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蹊路街道办事处东以八里庄路、二仙桥西路东侧沿石为界;南以建设北路二段、三段北侧沿石为界;西以沙河东侧河堤为界;北以府青路二段、三段北侧沿石为界。该辖区面积约1.8平方公里,辖桃蹊、桃源、文德、怡福、踏水5个社区。现有人口89343人,其中常住人口78518人,流动人口10825人。驻地:双建路70号。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8.93万人 | 1.8平方公里 | 510108012 | 610066 | 028 | 查看 桃蹊路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桃蹊社区 | - | - |
---- |
查看 桃蹊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踏水社区 | - | - |
---- |
查看 踏水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文德社区 | - | - |
---- |
查看 文德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桃源社区 | - | - |
---- |
查看 桃源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猛追湾街道 |
2003年7月,成华区区划调整,原猛追街办与原望平街办成建制合并成新的猛追湾辖区。猛追湾是市委市政府“全域成都”框架下“两轴四片”中城东唯一的“一片”、本届区委、政府“十一五”规划“七区三带”中的休闲商务区、系成华区唯一一个区域全部在一环路以内的街道办事处,幅员1.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8万人,辖6个社区,共计2158名党员。 一、辖区特点 特点一:新老区域的“桥头堡”。 辖区雄踞新华桥、红星桥咽喉,是连接中心城区与老工业区的过渡区,也是城市向东发展的“桥头堡”。锦江河形成的1000余米长的弯道增加了辖区的魅力,“三环+七纵”的路网构架四通八达,“三环”:滨河路、猛追湾街、一环路东一、二、三段;“七纵”:府青路、建设路、建设北路、新鸿路、双林路、玉双路、蜀都大道。 特点二:现代服务业基础好。 ——望平街、玉双路择水而居,依托锦江河畔的景致独居一偶,汇集了众多各具特色的酒楼、酒吧,形成了城东著名的美食娱乐圈。集中了以飘香、仁和鲢鱼庄等成都最具特色的酒楼及娱乐场所30余家。 ——现代服务业的金融业共计11家,浦发银行成都市设立的唯一分行、商行成华支行均在我辖区 ——西部第一、中国第四、世界第七的四川电视塔(塔高339米)耸立在美丽的锦江河畔。 特点三:总部企业众多。 辖区有五院一局的科研总部: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院、西南电力设计院、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成都建材设计院、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其收入占全辖区60%以上。 二、机构设置 街道下设7个行政科室:党政办、经济发展科、城市管理科、城市管理执法中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社会事务与计划生育办公室、司法所,3个事业科室:会计核算中心、劳动保障所、社区服务中心。 三、工作职责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同级党工委的各项决议、决定。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街道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3、负责辖区内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司法调解工作;负责辖区内-问题的防范和处理。 4、负责辖区内社区党(总支)支部的建设,指导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民主决策和监督工作。 5、组织实施辖区内的征兵、预备役和拥军优属工作。 6、负责辖区内计划生育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7、负责辖区社会劳动力的组织管理,协助实施失业人员的培训、安置工作。负责辖区基层社会保障、救济工作。 8、贯彻执行城市建设规划,按照区、街分工,对辖区内的市容环境、绿化、园林、环保、卫生等工作依法进行管理和监督,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辖区内的防火、防汛、防空、防震、抢险、救灾和安全生产等工作。 9、及时向上级党委、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居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办理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等事项。 10、指导辖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协调和组织军(警)民共建活动,协助文化、体育市场的管理。 11、负责基层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以及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 12、负责辖区内的-、宣传、群众团体等工作。 13、负责辖区内的在地统计和科技工作。 14、负责街道财政、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管理。 15、负责街道办事处机关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考核和监督工作。负责本机关的-(监察)和保密工作。 16、承办区委和区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
双桥子街道 |
2015年 ,新鸿路街道办事处将被撤销,整体划入双桥子街道办事处管辖。调整后的双桥子街道办事处,管辖范围面积约为3.17平方公里,东以二环路东二段、三段东侧路沿石为界,西以一环路东二段、三段东侧路沿石为界,南以蜀都大道水碾河路段北侧路沿石为界,北以建设南一路、南二路、南三路北侧路沿石为界,驻地为双林中横路12号。 双桥子街道办事处位于成都市双林中横路12号,东至二环路,与保和乡接壤;南至蜀都大道,与锦江区水晶坊街道办事处为邻;西至一环路东三段,与猛追湾街办相望;北至双林大道,与新鸿办事处相连。辖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人口约8.5万人。办事处辖6个社区,3个家委会。辖区居民以汉族为主,另有蒙、回、满等14个民族。 双桥辖区交通顺畅,东有二环路,南有蜀都大道东风路,北有双林大道,西有一环路,居住环境理想,基础设施配备较完善。辖区内有大学1所、中学3所、小学4所、幼儿园6所;有银河证券、工商银行、中保公司等交易场所;有北京华联、红旗连锁超市,购物便利;有朝发园、名都楼等中档住宅区,环境幽雅;餐饮娱乐业比较发达,双林路餐饮娱乐一条街已初具规模。辖区内有阳光餐厅、四方阁、华福楼、成都饭店等餐饮娱乐企业40余家,商业前景发展较好。辖区内有中国五冶总公司、中国航空储运公司408库、机械工业部第二勘测设计院、成工集团液力变矩厂、航空工业局、省汽车工业总公司、华西煤气公司、工人日报、瑞华药业、成都市煤气公司等30余家大中小型企业。 水碾河路北社区 水碾河路北12幢居委会 84434077 双林中横路社区 双林路44号29幢 84305305 双林社区 双林中横路8号 84301933 双桥路北社区 双桥路249号 68195925 |
建设路街道 |
于1965年正式定名为建设路街道办事处。管辖电子科大、培华路、建设中路、圣灯寺4个社区,面积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2万人,流动人口6.4万人左右。其中建设路处于成华区的核心地段,全长近2000米,自猛追湾横跨一环路和沙河至二环路,是建设路辖区最主要的商业街道。由于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中于此,居民购买能力相对较强,80年代初以前在成都市曾是与春熙路齐名的著名商圈,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不景气,商业氛围有所下降,现在以第五大道、华联商厦、SM城市广场、好又多量贩为重点的商业网点云集沿街及周边,成都电子科大万人学生公寓、水岸花园、河畔华园等住宅群,具有很强的消费潜力。近年来,随着沙河整治和道路扩建使建设路辖区市容环境明显改善,东郊工业结构调整、工业企业搬迁等有利条件,为建设路的凤凰涅盘、重铸辉煌带来了新的契机。 建设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设有党政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社会事务与计划生育办公室、城市管理科、经济发展科等科室。 |
府青路街道 |
府青路街道办事处东以现府青路街道办事处与二仙桥街道办事处边界线、八里庄路北侧沿石、府青路二、三段东侧沿石为界;南以一环路北四段北侧沿石为界;西以三友路东侧沿石、沙河东侧河堤为界;北以青龙乡界为界。该辖区面积约2.7平方公里,人口约4.4万人。驻地:府青路府青巷4号。 |
二仙桥街道 |
二仙桥辖区地处成华区东北部,面积4.2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人。辖区北接成绵、川陕高速路,南接成南高速及成渝出海通道,集铁路、公路于一体,交通十分便捷。辖区毗邻年货物吞吐量达1000多万吨的成都火车货运站,有众多依附于火车东站形成的国有老工业企业和仓储物流群,拥有130万平方米的仓储面积和59条铁路码头,是建立现代物流中心的重要区域。近年来,成都向东扩展战略的实施,和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发展,特别是成都理工大学的改扩建及科技资源的开发利用,现已形成了现代商贸物流、都市工业、校园文化经济产业、房地产业为支柱的竟相发展的产业格局,富含巨大的发展商机,实显出强大的潜力和后发优势。 |
跳蹬河街道 |
跳蹬河街道办事处东以二仙桥东路北侧沿石为界;南以牛龙公路万年场路、跳蹬河路、崔家店路东侧沿石为界;西以二环路东二段、三段东侧沿石为界;北以建设南路北侧沿石、现跳蹬河街道办事处与建设路街道办事处边界线、二仙桥街道办事处与建设路街道办事处边界线、建设北路三段为界。该辖区面积约3.3平方公里,人口约3.1万人。驻地:成都市成华区东篱路29号。 |
双水碾街道 |
双水碾位于沙河上游今自来水五厂旁,因湍急的河水在此一分为二成为双水,早在嘉庆年间人们就在两个水道上建起双碾,利用水能一碾榨油,一碾碾米磨面,故名曰双水碾。 因城市发展需要,原青龙乡站东村被统征。1998年6月18日成都市成华区站北路街道办事处成立,所辖区域为原站东村七个组。2003年7月成都市成华区进行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将站北路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与青龙乡双水碾村、红花堰社区合并,设立双水碾街道办事处。 双水碾街道办事处地处成都市的正北面,东以沙河河堤、现青龙乡荆竹村与双水碾村边界线为界;南以金牛区边界线为界与肖家河街道办事处为邻;西与金牛区五块石街道办事处接壤;北与金牛区沙河源办事处相连。街道办事处与成都市重要交通枢纽火车北站、城北客运中心为邻,交通十分便利,正在建设的地铁一号线在我辖区内的红花堰社区。周边有菏花池市场、五块石农副产品交易中心、菏花池中药材市场等是西南地区重要的贸易中心。辖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6万人,暂住人口约4.3万人。双水碾辖区是1990年开始被统征而逐渐开发建设的新城市街道,目前有近二分之一的区域正在开发建设中。辖区内现有金府路、双荆路、八里桥路、站北路等18条街区道路。有成华区武装部、76468部队、成都军区联勤基地、武警金牛中队4个驻区军事单位;有站北小学、双水碾小学和在建中的“双水碾中学”共3所学校;有站东实业总公司、邮政运输局三产中心、五块石客运站、成华汽车运输公司等主要企业和站东大酒店、华茂特大酒店、七里香大酒店、渝都天香食府、骏宏大酒店等餐饮企业。 街道行政机构为双水碾街道办事处,现有内设机构5个,分别为党政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社会事务与计划生育办公室、城市管理科、经济计划科,管辖4个社区1个村。双水碾街道交通便利,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社会文明祥和,人民生活幸福。办事处地址:成都市站北北街98号,邮政编码:610081。 |
万年场街道 |
成华区万年场街道办事处于1998年成立,驻地长天路。地处成都市东门,东与二仙桥街道、保和街道相邻,南与锦江区双桂街道相邻,西与新鸿街道、双桥子街道相邻,北与跳蹬河街道相邻。万年场街道办事处现地址为成都市成华区长天路28号,电话区号028,邮政编码610051,距成华区政府(成都市一环路东三段148号)2.5千米,辖区总面积5.2平方千米,其中陆地5.07平方千米,占97.5%,水域0.13平方千米,占2.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4633人。 按成华委办〔2012〕26号,万华区万年场街道设党政办公室、社会建设科、城市管理科(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牌子)、社会管理科(挂信访调处中心牌子),设立投资服务分中心,下设投资促进部、企业服务部。万年场街道办事处1998年成立时辖长天路西社区、长天路东社区、万年路社区、东篱路社区和双庆路社区等5个社区。2003年7月区域调整后辖长天路社区、万年路社区、双庆路社区、槐树店社区、红桥社区和联合社区等6个社区。 辖区内教育资源丰富,有双庆中学、双庆小学、华建学校、南华学校、成都市交通学校、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锦江校区、成都体育运动学校、五冶职工大学等8所学校和3所幼儿园。 万年辖区的交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辖区西邻二环路,北接成华大道公里,东至三环路,南界蜀都大道延伸线的迎晖东路,正实施建设的机场路东延线跨辖区而过,至成南、成渝、成绵高速起始点十分快捷而通达,城际铁路枢纽——成都新客站位于辖区南方保和境内。辖区内部交通呈三横三纵网络格局,建材路、玉双路东延线等规划道路由市、区政府加紧实施。独特通达的交通优势和地理区位使万年辖区成为“十一五”期间成渝经济带、成绵经济带的交汇点,也是成都市增创服务业新优势的重要承载空间。 |
桃蹊路街道 |
桃蹊路街道办事处东以八里庄路、二仙桥西路东侧沿石为界;南以建设北路二段、三段北侧沿石为界;西以沙河东侧河堤为界;北以府青路二段、三段北侧沿石为界。该辖区面积约1.8平方公里,辖桃蹊、桃源、文德、怡福、踏水5个社区。现有人口89343人,其中常住人口78518人,流动人口10825人。驻地:双建路70号。 |
白莲池街道 |
2015年,新设白莲池街道办事处,管辖范围面积约13.21平方公里,东以原青龙街道与龙潭街道、新都区边界线为界,西以成华区与金牛区边界线为界,南以成华区域内的北三环路三段、四段北侧路沿石为界,北以成华区与金牛区、新都区边界线为界,驻地为熊猫大道1248号。 |
圣灯街道 |
成都市成华区圣灯街道办事处(原成都市成华区圣灯乡)地处天府之国的成都市中心城区东北部,幅员面积7.6平方公里。辖8个社区居委会,其中,建北、关家堰、崔家店、东华、长林盘、人民塘社区为涉农社区,圣灯、关家社区为城市社区,共46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1805人。 辖区内公路、铁路交通网络发达,基础设施健全。成都物流基地将在圣灯人民塘片区建成集铁路公路联运为特色的枢纽型物流园区,旨在为国内外知名的物流企业、零售分销企业、制造企业等提供有国际水平的高性价比物流仓储设施,商机无限;成都理工大学扩建(2000余亩)项目已经启动,将打造集文化、旅游、房产为一体的校园经济片区,是投资者最理想的投资场所;涉及圣灯街道建北、关家堰、崔家店社区的“城中村”整体改造项目即将启动,可发展房地产、工业、商贸等项目,发展前途一片光明。 街道党工委秉承“奋勇争先,永不言输”的精神,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以“构建现代服务业的新区,勇当统筹城乡的先锋”为发展目标,以“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城市化”为总体部署,以“依法立街,房产强街,物流兴街,统筹富街”为发展策略,以“一轴三片”(即:以成华大道为轴心,大力加强理工大学校园经济片区、普洛斯物流园片区、“城中村”房地产开发片区)为发展重点,统揽街道各项工作全局,着力增强街道经济实力,努力将圣灯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功能齐全、适宜投资创业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新城区。 |
保和街道 |
成华区保和街道办事处地处成都市正东部,是成都市向东发展战略的第一街道和对外开放的黄金地段。幅员面积13平方公里,辖9个社区居委会、1个村,辖区内有1个古场镇---保和场镇,区文物保护单位---孙家祠。总人口2.5万人,。辖区内交通十分便利。有东西走向的成渝高速公路、成洛路、老成渝路,有南北走向的二环路、牛龙路、建村路以及三环路。辖区内村村通公路。成昆铁路穿境而过并毗邻沙河堡火车站。境内还有成宇汽车总站和五桂桥客运中心,是成都市重要的交通枢纽。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越。工业初具规模,已形成电子、电器、机械、轻纺、民用化工、商业、食品包装、印刷等工业体系。商贸发达,已形成综合市场3个,汽车专销市场6个。 |
青龙街道 |
2015rh ,调整后的青龙街道办事处管辖范围面积约8.80平方公里,东以原青龙街道与圣灯、龙潭街道边界线为界,西以昭觉寺南路东侧路沿石为界,南以原青龙街道与府青路、二仙桥街道边界线为界,北以北三环路四段北侧路沿石为界,驻地为致强路266号。 青龙街道办事处位于成都市东北部,东接龙潭街道办事处,南接圣灯街道办事处,西依沙河苑源街道办事处,北与新都区毗邻。幅员22.51平方千米,辖1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有常住人口56000余人。街道办事处第一办公区位于站北花径路189号(部门有:街办领导办公室、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科、城市管理科、推进改革城乡一体化办公室、会计核算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第二办公区位于昭青路特1号(部门有:社会事务和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社区服务中心(就业所)、街道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城管执法中队)。 辖区环境优美,名胜古迹景址甚多。辖区内有成都动物园和闻名中外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川西第一禅林”——昭觉寺、后蜀皇帝孟知祥夫妇墓——史称“和陵”。北郊风景区建设,为辖区增色添彩,吸引着起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 辖区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国道川陕公路横穿南北,三环路、熊猫大道、龙青路穿越东西,与火车东站、火车北站相邻。昭觉寺长途汽车站和公交总站是成都市北门连接周边区、市、县和市内的交通枢纽。辖区商贸物流业非常发达,有以富森·美家居为龙头的众多仓储物流企业。 |
龙潭街道 |
龙潭寺历史悠久。相传,三国时期某年六月,蜀汉皇帝刘备之子刘禅路过此地,因天气炎热,便到一水池里沐浴,后刘禅称帝,人们便把此池故名“龙潭”。因龙潭右侧有一寺庙而得名“龙潭寺”。龙潭寺是“东山五场”之首。1962年3月12日,经0成都市委批准,龙潭公社分为龙潭、院山两个公社。1977年11月2日,经0成都市委批准,撤销院山公社,合并为龙潭人民公社,属金牛区人民政府管辖。1984年4月,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将龙潭公社调整为龙潭乡人民政府。1991年,区划调整,龙潭乡人民政府属成华区人民政府管辖。2004年8月,经省民政厅批准,实行街道管理体制,将龙潭乡调整为龙潭街道办事处。 成华区龙潭街道位于成都市东北角,东与龙泉驿区西河镇相连,南与圣灯街道交界,西与青龙街道接壤,北与新都县木兰镇、石板滩镇毗邻。幅员面积37.62平方公里,占成华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总人口58753人, 其中,农业劳动者44178人,城镇居民人口14575人,辖20个社区,其中18个涉农社区,171个涉农居民小组,2个城镇社区(龙潭正街社区和隆兴路社区)24个城镇居民小组。成渝、成昆、达成铁路及亚洲最大的北编组线穿境而过,以龙潭寺火车站为核心的一站七线与全国各地相连,成绵、成渝、成南三条高速公路,汇聚成成绵经济发展带、成渝经济发展带,是成华区“七区三带”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都市向东向南发展的新空间。 2004年开始,龙潭街道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发展承载力。实施了道路交通大会战,共投入资金9.6亿元,建成了龙青路、老龙青路、新双龙路、老双龙路、龙石路等主干道建设,实施了环湖路、龙潭绕场路、龙木路等次干道建设,完善了社区道路网络建设。桂林新居、同乐新居、北湖、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龙潭旧场镇改造等重点项目正在按规划建设当中。为把龙潭打造成为成都市 “三个集中”的示范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副中心,“一湖一区一场镇”的核心区夯实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