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当区东片中部偏西。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 4 900,其中布依、苗等民族占57.1%。辖7村委会,有42自然村。1952年置王冈、新堡、陇脚3乡。1954年合并设新堡布依族乡。1958年撤乡并入灯塔公社。1963年析建新堡公社。1983年复设新堡布依族乡。产辣椒、天麻、桃、李、柿子、杨梅。有造纸厂、水电站等。有中小学16所。乡人民政府驻地陇上,在新添寨东北20公里,杜寨河北岸土岗东侧。人口200,有汉、布依等民族。海拔 1 239 米。原名龙头上,以山岗绵延得名。方言“龙”、“陇”音近,改为今名。设农贸集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附近布依族聚集于此进行娱乐活动,称“地圣会”。贵开公路经此。.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56平方公里 | 520112203 | 550018 | 0851 | 查看 新堡布依族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东风镇 |
东风镇位于贵阳市东北部,距市中心15公里,距区行政中心5公里,以由东北绕城线到贵阳龙洞堡机场13公里。镇内交通便捷,平均海拔1100米,平均降水量1179毫米,无霜期长,气候湿润。全镇总人口26402人,总面积73.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804亩,其中田7357 亩,土4447亩。镇辖11个行政村、2个场、5个居委会,有汉族、苗族、白族、仡佬族等13个民族。镇内民族团结、人民勤劳、民风纯朴。东风镇是环境优美、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境内有南明河、渔梁河、渔洞河三条河流迂回交汇;有景色秀丽的情人谷、渔洞峡市级风景名胜区;有风景如画的乌当十里河湾及千亩田园风光;有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来仙阁”、“古林寺”、“惜字塔”及建于明正德年间的“协天宫”等名胜古迹,有神秘的第四纪洛湾冰川;有距今万余年历史的大堡村古人类遗址;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在抗战期间居住过的万松阁……等,旅游开发初具规模。东风镇是国家建设部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是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是乌当区首批建设的三个明星乡镇之一。镇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备,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近年来,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乌当、洛湾两大工业园区,建材龙头企业和医药、电器、机械等骨干企业相继落户我镇;5000亩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全面启动,农业产业化逐步形成,花卉产业发展初显成效。在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政策指引下,镇党委、政府正带领全镇人民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加快农业产业调整步伐,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力打造经济强镇、科技重镇及旅游大镇。. |
水田镇 |
水田镇地处黔中腹地云雾山麓,位于贵阳市北郊,距市中心26公里,离区政府所在地16公里。全镇总面积106.93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93个村民组,共有3816户14509人,聚居着汉、苗、布依等民族。设有19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11个,共有党员456人。全镇耕地面积12730亩,其中:田6360亩,土4060亩(专业菜地1950亩);林地面积11201.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8%。贵开公路纵贯三江、李资、水田、董农4个行政村,总长14公里,境内有10kv变电站3座,5条河流纵横,建有大小水库4座,总容量135立方米,境内有相思河、万亩凤凰山林场、千坎箐水库、三江小峡谷等自然风景。现村村已通公路、电话、广播、电视。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矿产资源丰富,是乌当区工、农业发展较为平衡的乡镇,2005年,全镇人均纯收入达3400元。目前,已初步建成了定扒粮、果专业村1个,蔬菜专业基地2000亩,绿化苗木2500亩,以罗庄村杂交母猪,水田村长土关村民组为基地的绿化苗木种植和李资村、竹林村为基地的肉牛养殖已辐射全镇其它村,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正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工业企业发展形势喜人,辖内现有企业16家,规模以上企业3家,形成了三江、水田两个工业小区,主要生产铁合金、金刚砂、棕刚玉、生铁、磨具磨料、水泥、化工原料和铸造产品等。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我们将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围绕“农业稳镇、工业强镇、旅游兴镇、诚信治镇”发展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构建和谐水田。把水田镇建设成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政治安定、人民富裕、社会文明、环境优美、欣欣向荣的现代化新农村,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
羊昌镇 |
羊昌镇地处贵阳市北郊,距市中心四十公里。居百宜、新场、新堡及开阳县禾丰、哨上五乡中心位置,总面积73.6平方公里,海拔1100-1350米。下辖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89个村民组。辖区内居住有汉、布依、苗等民族,总人口15207人,从事农业生产14747人,少数民族2661人,总面积73.5平方公里,其中田8505亩,土6585亩,全镇2002年财政总收入123.8万元,地方财政总收入123.8万元,国税11万元,地税41万元,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 一、教育情况 羊昌镇现有羊昌、马场两所中学,占地面积15982平方米,建筑面积4693平方米。有18个教学班,在校生698名,中学入学率98%。有中学教师31名,有化验室,图书室,藏书9450册。羊昌中学作为全镇的教育教学中心,现已配备功能齐全的多媒体室、微机室、远程教育室。全镇有中心完小1所,村级小学5所,教学点9个,有教师101名,57个教学班级,在校生1160名,入学率99、8%、藏书22200册。 二、医疗卫生情况 羊昌镇卫生院占地面积4044、05平方米,建筑面积1950、41平方米。有医生5名、医士4名、护士3名、药剂师1名,化验室、手术室、X光、B超、心电图等医疗设备齐全,村卫生所8所,个人诊所2所。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羊昌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羊昌和马场两个村为中心进行建设,羊昌、马场两个集贸市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公路建设上羊昌镇已实现村村组组通公路,公路硬化率达40%;人畜饮水工程遍及全镇,现目前,日产3000吨的羊昌自来水厂建设正在紧张的建设中;羊昌大山1000千伏安的变电站,能较好地满足镇内企业生产和生活用电。 四、畜牧养殖情况 全镇大牲畜存栏4028头,其中:黄牛1277头,水牛2554头,马197匹,生猪存栏17293头,家禽存栏82869只,羊1617头。近年来,随着羊昌镇提出“畜牧兴镇”的发展战略和“双带致富”工程的实施,引进了“三元杂交猪”、“西门塔尔”等优良畜牧品种进行养殖,初步勾划出羊昌镇“畜牧兴镇”的轮廓。 五、农民种植情况 羊昌镇主要以农业为主,是一个生产稻谷、油菜籽、玉米和辣椒大镇。近年来该镇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地理自然条件,逐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一季变双季,轮间套种,改变传统耕作旧习。全镇坡改梯、梯变田1060亩,退耕还林2129.2亩。在烤烟停止种植后,当地农民改种辣椒和特色菜折耳根,全镇年均栽种辣椒4000余亩,折耳根3000亩。 到2003年全年夏粮食总产7845吨,粮总产6678吨,豆类总产410吨,其他农作物总产24吨。该镇也由吃粮靠返销的穷镇变成种一季吃两年,家家有余粮,户户谷满仓、顿顿吃白饭的富镇。 羊昌镇植树造林也由春季造林变成冬春两季造林,全镇有国有林场1个,造林1200亩,村级林场7个,造林5800亩,个体林场1个,造林3285亩。 羊昌镇植树造林除松、杉用材林外,根据当地气候、自然条件、土壤等特点,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农民种植经济林木,全镇有苗圃基地1个,育各种树苗100亩,可向社会提供各种绿化树苗百万棵。金秋梨基地6个,栽梨树4500亩,柑桔基地3个,栽柑桔2200亩。漆树、油桐基地1个,800亩,葡萄基地1个150亩,银杏基地1个,插接银杏苗500亩,板栗基地1个300亩。中河村大型金秋梨基地长3.5公里,宽2公里,栽种金秋梨、布朗梨共1500亩,并为通往梨园基地专修公路1条,长3.5公里。黄连村是银杏、柑桔、金秋梨、 漆树、油桐籽综合基地,每年可上市茶叶1300市斤,干果20000市斤,鲜果1984000市斤。仅水果一项2000年每村平均收入在1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水果收入达6000元。 六、招商引资情况 我镇交通便利,即将动工修建的贵开高等级公路横贯全镇五个行政村。全镇现有优质水果3000余亩、粮区蔬菜6000余亩,并建有水果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适应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工业发展。贵阳市实施“退二进三”战略,羊昌、马场已列入乌当区北部工业小区规划。以政府所在地为中心,东面有4000余亩的锅底箐原始森林旅游资源待开发;西面有布依民族风情游及独特的白果树瀑布旅游资源待开发;北有群山环绕,风景秀丽的金螺湖景区。羊昌镇以诚挚的热情、最优惠的条件吸引着八方来客。 七、旅游资源情况 羊昌镇旅游资源丰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螺丝田水库,占地近300亩,常年蓄水47万立方米,库容四周均为森林覆盖,湖水穿过山、林、田,湖光山色煞是迷人。现贵阳市鸿源燃气有限公司正在对该景点进行开发。介时金螺湖可形成以游泳、垂钓、乘船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村。 迎风水库:离贵开路仅400米,该处地势平坦,阳光充足。水库水质清澈,盛夏季节,可游泳、划船、垂钓等。水库四周青山环抱,金秋时节,金穗闪闪,山清水秀,景象万千。综上特点,可以将迎风水库开发为游泳、休闲、垂钓的度假中心。 锅底箐:植被保存完好,珍禽异鸟繁多,是难得的天然动植物园,且与香纸沟风景区紧连,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锅底箐属原始森林地带,其中青山翠绿,清泉石上流,在林间慢步,呼吸着清晰的空气,耳边不时传来动物、昆虫的鸣叫,让人心旷神怡。黄连布依风情:黄连村是布依族聚居的村寨,,马路河横贯整个村寨,接壤开阳县,两岸是气势磅礴的群山。村寨依山而建,公路绕寨而行。黄连村瀑布、天然岩石大壁画及雄伟壮观的山峰随处可见。沿线栽种的楠竹,枝繁叶茂,形成一条长长的楠竹林带。黄连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当地少数民族热情好客,人人皆喜好书法。综合以上特点,黄连可以开发为以生态旅游、山水民族风情为主的旅游区。. |
下坝镇 |
2013区划调整:乌当区作出决定,撤销新场乡、下坝乡、百宜乡建制,改设新场镇、下坝镇、百宜镇。撤乡设镇后,原行政区划不作调整。 一、地理位置 乌当区下坝镇位于乌当区的东北部,东与龙里接壤,南接偏坡、东风,西低水田、新堡,北与百宜乡相连,全乡总面积106.27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11.1%。马百公路硬化横穿下坝,接开阳县的羊场至正在建设的大花电站,同时经百宜接贵开路到新场、马场,距乌当区政府所在地22km,离贵阳市中心29km,辖8个行政村,63个村民组,15130人,其中:农业人口14811人,耕地面积为11983亩,农业人口平均占有耕地0.81亩。 下坝集镇拟规划面积为64公顷,东至白水河桥,西至月亮田,是下坝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有城镇人口1050人,其中非农人口275人,分别有中学、小学、供电所、卫生院、粮管所各一所,佛教开放场所一个,行政机关一个,水、电、路、通讯设施基本齐全,预计2009年镇区人口可达5000人。 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一)气候 下坝乡属亚热带季风温热区,平均温度15℃,平均海拔1250m,最低为827m,是贵阳市近郊海拔较低的乡,年总辐射85.48大卡/厘米2,年均降雨量为1178毫米,年日照1059.32小时,无霜期长。 (二)地形地貌及土壤 全乡地处南明河下游,以河为界,把下坝、喇坪、岩山三村与谷定、谷坝、谷金、谷庚、新桃五个村分隔相望,河以南形成高山、深谷及悬崖削壁,集镇位于河以北的丘陵背脊上,集镇以东为谷盆地势,其地质为三选系龙潭组,岩性为碳酸岩类夹层,土壤为褐色石灰土及黄色石灰土。 (三)水资源及水能资源 乌江支流清水江的左源干流——南明河,自西南向东南部纵贯下坝乡,根据《贵阳市乌江流域水力资源普查成果》,规划待开发有喇平、翁簸、白水河、周家桥四个电站,下坝电站已经省立项批复,由浙江叶枫水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发,预计投资3亿元,年发电量达6220万度,总库容1950万m3,水库建成将淹没到乌当东风镇来仙阁,计划2006年7月正式建成发电,现已启动建设。与相邻的大花电站、大塘河电站相接,为贵阳内陆开放城市开发水上运输通江通海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矿产资源 乡内已探明的有煤、铁矿、白云石、硅矿、大理石等,其中煤矿主要分布在下坝、喇坪、岩山村,铁矿主要在谷金村、下坝村、谷庚村,大理石在谷金村,白云石、硅矿在新桃村。 (五)植被条件与生物资源 下坝乡自然植被属亚热带针叶林、阔叶林、灌丛—灌草丛3种植被类型,2004年森林覆盖率为46%,栽培植被以慈竹为主,是贵阳市的竹乡,面积为2万余亩,相邻的有区的凤凰山林场、国营顺海林场、市规划建设梅园基地。 (六)旅游资源 1、处于省级名胜区相思河下游——普渡河峡谷风光。(位于下坝村) 2、正开发连贯省级著名风景区香纸沟——巴喇峡谷已接待游客,待开发的白水河风景也颇受商家注目。 3、下坝电站、新桃水库的库区水上旅游,又可成为另一道风景线。 4、具有民族特色的谷金“东方迪斯科”——苗族花棍舞,居住地的谷金原始森林,为农家乐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5、新桃顺海林场相邻的梅花园建设,林下养鸡项目的状大,为生态旅游提供较好的空间。 (七)交通电力资源 宋家坝3.5万伏的变电站及下坝电站的建成,能满足下坝工业、农业乃至第三产业发展的用电,区交通规划的“两纵四横”构想,有新添——大石板二级公路、水田——偏坡,新堡——巴喇峡谷四级经过,将勾画下坝经济发展的美好蓝图。 (八)农业资源 乡内的地质、气候、水文条件适合农、林植物生长,山地面积较大,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九)通讯资源 现全乡40户以上的自然村寨通光缆,60%通有线电视,90%以上通程控电话,100%通移动电话。2006—2007年可实现100%通有线电视、电话、宽带网。. |
百宜镇 |
2013区划调整:乌当区作出决定,撤销新场乡、下坝乡、百宜乡建制,改设新场镇、下坝镇、百宜镇。撤乡设镇后,原行政区划不作调整。 百宜镇位于贵阳市东北面,乌当区北部,地处南明河下游,距贵阳市53公里,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天园区)和乌当区行政中心45公里,行政区域总面积9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含2个民族村),92个村民组(含19个民族组)。平均海拔1330米,气候温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属亚热带温湿气候,具有明显的高原性气候特点。百宜乡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生态资源丰富,境内无工业污染源,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水、大气、土壤等环境背景值均达国家二类标准,被贵阳市确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百宜乡是典型的农业乡镇,以种养殖业为主,全乡现有人口13006人,其中农业人口12715人,是汉、布依、苗等民族杂居的多民族乡;现有普中、职中、中心完小、中心幼儿园各1所,村级完小9所;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9年。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组组通电、村村通公路,全乡公路里程达到126.8公里,百大公路、梯百公路、百羊公路穿越境内;已建成农村远程教育宽带综合信息网,信息广播、电话、电视实现“村村通”,近50%农户使用沼气作清洁能源。社会治安状况良好,1997年获“治安模范乡(镇)称号,多年来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抢抓机遇,充分利用我乡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切入点,加快生态经济发展步伐,初步建成折耳根、辣椒、黄金梨、天麻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其中辣椒基地与贵阳老干爹食品有限公司共建,百宜辣椒良好的品质保证了老干爹辣椒食品的独特风味;折耳根荣获“首届贵州农博会优质农产品”称号。现乡党委、政府已申报注册“百宜牌”农产品商标,为百宜乡生态农业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新场镇 |
2013区划调整:乌当区作出决定,撤销新场乡、下坝乡、百宜乡建制,改设新场镇、下坝镇、百宜镇。撤乡设镇后,原行政区划不作调整。 新场镇位于乌当区北部,地处在连结贵遵、贵开和贵毕三条高等级公路的交通网上,距贵阳市45公里,距区政府所在地36公里,总面积91.86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89个村民组,共102个自然村寨,总人口14131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2%;耕地总面积15681亩(其中田9681亩,土6000亩)。 全乡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现有万亩梨园、茶园;万亩杜鹃林、天然奇丽的永丰九曲峡、牛鼻水、羊午湖、人工森林风景区以及享有盛誉的东方迪斯科——小尧花鼓舞,形成了全乡自然风光、民族风情、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乡村美景,是各界人士投资生态旅游和开办各种企业的最佳环境。. |
新堡布依族乡 |
在乌当区东片中部偏西。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 4 900,其中布依、苗等民族占57.1%。辖7村委会,有42自然村。1952年置王冈、新堡、陇脚3乡。1954年合并设新堡布依族乡。1958年撤乡并入灯塔公社。1963年析建新堡公社。1983年复设新堡布依族乡。产辣椒、天麻、桃、李、柿子、杨梅。有造纸厂、水电站等。有中小学16所。乡人民政府驻地陇上,在新添寨东北20公里,杜寨河北岸土岗东侧。人口200,有汉、布依等民族。海拔 1 239 米。原名龙头上,以山岗绵延得名。方言“龙”、“陇”音近,改为今名。设农贸集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附近布依族聚集于此进行娱乐活动,称“地圣会”。贵开公路经此。. |
偏坡布依族乡 |
永乐乡地处贵阳市东郊,乌当区东南部,乡政府所在地距市中心22公里, 距乌当区政府驻地新添寨24公里,离贵阳机场9公里,东、北与龙里县接壤,南与贵阳市机场相连,西与情人谷、阿栗杨梅园风景区毗邻,全乡总面积59.6平方公里, 辖罗吏、柏杨、水塘、干井、石塘、羊角、永乐7个行政村,47个村民组。主要居住着汉、苗、布依族等民族,全乡共3088户,总人口12043人。 永乐乡的蔬菜、水果生产是全乡支柱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主要经济来源。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立足城郊型农业的特点,坚持“有规模、上档次、创名牌、建市场、争效益”的原则,从“ 特”字入手,以“优”字当先,发展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已形成“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菜、四季有景”的田园风光。 全乡现有耕地面积11674亩,其中专业菜地3649亩,粮区菜4000亩,果园9563.4亩,其中优质晚熟艳红桃3500亩。从1999年起共投资460万元,分两期建成了占地26.39亩的果蔬批发市场,日交易量淡季达150吨,旺季可达250吨以上。2004年我乡的艳红桃被省农业厅评为"优质农产品", "永乐"牌无公害蔬菜和"永"牌艳红桃商标成功注册,蔬菜和水果的经济收入已占农民收入的80%以上,已成为我乡的支柱产业。2005年蔬菜上市量达6000万斤,水果上市量达650万斤,共完成农业总产值6915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245万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62元。 乡内交通、通讯设施完善,有永乐至龙洞堡、永乐至贵阳、永乐至新添寨、永乐至龙里醒狮镇四条二级柏油硬化路。7个村通村公路已全部实现硬化,组组通公路,60%的村民组公路已经硬化,机耕道遍布田间果园。从贵阳至永乐每20分钟就有1部中巴车往返。 辖区内有风景秀丽的石笋沟水库风景区、石塘小山峡、罗吏大古钟、永乐古堡遗址、清礼部尚书李端芬墓遗址等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有“苗族二月场”、“布依六月六”等民族风情文化节,有万亩桃园和菜园等生态旅游资源,另外还有一年一度的“桃花艺术节”、“桃园文化节”。辖区内现在专门从事观光旅游接待的永乐山庄、永乐人家、柏花山庄、三味庄园等,从事“农家乐”经营的农户也有20多户。. |
顺新社区服务中心 |
乌当区顺新社区服务中心成立于2012年3月31日,位于乌当区观溪北路5号,服务中心现有建筑面积900平方米。中心服务管理区域4.61平方公里,服务总户数11060户,常住人口为26496人,流动人口9717人。主要包括育新居委会、环溪居委会、新光居委会、金江苑居委会。区域内配置幼儿园12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1所。大型超市1家,农贸市场1家,通信业、便利超市、诊所、药房、餐饮业、五金建材业等商户共计380余家,已有建行、农行、工行、商业银行、邮政储蓄五家金融机构入驻办理储蓄业务。交通便利,共开通251、252、253、222、234、93、56、51、247、246、605、新天1、3、4、5、6、7路等20条公交线路。大大方便社区居民出行和生活。为更好的为辖区居民服务,社区在2013年2月,新建了社区居民活动中心,居民活动中心有图书室、儿童活动室、棋牌室、上网室、舞蹈排练厅,残疾人康复室等场所,社区成立了“手拉手”志愿者协会。 顺新社区服务中心是副科级事业单位,内设4个机构:党政工作部、群众工作部、社会事务部、城市管理部。现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大厅开设党务服务、民政残联、计生服务、流动人口、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全程代理、市场服务等8个服务窗口。 中心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心的职能:服务、凝聚、管理、维稳。 中心的理念:待人诚心、办事热心、工作细心、服务贴心、群众舒心。 中心的目标:打造一个生态文明、平安和谐、高效便捷、服务一流的新型社区。 |
新天社区服务中心 |
新天社区服务中心位于乌当区中心城区,距市中心约6.5公里,辖顺海村、北衙村、山花居委会,占地面积24.11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22260人,其中户籍人口10249人,流动人口12011人。有7个党支部,党员219名。贵阳绕城高速、北二环、水东路穿境而过,保利温泉、贵御温泉坐落境内,保利温泉新城、保利公园2010、未来方舟等大型楼盘正如火如荼建设中。 按照市委、市政府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精神,2012年3月成立了一委(社区党委)、一会(居民议事会)、一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有编制35人,是区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履行管理、服务、凝聚、维稳四大职能,下设党政工作部、社会事务部、城市管理部、群众工作部(政法委、综治维稳工作部)4个工作部门。设立了30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大厅,内设4个综合服务窗口,包括城市管理服务、就业服务、民政残联服务、计生卫生服务、首问责任、党员服务、流动人口、社会保险、法律服务等服务内容。 |
创新社区服务中心 |
乌当区创新社区是我市第二批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之一。服务区域面积约2.86平方公里,东至臣功新天地,西至乌当区图书馆,南起城市山水公园,北至泉天下国际公馆,辖区面积2.86平方公里。 有新创、新竹、新联3个居委会,居民总户数7425户,总人口30458人,其中:流动人口5392人,60岁以上老人3787人;辖区内有低保户65户享受低保人员112人,五保户1户,残疾人家庭148户有150人。社区范围内有企事业单位61个,教育机构14个,商铺1350个,物管小区22个,楼群院落83个,散居民点35个,居民楼栋410栋,社区有4个党支部,在册党员211人,辖区内有28个党组织,党员1235人。 创新社区服务中心于6月30日挂牌成立,下设四个部,即党建工作部、社会事务部、城管工作部、群众工作部。按照“凝聚人心、服务居民、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总体要求开展各项工作。 创新社区服务中心充分整合社区资源,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做到“接待群众热心、解答问题耐心、为民办事细心、帮助群众诚心、提供援助贴心、服务充满爱心”,从时间、内容、范围、机制上,探索党员、民生服务工作新方式,打造社区服务中心新平台。 “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建设和谐社区,需要全社区的广大参与。我们殷切的希望居民们能够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参与社区的工作和活动,在自己的社区里,参与社区建设,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共同营造文明、祥和、温馨的社区生活! |
振新社区服务中心 |
振新社区服务中心于2011年6月30日挂牌成立,辖新都、振华两个居委会,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户数8544户,人口23569人。辖区企事业单位19个,小区11个,楼栋数190栋,非公企业4个,业主委员会3个,党员总数4667人,其中社区在册党员99名,辖区单位党员数4592名。社区服务中心办公场所设立在振华广场旁,面积800平方米,其中服务大厅300平方米,设置办公服务窗口9个。 社区服务中心作为区政府在社区开展工作的承接平台,直接受理居民群众的有关行政社会事务及公共服务需求,真正将原有市-区-办事处-居委会四级管理层次精简为市-区-社区三级管理层次,实现社区服务中心直接面对群众提供服务管理,不承担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职能。 |
高新社区服务中心 |
高新社区服务中心位于贵阳市东北部,地处乌当区新天城区中心,现辖3个行政村(新庄村、新添村、阿栗村)23个村民组,服务面积23.93平方公里,服务总户数12451户,服务总人口24899人,其中:常住人口3330户、13450人,流动人口11449人。辖区新添村、新庄村是乌当区城市建设的主阵地之一,是典型的“城中村”;阿栗村属典型的农业村,贵州省优质农产品“阿栗”牌杨梅、“泉城五韵”——“情韵阿栗”民俗生态旅游精品示范点闻名省内外;辖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庄村获“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阿栗村曾获“全国绿色小康村”等殊荣。 高新社区服务中心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所属正科级事业机构,设党政工作部、群众工作部、社会事务部、城市管理部四个内设机构。高新社区成立以来,社区党委、服务中心按照市、区关于加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积极承接新的职能,紧紧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条主线,以“五强五新”为目标,通过狠抓“五个建设”,探索“五项工作机制”,促进了社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搭建为群众提供扁平化、综合0的新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能力。 高新社区作为刚成立的新型农村社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按照社区区域化党建和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夯实社会管理工作基础,促进社区管理更加有序,维护稳定更加有力,基层社会更加和谐。 |
新阳社区服务中心 |
乌当区新阳社区管理服务中心于2006年3月22日正式组建运行,隶属乌当区人民政府正科级事业单位,事业编制18人,设党政办、财审科、离退办、文教科四个科室,办公地点位于乌当区新添寨新泉路119号。现有职工40名,其中:党工委书记1名,社区主任1名,纪工委书记1名,社区副主任2名,在编职工13名,临聘人员22名。社区根据工作需要,下设群工站3个,分别为开阳白马七六一群工站、息烽温泉二七六群工站、贵阳城郊群工站。新阳社区无行政管理区域,服务对象主要居住在乌当区、开阳县、息烽县、白云区、南明区、云岩区、花溪区、浙江绍兴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