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镇系“钻石之乡”临沭县的城关镇,面积121平方公里,10万人口,有着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
临沭镇地理位置优越,东部毗临连云港、日照、岚山三大港口,南北并列陇海、兖石两条铁路大动脉,东西分别有白塔埠、临沂两个飞机场,327国道、029省道纵横交叉通过该镇,-公路距该镇只有35公里,陆海空交通十分便利。
临沭镇特色农业发展迅速,桑园总面积1万亩,茶园300亩,拥有草莓、圆葱、胡萝卜等创汇蔬菜1万亩。林果业高科技示范园已达8处。养殖专业村5个,年出栏生猪2.3万头,貂、鹿、狸獭、鹌鹑、狐狸、奶牛等特色养殖项目已渐成规模。
临沭镇工业经济发达。全镇已形成了以化肥、蔬菜加工、建筑、建材、五金铸造、条柳编、木材加工等行业为主,生产经营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化格局,恒利食品有限公司、丰收化肥厂、华丰化肥厂、金土地化肥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临沭成为全国最大的复混肥生产基地县和中国杞柳之乡发挥了决定性作用。2000年,企业总产值8.6亿元。
临沭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临沭镇境内拥有风景秀丽的苍马山风景区、红石湖公园,“苍山叠翠”是“琅琊八景”之冠,蕴藏丰富的天然优质矿泉水,开发前景诱人。名扬天下的花果山风景区、连云港海滨浴场距此不足100公里,东海温泉、汤头温泉南北相望,一流的宾馆、一流的服务,是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佳境胜地。
临沭镇发展环境优越。该镇确定以骨干重点企业和市场园区为载体,使招来的商有地方安置,引来的资金有地方使用,正在创办沂蒙创业园,使之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新载体,该园区在029省道以西,新327国道以南,光明路北端,北外环路以北,占地面积6000亩,该园区将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最优惠的政策和最优质的服务。.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121平方公里 | 371329001 | 276000 | 0539 | 查看 临沭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临沭街道 |
临沭镇系“钻石之乡”临沭县的城关镇,面积121平方公里,10万人口,有着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 临沭镇地理位置优越,东部毗临连云港、日照、岚山三大港口,南北并列陇海、兖石两条铁路大动脉,东西分别有白塔埠、临沂两个飞机场,327国道、029省道纵横交叉通过该镇,-公路距该镇只有35公里,陆海空交通十分便利。 临沭镇特色农业发展迅速,桑园总面积1万亩,茶园300亩,拥有草莓、圆葱、胡萝卜等创汇蔬菜1万亩。林果业高科技示范园已达8处。养殖专业村5个,年出栏生猪2.3万头,貂、鹿、狸獭、鹌鹑、狐狸、奶牛等特色养殖项目已渐成规模。 临沭镇工业经济发达。全镇已形成了以化肥、蔬菜加工、建筑、建材、五金铸造、条柳编、木材加工等行业为主,生产经营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化格局,恒利食品有限公司、丰收化肥厂、华丰化肥厂、金土地化肥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临沭成为全国最大的复混肥生产基地县和中国杞柳之乡发挥了决定性作用。2000年,企业总产值8.6亿元。 临沭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临沭镇境内拥有风景秀丽的苍马山风景区、红石湖公园,“苍山叠翠”是“琅琊八景”之冠,蕴藏丰富的天然优质矿泉水,开发前景诱人。名扬天下的花果山风景区、连云港海滨浴场距此不足100公里,东海温泉、汤头温泉南北相望,一流的宾馆、一流的服务,是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佳境胜地。 临沭镇发展环境优越。该镇确定以骨干重点企业和市场园区为载体,使招来的商有地方安置,引来的资金有地方使用,正在创办沂蒙创业园,使之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新载体,该园区在029省道以西,新327国道以南,光明路北端,北外环路以北,占地面积6000亩,该园区将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最优惠的政策和最优质的服务。. |
郑山街道 |
郑山镇位于临沭县西城区,辖 24 个行政村,面积 62 平方公里, 4 万人口。新老 327 国道和 S225 省道纵横贯穿,镇域内的临沭经济开发区与临沂经济开发区毗邻,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商贸发达,环境优美, 2005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3830 元 , 是发展中的鲁东南经济强镇。 郑山镇工业经济主要有机械制造、复混肥生产、金属制管、食品加工、条柳编工艺品、碳化硅磨料和房地产开发七大产业,企业 120 余家,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 20 亿元、出口创汇 4000 万美元、工商税收 2100 万元。其中,境内的沂蒙创业园规划面积 8 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2 亿元,“十五”期间已有 51 家企业, 56 个项目落户,总投资额达 36 亿元,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 25 个。全镇农业实现了高效农业的区域种植,形成了南果北柳、西桑东菜的产业格局,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步增收。同时,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外经外贸、城镇建设、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镇呈现出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发展迅速的可喜局面。. |
蛟龙镇 |
蛟龙镇地处鲁东南,位于苏鲁两省三县六乡镇的结合部,属临沭县辖镇,是临沂市的东大门。镇政府驻地——蛟龙汪,西距县城10公里、东临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东西分别有连云港白塔埠机场和临沂飞机场。“327”国道、蛟(龙)东(盘)公路、烈(疃)大(兴)公路、蛟(龙)新(江苏新集)公路在镇驻地交汇,设有汽车站,交通十分便利。全镇辖3个居民委员会、31个行政村,共4.1万人。村村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总面积68平方公里,耕地5.3万亩。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丘陵,东部为冲积-原。拥有中型水库2座。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地瓜、水稻、蔬菜等。镇村企业发展迅速,拥有五金铸造、水泥、纺织、酿造、建筑等骨干企业16家,其中固定资产超1000万元的企业2家,个体私营经济日趋活跃,以粉条加工销售为主体的个体私营业户达2000余户,建有鲁南苏北最大的粉条批发市场一处,其它农贸市场6处。为加强高效农业示范推广工作,镇政府设立了双龙湖万亩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立了优稀特林果、肉牛养殖、珍稀动物养殖、中药材栽植等基地8个。社会公益事业完善,设中学2处、中心医院1处。至2000年底,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915万元,同比增长8%,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21526万元,同比增长5.4%。其中,工业总产值15129万元,农业总产值6397万元;全镇财政收入实现187万元,社会各项存款余额达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 为实施“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镇党委、政府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设立招商引资办公室,规划了占地3600亩的蛟龙工业园,占地2200亩的利城粉制品加工园及占地1000亩的蛟龙商贸园区,园区实现了水电路和通讯等四通一平。在搞好载体建设同时,成立了经济环境保护委员会及外商投资服务中心,为外来投资者免费帮助办理各种手续,制止“三乱”行为及各种对外商的违法违纪行为,依法保护外商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蛟龙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农副产品等资源丰富,投资环境宽松,政策优惠。欢迎广大客商前来投资发展。. |
大兴镇 |
大兴镇地处山东、江苏两省三县交界地带,临沂市的东南部,总面积1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1万亩,人口6.1万人,辖65个行政村街,79个自然村。 大兴镇自清康熙年间建镇,300多年来一直是驰名鲁苏边界的商贸重镇。改革开放以来,该镇抓住机遇,奋勇拼搏,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先后被山东省评为村镇建设新型乡镇、山东省中心城镇、山东省肉牛改良示范乡镇,被临沭县命名为“经济强镇”。稳固的农业基础,雄厚的工商业实力,良好的教育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发达的交通通讯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充足的水电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的小城镇建设,使大兴镇成为国内外客商理想的投资地区之一。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陆海空交通 大兴镇地处苏鲁两省三县交界,东部是亚欧大陆东桥头堡连云港,日照石臼港,北抵327国道,南至310国道与陇海铁路相接,距临沂机场、白塔埠机场40公里,并有沭牛路、大册路两条干线公路贯穿境内,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二、配套齐全的基础设施 全镇绿化率达26%,小城镇绿化率达34.7%,“三纵六横”的道路格局已成形,并已全部硬化绿化,有35千伏变电站一座,新装20000门程控电话交换机一部,有调频广播电台一座,实现了“路、水、电、讯”四通配套,镇内中、小学齐备,中心医院设备、医疗技术先进,附近有高档宾馆及休闲娱乐场所,服务体系齐全。 三、丰富的自然资源 水资源充裕,苍源河、新沭河、羽龙河总流域面积46平方公里,占全镇面积41%,有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18座。境内盛产黄沙、金红石、石榴石、绿辉石、白云母、石棉、石英、磁石、蛭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储量大,经国家地质勘探局勘探,榴辉岩储量达10亿 吨以上,其中金石产率1.5%、石榴石产率48%、绿辉石产率39%、云母石产率18.5%,是全国罕见的矿,有较大的开采价值;农副资源富足,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地瓜、花生、玉米、旱稻等,名优农产品有春山茶叶和新武食脯,春山牌绿茶属农业部优质茶叶,畜牧业较为发达,被省命名为“肉牛改良示范乡镇”,已初形成1000亩草莓,2000亩桑园,2000亩白柳,2000亩杂果,3000亩黄烟,4000亩蔬菜的大生产格局,草食动物年出生栏2万头,生猪年出栏6万头,家禽60万只。. |
石门镇 |
石门镇地处临沭县南部,鲁苏两省三县交界处,面积128.3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街)共75个自然村,5.3万人,是鲁南苏北重镇之一。1995年被淮海经济区评为“淮海名镇”,1996年被山东省政府命名为“山东省新型乡镇”。S225省道纵贯南北,交通十分方便。东部为平原,西部多丘陵,耕地 6667公顷 。传统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花生、地瓜为主。 石门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北宋时期即设镇治,境内“石门夜雨”系古郯八景之一;沭河古道被誉为“北方漓江”;老虎崖、箭眼石、大官庄清代地主庄园、陈官庄周汉时期墓群、荞麦涧大汶口文化遗址等古迹闻名遐迩;子路、屈复、王椽等文人墨客都曾莅临石门并留下千古绝唱。. |
曹庄镇 |
曹庄镇位于岌山脚下,临沭郯城交界处,是世界著名的“常林钻石”之乡。全镇总面积92平方公里,耕地6.5万亩,辖38个行政村街,人口5.1万人,2000年该镇被省政府批准为中心乡镇,是一个工业经济基础雄厚,还是全县著名的养殖产业乡镇。 境内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主要有重晶石、金刚石、页岩红陶土、优质矿泉水等。全国最大的钻石——重达158、7860克的“常林钻石”于1977年发现于该镇常林村。该镇以建材、化工、机械制造为主,现有大型企业6家,个体私营企业48家,年产值5.5亿元,已形成机械制造、化工、建材、五金工具、食品、条柳编等优势支柱产业,依靠本镇丰富的重晶石资源为原料的化工厂生产的钡盐系列硫脲、白碳黑等产品远销海外;具备30万吨立窑水泥生产线,金星集团、信合钢管厂生产的无缝钢管是鲁南苏北最大的钢管生产企业;临沭县常林集团驻该镇生产的旋耕犁、稻麦收割机远销斯里兰卡等国家,其他如蔬菜脱水、保鲜、腌制、柳编等均已实现出口创汇。 曹庄镇特色农业发展迅速,是鲁东南最大的养殖专业镇,现有养殖专业村13个,种植专业村12个,全镇现有蛋鸡、鸭、鸵鸟等存栏350万只,大棚植桑养蚕达5000余亩,是鲁东南优质米产区,种植格局已形成东稻、中林果、西棉桑三大区域。 曹庄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完善,东临连云港、日照、岚山三大港口,南北并列陇海、兖石两条铁路大动脉,东西分别有白塔埠、临沂两个飞机场,327、205国道、029省道纵横交叉通过该镇,村村通柏油路。 2001年已实现电话镇,新上110千伏变电所一处,电力供应充足,地下水资源充足,旅游景点,水上公园已初具规模,文教卫生等基础设施居全县领先水平。. |
南古镇 |
南古镇位于山东省临沭县境西部。东临郑山镇、临沭镇、西接河东区,南靠店头镇、曹庄镇,北依白旄镇。面积73.4平方公里。辖46个自然村,4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5.12万人。人口密度704人/平方公里。皆系汉族。 镇政府驻地南古街,地理座标为北纬34° 33’,东经118° 39’,距县城9公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800-1024毫米,无霜期221天,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13℃左右,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6.3℃,最低气温-10℃,年平均日照为2558.3小时。七、八月份为高温多雨季节,月降水量可达300多毫米,最高温度30℃以上,最低气温分别为19.4℃及17.3℃。境内过境河流有沭河、牛腿沟,地下水源及自然降水量丰富,且经黄淮海平原开发后,路渠基本配套,水浇条件良好。 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东为丘陵,西系平原。耕地3812公顷。平原面积达95%,为沭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土壤有机质为1-1.3%,速效氮80-100ppm,速效磷8-10ppm,速效钾70-80ppm。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年产粮1.76万吨,系县内产粮重点区。该镇农民素有种菜传统,常规蔬菜有白菜、萝卜、大葱、生姜,优质高效脱水蔬菜有大麦苗、日本大白萝卜、辣根、日本胡萝卜、望月葱等,常年种植面积保持1.5万亩以上,现有蔬菜脱水及保鲜企业17家,年产值达1亿元,素有“临沭西菜园”及“脱水蔬菜之乡”之美誉。现有干鲜果品种植面积1万亩,其中优质葡萄园5000亩,优质蟠桃园1000亩,板栗1000亩。其中葡萄园内有美国黑提、红提、超级无核等优良品种15个,从日本引进的藤稔、巨星等优良品种7个,从国内各葡萄研究所引进的无核葡萄13个,其它品种20个;其中有近10个品种已形成千亩方,年产优质葡萄1500万公斤。自6月下旬至10月下旬陆续上市。该园区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无污染源,聘请了5名葡萄专家常年指导,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果实品质好,属绿色产品。. |
白旄镇 |
白旄镇地处沂蒙山的沭河东岸,东经118℃35′,北纬35℃00′,海拔高40到100米。西依沭河,与临沂市河东区隔河相望,东、北与青云镇接壤,南靠郑山、南古二镇。呈不规则三角形,总面积66平方公里。东望苍翠,西枕沭流,林木葱茏,风景秀丽。327国道横穿境内,距兖石铁路,临沂机场10公里,15公里,直通连云港、岚山港、石臼港。素有“白柳之乡”“中国板栗第一乡”之美称。 1969年11月,白旄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设置,1995年撤乡设镇后,人口达4.3万人,辖41个自然村,35个村(街)。 特色经济 白旄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以盛产白柳、板栗驰名中外,是全国最大的白柳条集散成交地。白柳、板栗面积分别达到2.2万亩、1.6万亩,年产白柳2000万公斤,板栗300万公斤。年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柳制工艺品已总计17类8000多个花色品种,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荣获山东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和国家轻工部“优秀产品金龙腾飞奖”。镇驻地经省规划设计院设计为5.8平方公里,已建成区3.5平方公里,开辟白柳、建材、木器、果品、畜禽、百货6个专营市场,2000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2亿元,人均纯收入2496元,财政收入401万元。 开发前景 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形势的需要,在镇驻地和327国道两侧开辟了经济园区。经济开发项目主要有:临沭县白柳条批发市场,占地150亩,投资600万元,板栗深加工,建设400吨,板栗恒温库1座。200吨低温库1座,速冻机及配套设备一套,真空速冻脱水和平等线四条,共投入1000万元;页岩石开发项目两个,投入200万元;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占地1000亩,投资300万元。. |
青云镇 |
青云镇位于山东省临沭县西北部,辖27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人口5.2万,总面积108平方公里,耕地9.2万亩,其中白柳面积 青云镇3万亩,素有“白柳之乡”的美誉。青云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临沂机场25公里,岚山港60公里,石臼港100公里,连云港80公里,青岛港280公里,北临兖石铁路,南靠327国道,225省道纵贯青云镇南北,长深高速(长春至深圳)已通过专家论证,拟于2006年开工,全线2008年竣工,现青云镇段已竣工;岚枣高速(岚山港至枣庄市)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之中。青云镇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温差较大,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四季分明。 - 资源产业 青云镇土地肥沃,盛产杞柳。所产白柳芯细、质地柔软、色泽亮白,年产干条2000多万公斤。青云镇有3万多人长年从事柳制品生产加工,“人人是编手,家家是工厂,天天见收入”是青云镇的真实照,“走东北,下江南,不如在家编花篮”,已成为青云人的共识。杞柳产业是青云镇的支柱产业。养殖业发展迅速。拥有肉鸡、肉鸭、猪、牛等特色养殖专业村11个,肉禽存栏量达到140余万头( 青云镇只)。其中,特种养殖业已形成年出栏狐狸、貂等特种动物16000余只的生产能力,可实现年产值近400万元。养殖业已成为青云镇的又一支柱产业。青云镇经济发展迅猛。柳编加工业和矿石加工业独树一帜,特色鲜明,境内共有各类企业79家,其中柳制品加工出口企业68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21家,年出0货值8000多万美元,是外经外贸重点乡镇。矿石加工业年产值3亿多元。 - 社会事业 青云镇科技、教 青云镇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先后被上级授予“民营经济先进乡镇”、“外经外贸先进乡镇”、“环境优美先进乡镇”、“产业结构调整先进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勤劳朴实的青云人民,正按照“白柳立镇、民营富镇、招商强镇、高速兴镇”的工作思路,以恢弘的手笔描绘着新世纪的蓝图。快速发展中的青云镇,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青云镇积极组织开展信访问题排查化解和督查活动,落实四项措施,全力保障信访稳定工作。一是领导抓带头。实行“一村、一案、一人、一例”,即班子成员每人包挂一个村、包办一个典型案子、联系一位初访人、联系一例-户,由群众找领导转变为领导找群众;同时,深入开展“大接访”活动,轮流接待-群众。二是隐患抓排查。坚持定期排查和集中排查、专项排查相结合,排查不稳定因素, 青云镇将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梳理,登记造册,建立台帐,做到案情清、底数明;采取包干到人的方法,落实问题处置责任,全力消除信访隐患,形成镇、村、人三级信访排查调处网络。三是积案抓疏导。深入分析青云镇的信访形势,认真梳理信访突出案例,重点解决长期积累的重信重访问题,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扎实做好矛盾纠纷的疏导稳控工作,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四是制度抓落实。坚持每周一召开信访调度会议,及时掌握维稳信息,对重大信访案件,逐一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明确责任。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一线工作制”,实行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将信访工作与个人评估考核挂钩。 |
玉山镇 |
山东省临沭县玉山镇,位于县城东北部20公里处,东与江苏省赣榆县毗邻,北与莒南县接壤,为两省三县交界处。全镇辖30个行政村,2个街道居民委员会,3.2万人,总面积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6万亩,经济林面积2.8万亩,有大小山头72座,水库塘坝120处,属典型的低山丘陵镇。现有26个村街达到小康标准,存款余额超过四千万。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9亿元,先后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美在农家”明星镇、“市级文明乡镇示范点”、市水利建设改革管理年“先进集体”、省级创安工作“先进乡镇”。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陆海空交通。 玉山镇东北距亚欧桥头堡————日照港90公里,岚山港35公里,东距连云港60公里,白塔埠飞机场40公里,西距临沂城60公里,临沂飞机场50公里,境内沭赣路(临沭——赣榆)横穿东西,唐湾路(唐岭——小湾子)纵何南北,南与327国道相关。全镇村村通公路、通电、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已上程控电话5000门,达到电话镇的标准。移动、联通通讯公司都在镇驻地建立了通讯网站。交通运输极为便利,邮电通讯方便迅捷。 二、物产资源丰富,风景秀丽怡人。 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环境优美,土地肥活,农作物以小麦、地瓜、花生为主,兼有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总产每年2万吨以上,油料总产6000吨以上,矿产资源有白云石、蛇纹石、花岗岩等,且大多裸露集中易开采,开发利用价值极大,前景广阔。境内玉山、岷子山、双山等,群山环绕,层峦叠嶂,林木葱郁,山中泉水优良,名胜古迹有石椅奇观传说,景家林古松,古松为明朝天启年间所植。 三、配套齐全的小城镇建设。 玉山镇严格按照规划,本着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大力加快了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对镇驻地街道改造以路要宽、楼要高、电要亮、灯要明、街要美的标准重建大街小巷。沿街村民,前门开店,楼上住人,后面办厂,别有韵味。. |
店头镇 |
店头镇位于临沂市东南部,总面积8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万亩,4.7万口人,是全县的铸造之乡,农业基础稳固,有良好教育和人力资源,发达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优越地理位置,充足的水电资源,是国内外客商理想的投资场所。 交通:店头镇交通条件便利,029省道横穿南北,临沂机场、连云港机场紧邻,靠近青岛、石臼、岚山、连云港等港口,北临兖石铁路,南靠陇海线,交通非常方便。 邮电通讯:我镇现有电话交通20000门与国际国内并网直拨,各类邮电业务十分方便。 金融: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均在店头设立办事机构,很便利开展国内国际金融业务。 劳动力:拥有劳动力15000人 水资源:有充足的地下水资源且未受任何污染。 社会治安:警力充足,重点区域设有警区;镇内设中心法庭,镇内治安稳定。 服务体系:镇设立招商办公室,实行“一站式”服务,城区内实现水、电、路、迅四通,镇内中小学校、高中齐备,镇中心卫生院有先进的医疗设施和较高的医疗技术水平。 镇现辖45个行政村,5.2万人,耕地面积7.5万亩,紧靠沭河,属平原地带,土质肥沃,水浇条件较好,宜于植桑养蚕,我镇农民传统上有植桑养蚕的习惯,现有桑园面积4000亩,已成为我镇支柱产业。. |
朱苍乡 |
朱苍乡位于山东省临沭县境内东北部。东临玉山镇,西连临沭镇、青云镇,南接蛟龙镇、江苏省赣榆县,北界莒南县。面积105.3平方公里。辖29个自然村,44个村委会,46867人。人口密度445人/平方公里。多系汉族,另有回族等少数民族。 乡境有冠山、演武山、玉山、望海楼等山脉,有湖子河、穆疃河、燕泉河等河流,有圆岭洞、上石河、盘西等小(一)型、小(二)型水库12座,塘坝102处。有仙人洞、演武庙、银杏树、玉水泉等名胜古迹。耕地63746亩,自流灌溉面积7000亩、林地19530亩。主产小麦、花生、地瓜、玉米,年产粮2.54万吨,油料0.98万吨。近年来,大力实施“金山”、“银水”、“绿茶”、“蟠桃”工程,特色农业主要有蟠桃、绿茶、板栗种植和开发,蟠桃、板栗等果品年产1776吨。全乡蟠桃面积达1500亩,茶叶面积3500亩,冠山春茶闻名苏北鲁南。玉泉瓜脯远销黑龙江、吉林等地。饲养业以猪、牛、羊、兔、鸡等传统养殖为主,近年来,貂、貉等特色养殖发展迅速。现已发展畜牧养殖专业村6个,养殖大户480户,畜牧业总产值2920万元。有白云石、花岗石等矿产和优质矿泉水。花岗石资源可供开发百年以上。乡办企业3家,个体私企业45家,集体企业30家,个体工商户375户,有石材加工、茶叶加工、淀粉加工、食品、刺绣、柳编等特色加工个体私营业。柳制品出口美国、西欧、日本等地。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3.7亿元,利税2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66元。全乡村村通公路、电话、有线电视。 乡政府西朱仓,乡政府驻地有13个村委会,乡行政事业单位17个;企业7个,县以上行政企事业单位10个,居民10141人。沭赣公路、三二七国道、朱莒公路、朱韩公路、盘班公路通此,可达县城、莒南、赣榆等地。距连云港50公里,日照石臼港60公里,临沂飞机场5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全乡小城镇建设迅猛发展,长远规划为:“三个片一条链”,即:朱仓驻地小城镇建设、东盘民营经济园区、沭赣路与327国道交界处“金三角”地带开发建设,带动以沭赣路为主线的经济发展长廊。乡驻地的小城镇建设已形成三纵四横格局,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001年达到2万。. |