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村位于孟关乡东面,距离贵阳市中心25公里,面积22.8平方公里。全村辖十三个村民小组,人口3287人,857户,是孟关乡一个以苗族村民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大村。石龙共有党员27名,其中女性党员4名。村支两委班子健全。
石龙村主要以水田、旱地耕作为主,特色蔬菜以折耳根为主。所产折耳根品质优良,在贵阳市中较有名气,市场前景可观。近年来,村两委积极鼓励村民发展种植多种反季节蔬菜。2003年以来,实施了l 556亩的退耕还林,完成了400多亩的坡改梯工程,保护生态自然草地1520亩,在关山、围坡大力发展兰花产业等,多举措调整产业结构,初见成效。
--人口总数:3387人 农业人口:3355人 非农业人口:32人
--行政区面积:2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3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马鞍,白岩,围坡,茶山, 生产总值:45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 名特产品:兰花,折耳根 办公所在地:石龙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111201 | 550025 | -- | 查看 石龙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石油化工厂社区 |
石油化工厂社区紧临孟关乡政府的西面,社区面积0.3平方公里,共有125户,384人。共有住宅楼9栋,社区中有老年活动室,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的生活,在2011年成立了社区党支部,总领社区的党员活动。 --人口总数:384人 农业人口:56人 非农业人口:328人 --行政区面积:0.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无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无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石油化工厂社区居委会 |
涟江化工厂社区 |
九八四四社区是贵阳市花溪区孟关乡下设的社区居委会,社区距省城贵阳市南22公里。辖区总面积2.1平方公里,总居住人口2220人,现有住宅楼宇40幢,辖区内有中型企业三个,内设中学、小学、幼儿园、医院、发屋、商铺、餐馆、山庄、招待所等,是一个混合型的商、居住型社区,也孟关乡环境较好的社区。 --人口总数:2220人 农业人口:126人 非农业人口:2094人 --行政区面积:2.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无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9844居委会 |
红星村 |
红星村地处东经106°43′12″,北纬26°25′7″,红星村现辖三个村民组,现有农户360户1380人,耕地面积98公顷(1470亩),其中稻田71公顷(1065亩),旱地27公顷(405亩)。 红星村是“花溪牌?孟关香米”种植基地,同时又是贵州省水稻“五一○工程”丰产示范基地。近年来村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大片种植莲藕,同时还广泛种植蔬菜供应城市。红星村西面为石岩山,砂石和石灰石储量丰富,王四后山还富含硅矿,品位达85%以上,是制造玻璃及水泥等的重要原料。 红星村是布依族聚居村,占总人口100%的布依人组成了纯粹的布依族村寨,民风纯朴,许多建筑青砖青瓦、山墙出橼,极具布依民居特色。布依群众爱唱山歌,在正月间、“三月三”、“六月六”或其他农闲季节,各村各寨歌声悠悠。红星村现有民间山歌队三支,共有歌手近百人 --人口总数:1380人 农业人口:1318人 非农业人口:62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7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贺六,苏家,王四 生产总值:259.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 名特产品:水稻 办公所在地:红星村 |
五星村 |
五星村位于贵阳市南郊花溪东部,距贵阳市中心18公里,孟关乡政府0.5公里。土地总面积6平方公里,可耕种面积946.1亩,其中专业菜地529.5亩,水稻田237.6亩,旱地179亩,森林面积3000余亩,覆盖率60%以上。全村辖七个村民小组,共520户2136人。五星村是孟关乡唯一的蔬菜专业村,所种蔬菜90%以上输向贵阳市区,常年有运菜专车送菜进城。我村“五星胭脂萝卜”是贵阳颇有名气的特产,年产千余吨,直接经济收入达60万元。每户村民家中都有手机、电话、电视等家电,人均年收居全乡中上水平。 --人口总数:2136人 农业人口:2059人 非农业人口:77人 --行政区面积: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46.1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堡子、老元凹、五显庙,排楼,赖石头坡,罗二寨,新寨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五星胭脂萝卜 名特产品:五星胭脂萝卜 办公所在地:五星村 |
孟关村 |
孟关村北距贵阳18公里,南距黔陶乡10公里,西距花溪镇10公里,是孟关乡政府驻地所在。孟关村村委会驻孟关街。现全村辖四个村民组。现有人口536户,1637人,耕地面积84公顷(1260亩),其中稻田60公顷(900亩)、旱地360亩。孟关村包括孟关街、夏家寨、沙田、蕨菜坡四个自然村寨。孟关街包括孟关一、二、三组三个村民组。夏家寨、沙田、蕨菜坡三个自然村寨合为一个村民小组,即为孟关第四村民小组。孟关村地面耐火粘土含量丰富,品味较高适合露天开采。孟关村盛产水稻,米质较好。近年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已广泛形成了“菜稻菜模式”各多品种种植模式。 --人口总数:1938人 农业人口:1790人 非农业人口:148人 --行政区面积:5.6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生产总值:82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汽配业,农业 名特产品:水稻 办公所在地:孟关街 |
上板村 |
上板村位于花溪区孟关乡以南1.5公里,距花溪10公里,贵阳市20公里。全村共有246户,总人口920人。全村共五个自然寨六个村民小组,主要以布依族居住为主,其次是苗族,汉族。全村面积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50亩,森林面积1700亩。 --人口总数:892人 农业人口:848人 非农业人口:44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生产总值:31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 名特产品:樱桃 办公所在地:上板村 |
沙坡村 |
沙坡村座落于孟关乡政府南面,距乡政府有3公里,占地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36亩,其中水田1550亩,旱地386亩。全村有8个自然村寨,设有8个村民小组,共527户1984人,其中苗族占50%,布依族占22%,汉族占28%。现有0党员40名,其中女性党员9名,少数民族党员25名。沙坡村自然植被极为丰富,森林面积庞大,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 --人口总数:1984人 农业人口:1925人 非农业人口:59人 --行政区面积:6.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36.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布依,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沙一,沙二,大西,小西, 生产总值:529.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 名特产品:水稻 办公所在地:沙坡村 |
改毛村 |
改毛村位于东经106°43′48″北纬26°26′43″,改毛村包括改毛大寨、改毛小寨、牛家山、酒铺子、后剿、大湾、杨柳冲、大兴田、牛郎关、祥院等l0个自然村寨。改毛村全村共有10个村民组,2860人,是一个布依族、苗族聚居的自然村寨 。改毛村以水稻种植为主,改毛大坝子为孟关乡的优质米基地之一。改毛村森林覆盖率达50%,主要以用材和经果林为主, 改毛村有湘黔铁路穿越而过,建有改毛火车站。现境内有贵州省物资运公司、贵阳市五交化仓库、牛郎关国家粮食储备库、天津美洲液化气集团液化气储备库、贵州省农资复合肥厂、贵阳农药厂、闽达轧钢厂等国家大中型企业及乡镇企业,是贵州省重要的物资聚散地和仓储区,工业体系以仓储业为主。由于改毛村具有良好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条件(水、电、路通讯三通一平),现已规划为孟关工业园区一、二类工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基地,列为阳市“退二进三”战咯的重点项目。 --人口总数:2875人 农业人口:2366人 非农业人口:58人 --行政区面积: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4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祥院,大兴田,大寨,小寨,牛家山 生产总值:16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 名特产品:水稻 办公所在地:改毛村 |
谷立村 |
谷立村地处孟关乡东北面,辖牛王阁、大寨、小谷立、后坝、底下山、一家寨、水库边、大坡、寡婆桥九个自然村寨,设五个村民组,现有农户398户2075人,0党员35名,其中女性党员10名。全村现有耕地1680亩,其中稻田1065亩,旱地615亩。谷立村有大片的森林,覆盖率达50%,以用材经济林为主。谷立村以水稻和旱地作物为主。近年来,谷立村群众利用稻田在冬季间作蒜苗,已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年种植规模达500亩以上,所产蒜苗、蒜果品质优良,已逐步知名. --人口总数:2424人 农业人口:2366人 非农业人口:58人 --行政区面积:11.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小谷立、后坝,底下山,一家寨,水库边,大坡 生产总值:33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 名特产品:蒜苗、蒜果 办公所在地:谷立 |
石龙村 |
石龙村位于孟关乡东面,距离贵阳市中心25公里,面积22.8平方公里。全村辖十三个村民小组,人口3287人,857户,是孟关乡一个以苗族村民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大村。石龙共有党员27名,其中女性党员4名。村支两委班子健全。 石龙村主要以水田、旱地耕作为主,特色蔬菜以折耳根为主。所产折耳根品质优良,在贵阳市中较有名气,市场前景可观。近年来,村两委积极鼓励村民发展种植多种反季节蔬菜。2003年以来,实施了l 556亩的退耕还林,完成了400多亩的坡改梯工程,保护生态自然草地1520亩,在关山、围坡大力发展兰花产业等,多举措调整产业结构,初见成效。 --人口总数:3387人 农业人口:3355人 非农业人口:32人 --行政区面积:2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3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马鞍,白岩,围坡,茶山, 生产总值:45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 名特产品:兰花,折耳根 办公所在地:石龙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