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漕社区简介
涧漕社区地处成灌公路两侧,辖11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2450人,暂住人口3217人,社区幅员面积1.3平方公里,辖区内生产经营企业10家。建立健全党支部、居委会、调委会、治保会、民政办、社会事务与计生办、经济委员会、居民议事会、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劳动保障站、居民代表等项工作机构,工作运转正常。
两委会成员7人,社区工作人员11人,其中大学生两名。2005年按上级要求,涧漕村党支部演化为涧漕社区党总支。涧漕河村演化成为涧漕社区居委会。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10106025 | 610036 | -- | 查看 涧漕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侯家社区 |
侯家社区基本情况 侯家社区是成都市金牛区西华街道所辖九个涉农社区之一,界于成灌路与沙西线之间,全兴路、侯罗路贯穿全境,整个社区幅员面积1.5平方公里,共有8个居民小组,先住户850户,2321人,常年外来流动人口6300余人,社区党总支下设4个党小组,现有党员99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有居民代表51名、居民议事会成员24名。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深入推进,社区1、2、8个居民小组以及3、4组部分居民被拆迁,共有296户1041人于2010年9月安置到“兴盛世家”居住。 2013年12月——2014年1月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侯家社区党总支、居委会两委成员共7人(其中党总支委员5人)。社区于2005年10月组建成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成都金桥通商贸有限公司”。并于2009年12月建立了侯家社区公共服务站,为辖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使社区成为集综合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党团活动室、中老年健身娱乐为一体的服务中心。 社区建立了一支治保巡逻队,有巡逻队员10名,治保巡逻训练有素,确保一方平安。社区全体工作者在上级街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热情周到的服务,团结奋进,负重拼搏,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群众的利益,努力构建一个文明祥和、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 2014年年初,对社区女满55周岁、男满60周岁的老年人进行二次以上免费体检、健康咨询服务,对社区育龄妇女进行2次以上免费妇科检。对社区女满55周岁、男满60周岁的老年人(已征地农转非的除外)购买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减轻社区老年人大病住院医疗费用负担。 |
富家社区 |
富家社区是成都市金牛区西华街道所辖社区之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北角,距三环路交大立交桥2公里,前靠沙西线,后傍府河水,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社区,社区幅员面积1.6平方公里,全辖区共9有个居民小组,720户,常住人口共2400人。 富家社区党总支下设9个党小组,党员86名(其中女性18人,男性68人;社区两委会现有成员7人,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4人)居民代表51名、居民议事会成员33名。 社区曾荣获“全面工作先进单位”“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先进党组织”“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文化体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司法、维稳、防邪、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是集城镇、农村共同建设的城乡一体化涉农社区。 |
兴盛社区 |
兴盛社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北紧靠三环路方向,北近西华大道、南靠成灌路和成青快铁重点通道交汇处。全辖区共有6个居民小组,辐员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企事业占地及征地共计1300余亩,现可耕地面积48.23余亩,全社区总户数570户,总人口1925人。曾荣获“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武装、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和“国土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是集城镇、农村共同建设的城乡一体化涉农社区。 社区设立党总支1个,居委会成员共7名,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4名,中专文化程度1名,全社区现有党员共80名,社区深入开展了“五好”、“双评”和“创先争优”活动活动,班子团结,作风扎实,学习认真,努力实践“-”重要思想。加强议事会民主建设,建立健全基层民主集中制和党内民主制度,加强党基础组织建设。 为进一步认真做好基层组织工作,社区每月20日按时组织全体党员进行学习,并坚持考勤制度。每半年进行一次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提高社区服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提高群众满满意度。 |
跃进社区 |
成都市金牛区西华街道跃进社区,2005年7月之前,称跃进村,原有10个生产组,之后,由村改居,跃进村更名为跃进社区。2008年区划调整前属金牛区金牛乡所辖,之后划归新成立的西华街道。 辖区面积1.86平方公里,现有8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35栋,住户7645户,常住人口4588人,流动人口12127人,辖区单位26个,其中机关单位2个,学校4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20个,个体商业网点114个,有志愿者队伍6支200人。 |
青杠社区 |
青杠社区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部,西华大道东西横贯其中,北临府河,南接三环路,东靠华侨城欢乐谷,西与瓦子、兴盛社区毗邻,幅员面积1.65平方公里。距成都市中心9公里,属成都市一圈城范围。社区下辖9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878户、2764人。随着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推进,社区目前有600余亩土地被征用,涉及农转非人员600余人;750余亩土地进入土地综合整理,集中安置居住人员1300余人。社区全年土地流转收益544万元,辖区企业年入库税金220万元,年人均纯收入7500余元。 |
瓦子社区 |
瓦子社区位于成都市成都市金牛区西南地带,紧靠三环路北近西华大道,南靠成灌路,占地总面积0.96平方公里。2012年,社区社区常住人口550户,2215人,人均经济12050元,集体经济组织345.9万元。共计7个居民小组。社区共计党员82人,四个党小组。通过选举出了21名居民议事会成员、40名居民代表陆续召开了党员大会、居民议事会和居民代表大会。社区自2005年村改居以来,先后获得“安全隐患整治暨危化品监管先进单位”、“成都市金牛区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社区”、“平安社区”等荣誉称号。 |
涧漕社区 |
涧漕社区简介 涧漕社区地处成灌公路两侧,辖11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2450人,暂住人口3217人,社区幅员面积1.3平方公里,辖区内生产经营企业10家。建立健全党支部、居委会、调委会、治保会、民政办、社会事务与计生办、经济委员会、居民议事会、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劳动保障站、居民代表等项工作机构,工作运转正常。 两委会成员7人,社区工作人员11人,其中大学生两名。2005年按上级要求,涧漕村党支部演化为涧漕社区党总支。涧漕河村演化成为涧漕社区居委会。 |
金牛社区 |
金牛社区概况 成都市金牛区西华街道金牛社区位于驰名中外的金牛宾馆旁,横跨成 灌公路两侧,北临茅草堰河、南临四斗渠、西与涧漕社区接壤,东靠 跃进社区,社区幅员面积1.5平方公里,社区居民小组6个,常住人口 960户、2600人(包括农转非人员),流动人口800余人,辖区单位12个, 其中机关单位1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11个。物管院落3 个(金牛西苑、金牛宾馆家属区、西城上域),非物管院落(50户以 上居民散居院落)1个(伊金苑院落)。 目前,社区有6个居民小组已完成统征,征用土地共1000余亩,涉及农 转非人员1600余人。金卉苑安置人员260余人,金科苑安置人员80余 人,兴盛世家安置人员1200余人,河滨森邻安置人员400余人。2012年 社区实现集体经济收益1770余万元,完成地方税收600余万元。社区主 要有兰成渝、宏天电传、蓝灵集团等10余家企事业单位。 社区两委会成员7人,党小组6个,党员101人,居民代表65人,议事会 成员25人,居务监督委员会5人,理财小组4人。 近年来,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宗旨,充分发挥了社区 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和0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积极带领广大 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到“我为北改建功立业”、“我为北改快推项目 年作贡献”等活动中。几年来,社区先后荣获各种荣誉30余件。其 中有:成都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成都市司法局、成都市民 政局授予《成都市民主法制社区》;成都市教育局授予《成都市示范 社区教育工作站》等等。 社区成功创建了“无-社区、区级平安社区、市级文明社区、民主 法制示范社区”等。 |
金罗社区 |
金罗社区是成都市金牛区西华街道所辖社区之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北角,距三环路交大立交桥3公里,前靠沙西线,后傍府河水,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社区,社区幅员面积1.33平方公里,其中企事业占地共计1500余亩,现可耕地面积300余亩,社区办公室面积1200平方米,有工作人员13名,已组建起党组织、居委会、集体经济合作社为主体的社区组织体系。全辖区共9有个居民小组,710户,2500余人。 金罗社区党总支下设9个党小组,党员81名(其中女性31人,男性50人,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15人, 社区两委会现有成员7人,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4人。)、居民代表57名、居民议事会成员31名。 社区曾荣获“全面工作先进单位”“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先进党组织”“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文化体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司法、维稳、防邪、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是集城镇、农村共同建设的城乡一体化涉农社区。 |
西华大学社区 |
西华大学是2003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四川工业学院和原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2008年9月25日四川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西华大学。四川工业学院的前身四川农业机械学院建于1960年,是国家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在当时全国7个大区分别布点所建立的综合性农业机械学院之一,1978年被四川省政府列为省属重点大学,1983年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 学校现有校本部、彭州校区、人南校区、安德校区。校园面积近3000亩。校本部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毗邻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区,西依望丛帝乡、扬雄故里,岷江水自都江堰而下从校园蜿蜒流过。校园环境大气优雅,植被葱郁,景色宜人,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环境,是成都市园林式单位和四川省绿化先进单位,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基于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校园网为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以及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营造了良好的数字环境,校园网主干4.5G,教务管理、党政办公、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后勤服务等均实现网络化。图书馆藏书及电子文献总量362万册。 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学校现有22个学院,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具有11个领域),73个本科专业,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6万余人,研究生1500余人。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招生,并招收空军国防生和乒乓球、健美操、跆拳道高水平运动队学生。具有面向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并有一批享受国家和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和教授。学校现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780余名。 学校以“求是、明德、卓越”为校训,传承“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优良办学传统,坚持“教学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确立了培养“具有高尚的人格素养、强烈的责任意识、扎实的实际能力、奋进的改革精神的优秀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始终以人才培养为办学的根本任务,激励追求学术卓越,坚持内涵发展,提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育具有西华特色的校园文化和学术精神。 学校重视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一、二课堂互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增强。近三年来,我校学生在“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比赛”、“机器人足球大赛”等国内外重大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159项,省级奖362项。在国家级大学生体育竞赛中荣获团体冠军19个,个人冠军13人次;荣获第2届亚洲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团体季军1项,个人冠军2项、亚军1项;荣获第九届全国大-会跆拳道项目铜牌两枚;啦啦操队荣获世界啦啦操锦标赛第6名,先后受邀参加2008年-、2010年广州亚运会以及201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学生的实干和创新精神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学校拥有5个国家级和14个省级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8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专业,2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6个省级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重点学科和1个省重点培养学科,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2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校重点研究中心;54个研究所、检测中心。 学校坚持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参与或承担了多项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八五”至“十二五”重点攻关项目、重大专项和部省级重点科研课题,以及大量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近年来,学校在现代制造技术、流体机械、信息技术、新材料研究、汽车清洁能源技术、生物技术、区域经济等领域获得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和近30项科技进步奖与哲学社会科学奖。 学校重视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同北美、欧洲及亚洲的3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韩国、泰国的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有效开展了师资培养、合作科研、学术交流、学生交流等活动。 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各类建设人才17万余名,已经成为四川省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重要基地。学校正在深化改革,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创新,在学科上办出特色,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西部大开发和四川省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