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成都 >> 青白江区 >> 清泉镇 >> 龙洞村

龙洞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龙洞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洞村简介

  清泉镇龙洞村,幅员面积4.324平方公里,人口3223人,1332户,全村12个村民小组,人均纯收入10122.45,有集体经济组织12个,村民议事会成员39人,村民代表大会成员71人,有0员64人。
  龙洞村交通条件优越,桂红路贯境而过,成德南·二绕高速在龙洞村设有出口,特别是近几年,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和公服资金,逐步改善了各组组道,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的目标。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10113108 610300 028 查看 龙洞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洞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龙洞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廖家场社区

  廖家场社区成立于2007年11月。位于清泉镇场镇中心,是清泉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廖家场社区总面积0.8平方公里,辖10个居民小组,社区总户数1743户,人口4432人。(其中:常住人口849户1739人)。常住人口与非户籍人口约为2:1。廖家场社区是清泉地区农副产品交易集散中心、东山五场的首场。商贸发达,商贾云集,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镇各村(社区)前列。    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水、电、气、光纤、通讯设施齐全;桂红路、成环路、云石路穿城而过直通龙泉驿区、金堂县、新都区、青白江区大弯镇。境内的成南高速公路距离成都市仅27公里。   文化教育卫生设施:辖区内有文化站1个,文化站设有图书室.电教室.练舞室.棋牌.乒乓.书法室等;有一支文艺表演队常年排演有20多个节目。辖区内共有两所学校、两所幼儿园。清泉学校,中级技术职业教育机构有前进职高清泉校区、成都技师学院青白江分院。幼儿园有清泉中心幼儿园、爱心培幼儿园。医疗机构有太平医院、清泉卫生院。辖区内已建一处居民休闲广场,准备再建一处休闲广场。    经济发展方式:以商贸、旅游为主。农副产品交易集散中心。具有川西客家文化特色风貌的鳅鱼巷吸引了大量游客。   

太平村

  太平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成南连接线清泉大道穿境而过,城南路进出口也设在太平村境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幅员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78亩,共16个村民小组,1168户,3147人。2010年人均收入7863元,村集体资产总额118万元,村民代表90人,是青白江区首批18个统筹城乡综合配套示范村之一。   

花园村

  清泉镇花园村地处龙泉山脉中段,紧邻清泉镇场镇,距成南高速清泉出口1公里,距成都市区、青白江城区及周边金堂县城、龙泉城区都在半小时车程内,是青白江、金堂与成南高速公路、龙泉驿区联系的中枢“门户”。全村有18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4.47平方公里,1798户农户,总人口有4084人,花园村是青白江区18个统筹城乡综合配套示范村之一,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是成都市龙泉山脉旅游资源天府怡都休闲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花园沟果园面积达3000亩以上,主要以桃树、李树、枇杷为主,四季花果飘香、景色宜人,迄今已举办28届的“桃花诗会”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已探明有温泉地质点,极具开发价值,将打造集赏花、品果、休闲为一体的农业观光与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地。   

秧田村

  秧田村基本情况    秧田村位于青白江区清泉镇,幅员面积6.5平方公里,共有33个村民小组,1668户,5013人。    秧田村村民委员会办公室位于秧田村5组,设有便民服务室一个,可以为秧田村村民提供计划生育、村民信息查询、劳动服务、村治安巡逻等基础服务。    秧田村人均收入7564元。有村民代表69人。   

北宁村

  北宁村位于清泉镇场镇东北方向,原北宁村和红梁村合并而成。全村幅员面积4.52平方公里,1240户、3571人。有23个村民小组,全村有85名村民代表组成的村民代表大会;每个小组设有由5—7名成员组成的小组议事会;全村有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理财小组。   

牌坊村

  牌坊村位于清泉镇东面,北面与示范村五爱村交界,东面与红岩村、红星村接壤,南面与人和乡三元村相连,西面与桔丰村、花园村和友好村相连,属深丘地带。全村幅员面积5.23平方公里,共1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75户,总人口1550人。党支部一个,支部委员2人,组织员1人,党员51人,村组干部23人。村内有机耕道16公里、山坪塘9口、蓄水池200余口。村域土地共计7965亩,人均面积5.17亩。主产蔬菜、生姜、葱、玉米、四季水果、青蒿等中药材,属传统农业村。   

红岩村

  清泉镇红岩村幅员面积3.724平方公里,580户,共计1453人,具有村务活动室、图书室可供村民活动学习;村经济取得较大发展,人均收入6000/年;红岩村共有11个直辖组,村民代表共计36人。   

五爱村

  五爱村位于清泉镇东北面,东北方向与金堂县的赵镇、九龙镇交界,西、南面与我镇的牌坊村、友好村、北宁村接壤,是清泉镇丘陵中较偏僻的一个村。其复圆面积6.89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654户,有人口1956人,海拔820米,有耕地面积4953亩,高低相差不大,空气质量优。属传统的农业生产,主产蔬菜、西瓜、生姜、大葱、中药材、四季水果。村内有通往各组的水泥路面、机耕道28公里,现有入住企业、成都金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地仁禾(葛根旅游、观光农业)、红杉农业有限公司、利仕达鞋厂有限公司、干果基地、黑山羊养殖场全村共流转土地3000余亩,是青白江区首批18村统筹城乡综合配套示范村之一。   

五桂村

  五桂村地处龙泉山脉中段,地形以山丘为主,幅员面积3.39平方公里,紧靠场镇周围,东与本镇快乐村、南与本镇西平村相连。现有1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103户,总人口3200多人,其中劳动力2268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940人,全村有贫困户232户,五保户8户,低保户25户。全村耕地面积1973亩(其中水田960亩,旱地1013亩),人均占地0.62亩。主要农作物为水稻、油菜、玉米、红苕等;经济作物以蔬菜、伏季水果为主;畜牧业以小家畜家禽饲养为主。   

红星村

  一、地理位置:清泉镇红星村位于清泉镇行政区域东南角,属于清泉镇最偏远的深丘地区之一。东靠金堂县云顶区域;南临人和乡;西北与清泉镇牌坊村紧连。   二、基本构成:全村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有9个村民小组,455户、1180人(其中男670人,女510人)。   三、经济情况:全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生产玉米、豌豆、胡豆、油菜、红苕、土李子、川明参等作物。近两年受市、区扶贫资金支持和扶农政策施惠,建立了土李子种植基地、川明参种植基地、唐家梁子土鸡养殖场及核桃种植基地。2010年,红星村农民经营所得929.6万元,农民所得总额929.6万元,农民人均所得达7878元。   

快乐村

  清泉镇快乐村全村共有村民小组11个,农户425 户,人口1248人,其中0正式党员36人,预备党员1 人,2011年人均收入8156元,村集体收入1.5万元。快乐村村民收入以农业为主,其次是劳务输出,2011年种大头菜人均收入达到2160元。   

永顺村

  永顺村位于清泉镇西北面,距离场镇约3.5公里,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组,765户,2546人。永顺村耕地面积约4800余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核桃、黄金梨为主,另少量种植有桃、樱桃、枇杷、李、梨、柑橘等水果。本村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各种文化活动服务功能齐全。本村主要道路硬化率达80%,今年新增硬化道路4954米,正在建设中的成德南高速公路及成达铁路从永顺村横穿而过。本村拥有占地面积100平方米的村文化活动中心,供村民办理各项事务的便民服务室、警务室及计划生育服务室,以满足村民各种需求。   

桔丰村

  一、基本情况   桔丰村位于清泉镇东南面,处于龙泉山脉与成都平原过渡地带。桔丰村紧邻场镇,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包括成南路占地)。本辖区内分布14个组,852户,实际人口2331人。现有耕地面积1086亩,林盘地面积1000余亩,建设用地580余亩。桔丰村交通便利,成南高速横穿桔丰村,正在建设中的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在桔丰村设有互通立交。   二、自然优势   桔丰村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日照时数1071小时,年平均降雨量945.6毫米。近几年来通过龙泉山脉植被恢复,全村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龙泉山脉植被恢复水利设施建设项目规划在桔丰村建设水面300余亩的人工湖,届时桔丰村自然风光将更优美。   三、主要经济作物   桔丰村属低山深秋地貌,全村以旱地为主,土壤为黄泥紫沙土,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桔丰村原以红桔为主要水果,产量较大,现全村栽植有桃、樱桃、枇杷、李、梨、椪柑、葡萄、柿子等多种水果。村民应地制宜发展有川明参、大葱、油菜、蒜苗、生姜、海椒、花生等高附加值作物种植。   四、历史文化   石湾子、庄家大院、李家祠、廖家大院等有悠久的历史,开发前景较大   

金龙村

  金龙村作为青白江区清泉镇的浅丘村之一,经过前几年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交通相对来说较为方便。金龙村幅员面积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39亩,辖10个村民小组, 806户,总人口2521人,党员44人。大田作物主要以水稻、油菜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为大头菜、青菜、韭菜,有近三分之一的村民在外出务工。目前,金龙村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大头菜、青菜。   

西平村

  西平村地处海拔700米的龙泉山脉东部边缘,方圆18平方公里,居住着450多户农户共1500多人,是青白江区清泉镇以种植玉米、大头菜等作物为主的山区村。   

友好村

  一、自然资源   1、地形地貌   友好村所处地理位置位于清泉镇中部,村界西连花园村,北面与五爱村接壤,南连桔丰村,东接牌坊村。友好村属山丘地貌,村域范围内为深丘地形。海拔为440-719m ,最大高差为279 m。   2、水文、水系   规划村域范围内堰塘较小,水质较好,目前多数为鱼塘,与溪流共同构成了友好村的水网系统。   3、气候特征   友好村地处内陆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4.9 ~ 16.7℃,全年无霜期 273 ~ 279 天,年平均降水量为 925.4mm,年平均日照 1239.1 小时。   三、人口及经济状况   友好村共设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23户(其中:农业户473户),总人口1268人,其中在家务农为650人,外出务工为400人。友好村主导产业为种植与养殖。主要经济作物有:海椒、生姜、川明参等,同时还种植有大量桃、李等四季水果。村内产业以第一产业为主。   四、土地利用现状   1、土地利用现状   友好村村域土地主要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用地三大类,共计3600亩,人均面积2.86亩。其中耕地1600亩。   2、可利用资源现状   友好村属于深丘地域,地形有所起伏,自然环境良好。村域内包括丘陵、农田、林地、池塘及林盘等具有明显川西特征的自然环境因素。   五、村域建设现状   友好村建设用地主要以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生产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用设施用地为主。   友好村现状建设主要为村民住宅;隧道边有食品厂。   六、建筑风貌现状特征   友好村现状建筑多为农民自建房,建筑以砖混结构为主,另外有部分木结构和少量土坯房,大部分房屋均于圈舍相连。   村域内拥有部分川西林盘,建筑质量较差,没有明显的建筑特色,不能形成良好的村庄景观。但是各个建筑拥有良好的生态背景和优美的林木环绕,环境效应普遍较好,建筑体量统一协调,可进行风貌改造与整治,塑造具有川西居民特色的建筑群落。   七、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友好村村域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在友好村西部,主要有村委会,包括文化活动室、图书室。整个村域现状有小学一所,占地约600m2,师生人数供180余人。村域范围内又垃圾场7个,简易公共厕所一所。   现状公共设施存在建筑简陋,部分配套设施严重缺乏的现象。   八、道路交通现状   友好村村域范围内道路交通主要为与各村的联系道路:友好村至花园村、五爱村、桔丰、牌坊村道路,道路主要以3.5m宽的水泥路面为主,其余村各组与组之间的道路联系均为1-3m的机耕道,目前有85%的路面已改造为水泥路面。   九、市政基础及公用设施现状   友好村村民采用自来水。   友好村无系统的排水设施,现状尚无污水处理厂,目前排水体制主要为雨污混流,主要以直排方式为主,利用重力流排水,就近排入水体,对周边水体造成明显的污染。   友好村已接通通讯线路,通讯线路接自清泉镇电信端局。   友好村目前通管道天然气。   友好村目前有一处独立设置的简易公共厕所,建筑质量有待改善,有垃圾集中堆放点,定时由清泉镇组织清理。   

龙洞村

  清泉镇龙洞村,幅员面积4.324平方公里,人口3223人,1332户,全村12个村民小组,人均纯收入10122.45,有集体经济组织12个,村民议事会成员39人,村民代表大会成员71人,有0员64人。   龙洞村交通条件优越,桂红路贯境而过,成德南·二绕高速在龙洞村设有出口,特别是近几年,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和公服资金,逐步改善了各组组道,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的目标。   


龙洞村特产大全




龙洞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