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河村辖区内村民小组17个,村民总数3741人,村民总户数1466户,其中:中心站、物流园区征地农转非3354人,农业人口388人;现有耕地420.65亩;村民人均收入10966元。
村民代表人数95人,议事会成员31人,监督委员会成员5人。因征地拆迁等原因,目前村服务场所应具备的服务功能基本缺失。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10113104 | 610300 | 028 | 查看 金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壁峰社区 |
壁峰社区的基本情况 壁峰社区2005年由原来的双福村和壁峰村合并而成,2007年改为壁峰社区。壁峰社区地处城厢北部,属浅丘地形,辖区3.7平方公里。社区内16个生产小组,总人口3890人,其中城镇户口380人,党员87人,女党员15人,党员高中以上文化32人。辖区内有小学、幼儿园,医疗卫生站,农资放心店等企事业单位12家,食用菌业主7户,集体年收入10万,主要农产品以粮食、蔬菜、食用菌、生菌为主。 |
朝阳路社区 |
一、基本情况 朝阳路社区成立于2002年10月,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城镇区域东半部,所辖区域为从北门至南门以街中心为界,包括下北街,上北街,大东街,大南街等大街小巷20余条,并以护城河为界,方圆约0.41平方公里的占地面积,是我镇工、贸、商、学、餐饮娱乐较集中的区域。现有社区干部5名,党支部成员3名, 二、基础设施 朝阳路社区办公用房由镇政府借用,总面积320平方米,现投入使用的包括社区办公室(社区便民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室、劳动保障站、电教室,计生药具室,科普阅览室,再就业援助窗口,志愿者服务工作站;档案室、综合会议室(党员活动室)、文化图书电子阅览室、司法信访调解室、未成年人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团支部活动室和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等;外有居务公开栏,有黑板宣传栏,有室外文化娱乐场所和室外健身场所,以及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广场。社区活动室配备有电视、音响、桌凳等设备。 三. 辖区内文物保护单位和景点介绍 彭家珍大将军专祠:位于家珍公园内,家珍专祠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四川三大烈士之一彭家珍将军而修建的祠堂,始建于抗战初,扩建于80年代。专祠为仿古建筑,坐南向北,占地18亩,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存有孙中山等人书赠的13道金匾。祠内纪念碑高9.7米,为三大将军纪念碑之最。家珍专祠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绣川书院:绣川书院位于东街,始建于宋代,占地面积5085平方米,建筑面积1969平方米,共四进。书院是金堂县修建最早、规模最大、藏书最多、声誉最隆的一所书院。在七八百年间,培育了理学家谢湜、文史学家张晋生……近现代史上有辛亥革命功臣彭家珍、哲学家贺麟、植物学家何铸、著名作家流沙河等。 寿佛寺:寿佛寺始建于乾隆三年,后迁至家珍公园内,总体布局为两进院落,坐南朝北,占地4000平方米,有正殿7间,厢房19间。每逢初一、十五,城厢周边乡镇及邻县信佛群众纷纷到此,据说寺内观音菩萨非常灵验,香火十分兴旺。 文庙:文庙始建于宋嘉祐二年(1057年)。清乾隆、嘉庆年间,八次培修和扩建,庙内供奉孔子及七十二门人等历代名儒。清末至民国在此设学所、国民小学、女子小学,部分建筑已拆除和改建,现存大成殿、崇圣祠、前厅和厢房。文庙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 武庙:武庙始建年代无考。清嘉庆九年(1804年),金堂县令谢惟杰从镇东文昌宫后迁建于此。武庙为三进,现存正殿。武庙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 明教寺·觉皇殿:明教寺,始建年月无考。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由佛教净土僧人行远募化得钱于此重建,名净土寺。宋真宗祥符四年(1011年),明教在此发展得势,遂将“净土寺”改名为“明教寺”。现存觉皇殿及毗卢遮那佛和侍者各一尊,被列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 |
绣川河社区 |
绣川河社区紧靠城厢镇东南面,属平坝地区。东邻白贯村,北靠茶花社区、玉龙村。南面与前锋、金河村接壤,与集装箱物流园区为邻。 社区基础道路日益完善,茶花大道、将军路、马鞍大道经区域内纵横贯通,连接于成金大道、青金大道、清泉大道。交通便利,地理环境优越。 社区幅员面积2.7平方公里,社区原有耕地面积2650亩。辖20个居民小组,1431户,总人口403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60人。0员108人,党小组8个。2012年人均收入11000元。 2005年起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城厢中心镇建设。由政府主导启动基础道路建设,城市公益林规划。继后几年内配合城厢镇总体规划,陆续启动安置点建设、成金大道建设、清泉大道扩建、污水处理厂及城厢中学建设等项目。共计协调规划建设用地1000余亩。 |
茶花社区 |
茶花社区位于城厢镇北大门及东大门,与青白江区大同镇、城厢镇十八弯村、玉龙村、绣川河社区、马安社区相邻,辖区内共有15个居民小组,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总人口:3808人;总户数:1414;耕地:2298.55亩,党员:111人,2012年人均纯收入:9763元。茶花社区在2008年建有500m2多功能活动中心一个,服务功能:1、便民服务室 2、计划生育服务室 3、综合文化活动室 4、党员活动室 5、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 6、司法行政工作室 社区居民代表:85人,社区议事会成员39人。辖区内驻村单位有青云酒店、绣水电站、金中机械厂、新兴食用菌厂、奇异家俬厂、川湘玻纤厂、永宏机械厂、泰森机械厂、佳力衡器、自立包装箱、以及同心汽修厂等十几家单位。社区有常住育龄妇女861人,外来流动人口624人,其中已婚妇女194人,未婚女性198人;刑释解教人员31人,其中,落实安置帮教31人,社区有192人申请获得《再就业优惠证》,183人进行失业登记,有890余人参加就业培训;230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27户低保户。社区居委会有工作人员5人,其中女性1人,党员5人,平均年龄48岁,我们这个团队是一个团结向上,朝气蓬勃,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团队,在街道的正确领导下,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同心同德,为社区群众提供了优质服务。 |
马鞍社区 |
马鞍社区地属城厢镇城郊结合部,成达铁路、城太大道、成金青快速通道,从社区 境内穿过。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共有十七个生产组,1091户,总人口3506人,其中 回族140人,汉族3366人。社区党支部有党员同志104人, 2008年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 设,拆迁八个生产组,共计467户,1567人。社区内有个体企业六家。 2012年全部纳 入北部建材中心拆迁征地范围。 |
槐树街社区 |
城厢镇槐树街社区地处城厢镇南北中轴线以西,面积约0.45平方公里,东北面与城厢镇朝阳路社区接壤,西南面与马鞍社区接壤,正北面与茶花社区接壤。境内有三清观、西街古街、流沙河旧居、陈家祠等景点,共有16条街巷,下辖11个居民小组。现有常住人口1964户(其中,低保户128户),4565人(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132人),居民宿舍楼65栋,老式院落29个,截止2010年12月31日辖区内流动人口共计426人(主要分布在成都天马铁路轴承有限公司);社区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171名,划分为5个党小组进行管理。辖区内有3个幼儿园(西街私立幼儿园、上寿巷私立幼儿园、上北街公立幼儿园),4个 储蓄所(大南街、上北街城厢信用社储蓄所,上北街农行储蓄所、邮政储蓄所),1个农贸市场及巫家祠综合市场,2家工厂(四川省钢锉厂、成都天马铁路轴承有限公司),240余户个体工商户,有14个驻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分别是城厢镇人民政 府、工商所、供电所、邮政所、铸城房地产公司等。 2006年元月,社区荣获区级文明社区,2007年4月,社区荣获市级文明社区,2007年11月,社区被命名为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示范社区。 |
前锋村 |
前锋村位于城厢镇以南,毗河以北,全村辐员面积约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27.5亩,全村总人口3124人,户数1225户(其中非农业人口442人),前锋村于2011年建成综合办公大楼。办公楼设置有:村便民中心、人民调解办公室、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前锋村辖14个村民小组(其中5组被政府征用),人均经济收入达11090元,集体资产总额155万元,村民代表数66人,村社会组织成立3个农业合作社,1个幼儿园。 |
金河村 |
金河村辖区内村民小组17个,村民总数3741人,村民总户数1466户,其中:中心站、物流园区征地农转非3354人,农业人口388人;现有耕地420.65亩;村民人均收入10966元。 村民代表人数95人,议事会成员31人,监督委员会成员5人。因征地拆迁等原因,目前村服务场所应具备的服务功能基本缺失。 |
白贯村 |
白贯村位于城厢镇东北部,东临十五里村,有唐巴路贯穿而过。总人口2108人,男1069人、女1039人,现有劳动力1722人。幅员面积3.7平方公里,下辖1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668.9亩,其中旱地面积887.9亩,水田781亩。党支部1个,党员63名,60岁以上的党员21名,30岁以下的党员6名。市区内打工6名。其中文化程度初中35名,高中、中专15名,大专4人。村民代表77名,村民议事会成员33名,村务监督小组1个,成员5名 ,理财小组1个,成员3名。白贯村是城厢镇第一个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村之一,现目前已入住新型社区有770户,未入住35户。全村贫困户19户,其中病残户12户(长期病残12户). 社区内设有村卫生站、村计生服务室、村党员活动室、图书室、流推工作站。 |
十八湾村 |
青白江区城厢镇十八湾村地处城厢镇北门和东门之间,城清路穿村而过,北延线、成都第二绕城高速也在十八湾村交汇,并临近唐巴公路和集装箱站物流园区,交通便利。全村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辖21个村民小组,人口3561人,党员101人,预备党员5人,入党积极分子6人,11个党小组,专职治安巡逻队10人,耕地面积4544亩。十八湾村主体发展思路为“两基地一园区”,“ 两基地”为:鲜切花蔬菜观光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一园区”为:特色食用菌园区。 十八湾村特色食菌园区为标准化高效产业示范园区, 经过4年的建设十八湾村食用菌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园区已逐步形成以食用菌育种、制袋、种植、产品加工、文化展览、餐饮、休闲娱乐等一条龙的生产加工企业链条。依托省、市食用菌科研单位进行特色食用菌技术创新,进行食用菌标准化种植大棚建设,建成食用菌制袋机械化生产线,并引进了食用菌产品相关的加工企业和文化博览企业,继续加强入驻企业管理,实现园区建设的快速发展。 特色食用菌园区从开园以来,现已入驻投产的企业已达十余家,分别为成都宜家食品有限公司、成都天天绿食品有限公司、成都康祖食品有限公司、成都恒邦观光农业有限公司、成都好农福菌业有限公司、成都玉蕾源有限公司、成都和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二牛食品有限公司、幺菇食品有限公司、川老头食品有限公司等。而且这个企业的队伍还在不断的壮大之中,园区的建设已初具规模。 |
龙潭村 |
龙潭村地处城厢镇以南,毗河以北。幅员面积:3.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56.45亩,总人口:3592人。其中农业人口:3474人;非农人口118人。村民代表数:85人,辖村民小组:17个。龙潭村主要经济收入是出租村集体房屋和租地协调费。依据毗河沿线有1.6-1.7公里长的地理优势,本村村民主要从事养殖业和种植业,其中养殖业以猪、奶牛、鸡、鸭、兔为主。种植业以食用菌、蔬菜等为特色产业。外出务工是龙潭村村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现在,龙潭村引进了西江月、农科院等业主,带动土地出租增收。同时将依托集装箱中心站和物流园区的辐射,带动龙潭村经济发展。 |
五泉村 |
青白江区城厢镇五泉村位于城厢镇东部,距城厢镇人民政府驻地3.5公里,2002年行政区划调整由原玉虹乡五泉村、月明村合并而成,四周分别于金堂县赵镇、清江镇,本镇壁峰村、玉龙村、联兴村接壤。是城厢镇第二个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村之一,自愿参与项目农户达95%。省道唐巴公路从村域南侧穿过,村内交通便利,村道为水泥路面,通讯畅通。幅员面积 3.03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111 户,总人口2948人。其中农业户数1073户,非农业户数为38户,农业人口为2892人,非农业人口56人;有党员82人,有监督委员会5人,村组议事会成员33人,村监事会7人。耕地2777.4亩,其中水田1779.65亩,旱地997.75亩,农田灌溉为提灌。截止2012年全村共流转土地668亩。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935万元。村内两家中型机械加工企业、一家PVC塑料管生产企业、一家农家乐,2007年新建村民服务中心建筑面积240平方米,设有村卫生站、村计生服务室、村党员活动室、图书室、流推工作站,2011年成立村老年歌舞文化艺术队。一产业主要以粮食、各类蔬菜、瓜果、食用菌为主,全村共有食用菌种植大户2户,养殖大户4户。二产业主要为机械加工为主。三产业正在起步发展中。 |
联兴村 |
联兴村位于城厢镇东部,地处浅丘地带,有农业户1132户,农业人口2799人,入住新农村有1080户,人口2799人,其中入住绣川河6、7、10组1075户,入住五泉、联兴新型社区5户;联兴村党支部有党员78人,联兴村辖区内有16个生产组,耕地面积3484亩(其中田1536亩,地1948亩)土壤以沙土和黄土为主,肥力较差,全村不能自流灌溉。联兴村有村级卫生站2所,全村有闲散五保户4户,低保户15户,优抚18户,残疾人60人,计划生育奖励扶助138人,特扶4人。全村经济作物以种植西瓜、莲藕、海椒、鲜玉米和豌豆尖为住。 |
玉龙村 |
玉龙村情况简介 玉龙村距城厢镇东门外,现有村民小组16个,总人口3906人,总户数1141户,其中非农业人口120人,劳动力2665人,常住人口3610人,流入人口63人,城厢镇人大代表4人,-表11人。全村幅员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89亩,人均耕地0.74亩,人均纯年收入9850元。主要种植蔬菜为主,以玉红桥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为牵引,带动了多个蔬菜种植专业户,活跃了玉龙村经济,逐步形成了以蔬菜种植为第一产业。 玉龙村支部2012年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以“三分类三升级”为载体,以保持党员先进性纯洁性教育为动力,不断增强支部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加强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支部下设十个党小组,党员119人,现发展预备党员2人,入党积极分子6人。 玉虹桥生态农业园以玉虹桥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位于城厢镇玉龙村,成立于2007年8月,合作社社员106户,该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方式,实行“统分结合”管理运作模式,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200余亩。2008年12月取得四川省农业生态园区称号,于2010年4月取得大白菜、花菜、茄子、黄瓜、海椒等9种产品的中国良好农业认证,于2010年注册了“玉虹桥”牌蔬菜专用商标。蔬菜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2月荣获市级示范社光荣称号。建标准化钢架蔬菜大鹏300亩,年产反季节蔬菜3000余吨,年产值1200万元,常年提供产业岗位80余个。玉虹桥蔬菜专业合作社从原有的38户现发展现在600户,常年种植蔬菜5000余亩,年产优质无公害蔬菜5万吨,户均增收12000元。 建设新农村,基础设施是关键。近年来,玉龙村党支部,纵览工作全局,村支两委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努力争取项目,着力解决完成了水、电、路、讯、危房改造等基础建设项目,通过村议事会,通过招投标确定了玉龙村4、5、11、12、8、9组,14、15组的基础道路建设和10组的台沟,15组双石头危桥加固等建设项目,分工负责。全村96%的村民用上了自来水,危房改造3户,今年还我用上了天然气! 小碾子院落生态家园位于玉龙村5组,占地面积约10亩,有9处院落,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涉及农村居民13户42人。该项目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市场参与”原则和“农民自筹+财政补助+社会资金参与”的建设模式,对小碾子院落进行了整体打造,同时完善了水、电、路、讯、排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加快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采取“合作社+农户”、“超市+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玉虹桥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动该区域发展有机蔬菜产业,建成园区1200余亩,该园区被评为四川省生态农业园区、省级合作社示范基地、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基地和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基地。2011年,小碾子院落适龄劳动力转移率达96%,人均增收达1719元,人均纯收入达11540元。 为创建优美人居环境,村组干部分片负责,聘用清洁工3名日清日扫。各组不定期对重要点位及院落集中整治。 经过多年努力,村组主干道除个别组外已基本修建完毕。计划将更多公共服务资金用在村民的文体活动,环境改善,治安巡逻等方面。 |
沿沱村 |
城厢镇沿沱村位于城厢镇东南四公里处,紧邻毗河,村内有风景秀丽的“七星岛”,成金快速通道贯穿沿沱村,交通极为便利,全村幅员面积2.71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018户总人口2804人。建有文化活动中心一个,卫生服务站一个,年人均收入达8000余元。 |
十五里村 |
十五里村位于城厢镇东北部,由原十五里村、泉龙村合并而成,有唐巴路贯穿而过。现有农家乐5个,其中三星级一个。全村14个村民小组,925户,2564人耕地面积 3240亩,幅员面积3.4平方公里,商业零售网点2个,大型养鸡场1个,园地36亩。农业人均收入8867元,党支部1个,党员72个,村民议事会成员72名,村务监督小组1个,成员5名 ,理财小组1个,成员3名。十五里村是城厢镇第一个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村之一,自愿参与项目农户达95%以上。现目前正在大量的搬迁入住新型社区,社区内设有村卫生站、村计生服务室、村党员活动室、图书室、警务室、司法调解室、残协办公室、志愿者工作站、流推工作站、幼儿园。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