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禧路社区东至星汉路,南至群星路,西至星辰路和交大路,北至九里堤西路,社区面积0.80平方公里,居民户5900户,居住人口16000余人,社区居民院落18个,144栋,354个单元。驻社区单位有5个,学校1所,幼儿园3所,社区商业店铺600余家。社区党委下设3个二级党支部,每个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63名,居委会下设5个居民小组。社区本届居民代表和单位代表共66人。
社区坚持“以人为本、和谐邻里、服务居民”为宗旨。“上为政府排忧,下为群众解难”。居委会下设居务议事委员会、居务公开领导小组、居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社区自治组织。负责辖区的党员管理、社会治安、人民调解、民政事务、计划生育、劳动保障、劳动就业、城市管理、科教文体、工会等工作,并组织开展好居民自治工作。
社区地圵:星辰东一街6号
邮政编码:610031
办公电话:028-87624364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10106035 | 610036 | -- | 查看 康禧路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康禧路社区 |
康禧路社区东至星汉路,南至群星路,西至星辰路和交大路,北至九里堤西路,社区面积0.80平方公里,居民户5900户,居住人口16000余人,社区居民院落18个,144栋,354个单元。驻社区单位有5个,学校1所,幼儿园3所,社区商业店铺600余家。社区党委下设3个二级党支部,每个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63名,居委会下设5个居民小组。社区本届居民代表和单位代表共66人。 社区坚持“以人为本、和谐邻里、服务居民”为宗旨。“上为政府排忧,下为群众解难”。居委会下设居务议事委员会、居务公开领导小组、居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社区自治组织。负责辖区的党员管理、社会治安、人民调解、民政事务、计划生育、劳动保障、劳动就业、城市管理、科教文体、工会等工作,并组织开展好居民自治工作。 社区地圵:星辰东一街6号 邮政编码:610031 办公电话:028-87624364 |
西南交通大学社区 |
西南交通大学社区组建于2010年12月28日,是在原九里堤中路社区和西南交通大学家委会的基础上合并而成。社区地处成都市西北方向,东临府河,西傍交大路,北靠群星路,南依二环路,总面积1.55平方公里,居民住宅楼172幢,408个单元,居住户近9000户,人口32900余人,辖区单位有: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燃气公司九里堤加气站、九里堤生产资料市场等单位。并有闻名遐迩的“三国遗址”和众多的“三国传奇故事”,是一个历史文化比较厚重的社区。 社区坚持“以人为本、和谐邻里、服务居民”为宗旨。“上为政府排忧,下为群众解难”。社区现有党员112名,下设三个支部。社区划分为8个居民小组,居委会下设居务协商议事委员会、居务公开领导小组、居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居民代表常务理事会等社区自治组织。负责辖区的党员管理、社会治安、人民调解、民政事务、计划生育、劳动保障、劳动就业、环境卫生、科教文体、老龄工会、市民教育及其它社会0、保障、教育、管理等工作,并组织开展好居民自治工作。 |
星河路社区 |
星河路社区东至星辰路、南至交桂路﹑西至交大路、北至长青路,管辖总面积0.25平方公里;辖区总户数4860户,总人口1.2万余人,住宅小区19个、103栋、323个单元,社区内有大小单位﹑商家店铺500余户,其中有金牛区人民法院、千佳大厦、凯德广场(沃尔玛)等单位。 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为宗旨,“上为政府排忧,下为群众解难”,负责本辖区内的社会治安﹑人民调解、环境卫生、科教文体﹑老龄工作和其它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好居民自治;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民政事务、计划生育、社会劳动保障、就业等工作等。 九里堤街道社区锦西公共事务服务站星河路社区工作小组负责本社区的民政事务、计划生育、劳动保障等公共事务服务。 社区地址:金牛区九里堤星辰路西一街7号 邮政编码:610031 办公室电话:028-87626522 |
九里堤北路社区 |
九里堤北路社区基本情况简介 九里堤街道北路社区成立于2001年12月,社区位于成都市西北二环路外侧,东邻群星路,西至九里堤西路,北临府河,南至星汉路,社区面积0.65平方公里,可绿化面积0.15平方公里,居民共4480户,户籍人口7186人,社区总人口约19280余人。 社区“两委”专职成员共6名(4名女性2名男性),全部是大专文化程度,平均年龄38岁,社区公共事务服务站工作人员4人,社区下设5个居民小组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民调解、城管卫生、文体教育、妇女与计生5个工作委员会,社区低保户14户18人、残疾人24户24人,社区内2009年至今新增下岗失业人员86名,安置再就业86名,60岁以上老年人786名,其中90岁以上老人13名,社区内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总数540余人。九里堤北路社区座落于九里堤星月西街8号和睦园内文化活动中心二楼,活动中心占地8亩,建成有中心办公室、书画培训室、多功能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舞蹈室、创意中心、摄影室、休闲茶廊、棋牌活动室、室内外健身场地、表演舞台、石刻文化艺术墙、家庭时尚书吧、摄影者吧、养鸟协会等群众活动服务场所与协会阵地,建筑面积达500余平方米,在一楼设置有公共事务服务站、警务室等服务场所,可以为辖区居民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服务。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在“两委”班子的领导下,经过几年的建设,确立了以建设“文化教育型和谐社区”为主题的社区建设思路,在各条战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多年来相继被评为金牛区民主法制示范社区、金牛区社区建设示范社区、金牛区文明社区、2004成都十大年度社区、金牛区“双优”示范社区、金牛区三星级和谐社区、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成都市文明社区、成都市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示范点、金牛区社区家庭教育示范点、四川省红旗妇联、工会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金牛区防邪达标单位、全国优秀流动人口计生协会、成都市标准化志愿者服务站、金牛区十佳社区、成都市和谐社区等荣誉称号,社区各项工作成绩突出,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省市区各级领导经常到社区检查调研工作,全国各地、省内外兄弟社区代表团经常到社区参观、学习。2004年10月和2005年6月前党和国家领导人-副总理、中央政法委书记-同志分别对社区各项工作进行了视察。 社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社区得到了完美融合,具有“九里堤”地名遗址的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座落在社区风情港内,现存堤埂遗迹38米,旧时九里堤从现存遗迹处一直延伸至今北门龙王庙,长达九里,此即九里堤得名之故。九里堤原名糜枣堰,始建于唐代乾符年间(公元874-879年),其时成都尹、剑南川西节度使高骈在修筑罗城时,新凿护城河,使郫江改道,由于成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防止护城河水倒灌,故筑此堰以防水患。九里堤又名刘公堤、侍郎堤,宋初洪水冲垮堤防,成都遭水灾,宋太祖赵匡胤派刘熙古任职成都太守,重建防洪大堤,大堤长达九里,工程浩大壮观,时称“九里长虹”,因刘熙古曾任兵部侍郎,故后人又称此堤为“刘公堤”、“侍郎堤”。九里堤亦名“诸葛堤”,这是清代中叶以后出现的称呼,其原由则是“蜀人每事好归诸葛亮”,清朝末年在堤上建有“诸葛庙”,此庙规模不大,系木质穿逗结构建筑,20世纪90年代西南交大迁址成都,需修建铁路专线,拆去大部份,其余建筑因年久失修,坍塌拆除。1985年1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便于社区居民和来宾了解九里堤的历史,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关心支持下,在社区文化教育活动家中心内设置了石刻文化艺术墙,再现成都治水的历史和九里堤的历史,深受广大来宾和社区居民的好评。北路社区内有电子科大九里校区、九里堤小学、金苹果幼稚园、成都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国家重点乒乓球运动技术学校、成都市航空航海模型运动学校,毗邻西南交大、锦西中学、锦西外国语小学,文化教育资源十分丰富。社区两委班子立足社区实际,以创建“文化教育型和谐社区”为主题统领社区各项工作,充分整合社区文化教育资源,在社区内组织了多支文体活动队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极大地推动了社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建设,使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在社区内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