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成都 >> 成华区 >> 双水碾街道 >> 花径路社区

花径路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花径路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花径路社区简介

  花径路社区东至八里桥路,南至站北路,西与金牛区五块石街道办事处相邻,北濒沙河“新绿水碾”。辖区面积0.63平方公里,共有24个居民小区,总人口21551人,总户数7423户,常住人口7647人,流动人口13904人。社区干部共有9人,丰纪昆任社区书记、姚仕华任社区主任。社区荣获“和谐示范社区”、“三星级和谐社区”、“2010年度综治维稳工作一等奖”、“社区党支部、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一等奖”、“双水碾年街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复检工作先进社区”、“双水碾街道2011年度社区建设工作一等奖”、“2011年度安全工作三等奖”“成华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2010年度城市管理及院落整治工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近几年来,花径路社区把“城乡综合整治”、“居民素质提升”、“为老服务”、“生命绿岛”作为社区工作的重点。
  1、加强城乡综合整治,创造宜居的生活社区
   为了构建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创建和谐协调的人居环境、打造和谐向上的人文精神,社区组织了专门的队伍,通过社区带头积极发动居民群众的方法重点对社区内一些脏乱杂差得卫生死角进行了彻底的清除,清理垃圾和杂物20余车。使道路、院落规范化、清洁化、次序化,为居民群众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2、提升居民素质,共创美好家园
   为深化创建文明城市成果、提高城市品位和社区文明程度,花径路成立了“市民素质提升工程联合会”,组建了“和谐物管、尊老美德、党员雨露”等3支自愿者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宣传20余次,受教育群众达1.5万人。同时,社区对小组长、居民代表、业委会、物业管理的领导进行定期培训,引导他们将良好的思想意识传播给家人、邻里,用实际行动感染身边的人,从小范围到大范围,以点带面使辖区内居民的素质普遍得到提升。
  3、增强“为老服务”供给能力,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
   老有所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为老服务员、老年协会和志愿者的作用,为辖区内39户独居、空巢老人提供为老服务,使其在享受政策扶持。为辖区内1456名60岁以上老人建立了老年人医疗健康档案,定期、不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咨询,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保健为一体的医疗服务;通过老年协会、群众团队、志愿者等人力资源,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18余次,每月1-2次上门进行情感沟通等心理服务并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聊天、娱乐、休息等方面的服务。社区尽最大努力让老年朋友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医,为老年朋友营造一座居家养老的温馨大家庭。
  4、开设流动人口之家——“生命绿岛”
   为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升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我社区开办了“生命绿岛”,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社区进行了调查、登记、造册、建卡工作, 89名流入已婚育龄妇女人员进行登记,并建卡。对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进行查验,验证率达85%以上。每年二次免费为辖区育龄妇女进行了B超“三查”,参加体检妇女率达到90%,发放相关宣传资料1952份,提高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知识,使他们转变生育观念,自觉履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同时,社区每年组织孕期及待孕妇女健康知识培训4次、出生缺陷预防3次,为出生缺陷干预的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10108010 610081 028 查看 花径路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花径路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花径路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荆竹社区

     荆竹社区位于成都市北门,南靠双荆路、北靠三环路,东临川陕路(昭觉南路)。原有八个居民小组于2004年被成都市政府分二次全部统征拆迁。荆竹社区属典型的拆迁返迁房小区,由原荆竹社区8个组、将军碑社区5个组、红花堰社区3个组组成,辖区面积约0.9平方公里。   荆竹社区现有房屋7000余套,总人口30000 人,其中: 常住人口近万人,租房外来人口20000余人(含成都市五城区人员);辖区内主要道路有:双荆路、荆竹坝路、荆顺路、荆竹西路、荆翠西路、青岗北路、青岗南路。   2005年初我辖区内的所有企业(租地)全部拆迁。现有储备土地约600余亩,大小不等约12块地(含规划幼儿园用地),均未挂牌上市,辖区内无新办企业。   

横桥社区

  横桥社区地处成都北门,南从成渝铁路北至三环路,东从双荆路口至荆竹南街0界,约2平方公里,辖区内现有居民13711户、36015人、流动人口14080人、党员190人。双水碾党工委、街道的建设目标,把双水建设成成、德、绵经济带桥头堡的计划,横桥社区正处桥头堡前沿,也是沙河拆迁整治范围。   横桥社区现有小区朝阳一期、二期、兴元华盛一、二、三期、华宇阳光水岸、华宇阳光四季、水岸雅居、滨河丽景、上行锦绣、雍华府一期、东立国际广场、蓉铁花园、百货大楼宿舍、橡胶厂宿舍、锻造厂宿舍、云内厂宿舍、成铁疗养院宿舍。正在建设之中的小区有雍华府二、三期、香湳半岛、仙湖公馆、保障型住房,剩余六块地待开发。辖区周边配套设施完善,有2个大型购物商场圣地亚家居商城和中营购物广场;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5个大型便民银行;另有德克士即将入住中营购物广场。我社区10条街道路有:昭觉寺南路、驷马桥街、赤虎桥东路、羊子山路、洪山南路、洪山北路、横桥街、羊子山西路、荆竹南街、双荆路。   

东沙路社区

     东沙路社区位于成华区八里桥路至铁路平交道路,社区面积约0.45平方公里,现有居民自治小组5个,家委会小区3个,物管小区1个。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1年,现社区居委会成员组成:社区干部5人,劳动保障站3人,社区工作人员7人。社区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68人,流动党员3人,预备党员1人,入党积极分子4人,支委由3人组成,支部设有4个党小组。社区共有正住人口2850人,暂住人口6501人,正住户1276户,暂住户1814户,总户数3090户,总人口9351人。   社区党组织健全、规范,设置合理,按期换届,全面实行公推直选,开展组织生活、学习都很正常,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社区书记模范带头作用好,综合素质高,无违法违纪行为,带领社区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班子团结,经常组织两委班子学习、讨论,社区建设与发展,提高社区干部的工作能力,做好对社区居民的服务工作,每年进行1次以上居民民主评议,居民满意率达90%以上。社区成立了民主协商议事委员会(9人)、社区居民代表大会(47人),成立了理财小组,社区财务做到日清月结并做到财务公开,以接受居民群众的监督。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解决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连续几年来无群体性-事件发生,无重大事故发生,特别是社区党员干部在创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清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带头做好、积极参与,在居民群众中反映很好。在工作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困难,社区工作人员都会主动进行宣传、解释,对于邻里之间的矛盾我们都进行积极的协调,做到了邻里团结。   东沙路社区的社会组织有:社区文艺队、计划生育协会、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站、调解委员会、治安保卫委员会、爱国卫生委员会、残疾人协会、志愿者队伍(党员志愿者、志愿者、文化宣传志愿者、绿化环保志愿者、抗震救灾志愿者、创文明城市志愿者、助老志愿者、反-志愿者、科普志愿者)。社区的文化活动是社区建设工作的一大亮点,成立社区就成立了文艺队,现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社区文化辅导员9名,体育辅导员2名,平时通过开展丰多彩文化活动增加了居民的凝聚力,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和友谊,居民的个人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对社区建设工作更加支持。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舞蹈等节目在省、市、区、街道各项比赛和宣传活动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好评,社区利用文艺队进行大力宣传,在社区开展创建和谐社区、文明社区活动的各项宣传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的阅览室有藏书2000册,多功能室有电脑5台,每周一至周五,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社区的市民学校每月开设一期培训讲座。我们还利用黑板报、宣传单进行宣传,使创建和谐社区工作深入、扎实,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站北路社区

  成华区双水碾街办站北路社区第二届居委会,正式成立于2005年1月1日,由原双水碾街办南一社区和南二社区合并而成。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90名。社区居委员会由4名社区专干组成,下设六个居民小组。    2012年的站北路社区,由于一次、二次拆迁后,居民小组和物管小区相对减少,现保留的小区有    自管小组:一组(站北东街121号)、四组(站北西横街39号、65号;站北东横街42号2栋)、五组(站北东街102号、站北东横街42号1栋)、六组(站北东街3号)    铁路家委会:站北东街52号    铁路攀西招待所宿舍:八里桥路151号    自贡办事处宿舍:八里桥路39号    蓉鑫公司宿舍:八里桥路115号    物管小区:云景豪庭(站北东街188号)、铁路物管(站北东横街83号)、都市花城(站北西横街3号、站北东横街44-46号、站北东横街38号)、新泰园(站北东街123号)、群益物管(站北东街125号)   

花径路社区

  花径路社区东至八里桥路,南至站北路,西与金牛区五块石街道办事处相邻,北濒沙河“新绿水碾”。辖区面积0.63平方公里,共有24个居民小区,总人口21551人,总户数7423户,常住人口7647人,流动人口13904人。社区干部共有9人,丰纪昆任社区书记、姚仕华任社区主任。社区荣获“和谐示范社区”、“三星级和谐社区”、“2010年度综治维稳工作一等奖”、“社区党支部、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一等奖”、“双水碾年街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复检工作先进社区”、“双水碾街道2011年度社区建设工作一等奖”、“2011年度安全工作三等奖”“成华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2010年度城市管理及院落整治工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近几年来,花径路社区把“城乡综合整治”、“居民素质提升”、“为老服务”、“生命绿岛”作为社区工作的重点。   1、加强城乡综合整治,创造宜居的生活社区    为了构建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创建和谐协调的人居环境、打造和谐向上的人文精神,社区组织了专门的队伍,通过社区带头积极发动居民群众的方法重点对社区内一些脏乱杂差得卫生死角进行了彻底的清除,清理垃圾和杂物20余车。使道路、院落规范化、清洁化、次序化,为居民群众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2、提升居民素质,共创美好家园    为深化创建文明城市成果、提高城市品位和社区文明程度,花径路成立了“市民素质提升工程联合会”,组建了“和谐物管、尊老美德、党员雨露”等3支自愿者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宣传20余次,受教育群众达1.5万人。同时,社区对小组长、居民代表、业委会、物业管理的领导进行定期培训,引导他们将良好的思想意识传播给家人、邻里,用实际行动感染身边的人,从小范围到大范围,以点带面使辖区内居民的素质普遍得到提升。   3、增强“为老服务”供给能力,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    老有所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为老服务员、老年协会和志愿者的作用,为辖区内39户独居、空巢老人提供为老服务,使其在享受政策扶持。为辖区内1456名60岁以上老人建立了老年人医疗健康档案,定期、不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咨询,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保健为一体的医疗服务;通过老年协会、群众团队、志愿者等人力资源,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18余次,每月1-2次上门进行情感沟通等心理服务并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聊天、娱乐、休息等方面的服务。社区尽最大努力让老年朋友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医,为老年朋友营造一座居家养老的温馨大家庭。   4、开设流动人口之家——“生命绿岛”    为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升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我社区开办了“生命绿岛”,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社区进行了调查、登记、造册、建卡工作, 89名流入已婚育龄妇女人员进行登记,并建卡。对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进行查验,验证率达85%以上。每年二次免费为辖区育龄妇女进行了B超“三查”,参加体检妇女率达到90%,发放相关宣传资料1952份,提高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知识,使他们转变生育观念,自觉履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同时,社区每年组织孕期及待孕妇女健康知识培训4次、出生缺陷预防3次,为出生缺陷干预的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花径路社区特产大全




花径路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