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上海市 >>杨浦区 >> 江浦路街道

江浦路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江浦路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江浦路街道简介

  江浦路街道位于区境西南部,南至长阳路与平凉路街道连接,北依控江路与四平路街道接壤,东临兰州河与大桥街道、控江路街道毗邻,西至大连路与虹口区交界。辖区面积2.3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4757人、26942户。有居委会23个。辖区内交通便捷,辖区内有中小学7所、职业学校1所、业余大学1所,有新华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海上海创意产业园区、上海卷烟厂、全国500强餐饮企业沈家花园。

  江浦路街道位于区境西南部,南至长阳路与平凉路街道连接,北依控江路与四平路街道接壤,东临兰州河与大桥街道、控江路街道毗邻,西至大连路与虹口区交界。辖区面积2.3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4757人、26942户。有居委会23个。辖区内交通便捷,辖区内有以海上海创意产业园、西门子华东地区总部、大陆集团等为发展龙头的全区五大重点功能区之--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还有上海烟草集团、新华医院、中国兵器集团上海电控研究所等。街道现有26个居民区,常住居民2.7万余户7.5万余人,至2011年末,已创建市、区级文明小区29个。街道办事处地址:许昌路1212号。
  江浦路街道地区内交通便捷,呈“三横三纵”布局,东西走向有控江路、周家嘴路、长阳路,南北走向有大连路、许昌路、江浦路,河道有杨树浦港。主要公交线路有6路、14路、17路、19路、22路、33路、70路、79路、80路、103路、145路、220路等,轨道交通四号线、八号线分别经过大连路站和江浦路站。辖区内文教卫生金融商业服务业设施齐全,有海上海创意产业园区,有上海卷烟厂,有全国500强餐饮企业沈家花园,有中小学7所、职业学校1所、业余大学1所,医疗机构2家。境内有上海电视大学公用事业局分校及干部学校各1所。中学2所、业余中学1所、小学7所、幼儿园3所。另有杨浦区妇幼保健院、街道医院、街道文化中心和沪宁戏院等设施。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310110008 200082 021 查看 江浦路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江浦路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姚家桥社区 0 0

----

查看 姚家桥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兰州新村社区 0 0

----

查看 兰州新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辽源新村社区 0 0

----

查看 辽源新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陈家头第一社区 0 0

----

查看 陈家头第一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陈家头第二社区 0 0

----

查看 陈家头第二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陈家头第三社区 0 0

----

查看 陈家头第三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辽源一村社区 0 0

----

查看 辽源一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辽源二村一社区 0 0

----

查看 辽源二村一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辽源二村二社区 0 0

----

查看 辽源二村二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辽源三村社区 0 0

----

查看 辽源三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辽源四村社区 0 0

----

查看 辽源四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吴家浜社区 0 0

----

查看 吴家浜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张家浜社区 0 0

----

查看 张家浜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海上海社区 0 0

----

查看 海上海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五环社区 0 0

----

查看 五环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金鹏社区 0 0

----

查看 金鹏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众和社区 0 0

----

查看 众和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又一村社区 0 0

----

查看 又一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大花园社区 0 0

----

查看 大花园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星泰社区 0 0

----

查看 星泰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阳明社区 0 0

----

查看 阳明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辽昆社区 0 0

----

查看 辽昆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恒阳社区 0 0

----

查看 恒阳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宝地社区 0 0

----

查看 宝地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金上海社区 0 0

----

查看 金上海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蒋家浜社区 0 0

----

查看 蒋家浜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江浦路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定海路街道

  定海路街道位于杨浦区东南部。东、南隔黄浦江与浦东新区的金杨社区、沪东新村社区相望;西界隆昌路与宁武路与大桥街道毗连。北沿周家嘴路和海安路与长白新村、延吉新村街道相邻,面积4.5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在隆昌路515号。
  地境原为濒江农村,河流有屏风浜、周塘浜、姚长浜。自然村最早为明万历年间的沈家桥,清初则有施家宅等。之后又有顾家宅、周家嘴、周家宅等12座村落。同治十一年(1872年),公共租界工部局沿淞浦土塘越境修筑杨树浦路。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地境南部划为公共租界。宣统三年至民国16年(1911~1927年),相继筑成定海路、平凉路等9条道路。华界筑成军工路。民国4~23年浚浦局吹泥填土,筑成周家嘴岛(今复兴岛)。这是全市唯一的人工岛。民国16年岛的左侧浚成运河,同时修造定海桥,沟通岛内外。
  光绪十二年,始建增裕面粉厂。民国10~25年,陆继建有公大纱厂、裕丰纱厂、祥生制革厂、大中华造船机器厂、密丰绒线厂、怡和啤酒厂以及亚细亚火油公司和东区污水处理厂等。
  民国12~24年始建住宅。裕丰纱厂、公大纱厂建造工房6.39万平方米。民国24年建成裕康里。平凉路以北住房仍是棚户简屋。
  民国26年抗战前夕,杨树浦路通行电车。工厂集中在平凉路以南,仓栈均在今复兴岛。平凉路北除少量自然村外,仍是大片农田和三个大水潭——白洋淀。
  抗战期间,街道所在区域民生萧条。
  解放后,工业迅速发展。自1950年起,梅林罐头食品厂迁入,新华无线电厂在原基础上扩建。复兴岛上的上海海洋渔业公司,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海洋捕鱼基地,扩建上海渔轮厂、上海鱼品厂。中华造船厂已发展为全国九大船厂之一。全境纺织业共有纱绽30余万枚、织机4442台。复兴岛上还有仓库14家。
  1952年,上海水产学院(今上海理工大学南校区和上海海洋大学军工路小区)迁来。1957~1958年,新建3所中学、3所小学、1所街道医院。复兴岛公园建成对外开放。
  1979年,白洋淀建成体育场,创办青少年业余足球学校,成为全市最大的足球训练基地。1980年扩建定海剧场,1989年扩建杨浦区精神病防治医院。
  进入新世纪,随着黄浦江两岸开发的深入,街道内江路以东地区被划入复兴岛开发区域,平凉路以南区域则是东外滩的组成部分,杨树浦路沿线的杨树浦发电厂、上棉十七厂等区域即将转型为滨江创意、休闲区域,尤其复兴岛将发展成为集旅游、休闲、会展于一体的亮点。
  随着立体交通设施的建设,中环线高架南北贯通街道全境,军工路隧道连接浦西、浦东,三横三纵主干道周家嘴路沿街道北部横贯东西,即将建设的周家嘴路隧道将成为连接浦江两岸的又一通途,地铁12号线沿长阳路贯通街道全境,境内有隆昌路站、内江路站和复兴岛站3个站点。另外,复兴岛定海桥堍设轮站,可通往浦东庆宁寺
  

平凉路街道

  平凉路街道位于杨浦区西南部,东以杨树浦港为界与大桥街道相邻;南与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隔江相望;西以大连路为界与虹口区接壤;北以长阳路为界与江浦街道相毗,是本区的行政中心,区委区政府的所在地,也是杨浦区的门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大连路隧道、地铁4号线和12号线相继开通,使平凉从过去较为边陲的区域转变为联络浦西及浦东的枢纽位置。
  辖区面积3.5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数近10.45万人,居民户数3.5万户,来沪人员1.04万人。街道下辖23个居委会。
  根据区委要求,原平凉路社区(街道)党工委正式更名为平凉路街道党工委。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街道党工委将紧紧抓住杨浦建设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机遇,继续发扬“四敢精神”,不断提高“五种能力”,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和公共管理上来,全力以赴抓落实、抓推进,努力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街道先后荣获全国敬老模范单位、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典型单位、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社区、上海市平安社区、上海市老龄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上海市创建学习型社区达标单位、上海市民族团结进步优秀社区、上海市无燃煤街道等国家、市、区级各级荣誉称号数百项。
  上海开埠前,地境属上海高昌乡。清同治二年(1863年)划入美租界。同治八年(1869年)9月为英美租界。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英美租界合并称公共租界。民国34年(1945年)抗战胜利,隶榆林区。1960年属杨浦区。
  地境原系黄浦江边荒僻农村。清代嘉庆至同治年间,先后形成杨家宅、浜湾斗、左家宅等自然村。
  同治八年辟筑杨树浦路。至民国19年共筑有巴特维亚路(今平凉路)、华盛路(今许昌路)、韬朋路(今通北路)等11条道路。
  地境水陆交通便利,中外客商纷至沓来,开设工厂。光绪十七年(1891年)官商创办华新纺织新局和伦章造纸局。光绪二十一年,英商开设怡和纱厂。光绪二十六年开办瑞瑢船厂。道路、工厂的兴建,人口激增,推动住宅建设。光绪三十四年天主教会在韬朋路建造房屋八埭以及光明里。至民国22年。房地产商在境内共建61条旧式里弄。其中包括公大、苏伦、裕华、恒丰等工房,面积27万余平方米。之后,苏、皖等地农民来沪谋生,大量搭建棚户简屋,形成大片棚户区。 
   宣统二年(1910年)境内商店集中在太和街。之后,八埭头成为公共租界东区商业中心。光绪三十三年,韬朋路东建有三星牛奶场。宣统二年,杨树浦路建有菜场。民国9年,开设福康典当。民国10年在巴特维亚路、汾州路口开设菜场,提供摊位。民国13年后,当铺、南货、百货、绸布、鞋帽等商店林立。著名的有同保康药店,沪东状元楼菜馆。民国17年建成平凉菜场(今沪东购物中心)。民国26年前,开设了老大同南货店、丰泰百货店、三泰米店、天然浴室等9家,并开设如意楼茶馆。1949年前,布店有协泰祥、大荣祥等11家,钟表店有天福祥、久康等7家,百货业有同新、九云等8家。尚有茶馆、戏院、书场等文化设施。八埭头一带,入夜,灯火通明,热闹异常。附近有耶苏堂、天主堂、私人家庵和世恩义务小学。日伪时期,房屋遭破坏,耶苏堂迁出,小学停办。市场一度冷落。抗战胜利,始逐步复苏。
  

江浦路街道

  江浦路街道位于区境西南部,南至长阳路与平凉路街道连接,北依控江路与四平路街道接壤,东临兰州河与大桥街道、控江路街道毗邻,西至大连路与虹口区交界。辖区面积2.3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4757人、26942户。有居委会23个。辖区内交通便捷,辖区内有中小学7所、职业学校1所、业余大学1所,有新华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海上海创意产业园区、上海卷烟厂、全国500强餐饮企业沈家花园。
  江浦路街道位于区境西南部,南至长阳路与平凉路街道连接,北依控江路与四平路街道接壤,东临兰州河与大桥街道、控江路街道毗邻,西至大连路与虹口区交界。辖区面积2.3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4757人、26942户。有居委会23个。辖区内交通便捷,辖区内有以海上海创意产业园、西门子华东地区总部、大陆集团等为发展龙头的全区五大重点功能区之--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还有上海烟草集团、新华医院、中国兵器集团上海电控研究所等。街道现有26个居民区,常住居民2.7万余户7.5万余人,至2011年末,已创建市、区级文明小区29个。街道办事处地址:许昌路1212号。
  江浦路街道地区内交通便捷,呈“三横三纵”布局,东西走向有控江路、周家嘴路、长阳路,南北走向有大连路、许昌路、江浦路,河道有杨树浦港。主要公交线路有6路、14路、17路、19路、22路、33路、70路、79路、80路、103路、145路、220路等,轨道交通四号线、八号线分别经过大连路站和江浦路站。辖区内文教卫生金融商业服务业设施齐全,有海上海创意产业园区,有上海卷烟厂,有全国500强餐饮企业沈家花园,有中小学7所、职业学校1所、业余大学1所,医疗机构2家。境内有上海电视大学公用事业局分校及干部学校各1所。中学2所、业余中学1所、小学7所、幼儿园3所。另有杨浦区妇幼保健院、街道医院、街道文化中心和沪宁戏院等设施。
  

四平路街道

  位于区境中西部,东起杨树浦港与控江路街道相望,南到控江路与江浦路街道接壤,西至大连路、大连西路与虹口区毗邻。辖区内交通便捷,生活设施较为齐全。南北干道有铁岭路、鞍山路、-路等11条中小道路,东西干道有本溪路、阜新路、锦西路等7条中小道路,公交线路有70路、123路、220路等21条。辖区内有同济大学、杨浦高级中学、铁岭中学、打虎山路第一小学等15所大中小学校。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四平电影院等文化场所。有鞍山路邮电支局、东区电信局。2007年,街道荣获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上海市文明社区、上海市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集体、上海市绿化先进单位、上海市平安社区、上海市特奥活动示范社区等全国和市、区荣誉称号,鞍山四村被建设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控江路街道

  控江路街道位于区境中部,东至双阳路,与延吉新村街道相邻;西至杨树浦港,与江浦路街道、四平路街道分界;南至周家嘴路,与大桥街道接壤;北至走马塘,与五角场街道、五角场镇毗邻。区划面积2.15平方公里,居委会25个,户籍人口8.3万人、3.2万户。
  辖区内交通便捷,南北干线有双阳路、黄兴路、凤城路、江浦路;东西干线有周家嘴路、控江路、延吉路、松花江路、中山北二路;杨浦大桥内环线贯穿辖区。有90、115、103路等数十条公交线路,轨道交通8号线在辖区内设站经过。有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控江二村小学、控江中学、杨浦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等8所学校;区政协、区-部、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区财政局、区税务分局、区教育局、杨浦大剧院、控江医院坐落在辖区内。
  近年来,街道获得全国学习型社区示范街道、全国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社区、上海市文明社区、上海市食品安全示范街道、上海市充分就业达标社区、等荣誉。
  街道办事处地址:沧州路138号。联系电话 65433276。
  

长白新村街道

  长白新村街道地处杨浦区东部,东临黄浦江,与浦东新区隔江相望;南沿周家嘴路、军工路至海安路,与定海路街道接壤;西沿敦化路到内江路,与延吉新村街道毗邻;北以虬江、走马塘,与五角场镇为界。辖区面积3.05平方公里,下辖16个居民区,41个居住小区,现有常住人口72421人,户籍人口63181人,流动人口9240人,来沪人员10367人。
   辖区内以军工路为界,以西(辖区面积约1.76平方公里)主要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人口聚居区,普通收入群众相对集中;以东(辖区面积约1.29平方公里)主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高校,分布着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机床厂、上海工具厂、上海电缆研究所、上海电缆厂等单位。辖区内控江路、军工路等14条道路纵横交叉,公交线路21条,有上海理工大学及中小学儿园12所,区级医院、福利院、敬老院共3所,卜蜂莲花大中型超市连锁店等15家。
  

延吉新村街道

  延吉新村街道建于1984年1月,曾是杨浦区设施比较齐全、生活环境比较好的社区。辖区面积2.04平方公里,属全区最小。社区户籍人口约7.47万人,外来人员1.1万;老年人2.3万人,占户籍人口30.96%。
  1987年10月,时任上海市市长的-同志亲临延吉社区并题词:建设配套齐全、设施完善、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居住区,为改善上海人民的居住条件而努力。
   辖区内有杨浦公园和延春公园,绿化总面积558316平方米,人均绿地约6.49平方米;交通便利,有20条公交路线41个公交站点,还有轨交8号线通过;文教资源丰富:有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学院和出版印刷专科学院、中学3所、职校1所,小学4所,特殊学校1所,幼儿园、托儿所9所,还有区科技馆、区少科站、区体育活动中心、延吉图书馆等。生活便利:有1200多平方米的社区事务受理大厅和37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有“小南京路”之称的靖宇东路社区商业一条街;敦化路、杨家浜、永吉路三个集贸菜市场宽敞明亮、品种丰富,深得社区居民欢迎。
   近两年,街道先后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全国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以及上海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集体、上海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市平安社区、上海市双拥工作模范等10多项市级荣誉称号。获得上海市文明社区八连冠称号,2012年成功创建国际安全社区。自2010年起,街道连续三年被区委区政府考核为优秀。去年被区委评为“敢于创新”先进集体。
  

殷行街道

  殷行街道成立于1984年10月,80年代中后期开发,总辖区面积7.98平方公里,地处杨浦区东北部,东起黄浦江畔,西至世界路,南临民星路,北接宝山区;毗邻五角场镇、新江湾城社区。辖区总户数79675户,常住人口188382人,户籍人口140923人,其中老年人41890人、残疾人3940人、外来务工人员31318人。
  居住区域与企业分隔清晰,军工路以东沿黄浦江是企事业单位,有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闸北发电厂、上海闸电内燃气轮机发电有限公司、闸北水厂、东方国际水产中心、上汽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共青森林公园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军工路以西为市光片、殷行北片、嫩江片、殷行南片、国和片、开鲁片、工农片等7个新村片的居民住宅区,下设50个居委会。辖区内无主要商务楼宇,以居住功能为主,交通便捷,地铁八号线位于街道两翼,共有27条公交线路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公共服务完善,辖区内分布有市属、区属以及一些地区级的文化、体育、医疗设施,包括中原体育馆、区文化馆、区少儿图书馆、市东医院、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境内有1所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校、10所中学、8所小学和15所幼儿园。街道现有小区共89个,小区建筑总面积为549,5503平方米,其中商品房面积54,0000平方米,居住房(售后公房)面积389,4516平方米,非居住面积106,0987平方米。
  殷行历届党政班子针对特大型社区的特点,围绕创建“绿色温馨家园”目标,依托区域化大党建格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资源整合、同创共建”,“勇于开拓、创新发展”的理念,促进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街道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国际安全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社区、全国特奥活动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蝉联上海市文明社区、上海市平安社区、上海市科普示范街道、上海市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市容环境综合管理示范街道、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上海市实事项目立功竞赛先进集体等称号。
  在四届二次社区党建代表工作会议上,党工委提出了建设“多姿多彩、其乐融融”美丽殷行的目标,这既是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07年视察殷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阳光之家时提出的工作目标,更是殷行20万百姓和广大社区单位的共同愿景,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主线,以开创社区多元共治新局面为抓手,全力以赴打造“三个家园”,即环境优美、整洁有序、服务完善、生活便利的宜居家园,文明高尚、友爱互助、文化繁荣、精神愉悦的乐居家园,和谐稳定、民主法治、安全祥和、公正诚信的安居家园,以美丽殷行建设的新成绩推动社区经济社会和各项社会事业再上新台阶、再攀新高峰、再创新辉煌。
  

大桥街道

  大桥街道位于区境中南部,因杨浦大桥浦西段引桥跨境而命名,东起隆昌路、宁武路、平定路与定海路街道接壤,西沿杨树浦港与平凉路街道、江浦路街道交界,北至周家嘴路与控江路街道、延吉新村街道相邻,南至杨树浦路临黄浦江与浦东新区隔江相望。辖区面积3.9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2.3万人,流动人口2万左右,3.9万余户居民,以混合小区和旧里小区居多,居委会29个。区域内有幼儿园4所、小学5所、中学4所,为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卫生局、区疾控中心、区建交委、区规土局、区文化局、区环保局等机关单位所在地。长阳路沿线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欧尚超市、普陀山海鲜大酒店、骏莱渔港、海上大富豪酒店等服务业;平凉路沿线有沪东工人文化宫、杨浦区图书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平凉公园(人口文化公园);区域内还有杨浦区中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红房子医院)杨浦分院、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等卫生服务机构。宁国路、黄兴路贯穿区境南北,东西向道路13条,南北向道路10条,有8、22、25、28、33、135、538、842路、申川线、大桥三线、大桥四线、大桥五线路等20多条公交线路,在建中的地铁12号线经长阳路穿过街道。
  街道办事处地址:眉州路871号
  

五角场街道

   五角场街道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区境中西部,处于江湾-五角场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域,面积7.66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积)。辖区内有道路46条,河道3条:走马塘(长4750米)、虬江河(长6030米)、吉浦河(长1555米)。辖区内常住人口约1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2万余人),现有住宅小区130个、商办楼小区28个,设居委会31个。辖区内有复旦、财大等高校7所,中、小学12所,驻地部队16个,科技园区8个,各类金融机构28家,大小企事业单位3000多家,是一个融社区、校区、营区、园区和商区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型社区。
   近年来,五角场街道坚持“五区融合,联动共建”的工作思路,着力发挥社区、校区、营区、园区、商区的资源优势,推动了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地又好又快发展,连续荣获全国文明单位三连冠、全国文化先进社区、全国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国际安全社区、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市优秀街道办事处等国家、市、区级各类称号百余项。
  五角场是上海市东北部地区的交通枢纽。环岛交通四通八达四平路直通外滩,黄兴路连接内环线,杨浦大桥通往浦东,邯郸路毗邻大柏树,翔殷路通向军工路黄浦江虬江码头,凇沪路与新江湾城及宝山区相连。经过的市内公交线路和始发站点有32条,长途汽车线路18条。发达的交通将五角场与浦东新区、黄浦区、虹口区、宝山区乃至外省市紧紧联系在一起。

  目前,贯穿五角场中心的中环线以及轨道交通10号线,正架起高架道路,车行地道,下沉式广场及地面环岛四层立体交通网络。其中,标志景观建筑-下沉式广场,以5条地下通道,9个地面出入口与周边道路及商业广场相连。下沉式广场是副中心的标志性建筑,人流通过广场电梯和地下通道,进入下沉式广场,可任意到达五角场任何一条道路,并可直接进入各大商场。广场上方是“彩蛋”包围的中环线高架及地面机动车道,广场下方则为被誉为“上海黄金线路”的轨道交通10号线。轨道交通10号线上海第一条采用无人驾驶技术的轨道交通,它将途径交通大学站(近衡山路)、陕西南路站、新天地站、老西门站、豫园站、南京东路站、四川北路站、五角场站从而连接起整个大上海最为繁华的商业区域,贯穿上海的核心商业经济动脉,推动整个大上海的商业一体化、紧密化。
  目前,已建成的五角场停车诱导系统共设有一级诱导屏6块,二级诱导屏12块,三级诱导屏15块,涵盖五角场核心地区的12个公共停车场(库),覆盖了政立路-国定路-国定东路-国和路所围约1.85平方公里的区域。现在,到五角场商圈购物、休闲、观光、就餐、住宿的开车族只需看一下诱导屏,便能快速准确找到离目的地最近的停车位,可以大大减少无处停车、排队入库的烦恼。
  一、民国之梦破碎
  就在上世纪30年代,当时新成立的国民政府拟定了开发江湾、建设“大上海”的规划,并且由美国规划专家和中国设计师一起设计了“五角场”的构成:用三条马路———黄兴路、其美路(今四平路)和翔殷西路(今邯郸路)分别接通杨浦、虹口和闸北;用两条马路:翔殷路、淞沪路通向“大上海”腹地———江湾地区的东部;五条放射主道之间,各有横向的马路加以联结,如同蜘蛛网一样,结成密度平均的“棋盘状”道路网络。根据当时的设想,五角场将成为中华民国的“第二首都”(经济首都)。在民国31年,大成堂中药店在邯郸路开业;到民国34年淞沪路有烟杂店3家,饭店、点心店10余家。但“一二八”淞沪抗战、“八一三”抗战的陆续爆发,最终摧毁了五角场的繁荣梦。
  注:大上海计划——1927年7月,上海特别市正式成立,两年后,中国人自己的上海市政府决定实施“大上海计划”,建设新的市中心,以此限制租界的发展。这是中华民国政府在大陆期间为建造新上海市而制定的计划,计划于1929年7月上海特别市政府第123次会议通过。计划中划定上海东北方向的翔殷路以北,闸殷路以南,淞沪路以东约7000余亩的土地为新上海市市中心区。研究上海建筑史的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的娜塔莉博士曾说,据她查阅当时西方列强外交部的档案,殖民政府曾对这一“大上海计划”非常恐慌,认为这是对租界的包围。当时在上海东北角的这个荒僻之地规划了政治区、商业区和住宅区,建筑了中国风格的市政府大楼、图书馆、体育场;修建了5条呈辐射状的干道,分别连接北面的吴淞港、东边的虬江码头、西部的铁路总站、南侧的公共租界和西南的外滩。这一规划仿效了芝加哥、华盛顿等城市,其特点是从市中心放射出若干直线型道路。五角场的名称即缘于此。 五角场地区的路名,颇能体现当时的“大上海计划”。按照计划,当时总共将构筑11条“中”字打头的马路,10条“华”字马路,5条“民”字马路,10条“国”字马路,9条“上”字马路,13条“海”字马路,15条“市”字马路,12条“政”字马路和8条“府”字马路,组合起来正是“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9个字。
  岁月更迭、风云变幻,由于日本人的对华侵略,工程-停工数次。1937年淞沪会战后,该计划-停止实施,不过日军对此计划“情有独钟”,1938年10月新制订的《上海大都市计划》也正是以《大上海计划》为原形而所作的更改,添加了更多的亲日内容。后至1945年日本投降之时,“大上海计划”最终并未实施。当时的市政府大楼被人遗忘在体育学院的萋萋芳草之中。因而以后的许多年里,五角场一直是一个市区边角。 直到21世纪的降临,江湾—五角场终于开始彻底蜕变为名副其实的大上海城市副中心,北上海高端旗舰商业中心,繁华璀璨,五彩流光。
  1930年代的上海市中心区规划——根据孙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1929年7月上海特别市政府第123次会议通过《大上海计划》,划定今江湾五角场东北地带作为新上海市中心区域。该计划各项工程于1930年上半年开始建造,在一片农田间修筑了一系列道路,并以新市政府大厦为中心,完成了运动场、图书馆、博物馆、市医院、卫生试验所、国立音专、广播电台、中国航空协会等建筑。在数年间陆续建起了一座惊奇的上海新城,而它与租界中的另一个市中心遥遥相对。
  旧上海特别市府大楼【A:今上海体育学院内】、上海市博物馆【B:今长海医院内】、上海市图书馆【C:今同济中学内】所构成的主题建筑群气势雄伟,是国内少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中国宫殿式建筑,其在营建时亦是当时最先进的政府办公大楼。旧市府大楼坐北朝南,博物馆、图书馆分立东西两翼,各相去1公里左右。
  二、解放后的桎梏
  解放后初期,成立了新市区供销合作社,有农民3416人入股。工厂、院校组建消费合作社。1954年,江湾区供销合作社并在翔殷路西搭建一批竹架简屋开店,经营百货、棉衣、五金、烟糖等大类商品后,翔殷路、淞沪路转角商店群形成。1955年淞沪路85号国营淞沪饭店建成,淞沪路、邯郸路转角商店群形成,成为以环岛为中心的商业群体雏形。1956年,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热潮中,420家私营商店分别被批准公私合营或参加合作商店。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地区人流量增多,1987年后,环岛周围的社会“三产”发展,至1990年底,共有商店53家。商业面积11287平方米,资金741.93万元,从业人员1531人。
  但是,改革开放并没有给五角场带来应有的繁荣,甚至直至20世纪末期,站在五角场中心位置,放眼望去,房屋布局依旧杂乱,车流、人流喧闹不堪,而踏入附近的店铺商场,也只是充斥着大量的中低档商品,大同小异,鱼龙混杂。曾经的五角场,就是老上海眼中的苏州河以北“下只角”地区的一块标识。
  三、新世纪的重生
  新世纪唤醒了五角场。随着被定位为上海城市副中心,五角场拥有了新的梦想:打造历史与时代有机交融、知识与产业联动发展,以科教服务为特色的智慧型城市副中心;分担上海市中央商务区的公共服务功能,并服务于东北部地区。 “智慧”两字诠释了五角场“今生”的追求:借助人才、科研、知识密集的优势,将城区功能重新定义为“高科技产业”,并以“创智”为名展开布局,致力于将五角场建成一个具备科技、产权、信息交换功能的市场。五角场的新生,意味着“下只角”这样的称呼将一去不复返。
  如今的五角场,不仅是上海的十大商业中心之一,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至2010年底商业体量也已经完全超越徐家汇。五角场不断兴起的各类高档商务楼,也使得它将成为上海下一个CBD中心。
  

新江湾城街道

  新江湾城,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北部,占地面积8.6平方公里,比上海市中的整个卢湾区(面积8.02平方公里)还要大。属于新江湾城街道,街道于2003年7月正式成立。
  新江湾城所处的区域在1996年之前一直是上海江湾机场所在地的大部分,1997年,江湾机场废弃后,上海市政府便规划建设新江湾城。
  1997年4月30日上海江湾机场用地交还上海市人民政府。1997年6月,江湾机场从宝山区划归杨浦区,建立江湾新城办事处(筹)。2003年10月30日,正式建立新江湾城街道办事处。
  

五角场镇

  五角场镇,是目前上海市杨浦区下辖的唯一一个镇编制行政单位,位于杨浦区东北部,东滨黄浦江,南与长白、延吉、控江街道相邻,西与五角场街道相接,北与殷行、新江湾城街道相连,因地处江湾五角场地区东部,故名五角场镇,全镇土地面积9.5平方公里,常驻人口近8万。
  五角场镇水陆交通便利,西南邻近内环高架路,中环路横穿镇域中部,翔殷路隧道连接着浦东新区,轨道交通8号线纵贯镇域中部,此外黄兴路、营口路、翔殷路、军工路、国顺东路等干道构成了镇域交通的主动脉,连接着杨浦区内其余各处及虹口、浦东、宝山等临近区域。周边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
  -行政区划
  五角场镇 驻政立路55号,邮编200433。辖:国和一、市光、市光路第三、黑山、洪东、梅林、虬江、翔殷路491弄、梅花村、长海、体院、长海一村、长海三村、浣纱三村、浣纱四村、浣纱六村、市京一村、市光路第二、民京路第一、国顺东路26弄、中翔、兰新、中原路99弄、长海二村、佳木斯路、佳木斯路315弄、中农新村、翔殷新村、教寓、佳泰、佳龙、黄兴绿园、东方名城、世界、民庆家园、盛世豪园、莱茵、星云、黄兴花园、香阁丽苑、文化佳园、海上硕和42个居委会。
  -历史沿革
  在上海开埠之后,江湾五角场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处于上海、宝山两县结合部,历来都为统治集团以及后来的各国列强所垂涎。清朝末年,海关、铁路、工厂等在此先后开设,上海出现租界之后,英国、西班牙、日本、丹麦等国也纷纷在五角场修建别墅、洋房以及创办电报局。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五角场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由于上海市中心为列强租界,为与市区租界相抗衡,孙中山遗嘱希望把江湾五角场规划为上海新市区。后在孙中山的遗嘱鼓舞下,1932年五角场开始按照“大上海计划”蓝图实施。并最终建成了许多政府设施,如:上海市政府机关大楼、上海市体育场、博物馆、图书馆、虬江码头、市立第一公园,以及60多条马路等设施。日本占领上海后,在最初的几年,也曾选中五角场筹划建设“上海大都市计划”,建造了大型机场——江湾机场(今已废弃、位于今新江湾城街道),还挖掘地道、建造兵营、以及军队家属宿舍等。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上海,7月4日,人民政府成立。
在计划经济时代,对商业的偏废以及区域内大量老公房、动迁房囤积建设,直接降低了五角场的居住环境,消费力和商业氛围。1991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把五角场列入城市副中心,2003年政府提出了江湾—五角场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定位为集商业、商务、知识产业、生活休闲、办公活动于一体的市级副中心。在这一利好的推动下,同处江湾五角场核心区域的五角场镇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江浦路街道特产大全




江浦路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