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寨村概况
自然条件
郭家寨村辖7个自然村,6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260户,总人口1068人,全部是农业人口,有劳动力705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458人。距陇脚村政府12公里,东靠大坝村,南部、西部与郎岱镇接壤,东南邻何家寨村,北接牧场村。全村地貌以山地为主,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1、全村总面积6.8平方公里,林地占67.5%,耕地占20%,其它占13%。耕地总面积6.87公顷,境内耕地主要以以水田为主。
2、全村森林覆盖率达70%,植物种类丰富,林内处处有野生杨梅、板栗分布。生态条件优越,境内山地小气候特征明显,典型的山地地貌,具有多种类型的立体农业气候,自然环境条件适合发展特色农业,特别有利于大力发展中药材、板栗等特色产业,是发展特色农业的理想区域。
3、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天然草山草坡面积广,载畜量大,是发展牛羊等草食动物的理想区域。
4、境内硅砂储藏相当丰富,郭家大坡的硅砂占地达1.2平方公里,平均厚度达40米,藏量相当丰富,品位为92%以上,精洗后可达98%以上,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2010年全村农业总产值230万元,人均农业总产值21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0元。全村农业以传统农业为主,经济总量小,总体效益低。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2010年全村粮食产量582吨,人均占有粮食545公斤;养殖业以生猪为主,大牲畜存栏466头,出栏21头,生猪存栏455头,出栏105头,2010年畜牧业产值达21.3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方面,村内现有经大坝至陇脚和经浪风台到郎岱的通村公路,路面状况极差,多为晴通雨阻。水利方面,有小水池6口,蓄水120立方,小灌渠2.2公里,有效灌溉面积达550亩。电力方面,全村电网全覆盖100%。社会事业方面。教育方面,全村目前有村小1所小学教师1人,在校学生2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医疗卫生方面,有村卫生室1个,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社会保障方面,到2010年,已有150人参加养老保险,农村五保、低保供养人口139人、覆盖全村
--人口总数:1068人 农业人口:1064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6.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62.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苗,彝,汉 发展口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种养殖业,促进群众增产增收
--所辖村:郭家寨,严家寨等7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3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鸭、养牛 名特产品:彝族牛汤锅 办公所在地:郭家寨组
--自然条件:全村森林覆盖率达70%,植物种类丰富,林内处处有野生杨梅、板栗分布。生态条件优越,境内山地小气候特征明显,典型的山地地貌,具有多种类型的立体农业气候,自然环境条件适合发展特色农业,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天然草山草坡面积广。 资源:硅砂、水源、森林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203213 | 553400 | -- | 查看 郭家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补雨村 |
补雨村位于陇脚乡西部,距乡政府驻地 5 公里,花月公路、花月河穿境而过。水利资源丰富。全村国土面积7.6平方公里,辖 10个村民组,共503 户 1976 人,其中劳动力 1082人(男532人,女550人)。耕地面积 1318亩 (水田1223亩,旱地95亩)。荒山面积 5200 亩,已造林 4000 余亩,还有宜林、宜牧荒山 1000 余亩。全村的党员20名,党员平均年龄55岁。粮食总产量799吨,人均占有粮 404公斤。人均纯收入2180元。“凉都·月亮河夜郎布依文化生态园”座落该村。 --人口总数:1976人 农业人口:1955人 非农业人口:21人 --行政区面积:7.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18.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彝族,汉族 发展口号: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使村民快速致富。 --所辖村:石头寨组,补雨组,岔河组,小嘎纳组,大嘎组,大庆组等10个村 生产总值:5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旅游业,林下养鸡,生态鸭养殖等 名特产品:绿蛋鸭蛋,林下鸡,红米。 办公所在地:补雨村石头寨组 --自然条件:属亚热带温润气候,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水资源丰富,交通方便。 资源:乡村旅游,水,森林 |
大坝村 |
大坝村位于陇脚乡西南部,水利资源丰富。全村土地面积 6.4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组,共377户 1552人,其中劳动力842人(男413人,女429人)。党员21名,党员平均年龄44岁。耕地面积1205亩 (水田1043亩,旱地162亩)。荒山面积2200 亩,已造林6000 余亩,还有宜林、宜牧荒山 1000 余亩。粮食总产量788吨,人均占有粮 508公斤。人均纯收入2100元。 --人口总数:1552人 农业人口:1545人 非农业人口:7人 --行政区面积:6.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05.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彝族,汉 发展口号: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带领村民致富 --所辖村:大坝组,半坡组,贵子陇组,旧院组,拱寨组等7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46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有机农业种植,生态猪养殖,生态鸭 名特产品:有机大米,生态鸭,野猪 办公所在地:大坝村拱寨组 --自然条件:属亚热带温润气候,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水资源丰富,交通较为方便。 资源:森林,水 |
郭家寨村 |
郭家寨村概况 自然条件 郭家寨村辖7个自然村,6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260户,总人口1068人,全部是农业人口,有劳动力705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458人。距陇脚村政府12公里,东靠大坝村,南部、西部与郎岱镇接壤,东南邻何家寨村,北接牧场村。全村地貌以山地为主,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1、全村总面积6.8平方公里,林地占67.5%,耕地占20%,其它占13%。耕地总面积6.87公顷,境内耕地主要以以水田为主。 2、全村森林覆盖率达70%,植物种类丰富,林内处处有野生杨梅、板栗分布。生态条件优越,境内山地小气候特征明显,典型的山地地貌,具有多种类型的立体农业气候,自然环境条件适合发展特色农业,特别有利于大力发展中药材、板栗等特色产业,是发展特色农业的理想区域。 3、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天然草山草坡面积广,载畜量大,是发展牛羊等草食动物的理想区域。 4、境内硅砂储藏相当丰富,郭家大坡的硅砂占地达1.2平方公里,平均厚度达40米,藏量相当丰富,品位为92%以上,精洗后可达98%以上,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2010年全村农业总产值230万元,人均农业总产值21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0元。全村农业以传统农业为主,经济总量小,总体效益低。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2010年全村粮食产量582吨,人均占有粮食545公斤;养殖业以生猪为主,大牲畜存栏466头,出栏21头,生猪存栏455头,出栏105头,2010年畜牧业产值达21.3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方面,村内现有经大坝至陇脚和经浪风台到郎岱的通村公路,路面状况极差,多为晴通雨阻。水利方面,有小水池6口,蓄水120立方,小灌渠2.2公里,有效灌溉面积达550亩。电力方面,全村电网全覆盖100%。社会事业方面。教育方面,全村目前有村小1所小学教师1人,在校学生2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医疗卫生方面,有村卫生室1个,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社会保障方面,到2010年,已有150人参加养老保险,农村五保、低保供养人口139人、覆盖全村 --人口总数:1068人 农业人口:1064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6.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62.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苗,彝,汉 发展口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种养殖业,促进群众增产增收 --所辖村:郭家寨,严家寨等7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3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鸭、养牛 名特产品:彝族牛汤锅 办公所在地:郭家寨组 --自然条件:全村森林覆盖率达70%,植物种类丰富,林内处处有野生杨梅、板栗分布。生态条件优越,境内山地小气候特征明显,典型的山地地貌,具有多种类型的立体农业气候,自然环境条件适合发展特色农业,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天然草山草坡面积广。 资源:硅砂、水源、森林 |
何家寨村 |
何家寨村地处陇脚乡政府西侧,海拔1600米,有丰富的林业资源,气候好,环境好,水源充沛,全村占地面积6.5平方公里,拥有8个村民组,244户,1148人,人少地广,村民勤劳朴实。在种植基地建设,乡村旅游开发方面具有较强的开发潜力。 --人口总数:1148人 农业人口:114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6.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团结互助,开拓创新,勤劳致富 --所辖村:杨家寨组等8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243.6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林下鸡 办公所在地:杨家寨组 |
花德村 |
花德村位于陇脚乡“黄城脚下”,花月公路、花月河穿境而过。水利资源丰富。全村国土面积 7.9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组,共650户 2733人,其中劳动力1667人。党员28名,党员平均年龄53岁。耕地面积 1616 亩 (水田1457亩,旱地153亩)。荒山面积2200 亩,已造林6000 余亩,还有宜林、宜牧荒山 1000 余亩。粮食总产量908吨,人均占有粮 358公斤。人均纯收入3350元。 党员年龄结构:25岁以下的3人,26-35岁的3人,36-45岁的4人,46-54岁的6人,55-59岁2人,60岁以上10人。现有入党积极分子4个。 --人口总数:2733人 农业人口:2710人 非农业人口:23人 --行政区面积:7.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16.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彝,汉 发展口号:大力发展种养殖业,促进农民增收 --所辖村:三合,花德,朵嘎,红星,黑羊箐,新田等12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5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如伦生态猪养殖协会 名特产品:腊肉,大米,鸭蛋 办公所在地:陇脚乡花德河街上 |
牧场村 |
牧场村位于陇脚乡西部,距陇脚乡政府驻地15公里,地貌为中山河谷地貌,河流切割较深,地形破碎复杂,山地面积较大,田块面积较小。全村国土总面积6.2平方公里,我村辖5个村民组,221户,总人口906人,劳动力538人,女性人口260人,我村气候为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5.3℃;年均降雨量为1405mm,平均海拔1600米,无霜期298天。现有耕地680亩(丈量亩),其中水田460亩(有效灌溉面积460亩),旱地220亩,有林地地面积3600余亩。 农民人均纯收入2150元,全村没有通组硬化公路,现有村小学1所,我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水源充足,森林覆盖率高,主产业为水稻,鹅、猪和林下养鸡,民族风情浓郁,境内无任何工业污染,只是交通条件相对较差。 --人口总数:1017人 农业人口:1008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6.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41.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彝族,汉 发展口号:抓好种养殖业,促使村民增产增收 --所辖村:门前田,张家寨,水井坡等5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3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泥鳅,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牧场村水井坡 --自然条件:全村森林覆盖率达80%,水源丰富,空气清新,全年气候温和。 资源:森林,水 |
新春村 |
新春村位于陇脚乡东部,距乡政府驻地3公里,是六枝特区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村之一,全村共有653户、2733人,其中农业人口2715人,非农业人口18人;全村国土总面积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03(其中:水田1294亩、旱地409亩)余亩,宜林宜牧荒山5000余亩,人均纯收入2660元,人均占有粮450公斤。居住的民族以布依族、彝族为主、还有苗族、汉族等。其中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的64%;新春村有13个自然村寨,下辖15个村民小组,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主产优质水稻、鲜姜和小有名气的生态绿壳鸭蛋;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梯田叠叠,东水西流的月亮河贯穿而过,林地郁郁,森林覆盖率达51%。 --人口总数:2733人 农业人口:2715人 非农业人口:18人 --行政区面积:7.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03.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彝族,汉 发展口号:大力发展种养殖业,提高群众致富能力 --所辖村:旦一组,旦二组,仙人坝,新寨组,大田等13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5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生姜,鸭蛋 名特产品:生姜 办公所在地:新春村哪海组 --自然条件:优越 资源:硅砂、水源、森林 |
月亮河村 |
月亮河村位于陇脚乡政府驻地西北部,东与补雨相连,南与大坝村交界,西与中寨乡的木则村接壤,北与新窑乡二塘村毗邻。距乡政府所在地9公里,全村9个自然村寨,10个村民小组,503户,2067人。地理环境呈东高西低走势。月亮河横贯全村9个村民组,自东向西经中寨乡进入晴隆境内汇入北盘江,形成“东水西流”的独特地貌。全村总面积9.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50米,地貌为中山河谷地貌,河流切割较深,地形破碎复杂,山地面积较大,田块面积较小。该村水文网发达,境内河流总长8.1公里,其中月亮河主河流长5.1公里,支流长3公里,水资源较为丰富;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3度,年均降雨量1400毫米左右, 降雨属于夏雨型,5-10月是降雨强度最大的时段,占全年降雨量的 70%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种植水稻等多种作物。岩石多为紫色砂岩、少为页岩和泥岩,质地松软;土壤多为紫色土,土壤呈酸性,PH值在4.5~6.6之间, 有机质含量18.21~60.16g/kg、全N0.45~3.26 g/kg、全P0.25~0.89g/kg、全K3.77~6.43g/kg、碱解N17.55~147.82g/kg、有效P1.02~2.88g/kg、速效K20.7~62.5mg/kg,土壤肥力指数为11.599~44.707。原生植被已殆尽,植被为次生和人工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的贵州高原常绿阔叶林带、黔中常绿樟栎林、松杉林区;植物种类主要由山茶科、壳斗科、樟科、兰科、松科、杉科、禾本科的竹亚科植物构成。主要树种为马尾松、云南松、杉木、柳杉、栎类、香樟、桦木、柏木、枫香等,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马铃薯等。该村为纯农业村,村内无任何矿产资源,也无任何工业企业,加之,该村的农业现仍为传统农业,空气、水体和土壤均未受污染,是发展生态农业最理想的地方。凉都?月亮河夜郎布依文化生态园的部分景点分布在月亮河村,北距六枝城区30公里,南临水黄高等级公路15公里,距黄果树47公里,距乡政府驻地8公里。根据《凉都?月亮河夜郎布依文化生态园规划》境内有布依农历下月三十、“六月六”过大年、油团节等节日和婚俗、生活习俗、服饰、民间工艺文化等浓郁的布依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月亮河布依生态园分布在月亮河和补雨村的交界处,龙山连结各自然村寨的道路已修建完工,已开发的景点有:眺望梦梭伦观景点、情人崖、贞女茅妹、月亮河美景、对歌台、月亮河传说壁刻、同亭渡、漾梭桥、龙泉池、龙运池、茅妹梳妆、大楠竹盘龙图柱、月亮河?夜郎?布依文化墙、斗鸟林、布依神鼓、月亮湾对歌台、竹筒传情、农耕文化园、布依文化陈列室、布依神书、布依神龙长廊、布依神山、神山祭祀台、女阴图腾、神泉、布依神树、百兽拜神、四代同堂、仙人守山、双乳石、腾龙中国、月亮河水上休闲观光、田园风光等。因此,该村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好场所。 --人口总数:2067人 农业人口:2052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2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穿青族,侗族,彝族,壮族 发展口号:党建领村,基础强村,科技兴村,产业富村; --所辖村:陇脚,热潮,阿内,小寨,岩脚寨,湾塘,木陇,纳奎,滕家寨 生产总值:4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蔬菜种植协会,林下养鸡,河道养鸭,生猪养殖 名特产品:月亮河鸭蛋,有机米; 办公所在地:月亮河村木陇丫口 --自然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1050米,月亮河贯穿全村;年平均气温15.3度,年降雨量1400毫米。 资源:森林,水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