,按行程的时间,驻地距西部-出入口20分钟,北部日东高速10分钟,东部天汕高速5分钟(出入口在汤头),南部临枣高速25分钟,沿海铁路(铁路站设在汤头)5分钟,兖石铁路站20分钟,临沂机场20分钟,日照港口40分钟,距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龙头青岛的黄岛开发区两个40分钟。 温泉资源的开发利用 随着城镇功能的完善,温泉旅游业开始起步,并显示出较强的生机和活力。目前,规划区2.4平方公里内已建成知春湖(国际)温泉度假村、省煤碳温泉疗养院、亿利达温泉洗浴中心、警官疗养院、丽都假日、沂蒙温泉山庄等十余家温泉度假服务机构。其中,知春湖度假村投资1.2亿元,集休闲度假、观光疗养、商务会务于一体,为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其接待规格具备了四星级标准;山东省煤碳临沂温泉疗养院占地200多亩,具备康复疗养、保健养生、学术研讨、联合办学等多种功能。目前,投资2000余万元的汤泉公馆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具备接待省部级领导的水平。全街道年接待中外游客近百万人次,仅方圆百里之内的群众前来“下汤”每年就达10万人次。2005年旅游业收入1000多万元。 民营经济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汤头历届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按照“一产调优、二产调强、三产调高”的要求,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使汤头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社会经济实力逐步增强,特别是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2005年全街道共有民营企业10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17000多人,工业总产值完成15.9亿元。工业以轻工、电子、五金制造、化工、建材、蔬菜加工、毛纺为主,规模以上企业11家,利税过千万的企业1家——华太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为江北最大、全国第三的电池生产企业,年销售收入过3亿元,2005年上交税收1400万元,利税过百万的企业6家,个体工商户1300家。有3家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2家企业产品创全省知名商标。 |
凤凰岭街道 |
凤凰岭街道办事处位于河东区中部,距区0驻地仅5公里,辖区内有31个行政村,3.48万人,面积36.89平方公里,耕地2361公顷,地形以平原为主,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北靠兖(州)石(臼)铁路,西靠胶(州)新(沂)铁路,南临临沂市经济开发区,临东公路纵贯南北,凤凰大街横穿东西,境内有李公河、黑河、义相河、玉白河四条河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花生为主。东部主产柳编制品,远销海外。特种动物养殖业及禽类孵化业十分发达,有享誉盛名的潘湖狗肉2005年被评为临沂“十大名吃”之一。近几年形成了以五金工具、服装加工、皮草加工、新型建材、农机制造为支柱的产业群体,个体私营工商户达1200余家。 2005年,全街道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5亿元,比去年增长21%;实现财政收入1292万元,其中地税327万元,国税70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7.4%和86.3%;招商引资实现了新突破,全年引进过千万元的项目10个,合同利用街外资金2.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4亿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70元,增长8%;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92亿元,增长13%,再创历史新高;贷款余额1.32亿元,增长26%,其他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的发展,全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后劲足”的新变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2005年完成8.7公里的凤凰大道的拓宽改造工作,完成3万平方米的沿街商业楼建设。街道驻地新安装路灯120盏,铺设人行道板8000平方米,栽植各种绿化苗木8000余株。对小黑河进行了石砌绿化,使小城镇配套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发展概况 一、五金铸造。凤凰岭街道五金铸造、机电机械企业现有286家,从业人员6000多人,其中雇工8人以上,具有私营企业条件企业135家,年产值11亿元,实现利税1.3亿元,有国营出口权的企业有26家,年出0货值6亿元,职工年收入过万元。全街道30个行政村中有20多个村有五金铸造企业,主要产品有工具、机电、机械及配件等类。生产的锤、镐占居临沂五金城锤、镐类产品的50%市场份额。在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机电有电机生产,小型浇水用汽油机泵、汽油机喷雾机。机械及配件类产品有摩托车生产及配件,砂轮机、饲料粉碎机,园林机械等。五金机电业的发展已使我街道的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二、服装加工。历来为凤凰岭的一大支柱产业,凤凰岭服装加工企业众多,目前已培育出“张仕”、“兄仕”等服装品牌,并承接多种品牌的服装加工。凤凰岭特种动物养殖及裘皮加工业较发达,已建起了“万华裘革”、“毳王裘革”等多个裘皮服装加工企业。凤凰岭将逐步发展壮大为新的裘皮服装加工基地。 三、潘湖狗肉历史悠久,闻名全国。产于凤凰岭街道潘家湖村,潘湖狗肉风味独特,香飘四溢,俗有“狗肉滚一滚,神仙坐不稳”之说。潘湖村家家养狗,户户从事狗肉生产,2004年潘湖村支部-赵常杰注册了“潘家湖狗肉”商标,并带头办起了狗肉加工企业,潘湖狗肉走上了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道路,2005年潘湖狗肉入选“临沂十大名吃”。 |
重沟街道 |
重沟镇,河东区辖镇,在区境东南部,东靠临沭县,西邻市经济开发区,镇政府驻地距区政府驻地18公里。辖37个行政村,人口4.4万人,总面积6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00公顷。位置优越,交通便利,327国道横穿全境,各村通上水泥路。近年来工业发展迅速,既有纺织、五金工具、食品加工等传统行业,又有建材、冷藏、饲料、石英玻璃、资源再生等新兴行业。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地瓜、水稻。拥有种植黄瓜、芸豆、西瓜、萝卜、大蒜的棚式蔬菜8000亩,杞柳面积3000亩。拥有养殖貂、狐狸、貉子等特种动物的养殖专业户3000余户,2006年最大存栏量预计可超过100万只,是鲁南苏北地区特种动物养殖名镇。 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0.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2.8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30元;财政总收入实现553万元。. |
汤河镇 |
坐落在沭河岸边的汤河镇,东与莒南、临沐两县相接,面积52.4平方公里,辖38个行政村,人口5.1万。该镇交通便利,兖石铁路、岚济公路穿越境内,程梅公路、临汤公路贯穿全境,乡村公路四通八达,通信设施先进,电力资源丰富,全镇东有沭河相依,中有汤河贯穿、南有义相河经过,众多的河流孕育了汤河这块肥沃的冲积平原,也培育出了一批高产高效农业项目。全镇因盛产杞柳、沂州木瓜及各种优质苗木花卉被喻为“杞柳之乡”、“沂州木瓜之乡”、“苗木花卉之乡”等美誉。 农业步入规模、优质、效益化发展之路。全镇本着调大、调优、调出高效的原则,立足地方传统优势,接力抓好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先后通过示范引导、政策扶持、全面实施壮大龙头企业、规模开发生产基地、联系千家万户抓发展的战略,现培植起柳编企业86家,年实现出0货值3.5亿元,种植杞柳2万亩,柳编从业人员达2.5万人。通过建立苗木花卉协会,扶持了全镇百余名栽培、销售大户,并与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联姻,积极推广优质品种和开拓销售市场,使全镇发展起果树苗木6000亩、花卉2000亩、木瓜1000亩,形成了东部苗木花卉争艳,南部柳编加工成片,中部木瓜飘香,北部谷粮满仓的种植格局,初步构筑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态势。 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全镇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软硬发展环境,积极为企业搞好服务,广泛利用外资嫁接改造地方传统产业,借助外力激活全镇经济的发展,先后培育起华盈工艺、万隆工艺、新新工艺、鸿丰食品、永丰纸业、蒙珠机械、富源铸造等大批龙头骨干企业,发展起张庄于屋柳编、故县三车、洽沟食品三个工业聚集区,形成了柳编、五金、三车、食品、翻砂铸造五大骨干主导产业。目前,全镇私营企业已达172家,规模以上企业已达11家,外贸自营出口企业17家,年实现自营出口创汇4.5亿元,发展起年产值过5000万元企业3家,过亿元企业2家,全镇今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13亿元。. |
八湖镇 |
八湖镇共有31个行政村,31000人。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立足当地优势,不断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上连国际市场,下连基地农户,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被称之为“八湖的路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全镇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蔬菜脱水加工业异军突起,蔬菜脱水加工企业达近百家。呈现出较大的规模优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一)传统的蔬菜种植优势。该镇群众素有种植蔬菜的传统,目前全镇种植大蒜8000亩,大葱、大姜等6000余亩,大麦苗2000亩,同时带动辐射周边江苏、安徽以及本省20多个市、县(区)、乡镇蔬菜基地,金刚岭上有万亩藕塘,盛产莲藕莲籽。 (二)蔬菜加工企业密集。全镇已建成较大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30多家,蔬菜脱水加工企业拥有烘干炕道250条,FD高档蔬菜加工生产线23条。糖姜加工厂56家,规模和效益均居同行业首位,被誉为“蔬菜脱水加工第一镇”。拥有大林、大鹏、万全、中霸、齐创等几大龙头和出口创汇企业,其中正在运作上市的大林食品有限公司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5200万元,上交税金980万元。. |
郑旺镇 |
郑旺镇位于临沂市河东区驻地东部 25 公里处,地处莒南、临沭、河东三县区交界,总面积 81.4 平方公里,辖 63 个行政村,共 6. 2 万人,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兖石铁路及省道岚济公路横穿中部,且有火车站一外,驻地距临沂飞机场 25 公里,东接岚山港、连云港、日照港三大港口,均不超过 100 公里,镇内 35. 8 公里主要交通道路全部硬化。 物色特产:郑旺镇地处平原,土地肥沃,耕地面积 7. 6 万亩,粮食生产主要以小麦、水稻为主,是临沂市优质稻麦生产基地,年总产量 3600 万公斤,经济作物主要有大蒜、白柳条、苗木花卉、蔬菜、优质果品等。目前,拥有绿色无公害大蒜 1 万亩,杞柳 1 万亩,被誉为“大蒜之乡”、“杞柳之乡”,并建有 2500 亩的花卉苗木基地,年产鲜切花 3500 万枝,盆花 29000 盆,被列为山东省科普示范基地,新发展罗氏沼虾面积 500 多亩, 800 个养殖专业户,年出栏鸡、鸭等家禽 35 万只,猪、牛、羊等 4. 3 万只(头),以蓝狐、貂等为主特种动物 4.3 万只,养殖业年产值达 8600 万元。 民营经济:全镇已发展个体工商户及民营企业 1520 家,建有六个民营工业园区,已形成了酱菜、蔬菜保鲜、精米加工、铸造、工艺柳编、装饰材料、胶合板等支柱产业,产品达 7000 个品种。其中:鲁虹保鲜厂、东联铸业有限公司、片山食品、龙骨装饰材料等产业已成为郑旺镇经济发展的亮点。 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镇驻地两侧已建成 25000 平方米沿街商业楼, 200 余家个体工商户进驻经营。全镇基础设施完善, 5000 门程控电话及移动电话信息网络配套齐全,建有 13000KVA 变电站一处,电力供应充足,全镇社会安定,治安状况良好,建立了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法律服务保护体系。. |
刘店子乡 |
刘店子乡在区境东北部,距区政府驻地25公里,总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2667公顷,辖20个行政村,共3.1万人。地处平原,东靠沭河,省道汶(疃)泗(水)公路穿越北部,距日照港96公里。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有万亩花生、万亩蔬菜、万亩大蒜。 2005年,全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8.04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完成农业总产值1.97亿元,增长3%;工业总产值6.07亿元,增长31%;财政总收入63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319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