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耳村民委位于久安乡西部,北邻巩固村、南接打通村、东连小山村、西与麦坪乡戈寨村接壤。全村有八个村民小组,三个少数民族村寨,总户数408户,总人口1436人。全村田土总面积1068亩,山林总面积3075亩。
--人口总数:1436人 农业人口:30人 非农业人口:1406人
--行政区面积:6.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6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拐耳 生产总值: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 名特产品:玉米,茶叶 办公所在地:拐耳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111205 | 550025 | -- | 查看 拐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小山村 |
小山村位于久安乡的中心,是久安乡政府的所在地。全村户籍人口1108人,其中非农业户籍人口21人,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分别是大田坎组、光头组、寨脚组、丫扒组和林家山组。小山村90%的人口为汉族,陈姓为小山村大姓。小山村的主要产业是茶叶种植。 --人口总数:1109人 农业人口:1088人 非农业人口:21人 --行政区面积:5.6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84.33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光头组,大田坎组,丫扒组,林家山组,寨脚组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业 名特产品:茶叶 办公所在地:小山村大田坎组 |
巩固村 |
巩固村位于久安乡北面,东面是吴山村、南邻久安村、西接麦坪乡大坡村、北连金华镇翁井村。该村地形象一条弯曲的蛇状,长7公里、宽平均1公里,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中间有一条河沟穿插而过,这条河沟西起石头寨冒谷井,东至吴山村流入阿哈湖。东北面水系由金华镇冒沙流经我村半岩大桥接主河沟,目前正在兴建大坪水库。水库的设计容量48立方米,为小二型水库。全村辖八个村民组,总人口1893人,其中:零至18周岁的人数510人,19至40周岁630人,41至60周岁390人,61至90周岁280人,流入人口83人。共510户,其中:少数民族主要分部居住在一、二、三组,占全村总人口的30%。全村土地面积约7平方公里。原有耕地面积1710亩,因退耕还林540亩,贵阳绕城公路建设征用60亩,现存耕地面积约1100亩,田土耕地各占二分之一,森林覆盖面积占45%。人均耕地不足0.6亩。巩固村地形高低不平比较复杂,海拔落差较大,最高的海拔在1300米以上,长年温差变化大,森林防火工作每进入春季以来都将带来严峻的挑战。耕地主要为梯田梯土,主要以种植稻米和玉米为主。2006年以来,全村调整产业结构,种植蔬菜的占20﹪。由于受林东矿务局采煤影响,大部分水资源被采落,导致农业灌溉水资源匮乏,加上原始的耕作方式,缺乏科技含量,粮食产量不高,村民的经济收入较低,生产生活比较困难,2010年年终统计,人均纯收入2800元 --人口总数:1893人 农业人口:1800人 非农业人口:193人 --行政区面积: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2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玉米,水稻 办公所在地:四、五组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久安村 |
久安村地处贵阳市花溪区西北面,全村总面积8.33平方公里,总人口2473人,共计657户,10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党员47,人均纯收入2890元,自来水入户率100%。村支两委从2008年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文明办的具体指导下,高举-理论伟大旗帜,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村“两委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加农民收入,为创建文明村提供有力物质保障。 经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村党委会和村委会认识到,经济是形,文化是神,只有形神结合,才能建设好现代化新农村。为此,村“两委”班子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思想道德建设为突破口,以文明创建为最佳载体,全面提高宽裕型小康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村民道德素养,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全力以赴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总体工作思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织全村干部群众投身于经济建设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9年我村争取上级扶贫资金,落实了500多亩绿茶种植项目,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村民充分感受物质文明带来的成果。村两委大力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建立经济林示范点,养殖业示范点,2009年,久安村人均年收入从以前的2500元提高到3200元。 二、心系群众,多办实事,努力改善我村基础设施 村两委会努力改善村基础设施,为民办实事,先后投资40万元硬化全村道路3.5公里。村两委为让村民能用上自来水,在资金不足,自然环境恶劣情况下,发扬“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精神,协调多方面关系,克服重重困难,在2009年底让村民全部用上洁净的自来水,村两委还协调上级部门,为村民建设20口小水窖,改变了久安村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局面。村两委协调上级部门建造垃圾池10口,改造无公害厕所140口,建造沼气池332口,三格式化粪池65口。为全村村 民缴纳两万元合作医疗的参保费,为村民解决了一时之忧;共有480多村民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 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村民素质。 1、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活动氛围。我村为了适应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我们大力发展了农村文化事业。一方面,我们加大了投入,建好党员活动室,做好“三个一工程”丰富党员的生活;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村民群众开展了唱山歌、二月跳场等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我们通过各种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凝聚人心,激发干劲,使之把我村建设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强化教育,注重正面引导,始终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更新观念,理解和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有效途径,更是树立环保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改变群众生活方式和文明习惯养成的必要条件。我们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群众在活动中受教育、在生活中习惯、在实践中长知识。针对家庭生产主要劳动力,开展“科普之冬”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冬季农闲时期,组织各户种田能手,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培训;针对育龄妇女,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积极提倡少生优生,大力宣传优生优育的新知识、新观念;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活动,积极争取县劳动就业局的帮助与支持,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工作技能、权益保护、安全生产等各项岗前培训。 2、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提高村民素质。 我村一直把对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制作了一些道德建设标语,进一步推动了创建文明村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工作中,一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发放到了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举办开展了“5.29计生协会活动”、“五好家庭”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抓依法治村,保持社会稳定。为提-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一方面在全村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另一方面,坚持依法进行民主选举、突出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搞好民主测评,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同时我们在村民中大力开展以"-"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培育弘扬"团结、拼搏、诚信、文明"的地域精神。倡导移风易俗,婚、丧事简办,革除陋习,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各项诚信建设活动。积极倡导诚实守信,履约践诺的风尚,培育形成新的信用关系,支持我村经济发展。积极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广泛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培育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社会风尚。加强和改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 --人口总数:2473人 农业人口:2400人 非农业人口:73人 --行政区面积:8.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布依 发展口号:建成以茶产业为主的生态村 --所辖村:久安,石头,化腊,丫坡,大坡,新寨,毛栗,长冲,牛昌,小窑 生产总值:1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经果林 名特产品:红茶,绿茶,杨梅 办公所在地:久安村久安组 --自然条件: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 资源:森林覆盖率73% |
拐耳村 |
拐耳村民委位于久安乡西部,北邻巩固村、南接打通村、东连小山村、西与麦坪乡戈寨村接壤。全村有八个村民小组,三个少数民族村寨,总户数408户,总人口1436人。全村田土总面积1068亩,山林总面积3075亩。 --人口总数:1436人 农业人口:30人 非农业人口:1406人 --行政区面积:6.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6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拐耳 生产总值: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 名特产品:玉米,茶叶 办公所在地:拐耳村 |
雪厂村 |
雪厂村位于久安乡政府东南部,阿哈水库上游,东与金竹镇交接,南与石板镇交接,西与打通村交接,北与小山村交接。辖区共有7.3平方公里,6个村民组,共有686户,人口有2289人,非农业人口为30人,耕地面积为1562亩,其中天地829亩,土是733亩,人均约0.7亩。雪厂村平均海拔为1100米,森林面积有4800亩。 --人口总数:2289人 农业人口:2259人 非农业人口:30人 --行政区面积:7.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6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雪厂,新寨山,下寨 生产总值:9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 名特产品:茶叶,玉米 办公所在地:雪厂村 |
打通村 |
打通村位于久安乡南面,阿哈水库上游。全村耕地面积1387亩,林地6174亩,11个村民小组,人口670户2176,有汉、苗、布依等主要民族分布。 --人口总数:2176人 农业人口:2110人 非农业人口:56人 --行政区面积:9.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8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拐耳 生产总值:1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茶叶,玉米 办公所在地:打通村 |
吴山村 |
吴山村座落于花溪区久安乡北端。紧邻金阳新区。距离贵阳老中心城区11公里。交通便利。有着招商引资的无限潜力。 我村辖十一个村民组。九个自然村寨。全村共726户。人口3600人。土地面积1972亩森林面积6300亩。 吴山村广大村民勤劳纯朴。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帮抚带动下我村基础设施建设逐项落实.完善。辖区内私立中学.公办小学各一所全村大部份老百姓生活正逐步走向富裕。 --人口总数:3600人 农业人口:3590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8.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7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11个 生产总值:3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杨梅,布郎李 办公所在地:吴山村白岩小寨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