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道堰社区隶属武侯区双楠街道,是由菊乐路社区和七道堰社区合并成立,位于武侯区东南面,面积0.525平方公里,街道12条,企业144家,居民院落62个,居民楼168栋,常住居民10717户,人口1.8665万人。内有驻区单位30多个,学校2所。七道堰社区。
辖区范围:北至菊乐路,与百花社区接壤,南起高升桥路,与广福桥社区相望,东起一环路西一段,西至双元街,广福桥北街,与少陵路社区和碧云路社区辖区相望。
社区服务内容:党群管理、组织机构、社会事物管理、社会综治管理、环境卫生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文化教育、社会保障。
二、组织机构
1、社区党总支部
2、社区居委会
3、社区工作站
4、社区警务室
三、人文
我社区所辖两所学校:成都市无线电工业学校、成都市轻工职大,并紧邻成都体育学院,文化氛围浓厚。
四、自然地理
社区北起一环路西一段,南到双元街,东起大石西路,西到高升桥路,交通、邮电、通讯,快捷发达。社区人口众多,商业兴旺,有良好的居家环境及人性化的社区服务管理体系。
五、社会经济
社区所辖企业30余个,包括两所证券交易所,事业单位3个、国家机关1个。社区店铺林立,商业繁荣。
六、社区特色
社区在争先创优活动中, 以“构建快乐生活、快乐小区”的实践载体为主题,以“爱心驿站”的相互关爱理念为互助平台,让辖区群众愉悦轻松的心情来面对生活,并参与到社区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来。社区还筹建了“爱心超市”打-心家园。关注社区的-,从低保户到残疾人,从“4050”下岗失业人员到孤寡老人,为社区居民寒冬问暖,酷热送凉。
为了进一步为社区老年人服务,社区还在辖区内建立了“三个幸福”项目:幸福相伴养老互助协会、幸福乐园文化活动中心、幸福热线居民服务中心。积极的为老年人提供多方面,全方位的互助互爱活动。
七、文化生活
社区文化生活丰富,文艺组织众多,多次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并多次经电视媒体转播,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社区坚持轻体育运动推广,于2007年建立了轻体育俱乐部,充实群众社生活,使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都有较大提高,社区服务功能日趋完善。2012年社区还成立了“一家亲”志愿服务队艺术团,向居民提供了更全面的体育文化服务。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10107008 | 610041 | 028 | 查看 七道堰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广福桥社区 |
广福桥社区东起成都市武侯区高升桥东路,西至高升桥路,北起一环路南四段,南到广福桥路。属于双楠街道办事处管辖,面积0.44平方公里。社区常住居民5614户,人口18297多人,居民院落24个,驻区单位64个,是武侯区人民政府第二办公区及区-,四川移动公司,红牌楼小学,武侯区人民医院等,大型超市,社区交通十分方便,是理想的商贸和人文居住地。 |
七道堰社区 |
一、七道堰社区隶属武侯区双楠街道,是由菊乐路社区和七道堰社区合并成立,位于武侯区东南面,面积0.525平方公里,街道12条,企业144家,居民院落62个,居民楼168栋,常住居民10717户,人口1.8665万人。内有驻区单位30多个,学校2所。七道堰社区。 辖区范围:北至菊乐路,与百花社区接壤,南起高升桥路,与广福桥社区相望,东起一环路西一段,西至双元街,广福桥北街,与少陵路社区和碧云路社区辖区相望。 社区服务内容:党群管理、组织机构、社会事物管理、社会综治管理、环境卫生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文化教育、社会保障。 二、组织机构 1、社区党总支部 2、社区居委会 3、社区工作站 4、社区警务室 三、人文 我社区所辖两所学校:成都市无线电工业学校、成都市轻工职大,并紧邻成都体育学院,文化氛围浓厚。 四、自然地理 社区北起一环路西一段,南到双元街,东起大石西路,西到高升桥路,交通、邮电、通讯,快捷发达。社区人口众多,商业兴旺,有良好的居家环境及人性化的社区服务管理体系。 五、社会经济 社区所辖企业30余个,包括两所证券交易所,事业单位3个、国家机关1个。社区店铺林立,商业繁荣。 六、社区特色 社区在争先创优活动中, 以“构建快乐生活、快乐小区”的实践载体为主题,以“爱心驿站”的相互关爱理念为互助平台,让辖区群众愉悦轻松的心情来面对生活,并参与到社区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来。社区还筹建了“爱心超市”打-心家园。关注社区的-,从低保户到残疾人,从“4050”下岗失业人员到孤寡老人,为社区居民寒冬问暖,酷热送凉。 为了进一步为社区老年人服务,社区还在辖区内建立了“三个幸福”项目:幸福相伴养老互助协会、幸福乐园文化活动中心、幸福热线居民服务中心。积极的为老年人提供多方面,全方位的互助互爱活动。 七、文化生活 社区文化生活丰富,文艺组织众多,多次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并多次经电视媒体转播,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社区坚持轻体育运动推广,于2007年建立了轻体育俱乐部,充实群众社生活,使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都有较大提高,社区服务功能日趋完善。2012年社区还成立了“一家亲”志愿服务队艺术团,向居民提供了更全面的体育文化服务。 |
少陵社区 |
少陵社区简介 一、基本情况:隶属双楠辖区,东起双元街,西至二环路西一段,南起双楠路,北至大石西路,由双楠街、双楠路、二环路西一段、少陵路、置信北街、广厦街、安居街、少陵横街、少陵东街、紫藤路、大石西路构成,面积0.79平方公里。社区党委、居委会设在少陵横街5号二楼。驻社区单位有省统计局、武侯区行政审批局、成都市公交公司、成都市煤气公司、高速大厦、康骨医院、少陵农贸市场等7家大型单位及一家大型卖场人人乐购物广场、一所学校武侯实验小学、41家物业管理院落,共计12100户,现居住人口23478人(其中常住人口15783人。流动人口7695人)。 二、人文:少陵社区地处著名的三国文化圈,曾是蜀相诸葛饮马驻足之处。北临杜甫草堂,美丽的浣花公园溪水潺潺,诗圣杜甫曾在这里呤诗濯笔。少陵,历史悠长,名人辈出。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少陵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宽广的道路,优美的绿化,沿街的商铺,舒适的商住楼,鳞次栉比,高耸入云,漂亮的店招,耀眼夺目的霓虹灯,衬托出日新月异蓬勃生机的少陵,它向人们昭示,少陵是最佳的投资环境,最舒适的人居环境。 三、自然:少陵社区北接一环路,南靠二环路,东临川藏线,西膀大石路,四面围绕着快捷通道,交通、邮电、通讯,快捷发达。设计美观漂亮的商住楼,高水平的物业管理,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便利的购物环境,构成优美良好的人居环境。整治后的周家桥河碧水-,柳树成荫,鸟语花香,彩蝶飞舞,潺潺的溪水像一条白色的玉带,环绕着社区流向无际的天边。 四、经济:社区遍布银行、商贸、餐饮、茶楼、酒吧、娱乐、休闲场所,人人乐购物中心、衣帽鞋一条街、尚品康河、谢记火锅、紫兰阁茶楼,店铺林林总总,街面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店家高接远送,生意红火。当夜幕降临,店铺霓虹闪烁,红绿交错,人们面带轻松愉快的微笑,携家人朋友,邀同事伴侣逛商场,品佳肴,观街景,跳街舞,穿梭于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商店、餐厅和林荫之间,空气中洋溢着醇美的酒香和人们甜美的心愿,久久不愿散去。 |
碧云路社区 |
碧云路社区地处南二环路内,位于广福桥横街6号,辖区范围:北以双元街、广福桥北街为界,南以二环路一段为界,东以高升桥路为界,西以双楠路为界。面积0.75平方公里,共有街道16条,常驻人口2.7312万人,8945户,纯居民院落2个,物管小区19个,专业市场2个,初级中学1所,6年制小学1所,目前共划定网格8个,平均每个网格管理户数超过1000户。驻区单位有:双楠街道办事处、双楠派出所、双楠中学、双楠农贸市场、广福汽配城、炎华置信等。 |
楠欣社区 |
双楠街道楠欣社区地处成都市南边,位于红牌楼北街1号,东起高升桥东路,南至二环路南四段,北以肖家河为界,西至高升桥路。社区面积约0.293平方公里,辖区常住居民6028户,人口21000余人。居民院落16个,物管小区9个,单位宿舍2个,辖区企事业单位8家。 楠欣社区组织机构:社区两委一站、一室(楠欣社区党总支部委员会、楠欣社区居委会、楠欣社区工作站、楠欣社区警务室) 楠欣社区人文:楠欣社区属于老式的,纯居民居住型小区辖区主要以府南河指挥部、干道拆迁安置、和就地农转非拆迁安置人员为主。 楠欣社区自然:楠欣社区交界处(北边)肖家河。 楠欣社区经济:楠欣社区范围内主要经济企事业单位8家(西川中学、联谊幼儿院、鲁能加气站、天丰公司、红牌楼商业城、蓝宏酒店、和润商务酒店、滨河酒店)和261家小型商家店铺构成。 楠欣社区特色:社区坚持以“树立团队精神、服务凝聚群众”为目标,使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有较大的提高,社区服务功能日趋完善。辖区内居民大局观强,居民和谐团结凝聚力战斗力强,参与性高;为构建“平安社区”环境建设 “文化体育型”的新型社区努力。 文化生活:社区充分利用辖区文化资源的优势,居民群众参与性强,党、团员、居民群众奉献精神高的特点优势;社区文化生活主要有(太极拳、太极剑、老年歌唱队伍、航摸、书法、画画、现代舞、民族舞、棋牌、扇舞、手工艺、老年健身操) |
百花社区 |
百花社区成立于2001年12月31日。是成都市武侯区双楠街道办事处下辖社区。所辖面积0.62平方公里,共有住户6465余户,人口1.5万。 管辖范围东靠一环路西一段,南邻菊乐路,西以双元街清水河为界,北以大石西路相割。是一环路西一段外侧的城市人口密集区域。 社区内有驻区部队总参57所、成都空军地勤接待站、38分部三个单位,医院一所,居民院落31个,11条街道,幼儿园2家。 社区按照全面覆盖的原则,以街为条、院落为块,工作量饱和为度,把区域内6000余套房子和街面划分为5个管理网格,将社区两委一站和流管站人员整合为12人的社区综合服务管理队伍。他们既是人民调解员,法制宣传员、信访代理员、综治维稳信息管理员、又是流动人员信息采集员、民情专递员、社会事务服务员、实现社区综合服务员“一岗多职、一员多能”的目标。以提高队伍总体效能,综合服务管理员“下沉”到网格中,形成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中、事在网中”的责任片区包干负责制。他们负责联系每一个院落民情代表议事会成员、院落自治管理小组成员、门卫、楼幢长、居民骨干、从联系中了解外来人员基本信息,做好责任片区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并发动社区党员、驻区单位和群众参与群防群治、收集社区民情民意等工作,从而形成了社区“工作站”—网格综合服务管理员---院落群众“齐抓共管”、广泛参与群防、群治、群管格局。 社区坚持以“服务群众、凝聚民心”,打造设施优、功能强、专业化的新型城市社区为目标,使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文化程度都有较大提高。社区服务功能较大完善。提出了“物管进社区”的工作思路,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密切了党联系群众的血肉联系,社区着力构建“零发案”、小区,并努力打造成都市文明社区和全国和谐社区。 通过各种不懈努力,在广大居民群众和驻区单位大力支持下,先后评为成都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示范社区”,成都市劳动保障监督网格化管理工作达标“优秀网格”,武侯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武侯区“安全生产先进社区”,武侯区“平安社区”,“武侯区充分就业社区” 武侯区“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现正在创建成都市文明社区和全国和谐社区。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