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县辖乡。县杂交水稻育种基地。1950年置军屯乡,1958年改公社,1982年复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7.4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人口1.8万。新(都)什(邡)公路过境。辖南丰、文昌、东岳、雷大、王家、深水、静平、升平、五灵、白碾、郭家11个村委会和军屯场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食品、塑料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8万人 | 18平方公里 | 510114116 | 610500 | 028 | 查看 军屯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深水社区 | ·新都旅游·新都特产·新都十大特产·新都十景·新都名人·新都 | 0 |
---- |
查看 深水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升平社区 | ·新都旅游·新都特产·新都十大特产·新都十景·新都名人·新都 | 0 |
---- |
查看 升平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文昌社区 | ·新都旅游·新都特产·新都十大特产·新都十景·新都名人·新都 | 0 |
---- |
查看 文昌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郭家村 | ·新都旅游·新都特产·新都十大特产·新都十景·新都名人·新都 | 0 |
---- |
查看 郭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
白碾村 | ·新都旅游·新都特产·新都十大特产·新都十景·新都名人·新都 | 0 |
---- |
查看 白碾村谷歌卫星地图 |
五灵村 | ·新都旅游·新都特产·新都十大特产·新都十景·新都名人·新都 | 0 |
---- |
查看 五灵村谷歌卫星地图 |
静平村 | ·新都旅游·新都特产·新都十大特产·新都十景·新都名人·新都 | 0 |
---- |
查看 静平村谷歌卫星地图 |
雷大村 | ·新都旅游·新都特产·新都十大特产·新都十景·新都名人·新都 | 0 |
---- |
查看 雷大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东岳村 | ·新都旅游·新都特产·新都十大特产·新都十景·新都名人·新都 | 0 |
---- |
查看 东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大丰街道 |
大丰街道地处成都市外北、新都区西南,位于成都火车北站的正北边,在绕城高速公路与三环路之间,素有成都“北门门户”之称,距成都主城区5公里,离新都城区16公里。街道辖区幅员面积1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962亩,下辖2个城镇社区、13个涉农社区,共97个村民小组。 大丰街道地处成都市外北、新都区西南,位于成都火车北站的正北边,在绕城高速公路与三环路之间,素有成都“北门门户”之称,距成都主城区5公里,离新都城区16公里。北接新都区龙桥镇、斑竹园镇,东依金牛区天回街道,南连金牛区沙河源街道,西靠郫县安靖和团结两个镇。成彭高速公路入城段、人民北路北延线纵贯全境,绕城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成都市公交22路、24路、512路和城乡3路等线路车均可直达。 大丰道路发达,交通便利,城市服务功能齐备,完全能够满足广大市民生活的需要。一是教育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子女就读方便,有大丰小学、崇义小学、大丰二小3所小学,大丰中学和金贝学校2所中学,电子高等专科学校、冶金技术学术和外贸学校3所高等学校,有10个幼儿园;二是建立了大丰公立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站1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个体诊所3所、单位医务室2个,随时方便市民就医;三是有皇花、铁路、甫家和三元4个大型综合市场,大小超市15个,市民购物相当方便;四是已经开发有23个大小楼盘,总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其中规模最大的有博雅新城、嘉美华凯、北延风景线等,有现房和期房,购房者可随意选购。五是有外资、集体、个体私营等大小工业企业共409家,规模企业33家,固定资产达12.32亿元,从业人员11225人,形成了建筑、建材、医药、物流、食品、家具、机械、房地产等优势产业,重点企业有北京同仁堂、科伦医贸、中汽配件、正恒动力、紫荆花制漆、乘风阀门、花都陶瓷、华西搅拌、建工搅拌、新宿公司、翔宇建司等公司和工厂;六是辖区道路宽阔通畅,主要有人民北路北延线、成彭路、三元大道、西一路、西二路和大天路、南丰大道、东一路、东二路、皇花大道等,形成了“五纵五横”的交通网络,市民出行相当方便。 如今的大丰,绿树成荫、鲜花绽放、碧水悠悠、空气清新,实在是宜居举家的好地方,大丰人将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期待着与您共创明天的辉煌。 |
三河街道 |
三河街道地处“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腹地,位于成都北大门9公里处,北距新都6公里,东与成都市成华区相接,西与成都市金牛区紧邻,成绵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宝成铁路线、蜀龙大道、大件路、川陕公路纵贯全镇。境内有风光旖旎的泥巴沱、物种丰富的成都市植物园、供观赏和繁育为一体的成都市熊猫基地、景光独特的白包寺与区内的升庵桂湖、宝光寺等胜迹交相辉映,是古今往来由陕入川必经的交通要道。街道幅员面积22.6平方公里,辖区14个社区,总人口3.3万人。 作为成都市规划的城区中心地带,城北经济走廊的黄金位置。如今,蜀龙路的开通,大件路的整治,北新干道的建设以及街道“五个区域”的打造,正带动三河全面,快速融入成都中心城区。 三河街道通过借势造势,不断加大招商力度,优化招商软硬环境;加强对企业“一站式”服务,吸引了一汽青岛汽车厂、420厂、512厂等大型企业入驻。街道企业规模和经济发展速度引人瞩目,现已拥有各类企业近300家。 三街道二000年被确定为“全国综合试点改革小城镇”,是全省“百强”乡镇,成都市三十强乡镇之一,2003创建市级卫生集镇和被成都市批准为街道办事处。街道水、电、气、路、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当前,随着三河五个区域的规划、“成都北郊森林公园”建设的启动和新都区打造“成绵路观光带”工程的实施以及“白包寺、五龙桃花山”的开发,使物种丰富的成都植物园,观光、繁育一体的成都熊猫基地,风光奇特的白包寺和充满无数之谜的马家山崖墓群就浑然形成一体。三河正全面实施“绿化、美化、净化、香化、硬化”工程,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环境,便捷的交通条件,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等优势,逐步改善“软、硬”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突出三河亮点、打造三河“品牌”,把三河建设成为一座独特的观光、休闲、旅游、工业发达的现代化城镇! |
新都镇 |
" 新都镇是新都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幅员面积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231亩,辖39个行政村和1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5.4万,其中农业人口5.26万。全镇2002年完成总产值322383万元,工商税收入库6741万元,招商引资引进到位资金15000万元。 新都镇是市、县模范乡镇,曾荣获省委、省0授予的“四川乡镇200强”和市委、市0授予的“乡镇企业综合经济实力30强乡镇”。城镇面貌日新月异,旅游、饮食、商业、经融等服务行业远近闻名,久负盛名的升庵桂湖、宝光古刹等名胜古迹使它成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新都镇又是成都市科技文化旅游卫星城镇和新兴的工业城镇,社会经济综合实力名列成都市、新都县前茅,城乡工业形成了化工、医药、机械、轻纺、食品、家具、建材、电子电器等优势行业。2002年全镇企业实现总产值32.24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325元,工商税收达到6741万元。 ". |
石板滩镇 |
" 打开“天府之国”四川的版图,在北纬30度43分,东经104度10分的西江河畔,有一个美丽富饶的 集镇。 这就是川西重镇石板滩。 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树竹葱笼,田园秀丽,人民勤劳,民风朴实。全镇幅员面积27.4平方公 里,辖16个行政村,3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1000人(90%系广东客家人),其中城镇人口4600人。 早在清乾隆年间,这里就已形成集镇。清道光(1823)年以来,便是“东山五大场镇”之首。这里 的土地和人民曾经生长过多少有些空灵和浪漫的艺术,悲壮过许许多多英雄卓绝的故事。1902年,一代 民杰廖观音领导的义和团,高举“反清灭洋”的大旗,于石板滩武装起义,年仅十七岁血洒川西;原国 民党高级将领、九十五军军长黄隐将军率部起义,为解放西南呕心沥血,其弟黄子谷、黄慕颜都是著名 的爱国人士,他们都生于斯,长于斯,从这里投笔从戎,走向革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篇章,春回大地,百舸争流。面对历史 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石板滩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勇敢地汇入了中国的改革洪流,去开拓、奋进、创 造……。1980年轰动全国的首例农民购买汽车的新闻就在这里爆发;1981年石板滩在全国继广汉向阳乡 之后第二个撤社建乡,同年被四川省确定为集镇建设试点镇,1984年被列为省市县综合体制改革的试点 镇,1995年被列为成都市小城镇建设的试点镇,走出一条“科技兴镇、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市场带镇、 兴民建镇”的新路子。 镇党政一班人以“团结求实,勤政廉洁,富民强镇,争创一流”的石板滩精神凝聚民心,以建设成 都市近郊农、工、商、贸一体化的新型现代化城镇为目标,制定和完善了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建设详规, 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带动全镇各项目事业发展的龙头,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产值连年上升, 99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2.5亿元,财政收入380万元。现代工业初步形成了机械、电子、建材、化工、 建筑、冶炼、食品家具及鞋材八大支柱产业。农业以“三高兴业”为主,实施科技兴农,大兴水利,大 调结构,粮食产量连年稳产高产,1998年粮食产量突破1.42万吨。近年来着力发展经济果林,仅新都柚. |
新繁镇 |
" 新繁镇位于成都市以北18公里处,距绕城高速9.5公里,新都区18公里。幅员面积45.67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4.2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4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 7.3万余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万余人,暂住人口1.2万余人。新繁镇土地肥沃,耕地面积4.45万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日均气温16.2 度,年均降水量890毫米,四季分明,气侯宜人。新新路、新郫路、成彭路、成彭高速公路交汇于此。清白江、锦水河贯穿全境,自然生态环境优越。 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4亿元,其中企业总产值19.96亿元(工业总产值18.58亿元),农业总产值69520万元。全镇共有各类企业430余家,全年税收达17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26元,比去年增加232元。". |
新民镇 |
" 新都区新民镇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新都县西北。位于北纬30度54分,东径104度05分。辖22个行政村和一个居民委员会。有人口38000余人,耕地36500亩。辖区西高东地的地势,略有倾斜,平均海拔523米。新民镇属大陆性季风盆地湿润气候,大气年均降水800-1000毫米。新民镇历来是省、市、县体制改革的试点乡镇之一。周总理的夫人-同志曾在新民视察达四十五天之多,成为流传至今的佳话;周扬、马识途等著名文人墨客留下了深深的脚迹。公社制时,新民镇是区驻地。著名的历史沿革使之闻名遐迩。新民镇是四川省小集镇建设试点之一,是新都区第三大镇。 历史的年轮跨入了新的世纪,西部大开发的东风政拂面而来,跨越式发展的进军号角已经吹响。开放的新民欢迎您!您的付出,我们的努力,必将迎来新民辉煌的明天! ". |
泰兴镇 |
新都区泰兴镇位于成都市北郊,地处川西平原腹心地带,在毗河沿岸和龙泉山脉的浅丘边沿,浅丘平坝各半,是著名爱国...泰兴镇丘陵区土壤以姜石黄泥为主,平坝区土壤以大泥、二泥为主,土壤肥力中等;毗河水自流灌溉,主要河流有毗河、... 泰兴镇位于成都市北郊,地处川西腹心地带,是抗日名将王铭章的故乡。全镇幅员面积 29.1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耕地面积24241亩,人口30368人。 镇内基础设施完备,经济开发条件配套,交通运输方便快捷,距成都市区10公里,距县政府所在地新都镇1公里,新石公路纵贯全镇,境内有成绵高速公里的进出口,宝成复线及达成铁路横贯全镇,全国第三大站西南最大的货运编组站——成都北火车站在境内开始兴建,村村通水泥路面。 镇内通讯设施完善。境内建有电讯大楼,设有邮电支局,30001程控电话早已开通,移动电话和无线接入 网已覆盖全镇,实现了村社都通电话;全镇能源供应充足,35千伏和110千伏双向供电网覆盖全镇,供电能 力达15000伏安以上;全镇农村低压电网已改造完毕。镇内有日产1500立万米的水厂一个,村村具有方便和充足的工业用水、用电条件。日供气25000立方米的天然气站能满足全镇工业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全镇文化、卫生事业发展迅速,镇内有成都市农村重点高中一所,中、小学、幼儿园师资雄厚,都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一个占地2702平方米,新建的花园式泰兴人民医院,经上级有关部门等级验收合格。场镇村村都通有线电视。 乡镇企业稳定、快速发展,镇、村骨干企业32个,建工建材、冶金、机械、化工、电缆、食品、橡胶制品、饲料等生产已形成规模。部份企业实现跨行业,多产业经营。 泰兴镇的旅游业蓬勃发展,镇内的毗河长达8公里,有自然冲积而成的河心岛屿3个,陆地面积500亩,水域面积600亩,形成了千余亩的白鹤岛生态旅游区,岛内和毗河两岸景致独特,属成都地区独有,全镇以白鹤岛生态旅游区为龙头的观光高效农业形成规模。 泰兴在镇党政一班人的精诚团结、奋力拼搏下,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95年已评为“四川乡镇200强”,98年被成都市授予“依法治镇先进单位”称号。. |
斑竹园镇 |
" 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镇,位于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腹地,南距四川省成都市8公里,东距新都城区2公里,西距成都绕城高速路口、成彭高速公路仅200米,镇域有4条国家二级、三级公路纵贯环绕,村村通柏油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便捷快速交通网络。全镇幅员面积30.31平方公里,总人口30000余人,辖20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系四川省试点建设小城镇。 该镇坚持把发展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要务,励精图治,艰苦创业,攻坚克难,力求突破,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2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值87187万元,工商税收747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2元,全镇共有各类企业165个,产销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50个。 该镇坚持发展是富民强镇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按照“势力雄厚,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前景诱人”的16字方针,全面实现“两区一带”战略(建设竹园现代工业区、柏水高新农业示范区和毗河生态旅游带),以竹园工业区为支撑,全方位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利税高的企业财团,培育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以斑竹园小城镇为依托,大力发展毗河两岸生态房地产业和第三产业,打造生态型、园林式小城镇精品;以新崇公路沿线和毗河生态带为优势,重点发展都市农业、高新农业、观光休闲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带,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全镇要抓住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投资环境日臻优越,开放口岸业已成熟的历史机遇,与时俱进,快马加鞭,务实创新,再上台阶,到2004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要超过10亿元,工商税收要达到1000万元,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把斑竹园建成名符其实的生态型、园林式天府名镇。 ". |
清流镇 |
流镇镇名首见于北宋《元封九域志》,具有千年以上悠久的历史。清流镇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是著名作家艾芜和革命烈士何秉彝的故乡。 近年来,清流镇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利税不断增长。工业企业已形成建材、机械、茶叶、家具、食品等优势行业,特别是水泥、家具等企业逐步壮大,在周边地区乃至省外都有一定影响。农业结构调整大见成效,大棚蔬菜、常年蔬菜和晚秋作物生产已成规模,良种良法得到全面推广,年收入3万元以上的规模饲养肉蛋鸡、鸭的养殖户频频涌现,现已建成蔬菜基地、出口蘑菇基地和台湾高效农业基地。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面前,我们真诚欢迎有识之士到清流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和投资。. |
马家镇 |
" 马家镇位于新都区西北角4公里,距成都市区12公里,紧邻新都火车站,省级新新公路横贯全镇,西与成彭公路相连接,东与成绵路、成德大件路相连接,镇境内村村通公路,交通十分便捷。全镇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子个街道居民委员会,耕地面积2.3万亩,人口2.4万人。马家镇历史悠久,早在宋代隆兴元年,因镇街道布局如马形而得名。杨柳河、丽阳山、白螺泉、占国蜀王墓、汉代画像砖古今闻名,还是明代状元杨升庵的故乡。 1990年被建设部确定为全国12个小集镇建设试点,1995年列为省、市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城镇面积2.5平方公里,逐步与新都区城相连。马家镇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盛产水稻、小麦、油菜、生猪、禽蛋、叶烟、川芎、蔬菜、水果等农副土特产品。马家镇基础设施完善,开通了3000门程控直拨电话,新建了22万千伏变电站,已有150余台变压器,年供电能量达5000万伏以上,日供水1500吨的水厂1座,日供天然气5万立方配气站1座,可供全镇工业、生活用电、用气、用水。工业基础为全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99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86亿元,财政收入730万元,基保工商税收4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80元,粮食总产量16300吨,列入全省乡镇200强前150强/工业已发展成为建筑、建材、冶炼、机械、电力、化工、轻纺、食品、鞋业、家具十大支柱产业。 在经济发展后劲方面,新建了新都区工业区白螺工业园区,占地1000亩,已有十多家工业企业建成投产。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赋予马家人民奋力开拓、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以优美的环境、真诚的服务、优惠的政策、欢迎四方宾朋前来投资合作,共创美好明天。 ". |
龙桥镇 |
新都县辖镇。1950年置龙桥乡,1959年改公社,1982年复置乡,1994年建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为22平方公里,人口2.2万。成(都)彭(州)公路过境。辖河顺、三多、渭水、普文、古窑、青桥、薛家、杏桂、桂花、瑞云、笔架、肖家、杨建、杜家、鱼龙、山水1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筑、建材、机械制造等企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兼产大蒜、川芎。境内有成都动力配件股份有限公司龙桥铸造中心、龙桥珍稀动物繁殖中心。. |
木兰镇 |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 木兰镇地处成都市外东,是省级试点小城镇。南靠成都市成华区的龙潭乡、青龙乡,距市中区6公里,北距新都区10公里,东与石板滩镇相接,西与三河镇毗邻。全镇幅员面积34.5平方千米,辖14个行政村,151个村民小组和1个社区,有耕地27124亩,人口3万余人,主要民族汉族。木兰镇南靠成都市区仅7公里,北距新都区城12公里,东与石板滩相接,西与三河镇毗邻,属成都市规划控制区。全镇幅员面积34.35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51个村民小组和1个居委会,有耕地33920.30亩,人口34300余人。木兰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重要的商品粮、油、生猪生产基地,盛产鲜鱼,水果、蔬菜等,同时还是全区有名的生姜、大头菜基地。境内塘、库、堰多,可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各种高品质的水产养殖基地,总面积2000亩以上,尤其是狮子水库占地近200亩,距成都市熊猫基地仅1.5公里,极具名贵水产养殖及休闲观光农业和旅游业开发潜力,另有占地500余亩、蕴藏丰富页岩资源的黄牛山是创办新型建筑材料企业的理想之地。. |
军屯镇 |
新都县辖乡。县杂交水稻育种基地。1950年置军屯乡,1958年改公社,1982年复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7.4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人口1.8万。新(都)什(邡)公路过境。辖南丰、文昌、东岳、雷大、王家、深水、静平、升平、五灵、白碾、郭家11个村委会和军屯场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食品、塑料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