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贵阳 >> 花溪区 >> 青岩镇 >> 摆托村

摆托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摆托村谷歌卫星地图)


摆托村简介

  摆托村位于青岩镇东北角,距镇中心3.5公里,全村总户数为239户,总人口1069人,由10个自然村寨,9个村民小组组成;党员人数33人,其中,男29名,女4名,35岁以下5名.全村少数民族占79﹪,汉族占21﹪;支部共有0党员33人,积极分子2人,是一个少数民族行政村。我村支部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习贯彻-精神为主线,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重点,按照街道党工委的要求和部署,紧紧围绕“创优秀党支部建和谐新农村”工作目标,不断加强新时期党支部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全面实施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人口总数:978人 农业人口:968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3.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9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大米、蔬菜 名特产品:大米 办公所在地:摆托村大寨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111101 550025 -- 查看 摆托村谷歌卫星地图

摆托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摆托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东街社区

  东街社区地处青岩镇镇中心及主要交通要道,辖区面积0.5平方公里,有汉族,布依族,苗族,多数为汉族,以非农业人口居多,旅游主要产品有卤猪脚,豆制品,玫瑰糖、米豆腐等,有3个文物保护建筑(寿佛寺、文昌阁、东城门),有驻镇的七站八所:卫生院、税务所、派出所、镇政府、运管站、林业站、工商所、信用社、水厂、邮政所、电信等。我们东邻歪脚村,南邻南街村,北邻明清社区,西邻西街村。      --人口总数:3144人 农业人口:644人 非农业人口:2500人   --行政区面积:0.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12 生产总值:4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旅游业 名特产品:豆制品,卤猪脚,米豆腐,玫瑰糖等 办公所在地:交通路240号   

明清社区

  明清社区党支部位于青岩镇的中心,占地0.92平方公里,住户625户,共1987人。我社区党支部有书1人、委员3人、共有43名党员。社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在贵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深厚、文物古迹丰富、商贾云集、人文荟萃。古建群保护完好,融中西方文化于一体,汇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军事文化、革命文化于一地,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是一个多元文化汇集的社区。   明清社区内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古城门、古寺庙、古牌坊以及居民,体现出浓郁的古建筑特色,使社区充满了多元文化的强大魅力。 由于我社区地处古镇中心,是旅游开发的中心地带,共有旅游景点9处,古驿道一条街,进一 步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积极培育和壮大文化市场。近年来,社区引进开设了民俗博物馆、民族民俗文化风情表演、茶艺馆及贵州紫袍玉带石雕厂等,为青岩的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要素。 对青岩闲置的国有资产特别是古寺庙,要加以整合,加快开发建设进度。修复的古戏楼,可以组织上演传统的大寨傩戏、花灯面具舞等,以地方文化品牌产业推出。借助古镇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四教”并存独特的宗教文化背景,打造集文物展示、文化交流、养生论道、艺术表演为一体的文化项目,形成以活动探索历史,以历史演绎古镇的文化产业。培养精品旅游饭店、特色餐饮和休闲娱乐等品牌,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档次和规模。对青岩旅游产品要加大开发力度,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的艺术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民族服饰、民族装饰、民族乐器、民族手工艺品等具有民族特色,同时兼有观赏性、实用性和纪念价值的文化商品。社区以生态文明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沿街商户、辖区内各部门的“门前三包”进行监督和管理,全面改善社区旅游环境和居住环境,加强《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宣传与学习,以此带动广大居民创建生态文明意识。 从抓宣传工作入手,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社区居民、及驻地单位的宣传教育,围绕搞好创建生态文明社区活动,开展关于环境污染的宣传活动,真正让“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思想意识深入群众,努力营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家家有责的社区氛围。进一步完善辖区户籍居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增强社区居民的责任感。定期调动社区低保者队伍,打扫社区公共环境卫生,对乱贴乱画进行清理,使旅游主干道整洁美观。 社区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组织机构。      --人口总数:2081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2081人   --行政区面积:0.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13 生产总值:6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旅游业,手工制作业,餐饮业 名特产品:鸡辣椒,卤猪角 办公所在地:青岩镇书院街   

山王庙村

  山王庙村位于东城门外,全村有5个村民组,4个自然村寨,总占地约1.2平方公里,总户数205户,总人口753人,其中:布依族、苗族占50%,田约699亩,土约698亩。   自然资源优势   山王庙村土地平坦,土地资源总共1397亩,森林覆盖率很高,占80%以上,有许多原生态的森林覆盖区,有千年的古树,几百平方米的山丘,还有一些丰富的矿产资源。 地里条件优势 山王庙村位于青岩镇东北角,距镇中心3.5公里,我村离古镇中心较近,古镇旅游的发展能很好辐射到我村,成为发展旅游后备开发资源,还有丰富多彩的古镇文化。党支部基本情况 党员人数23人,其中,男19名,女4名,35岁以下1名,35至50岁12名,50岁以上10名。   --人口总数:767人 农业人口:761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2.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05.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5 生产总值:1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旅游、种植 名特产品:米酒 办公所在地:山王庙大寨   

新哨村

  一、基本情况 新哨村位于青岩镇南面,与青岩古镇相距1公里,东与青岩镇思潜村相接,南接正在开发中的惠水县长田工业园区,西抵本镇谷通、达夯,北邻青岩南街,有汉、苗、布依等民族村。全村人口2190人,595户。   二、资源优势   (一)自然资源优势新哨村土地平坦,土地面积2880亩,全村主要以果树栽培、种养殖业为主要产业。   (二)地理条件优势 原210国道现改为101省道贯穿我村南北,是我市通往惠水、长顺、罗甸、平塘等县的主要交通要道,本村到达青岩古镇只需2分钟,到达花溪15分钟,贵阳40分钟,交通十分便利。   (三)民族文化优势 全村布依族、苗族约占70﹪,蕴含了多彩民族文化,各种民族歌舞,风 俗各具特色,民族文化底蕴丰富。      --人口总数:2190人 农业人口:2181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7.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8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穿青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新哨组,小山组,竹林湾组,塘夫寨组,龙井沟组,大坡组 生产总值:19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杨梅,黄花梨 办公所在地:新哨组   

思潜村

  思潜村位于青岩古镇东南部,东与惠水县大坝乡民合村相连,南与惠水大坝乡民合、长田乡龙泉村相连,西与本镇新哨村相连,北与本镇摆早村、黔陶骑龙村相连。   思潜村总面积10.1平方公里,距青岩镇7公里,是青岩镇边远村之一,总人户658户,总人口3063人,土地2070亩,有汉、苗、布依族三种民族居住在罗屯河上中下游的河两岸,分九个自然村庄,12个村民小组,这里居低洼河谷地带、群山怀抱、水资源非常丰富、广阔的田野中罗屯河像巨龙般的从中穿过。这里的人们极为勤劳,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市区镇及有关单位的扶持下,思潜以常规发展为以菜菜稻、稻菜菜为主生态农业,使人民生活生产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使之发展到今天的思潜村次早熟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人口总数:3063人 农业人口:2996人 非农业人口:67人   --行政区面积:10.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7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12 生产总值:1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茄子,南瓜,西葫芦,红觅菜,豇豆,辣椒等 办公所在地:罗屯   

达夯村

  达夯村位于花溪青岩镇2公里处,是一个以汉、苗、布衣多民族的行政村,我村在发展传统农业种植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发展农业经济,我村是一个蔬菜种植村,主要以豇豆、黄瓜、豌豆尖、雪里红为主,并成立达夯村蔬菜协会一个,成为贵阳市主要蔬菜。   农业产业发展   1、发展蔬菜产业 充分发挥我村现有种植条件,村里认真组织科技蔬菜种植,积极鼓励和发动群众种植多种特色蔬菜,在青马路沿线主要扩大豇豆、黄瓜,在其他地块重点种植雪里蕻、豌豆尖,力争种植面积2400亩。为了打好蔬菜品质,计划种植豇豆500亩、黄瓜500亩、豌豆尖500亩、雪里红500亩、莴笋100亩、白菜100亩、香葱100亩、花菜100亩,形成蔬菜种植基地,增加农民收入。   2、扩大土地关黑山羊养殖规模,引进先进科学养殖技术,加强对养殖农户的学习培训力度。    3、持续搞好退耕还林工程以保护生态环境,计划在土地关发展花椒树种植200亩,加大三、四组黄花梨种植及管理培训相关工作。   基础设施建设   1、为了搞好整村面貌的改造,环境的美化,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重点搞好进村路建设,积极争取得到上级支持,力争在今之内修建好二、三组进寨道路(2.57公里)进寨路建设,解决二、三组群众行路难的问题;   2、串户路建设:完善四组、七组的串户路工程,对全村各组的串户路进行修补建设,同时争取资金解决六组引水难的问题。   3、全面申报危房改造工程准备在土地关发展花椒树种植200亩,发动群众做好三、四组黄花梨种植技术,争取上级资金,改变民居整体面貌。   --人口总数:2422人 农业人口:2412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9.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34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个组 生产总值:1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豇豆,豌豆尖,黄瓜,雪里蕻 办公所在地:达夯村弯子组   

摆早村

  摆早村位于青岩文化古镇东南角,距文化古镇1.2公里,是由苗族、布依族组建的一个少数民族行政村,全村有8个自然寨,总户数424户,总人口1834人,8个村民小组。   一、资源优势 现有村综合楼250平方米,综合楼门前有玉带河穿过我村中心,河长4公里,延河两岸是柳树成行,风光秀丽,田园风光好,河两岸有数百亩良田,良田周边全是松林,土全部退耕还林,种上果树,全村有田土面积2100亩,目前尚有百亩荒山待开发,全村占地面积6.7平方公里。   二、民族优势 我村现有苗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55%,苗族有传统的民族节日,“ 四月八”,每逢节日要组织苗族芦笙舞、斗牛,布依族占全村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五、每年“六月六”要组织布依山歌队、每逢文化古镇大小活动,这两只民族队伍都参加,布依居住地是依山傍水、勤劳苦干、衣装整洁、喜欢好客。      --人口总数:1834人 农业人口:1822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6.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8 生产总值:16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豇豆 办公所在地:弓腰七组   

摆托村

  摆托村位于青岩镇东北角,距镇中心3.5公里,全村总户数为239户,总人口1069人,由10个自然村寨,9个村民小组组成;党员人数33人,其中,男29名,女4名,35岁以下5名.全村少数民族占79﹪,汉族占21﹪;支部共有0党员33人,积极分子2人,是一个少数民族行政村。我村支部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习贯彻-精神为主线,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重点,按照街道党工委的要求和部署,紧紧围绕“创优秀党支部建和谐新农村”工作目标,不断加强新时期党支部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全面实施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人口总数:978人 农业人口:968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3.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9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大米、蔬菜 名特产品:大米 办公所在地:摆托村大寨   

新楼村

  新楼村位于青岩镇西隅八公里处,全村有7个村民组,5个自然村寨,总占地约1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35亩,总户数308户,总人口1386人。 资源优势 自然资源优势 新楼村土地平坦,土地资源总共1035亩,森林覆盖率46%以上,有许多原生态的森林覆盖区,有千年的古树,几百平方米的山丘,还有一些丰富的矿产资源。 地里条件优势 新楼村位于青岩镇西隅,距镇中心8公里,我村离古镇中心较近,古镇旅游的发展能很好辐射到我村,成为发展旅游后备开发资源,还有丰富多彩的古镇文化。 民族文化优势 全村少数民族占70﹪,蕴含了多彩民族文化。党支部基本情况 党员人数27人,其中预备党员4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   --人口总数:1202人 农业人口:1194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5.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3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苖、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7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黄瓜、豇豆 办公所在地:新楼村大寨   

谷通村

  谷通村位于青岩镇西南面,距镇中心5公里,全村总户数为460户,总人口1995人,由5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少数民族占5﹪,汉族占95﹪;支部共有0党员20人,积极分子7人。   资源优势   (一)自然资源优势 谷通村土地平坦,土地资源总共860亩,森林覆盖率占30%以上。   (二)地里条件优势 谷通村位于青岩镇西南面,距镇中心5公里,有丰富的果树资源及原生态蔬菜,古镇旅游的发展能很好辐射到我村,成为发展旅游后备开发资源,还有丰富多彩的古镇文化。   发展规划   (一)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搞好乡村旅游发展 一是发展观光农业,引导农民将劳动力转移从事旅游文化服务业。二是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使农业发展走向规模化、产业化、效益化、品牌化的生态农业之路。三是地质生态为依托;对村庄进行综合整治,将山丘开发种植为多种果树,发展生态文明村寨。四是着力打造出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上档次的旅游商品,开发农产品深加工。   (二)抓好乡村建设,优化旅游环境   一是争取上级支持,把村旅游发展规划纳入区、镇的规划范畴;   二是加强5个村组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积极争取村庄整治项目;   三是规范村民建房管理秩序,切实保护村寨风貌。   四是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举全村之力实现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争取在五年内建成一个生态村。      --人口总数:1995人 农业人口:1983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8.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个组 生产总值:1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蔬菜,水稻,玉米,经果林 名特产品:黄花梨,豇豆 办公所在地:谷通村   

龙井村

  龙井村位于花溪区南部,青岩镇西北面,南邻新关村,西接燕楼乡谷蒙村,北与大坝村相伴,距古镇2公里,贵阳市中心29公里,210国道沿村旁而过,松柏山水库农灌沟渠贯穿全境。全村共295户,1129人。村境内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达65%,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独特,布依族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经过近年来的村寨整治工作,村内基础设施和环境逐步得到完善。   --人口总数:1199人 农业人口:1188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96.2亩   --主要民族成分:汗,布依,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七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22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酿酒业 ,石材加工 名特产品:布依米酒 办公所在地:龙井村   

二关村

  二关村位于花溪区青岩镇的西北面,是一个汉族聚居的行政村。我村在发展传统农业种植的基础上,集中力量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我村的四季果蔬的种植已小有规模。并成立了“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二关四季果蔬协会”。使二关村成为了花溪乃至贵阳的“菜篮子”。 人口: 全村共有人口710人,总户数为183户。其中流入人口9人,流出人口163人。   --人口总数:710人 农业人口:696人 非农业人口:14人   --行政区面积:3.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1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汗,布依,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四个 生产总值:1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白萝卜,胡萝卜 办公所在地:二关组   

南街村

  南街村位于青岩镇的南端。全村由三个自然村寨组成,其中大部分居民都居住在古镇内。现有总人口1684人,少数名族约占30%。全镇农业经济以蔬菜种植为主,其中耕地面积和专业菜地611.05亩。坡地约1000亩。并且,凭借古镇旅游经济的地缘优势,本村的餐饮旅居等服务产业也为全村带来巨大的副业发展空间。在该村的南面,经专家实地勘查,发现藏有丰富的地下温泉。全村尚有已被承包的农场和沙场各一个,村委会办公楼一栋,篮球场一个以及各种健身器材等固定资产。一直以来,青岩镇政府都十分重视本村的综合发展,致力通过开发潜在旅游资源,发挥现有旅游优势,促进蔬菜、瓜果栽培的科技含量和产额增长,提高村委会的业务素质以及村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从而实现把南街村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的建设目标。 主要措施是突出特色,培育支柱产业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农业生产布局,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建设目标。      --人口总数:1684人 农业人口:1600人 非农业人口:84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11.0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六,七个组 生产总值:3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蔬菜种植,干菜及腊肉,鸡辣椒等旅游商品 名特产品:干菜及腊肉,鸡辣椒等 办公所在地:南街村烟灯坡   

北街村

  北街村位于青岩镇镇中心,管辖范围(北抵鸡爬坎,南邻瓦窑井,东靠木工厂,西接小西冲寨)共计12个村民组,7个自然村寨,面积4.1平方公里,总户数585户,人口2828人,田土面积1023亩。   北街村属青岩镇镇中心第一大村,210省道和桐罗路横穿我村距贵阳市仅28公里交通便捷;青岩河灌穿我村2000米,水资源丰富;在我村占地500一亩已建成的南环线安置点和仿古一条街以我村全体改造完成的小西冲寨及正在修建的大兴国寺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发展乡村旅游和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人口总数:2828人 农业人口:2292人 非农业人口:536人   --行政区面积:4.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2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12 生产总值:9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乡村旅游业 名特产品:豆制品 办公所在地:青岩镇交通路   

歪脚村

  歪脚村位于东城门外,全村有8个村民组,6个自然村寨,总占地约2平方公里,总户数529户,总人口2248人,其中:布依族、苗族占30%,田约1359亩,土约50亩。    资源优势   (一)自然资源优势 歪脚村土地平坦,土地资源总共1359亩,森林覆盖率很高,占60%以上,有许多原生态的森林覆盖区,有千年的古树,几百平方米的山丘,还有一些丰富的矿产资源。   (二)地里条件优势 歪脚村位于青岩镇东北角,距镇中心1.5公里,我村离古镇中心较近,古镇旅游的发展能很好辐射到我村,成为发展旅游后备开发资源,还有丰富多彩的古镇文化。    (三)民族文化优势 全村少数民族占40﹪,汉族占60﹪, 蕴含了多彩民族文化,各种民族的歌舞,风俗都不一样,有着文化的多样性、复杂性和混合性。      --人口总数:2278人 农业人口:2040人 非农业人口:208人   --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95.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8 生产总值:21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盐菜加工 名特产品:水盐菜 办公所在地:歪脚村大寨   

新关村

  新关村地处青岩镇北片,1980年成立,在此前与龙井为一个村,东至西街村地界,西至燕楼乡地界,南至达夯村地界,北至龙井村地界,是青岩镇除了龙井村之外,第二大布依族行政村,面积大约2.7平方公里。全村设5个村民组,上、下关两大自然村寨。人口1063人。山林4500亩。耕田349亩,旱地219亩,人均年收入2800元。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以时令蔬菜为辅。   --人口总数:1145人 农业人口:1129人 非农业人口:16人   --行政区面积:6.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68.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苗,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五个 生产总值:1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酿酒业 名特产品:布依米酒 办公所在地:下关   

扬眉村

  扬眉村位于青岩镇东部5公里,毗邻黔陶乡、孟关乡,辖区有7个村民小组,680户, 2454人,耕地面积有1200亩,其中:田952亩,土248亩。现有党小组7个,党员42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于2007年被国家评为全国敬老模范村。近年来,我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入发动社会力量,参加新农村建设,倡导社会新风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自2004年以来,先后市、区被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   --人口总数:2374人 农业人口:2364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9.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4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7 生产总值:2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水果 名特产品:金花梨 办公所在地:扬梅村大寨   

西街村

  西街村位于青岩镇城门外,全村有7个村民组,3个自然村寨,总占地约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2.35亩,总户数321户,总人口1142人。   资源优势   (一)自然资源优势西街村土地平坦,土地资源总共610亩,森林覆盖率20%以上。   (二)地理条件优势 西街村位于青岩镇城门外,与古镇接壤,“桐惠”、“青马”、“青燕”公路横贯我村,交通四通八达,有从西向东约1.5公里的河流。随着古镇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我村紧靠古镇的区位优势日渐突显,是拓展旅游空间和食品加工、旅游商品、药业等无污染工业的理想地。 (三)民族文化优势 全村布依族、苗族约占70﹪,蕴含了多彩民族文化,各种民族歌舞,风俗各具 特色,民族文化底蕴丰富      --人口总数:1142人 农业人口:1135人 非农业人口:7人   --行政区面积:1.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32.35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栗木山组,坝子头组,基田组 生产总值:3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 名特产品:豆制品 办公所在地:青岩镇青马路   

大坝村

  大坝村离青岩镇3公里,全村人口800人,有7个村民小组,党员有13人,2个预备党员,7个党小组,支部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徐永贵宣传委员,赵克云组织委员,同心协力一起抓,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贡献。 村支部委员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生活会,决定本村重大事情,总结部署工作,研究培养、发展新党员的和自身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教育好组织好党员的思想作风,切实提高基层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密切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使党组织成为领导全村人员走向新农村发展道路的带头人。   --人口总数:816人 农业人口:811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2.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5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生产总值:1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石材工艺 名特产品:早熟玉米,胡萝卜 办公所在地:大坝村   


摆托村特产大全




摆托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